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第2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 学案(含答案)

    • 资源ID:155881       资源大小:704.79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2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 学案(含答案)

    1、第第 2 课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 课程标准 重点难点 1.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2.认识德奥集团失败的原因。 1.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欧洲三条战线的主要交战国及其 重要战役。(重点) 2.认识新式武器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重点) 3.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演变为旷日持久战争的原因。(难点) 一、大战初期的状况(第一阶段:1914 年) 1.战线 (1)欧洲战场:形成三条战线。 西线:从北海往南,比利时、法国北部和德法边境,主要是英、法对德作战。 东线:北起波罗的海,南至罗马尼亚,主要是俄军对德奥军队作战。 南线:巴尔干战场,主要是奥军对塞尔维亚作战。 (2)亚洲战场

    2、南高加索:俄土军队交战。 两河流域和巴勒斯坦:主要是英土军队交战。 2.德国的作战计划施里芬计划 先集中兵力打败法国,然后再对付俄国,三个月内结束战争。 3.战况 (1)西线 德军于 1914 年侵入比利时,并于 9 月初推进到巴黎城郊。 法军统帅霞飞重新调配英法联军的力量,转入反攻,展开马恩河大战,挫败了德军的凌厉 攻势,粉碎了德军速战速决的计划。 1914 年底,战争转入相持阶段,施里芬计划破产。 (2)东线:俄军展开了对东普鲁士和加里西亚的进攻。 在东普鲁士,俄军的突入迫使德军从西线抽调兵力东援。 在加里西亚,俄军击败奥军。1914 年底,东线战事转入了相持状态。 (3)南线:奥军三次侵

    3、入塞尔维亚,塞军连续击退奥军攻势,把奥军赶出塞境。 (4)其他战线 日本攻占了太平洋上的原属德国的一些岛屿,并侵入中国山东,占领青岛。 俄军攻入奥斯曼帝国,进而占领伊朗的阿塞拜疆。 英军攻占波斯湾,占领了中东的一些国家,又从奥斯曼帝国手中夺取了埃及。 思维点拨 1.施里芬计划: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阿尔弗雷德 冯 施里芬担任参谋总长期间(18911906 年),由德国总参谋部制定的一套作战方案。其主要目标为应付来自德国东西两面的两个敌国 俄国与法国的夹攻,但最后因该计划大大低估了敌军实力及其动员速度而全面失败。 2.永久中立国:一些国家同另一个国家特别订立条约,担保其独立和领土、主权完整;这个

    4、被担保的国家在其他国家间发生战争时,有永久中立的义务。这样的国家,就叫做永久中立 国。 二、凡尔登“绞肉机”与索姆河大战及海战与空战(第二阶段:19151916 年) 1.凡尔登“绞肉机”与索姆河大战 (1)1915 年战况 主要战场在东线,德军发动东线攻势,俄军被迫后撤,双方转入相持的阵地战。 (2)1916 年战况 主要战场在西线,主要战役为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 凡尔登战役:德军进攻巴黎东部门户凡尔登,法军拼死抵抗,双方损失巨大,被称为“绞 肉机”式的战斗。 索姆河战役:英法联军对德军,是一场巨大的消耗战,双方伤亡惨重,但德军始终未能占 据上风。英军首次使用了坦克。 2.海战与空战 (

    5、1)海战:日德兰海战。 原因:英国凭借强大海上优势,从海上封锁德国,德国企图打破英国的海上封锁。 战况:双方出动 252 艘军舰,进行了一场海上大决战,结果是互有损失,英国海军仍然控 制着制海权。 影响:德奥海军困守军港,海运被封锁,物资匮乏,开始陷入窘境。 (2)空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飞机首次被使用,它使人类又多了一种作战工具,对人类战争史产生了 巨大的影响。 概念阐释 阵地战 冷兵器时代,军队依托阵地进行防御或对据守阵地之敌实施进攻的作战形式称为阵地战。第 一次世界大战中,阵地战成为主要作战形式。 易错提醒 1.凡尔登战役不仅是战争中期阶段的决定性战役,而且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自此

