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21届高考诗歌鉴赏一轮复习:“评价观点态度题”精练

    • 资源ID:160160       资源大小:42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1届高考诗歌鉴赏一轮复习:“评价观点态度题”精练

    1、 1 20212021 届高考诗歌鉴赏一轮复习: “评价观点态度题”精练届高考诗歌鉴赏一轮复习: “评价观点态度题”精练 一、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完成完成 1 12 2 题。题。 秋秋 梦梦 唐杜牧 寒空动高吹,月色满清砧。 残梦夜魂断,美人边思深。 孤鸿秋出塞,一叶暗辞林。 又寄征衣去,迢迢天外心。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首联写秋夜高空凄清的声音和捣衣砧上清冷的月色,营造了清冷却又高远的意境,为全诗定下了 感情基调。 B.颔联写思妇因对远戍边塞的丈夫的深切思念而无法成眠,唯有在清冷的秋夜中体味深沉的孤独 与痛苦。 C.颈联“孤鸿出塞

    2、、秋叶辞林,运用比兴手法抒写了思妇在秋梦中赴边,探望自己远戍边关的丈夫 的深情。 D.这首诗虽写了思妇的孤枕之苦,但并没有流露出悲戚哀怨的情感,诗句中暗暗流露着作者的爱国 思想。 2.有人建议把诗歌尾联修改为 “晨寄征衣去,迢迢织女心” ,使诗意简明显豁。 你觉得这样修改好不好? 为什么?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 分) 【解答】(1)B不是彻夜难眠,从“残梦夜魂断,美人边思深”可见,是梦醒时分。 (2)把“又”改为“晨”,看似增添了细节,但实际上“又”字有不是第一次寄征衣的意思,也就 是说思念也不止一次,反映出思妇对丈夫的殷切关怀之情,以及对丈夫戍守边关的支持之心,含义更 丰富,更蕴藉。而改“

    3、晨”字,就变得只剩下思妇思念丈夫之情了,且情感表达没有那么深沉。 答案: 1、B。 2、不好。“晨”字虽然清晰交代了时间,但其意蕴不如“又”字丰富。“又”字说明不是寄一次, 而是寄多次,不仅是对丈夫的深切思念,也是支持丈夫戍守边塞的美好思想,还可包含对国家的担忧 2 和热爱之心。诗贵含蓄蕴藉,作者将自己的爱国思想灌注到少妇思边的诗句中,摆脱了一般闺怨诗的 俗套,具有撞人心扉的艺术力量。 二、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 3 34 4 题。题。 戏答元珍 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 ,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 惊梦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 曾

    4、是洛阳花下客 ,野芳虽晚不须嗟。 【注】本诗是作者被贬为峡州夷陵县令时酬答丁宝臣的诗。丁宝臣,字元珍,时为峡州 判官。天涯:极边远的地方。诗人贬官夷陵,距京城己远。冻雷:初春的雷声。物华:泛指万 物。洛阳花下客:作者进士及第后曾任洛阳留守推官。北宋时 洛阳的花园最盛,牡丹尤其著名。 3 .本诗的体裁是_。 “冻雷惊笋欲抽芽”的修辞手法是_。 4 .尾联“不须嗟”三字,有人认为表达了困境中的豁达之情,也有人认为这是反语,抒发了无奈和 凄凉的政治感慨。你更同意哪一种理解?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 3.七言律诗(答 “ 律诗 ” “ 近体诗 ” 可以) 拟人 4.答案一:同意前一种,表达了困境中

    5、的豁达之情。作者被贬夷陵,政治失意,诗题以“戏答”为名, 轻松谐趣。首联和颔联写景,既有春风不到夷陵,初春花未开放的遗憾,暗喻个人政治失意,又写出 了寒雪和冻雷中“橘”生枝头、 “笋欲抽芽”等的生机,暗喻自己满腹才华, 对仕途仍然充满期待。颈联写作者多病之身在时光变迁、万物更迭中产生的 客居他乡的悲意;尾联 写自己早 年志得意满为官洛阳,牡丹盛放 ,今日山城野花虽晚,但自己全不在意, “不用嗟叹” ,表 现出善处逆境豁达自解的思想性格。 答案二:同意后一种,反语,抒发了无奈和凄凉的政治感慨 。首联写夷陵二月,却依然春风难到, 百花未开。暗喻皇恩不到,透露出诗人被贬后的抑郁情绪。颔联写寒雪和冻雷

    6、中“橘”生枝头、 “笋 欲抽芽”等生机,暗喻自己满腹才华,等待机会。颈联写作者多病之身在时光变迁、万物更迭中产生 的客居他乡的悲意;尾联说曾在洛阳见过盛盖天下的洛阳名花名园,见不到此地晚开的野花也不须嗟 叹了,但实际上“不须 嗟”为反语,前后对比,充满着 政治失意的无奈和凄凉。 3 三、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5 56 6 题。题。 和答木庵英粹中 35 (金)段成己 四海疲攻战,馀生寄寂寥。花残从雨打,蓬转任风飘。 有兴歌长野,无言立短桥。敝庐犹在眼,殊觉路途遥。 (注)本诗作于诗人北渡之后。英粹中:号木庵,金末著名诗僧,诗人好友。段成己:金正大七 年(1230) 词赋

