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页,共 22 页 2020-2021 学年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学年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6 小题,共 48.0 分) 1. 为有效阻断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公众改变了许多生活习惯。下列做法主要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A. 用医用酒精杀菌消毒 B. 保持社交距离 C. 改变握手拥抱礼节 D. 出门配戴口罩 2. 垃圾分类是新时尚。按照垃圾分类“四分法”,废弃的易拉罐和塑料瓶属于( ) A. B. C. D. 3.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加热液体 B. 俯视读数 C. 倾倒液体
2、D. 检查气密性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 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电子数不同 C. 原子核由电子和质子构成 D. 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5.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第 2 页,共 22 页 A. 澄清的石灰水 B. 清新的空气 C. 臭氧 D. 无色透明的雪碧饮料 6. 下列物质中含氧分子的是( ) A. 空气 B. 氯酸钾 C. 过氧化氢 D. 高锰酸钾 7.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C.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3、,生成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8. 下列关于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 B. 电解水得到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 1:8 C. 江河湖泊的水经沉淀、过滤、消毒、杀菌后,可供人们生活使用 D. 硬水是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软水是不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9. 在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原子数目分子数目元素种类物质种类原子种类元素的化合价 A. B. C. D. 10. 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几种关系则对下列概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混合物与纯净物属于包含关系 B. 物理性质与化学
4、性质属于交叉关系 C. 化学反应与分解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D. 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交叉关系 11. 景德镇的高岭土【主要成分:2(25)()】是制造陶瓷器的优良原料。经分析,其中铝、氧元素 质量比为 3:8,则( ) A. = 1 B. = 2 C. = 3 D. = 4 第 3 页,共 22 页 12. 酒精检测仪检测酒驾的反应原理为: 25 + 43+ 624= 2 + 22 +92, 红色的3转 变为绿色的化合物 X,表明涉嫌酒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X化学式为2(4)3 B. 医疗上常用75%的酒精水溶液消毒 C. 25和2都属于氧化物 D. 喝酒的人会散发酒味,说明微粒在
5、不断运动 13. 如图是与水有关的 3 个实验,关于该实验,有如下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实验 A和实验 B都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只有实验 B能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实验 A中烧瓶里加碎瓷片是为了防止出现暴沸; 用带火星的木条可检验实验 B 中试管 a、b 中产生的气体; 实验 C中小卵石、石英沙的作用是过滤; 实验 A和实验 C得到的水都是纯净物。 A. B. C. D. 14. 如图所示,下列图象反应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图中均为反应时间)( ) A. 通电分解水 B. 一定质量的镁在氧气中烧 第 4 页,共 22 页 C. 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 D. 碳在盛
6、有氧气的密闭集气瓶内燃烧 15. 制造口罩时,常用环氧乙烷(24)灭菌。常温下,环氧乙烷和乙烯(24)按一定质量比混合的气体中 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72%.下列有关该混合气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之比是 6:1 B. 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2% C. 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28% D. 环氧乙烷与乙烯的分子数之比是 1:2 16. 常用燃烧法测定某些物质的组成,现取2.3某物质 R 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了4.42和 2.72。对该物质 R 的组成和结构有下列推断: 一定含 C、H 元素 可能含氧元素 一定含氧元素 每个分子中 H、O的原子个数比为 6:1 每个分子中
7、 C、H 的原子个数比为 4:1 每个分子中 C、H 的原子个数比为 1:3 该物质中 C、O、H 的元素质量比为 12:3:8 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14.0 分) 17. 用化学用语或序号填空。 (1)3个氨分子_; (2)2个铝离子_; (3)锰酸钾中锰元素显+6价_; 第 5 页,共 22 页 (4)如图表示的微粒中,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_(填序号)。 18. 从下列概念中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入括号中 A.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1)0时水结成冰_ (2)汽油可以燃烧_ (3)块状胆矾变成粉末状胆矾_ (4)
8、酒精易挥发_ (5)煤气燃烧_ (6)鸡蛋发臭_ 19. 空气和水是二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中除了可吸入颗粒物外,还包括_(填序号)。 二氧化硫 二氧化碳 氮气 氧气 (2)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在水中有易溶于水的氧气,这种说法_(填“正确”或“不正确”)。 (3)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上附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有_。 (4)自来水厂抽取河水进行净化的过程中,可加入_除去水中异味。 (5)实验室中,一般用_的方法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 _(填字母序号)。 A.分子质量 B.分子种类 C.分子间隔 D.分子大小 三、
9、简答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10.0 分) 第 6 页,共 22 页 20. “微观宏观符号”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 (1)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的关系如图 1所示。 甲是_。 在氮气、金刚石、硫酸铜、铁、氧气、氯化钠六种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是_,由离子构 成的物质是_。 (2)根据如图 2 所示的信息判断,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_,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 (3)相同质量的金属镁和铝,所含原子个数较多的是_。 21. 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法。如图是某汽车尾气处理过程中发生的一 个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中的物质,属于单质的是_(填化学式
