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20年秋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4课《论语》十二章 大学之道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学案(含答案)

    • 资源ID:156542       资源大小:394.65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0年秋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4课《论语》十二章 大学之道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学案(含答案)

    1、第第 4 课课 论语十二章论语十二章 一、读懂文意 边诵读边完成文中加点字词的解释。 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安逸),敏 (勤勉)于事而慎于言,就 (靠近,到)有道 (指 有才艺或有道德的人)而正 (匡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语气助词,表肯定)。”(学而) 2子曰:“人而 (如果)不仁,如 礼何 (如何,把怎么样呢?对怎么办呢)?人而 不仁,如乐何?”(八佾) 3子曰:“朝 (早晨)闻道 (仁义之道),夕死可矣。”(里仁) 4子曰:“君子喻 (知晓,明白)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5 子曰: “见贤思齐 (向看齐, 与一样)焉 (代词, 他), 见不贤而内自省 (反省)也。 ”

    2、( 里 仁) 6子曰:“质 (质朴,朴实)胜文则野 (粗野,鄙俗),文胜质则史 (虚饰,浮夸)。文质彬彬 (文 质兼备、配合适当的样子),然后君子。”(雍也) 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 (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弘,广、大,这里指志向远大;毅, 坚强),任 (担子,担当的东西)重而道远。仁以为 (把作为)己任 (责任),不亦重乎?死而 后已 (停止),不亦远乎?”(泰伯) 8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 (盛土的竹筐),止 (停下来),吾止也。譬如平地 (填平洼地), 虽覆 (倒下)一篑,进 (前进),吾往 (前进)也。”(子罕) 9子曰:“知 (同“智”,智慧)者不惑 (疑惑),仁者不忧,勇者不

    3、惧。”(子罕) 10颜渊问仁。子曰:“克己 (约束自我)复礼 (先王之礼)为仁。一日 (一旦)克己复礼,天下归 (称赞,称许)仁焉。为仁由 (靠)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条目,细则)。”子 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 (资质愚钝),请 事 (实践,从事)斯语矣。”(颜渊) 11子贡问曰:“有一言 (字)而可以终身行 (实践)之者乎?”子曰:“其 (表委婉推测语气的 副词,大概)恕乎!己所不欲,勿施 (施加)于人。”(卫灵公) 12子曰:“小子 (老师对学生的称呼)何莫学夫 (那)诗?诗可以兴 (激发人的感情), 可以观 (观察政治的得失、

    4、风俗的盛衰),可以群 (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可以怨 (指讽刺时政)。 迩 (近)之事 (侍奉)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 二、文本理解 1理解“仁”的内涵 (1)什么是“仁”?孔子的解释是“克己复礼为仁”。请解释“克己复礼”的内涵。 答:_ 答案 “克己”是克制自己的欲望,自觉地约束自己;“复礼”是要践行礼仪,一切言行要 纳于礼。前者为内,后者为外;前者为知,后者为行。总之,就是通过人们的道德修养自觉 地遵守“礼”的规定。 (2)下面的句子都带有“仁”字,说说它们分别是从哪些角度阐释“仁”的。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仁者不忧。 为仁由己

    5、,而由人乎哉? 答:_ 答案 第句是说“仁”与“礼”“乐”的关系。“仁”是“礼”“乐”的根本要求, “礼”“乐”是“仁”的外在表现。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就根本谈不上礼乐的问题。 第句是说践行仁德是一个人的使命担当、沉重责任。士人应用一生乃至生命去践行它。 第句是说评判一个人是不是“仁”的标准, “不忧”是其重要指标。 一个人如果真正明白 何为仁的时候,他会坦然面对人生的喜乐,不庸人自扰。 第句讲践行仁德,完全取决于自己,不能由别人强制。强调践行的主动性和内在性。 2理解“道”的内涵 下列句子中“道”的含义是否相同?哪个“道”才是孔子心中的“道”? (1)朝闻道,夕死可矣。 (2)士不可以不弘毅

