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21届高考诗歌鉴赏一轮复习:托物言志诗 精练(含答案)

    • 资源ID:160607       资源大小:32.12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1届高考诗歌鉴赏一轮复习:托物言志诗 精练(含答案)

    1、 1 20212021 届高考诗歌鉴赏一轮复习: “托物言志诗”精练届高考诗歌鉴赏一轮复习: “托物言志诗”精练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1 12 2 题。题。 骢马 万楚 金路青驰白玉鞍,长鞭紫陌野游盘。 朝驱东道尘恒灭,暮到河源日未阑。 汗血每随边地苦,蹄伤不惮陇阴寒。 君能一饮长城窟 ,为尽天山行路难。 注释:长城窟:相传长城有泉窟,可以饮马。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诗歌开篇即于读者眼前展现出一匹形貌引人注目、气度不凡的良马。 B.颔联以夸张的手法表现骢马被主人驱驰,需日行千里的艰辛与无奈。 C.诗歌从马的外在风神写到内

    2、在精神,形象生动地表现出驰马的神骏。 D.全诗格调高亢,豪放壮阔,体现了盛唐奋发昂扬、热情奔放的诗风。 2.诗歌尾联“能” 、 “尽”二字如何表达作者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 分) 【解答】 1、B“骢马被主人驱驰,需日行千里的艰辛与无奈”错误。颔联写马的敏捷、矫健和雄风。 “朝驱东道尘恒灭, 暮到河源日未阑” , 早晨骏马奔驰在长安的大道上, 扬起的尘土很快消散; 傍晚到达黄河的发源地,太阳尚未下山。“朝”、“暮”,早晚仅为一天,说明时间的短促, “东道”、“河源”,两地相距数千里,用以夸张空间的阔远。“尘恒灭”、“日未阑”,表 现骢马飞奔的神速、锐意进取的雄风。 2、“能”、“尽”二字,充

    3、分表达了主人对马的信任,认为其定能为人驰骋,为国尽职,肩 负起横行关塞、守边保疆的重任。反之,也表明了骢马的决心、壮志和宏愿。作为咏物诗,借 马说人,表现诗人自己的胸襟和抱负。只要能有建功立业、为国献身的机会,哪怕是奔赴长城 内外和历尽艰难险阻的天山也在所不辞,表现了骢马的不甘寂寞、一展宏图的雄心壮志,同时 也表现了诗人进取精神和抱负。 答案: 1、B 2、“能”、“尽”二字,写出了主人对马的期望与信任。作者托物言志,明是赞马,实 2 为喻人;表现了作者昂扬奋发的进取精神和立功边陲的宏伟抱负。 译文: 一身青白相间斑驳有致的色毛的良马装饰着金光闪闪的马络头,配以洁白玉石似的马鞍, 主人骑着它,

    4、扬着长长的鞭子,在京郊的康庄大道上来回蹓跶,奔跑。早晨骏马奔驰在长安的 大道上,扬起的尘土很快消散;傍晚到达黄河的发源地,太阳尚未下山。堪称汗血宝马的骢马 征战沙场,不惧边地的严寒,艰苦。只要能建功立业,哪怕是奔赴艰险的天山也无所畏惧。 【点评】咏物诗鉴赏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把握所咏之物的特点。既然是咏物诗,当然要紧扣所咏之物的形态、色泽等具体特点,追 求贴切逼真,但又在其中有所寄寓。注意由“形”似体现“神”似。 2、体悟诗人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一些咏物诗,作者所寄托的感情很不显露,隐含在 字里行间,这就需要我们在读解时细加领悟。联系作者生平、处境、遭遇,注意诗的意象、环 境,从而

    5、准确把握诗的主旨。 3、 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 咏物诗的写作技巧上常用表现手法有托物言志、 借物抒情、 象征、 以物喻人、正面描写,或侧面烘托: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拟人、比喻、对比等手法。 4、赏析咏物诗,还要善于将不同作者的作品进行比较,感悟他们在描摹同一事物中所寄托的 不同感情。由于作者的经历遭际、情趣爱好以至观察的角度、深浅的不同,即便写同一事物, 他们往往会有不同的感受,表达出不同的感情来。 5、咏物诗通过所咏之物抒发作者的感受,寄寓自己一定的情感,解读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 只要大家长期积累,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一定会不断地进步。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6、3 3 - -4 4 题。 (题。 (9 9 分)分) 梅花 陆游 家是江南友是兰,水边月底怯新寒。 画图省识惊春早,玉笛孤吹怨夜残。 冷淡舍教闲处著,清臞难遣俗人看。 相逢剩作樽前恨,索荚情怀老渐阑。 【注】清臞:清瘦。 3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联交代了梅花的生长环境, 长在江南水边, 与兰相伴; 后一句写作者看到梅花时的景象。 B. 颔联后一句通过“玉笛”这意象,暗用梅花落的曲子来写梅花在寒夜里的孤独和愁 怨。 C. 颔联前一句借用王昭君的典故说明梅花貌美,让春天万物感到惊异,却得不到画工的赏 识。 D.颈联既写出了素雅、 清瘦的梅花高洁的品质, 也表现

