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遂宁市遂宁市 2021 年初中毕业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年初中毕业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 语文模拟冲刺试卷语文模拟冲刺试卷(一一) 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总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第卷(24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 1下列文段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人的心灵就像黝 黑的泥土,播种什么就会收获什么。比如,当你因忙碌 而憔悴 时,能静下来,品清茗 的芬芳,听微风的轻吟 ,疲惫 的心神就会有所慰藉 ,甚 至收获绽 放的心花;当你感到思想干瘪 、言辞匮 乏 时,能坐下来,读古人的智慧,阅今人的风流,深邃 思想的胚 芽就会在心中茁 壮成长。能保
2、持这样一颗赤 子之心,是在尘世获得幸福的关键。 A黝 黑(yu) 忙碌 (l ) 憔悴 (cu ) 清茗 (m n) B轻吟 (y n) 疲惫 (b i) 慰藉 (ji ) 甚 至(sh n) C绽 放(zh n) 干瘪 (bi) 言辞 (ch ) 匮 乏(ku ) D深邃 (su ) 胚 芽(p) 茁 壮(zu ) 赤 子(ch ) 2下列句子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夏日的深夜,暴雨将至,一道道闪电在天幕上蜿蜒着,振耳欲聋的雷声也不断地破空而来,让人不 寒而栗。 B南渡后,孤苦伶仃的李清照写词时语言风格未改,但词的内容已与以前大相径廷:前期多写其悠闲 生活,后期多悲叹自己的身世。 C一
3、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这一代人仍要历尽心血,仍要 不折不挠,仍要精益求精。 D在完成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任务时,每一位市民既不能漫不经心,也不能拈轻怕重,更不能袖 手旁观。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琴曲熔铸着演奏者的人生阅历、审美观念、人格追求,由此撞击人心,让听者产生_的共鸣。 各地援鄂医疗队送行出征,以忘我投入和惊人业绩_了医护人员不惧生死、敬佑生命、为民 族担当的高贵品格之内涵。 线上学习令我们获得了应对学习困难的经验,_历练了我们自主学习、自律自制的品质。 如果没有_过人生的酸甜苦辣,又怎么能真正懂得长辈们创业的艰难呢? A强
4、烈 揭示 反而 体验 B浓烈 揭示 而且 体验 C强烈 诠释 而且 体味 D浓烈 诠释 反而 体味 4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这篇文章观点不明,语言平淡,描写也不细腻,读起来味同嚼蜡 。 B不要满足于欣赏知识性脱口秀节目,不要被口若悬河 的主讲人迷惑,如果你真的打算学点什么,最 好的办法依然是找本靠谱的书,一页一页读下去。 C夜幕下,城市的霓虹灯照亮了四通八达的立交桥,也照亮了鳞次栉比 的街道。 D在这片土地上,他像祖辈一样,孜孜不倦 地耕耘着,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田园生活。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汉字书写大赛,使人们重拾汉字之美,也就越发珍惜纸质时代的美好
5、。 B黄羊知道,在茫茫的大草原上,到处都有偷猎者们瞄准它们的枪声。 C只有为厚重乡愁营造一个安稳的存放处,“诗意的栖居”才能成为现实。 D能不能切实提高广大市民的综合素质,是成功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 6下列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当爬上山顶,发现自己是孤独的。 如果问我是否后悔,我会肯定地回答“不后悔”。 山顶,除了梦想,也是荒芜的。 可是,当我们努力向上的时候,我们的同伴越来越少。 人生,如同爬山,我们有无数的同伴,为了同一个目标、同一个梦想而努力。 就像智者所言,自己不断地往上爬,追求着自己的梦想。 A B C D 7下面情景中,语言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 ) 夏天某日,初二学生小明给