    6、,任重而道远。 (3)就有道而正焉。 答:_ 答案 第一个“道”是道理、 真理。 第二个“道”是路。 第三个“道”是道德, 侧重指品德、 学问。 第一个“道”才是孔子心中的“道”。 因为这句话是孔子爱真理甚于爱生命的誓言。 生命不 是我们自己选择的, 但是, 有了生命的我们应懂得人生的真理, 知道怎样活着才是有价值的。 3理解“好学”的内涵 (1)请结合 论语十二章 ,说说“好学”的标准或条件。 答:_ 答案 坚定学习的志向,切忌分心于物质享受,以免陷于物欲进而降低了学习的效果。 学习(工作)中应是多做少说。 遇到机会,时常向道德高的人学习并改进自己的缺点。 (2)孔子认为“好学”之“学”学什

    7、么?请结合第十二章谈谈。 答:_ 答案 孔子认为,“学”主要是学诗经经典。不学诗,无以言。学习诗经 ,可以培 养自己的联想与观察能力,可以锻炼自己的合群性,不仅可以学到自然知识,还可以用在与 父母、国君的相处上。总之,要“学”的内容很广泛。 4理解“君子”的内涵 “君子”是论语中十分重要的词语,同时,作为中华民族道德评价的标准,源远流长, 深入人心。“君子”在春秋早期是一个地位词,主要指各级贵族。到了孔子心中,就变成了 道德修养高尚的代名词。请结合 论语十二章中的重点内容,谈谈如何成为君子或者 成为君子的条件是什么。 答:_ 答案 (提示)重义轻利。见贤思齐。文质彬彬。推己及人。勇于担当。追求

    8、真 理。敏慎好学。克己复礼。 5体会语言之美 论语 语言精微、 凝练、 隽永, 又不乏生动, 请结合这一特点品味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 (1)朝闻道,夕死可 矣。 答:_ 答案 “可”包含了闻道的欣悦,殉道的宁静与平和,用语寻常却极其隽永。 (2)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 答:_ 答案 “彬彬”形容两者配合得十分适当,既不偏胜于文,也不偏胜于质,不偏不倚,恰到 好处。叠字的使用,很有形象感。 (3)譬如 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答:_ 答案 “譬如”一词表明堆土成山用了比喻,说明功亏一篑的深刻道理,只出现喻体,未出 现本体,给人很多联想。 附:助读资源附:助读资源 1背景展示 孔子所处的时

    9、代是春秋末期, 原有的政治规则和伦理道德逐渐被颠覆, 礼崩乐坏, 诸侯割据, 互相征伐,周王室日渐衰微。孔子对社会的动荡深感忧虑,希望借助周朝原有的礼仪,重新 建立井然的统治秩序, 强调“君君, 臣臣, 父父, 子子”。 同时反对暴政, 强调“仁者爱人”, 要求各人以自我克制和礼让的态度调和社会矛盾。所以,他一方面教授弟子学习礼仪;一方 面积极入世, 希望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 实现自己的理想。 他说: “苟有用我者, 期月而已, 三年有成。”真是踌躇满志。他最初做中都宰,一年之后,升为司空,又升为大司寇。先是 用外交手段收回了被齐国占领的鲁国城池,后又诛杀了乱臣少正卯。治理国家仅仅三个月, 路

    10、不拾遗,四方之客都宾至如归。齐国害怕孔子执政会使鲁国强大,威胁自己,所以送了一 些美女给鲁君, 鲁君于是耽于享乐, 不理朝政。 孔子见自己的抱负难以施展, 被迫离开鲁国, 周游宋、卫、陈、蔡、齐等国,开始了十四年颠沛流离的生活,常遭困厄,都不受重用。最 后只得返回鲁国, 专心修订诗 书 礼 乐 , 教授弟子。 鲁哀公十六年(前479), 孔子卒。 2作者延读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梁漱溟 中国古人理性早启,文化早熟,一贯地好讲情理,而孔子则是其关键性的人物。 夏曾佑著中国古代史 ,有云“孔子一身直为中国政教之原,中国历史孔子一人之历 史而已”。 柳诒微著 中国文化史 , 有云“孔子者中国文化

