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单元综合测试第八单元综合测试 一、选择题 1近代史上,报纸是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下图所示报纸创办的时间是( ) A1872 年 B1897 年 C1905 年 D1915 年 21902 年,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在山西大学堂创办西式专斋,使山西大学堂与当时的京师大学堂、北洋大 学堂齐名。这三所学堂所产生的最重要的影响是( ) A推动了中国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 B掀起了介绍西方学术著作的高潮 C引起了近代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 D开创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新纪元 3一位中国近代著名铁路工程专家,他曾设计出“人”字形铁轨,主持建成了中国人自行设计的第一条铁 路干线。请你判断这位专家是( )
2、 A冯如 B徐寿 C詹天佑 D李善兰 4报纸是近代各种思想传播的主要工具。下列报纸以宣传君主立宪制为主旨的是( ) A 申报 B 民报 C 南风报 D 万国公报 5抗战期间,通过自身努力,打破了外国公司的技术封锁和垄断,成功发明“联合制碱法”的我国著名化学 家是( ) A詹天佑 B侯德榜 C邓稼先 D袁隆平 6 黄河大合唱以气势宏伟的旋律,发出了中华民族英勇抗战的怒吼。它的作者是( ) A左宗棠 B李宗仁 C聂耳 D冼星海 7根据表分析,1911 年至 1919 年我国面粉业出现这种状况的最主要原因是 1911-1919 年中国面粉业发展 情况比较表( ) 时间 面粉厂和机器磨坊(家) 资本(
3、万元) 日产量(万袋) 1911 年 40 600 多 4.3 1919 年 120 4500 18.8 A帝国主义忙于“一战” ,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B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 C “实业救国”思潮的鼓舞 D中国民族工业实力雄厚 8下表显示,到 1913 年中国通商口岸进出船只、进口贸易价值和机器设备进口价值均得到增长。这可以 说明( ) 项目 1895 年 1913 年 通商口岸进出船只(吨) 29737 93335 进口贸易价值(千两) 171679 570163 机器设备进口价值(海关两) 200 万 700 万 A中国机器工业发展显著 B中国传统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C中国民族工业得
4、到发展 D一战刺激中国民族工业发展 91932 年,上海的一位女仆人给北京的男主人通电话,下列通话符合该时代特征的是( ) “大人,你何时回来?” “先生,你家小姐生病了” “老爷,北京学生缠足的一定很多吧?” “先生,太太请你换一套中山装” A B C D 10鲁迅先生写的白话文小说是( ) A 愚公移山 B 屈原 C 狂人日记 D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111909 年, 大公报载文宣传一种时髦的文化娱乐方式: “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的 风土人情,真如同身临其境。 ”该文化娱乐方式是( ) A听京剧 B看电影 C赏花灯 D看皮影戏 1220 世纪 30 年代中期,中国大学生中传
5、唱着许多歌曲,它们共同的主题是( ) A歌唱祖国 B追求理想 C抗日救亡 D抨击时弊 13电视台拍摄了一部反映我国辛亥革命后人们社会生活的电视剧,以下镜头不符合史实的是( ) A人们坐在家中看报纸 B男主角上街被剪掉了辫子 C剧中人物穿着中山装、西服、新式旗袍 D人们见面就叩头,口中称着“大人” “老爷” 14 “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在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中占有特殊地位,是转瞬即逝的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材 料中的“黄金时代”主要发生在 A洋务运动期间 B戊戌变法期间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D解放故争期间 15在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中,属于改变愚昧落后习俗的是( ) ABCD 16甲午战争后,提
6、出“实业救国”口号的人是( ) A张之洞 B张謇 C荣宗敬 D范旭东 171912 年 3 月 5 日时报上题为新陈代谢的文章曾这样生动地描述: “剪发兴,辫子灭;天足 兴,纤足灭;放足鞋兴,菱鞋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 ”引起上述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洋务运动的兴起 B辛亥革命的推动 C新文化运动解放了思想 D中国共产党的提倡 18照片是记录历史的方式之一,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素材。下图的照片可以用于考证( ) A “师夷长技”思想的形成 B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 C大生纱厂的兴衰 D黄埔军校的创建 19下列现象和近代前期的社会生活有关,其中一项的叙述有知识性错误,它是( ) A张某在阅读申报是
7、获知日本强占台湾的消息,他悲愤万分 B刘某乘坐火车,沿着中国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干线到北京参加科举考试 C戊戌变法期间,李某在商务印书馆担任编辑 D 辛丑条约签订后,王某一家被迫从世代居住的东交民巷搬出 2019 世纪中期以后,上海、武汉、南京、广州、福州等地的市场上外国商品日益增多、洋钉子、洋纱等 用品在距离这些城市较远的乡村都有出售,而且货量充足。这种状况表明( ) 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彻底解体了 B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C近代中国市场主动开放,惠及乡村 D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21 “你们可以改了,从真心改起!要晓得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 ”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
