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认识省内区域与跨省区域 学案

    • 资源ID:154654       资源大小:1.76M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认识省内区域与跨省区域 学案

    1、 【课标点击】 1.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优势条件与外向型的经济特点。2.珠江三角 洲地区城市化进程及带来的问题。3.西双版纳的特色旅游业。4.黄土高原水土流 失产生的原因、危害以及治理措施。5.长江沿江地带纽带和辐射作用,主要生态 问题及治理。 【考点解读】 1.了解珠江三角洲、西双版纳等主要省内区域的位置、范围,识 记其地理环境特征。2.识记黄土高原、长江沿江地带等跨省区域的范围及其存在 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3.理解掌握珠三角地区的区位优势及其经济发展变化的特 点。4.会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危害及治理措施;理解长江沿江地带的 地理特征和经济发展状况。 一、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 1

    2、.图中的城市:a 广州,b 深圳,c 珠海,核电站:d 大亚湾。 2.对外开放的前沿 (1)区位优势:广东省东南部,毗邻港澳,与东南亚隔海相望,海陆交通便利, 被称为祖国的“南大门”。 (2)政策优势: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形成一个包括经济特区、沿海开放 城市、经济开放区在内的多层次的开放体系。 (3)人文优势: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具有对外开放的历史传统。全国著名 的侨乡,有利于吸引海外投资及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3.外向型的经济 (1)工业发展:以轻工业为主,重化工业渐成亮点。 (2)商业贸易:主要通过港澳贸易渠道,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和日用消费品生产 出口基地之一。 4.城镇的发展

    3、:工业化是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 二、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 1.位置:我国西南边陲云南省境内,地处横断山脉最南端,南部与图中的国家 P 缅甸、Q 老挝接壤。 2.地理事物 (1)河流:图中的 A 金沙江(长江),B 澜沧江,C 怒江。 (2)城市:图中的 F 昆明。 3.旅游业 (1)发展优势旅游资源丰富 自然:热带雨林景观,有“热带动物王国”之称。 人文:以傣族为主体的多样性民族风情。 (2)存在问题 周边州县纷纷建立旅游景区,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旅游景点分散,规模较小。 旅游接待能力较小,以国内游客为主。 生态环境压力较大。 三、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1.概况

    4、(1)范围:西起 C 乌鞘岭,东至 A 太行山,北起长城,南至 B 秦岭。 (2)河流:图中的 D 汾河,E 渭河。 (3)城市:图中的 F 兰州,G 太原,H 西安,I 银川,J 西宁。 2.严重的水土流失 (1)原因 自然 原因 黄土土质疏松、多孔隙易受流水侵蚀 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流水侵蚀力强 人为原因: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植被破坏严重。 (2)危害 影响农业: 水土流失使土层变薄, 养分流失, 土壤肥力下降, 农作物产量下降。 加剧洪涝:大量泥沙汇入黄河,使其含沙量剧增,泥沙淤积下游河床,威胁黄 河防洪安全。 影响生态:生态环境恶化,诱发和加剧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 影响经济: 制约

    5、当地交通和其他行业的发展, 并给生产、 生活带来众多的不便。 四、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 1.范围:东起 A 上海,西至四川省 D 攀枝花,东西长约 3 000 千米,南北宽约 100200 千米。 2.自然条件 地形:以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 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水文:河湖众多 资源:煤、铁、水能、有色金属矿丰富 3.纽带和辐射作用: 沟通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资源富集地区, 承东启西, 形成“H”形格局。 4.社会经济发展 (1)三大经济区: 以 C 重庆为中心的上游经济区, 以 B 武汉为中心的中游经济区, 以 A 上海为中心的下游经济区。 (2)城市分布:中下游城镇分布密集

    6、,上游沿江城市密度相对较小。 5.生态环境问题 (1)上游地区:毁林开荒,陡坡垦殖,水土流失严重。 (2)中下游地区:围湖造田,加剧了洪涝灾害。 (3)沿岸: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大气污染酸雨危害突出 水污染部分城市水质型缺水 【思维导图】 考点一 长江沿江地带的可持续发展 1.长江沿江地带工业发展 工业基地 区位优势 下游 沪宁杭综合性工业基地 交通便利、技术雄厚、市 场广阔 中游 以武汉为中心的钢铁、轻 纺工业基地 资源丰富:靠近大冶铁 矿,位于棉花产区;交 通便利 上游 以宜昌、重庆为中心的电 力、冶金等工业基地 资源丰富:水能、煤、 铁;交通便利 以攀枝花、六盘水为中心 的钢铁、煤炭工业基