    7、出梅花被冷落、 难以得到认可的处境。 4.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3 分)从中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情怀?(5 分) 答案答案 3 3、B B(思路点拨:惊异的是梅花报春早,并不是指梅花貌美。 )(思路点拨:惊异的是梅花报春早,并不是指梅花貌美。 ) 命题透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命题透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4.4.命题透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和表达技巧的能力。命题透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答案:诗人与梅花相逢,只剩下借酒消愁答案:诗人与梅花相逢,只剩下借酒消愁; ;在别人的取笑中,梅花日渐老去,终将凋残。在别人的取笑中,梅花日渐老去

    8、,终将凋残。(3(3 分,意思相近即可分,意思相近即可) )借物喻人或托物言志借物喻人或托物言志(2(2 分分) )写诗人感慨自己和梅花的境遇,表达出壮志难写诗人感慨自己和梅花的境遇,表达出壮志难 酬的悲愤和年华已逝的伤感。酬的悲愤和年华已逝的伤感。(3(3 分,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分,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 )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三、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 5 5- -6 6 题。 (题。 (9 9 分)分) 咏梅 【宋】王安石 颇怪梅花不肯开,岂知有意待春来。 灯前玉面披香出,雪后春容取胜回。 触拨清诗成走笔,淋漓红袖趣传杯。 望尘俗眼那知此,只买夭桃艳杏栽。

    9、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联诗人借世俗之人对梅花的不解,突显梅花“有意待春来”的志向。 B颔联用拟人手法写梅花的高洁幽香和不畏严寒傲雪独放的品格与神韵。 C颈联写梅花触发作者诗兴,笔走龙蛇;唤酒畅饮而弄湿了自己的衣袖。 D该首诗运用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借物言志,意味深远。 4 6.诗中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6 分) 答案:答案: 5 5、C C “唤酒畅饮而弄湿了自己的衣袖”不正确, “淋漓红袖”指美貌女子, “淋漓红袖趣传杯” “唤酒畅饮而弄湿了自己的衣袖”不正确, “淋漓红袖”指美貌女子, “淋漓红袖趣传杯” 意思是呼唤侍女传递酒杯。故选

    10、意思是呼唤侍女传递酒杯。故选 C C 项。项。 6 6、意为世俗之人满眼看到的只是艳丽的桃杏,却不识凌寒独放色香俱佳的梅花。诗人把世俗、意为世俗之人满眼看到的只是艳丽的桃杏,却不识凌寒独放色香俱佳的梅花。诗人把世俗 之人对桃杏和梅花的态度作对比,讥讽世俗之人的之人对桃杏和梅花的态度作对比,讥讽世俗之人的浅薄与庸俗。借梅花自喻,暗示自己的改浅薄与庸俗。借梅花自喻,暗示自己的改 革志向不被世人理解的复杂心情。革志向不被世人理解的复杂心情。 解析:解析:从内容上来看,尾联“望尘俗眼那知此,只买夭桃艳杏栽” ,结合上文可知, “此” 指的是梅花凌寒独自开放色香俱佳的特点,尾联诗句的意思是,世俗中人的眼

    11、中哪知道梅花的 这些高贵品质,他们只知道买一些艳丽的桃花、杏花来栽种。上下句之间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把世俗之人对梅花和对桃杏的态度进行了对比,说明世俗之人只喜欢桃杏,反映出世俗之人的 浅薄和庸俗, 表达出诗人的讥讽之意。 另一方面, 联系诗人毕生的理想和追求, 结合全诗内容, 可知诗人写梅花,也是在写自己,借梅花自喻,表达出自己改革志向不被理解的复杂心情。 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 ,完成完成 7 78 8 题。 (题。 (9 9 分)分) 临江仙梅 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 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浓香吹尽有谁知,

    12、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注】这首词李清照效仿欧阳修蝶患花所作的数阔临江仙之一。玉瘦檀轻:谓梅 花姿态清瘦,颜色浅红。檀:原为木名,此处指浅绛色。 7.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起句效仿欧词,一字不改,以设间口气连用三个“深”字,表现了庭院的深邃。 B. “云窗”一句通过描写云簇窗前、雾绕高阁的景象,描绘出庭院燥缈清幽的特点。 C. 上阙第二句中的“迟”字不仅客观交代春来得“迟”,也表现了对春来迟缓的厌恶。 D. “憔悴” “玉瘦轻”等形象,仿佛是南渡后在愁苦中煎熬的词人外貌形态的写照。 8. 请简要分析“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的含意。 (6 分) 5 【答案】

