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地球运动的意义地球运动的意义 一、选择题 “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读古 诗,结合下图,回答 12 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曲流的东岸是侵蚀岸 B.“数家新住处”位于乙地 C.河岸线的变迁与地转偏向力无关 D.该类河段一般发育在河流的上游 2.沿甲乙一线所作河流剖面图,最有可能是图 b 中的( ) A. B. C. D. 解析 第 1 题,河流曲流的东岸是凸岸,是沉积岸,A 错。“数家新住处”位于乙地,凸岸是 沉积岸,陆地面积增大,成为新住处,B 对。河岸线的变迁与地转偏向力有关,C 错。该类河 段一般发育在河流的
2、中下游,D 错。第 2 题,沿甲乙一线所作河流剖面图,甲是凹岸,受侵 蚀,河床坡度较陡。乙是凸岸,沉积作用明显,河床较浅,坡度缓。最有可能是图 b 中的。 答案 1.B 2.B 读海南岛的位置示意图,完成 34 题。 3.1 月 1 日,当海口正午时,地球上进入新年的区域面积与地球总面积的比例( ) A.等于 1/2 B.多于 1/2 少于 2/3 C.等于 2/3 D.多于 2/3 4.1 月 1 日,与海口相比,三亚( ) A.白昼更长 B.正午太阳更低 C.日出方位更偏南 D.正午时刻更早 解析 第 3 题,据图可知,海口的经度约为 110 E,当地为 1 月 1 日正午(12:00)时
3、,此时 0 时所在经线为 70 W,故进入新年的区域面积(范围为 70 W 向东至 180 )与地球总面积的比例 约为 25/36,多于 2/3,D 选项正确。第 4 题,和同在北半球的海口相比,三亚纬度较低,1 月 1 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此时北半球纬度越低白昼越长,正午太阳高度角越 大,日出方位越偏北,A 选项正确,排除 B、C 选项。同时,三亚经度位置比海口靠西,正午 时刻更晚,排除 D 选项。 答案 3.D 4.A 下图示意我国东北地区某校在操场积雪融化期间, 测得的某日每隔 2 小时记录的旗杆影子方向 和长度(图中时间均为地方时)。读图,完成 56 题。 5.与图示测
4、量日期最接近的是( ) A.12 月 22 日 B.6 月 22 日 C.3 月 21 日 D.9 月 23 日 6.上述测量结束后一个月内,该旗杆正午的影长将( ) A.逐渐变长 B.逐渐变短 C.先变短后变长 D.先变长后变短 解析 第 5 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日日影时间为 6 时到 18 时,说明其 6 时日出,18 时日 落,为春、秋分日。由题干知处于东北地区积雪融化期间,则推断为春分日。第 6 题,上述测 量结束后一个月内,即从春分日向后推一个月,东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大,所以旗杆正午 的影长将逐渐变短。 答案 5.C 6.B 雾灵山位于北京与承德交界处,海拔 2 118 米,
5、素有“京东第一峰”的美称,是观赏日出和日 落的理想之地。下表为“雾灵山部分日期的日出和日落时刻表”。据此回答 78 题。 日期 日出时刻 日落时刻 7:32 17:08 6:31 18:15 4:45 19:39 7:22 16:49 7.四个日期中,太阳直射点最靠近赤道的是( ) A. B. C. D. 8.一游客于 7 月某日去雾灵山旅游,当日的太阳视运动轨迹是( ) 解析 第 7 题,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时,全球昼夜平分,各地昼长都为 12 小时,因此赤道以 外的地点昼长最接近 12 小时的日期太阳直射点最靠近赤道。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日期昼长 为 9 小时 36 分钟,日期昼长为 11 小
6、时 44 分钟,日期昼长为 14 小时 54 分钟,日期昼 长为 9 小时 27 分钟,日期的昼长最接近 12 小时,所以日期太阳直射点最靠近赤道。第 8 题,由材料可知,游客到雾灵山旅游的时间为 7 月,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当地日出东北,日 落西北,且正午太阳应位于正南方,B 对。 答案 7.B 8.B 某日清晨, 家住南京的张先生驾车上班途经新街口时,观察到孙中山雕像的影子投向汉中路和 中山南路之间,数月后的一个清晨张先生途经同一地点时,发现雕像的影子投向了汉中路和中 山路之间(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 910 题。 9.若张先生当日(第一个观察日)傍晚下班按原路返回时,观察到该雕像的影子投
7、向( ) A.中山东路和中山南路之间 B.中山路 C.中山路和中山东路 D.中山东路 10.两个观察日期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南京市昼长先变长后变短 B.晨昏线与经线之间夹角增大 C.后一观察日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较小 D.地球公转速度先变快后变慢 解析 第 9 题,据指向标可判断汉中路和中山南路之间为西南方向,因此当日日出东北,下班 时应日落西北,故影子朝向东南,即中山东路和中山南路之间,故 A 正确。第 10 题,据指向 标可判断汉中路和中山路之间为西北方向,张先生第二个观察日经过时为清晨,因此当日日出 东南,北半球昼短夜长,太阳直射南半球,而第一个观察日当日日出东北,北半球昼长夜短