6、同班好友小亮打电话,约小亮周一一起去江边游玩。想到父母说夏天江边 经常发生溺水事件,出于安全考虑,小亮不想去,同时也想劝小明不要去。小亮对小明说: A夏天周末江边游玩的人多,我父母说不安全,不让我去。很抱歉,你还是约别人一起去吧。 B夏天江边经常发生溺水事件,周末人多会更不安全。你脑子没病的话你就别去,反正我不去。 C周末去江边?你是不是不想活了。你去不去我管不着,我可不敢陪你去。 D 夏天江边经常发生溺水事件, 周末人多会更不安全。 我俩年纪小, 又没有家长陪伴, 就都不要去了。 8下列说法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古人的“名”是供自称或长辈称,“字”是供他人称,对平辈或尊辈称“字”是表示尊
7、敬,如诸葛 亮,名亮,字孔明,在三顾茅庐中被尊称为“孔明”,自称为“亮”。 B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相等,每句五字或七字,简称五律或七律。每首八句,每两句 为一联,二、三两联的上下句须对仗。刘桢的赠从弟(其二)即为五律。 C “一箪食, 一豆羹”中的“箪”“豆”是古代盛饭的器物, “觥筹交错”中“觥”“筹”是指酒杯。 D说,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周敦颐 的爱莲说和柳宗元的马说都是借物说理。 第卷(126 分) 二、积累运用(26 分) 9在下列横线上,规范、工整地填写相应的诗文句子。(10 分) 徜徉在经典诗文的画廊中,目之所及,
8、美无处不在。 美源于自然: 诗经中有“蒹葭苍苍,_”;秋瑾的笔下有“为篱下黄花开遍, _”;张养浩的曲中有“_,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美长驻心间:失意时李白高歌“长风破浪会有时,_”;战乱中杜甫低吟 “_,家书抵万金”;乡野间陆游笑看“箫鼓追随春社近,_”。 美跨越时空: 论语十二章中孔子感“_,_”,对时间流 逝的感慨发人深思; 爱莲说中周敦颐赞美莲花“_,_”,追求高 洁的品格令人感动。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按要求作答。(6 分) 谒金门 春半 宋朱淑真 春已半,触目此情无限。十二阑干 闲倚遍,愁来天不管。 好是风和日暖,输与 莺莺燕燕。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 【注释】朱淑
9、真:南宋女词人,与李清照齐名,有断肠诗集 断肠词传世。生于仕宦之家,相 传因对婚姻不满抑郁而终。阑干:栏杆。输与:比不上,还不如。芳草:喻指词人思念之人。 (1)请结合上片,谈谈你对“十二阑干闲倚遍”中“闲”字的理解。(3 分) _ _ (2)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人“愁”的原因。(3 分) _ _ 11阅读下面几则材料,完成后面的习题。(10 分) 材料一 中华国学经典指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 专家疾呼“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中小学课堂”“国家应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国家实验课程”。 不少地方中小学已开设国学教育课,每周 1 课时。 材料二 目前, 全世界已有 10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 400 多所孔子学院。 有关部门选取 弟子规 三 字经 论语 孟子等国学文化经典,编写出版了中华传统文化视听读本 ,让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摘自“新浪网”) (1)在中小学开设国学教育课,有人肯定但也有人反对,你持什么观点?请简述理由。(3 分) _ _ (2)读了材料二,你有什么感想?(3 分) _ _ (3)某中学向来访的美国某孔子学院的学生赠送国学经典,请你从论语 唐诗三百首 西游记三 部作品中任选一部,拟写一句推荐语。(4 分) 示例: 水浒传从传奇的故事中感受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的英雄群像。 _ _ 三、阅读理解(40 分) (一)阅读夏津,有片古桑林 ,
