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2020 学年海南省三亚九中八年级(下)月考生物试卷(学年海南省三亚九中八年级(下)月考生物试卷(4 月份)月份) 一、单项选择题(共一、单项选择题(共 3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分,共分,共 7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要求的) 1原始大气中不含有下列哪种气体?( ) A氨气 B氢气 C氧气 D甲烷 2始祖鸟化石证实,鸟类起源于( ) A古代鱼类 B古代两栖类 C古代爬行类 D古代哺乳类 3在生命起源的过程中,原始生命诞生的场所是( ) A原始海洋 B原始大气 C46 亿年前 D原始地壳 4在
2、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野兔奔跑的速度越来越快,雄鹰的视觉也越来越敏锐,该现象说明( ) A生存是生物进化的根本原因 B自然选择在野兔和鹰的进化中没有发挥作用 C一种生物的进化与周围生物没有关系 D野兔和鹰在生存斗争中相互选择共同进化 5下列对生物进化总趋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从体积小到体积大 B由简单到复杂 C由低等到高等 D由水生到陆生 6地球上最初的生命诞生在( ) A原始大气 B现代大气 C原始海洋 D现代海洋 7 (2 分)生物能发展进化,就其生物本身来看,生物进化的关键因素是( ) A生物能过度繁殖 B生物能进行生存斗争 C生物能产生变异 D自然环境能对生物进行选择 8 (2 分)
3、对生物进行分类的意义是( ) A认识和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B便于人类采集生物标本 C消灭所有对人类有害的生物 D大量捕获对人类有用的生物 9 (2 分)观察衣藻、马尾藻、石花菜等藻类植物时,发现它们的共同点是( ) A都有根 B都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C都能固着在海底生活 D与人类关系密切,都能供人食用 10 (2 分)下列生物属于种子植物的是( ) A玉米 B铁丝蕨 C地衣 D牛肚菌 11 (2 分)会造成赤潮现象的生物是( ) A夜光虫和藻类 B涡虫和苔藓 C水母和藻类 D藻类和蕨类 12 (2 分)不开花结果的植物又可以划分为( ) A裸子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B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
4、类植物 C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D裸子植物、藻类植物、蕨类植物 13 (2 分)我们吃的海参和海蜇分别属于( ) A腔肠动物和腔肠动物 B腔肠动物和棘皮动物 C棘皮动物和腔肠动物 D软体动物和腔肠动物 14 (2 分)如图示几种常见植物分类表,表中四种植物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A玉米和小麦 B银杏和大豆 C银杏和玉米 D大豆和小麦 15 (2 分)下列都属于双子叶植物的是( ) A花生,白菜,棉花 B桃树,银杏,卷柏 C椰子树,玉米,小麦 D松树,萝卜,苹果树 16 (2 分)下列不属于现代类人猿的有( ) A黑猩猩 B金丝猴 C长臂猿 D大猩猩 17 (2 分)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 ) A
5、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B食物链和食物网 C生产者和分解者 D各级消费者 18 (2 分) “没有碳,就没有生命” ,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在人体细胞的组成成分中,有许多含碳元素的 物质(如糖类) 。从物质循环的角度看,人体内的碳元素究其根源来自( ) A大气中二氧化碳中的碳 B燃烧中的碳 C生物遗体中的碳 D食物中的碳 19 (2 分)图中每条食物链的起点生物都是( ) A草 B鹰 C蛇 D兔 20 (2 分)下列对于生态平衡理解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数量保持相等 B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数量保持不变 C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D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数量不断变化 21 (2 分
6、)在生态平衡状态下,生态系统内的生物数量会( ) A逐渐增加 B逐渐减少 C稳定不变 D相对稳定 22 (2 分)人们不恰当地干预自然生态系统,如盲目围湖造田、开垦草原、造单纯林等,都会( ) A缩短食物链 B加长食物链 C保护原有食物链 D维持原有食物链 23 (2 分)从生态学角度分析: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中的“落叶”化作“春泥”过程中起 作用的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成分 24 (2 分)下列哪项不属于人口增长过快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 A汽车数量增多,导致交通拥挤 B土地乱占乱用,耕地面积锐减 C大量植被被破坏,导致耕地沙化
7、D大量种植优质小麦,增加产量 25 (2 分)在一片森林中,有土壤、水、阳光、空气、还生活着各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共同组成 了( ) A生活环境 B非生物因素 C生态系统 D生物因素 26 (2 分)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草原生态系统 B海洋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生物圈 27 (2 分)如图为一个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这些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能量在甲、乙、 丙三者中的流动方向是(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乙甲 D甲丙乙 28 (2 分)如图为淡水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若浮游植物受到难以分解的农药 DDT 污染,则大鱼体内将 积累大量的农药 DDT下列叙述