    7、进士,北渡后避居龙门山中。元世祖忽必烈曾降诏起用他,遭到拒绝。敝庐:故乡 居室的谦称。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酬答诗,诗人借此向好友表明自己身处兵戈不息的乱世,选择避居的人生态度。 B.诗人以“残花” “转蓬”自比, “从” “任”两字生动形象地写出其在风雨中随波逐流之态。 C.颈联中“歌长野”与“立短桥”两个画面,一有声一无言,动静结合,令诗人形象立体可感。 D.尾联中诗人觉得“敝庐” “犹在眼” ,而“路途”却很遥远,这一对比展现了其复杂心情。 6.有人评价段成己的诗有“陶(潜)之达,杜(甫)之忧” ,请结合本诗对此简要分析。 答案: 5.B 6.本诗抒

    8、发了陶潜那样的旷达之情。 这在诗歌的颔联和颈联中都有表现。 如颔联以 “残花” “转蓬” 自比,表达了诗人任随风吹雨打,都能坦然面对的潇洒豁达的情怀。颈联选取歌于长野,独立短桥的 两幅画面, 刻画了诗人如陶潜那样悠然恬淡的隐士形象。指本诗抒发了诗人如杜甫那样的忧国忧民 的情怀。首联写诗人面对天下战乱日久,倍感寂寥的落寞之情,表达了诗人对国事的担忧;尾联写诗 人欲归隐“敝庐” ,又终是不甘的复杂心情,表现了诗人心忧天下的情怀。 四、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7 78 8 题。题。 小松 (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菊

    9、(唐)郑谷 4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 【注】高。 【注】瓦松: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其形似菊。 7.下列对两首诗歌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刺头”既写小松的外形,也写出小松平顺的性格。 “不羡”把菊人格化,突出了菊的清高孤 傲。 B “蓬蒿”是一种杂草。杜诗“出蓬蒿”写出了小松由小转大,郑诗则告诫莫把菊同蓬蒿相提并 论。 C阴历九月九日是重阳节,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和赏菊的习惯,饮菊花酒,还采撷菊花插于鬓 上。 D两首诗歌体裁上都是七言绝句,内容上同属咏物诗。主题上都有以物自况、托物言志的意思。 8.两首诗歌在赞颂“小松”与

    10、“菊”的同时,也流露出对“时人”与“瓦松”的否定。请结合诗句分 析两首诗歌所寄寓的批评之意。 (6 分) 答案: 7.选 A A 项, “清高孤傲”不当,应是突出菊不求高位的高尚气节。 8.时人不能识别小松是凌云之木,只能等到业已凌云才能发现认可。 (1 分)批评了时人不识人 才,眼光短浅。 (2 分)瓦松虽高,但只是寄生在高大的建筑物之上。 (1 分)批评了攀附高位、依附 权势的人。 (2 分) 五、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9 91010 题。题。 与东吴生相遇 (唐)韦庄 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泪满缨。 老去不知花有态,乱来唯觉酒多情。 贫疑陋巷春偏少,贵想豪家

    11、月最明。 且对一尊开口笑,未衰应见泰阶 平。 (注)原诗题下有注: “及第后出关作。 ”此时诗人已 59 岁。泰阶:星名。古人认为泰阶星现, 预兆风调雨顺,民康国泰。 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诗人用随风漂泊的水上浮萍,形象地刻画了自己的“十年身事” ; “各”字表明东吴生与自己同 是天涯沦落人,彼此同病相怜。 5 B.颔联饱含辛酸,诗人觉得年华老去,与娇艳美丽的花朵相比早已没有了青春样态,只好在心情烦乱 中借酒浇愁。 C.颈联使用了对比的手法, “贫”与“贵” , “陋巷”与“豪家”的强烈反差凸显了乱离社会的种种世 态炎凉,暗含诗人对统治者压制人才的控诉。 D.诗

    12、人身处唐末乱世,历经沧桑,虽然直到晚年才科举及第,但仍心怀施展才华、报效朝廷的志向和 国泰民安、天下太平的心愿,令人敬佩。 10.这首诗以“泪”开始,以“笑”结尾,你认为矛盾吗?请结合诗意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 9.B 10.不矛盾。全诗以“泪”始,以“笑”结,前后照应,首尾(结构)严密。“泪”是回顾, “笑” 是前瞻。 “泪满缨”说明诗人遭遇十年辛苦不寻常; “开口笑”说明诗人满怀信心向前看。一泪一笑, 总括全诗,掷地有声。 (观点表明,分析有据,结合诗意即可) 六、六、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 11 11212 题。题。 汲江煎茶 苏轼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13、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1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第一句说,煮茶最好用流动的江水(活水),并用猛火(活火)来煎,所以只好到江边去汲取。 B.领联写月夜汲水的情景,说用大瓢舀水,好像把水中的明月也贮藏到瓢里了,一起提着回来倒在水 缸里,再用小水杓将江水舀人煎茶的陶瓶里。 C.第五句写煎茶这里翻“雪乳” ,说明他沏的是好茶;第六句说斟茶,用“松风”来形容茶声。诗人 熟练地运用了象征、比拟的手法,显得十分形象、逼真。 D.这是一首关于茶道的七律,诗中描写了从取水、煎茶到饮茶的全过程,表现了诗人通达从容的人生 态度,构思奇特,描写精美细致,笔风清新简淡。 12.“自临钓石取深清”句,看似只是平淡的叙事,实则用意颇工,内涵丰富,请分析该句内涵。 6 答案: 11.C 12.水清,深处取清,石下之水,非有泥土,石乃钓石,非寻常之石,东坡自汲,非遣卒 奴,流露诗人从容自乐情态。


    注意事项

    本文(2021届高考诗歌鉴赏一轮复习:“评价观点态度题”精练)为本站会员(夏****熙)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