10、); (2)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 X与生成的 Y的分子个数最简整数比是_; (3)该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了变化的元素是_(填元素符号),该元素在图示相关物质中的最低化 合价是_。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23.0 分) 第 7 页,共 22 页 22. 如图 1、图 2、图 3 所示的测定装置都可以用来测定空气成分,请回答问题: (1)图 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2)图 2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步骤为:打开1、2,从导管 a向瓶 A中鼓入空气,待 瓶中的液面低于燃烧匙底部时,关闭1、2。此时进入量筒 B中水的体积为 200mL,观察到瓶 A中的 白磷燃烧。待装置
11、冷却一段时间后,打开2,如果观察到_,说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占 五分之一。 (3)如图 3 所示装置也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过程中反复推拉两端注射器的活塞,其目的是 _,一段时间后,最终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约为_mL。 (4)按图 4 所示装置,在集气瓶内壁用水均匀涂附铁粉除氧剂(其中辅助成分不干扰实验),利用铁锈蚀 原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铁生锈消耗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 连接数字传感器,测得图 1、图 4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分别如图 5、图 6 所示。依据 图 5、图 6 信息,_(选填“图 1”或“图 4”)的测定方法更准确,猜想其原因是_。 与燃烧红磷法相比
12、,用除氧剂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有优点,也有缺点,缺点是_。 23. 实验室常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能用到的装置如图所示。 (1)本实验可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为_(填字母)。 (2)写出高锰酸钾分解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 第 8 页,共 22 页 上述反应的理论产氧率为_产氧率= (氧气) (高锰酸钾) 100%,结果精确到0.1%。 取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充分加热,发现实际产氧率高于上述数值,则可能的原因有_(测定 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可忽略)。 (3)实验室也可用双氧水制氧气。某同学为研究2粉末用量对双氧水分解速率的影响,做了以下实 验:采用不同质量的2粉末做催化剂,每次均用30 10%的双氧
13、水(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测定 收集 500mL氧气所用的时间,结果如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2用量/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所用时间/ 17 8 6 3 2 2 2 2 2 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 24. 某兴趣小组对3分解反应的催化剂进行研究,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用如图装置完成表中实验: 编号 3质量/ 催化剂 催化剂质量/ 收集502所需时间/ 实验 1 5 171 实验 2 5 2 0.5 49 实验 3 5 23 0.5 58 实验 4 5 KCl 0.5 154 (1)设置实
14、验 1 的目的是_。 (2)表中所列 3 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最佳的是_。 (3)写出3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 (4)由实验 1和实验 4 可知,KCl_(填“有”或“无”)催化作用。维持加热条件不变,用实验 1 再 继续收集502,所需时间明显少于 171s,解释原因:_。 (5)要比较3分解反应中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除了测量收集502所需时间外,还可以测量相 同时间内_。 第 9 页,共 22 页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5.0 分) 25. 新型冠状病毒蔓延期间,为做好自我防护我们需要经常消毒,过氧乙酸是常用的消毒剂之一。其化学 式为243,请计算: (1)过氧乙酸相对分子质
15、量_。 (2)过氧乙酸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_。 (3)190.0过氧乙酸中氧元素的质量为_。 答案和解析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A、酒精杀菌消毒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保持社交距离的过程中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C、改变握手拥抱礼节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配戴口罩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A。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 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 质
16、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答案】A 第 10 页,共 22 页 【解析】解:废弃塑料可以回收再利用,既节约了资源又节约了能源,属于可回收物。 故选:A。 据被回收的垃圾成分、性质和用途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了垃圾的分类,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 3.【答案】D 【解析】解: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 积的1 3,试管夹应夹在离试管口三分之一处,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 1 3,没有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手拿在 试管夹的短柄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视线没有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操 作
17、错误。 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塞没有倒放,标签没有对 准手心,瓶口没有紧挨试管口,所示操作错误。 D、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 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 A、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 试题的关键。 4.