    7、地 攀枝花附近有丰富的铁 矿,六盘水是著名煤矿 2.长江沿江地带的不同生态环境问题与治理措施 (1)长江上游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毁林开荒,陡坡垦殖,造成严重的水土 流失。治理措施是绿化荒山、封山育林,搞好生态环境建设。 (2)长江南岸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酸雨威胁,导致水体、土壤酸化,威胁农业 生产; 下游地区的主要问题是水体和大气污染。 治理措施是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大环保执法力度,综合治理环境污染。 (3)长江中下游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泥沙淤积、围湖造田,蓄洪能力减弱, 造成的主要问题是洪涝灾害频发。治理措施是修建水库、疏浚河道、加固大堤、 裁弯取直等。 【冲关演

    8、练 1】 长江沿岸经济地带东起上海,西至四川攀枝花,东西长 3 000 多千米,南北宽度大致在长江两岸 100200 千米的范围,是一个典型的带状区 域。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A 城市是长江流域最大的城市,对全流域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具有辐射和带 动作用。简述该城市的主要区位优势。 (2)2003 年 9 月,东风汽车集团总部大楼在 B 市奠基,标志着东汽集团走出 C 市 (名称:_),落户 B 市(名称:_)。与 C 市相比,B 城市发展汽车 工业的区位优势有哪些? (3)长沙、株洲、湘潭作为中部地区城市群之一,将发挥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 的带动作用。 请你分析该城市群发展的主要自然区

    9、位因素有哪些?以该城市群为 中心的地区应采取哪些措施承接东部产业向该地区的转移? 答案 (1)位于长江的入海口,地处我国大陆海岸线的中点,面向国内、国际两 个市场,地理位置优越;广阔的经济腹地;陆运、水运、空运发达,交通便利; 劳动力数量多,素质高;有充足的农副产品供应等。 (2)十堰 武汉 优势:武汉位于京广铁路与长江航道的交汇处,交通便利; 该地发展汽车工业的钢铁、 化工等原材料充足, 工业基础好, 社会协作条件好; 武汉是湖北省省会,是中部地区经济、文化、交通、金融和商业中心,承东启 西,接南连北,地理位置优越;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众多,技术力量雄厚; 信息资源丰富;市场广阔等。 (3)主

    10、要自然区位因素:洞庭湖平原的平坦地形有利于城市的发展;该地区位于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好;湘江及其支流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充足的水源和 便利的航运条件。 措施:开发丰富的矿产资源,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原料供应;大力开发 水电,利用水电站的充足电能,发展有色金属冶炼等工业;加强铁路、公路和 水运建设,进一步改善交通条件;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较低、素 质较高的优势,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中部地区人口众多,本身就是重 要的市场,并且市场潜力大;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为本区和东部地区 提供优质农产品;大力发展旅游业,为东部地区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发挥 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引导和扶持作

    11、用等。(答出 6 点即可,其他的如保护环境、发 展科技、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发挥地价低的优势等也可) 解析 第(1)题,图中 A 为上海,B 为武汉,C 为十堰。便利的交通、特殊的位 置、广阔的经济腹地等使上海成为我国的经济中心。第(2)题,东汽集团将总部 迁移至武汉,是东汽战略布局重大变革的结果,是根据汽车产业对资源的相应要 求而作出的战略安排,是东汽适应经济全球化、参与国际分工、开展国际合作的 必然选择。武汉作为华中的大都市,有“九省通衢”之称。它区位优势显著,具 有较强的产业辐射功能,是中部地区经济、文化、交通、金融和商业中心。武汉 交通便利,信息畅通,人才密集,融资方便,工业基础雄厚,配

    12、套产业发达,市 场容量较大。东汽总部坐镇武汉,有利于采集市场信息和把握产业发展走向,有 利于与国际汽车工业接轨,有利于把握全局。第(3)题,以长沙、株洲、湘潭为 中心的湘中工业区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 湘中城市群作为中部崛起的 重要组成部分,应立足现有条件,发挥优势,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在承接东部沿 海地区产业的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考点二 我国水土流失的综合分析 水土流失就是指地表土层受流水作用造成的水和土的损失, 即在流水侵蚀和搬运 作用下造成源头地区表土流失现象(养分流失、 土地贫瘠、 环境恶化、 农业减产); 河流下游, 河床抬高、 湖泊(水库)淤积防洪难度增加。 全国现有的