11、完成 1215 题。(12 分) 夏津,有片古桑林 河,本来是流水的,但黄河不同,它日夜流淌的是滚滚泥沙,送来为我们造地。这一条黄龙滚来滚 去,搬沙运土,造就了豫鲁大平原。这片沙土未经改造之前就是一片不毛之地,一片沙漠。风起时遮天蔽 日,沙打农田,土盖房舍,甚至行人迷路被埋的事都有发生。天降其土,教人耕种,并不等于天上掉馅饼, 大自然恩德之泥土是要用人的汗水调和才能收获的。 于是,在黄河搬运泥沙的同时,先人们也就开始了在黄河故道上治沙造地的伟大工程。这其中最有 效的手段之一就是种桑固沙。桑树最适宜沙地生长,旱涝不避,沙打不埋。其根深可达八米,根幅是树冠 的几十倍,任多大一片沙地,多么长的故道,
12、都会让它的根网编扎得密密实实,咆哮的沙龙就再也不可能 翻身了。 历史上前辈劳作的情景我们已不得亲见,但很幸运,在德州市夏津县黄河故道上遗存了一片六千亩 的古桑树群,依稀还保留着历史上蚕桑兴旺的样子。齐鲁大地早在秦汉时便植桑养蚕,曾有“齐纨鲁缟” 之称,经唐宋而达丝帛业的高峰。元代后因引进棉花,丝绸业开始下滑,夏津的桑树功能逐渐由养蚕改为 食用桑果,到清代、民国又出现一个种桑高潮。现夏津全县还存有百年以上的古桑两万余株,千年以上的 两百余株。 桑树单看外表就能读出历史的沧桑,它像一位老人,风雨都刻在脸上。因为年代久远,许多老树都 中心开裂,或张开乌黑的树洞。与枣树一样,它常会于老干上突发一根嫩枝
13、,挑出一串桑椹,给你一个惊 喜。上千亩的桑园,浓荫蔽日,枝叶折射阳光,筛出金光万点。一粒粒桑椹,白的、红的、黑的,如珍珠 玛瑙点缀其间。这千亩老桑园中弥漫着一种甜甜的诗意,令人油然想起诗经和汉魏古诗中许多釆桑的 美丽诗句。 桑树浑身是宝,而且都与活命救人、抗灾度荒有关。桑树的果实为桑椹,除吃鲜果,还可晒干,当 储备粮。上天安排,桑椹的成熟期,正是农历小满前后,麦子待熟,青黄不接,穷人缸底无粮,这时桑椹 就成了救命粮。桑树无论多老,只要活着都会结果。那棵一千五百多年的桑王,现每年还产果一千两百斤。 现在全县年产桑果近四万吨,简直是又一个门类的粮食。 桑树与枣树虽为树木,却同被称为“铁杆庄稼”,其
14、栽培史与其他粮食作物同步。中国的红枣产量 占世界产量的百分之九十八,桑蚕业则直接孕育出一条横跨地球的丝绸之路。一枣一桑,确实为世界农业 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历代王朝几乎 都把发展农桑作为立国之本, 宋太祖下令凡垦荒植桑者可免田赋。 元世祖颁布“农 桑之制”十四条,规定每名男子每年要栽种桑、枣二十株。明太祖要求农民有田五亩至十亩者,须栽桑麻 木棉半亩。夏津这片古桑林作为文化遗存之可贵,除保存了农桑原貌外,密林深处竟还有一座清代种桑县 令朱国祥的祠堂,现已改造成纪念馆,从中可一窥当时的农桑政策。 因此,联合国粮农组织为夏津的这片古桑林颁发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证书。 (作者:梁衡 有改动)
15、12本文开篇写黄河搬运泥沙造地的内容有何用意?(3 分) _ _ 13第段画线句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 分) _ _ 14第段加点词“几乎”能否删去?为什么?(3 分) _ _ 15给夏津古桑林颁发“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证书的原因是什么?(3 分) _ _ (二)阅读五月的槐花 ,完成 1619 题。(14 分) 五月的槐花 母亲打来电话,告诉我故乡的槐花又开了。放下电话,轻轻推开窗户,一股晚风夹杂着城市特有的 气味扑面而来。望着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我突然感觉心里空荡荡的。 好不容易捱到天亮,随便装点了行囊,我便踏上了回乡的路途。 刚走到村口,远远的我便看到了坐在门前老槐树下的
16、母亲。 “妈” 我的喉咙里涩涩的,A.母亲抬起头,摘下眼镜,眼睛里满是惊喜,随即放下手中的活儿,像个孩子 似的拉着我的手问长问短。我觉得母亲好像又苍老了许多。我鼻子一酸,泪水差点流了出来。母亲好像觉 察到了什么,便岔开话题:“云儿,快歇着去,妈去给你打水,洗把脸再说。”母亲顺手拿起毛巾和脸盆。 我分明看到:母亲在转身的那一瞬间,迅速地拭去了腮边的两行浊泪 捧起冰凉的井水洗完脸后, 顿觉轻松了许多。 摆脱了平日里繁多的应酬, 此时只想美美地睡上一觉, 就势躺在大沙发上,竟酣然入睡了。 一觉醒来,母亲不知干什么去了,我信步走出了卧室。B.屋外,一树树槐花开得正艳,满树晶莹的 花瓣如串串剔透的水晶,
