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2020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调研卷 (时间 100 分钟,满分 100 分) 第一部分:阅读(60 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 30 分) (一)默写古诗文,完成 15 题。(每句 2 分,共 10 分) 1._,闻道龙标过五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峨眉山月半轮秋,_。(峨眉山月歌) 3.遥怜故园菊,_。(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4._,小桥流水人家。(天净沙秋思) 5. 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二章)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 67 题(4 分) 观沧海 三国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2、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6.这首诗借景抒情,表达出诗人的雄心壮志是_。(2 分) 7.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东临”两句既点明“观”的位置,又有“君临天下”的气势。 B.“水何”两句既有大海的动静相称,又勾勒了大海的辽阔壮观。 C.“树木”四句虚写山岛与海水的景象,表现其不息的生命活力。 D.“日月”四句想象大海吞吐星辰的景象,表现诗人旷达的胸襟。 (三)阅读下文,完成 811 题(8 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 2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3、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8.解释下列加点字。(每空 1 分,共 2 分) (1)尊君在不 ( ) (2)下车引 之( )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 分)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10.“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何不同?(2 分) 11.读了本文,你获得了哪些为人处世的启示?请写出两点。(2 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 1215 题(8 分) 银烛 明天顺间,丰庆为河南布政使,按部行县,县令某墨吏也,闻庆至,恐,饰白银为烛以献。庆初 未之觉也。既而执烛者以告,庆佯曰:
4、“试之,”曰:“爇而不能燃也。”庆笑曰:“不能燃乌用烛为?” 贮以故管,明日尽还之。顾谓令曰:“汝烛不燃,易可燃者。自今慎勿复尔。”令出,益大恐,辄解印绶 而去。庆亦终不以银烛事语人。 【注释】部:规定,程序。行:巡视,考察。墨:贪墨,贪财。 爇(ru) 点燃, 焚烧。 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每空 1 分,共 2 分) (1)丰庆为 河南布政使( ) (2)易 可燃者(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 分) 贮以故筐,明日尽还之 14.县令“饰白银为烛以献”的目的是_,“辄解印绶而去”的原因是_, _(2 分)(用自己的话回答) 15.从本文故事看,丰庆是个_、_的人。(2 分)
5、 二、现代文阅读(共 25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 1619 题(12 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 2 了,连 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 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3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 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 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 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
6、从后窍 14 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 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 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 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长的草里是不去的,因为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 长妈妈曾经讲给我一个故事听:先前,有一个读书人住在古庙里用功,晚间,在院子里纳凉的时候, 突然听到有人在叫他。答应着,四面看时,却见一个美女的脸露在墙头上,向他一笑,隐去了。他很高兴; 但竟给那走来和他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说