    11、之中心, 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 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 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 两先生之言 几若一致,而柳先生所说却较明确。 社会大于个人,个人出自社会;不能把任何一个人看得太高太大,脱离实际。社会都有 其历史背景,一切所表现的事物莫不从过去历史演变而来。一切创造莫不有所因袭而成,无 因袭即无创造。孔子自称“述而不作”是老实话。 事物经过亦正是这样的。说“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者,古代的文化(历 史事实、学术思想)不能不靠典籍文字以保存传递于后,而传于后的这些典籍,如诗 书 礼 乐 易 春秋 ,不全是经过孔子之手整理,用以教人而传下来的吗?其他有些传 授是靠

    12、人的,如射、御、习礼、作乐之类,同为当时文化内容,同在当时孔门教学之中。从 事传习古文化者难说就只孔子一人,但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殆为人所不及,同时他亦 有机会有条件从事于此。试看史记 仲尼弟子列传 史记 儒林列传及其他载籍(如汉唐 史书),诸讲习传布往古学术者非在邹鲁之乡儒家之徒乎? 但在农工生产方面,当时孔门未加学习,这是因劳心劳力社会上必要分工之故。 无疑,凡我所说的情理和理性充分地寓乎那古经书中,却惜学徒们,尤其后世学徒们总 把功夫用在讲解记诵书文上, 鲜能回到自家身心生活上有所体认和存养, 就不能真切地发挥 理性主义。从汉唐以至清代,其代表儒家者不过是经学家而已。宋儒明儒比较能在

    13、身心性命 上理会孔门之学,但亦限于环境条件不能大有所发挥。凡此都缘理性之启,文化之熟过早, 是不能责怪后人的。 说孔子以前的上古文化赖于孔子而传者, 其文化大要即如是, 其流传也大要即限止于是; 其功在孔子,其过不在后人。 说孔子以后数千年文化赖孔子而开者,其根本点就在两千五百年来大有异乎世界各方, 不以宗教为中心的中国文化端赖孔子而开之。 或认真说: 两千五百年来中国文化是不以环绕 着某一宗教为中心而发展的, 寻其所从来者盖甚早甚早。 而其局面之得以开展稳定则在孔子。 再申言之:一贯好讲情理,富有理性色彩的中国社会文化生活,端由孔子奠其基础。(有删 改) 附:积累卡片附:积累卡片 1通假字

    14、词语 例句 解析 知 知 者不惑 同“智”, 智慧 2.古今异义 词语 例句 解析(古今义) 史 文胜质则史 古义:虚饰,浮夸。 今义:历史。 一日 一日 克己复礼 古义:一旦。 今义:一天。 小子 小子 何莫学夫诗 古义: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今义:男孩子;人(用于男性,含轻蔑意)。 3.多义实词 词语 例句 释义项(或用法) 弘 士不可以不弘 毅 形容词,广、大 子曰:人能弘 道,非道弘人 动词,扩大 事 迩之事 父 动词,侍奉 请事 斯语矣 动词,实践,从事 敏 敏 于事而慎于言 形容词,勤勉 回虽不敏 形容词,灵敏 4.重点虚词 词语 例句 释义项(或用法) 已 死而后已 停止 可谓好学

    15、也已 通“矣”,表陈述语气 而 人而 不仁 连词,表假设,如果 见不贤而 内自省也 连词,表顺承,就 任重而 道远 连词,表递进,而且 其 其 “恕”乎 副词,表推测语气,大概 其 闻道也固先乎吾 人称代词,他 于 君子喻于 义 介词,对 勿施于 人 介词,给 5.词类活用 词语 例句 解析 死 夕死 可矣 动词的为动用法,为道而死 贤、齐、内 见贤 思齐 焉,见不贤而内 自省也 贤,形容词用作名词,贤人/齐,形容词 作动词,向看齐,与一样/内, 名词作状语,在内心 正 就有道而正 焉 形容词用作动词,纠正,匡正 6.特殊句式 句式 例句 解析 固定句式 人而不仁,如乐何? “如何”,“把怎么

