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拥挤的人群 世界人口突破65亿 北京时间2006年2月26日上午8时16分(美国东部时间25日晚7时16分), 全球人口总数突破65亿大关。预计,2050年全球人口总数将达到92亿。 目前,全球平均每秒钟便有4.4个婴儿降生,不仅出生率令人震惊,而且 分布也相当不平衡,不到57%的新生人口集中在亚洲,26%在非洲,9%在 南美,5%在欧洲,3%在北美,不到1%在大洋洲。 世界人口 . 5 我国人口增长的情况 资料分析 1.我国人口近百年来为什么明显增多? 讨论 提示:我国人口急剧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生育率较高和逐渐下降 的死亡率,形成了巨大的“落差”,从而使人口增长加快
2、;人口 基数过大也是原因之一。 2.生物种群的消长的规律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的情况吗? 讨论 人是生物界中的一员,所以,生物种群消长规律有适用于人 口增长情况的一面。但是,人不同于一般的生物:人具有特别发 达和善于思维的大脑;具有制造工具和能动地调控人口增长以及 能动地改造和保护自然的本领,等等。所以,生物种群的消长规 律不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的情况。 一、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 1.人口现状 (1)措施: 20世纪70年代我国全面推进了计划生育工作 1982年将计划生育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 2001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计划生育政策 晚婚 晚育 少生 优生 中国人口政策演变历程 中
3、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3年鼓励人口增长的政策。 1954至1957年由严禁节育到逐步主张节制生育。 1958至1959年已孕育起来的控制人口思想受到严重干扰。 1960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发动前夕计划生育思想复苏与开展工作。 1966至1969年计划生育政策未变,但丧失实施的社会环境。 1970至1980年初秋全面推行计划生育,形成合情合理的生育政策。 1980初秋至1984年春 计划生育政策由晚稀少向一孩紧缩。 1984至1991年完善计划生育政策形成各地方计划生育条例。 1991至1999年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稳定。 (2)结果: 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 已进入低生育水平国家的
4、行列。 我国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 自然增长率 1970年 33.43 25.83 2002年 12.86 6.5 2005年 12.40 5.89 归纳:我国人口的现状 人口过快增长得到有效控制 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 目前进入低生育水平行列 人口基数大,人口仍将持续增长 讨论人口增长带来的问题 我国人口发展的目标: 2005年,13.3亿内; 2010年,14亿内; 人口峰值:16亿。 目前: 2005年,13.07亿; 2010年,14亿内; 我国人口的现状与前景 .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二.人口增长的影响 (1)对土地资源的压力 (2)对水资源的压力 (3)对能源需求
5、的压力 (4)对森林资源的压力 (5)环境污染加剧 (6)降低生活水平 1.对土地资源的压力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由于非农用地增加,土地荒漠化, 水土流失,土壤污染等原因,促使人口增加与土地资源减少之间的 越来越尖锐,人口增加对土地的压力越来越大。 我国人均耕地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3。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对水资源的压力 虽然水是可再生资源,但也有一定的限度。 人口增加,用水量就会相应增加,同时污水也相应增加,人均水资 源就必然会减少。 要维持生活水准,则需要开采更多的水资源,造成水资源缺乏日益 严重,甚至导致水荒。 我国的人均淡水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的1/4,缺水的农村和城市
6、多。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对能源的压力 能源为人类生产生活所必需。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人类对能 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据统计,18501950之间的100年间,世界能源 消耗年均增长2%。而20世纪60年代之后,发达国家能源消耗年均增长 率为4%10%,出现能源危机。 为了满足对能源的需求,除了矿物燃料外,木材、秸秆、粪便等都 成了能源,给生态环境了的压力。发展中国家的燃料有90%来自于森林 ,造成森林资源的严重破坏。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对森林资源的压力 人口增加,人类需求也不断增加,为了满足需要,人们违背自 然规律的制约,不断进行势在掠夺性开发,使得越来越多的森林 受
7、到破坏。 森林的大肆砍伐,破坏了生态平衡,引起了水土流失、土地荒 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一系列问题。 我国人均占有森林面积仅为世界人均面积的1/5.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5.环境污染加剧 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使污染物的总量增大。大量工农业废弃物和 生活垃圾排放到环境中,影响了环境的纳污量以及对有毒、有害物质 的降解能力,加剧了环境污染,从而进一步影响到人类的健康。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措施 1.控制人口增长; 2.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防治沙漠化; 3.监控、治理江河湖泊及海域的污染; 4.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保护区的建设; 5.推进生态农业。 同时加大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