8、 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的一句话,其作者是( ) A陈独秀 B鲁迅 C李大钊 D聂耳 22 “在南京各省代表会上,孙中山提议废除跪拜礼,提倡普通见面时为一鞠躬,最尊敬之礼为三鞠躬。他 身体力行, 弯腰鞠躬。 众人皆感新鲜, 纷纷跟着仿效。 鞠躯之礼逐渐风行开来。 ” 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 A辛亥革命推动礼节的变化 B鞠躯礼体现等级观念 C礼节变化未受到西方影响 D传统礼节被彻底废除 23歌谣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的反映。下列歌谣反映了民国时期社会习俗变化的是( ) 旗袍西服中山装,穿着舒适又大方 辫子搭肩三尺长,之乎者也说荒唐 禁缠足,倡女权,男女平等新追求 称先生,道某君,人格平等义深 A
9、 B C D 24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年均注册工厂(家)出现下图所示变化的原因包括( ) 清政府的推动 辛亥革命的鼓舞 “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 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东顾 A B C D 25北大,清华是学子们追求的理想学府,北大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他的创办应是( ) A洋务运动期间 B戊戌变法期间 C辛亥革命期间 D五四运动期间 26电视剧闯关东中有传武兄弟剪辫子的情节, “剪辫令”的颁布是在( ) A洋务运动期间 B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C戊戌变法期间 D辛亥革命后 27在中国同盟会成立的同一年,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它是( ) A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 B京师大学堂创办 C宣布废
10、除科举制度 D 定国是诏颁布 281905 年,李叔同为母亲办丧事,在大公报上发布声明,概不接受银钱、洋圆、呢缎等物,可以送 挽联、纪念诗文、花圈等;参加追悼会的人,不行旧礼,愿意者可改行鞠躬礼。这一史实应纳入的学习主 题是( ) A实业救国 B断发易服 C践行民权 D移风易俗 29每个人一生中都有自己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三 人的选择都是为了( ) A挽救中华民族 B实行君主立宪制 C推翻清朝政府 D建立民主共和国 30在中国同盟会成立同一年,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它是( ) A新文化运动开始 B京师大学堂创办 C宣布废除科举制度 D “
11、明定国是”诏书颁布 31近代风俗变迁与社会政治革新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下列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变化( ) A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 B剪发兴,辫子灭 C “先生”兴, “大人”灭 D小脚一双三寸莲,作揖跪拜大人前 32下表显示的是民国初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变化的情况。导致 19141918 年间厂家数量发生较大变化的 主要原因是( ) A清朝政府的大力支持 B五四爱国运动的客观推进 C欧洲列强因战争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D南京国民政府实行财税和币制改革的影响 331915 年,吴老太爷从浙江绍兴来到上海,他不可能看到( ) A西式洋楼里,穿着高开叉旗袍的摩登女郎正在陪洋人吃西餐 B轮船往来于
12、黄浦江上,汽车穿梭于南京路口 C 申报刊登了身着中山装的男士照片 D拖着长辫的男人正在用欧元购买“洋油”和“洋布” 34跨入 20 世纪的中国同传统社会相比,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有哪些变化 ( ) 许多新型交通工具传入中国,包括最受青少年青睐的自行车 乘坐火车旅行的人越来越多 乘坐飞机开始盛行 新式邮政、电信事业发展起来了,人们开始使用电话、电报 民主思想逐渐被接受,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报刊大量出现 A B C D 35在中国近现代,有这样一种男式服饰,它有五粒纽扣,代表五权分离和五族共和,它的四个口袋,代 表礼义廉耻, 它综合了西式服装与中式服装的特点, 是一种直翻领有袋盖的四贴袋服装。
13、它被定名为 ( ) A长袍马褂 B西装 C中山装 D列宁装 36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年均注册工厂(家)出现下图所示变化的原因包括( ) 清政府的推动 辛亥革命的鼓舞 “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 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东顾 A B C D 37民国 19 年,在一位生活在南京的 16 岁男孩的生活中,最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发型 B着中山装到学校去读书 C在校见到老师行跪拜之礼 D同学之间以“某君”相称 3819 世纪 80 年代后,一位住在天津的高官要与在上海的亲友取得联系,可以选择的最佳手段有( ) A拍电报 B写封书信 C上网 D打长途电话 39女作家张爱玲在更衣记
14、里有这样一段精彩的描述: “ 时装上也显示出空前的天真、轻松和愉 悦。喇叭管袖子飘飘欲仙,露出一大截玉腕,短袄腰部极为紧小。 ”该描述反映民国时期发生改变的一项社 会习俗是( ) A剪发辫 B易服饰 C废缠足 D改称谓 40在外国人办的报刊中,由中国人主执笔政的, 申报是第一家。1872 年在上海创刊,1949 年 5 月停 刊。为近代中国发行时间最久、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报纸,是中国现代报纸开端和标志。被人称为研究中 国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 。关于这份报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中国出现的最早报纸 B利于研究中国近现代史 C全面报道了中国的历史 D是由中国人创办的报纸 二、材料分析题 41