17、鹅黄的花蕊不时散发着醉人的清香。 母亲颤巍巍地站在凳子上,踮着双脚,举着一根长长的竹竿,吃力地从树枝上打下串串的槐花。如 血的残阳下,母亲的身影显得格外瘦弱。不觉中淡淡的花香将我的眼睛浸得湿润 晚上,母亲在闷热的厨房里,又是和面,又是洗槐花。忙活了大半天,才兴冲冲地端给我一碗馋人 的槐花饭。我接过这似有千钧的“佳肴”,狼吞虎咽地吃个精光。母亲静静地坐在我的对面,满脸都是灿 烂的笑容。 临睡前,母亲从衣柜里拿出崭新的床单、被褥,铺好床后,再三嘱咐我盖好被子,乡下夜里寒气重。 那晚,母亲将我的脚丫紧紧地搂在她温暖的怀抱。温馨的梦里,我拉着母亲的手,坐在开满槐花的山坡, 听她讲王子与母亲的故事 第二
18、天,母亲起得很早,走了四五里山路从镇上买来一瓶槐花蜜,硬是塞进了早已被她塞得满满的 行囊。接着便又张罗着为我做早点。望着母亲忙碌的身影,刹那间我竟觉得自己就是故事中那位残忍的王 子。 临走时,母亲拖着疲惫的身子,将我送到村口,又是一番千叮咛、万嘱咐。 坐在返城的客车上,窗外,一树树冰清玉洁的槐花一闪而过,我蓦然觉得,母亲的爱诚如这朴实的 槐花,虽然平凡却又凝重而深沉,足以让我一辈子去细细品味。五月的风拂过脸庞,一缕醉人的幽香潜入 心底,淡淡的花香中,我已泪流满面 (有删改) 16文章以“五月的槐花”为标题有什么作用?(4 分) _ _ 17第段结尾写“望着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我突然感觉心里空
19、荡荡的”,请联系上下文,说说 “我”为什么“心里空荡荡的”。(3 分) _ _ 18第段写“不觉中淡淡的花香将我眼睛浸得湿润”,请简析“我”眼睛湿润的原因。(3 分) _ _ 19从文中画线的 A、B 两个句子中任选一句,作简要赏析。(4 分) A母亲抬起头,摘下眼镜,眼睛里满是惊喜,随即放下手中的活儿,像个孩子似的拉着我的手问长问 短。 B屋外,一树树槐花开得正艳,满树晶莹的花瓣如串串剔透的水晶,鹅黄的花蕊不时散发着醉人的清 香。 我选_句 赏析:_ _ _ (三)阅读下面【甲】 【乙】两段文言文,完成 2023 题。(14 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
20、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 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 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 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 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上 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 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
21、朕当去奢省费,轻徭 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 法邪!” (节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注释】上:皇上,这里指唐太宗。哂:微笑。徭:古时统治者强制百姓承担的无偿劳动。 2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 分) (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_ (2)便要 还家 _ (3)不足 为外人道也 _ (4)或 请重法以禁之 _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_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_ _ 22 【甲】文中哪些句子表现出桃源中人热情好客?(2 分) _ _ 23根据这两则选文提供的内容,说说桃花源人为什么不愿意离开他们现在生活的地方。(