8、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流动的 B环境会对生物造成影响 C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影响 D各生态系统之间互不影响 29 (2 分)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从小事做起,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使用可降解塑料袋 B不随手丢弃垃圾 C积极植树造林、栽花种草 D消灭一切对人类有害的动物 30 (2 分)世界人口不能无限制增加,否则人类就不能正常的生存,因为生物的生存需要( ) A空气 B阳光 C适宜的温度 D一定的空间 31 (2 分)与良好的家居环境不相符的是( ) A有充足的日照以杀菌消毒 B有高档的家具用于享受生活 C有良好的通风以获得新鲜空气 D使用无辐射、无污染的室内装
9、饰材料 32 (2 分)制作米酒的过程中,参与发酵的微生物是( ) A青霉和曲霉 B米曲霉和酵母菌 C乳酸菌和醋酸菌 D米曲霉和黑根霉 33 (2 分)下列食品运用发酵技术的是( ) 葡萄酒 地瓜干 甜面酱 老酸奶 火腿肠 豆腐。 A B C D 34 (2 分)腐烂的水果会发出酒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将营养物质产生乳酸和酒精 B在有氧条件下,乳酸菌将营养物质产生乳酸和二氧化碳 C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将葡萄糖转化成二氧化碳和酒精 D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将葡萄糖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 35 (2 分)下列选项中属于现代生物技术的是( ) A在动物体内提取酶制剂 B研究种子
10、的呼吸作用 C将萤火虫的发光基因转入老鼠受精卵中 D青霉素的工业化生产 二、非选择题(每空二、非选择题(每空 1 分,共分,共 30 分)分) 36 (6 分)小芳学着妈妈做馒头:将适量酵母粉与面粉混匀后,加入适量清水揉和成面团,然后将面盒放 入温水锅中。为了使面团发得更快,她将温水锅中的水换成了刚烧开的热水。一段时间后将面团取出做 成馒头。结果,小芳蒸出的馒头不如妈妈做得松软多孔。请分析回答: (1)酵母粉中含有酵母菌,它的营养方式是 ,它与细菌的细胞相比,其结构的最主要区别 是 。 (2)分析上面的过程,小芳不成功的原因是 。 (3)小芳经过思考提出了如下问题:温度会影响酵母菌的生活吗?请
11、针对这一问题作出假设 。 (4)小芳设计了实验进行探究:她在一杯温开水中加入一大勺糖和小包酵母,进行搅拌,然后倒入透明 的玻璃瓶中, 将一个小气球挤瘪后套在瓶口, 把装置放在温暖的环境中。 一段时间后瓶内液体冒出气泡, 气球胀大(如图所示) 。瓶内液体冒出的气体是 。小芳设计的实验存在不科学的地方,请你指出 来 。 37 (10 分)如图所示是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各成分之间的关系,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A属于 部分,G属于 部分的 者。 (2)该生态系统中有 条食物链,请写出最短的一条食物链 (用字母表示) 。 (3) 在该生态系统中, 含有机物和能量最多的是 (
12、用字母表示) 。 如果土壤受到重金属铝的污染, 经过一段时间后,体内积累铝最多的生物是 (用字母表示) 。 (4)该生态系统中,C与D之间的关系属于 关系,我们已经学习过生物间的四种关系捕食关 系、 、 、 、通常情况下,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能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这说明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 38 (10 分)如图所示是常见的几种生物,它们有的是原生生物,有的是植物,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以上生物中,属于种子植物的是 ,可以用孢子繁殖后代的是 ,可以作为监测水域 污染程度的生物是 ;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是 。 (2)油松与向日葵相比,其不同点主要是 。 (3)请你把以上植物
13、按所属类群从低等到高等进行排序: 。 (4)分布最广、种类最多、最高等的植物是 、 。 (5)从水生向陆生过渡的类群是 。 (6) “台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所作 陋室铭 中的佳句, 它描述了上述 所 代表的植物类群。 39 (4 分)对某一害虫成灾区先后使用两种杀虫剂处理,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从实验结果看,害虫抗药性的增强是 的结果。 (2)害虫抗药性的增强是通过 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3)在这里,杀虫剂是选择因素,内在因素是害虫本身就存在着 变异类型。 (4)此实验说明害虫对环境的适应是相对的,其根本原因是 。 2019-2020 学年海南省三亚
14、九中八学年海南省三亚九中八年级(下)月考生物试卷(年级(下)月考生物试卷(4 月份)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共一、单项选择题(共 3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分,共分,共 7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要求的) 1 【分析】原始大气的成分有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氮气等,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态的氧 气 【解答】解:ABD、 “氨气” 、 “氢气” 、 “甲烷” ,都是原始大气中含有的气体,ABD 正确; C、原始大气层中没有氧气,因此原始大气中不含有“氧气” ,C
15、 正确。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原始大气层中没有氧气 2 【分析】鸟类是由古代爬行动物的一支进化而来的。最早的鸟类化石,就是世界闻名的始祖鸟化石。 【解答】解:1860 年,在德国巴伐利亚省的石灰岩层中,发现了第一个始祖鸟化石。始祖鸟的身体大小 如乌鸦,它保留了爬行类的许多特征,例如嘴里有牙齿,而不是形成现代鸟类那样的角质喙;指端有爪 等;但是另一方面,始祖鸟又具有鸟类的一些特征,如已经具有羽毛,在一些骨骼形态上也表现出一些 鸟类特征或过渡特征, 如它的第三掌骨已经与腕骨愈合, 总之, 它的身体结构既和爬行动物有相似之处, 又和鸟类有相同之处,根据以上特征,科学家认为