    6、以 后,德国开始走下坡路。 2.对参战国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性战争,它凸显了战争对经济和 后方的巨大依赖性。 三、美国参战(第三阶段:1917 年) 1.背景 (1)经过战争消耗,协约国逐渐占据优势。 (2)1916 年 12 月,德国发动无限制潜艇战,给英美的海上运输造成严重威胁。 2.概况:1917 年 4 月,美国国会通过参战案,正式对德宣战。 3.影响:推动一大批中立国倒向协约国,大大增强了协约国的实力。 史论要旨 1.凡尔登战役与索姆河战役,是巨大的消耗战,这不利于同盟国集团。 2.协约国的胜利,归根结底是由于其在经济和军事实力上占压倒性优势。 归纳总结 1.第

    7、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在欧洲形成了西线、东线和南线三条战线,其中西线和东线是 战争的主要战线。双方深陷战争泥潭,元气大伤。 2.1917 年,美国加入协约国,大大增强了协约国一方的经济、军事实力;中国北洋政府向同 盟国宣战,派出大量民工到欧洲服役。战争局势朝着有利于协约国方面发展。 3.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并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知识图示 主题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史料一 为了在新的战争中战胜法国及其盟国, 德军总参谋长施里芬在 1905 年就开始制订 作战计划,即“施里芬计划”。计划战争初期德国在西线集中主要兵力,在 6 周内打败法国, 而以少量兵力在东部边境牵制俄

    8、国军队;在打败法国后再将主力东调,打垮俄国。战争爆发 前,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对此计划充满信心,他向整装待发的德国士兵说道:“叶落之前, 你们就能返回故乡。”新编世界近代史 史料解读 (1)施里芬是德意志帝国陆军元帅,资产阶级军事家。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经多年酝酿制订 了德国东西两线作战的完整计划。 表明威廉二世未能看到“施里芬计划”的缺陷。 问题思考 (1)“施里芬计划”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有何缺陷?法俄针对“施里芬计划”采取了怎样的 对策? 答案 指导思想:避免东西两线作战,各个击破,速战速决。 缺陷:具有一厢情愿的主观色彩,低估了对手,特别是低估了俄军的行动及战斗力,幻想英 国不会参战。 对策:

    9、法俄相约同时对德国展开行动,迫使德国两线分兵作战。 史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 第一次世界大 英国坦克 战中的空战 战中的毒气战 史料解读 (2)三幅图片反映出飞机、毒气、坦克被用于战争,说明科技发展为战争提供了技术和物质基 础,也使战争更加残酷。这表明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造福人类,也能给人类带来 更大的灾难。 问题思考 (2)史料二的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现象是什么?对此你有何深层次的思考? 答案 第一次世界大战过程中,飞机用于战争,毒气战在战争中被采用,坦克等新式武器投 入使用。反映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为战争奠定了物质与技术基础,也使战争变得更 加残酷。 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持久战和阵地

    10、战的原因及影响 (1)原因 根本原因:同盟国与协约国在实力对比上,谁也没有压倒对方的绝对实力且交战双方的矛 盾不可调和,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持久延续。 客观原因:科技使武器、战争升级;当时的战场分布。 主观原因 德国战前计划的失误。德军在制订计划时,过高估计了自身的力量,认为西线战事可以速战 速决,没有预料到会遇到协约国顽强的抵抗,特别是俄国的进攻使德军腹背受敌。 当时军队机动性差,后勤保障能力低下,而德军是长途作战,主动入侵,使得德军受到了极 大的制约,尤其是由于其计划受挫,大战就变成了持久战和阵地战。 (2)影响 这一变化使德军“速战速决”的战略落空,打乱了德军的作战计划,使其越来越处于被动