8、, 太阳直射北半球,因此南京市昼长可能先变长,夏至后变短,也可能逐渐变短。晨昏线与经线 之间夹角可能先增大,夏至后减小,秋分后再增大;也可能先减小,秋分后增大。第二个观察 日(后一观察日)北京距离太阳直射点远,正午太阳高度较小;地球公转速度可以先变慢,7 月 后变快,也可能逐渐变快。故 C 正确。 答案 9.A 10.C 某太阳能设备生产公司,测试新研发的“追日型”太阳能发电设备。聚热板可沿水平方向和竖 直方向旋转,使聚热板始终正对太阳,从而提高太阳能利用率。据图回答 1112 题。 11.在各城市中,经一年测试,下列测试结论正确的是( ) A.纬度越高的城市,水平旋转角度越大 B.纬度越高的
9、城市,水平旋转角度越小 C.纬度越高的城市,水平旋转角度的年变化幅度越大 D.纬度越高的城市,水平旋转角度的年变化幅度越小 12.在北京测试时,聚热板追日旋转时,下列记录正确的是( ) A.水平旋转速度,夏至日大于冬至日 B.水平旋转速度,夏至日小于冬至日 C.竖直旋转速度,夏至日大于冬至日 D.竖直旋转速度,夏至日小于冬至日 解析 第 11 题,由材料可知,聚热板的水平方向转动主要与太阳东西运动有关,即水平转动 角度大小与昼长呈正相关。因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则水平旋转角度的年变化 幅度越大, 故 C 正确。 第 12 题, 聚热板的水平旋转速度等于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移动速度,
10、 因地球自转速度不变,则水平旋转速度全年相同,故 A、B 错误。聚热板的竖直旋转速度,取 决于太阳高度的变化速度,北京夏至日昼长约为 14 小时、正午太阳高度约为 73.5 ,冬至日昼 长约为 10 小时、正午太阳高度约为 26.5 ,则太阳由 0 升起至最高的速度夏至日大于冬至日, 故聚热板竖直旋转速度夏至日大于冬至日,即 C 正确。 答案 11.C 12.C 某地(105 E)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对每天的日出时间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持续观测与记录,绘成下 图。读图,完成 1315 题。 13.该地位于( ) A.赤道附近 B.南半球中高纬度 C.南半球中低纬度 D.北半球中低纬度 14.该同学在
11、a 至 b 时段观测与记录持续了( ) A.4 个多月 B.10 个多月 C.8 个多月 D.6 个多月 15.观测时段赤道的正午太阳高度( ) A.先增大,后减小 B.先减小,再增大,最后又减小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再减小,最后又增大 解析 第 13 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夏至日该地日出较早,昼长较长,位于北半球。第 14 题, 根据赤道上一年中昼长变化幅度为 0,而北极圈上一年内昼长变化幅度为 24 小时,则中低纬 度地区一年中昼长变化幅度约为 12 小时,从 a 到夏至日时间段内,该地昼长变化幅度约为 3 小时,时间大约为 3 个月,从夏至日到 b 时间段内,该地昼长变化幅度约
12、为 4 小时,时间大约 为 4 个月,因此最接近的是 6 个多月。第 15 题,该段时间为夏至日前后,其中夏至日之前太 阳直射点北移,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减小,夏至日之后太阳直射点南移,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 增大,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之后再减小。 答案 13.D 14.D 15.B 二、非选择题 16.读“地球光照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北半球的节气为 ,日期是 ,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是 。 (2)这一天,四点中,昼夜等长的是 点,处于极夜的是 点。 (3)此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范围是 ;最小值的范围是 。 (4)图中四点自转线
13、速度最大的是 点,的角速度关系是 。 (5)此日后,我国昼将变 (填“长”或“短”),正午太阳高度将变 (填“大” 或“小”)。 解析 第(1)题,图中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必为二至日。北极圈及其以内为极夜,则为北半球 的冬至日,时间是 12 月 22 日前后,此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即 2326S。第(2)题,这一天, 四点中,昼夜等长的是赤道上的,处于极夜的是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的地。第(3) 题,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所以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范围是南回归线及其 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的是北半球各地。第(4)题,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 两极递减, 所以图中四点自转线速度
14、最大的是, 除极点外, 全球各地角速度都相等。 第(5)题,此日后,太阳直射点北移,我国昼将变长,正午太阳高度将变大。 答案 (1)冬至 12 月 22 日前后 2326S(南回归线) (2) (3)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 北半球各地 (4) 相等 (5)长 大 17.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图甲为某时刻的等日照时间图,OA、OB 为日期界线,P 点纬度为 70 。 材料二 图乙表示广州市(237N)和海口市(207N)楼房某日正午时刻影子(阴影部分)分布状 况。此后的几天中,海口市正午时刻影子逐渐增长。 (1)此时, 全球太阳高度最大的地点 ; 当 P 点影子朝正北时的北京时间为 时