16、始祖鸟是由爬行类进化到鸟类的一个过渡类型。如图 所示: 故选:C。 【点评】始祖鸟化石证明了鸟类起源于古代的爬行类动物。 3 【分析】有关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据此解 答 【解答】解: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 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 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 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 结成雨降落到
17、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 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 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4 【分析】生物就会因争夺生存的空间与食物而进行生存斗争,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的过程就叫自然选择 【解答】解:哺乳动物的运动能力发达,利于捕食和避敌,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生存压力对奔跑速 度的选择,跑的慢的野兔就会被雄鹰吃掉,这样跑的快的野兔就被选择,他们的后代也会跑的快,如此 进化,
18、就会越来越快。 而对于雄鹰, 同样的视觉也越来越敏锐。 视觉不敏锐的雄鹰就不容易捕捉到野兔, 就会被淘汰掉,这样,生存下来的雄鹰都是视觉敏锐快的,这样一代一代的进化,雄鹰的视觉也越来越 敏锐。因此,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野兔奔跑的速度越来越快,雄鹰的视觉也越来越敏锐。该现象说明野兔 和鹰在生存斗争中相互选择共同进化。 故选:D。 【点评】关键对动物的运动的意义以及自然选择学说的理解 5 【分析】此题考查的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的知识,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据 此作答。 【解答】解:由分析可知,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 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
19、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 多,因此可以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可见从体积小 到体积大不是进化的总体趋势。 故选:A。 【点评】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的知识在考试中经常出现,要注意熟练掌握和应用。 6 【分析】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各种不同的证据的发现,人们对生命起源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其 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 【解答】解: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地球从形成到现在大约有 46 亿年的历史。早期的地球是炽热的球体, 地球上的一切元素都呈气体状态,那时谈不到生命的发生。后来随着地球的慢慢冷却,才
20、逐渐为生命的 发生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氨、氢、甲烷、水蒸气。水是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当 时由于大气中没有氧气,因而高空中也没有臭氧层阻挡,不能吸收太阳辐射的紫外线,所以紫外线能直 射到地球表面,在紫外线、天空放电、火山爆发所放出的能量、宇宙间的宇宙射线,以及陨星穿过大气 层时所引起的冲击波等这些能量作用下空气中的无机物经过复杂的化学变化转化形成了一些有机小分子 物质物,后来随着地球的慢慢冷却,于是随倾盆大雨从天而降,汇集入原始海洋。 在原始海洋中, 经过上万年后这些有机小分子长期累积并相互作用, 形成了比较复杂的有机大分子物质, 如原始的蛋白质、核酸等。这些物质并逐渐形成了与
21、海水分离的原始界膜,构成了相对独立的体系。一 旦这些物质拥有了个体增殖和新陈代谢也就意味产生了生命。所以原始海洋是生命诞生的摇篮。 故选:C。 【点评】了解原始地球条件是学习生物起源的“化学进化论”的关键。 7 【分析】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原因自然界中生物进化的原因有两方面:内因是遗传变异,外因是自然 选择自然选择包括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与不适者被淘汰三个过程 【解答】解:首先变异是不定方向的,是否有利要看这种变异是否适应环境,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的材 料。然后过度繁殖为自然选择提供了动力,以生存斗争为手段,达到适者生存与不适者被淘汰的结果。 故选:C。 【点评】生物进化的原因有两方面:内
22、因是遗传变异,外因是自然选择 8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生物分类的知识,据此作答 【解答】解:自然界中的生物多种多样,我们要对生物进行分类,为了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生物 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生物分类的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界、门、纲、 目、科、属、种。其中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最大的单位是界。每一种生物就是一个物种,只能给 一个名称。通过对生物分类,揭示了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对研究生物的进化有很大的帮助,认识和保 护生物的多样性作为分类的意义是正确的。故 A 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这部分内容是考试的重点,要注意理解和掌握,并会灵活运用 9 【分析】自然