22、用自己的话 概括)(4 分) _ _ 四、写作实践(60 分,其中书写占 3 分) 24请以“我找回了_(自信、母爱、尊严、快乐)”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作文。 【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不得套作,不 得抄袭;(3)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参考答案 第卷 一、1.B 解析:A.黝 yu,茗 m ng;C.瘪 bi,辞 c ;D.胚 pi,茁 zhu 。 2D 解析:A.振震;B.廷庭;C.历沥。 3C 解析:“强烈”指极强的,力量很大的;“浓烈”指厚重强烈,通常指味道。根据语境可知, 这里是作定语,修饰“共鸣”,表现由别人的某种
23、思想感情引起相同的思想感情,应用“强烈”。“揭示” 指揭举事实,公之于众;“诠释”指对某事的讲解、证明。根据语境可知,这里意思是各地援鄂医疗队以 忘我投入和惊人业绩,证明了医护人员的高贵品格,应用“诠释”。“反而”表示跟上文意思相反;“而 且”表示递进。根据语境可知,这里表示递进关系,应用“而且”。“体味”指仔细体会;“体验”指通 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或亲身经历。两词中有不同的语素“味”和“验”,“味”有品味之意,从搭 配对象来看,“酸甜苦辣”应搭配“体味”。 4C 解析:对象误用,“鳞次栉比”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不能用于形容街道。 5 C 解析: A.成分残缺, 缺少主语,
24、 删除“通过”或“使”; B.搭配不当, 把“枪声”改为“枪口”; D.两面对一面,去掉“能不能”。 6A 解析:“人生,如同爬山”一句是中心语,讨论“人生”与“爬山”的相似之处,所以应放 在首句,排除 C、D 两项;而和紧承其后,紧扣中的“梦想”,语意转折,讲同伴越来越少,所 以这三句的正确顺序是,排除 B 项,故选 A 项。 7D 解析:A 项没有表达出题干中“也想劝小明不要去”的意思;B、C 两项语言生硬,不得体。 8A 解析:B.赠从弟(其二)是一首五言古体诗,不是近体诗,而且第三联“冰霜正惨凄,终岁常 端正”按律诗的格律规则, 并不构成对仗, 所以这首诗不是五律; C.“觥筹交错”中
25、的“觥”指酒杯, “筹” 指酒筹,宴会上行令或游戏时饮酒计数的筹码;D.马说的作者不是柳宗元,是韩愈。 第卷 二、 9.白露为霜 秋容如拭 峰峦如聚 直挂云帆济沧海 烽火连三月 衣冠简朴古风存 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10(1)“闲”,“悠闲”之意,暮春时节,词人悠闲地倚栏赏景,看似是轻松之态,实际上表现了词 人精神得不到寄托、愁怀难遣、百无聊赖的心境。 (2)暮春时节,见满院落花而惜春伤怀、叹年华易逝; “莺莺燕燕”成双成对而自己形单影只,触发孤寂之愁;因所思之人在远方,而引发对离人的思念之 愁。 11(1)示例一:赞成。开设国学教育课,有助于我们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
26、博大,提高自身品德修养。 示例二:反对。开设国学教育课,会加重我们的学习负担。 (2)示倒一:中华传统文化走向世界,令我们 感到无比自豪。 示例二:外国人如此喜爱中国传统文化,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和传承我们的民族文化。 (3)示例一: 论语从简练质朴的语言中领略中国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 示例二: 唐诗三百首 走进文学的殿堂,欣赏诗歌黄金时代的旷世杰作。 示例三: 西游记感受作者丰富的想象,聆听一 曲降妖伏魔、百折不挠的赞歌。 三、(一)12.黄河搬运泥沙造出的土地无法直接耕种,而且危害巨大;需要先人们付出辛劳去治沙;引 出下文种桑固沙等内容的介绍。 13列数字。“百年”“千年”说明了夏津植桑的历
27、史悠久;古桑数量之多说明夏津历史上植桑养蚕 业非常兴旺。 14不能。“几乎”一词是说中国历史上绝大多数王朝把发展农桑当作立国之本,但并非全部,删去 就过于绝对了。“几乎”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5夏津桑蚕业历史悠久,为当地乃至世界农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留存的古桑树众多,保存了历史上 的农桑原貌:留存的清代种桑县令祠堂,可一窥当时的农桑政策。 (二)16.它既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又是母爱的象征。 17因为“我”久别故乡,久别母亲,电话勾起“我”对故乡和母亲的思念;“我”虽身处繁华 都市,但内心仍感到孤独。 18因母亲的“苍老”“瘦弱”而伤感(自责、愧疚);因母亲对“我”的疼爱而感动。 19示例