15、。 (2)在下图中画出此时的太阳光照图(侧视图)。 条件:A 点全年昼夜平分,B 点为中心,C 点 12 月 22 日正午太阳高度为 90 。 要求:画出太阳光线、地轴、地球自转方向、极昼范围、极夜范围。 (3)此后的三个月中,广州市楼房的影子长短会出现怎样的变化? (4)此后的三个月中,海口市的昼夜长短状况会出现怎样的变化? 解析 第(1)题, 据图经纬度可知, 该地位于北半球, 此时 70 N 日照时间为 24 小时, 说明 70 N 为极昼,太阳直射点为 20 N;日期分界线为 180 经线和 0 时经线,而 OA、OB 为日期界线, OB 为 180 经线, 所以 OA 为 0 时经线
16、, 即 45 E 此时为 0 时, 所以地方时 12 时经线为 135 W, 全球太阳高度最大的地点是太阳直射点位置, 即(20 N, 135 W); 当 P 点影子朝正北时, 即 45 E 地方时为 12 时,此时北京时间为 17 时。第(2)题,注意此时极昼、极夜的范围,太阳直射点 的位置,光线要与晨昏线垂直,A 点要在赤道上,C 点位于南回归线上。第(3)题,此时太阳直 射点位于两城市所在纬线之间,海口市正午时刻影子逐渐增长,说明太阳直射点在北移,广州 市楼房的影子先逐渐缩短,再逐渐增长。第(4)题,三个月内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海口昼长 先变长,后变短,夜先变短,后变长。 答案 (1)(
17、20 N,135 W) 17 (2)如图所示: (3)广州市楼房的影子先逐渐缩短,后逐渐增长。 (4)海口市的昼长先逐渐变长,后逐渐变短;夜长先逐渐变短,后逐渐变长 18.读“极点太阳照射投影图”和“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图是以 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此时地球可能处在乙图所示的 位置附近。 在未来一个月内,公转速度先继续变 ,然后变 。 (2)AD 线表示 线,此时 A 点的地方时是 时,B 点的太阳高度是 ,D 地的昼长是 小时。 (3)图中 C 点在 A 点的 方向。此日后太阳直射点将向 移动,佛山地区早晨太 阳从 方向升起。 (4)如果 B 点的日期为 12 月 2
18、2 日,那么此时刻 C 点的时间是 12 月 日 时, 全 球日期与 B 点相同的范围和与 C 点日期相同的范围之比是 。 解析 根据自转方向为逆时针,说明图甲为以北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北极圈内出现了极夜现 象,说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此日南北半球各地的太阳均是东南升起,西南落下,此后太阳直 射点开始向北移动。弧 AD 为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叫做晨昏线。顺着自转方向,A 点由 昼转入夜,因此与赤道交点 A 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 18 时。B 点的地方时为 12 时,此时的 太阳高度为正午太阳高度,等于 90 (23262326)。D 点所在纬线圈的昼弧为 90 ,昼长 为 6 小时。A 的坐
19、标为(0 ,180 ),C 点的坐标为(2326N,135 W),所以 C 点在 A 点的东北 方向。此时新的一天的范围是 90 W 向东到日界线(180 ),与旧的一天的范围之比是 31。 答案 (1)北 快 慢 (2)晨昏 18 4308 6 (3)东北 北 东南 (4)21 21 31 19.下面两图是同一时刻地球上两区域昼夜分布情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2)该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 。 (3)图示季节,下列地理现象正确的是 。 A.北京地区正午树木的影子最短 B.纽约的白昼逐渐变短 C.地中海沿岸地区炎热干燥 D.北极附近出现极
20、夜现象 (4)该日,P、Q 两地的夜长大小关系是 ,M 地昼长为 。 (5)Q 地位于 M 地的 方向。 解析 第(1)题,晨昏线与 75 N 相切(或者说 75 N 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可知太阳直射在 15 N 上,120 W 上地方时为 24 点,可推知图示时刻太阳直射在 60 E 上。第(2)题,正午太阳高度 由太阳直射点(15 N)向南北两侧递减。 第(3)题, 图示季节为北半球夏季。 地中海地区炎热干燥; 北极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北京地区正午树木的影子为一年中相对较短的时期,影子最短时为夏 至日;从图上不能确定此时太阳直射点向南移还是向北移。第(4)题,Q 地出现极昼现象,夜 长小于 P 地。M 地在昏线上,60 E 上地方时为 12:00,135 E 上地方时是 17:00,即 M 地 17:00 日落,所以 M 地昼长为 10 小时。第(5)题,Q 地与 M 地的方向关系,要考虑两地之间 的优弧、劣弧问题,根据劣弧确定方向,Q 地位于 M 地的东北方向。 答案 (1)(15 N,60 E) (2)由 15 N 向南北两侧递减 (3)C (4)P 地夜长较 Q 地夜长长 10 小时 (5)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