    13、 217 个贫困县, 有 87%是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水土流失成因综合分析如下: 影响因素 对水土流失产生的影响 自然 条件 气候 与降水的多少和强度有关。降水越多、越集中,强度越大,侵蚀 作用越强,水土流失也越严重 地形 与坡度和坡面组成物质有关。坡度越大、坡面物质越不稳定,越 容易产生水土流失现象 植被 与植被的覆盖程度有关。植被覆盖率越低,阻挡雨水直接冲击地 面和削减地表径流的能力就越低,水土流失越严重 土壤 与土质的疏密程度关系密切。土质越疏松,水土流失越容易 人为因素 通过改变自然环境而起作用,是目前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主要 表现为对地表植被的破坏,如不合理的耕作制度、毁林开荒、乱

    14、 砍滥伐等 地质作用 外力作用为主,表现为流水侵蚀和搬运作用 典型地区 黄河流域(黄土高原)、长江流域(干支流的上游山区)、东北黑土地 区、华南的丘陵山地、北方的土石山地 治理关键 植被,而植被恢复的必要条件则是人口数量与土地承载力的协调 【冲关演练 2】 历史上,黄河输沙量居世界大河之冠。近几十年来,我国重点 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并在黄河上修建水库,使下游年均来沙量大幅 减少。 治理前后黄河下游来沙量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 体”。据此完成(1)(2)题。 (1)在黄土高原治理中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 ) 固定表土 减少径流 沉积泥沙 降低风速 A. B. C.

    15、D. (2)修建水库不仅可以拦截泥沙,还可以放水冲沙,以减少下游河床淤积。冲沙 效果最佳的水库放水方式是( ) A.洪水期持续放水 B.枯水期持续放水 C.洪水期集中放水 D.枯水期集中放水 答案 (1)A (2)D 解析 第(1)题,考查黄土高原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容易题。考生需要抓住黄 土高原的核心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即可得出正确答案。第(2)题,考查 水库冲沙的最佳放水方式,中等难度。将水库下游河床淤积的泥沙冲走需要河水 具有较大的侵蚀和搬运能力, 那么河流的流量和流速需要达到某一阈值才能完成。 河流在枯水期流量和流速较小,侵蚀搬运能力弱,此时水库中蓄积的水量集中放 水, 可以加大

    16、对下游河床的冲刷,但是持续放水一方面会影响水库水源为生产和 生活提供用水的能力,另一方面持续放水需要的时间较长,单位时间内所放水量 也不能过大,势必会影响下游河床的清淤效果,故 D 选项正确,排除 B 选项。 河流在洪水期不需水库放水即可完成河床清淤,排除 A、C 选项。 分析区域环境与发展的思路与方法 一个区域的环境与发展,与该区域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密切相关,如水土 流失、 荒漠化的形成和发展就与不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草地等有着内在的必然联 系。 只有通过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以及资源利用中的不合理问题,把 造成环境问题的各方面因素联系起来,才能发现其症结所在,从而找到环境综合 整

    17、治的有效对策。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一般思路与方法,如下所示: 【技法应用】 读“鄱阳湖多年平均最高水位演变趋势图”,完成(1)(3)题。 (1)鄱阳湖多年平均最高水位逐步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湖水淹没范围扩大 B.泥沙沉积,湖底抬高 C.流域内多年降水量大增 D.流域内土壤含水率增大 (2)近期,江西省计划在鄱阳湖湖口修建水闸,这种做法带来的影响有( ) A.调节湖泊汛期最高水位 B.湖底会持续降低 C.减少本省水资源利用量 D.增加长江下游水资源利用量 (3)为了缓解江西省生态问题,以下最优的措施是( ) A.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有色冶金工业 B.大力发展商品性生产,大力扩大耕地面积

    18、 C.加强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建设,发展生态旅游 D.为了解决农村燃料不足,大力推广煤的使用 答案 (1)B (2)A (3)C 解析 第(1)题,鄱阳湖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湖泊,对长江的径流起调节作 用, 由于长江中上游地区的水土流失较为严重, 导致湖泊的泥沙沉积量逐年增多, 湖床抬高。第(2)题,在鄱阳湖湖口修筑水闸,可以有效调控进出湖泊的水量, 进而调控湖泊的水位。第(3)题,鄱阳湖的洪涝威胁加剧,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中 上游的水土流失导致湖泊容纳洪水的能力降低,因此,加强中上游的水土保持至 关重要。 2011 年,广东省经认定的 326 个省级专业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64 万亿元人民 币