23、界中藻类植物的数量极为庞大,分布也十分广泛。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 化,细胞内有叶绿体,全身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放出氧气,自然界中百分之九十的氧气都是藻类植物产 生的,因此藻类植物是空气中氧的重要来源。 【解答】解:AB、衣藻、马尾藻、石花菜等都属于藻类植物,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A 错误, B 正确; C、藻类植物的种类繁多,大多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陆地的阴湿处,C 错误; D、藻类植物与人类关系密切,但并不是所有的藻类植物都能供人食用,如水绵、衣藻等不能食用,D 错误。 故选:B。 【点评】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在中考中经常出现,要好好掌握。 10 【分析】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24、,大多数是由种子萌发形成的,这些植物统称为种子植物。种子植物根据 外面有无果皮的保护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解答】A、玉米用种子来繁殖后代,属于种子植物中的被子植物。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B、铁线蕨属于蕨类植物,不能产生种子,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地衣是真菌和藻类共生的一类特殊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用孢子来繁殖后代。故此选项不符 合题意; D、牛肚菌属于真菌,不能产生种子,可以进行出芽生殖和孢子生殖。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 11 【分析】赤潮的形成是因为人类大量污水的排放使得海水中氮
25、、磷等营养物质的含量突然增加,造成海 水“富营养化” ,单细胞藻类就会在短时间内迅速繁殖,由于这些藻类多呈红褐色,所以称为“赤潮” 赤 潮有时可使鱼类等水生动物遭受很大危害,这是由于赤潮浮游生物堵塞鱼鳃,引起机械障碍和它们死后 分解,迅速消耗氧气,水中氧气不足,以及分泌有害物质等造成的 【解答】解:A、藻类和夜光虫全是单细胞生物,与赤潮的形成有关,符合题意; B、涡虫属于扁形动物,苔藓属于苔藓植物,与赤潮的形成无关,不符合题意; C、水母属于腔肠动物,与赤潮的形成无关,不符合题意; D、蕨类植物与赤潮的形成无关,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关键是了解赤潮的相关知识 12 【分析】此题考查
26、的是植物的分类,涉及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主要 特征及分类等的知识,思考答题 【解答】解:藻类植物,无种子,用孢子繁殖,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 苔藓植物无根,起固着作用的是假根,有了茎、叶的分化,体内无输导组织,植株长的矮小; 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高大。 裸子植物,种子裸露,不能形成果实。 被子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形成果实。 所以不开花结果的植物又可以划分为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故选:B。 【点评】熟练掌握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是解答此类题目
27、的 关键 13 【分析】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具有坚硬的贝壳,身体藏在壳中,藉以获得保护,由于贝壳会妨碍活动, 所以它们的行动都相当缓慢; 不分节, 可区分为头、 足、 内脏团三部分, 体外外套膜, 常常分泌有贝壳 注 意与棘皮动物和腔肠动物的区分 【解答】解:海参生活在海底,是身体呈两侧对称的无脊椎动物,身体不分节,无头部,体表具棘刺, 属于棘皮动物。海蜇的结构简单、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属于腔肠动物。 故选:C。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软体动物、腔肠动物、棘皮动物的主要特征 14 【分析】植物根据生殖细胞的不同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藻类 植物、
28、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解答】解:A、玉米和小麦都属于被子植物中的单子叶植物,因此二者亲缘关系最近,故 A 正确; B、银杏属于裸子植物,而大豆属于被子植物,二者亲缘关系较远,故 B 错误; C、银杏属于裸子植物,玉米属于被子植物,二者亲缘关系较远,故 C 错误; D、大豆属于被子植物中的双子叶植物,而小麦属于被子植物中的单子叶植物,二者亲缘关系较远,故 D 错误; 故选:A。 【点评】 熟练掌握生物的分类的等级单位, 明确所属的等级越小, 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 共同特征越多, 等级越大,亲缘关系越远,共同特征越少。 15 【分析】单子叶植物和
29、双子叶植物都属于种子植物中的被子植物,都能产生种子; 单子叶植物的种子有一片子叶,有胚乳,叶脉多为平行脉,须根系,单子叶植物的花基数通常为 3; 双子叶植物的种子有两片子叶,叶脉为网状脉,直根系,花的基数是 5,如图: 【解答】解:根据被子植物的种子中子叶是一片还是两片,把被子植物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 A、花生、白菜、棉花的种子有两片子叶,因此属于双子叶植物;符合题意 B、桃树属于双子叶植物;银杏属于裸子植物,卷柏属于蕨类植物,不合题意; C、椰子树属于双子叶植物;玉米、小麦的种子都只有一片子叶,都属于单子叶植物。不合题意; D、萝卜、苹果树属于双子叶植物;而松树属于裸子植物,不合题意