15、阅读下面三段反映我国历史上不同时期民族工业发展情况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我国民族工业发展情况比较表 年份 拥有厂家 拥有资本 工人人数 1913 年 689 家 33 亿元 27 万多 1920 年 795 家 50 亿元 55 万多 材料二 一战后不久,中国“铁厂积货如山,无人过问,至于停炉停机。纱厂结账,大多无利其 他工业,亦皆消沉” 。 材料三 近代中国老百姓使用的日常生活用品有许多是从外国进口的, 因此有许多东西都带有一个 “洋” 字,被称为“洋货” 。当然,有些日用品我国也能生产,人们一般把国产的东西称为“国货” 。 (1)材料一数据的变化说明了什么?出现这种
16、情况的外部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什么状况?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近代中国市场上会有那么多“洋货”? (4)想一想,造成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不能像欧美国家那样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2情境分析:分析下列情境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912 年 1 月 29 日申报第八版发表了署名江东的两首绝句诗, 自民军光复南京,各省纷纷剪发, 不亦快哉,戏成二绝以博一笑 : “一自降旗出石城,西风吹散剪刀声。从今而入文明国,要与欧西并马行。 专制沉沉毒已深,谁知胡尾久如林。义旗一指群心解,烦恼千丝无处寻。 ” 同一天申报还报道了一条新闻宽限剪辫 ,说是自光
17、复后,杭州下令剪辫,极为严厉,于是杭州 市郊乡民,大起恐慌,相约不再进城买卖。杭州城内的六十二家商号联名请求浙江军政府,宽限十天以准 备年货。 摘编自杨早头发的故事 (1)结合情境,分析说明“光复”的含义。 (2) 辛亥革命前后兴起的剪辫运动不仅仅是社会习俗的变革,还有深远的政治意义。 据情境结合所学知识, 解释剪辫的政治意义。 (3)结合情境,指出杭州严令剪辫在杭州百姓中引起了怎样的反应?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4)除剪辫外,请再举一例说明中国在辛亥革命后“入文明国” , “与欧西并马行” 。 4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6 年 6 月,刑部左侍郎李端芬在给清廷的请推广学校折
18、中,第一次正式提议设立“京 师大学” 。 1898 年 6 月,清光绪帝下明定国是诏 ,正式宣布变法,诏书中强调: “京师大学堂为各行省 之倡,尤应首先举办” 。 京师大学堂毕业生分别授给贡生、举人、进士头衔。1904 年,清政府颁布奏 定学堂章程 ,各地逐步兴起各级新式学堂。1905 年清政府宣布废止科举考试。京师大学堂 1910 年改设为 经、法、文、格致、农、工、商 7 科。辛亥革命后改为现在的学校名称。是我国近代最早的一所大学。 材料二 凡国家之政治, 风俗之变迁, 中外交涉之要务, 赏贾贸易之利弊, 与夫一切可惊可愕可喜之事, 是以新人听闻者,靡不毕载,务求其真实无妄,使观者明白易晓
19、此新闻之作,固大有益于天下也。 摘编自申报创刊词 材料三 (1)依据材料一,简述晚清最早提议在科举体制之外设置教育机构的一例。中国近代第一次全国各地实行 新的学制,始于哪一个教育法令的颁布?我国封建考试制度终结于那一年?材料中涉及的大学,今名是什 么? (2)材料二表明哪些主要内容列入申报登载范围?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申报的历史地位。 (3) 申报和商务印书馆都创办于哪一地点?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近代新闻出版事业对人们 生活的影响。 44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留下了自己的印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某校八年级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张謇、荣宗敬、荣德生等三位江苏近
20、代历史人物的 有关资料。这三位历史人物的共同之处,一些学生得出以下几种结论: 他们积极创办洋务企业尤其是近代民用企业 他们创办的企业都以轻工业为主 他们的企业在国民政府前十年得到较快发展 他们推动了近代经济的发展 材料二:观察下列图表: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曲线图 材料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过程中,受到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 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是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的重要进步力量之一。作为近代中国新的生产方式,它的产生 和发展推动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了抵制作用,它还为近代中国的思 想解放(如君主立宪思想、民主共和思想、新文
21、化运动等)奠定了物质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也成为近代中 国民主革命的重要力量,推动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 卢新建主编: 新课程高中教师手册历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请选择说法正确的序号。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简要指出“初步发展”和“日益萎缩”两个阶 段的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简要探讨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45近代中国教育的变革,是近代化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 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二 1904 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 ,这是中国近代