    13、【答案】 7 7、C CC C 项,错在“厌恶” ,这里主要表现词人思念丈夫时的孤独哀怨之情。项,错在“厌恶” ,这里主要表现词人思念丈夫时的孤独哀怨之情。 8. (1)8. (1)春日的暖风,别一下就让时间来到杏花盛开的时节了。春日的暖风,别一下就让时间来到杏花盛开的时节了。(2)(2)末句一个“肥”字,与“瘦”末句一个“肥”字,与“瘦” 字关合,以梅花之玉瘦,衬红杏之憨肥,更觉鲜明生动。同时两字相映。字关合,以梅花之玉瘦,衬红杏之憨肥,更觉鲜明生动。同时两字相映。(3)(3)点明了时间的跨点明了时间的跨 度。从早梅绽蕊直盼到杏花开遍。春光半过,伊人未归,花落花开,只成孤赏,表现春闺思度。从

    14、早梅绽蕊直盼到杏花开遍。春光半过,伊人未归,花落花开,只成孤赏,表现春闺思 妇的凄黯心绪。妇的凄黯心绪。 【详解】【详解】此题的考点是分析诗歌的内容和情感的能力。题干要求分析“暖风迟日也,别到 杏花肥”的含意。读懂全诗,根据具体诗句分析相关诗句的含意。 答题时,首先要回答出这句诗的表面意思,然后抓住诗句中的主要意象和关键词“肥”分析, 最后分析诗人通过这句诗抒发的情感。 “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的意思是:春日的暖风, 别一下就让时间来到杏花盛开的时节了。 “迟日” ,是“春日”的意思。语出杜审言渡湘江 诗:“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乍看起来,仿佛是主人公慨叹春光的姗姗来迟。然 而

    15、这仅是表面的理解。 阳春有一序, 天地无私, 烂漫的春光是不会遗弃这锦屏府第的, 这个 “迟” 字所反映的意蕴中不只是客观的景物,而且是一种主观的感情。作者是借春光不到的艺术构思 来表现春闺思妇的凄黯心绪。 “杏花肥” 是说杏花盛开, 以梅花之瘦反衬红杏之肥, 鲜明生动。 这句话说点明了时间的跨度, 从早梅绽蕊直盼到杏花开遍, 二十四番花信风, 已吹过十一番了, 春光半过,伊人未归,花落花开,只成孤赏。难怪园中的春色,尽作愁痕了。末尾以景结情, 诗情雅韵,令人凄然无尽。 五、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五、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 9 91010 题。 (题。 (9 9 分)分) 风风 雨雨

    16、陆游 七十年来乐太平,白头父子事春耕。 因思世事悲身世,更听风声杂雨声。 四海故人强半死,一襟清泪对谁倾。 新春要觅烧丹 处,不住青城住赤城。 (注)本诗大约作于诗人晚年七十多岁隐居于山阴三山别业时。 烧丹:犹炼丹,指 道教徒用朱砂炼药。 9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6 A首联“太平” “春耕”直接描绘出国家安定太平、百姓安居乐业的场景,画面感强。 B颔联诗人将世事与自身遭遇结合,一“思”一“悲” ,因思而悲,情感进一步升华。 C “风声杂雨声” ,风雨既指自然界的风雨,又象征朝廷所遭受的风雨,与标题呼应。 D颈联中“对谁倾”以反问紧承上句,寓答于问,发人深

    17、思,增强了语势和感染力。 10这首诗蕴含了作者丰富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6 分) 【答案】 9A 10年华消逝,报国无门的无奈。 “七十” “白头”可见诗人无奈年华逝去,抱负无处施展, 只能在“事春耕”中消磨时光。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诗人对太平安定的渴望,对国家尚 处风雨的忧虑,包含了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故人离世的悲痛。知己故人“强半死” ,表 达了诗人对朋友离世的悲伤痛惜之情。苦无知音,心怀难遣的孤独。诗人心中有千言万语, 却不知向谁倾诉,内心凄苦,倍感孤独。 【解析】 9本题属于综合考查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技巧以及情感的把 握能力,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

    18、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 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 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 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A 项, “乐太平”是诗人七十年来最大的愿望,而非 此时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故选 A。 10本题考查学生准确把握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题一要关注诗歌中的“情语” ,这些 关键词语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作者的感情倾向;二要关注诗歌中的“景语” ,景物的特征和意境 特点与情感之间有密切的关系;三要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和作品的时代背景,做到知人论世。 分析诗歌情感要结合全诗,逐联分析,才不会遗漏要点。 “七十年来乐太平,白头父子事春耕”七十年来一直渴望天下太平,到如今满头白发,在 田野耕地,可见,诗人年华逝去,抱负无处施展。 “因思世事悲身世,更听风声杂雨声”写诗人悲叹自身遭遇,听风雨之声,而感叹国家局 势,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 “四海故人强半死,一襟清泪对谁倾”写故交凋零,诗人泪洒衣襟,内心感伤,却无人倾 诉,表达故人离世的悲痛,苦无知音。


    注意事项

    本文(2021届高考诗歌鉴赏一轮复习:托物言志诗 精练(含答案))为本站会员(理想)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