    19、,占全省 GDP 的比重从 2007 年的 24.9%提升至 2011 年的 31.1%。形成了虎 门服装、南庄陶瓷、小榄五金等享誉国内外的区域品牌。回答 13 题。 1.该地区工业专业镇分布密集且经济发达,下面不是其发展区位优势的是( ) A.平坦的地势 B.丰富的矿产资源 C.优越的地理位置 D.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2.该地区工业专业镇的兴起,反映了工业生产的( ) A.转移 B.升级 C.专业化 D.规模化 3.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工业化和城市化推进的过程中,重视对环境污染的治理,故不存在环境污染 问题 B.水污染严重,水质型缺水问题突出 C.工业化

    20、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提高,耕地面积增加 D.气候温暖湿润,利于植被生长,没有出现水土流失现象 答案 1.B 2.C 3.B 解析 第 1 题,珠江三角洲矿产资源并不丰富。第 2 题,工业专业镇的兴起主要 反映了工业生产的专业化。第 3 题,珠江三角洲地区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如 大气污染加剧,水污染严重,水质型缺水问题突出等。此外还有噪声污染、耕地 锐减、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加重等。 读下图,回答 45 题。 4.关于该地区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该地区河流落差大,应该筑坝蓄水,开发水能资源 B.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恢复该地区生态的有效方法之一 C.热量不足是制约当地农业生产

    21、发展的主要因素 D.由于不合理灌溉,导致盐碱地广布 5.下列表述与该区域有关的是( ) 流水的侵蚀作用强烈 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 化石能源丰富 图中河流含沙量较大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输水受益地 A. B. C. D. 答案 4.B 5.C 解析 第 4 题,由经纬网可确定,该流域地处黄土高原,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是 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第 5 题,我国北方为落叶阔叶林;山西(图中地 区)是我国的煤炭生产基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不经过山西。 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港珠澳跨海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超大型跨海通道,该大桥拥有世界上 最长的沉管海底隧道,也是中国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

    22、多、施工难度最大的 跨海桥梁。该大桥所在海域每天有上千艘轮船和数百架飞机经过。下图为港珠澳 大桥示意图。 (1)列举港珠澳跨海大桥的建设需要克服的困难。 (2)分析港珠澳跨海大桥没有全部采用桥梁构造而是建造海底隧道的原因。 (3)分析港珠澳跨海大桥建设对港澳地区的积极影响。 答案 (1)台风多;海浪侵蚀严重;跨度大,修建海底隧道难度大;投资多;技 术水平要求高。 (2)该海域位于飞机航线上,修建海底隧道有利于飞机的起飞和降落;修建海底 隧道有利于轮船的航行。 (3)加强港澳地区和内地之间的联系;促进港澳地区的长期稳定与繁荣;缩短了 香港和澳门、香港和珠海之间的通行时间(节省能源消耗),促进珠三

    23、角地区区域 经济一体化发展等。 解析 第(1)题,跨海大桥建设需要克服的困难可从海洋独特的水文环境、水文 灾害、气象灾害等自然条件方面,资金、技术、耗材、运输等社会经济条件方面 来分析。第(2)题,根据材料可知,该海域通航船舶多,建海底隧道有利于大型 船舶通过;该海域经过的飞机多,建海底隧道不影响飞机起飞和降落等。第(3) 题,大桥建设的积极影响可从加强地区联系,提高运输效率,促进区域经济一体 化等角度分析。 7.读“我国某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 图 示 地 区 为 _ 地 区 , 该 地 区 突 出 的 地 形 地 势 特 征 是 _。 (2) 该 地 区 独 特 的 民 居 建 筑 是 _ , 这 种 民 居 的 好 处 有 _。 答案 (1)黄土高原 黄土深厚广布,地表崎岖,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海拔约 1 0002 000 米,地势北高南低 (2)窑洞 节约土地;节省建筑材料;冬暖夏凉,适宜居住


    注意事项

    本文(认识省内区域与跨省区域 学案)为本站会员(画**)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