    16、样呢” “对怎么办呢” 宾语前置句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自”作“省”的宾语前置 介词宾语前置 句,固定句式 仁以为己任,不重乎? 正常语序为“以仁为己任”,“不亦 乎”,“不也吗” 第第 4 课课 大学之道大学之道 一、读懂文意 边诵读边完成文中加点字词的解释。 (第 1 段)大学 (穷理、正心、 修身、 治人)之道 (根本原则),在明 (彰明)明德 (美好的德行), 在亲民 (亲近爱抚民众。 一说“亲”当作“新”, “新民”即使天下人去旧立新, 去恶向善), 在止于至善 (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知止而后有定 (志向坚定不移),定而后能静 (心不妄动), 静而后能安 (性情安和),安而后能虑

    17、(思虑精详),虑而后能得 (处事合宜)。物有本末,事有终 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第 2 段)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 先齐 (使整齐有序)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 (修养)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 者,先致其知 (获得知识。一说,把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推到极致)。致知在格物 (推究事物的原 理)。物格而后知至 (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 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平民百姓), 壹是 (一概, 一律)皆以修身为本 (根本)。 二、语言探究 解释下列各组句

    18、子中加点词的含义,从中体悟形容词活用的规律特点。 (1) 知至而后意诚 : 先诚 其意: (2) 意诚而后心正 : 先正 其心: (3) 家齐 而后国治: 先齐 其家: (4) 大学之道,在明 明德: 古之欲明明 德于天下者: 答案 (1)真诚/使真诚 (2)端正/使端正 (3)整齐有序/使整齐有序 (4)使彰明/美好的 规律特点 形容词放在主语或名词后,充当谓语与修饰成分,其后一旦带了宾语(或名词), 该词可能活用为使动用法(或意动用法)。 三、重点理解 1比较“大学之道”中的“大学”与“小学而大遗”(师说)中的“小学”含义有何不 同。 答:_ 答案 古时的“大学”有两重含义:一是指“博学”

    19、,二是专指穷理、正心、修身、治人、 治国方面的学习。 这里的“大学”是后一种意思。 “小学而大遗”中的“小学”是指小的方 面学习,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之学,即古人所学的学习文字等方面的“小学”。 2结合大学的相关论述,理解“三纲”“八目”的具体所指及其内部的关联。 答:_ 答案 大学开头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就是后人所 说的大学“三纲”。所谓“明明德”,就是发扬光大人所固有的天赋的光明道德。所谓 “在亲民”, 是使人弃旧图新、 去恶从善。 这里的“亲”同“新”, 是革新、 弃旧图新之意。 所谓“止于至善”,就是要求达到儒家伦理道德的至善境界。这是大学提出的教育纲

    20、领 和培养目标。 大学 还说: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 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 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 在格物。”“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后世称之为大学 的“八目”,这是实现“三纲”的具体步骤。“八目”的中心环节是修身,“自天子以至于 庶人,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对于培养目标和方法, 大学 反复强调的是个人的道德修养。 大学提出了“三纲”和“八目”,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治国平天下, 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 附:助读资源附:助读资源 1 大学简介

    21、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 为曾子所作, 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 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 经北宋程颢、 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 ,最终和中庸 论语 孟子并称“四书”。 宋、元以后, 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 极大的影响。 大学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主要概括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 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儒家政治哲学也有系统的论述,对做人、处事、治国等有 深刻的启迪性。 2 礼记简介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 小戴记 ,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 礼记是中 国

    22、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 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美学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 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礼记章法谨严,映带生姿,文辞婉转,前后呼应,语言整饬而多变,是“三礼”之一、 “五经”之一、“十三经”之一。自东汉郑玄作“注”后, 礼记地位日升,至唐代时尊 为“经”,宋代以后,位居“三礼”之首。 礼记中记载的古代文化史知识及思想学说, 对儒家文化传承、当代文化教育和德性教养,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重要影响。 附:积累卡片附:积累卡片 1多义实词 词语 例句 释义项(或用法) 知 知 止而后有定 动词,知道