22、第一个以法律形式公布并在全国推行的 学制,为中国近现代教育体制奠定了基础。 材料三 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 严复对废科举的评价 (1)材料一中梁启超如何看待教育的重要性?“百日维新”失败后保留下来的教育成果是什么? (2)科举制产生于我国的哪一朝代?何时被废除?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材料三中说废除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 4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邓小平 (1)为实现“三个面向” ,党和政府实施了什么战略?这一战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邓小平提出的“三个面向”有何意
23、义? 47阅读下列两段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十七年电影”特指新中国成立后的前 17 年(即 1949 年至 1966 年)的中国电影,这一时期 的电影与政治的关系十分密切,电影可以单一依从政策要求而没有市场压力。这一时期的许多电影都 是有相当思想、艺术质量的好作品。 材料二: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涉及电影更多的话题集中在改革、票房、策划、档期、市场等等。大众 文化占据主要位置的时代,纯粹艺术的口吻显得软弱无力。娱乐成为自觉追求,多元文化成为电影的 基本状况。 (1)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国电影在观念上发生的变化。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述电影观念发生
24、变化的原因。 参考答案 1-5.ADCDB 6-10.DACDC 11-15.BCDCC 16-20.BBBBD 21-25.BAADB 26-30.DCDAC 31-35.DCDBC 36-40.DCABB 41.(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或进入了“短暂的春天”)。外部原因:帝 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 (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族工业再度受挫,凋谢萎缩。 (3)近代中国工业落后;外国工业品在中国市场倾销等。(言之有理即可) (4)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42.(1)武昌起义后,各省响应,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 (2)辫子象征清王朝的统
25、治,剪辫表示与封建专制统治决裂的决心。 (3)市郊乡民大起恐慌,相约不再进城买卖;杭州商户请求宽限剪辫。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或辛亥革命 缺乏群众基础) 。 (4)叩头等旧式礼节被点头鞠躬礼取代,后又改为握手礼; “大人” “老爷” 等称呼改为“先生” “君” ,政治理想相同的人之间互相称“同志” 。(或改礼节、改称呼)(答出 1 点即可) 43.(1)1896 年 6 月,李端芬请推广学校折 ;1904 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 ;1905 年;北京大 学。 (2)政治大事;风俗变迁;中外交往;商业贸易;奇闻轶事;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全国著名大报; 中国大众传播媒体的先驱。 (3)上海
26、;开阔人们的视野;提高人们的识字水平;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 44.(1)序号: (2)特点:曲折发展 原因: “初步发展”阶段:清政府放宽了民问设厂的限制; “日益萎缩”阶段:国共内战造成的极大破坏 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任意一点, ) (3)作用:抵制外国经济侵略,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民主革命和思想解放进程。 45.(1)兴教育才是变法图强的根本策略;京师大学堂。 (2)隋朝;1905 年 (3)科举制的废除,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一千三百多年的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有利于培养各方面 的人才,为中国近现代教育奠定了基础。可见科举制的废除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 46.(1) “科教兴国”战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九年义务教育作为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 并要求实施素质教育,全面贯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徳、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 人。 (2)这是当今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为新时期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 47.(1)从强调政治和意识形态到多元文化;从艺术性、思想性到大众、平民化;从不参与市场运营到追 求经济效益。 (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 ) (2)改革开放伟大决策与实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确立;人们思想观念的不断开化与开放,国 际电影市场的带动;大众传播媒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