30、; 故选:A。 【点评】明确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不同。 16 【分析】常见的四种类人猿是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据此答题。 【解答】解:人和类人猿是近亲,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类人猿没有尾巴、颊囊和屁股上的 胼胝,常见的四种类人猿是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B 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做这题的关键是了解类人猿的特点,掌握常见的四种类人猿。 17 【分析】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食物链和成食物网构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解答】解: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和水,等等,为生物 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
31、(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将光能转化成化 学能) ,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真菌(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 是生产者,各成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有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进一 步构成食物网,由食物链和食物网构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各种组成成分之间的营养联系是 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来实现的,食物链上的每一个环节称为营养级,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 系统的调节能力越强。 故选:B。 【点评】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包括食物链和成食物网,其复杂程度决定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的大小 18 【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
32、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 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 中碳氧的相对平衡。 【解答】解:人的食物直接或间接的来自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而光合作用的进行需 要吸收大气的二氧化碳,如图:因此人体中的碳元素究其根源来自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对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的重要性。人作为生物圈中的一 员也能促进生物圈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 19 【分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的书写方法。 【解答】解: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由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链状结构。每条食物
33、链的起点都是 生产者(绿色植物) ,终点是消费者,箭头指向捕食者,综上所述 B、C、D 选项错误,只有 A 选项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图示了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数食物链的方法。 20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生态平衡的知识,可以从生态平衡的概念及内涵等方面来解答。 【解答】解: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生态 平衡。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的平衡,不是生物数量的恒定不变,如动物有迁入、有迁出,有死 亡、有出生,各种生物的数量是变化的,又是相对稳定的,植物的数量不仅比草食动物多,而且还要维 持一定的比例,可见
34、C 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态平衡的概念。 21 【分析】此题考查生态平衡的概念。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 态。 【解答】解: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生态系统中各种生 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 生态平衡是一个动态平衡, 相对稳定,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某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 故选:D。 【点评】人类活动只有尊重生态规律,合理地保护、控制、开发和利用生态资源。才不会破坏生态系统 的稳定性。 22 【分析】任何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
35、力具有一定的限度 【解答】解:一般来说,当没有外来因素干扰时,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能使本生态系统内的 物种保持一定的平衡。但是任何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度,如果外来干扰超出了这个限 度,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会遭到破坏,人们不恰当地干预自然生态系统,如盲目围湖造田、开垦草原、 造单纯林等,都会因为营养级的减少,缩短食物链,从而降低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故选:A。 【点评】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这个能力有一定的限度 23 【分析】生态系统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组成,其中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解答】解:生态系统的分解者是指腐生细菌、真菌,主要作用是