    23、 致知 在格物 名词,知识 则知 明而行无过矣 名词,同“智”,见识 客亦知 夫水与月乎 动词,了解 2.词类活用 词语 例句 解析 明 大学之道,在明 明德 形容词作动词,彰明 齐 先齐 其家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整齐有序 诚 先诚 其意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真诚 3.特殊句式 句式 例句 解析 状语后置句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正常语序为“于天下明明德” 第第 4 课课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一、读懂文意 边诵读边完成文中加点字词的解释。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 (狠心对待别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 (就)有不忍人之 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

    24、 (的原因)谓人皆有不忍人 之心者:今 (假如,如果)人乍 (忽然)见孺子 (儿童,小孩)将入于井,皆有怵惕 (惊骇,恐惧)恻 隐 哀痛,怜悯(别人的不幸)之心;非所以内交 (结交。内,同“纳”)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 以要誉 (博取名誉)于乡党 (同乡)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 (这样)也。由是观之 (音节助词),无恻 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 (对自身的不善感到羞耻,对他人的不善感到憎恶)之心,非人也; 无辞让 (谦逊推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 (萌芽,发端)也;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 (好 像)其有四体 (四

    25、肢)也。有是四端而自谓 (说)不能者,自贼 (伤害)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 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 (同“燃”),泉之始达 (流通,指泉 水涌出)。苟 (如果)能充之,足以保 (安定)四海 (天下);苟不充之,不足以事 (侍奉)父母。” 二、语言梳理 本文中“之”字出现频率颇高。试找出它在本文及 论语十二章中的用法与例句,填 出下表。 意义或用法 例句 代词 助词 答案 意义或用法 例句 代词 第三人称代词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 者乎?/苟能充 之 ,足以保四海 助词 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恻隐之心,仁之 端也 用在主谓之间, 取消句子独 立性 人之 有是四端也

    26、 用于调整音节 迩之 事父,远之 事君 三、重点理解 1我们具备了“仁义礼智”四种发端,是不是就已经具备了“仁义礼智”这四种品德? 答:_ 答案 孟子告诉我们, 拥有了“仁义礼智”四种发端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拥有了“仁义礼智”, 只是说我们具备了达到“仁义礼智”境界的潜能。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有没有去发现并挖掘这 种固有的潜能,也就是文中所说的“扩而充之”,如果你挖掘了你的潜能,你就一步一步走 向成功;如果你自暴自弃了,你也就流入了凡庸甚至堕入了邪恶。 2孟子认为“不忍人之心”是人所固有的,即“性本善”,但又要求“知皆扩而充之”, 你认为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_ 答案 不矛盾。因为在孟子看来,即使

    27、人的本性是善的,由于人们的社会活动存在私欲膨胀 会导致善的本性逐渐泯灭,所以必须在后天的教育中指导人们自觉地扩大充实自己的“善 心”。因此,“仁政”主张具有实践意义。 3本文以“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时的反应为依据,论证“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由此提 出人都有“四端”,进而论述“四端”对为人处世、治理天下的重要性。试结合自身经验和 现实生活,探究孟子这些论断是否有充分的合理性。 答:_ 答案 孟子认为, “恻隐之心”(也就是“不忍人之心”)是人人都有的。 为了证明这一论断, 他举了“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这一雄辩的例子。 孟子所举的这个例子具有极大的普遍性, 但它不是由逻辑推理而是

    28、由生活实践所证明的, 其 根据就在每个(正常)人的心里。每个人都可以“将心比心”,得出这样的结论。这就是所谓 直觉的证明。而从这个例子中,我们也能得出恻隐之心的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它涉及心灵的 内容,即一个人设身处地所感觉到的他人的痛苦(现在的或将来的);二是它涉及心灵指向, 即一个人在体验到恻隐之情时心灵是指向他人的, 表现出一种对他人的关切, 而这一指向是 纯粹道德的指向。 孟子论证了“恻隐之心”(“不忍人之心”)之后,其他三种道德情感也就不证自明了。在孟 子看来,其余“三心”与“恻隐之心”同出一源,只是在不同场合有不同表现而已。“羞恶 之心”是“不忍之心”的反面表达;“辞让之心”(“恭敬之