7、他脸上有些妖气,一定遇见“美女蛇”了;这是人首蛇身 的怪物,能唤人名,倘一答应,夜间便要来吃这人的肉的。他自然吓得要死,而那老和尚却道无妨,给他 一个小盒子,说只要放在枕边,便可高枕而卧。他虽然照样办,却总是睡不着,当然睡不着的。到半 夜,果然来了,沙沙沙!门外像是风雨声。他正抖作一团时,却听得豁的一声,一道金光从枕边飞出,外 面便什么声音也没有了,那金光也就飞回来,敛在盒子里。后来呢?后来,老和尚说,这是飞蜈蚣,它能 吸蛇的脑髓,美女蛇就被它治死了。 结末的教训是:所以倘有陌生的声音叫你的名字,你万万不可答应他。 这故事很使我觉得做人之险,夏夜乘凉,往往有些担心,不敢去看墙上,而且极想得到一
8、盒老和尚 那样的飞蜈蚣。走到百草园的草丛旁边时,也常常这样想。但直到现在,总还没有得到,但也没有遇见过 赤练蛇和美女蛇。叫我名字的陌生声音自然是常有的,然而都不是美女蛇。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 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 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 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 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
9、,养不过夜的。 这是闰土的父亲所传授的方法,我却不大能用。明明见它们进去了,拉了绳,跑去一看,却什么都 没有,费了半天力,捉住的不过三四只。闰土的父亲是小半天便能捕获几十只,装在叉袋里叫着撞着的。 我曾经问他得失的缘由,他只静静地笑道:你太性急,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 16.作者说“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请简要回答百草园之“乐”表现在哪三个方面?(每空 2 分,共 4 分) (1)_(2)_(3)雪地捕鸟 4 17.第(1)段中的加点词语“似乎”与“确凿”连用,有没有矛盾?为什么?(3 分) 18.选出下列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将字母填入括号中。( )(1 分) (1)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
10、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 (2)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3)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 (4)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 A.形容 拟人 比喻 比喻 B.排比 拟人 比喻 拟人 C.排比 拟人 比喻 比喻 D.比喻 排比 拟人 比喻 19.说说下面两句话中的加点字不能改为括号内用字的原因。(每题 2 分,共 4 分) 肥胖的黄蜂伏 (停)在菜花上。 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 (飞)向云霄里去了。 (二)阅读下文,完成 2024 题(13 分) 谁都可以是天使 两年前,我和太太从北方的一座小城辞职来到杭州。太太在一家报社做编辑,我则继续做着我的老 本行电台的 DJ。
11、我们借住在朋友的一栋老宅里,很老的房子,院子里有一个大大的铁门,上面有一把巨大的锁,院 子里的每一家都有一把铁门上的钥匙。我们的铁门钥匙一直以来都在太太手中,也不知道是怎样形成的习 惯,每一个住在院子里的人,从外面奔波回来,把自行车推进院子后,哪怕是在大白天,也要顺手把院门 锁上。 事情发生在那个炎热的午后。 那时我做的是下午 14 点档的一个音乐节目。我通常是在直播开始前的半个小时赶到电台,在夏天 我有午睡的习惯,平时都是太太叫我起床,可那天她正好在报社拼版,中午不回来,我就睡过了头,醒来 的时候离直播只有半小时了。 以往的这个时候,我已坐在办公室里抱着一堆唱片准备进直播间了。我睡眼惺松地爬
12、起来,走到院 子里,看到铁门上的大黑锁,这才想起钥匙在太太的手上。我首先看在院子里是否还有其他的人,结果我 发现整个院子里只有我一个人。 我手忙脚乱了起来。院墙出奇地高,我知道我根本做不到“狗急跳墙”,房间里又没有装电话, 我在院子里急得直跺脚。我站在铁门边,像是一个渴望自由的囚犯。然后通过门缝我看到了他。他 是一个正好从弄堂里经过的小乞丐。他还是一个孩子,不会超过 10 岁。炎夏的午后,他只穿着一条脏兮 兮的破短裤,头发零乱得像是一蓬稻草,一只手紧紧地抓着背上的袋子,仿佛里面装满了宝物。 5 我喊住他,我想请他去巷口给太太打个电话。似乎也只有这个办法了。在我开口之前我首先想的是 我是否应该先
13、给他一点零钱作为一种报 chu。我翻遍我的口袋,除了张百元的纸币便什么也没有了。我有 些尴尬,我似乎还无法做到把 100 元当做是“零钱”给一个乞丐。 我飞快地跑回屋子想找出一些零钱,没有成功。然后我看到橱柜里放着的两个大大的昨晚剩下的馒 头。隔着铁门,我把那两只还很松软的馒头递给了他,我看得出他很高兴,他用蚊子一样的声音向我道谢, 转身准备离开。我叫住他,很简短地告诉他我需要他去巷口那个公用电话亭帮我打个电话,并把一张百元 纸币放在了他的手掌上。他看了看手里的那张纸币,然后看了看我。我试着对他微笑,隔着门,我再次对 他说,我需要你的帮助,我非常着急。然后我看到他飞快地向弄堂奔去, 10 分钟