28、一:A 这句话是对母亲遇见“我”的那一刹那的动作、神态、语言等的描写,写出母亲见到 “我”时惊喜、 激动的心情, 细致传神地表现了母亲对“我”的关爱。 示例二: B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把槐花比作水晶,形象生动地写出花朵多、花色艳、花瓣亮、花味香的特点,表达了“我”对故乡的槐花 的喜爱之情。 (三)20.(1)类。 (2)同“邀”,邀请。 (3)值得。 (4)有的人。 21(1)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之声随处都听得见。 (2)带领妻子儿女以及同乡的人来到这个与 世隔绝的地方,没有再出去过。 22“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23桃花源内:与世隔绝,远离战争;
29、环境优美,民风淳朴;人们安居乐业,祥和幸福。桃花源外: 有战乱、繁重的赋税和无尽的徭役。 参考译文: 皇上(唐太宗)与群臣议论怎样禁止盗贼。有人请求使用严酷的刑法来制止。皇上微笑着对那个官员说: “老百姓之所以去做盗贼,是因为赋税太多,劳役、兵役太重,官吏们又贪得无厌,(老百姓)吃不饱,穿不 暖,这是切身于实际的问题,所以也就顾不得廉耻了。我应该不奢侈,节省开支,减轻徭役,少收赋税, 选择任用廉洁的官吏,让老百姓穿的吃的都有富余,那么他们自然就不会去做盗贼了,怎么能用严酷的刑 法呢!” 四、24.【写作指导】(1)合理补题。除了试题中给出的“自信”“母爱”“尊严”“快乐”外,抽象事 物“勇气”
30、“友谊”“童年”和具体事物“日记本”“爱犬”“风筝”等也都可以用来补题。要注意选择 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写好的内容,要保证所选内容与标题中其他词语的搭配合乎现代汉语语法规范。(2) 抓住重点。在文题中,“我”字限定了所写文章的人称;“了”字表明“找回”的动作已经完成;横线上 所填的内容是“找回”涉及的对象。“找回”二字是重中之重,需把“找回”的过程写得具体生动、有条 有理,而“找回”的原因则可以写得凝练一些。 【范文示例】 我找回了勇气 歌德曾经说过:“你若失去了财,你只失去了一点;你若失去了荣誉,你就丢掉了许多;你若失去了 勇敢,你就把一切都丢掉了。” 是呀,一个人如果连敢做的勇气都没有,又
31、怎么能做好一件事呢?一个人如果什么都做不了,又怎么 能不失去所拥有的一切呢?那么在失去勇气后,又该如何将勇气找回来呢?来听一听我的故事吧! 我不喜欢语文,因为语文需要写的东西太多了,手懒的我对它一直有一份恐惧感,害怕上语文课,生 怕因语文作业做得不好、问题回答得不对而挨老师的批评,受同学的嘲笑。课堂上不听讲,课下不复习, 这导致我一考语文就头脑发晕,分数自然是全班倒数第一。 妈妈知道这件事后,问我:“孩子,你还记得学包饺子的情形吗?” 我疑惑不解:语文考得不好,妈妈为什么不批评我,反而问我这个问题?我小心翼翼地回答:“我记 得我擀饺子皮怎么也擀不圆,厚薄也不均匀;包饺子时,一会儿馅填得少,饺子
32、怎么也站不住;一会儿馅 填得多,饺子又笑得咧开了口,怎么也包不住。我急得抓耳挠腮,有好几次都不想学了。” 妈妈笑了笑说:“你描述的包饺子的情形很形象,语言也很生动,把它写下来,就是一篇好作文。” 妈妈接着问:“你现在饺子皮擀得好,饺子包得也好,那又是为什么呢?” 我见妈妈笑了,还夸奖了我,就有点得意地说:“您鼓励我,使我有勇气继续练下去,次数多了,时 间长了,慢慢地就做得越来越好。” 妈妈语重心长地说:“学习语文就像包饺子,只要你不退却,勇敢战胜对它的恐惧感,天天去学,天 天去练,语文就会变得简单。这困难就像弹簧,你弱它就强;这困难又像两只老虎狭路相逢勇者胜。” 妈妈的话就像一盏灯点亮了我的心灵,使我茅塞顿开。 从此以后,我开始慢慢接近语文,克服语文方面的弱项。我先补的是阅读理解。我的方法是:先自己 做老师发下来的阅读,提高阅读能力;然后阅读大量的作文书,从书中摘抄好词好句,以此来提高写作水 平;最后改正了做题不认真检查的毛病。期末考试,我的语文成绩有了惊人的进步。现在,我已经不再惧 怕语文,反而喜欢上语文了。 听完了我的故事,你应该知道怎么把勇气找回来了吧!鼓起勇气去探索吧,要知道,困难只能吓倒懒 汉懦夫,而不能吓倒勇攀高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