    29、心”)出于对他人的尊重,与 “不忍之心”互为表里;“是非之心”是道德判断,其标准就是恻隐、羞恶、辞让。 孟子指出,上述“四心”分别是“仁”“义”“礼”“智”四种重要美德的发端、萌芽,是 人之为人的内在根据,只要人后天去“扩而充之”,就可以达到相当高的道德境界,就可以 “事父母”“保四海”。由此,孟子得出了他的著名的“性善论”,即人有内在向善的坚实 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扩而充之”,就可以成就极高的道德境界。孟子将道德情感视为人性 论的基础, 开启了儒家文化以情感而不是以知性为主要特征的发展道路。 “性善论”也从孟 子时代众多的人性论中脱颖而出,一直影响至今。 但仔细想想,孟子的论证过程却是有问题

    30、的。我们从“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 之心”这一例子说起。我们知道,特定年龄段的小孩子通常很容易得到正常人的爱的。因而 在孟子这里,快要掉进井里的孩子可以让所有目睹的正常人产生恻隐之心。但是,假如快要 掉进井里的是一个臭名昭著、大家厌恶至极、人人得而诛之的人物,那么又有多少人会产生 同样强烈的恻隐之情呢?恐怕未必会有多少吧。 也就是说, 在大多数情况下, 人们只能对身处(或即将身处)险境的陌生人、 没有仇恨的熟人、 无辜的孩子产生强烈的恻隐之情,而对有矛盾、仇恨的熟人则要相对冷漠。换言之,人的恻 隐之心是分对象的、有场合差别的。对前者完全可以产生强烈的恻隐之情;而对后者,强烈 的怨气、

    31、仇恨已经抵消了相当部分的同情,从而转为心理上的冷漠、行动上的不作为。同一 个人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体验到两种完全不同的强烈情感, 做出完全不同的举动。 在这里举 一个也许并不完全恰当的例子。我们知道,关于是否废除死刑,向来是有极大争议的。许多 支持废除死刑的个人、组织,在平时经常发出相关的呼吁。可是,在某些惨案发生之后,许 多之前持废除死刑观点的个人却完全转变立场,相关组织也暂时减少了发音。在这里,孟子 的“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恐怕多少有些片面、武断、粗暴。 当然, 举的这个例子并不足以推翻孟子的论断, 而只能说明人性的复杂: 人既有向善的潜能、 渴望,但同时在强烈的意志、情感、欲望的支配、裹挟

    32、下,完全有可能走上另一条完全相反 的路。 附:助读资源附:助读资源 1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 372前 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今山东邹城市东南)人,离孔子的故 乡曲阜市不远。他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 人物。孟子的出生距孔子之死(前 479)百年左右。关于他的身世,流传下来的资料已很少, 韩诗外传载有他母亲“断织”等故事, 列女传载有他母亲“三迁”和“去齐”等故 事,可见孟子得益于母亲的教育。据列女传和赵岐孟子题辞说,孟子曾受教于孔子 的孙子子思。 但从年代推算, 似乎不可信。史记 孟子荀卿列传 说他“受业子思之门人”, 这倒是有可能的。

    33、无论是受业于子思还是受业于子思的门人, 孟子的学说都受到了子思的影 响。所以,荀子把子思和孟子列为一派,这就是后世所称儒家中的“思孟学派”。 2背景展示 战国时期,七雄并立,相互之间战事频仍。战争的规模也远远超过了既往任何一个时代。在 这个动荡不安的时代里,人民的生活极端痛苦,“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老弱 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孟子目睹当时社会纷乱之景,认为天下“定于一”,主张通 过施行仁政来“王天下”,所以他游说梁惠王、齐宣王,乃至宋、滕等小国的统治者。但是 他的理想终究未能成功。大国忙于逐鹿中原,攻城略地;小国则苟延残喘,希求自保。孟子 的理想与社会的现实脱节,这就使他的主