    11、 局面。 英法军队依靠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先进的武器装备,更适于持久战和阵地战,便于协约国军 队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总之,当战场形势发生变化,出现了持久战和阵地战的局面之后,交战双方的主被动关系发 生了变化,推动了战争形势的发展,为协约国一方战胜同盟国奠定了基础。 主题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 史料一 1914 年 9 月 5 日, 英法军队转入反攻, 展开了“马恩河战役”经过马恩河战役, 德军在西线的进攻被遏止,法军保住了巴黎。到年底,西线转入相持,各自挖壕对阵。 1914 年的战争,由于西线德军攻势的受挫,东线的迅速开辟,德国被迫分兵两线作战,因而, 以速战速决为其战略目标的“施

    12、里芬计划”彻底破产了。新编世界近代史 史料解读 (1)说明马恩河战役挫败了德国的攻势,粉碎了德军速战速决的计划,是德国战略上的失败。 问题思考 (1)根据史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马恩河战役的影响。 答案 遏制了德军在西线的进攻,宣告德军速战速决计划的破产,使西线转入相持阶段。 史料二 现在,我们正要对这个与自由为敌的真正敌人应战,必要时,我们将竭举国之力, 以抑制和摧毁它的野心和实力因而我们乐于为世界的最后和平,为世界各民族的解 放而作战。美国总统威尔逊 史料解读 (2)说明美国参加协约国集团作战,这进一步加剧了同盟国与协约国之间力量的不平衡,加快 了同盟国集团的失败。 问题思考 (2)依据史料

    13、二和所学知识,美国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一变化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产生什么 影响? 答案 变化:由保持中立到宣布参战。影响:改变了战争双方的力量对比,使战争形势更加 有利于协约国集团;壮大了协约国集团的阵营,使第一次世界大战真正进入全球规模阶段。 史料三 到了 20 世纪则改用诱敌法:发动一些进攻,但并不期望获得重大战术成功,只为了 迫使敌人更快地用尽其资源。一位英国将军直率地说,钱袋最长的一方必将取胜。 欧洲历史上的战争 史料解读) (3)说明现代战争更加强调物质基础,经济实力的强大是战争取胜的重要保障。 问题思考 (3)你认为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是什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答案

    14、原因:同盟国物质资源缺乏,即经济实力上处于劣势。特点:旷日持久的消耗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失败的原因 1.经济实力:同盟国集团处于劣势。 2.战略失误 (1)“施里芬计划”低估了对手的实力。 (2)战场形势变化出乎德军指挥部的预料。 (3)德国被拖入两线作战和持久战、阵地战的泥潭。 3.国内矛盾:长达数年的世界大战,使同盟国集团各国内部的矛盾明显加剧。 4.国际形势:国际力量的对比不利于同盟国。 (1)战争初期,日本参战使德国在亚太地区的势力范围皆失。 (2)意大利倒戈,同盟国失去一个重要的盟国。 (3)美国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增强了协约国的实力。 学习思考 1.提示 日本利用西方列强交

    15、战之际,达到夺取德国殖民地、称霸东亚的目的。 2.提示 德国人信奉残酷战争的理论,在凡尔登地区对法军进行打击,结果双方死亡人数达 70 多万。因而,凡尔登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3.提示 日德兰海战后德国并没有扭转海上的被动局面,英国依然保持着制海权。这一结局 突显了德国物资劣势和协约国物资的优势,战争形势的发展越来越不利于德奥集团。 4.提示 美国参战的根本原因是维护其国家利益,即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和在战后国际 事务中拥有更大的发言权。 自我测评 解答 (1)德国总参谋长施里芬于 1905 年就制定了德军东西两线作战的计划,即趁俄军未充 分动员之际,集中优势兵力,采用闪击战打败法国