36、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 物,促进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所以在落花传化为春泥的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是细菌和真菌,属于分 解者。 故选:C。 【点评】细菌和真菌能够把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供植物重新利用,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24 【分析】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空间同样是有限的人口的急剧膨胀给生物 圈造成了沉重的压力,也制约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 的影响 【解答】解:人口增长的过快或过慢都会产生一些的问题,世界人口不能无节制的增长,人口数量的增 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有交通拥
37、挤、森林破坏、 环境恶化、住房紧张、水资源短缺等一些问题。大量种植优质小麦,增加产量属于人口增长慢带来的问 题。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理解解答即可 25 【分析】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 、消费者(动物) 、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 气、水等。 【解答】解:在一片森林中,有土壤、水、阳光、空气、还生活着各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共同 组成了生态系统。 故选:C。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组成。 26 【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
38、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 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解答】解: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 10 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 10 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 20 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分为 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 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生物圈的范围 27 【分析】 (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 非生物部
39、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2) 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 一般只有 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 【解答】解: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因此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相对数量越少,营养级越低, 相对数量越多。图中数量由多到少依次是乙、丙、甲,因此甲、乙、丙三者构成的一条食物链是乙丙 甲。所以能量在甲、乙、丙三者中的流动方向是乙丙甲。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食物链的组成、能量流动的特点。 28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以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分析作答。 【解答】解:浮游植物
40、受到难以分解的农药 DDT 污染,大鱼体内将积累大量的农药 DDT据此可知, 农田生态系统中的残留农药随着雨水流入江河湖泊,继而影响了海洋生态系统,可见生物圈中各生态系 统之间并不是相互孤立的,二是相互影响的。环境中的农药等污染物会对生物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生 物与生物之间通过食物链也相互影响,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流动的,有害物质通过食 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而营养物质和能量则逐级减少。可见 D 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以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 关系。 29 【分析】人类在享受资源和环境提供给我们的现代生活的同时
41、,也应该学会保护资源、善待环境,这才 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解答】解:A、使用可降解塑料袋的主要原料是可降解母料和玉米粉,对人体无害,它可在土壤中, 通过水和分解者(腐生细菌和真菌)的作用下分解成无机物,最终以无毒形式回归无机环境中,与传统 的塑料袋相比减少土壤污染。A 正确; B、随手丢弃垃圾,随手捡起废弃物有利于环境保护。B 正确; C、植树造林、养花种草可以提高绿化面积,增加植被,改善生态环境。C 正确; D、当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的数量大大增加或减少时也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从而破坏生态系统的多 样性,其次动物作为消费者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它