14、以后他还没有回来,我想他不会回来了。当时我给自己的安慰是,他不回来是对的他不 是一个愚笨的孩子。 然后我的邻居回来了,邻居打开了铁门。我借了邻居的钱飞奔到大街上去拦的士。 直播没有延误。 晚上问起太太,她说没人打电话给她。我笑 着对太太说我白信任那个孩子了。太太笑我。我和太太 一致认为那个孩子把钱拿去改善生活了。也只是如此而己。我和太太的生活一如既往。 两个月以后的一天,我和太太在忙着搬家。在文华路上,我们终于分期付款有了自己的房子。大铁 门敞开着,我和太太与那些搬家公司的人一起忙里忙外。太太突然对我说,门口有人盯着你看呢,顺着太 太的目光望过去时,我摆住了:居然是那个小孩! 他怯怯地站在门口
15、一动不动地看着我,似乎已经很久。我看他的时候,他的眉字微微地舒展了一下, 然后,他伸出他的拳头,缓缓摊开自己的掌心。 是一张揉成一团的百元纸币。他把那只手伸给我,黑亮的眼睛望着我和太太。他似乎是个一贯沉默 的孩子。 他还用那种蚊子般细小的声音说道,那天,那天我是去准备打电话的 那天他沿着长长的巷子刚跑出去,一辆突如其来的小面包车把他的腿撞伤了。他的小伙伴救了他, 他在他简陋的房间里,躺了两个月。 尽管我们告诉他他可以保留这张纸币,这 100 元是他的了,可是男孩走的时候,还是固执地把钱留 了下来,我和太太安静地注视着他的离去,用一种近乎崇拜的眼神。 也许,生活可以庸俗地把城市当中的人分为三六九
16、等,但是那一瞬间,我开始相信_作为一种古 老的品质,可以让任何一个人发出天使一样的光芒,照亮自己也照亮别人的人生。 20.(1) 根据拼音和文章内容写出汉字:报 chu( )(1 分) 6 (2)从词语的感情色彩看,第段加点词语“狗急跳墙”本来是_词,在文中的含义是: _(每空 1 分,共 2 分) 2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中心事件。(2 分) 22.第段画线句属于_、_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_(4 分) 23.请在第段横线上填入体现小乞丐最重要品质的关键词,并说说最后一段在文中的作用。(3 分) _作为一种古老的品质 最后一段作用是: (1)_ (2)_ 24.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恰当的一项
17、是( )(1 分) A.本文开头似有拖沓之嫌,但却是故事情节发展的必要因素。 B.第段中的两个“笑”都是嘲笑之意。 C.第段中的划线句中的感叹号表示此时“我”惊喜的强烈感情。 D.第段属插叙,补充交代下乞丐未能完成“我”的嘱托,无故消失两个月的原因。 三、名著导读三、名著导读(5 5 分分) 25.1926 年,鲁迅先后撰写了十篇回忆性散文,先以旧事重提发表,后以朝花夕拾为名结集出版。 除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外,请再写出 2 篇出自朝花夕拾的文章名:_ _(每空 1 分) 26.朝花夕拾中出现的四类主要人物是:作者的保姆、恩师、朋友和父亲。将下列人物与身份以连线 的方式对应起来。(3 分) 第二
18、部分 作文(40 分) 27.请你以从此,我懂了为题,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1)请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并完成作文。 (2)以记叙文的形式呈现。 (3)不要在作文中出现真实的学校、班级及姓名。 A 长妈妈 范爱农 藤野先生 B 恩师 保姆 朋友 7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杨花落尽子规啼 2.影入平羌江水流 3.应傍战场开 4.枯藤老树昏鸦 5.学而不思则罔 6.统一中原、建功立业: 7. C(错误点:“树木”句实写) 8. (1)不:同“否”:(2)引:拉,牵 9.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10. “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家君”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谦词
19、, 11.为人处世要讲礼貌:讲诚信:要知错就改。 12.(1)担任 (2)更换 13.用原来的子装好它(银烛),第二天全部还给他(县令)。 14.希望丰庆不要追查他的贪财行径,保住官位。 自己的行径被丰庆警告,害怕受到惩罚。 15.清廉正直;做事讲究方法策略 16.(1)自然景物(百草园的自然景物);(2)传说故事(长妈妈讲故事 17.没有矛盾,用“似乎”是因为连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所以用不肯定的语气:用“确凿” 是指“我”对儿时在百草园中的有趣生活至今记忆犹新,所以又用肯定的语气。两个词语表述不矛盾。 18.C 19.“伏”字准确地表现出黄蜂因肥胖而趴在菜花上的情态:“停”字就无法
20、表现这种情态。 “窜”字显示速度快,又来得突然,用“飞”字则无法表达这种效果。 20.酬;贬义:意思是我没有钥匙又快迟到了,想翻过院墙,赶去直播间。 21.一个生活窘迫的男孩拿着“我”给他的 100 元去帮“我”打电话,尽管在路上被车撞伤,但在伤愈后 仍然把当初的 100 元还给“我”,让“我”和妻子深受感动。 22.肖像、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男孩当时窘困的生活状态,为下文“我”和太太怀疑男孩把元拿去改 善生活的情节做铺垫。 23.诚信(诚实);(1)总结全文,揭示出本文的主旨:我们在生活中应该诚实守信,真诚地对待身边的 人; (2)照应本文的标题谁都可以是天使。 24.C (错误点:无惊喜之感,可理解意外) 25.任选 2 篇。二十四孝图、五会、无常、狗猫鼠阿长与、父亲的 病、锁记、膝野先生范爱农 26.长妈妈保姆;范爱农朋友;藤野先生恩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