    16、,再回头对付俄国,在三个月内结束战争。 但战争一爆发,德军就陷入了东、西、南三线和海上战线同时作战的局面。 (2)1914 年,德军侵入比利时,并于 9 月初推进到巴黎城郊;法军统帅霞飞重新调配英法联军 的力量,转入反攻,进行马恩河大战,挫败了德军的凌厉攻势,粉碎了德军速战速决的计划, 战争转入相持阶段,施里芬计划破产。 材料阅读与思考 解答 美国参战的原因及目的:同盟国击沉美国和其他中立国家的船舶,向全世界发起了挑 战;威尔逊宣称为了主持正义和维护人类的权利而参战。 不同意。战争初期,美国同交战双方做生意。随着战争的推进,美国与协约国的经济联系得 到加强,为保证借给协约国的巨额贷款能够归还,

    17、美国在交战双方精疲力竭之时宣布加入协 约国一方作战,以掠夺战利品,维护美国利益。 1.“你们将会在树叶落下之前返回家中。”德国皇帝这一许诺宣告破产是在( ) A.马恩河战役后 B.索姆河战役后 C.凡尔登战役后 D.日德兰海战后 答案 A 解析 题干材料反映了德国速战速决的梦想,而打破这一梦想的是马恩河战役,故选 A 项。 2.交战双方都把 1916 年看成是关键性的一年, 德国为此发动了“使法国把血流尽”的被喻为 “绞肉机”的战役。此次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 ) A.第一次大规模战役 B.具有决定意义的战役 C.规模最大的战役 D.最大的一次海战 答案 B 解析 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是

    18、凡尔登战役,在此战役中,德军攻占凡尔登的计划破灭, 战略主动权开始转向协约国一方,故选 B 项。 3.研究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双方发现,有处于两线作战的国家。它们是( ) 英国 法国 俄国 德国 奥匈帝国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本题实际考查三条战线上交战的双方。英法两国只在西线作战,俄国只在东线作战, 德国在东、西两线同时作战;奥匈帝国在东、南两条战线同时作战,故选 D。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船只被击沉,美国公民葬身海底,消息传来令人震惊。但其他中立或友好国家 的船只和人员在海上遭到相同的厄运,没有什么差别。这是对整个人类的挑战。每个国家必 须独自决定它

    19、应如何对付这一挑战。我们必须适应我国的特点和宗旨审时度势,谨慎考虑, 以作出我们自己的决定。我们绝对不应感情用事。我们的动机既非为复仇也不是为了耀武扬 威,而仅仅是为了维护权利,维护人权,在这场斗争中我们国家仅仅是一名斗士 美国总统威尔逊关于宣战对国会的演讲(1917 年 4 月 2 日) 材料二 俄国作战不力,伤亡惨重,引起国内广泛不满,导致俄帝国于 1917 年初垮台以及同 年 11 月间布尔什维克革命获得胜利。在列宁的命令下,俄国于 11 月 26 日单方面停战。几个 月后同德国签订正式和约,退出战争。德军从东线撤往西线,企图打破僵局,但因美军抵达 法国,将其力量抵消。一战纪念日 (1)

    20、根据材料一,分析美国参战的理由是什么?美国参战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产生了怎样 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分析俄国为什么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战争进程 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 (1)理由:维护世界和平和各国的利益;解放世界各民族。 影响:协约国军事实力大增,战局迅速向有利于协约国一方发展;影响了更多中立国家;使 其纷纷参战,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2)原因:俄国伤亡惨重,引起国内广泛不满,社会矛盾激化;十月革命的胜利使旧政权垮台, 代表人民利益的革命政权建立;巩固十月革命成果和新政权的需要。 影响:增强了德军在西线的实力。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可从“这是对整个人类的挑战”“为维护权利,维护人权”等信息 中概括;第二小问依据所学知识归纳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俄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既 是因为“俄国作战不力,伤亡惨重,引起国内广泛不满”,也是苏俄政府巩固政权的需要; 第二小问可依据“德军从东线撤往西线”进行归纳总结。


    注意事项

    本文(第2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 学案(含答案))为本站会员(画**)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