42、又是 有害动物,也不能使之数量过多。D 不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联系生活考查了环境污染和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知识,同学们需要在平常生活中提高“节 能、环保”的意识 30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的知识,据此答题 【解答】解: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有阳光、空气、水、适应的温度、营养物质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等,世界人口或其它生物不能无限制增加,否则人类或其它生物就不能正常的生存,因为生物的生存需 要一定的空间。而生物所生存的空间却是有限的。故 D 正确。 故选:D。 【点评】熟练掌握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再结合题意,仔细分析答题 31 【分析】房屋装修或者购置大量新家具后
43、,装修或是装饰材料内往往含有有害气体。例如,人造材料、 各种油漆、涂料、粘合剂以及家具等,其主要污染物是甲醛、苯、二甲苯等有机物和氨、一氧化碳、二 氧化碳等无机物;还有如大理石等建材中,往往含有放射性的污染源,这些都对人体有害。 【解答】解:室内空气质量的高低与人体健康有着密切关系。有充足的日照以杀菌消毒、有良好的通风 以获得新鲜空气、使用无辐射、无污染的室内装饰材料,可以使室内有良好的空气质量,有利于人的健 康,属于良好家庭环境,高档的家具可能会污染家庭环境。 故选:B。 【点评】良好的有利于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与家中的陈设无关,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的才是好环境。 32 【分析】微生物的发酵在食
44、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酿酒时要用到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酵 母菌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在有氧的条件下,酵母菌会把葡萄糖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 【解答】解:酿酒一定要加入酒曲,酒曲中的微生物主要是酵母菌和曲霉、毛霉,其中曲霉、毛霉主要 起到糖化的作用,把米中的淀粉转化成葡萄糖,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再把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 化碳。 故选:B。 【点评】关键点:制酒要用到酵母菌,其它微生物与食品制作的例子也要注意掌握。 33 【分析】发酵技术是指人们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生产发酵 产品的技术,称为发酵技术。 【解答】解:酿制葡萄酒要用到酵母菌,
45、运用了发酵技术; 地瓜干、火腿肠、豆腐等都不是发酵食品,没有运用发酵技术; 甜面酱要用到霉菌,运用了发酵技术; 老酸奶要用到乳酸菌,运用了发酵技术; 因此运用了发酵技术的有。 故选:A。 【点评】注意掌握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平时注意积累相关的例子。 34 【分析】根据酒是由酵母菌分解糖类生成的进行分析回答 【解答】 解: 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如酿酒时要用到酵母菌, 在无氧的条件下, 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腐烂的水果往往散发出酒味,就是因为水果中的酵母菌在无 氧时分解水果中的有机物,产生了酒精的缘故。可见 C 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关键点
46、: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35 【分析】生物技术也叫生物工程,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生物电子工程、生物 反应器、灭菌技术以及新兴的蛋白质工程等,其中,基因工程是现代生物工程的核心。 【解答】解:A、在动物体内提取酶制剂不属于现代生物技术,属于生活中的生物技术,A 错误; B、研究种子的呼吸作用,不属于现代生物技术,B 错误; C、将萤火虫的发光基因转入老鼠受精卵中属于转基因技术,转基因技术属于基因工程,C 正确; D、青霉素的工业化生产,不是现代生物技术,属于生活中的生物技术,D 错误。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现代生物技术的种类。 二、
47、非选择题(每空二、非选择题(每空 1 分,共分,共 30 分)分) 36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微生物发酵的知识,分析解答。 【解答】解: (1) 、酵母菌细胞内无叶绿体,不能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必需利用现成的有机物 生活,其营养方式是异养。它与细菌的细胞相比,其结构的最主要区别是酵母菌有真正的细胞核,细菌 无真正的细胞核。 (2) 、酵母菌等微生物需要适宜的温度,温度太高或太低,都会影响其生长和繁殖,分析上面的过程, 小芳不成功的原因是她换成的热水使面团温度过高,不利于酵母菌的生活,影响去发酵。 (3) 、在做出假设时,我们根据已有的经验和知识,一般做出正面的假设,本题可假设:温度
48、会影响酵 母菌的生活。 (4) 、她在一杯温开水中加入一大勺糖和小包酵母,进行搅拌,酵母菌会发酵分解葡萄糖,产生二氧化 碳和水,二氧化碳是气体,以气泡的形式冒出;小芳设计的实验存在明显不科学的地方,那就是没有对 照组。不能通过对比得出科学的结论。 故答案为: (1)异养;有真正的细胞核。 (2)换成的热水使面团温度过高,不利于酵母菌的生活。 (3)温度会影响酵母菌的生活。 (4)二氧化碳;实验过程中缺少对照组。 【点评】此题的综合性比较强,因此我们应基础知识掌握扎实,才能灵活解答。 37 【分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等方面的知识,结 合题目分析作答。 【解答】解: (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 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 、消费者(动物) 、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A 阳光属 于非生物部分,G 是细菌、真菌,属于生物部分的分解者。 (2)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图中共有 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