    34、张不可能付诸实施。 3作者延读 关于孟子 冯友兰 我们已经知道,孔子对于“仁”讲了很多,对“义”“利”之辨也分得很清。每个人应 当毫不考虑自己利益,无条件地做他应该做的事,成为他应该成为的人。换句话说,他应当 “推己及人”,这实质上就是行“仁”。但是孔子虽然讲了这些道理,他却没有解释为什么 每个人应该这样做。孟子就试图回答这个问题。在回答的过程中,孟子建立了人性本善的学 说。性善的学说使孟子赢得了极高的声望。 人性是善的,还是恶的,确切地说,就是人性的本质是什么?向来是中国哲学 中争论最激烈的问题之一。据孟子说,他那个时候,关于人性的学说,除了他自己的学说以 外,还另有三种学说。第一种是说人性

    35、既不善又不恶;第二种是说人性既可善又可恶(这意 思似乎是说人性内有善恶两种成分); 第三种是说有些人的人性善, 有些人的人性恶(详见 孟 子 告子上)。持第一种学说者是告子,他是与孟子同时的哲学家。 孟子中保存了他和 孟子的几段很长的辩论, 所以我们对于第一种学说比对于其他两种知道得多一些。 孟子说人 性善,他的意思并不是说,每个人生下来就是孔子,就是圣人。他的学说,与上述第二种学 说的一个方面有某些相似之处,也就是说,认为人性内有种种善的成分。他的确承认,也还 有些其他成分,本身无所谓善恶,若不适当控制,就会通向恶。这些成分,他认为就是人与 其他动物共有的成分。这些成分代表着人的生命的“动物

    36、”方面,严格地说,不应当认为是 “人”性部分。 孟子提出大量论证,来支持性善说,有段论证是:“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今人乍见孺 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 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 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凡 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 之,不足以事父母。”(孟子 公孙丑上) 一切人的本性中都有此“四端”,若充分扩充,就变成四种“常德”,即儒家极其强调 的仁、义、礼、智。这些德,若不受外部环境

    37、的阻碍,就会从内部自然发展(即扩充),有如 种子自己长成树,蓓蕾自己长成花。这也就是孟子同告子争论的根本之点。告子认为人性本 身无善无不善,因此道德是从外面人为地加上的东西,即所谓“义,外也”。这里就有一个 问题:为什么人应当让他的“四端”,而不是让他的低级本能,自由发展?孟子的回答是,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就在于有此“四端”。所以应当发展“四端”,因为只有通过发展“四 端”,人才真正成为“人”。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 之。”(孟子 离娄下)他这样回答了孔子没有想到的这个问题。(摘自冯友兰中国哲学 史 ,有删改) 附:积累卡片附:积累卡片 1通假字 词语 例句 解析

    38、内 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同“纳”,“内交”即“结交” 然 若火之始然 同“燃”,燃烧 2.古今异义 词语 例句 解析(古今义) 端 恻隐之心,仁之端 也 古义:萌芽,发端。 今义:(东西的)头。 贼 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 自贼 者也 古义:伤害。 今义:偷东西的人。 3.多义实词 词语 例句 释义项(或用法) 忍 人皆有不忍 人之心 形容词,狠心、残忍 是可忍 ,孰不可忍 动词,容忍、忍耐 吾不忍 其觳觫 动词,忍心 君王为人不忍 形容词,狠心、残忍 辞 辞 让之心,礼之端也 动词,推让、谦让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名词,借口 辞 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动词,推辞 今者出,未辞 也 动词,告辞 大礼不辞 小让 动词,讲究 4.重点虚词 词语 例句 释义项(或用法) 于 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 井 介词,到 非所以内交于 孺子之父母也 介词,同、和 是 是 非之心,智之端也 形容词,正确 人之有是 四端也 代词,这 5.特殊句式 句式 例句 解析 判断句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非也”表否定判断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也”表判断 状语后置句 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 母也 正常语序为“于孺子之父 母内交” 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 也 正常语序为“于乡党朋友 要誉”


    注意事项

    本文(2020年秋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4课《论语》十二章 大学之道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学案(含答案))为本站会员(画**)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