18、【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 A错误; 第 11 页,共 22 页 B、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 B 错误; C、原子核由中子和质子构成,故 C 错误; D、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故 D 正确。 故选:D。 5.【答案】C 【解析】解:A、澄清的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钙和水,属于混合物,故 A 错; B、清新的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 B错; C、臭氧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 C正确; D、无色透明的雪碧饮料中含有碳酸、水等物质,属于
19、混合物,故 D 错。 故选:C。 本题考查利用纯净物的概念来判断,物质是否为纯净物,宏观上看只有一种物质组成。 在熟悉概念的基础上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还要从社会实践中了解生活中常见 物质的组成。 6.【答案】A 【解析】解:A、空气中含有氧气,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则空气中含有氧分子,故选项正确。 B、氯酸钾是由钾离子和氯酸根离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选项错误。 C、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选项错误。 D、高锰酸钾是由钾离子和高锰酸根离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选项错误。 故选:A。 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空气中含有氧气,含有氧分子的物质为氧气或空气
20、;化合物中都不含氧分子;据 此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掌握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化合物中都不 含氧分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答案】B 【解析】解: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B、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第 12 页,共 22 页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A、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21、 B、根据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 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8.【答案】D 【解析】解:.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所以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 子是水分子,选项说法正确; B.由化学方程式22 通电 22 +2可知,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 2):32 = 1:8,选项说法 正确; C.江河湖泊的水经沉淀、过滤、消毒、杀菌后,可供人们生活使用,选项说法正确
22、; D.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软水是不含或含有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选项说法 错误。 故选:D。 A.根据水的结构以及分子的性质来分析; B.根据电解水时生成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来分析; C.根据净化水的方法来分析; D.根据硬水与软水的概念来分析。 本题考查了分子的性质、电解水的原理、净化水的方法、硬水与软水的概念等,难度不大。 9.【答案】D 【解析】解: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 反应前后分子数目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反应前后物质种类改变; 第 13 页,共 22 页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 故选:D。
23、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 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10.【答案】D 【解析】解:A、纯净物是只有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两者属 于并列关系,故 A 错误; B、物质的性质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质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中物理性质,物质通过 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是化学性质,两者属并列关
24、系,故 B错误; C、分解反应是化学反应的一种基本反应类型,两者属于包含关系;故 C错误; D、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化合反应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有氧气参 加的化合反应是氧化反应,生成物是一种的氧化反应是化合反应,两者属于交叉关系,故 D正确。 故选:D。 A、根据纯净物与混合物定义解答; B、根据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的定义解答; C、根据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的定义解答; D、根据化合物与氧化物的定义解答 明确各种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是解答本题关键 11.【答案】D 【解析】解:2(25)()4中铝和氧的质量比为:(27 2):16 (5 + ) = 3:8, = 4。
25、 故选:D。 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根据化学式确定物质的元素组成, 及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的知识, 并能在解题中灵活应用。 12.【答案】C 第 14 页,共 22 页 【解析】解:A、反应前后碳原子都是 2 个,氢原子都是 18 个,反应前氧原子是 37个,反应后应该是 37 个,其中 24 个包含在 2X中,反应前铬原子是 4 个,反应后应该是 4 个,包含在 2X中,反应前硫原子是 6 个,反应后应该是 6 个,包含在 2X中,X化学式为2(4)3,该选项说法正确; B、医疗上常用75%的酒精水溶液消毒,该选项说法正确; C、
26、酒精中含有三种元素,不是氧化物,二氧化碳是由氧元素和碳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氧化物,该选项说 法不正确; D、喝酒的人会散发酒味,说明微粒在不断运动,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 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13.【答案】C 【解析】解:实验 A是水的蒸馏,此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发生的属于物理变化,不能用于验证质
27、量 守恒定律,说法错误; 水的蒸馏和水的净化均属于物理变化,不能验证水的组成;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 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该实验可验证水的组成,说法正确; 实验 A中烧瓶里加碎瓷片是为了防止出现暴沸,说法正确;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具有可燃性,氧气具有助燃性,需要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氢气,用带火星的 木条检验氧气,说法错误; 实验 C中小卵石、石英沙的作用是过滤,说法错误; 中水的净化后得到的水中仍含有可溶性杂质,所以得到的“水”属于混合物,说法错误。 故选:C。 根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要求来分析; 根据验证水的组成的实验来分析; 根据蒸馏的注意事项来分析; 根据电解
28、水的现象以及气体的性质来分析; 根据净化水的方法来分析; 根据所得水的组成来分析。 第 15 页,共 22 页 本题考查了水的净化、水的电解等相关知识,记忆性知识较多,因此,同学们学习时要注重基础知识的积 累,强化记忆才能灵活应用解答问题。 14.【答案】D 【解析】解: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体积比是 2:1,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B、镁燃烧生成氧化镁,镁完全反应后,氧化镁质量不再变化,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C、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剩余固体中钾元素质量始终不变,该选项对 应关系正确; D、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随着反应进行,气体质量增大,该选项对应关
29、系不正确。 故选:D。 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体积比是 2:1; B、镁燃烧生成氧化镁; C、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D、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 确的结论。 15.【答案】C 【解析】解:A、环氧乙烷和乙烯(24)的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均为 2:4,碳元素与氢元素的 质量之比是(12 2):(1 4) = 6:1,故选项说法正确。 B、混合气体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之比是(12 2):(1 4) = 6:1,环氧乙烷和乙烯(24)按一定质量 比混合的气
30、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72%,则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2%,故选项说法正确。 C、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 72% 12% = 16%,故选项说法错误。 D、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6%,则混合气体中环氧乙烷的质量分数为16% ( 16 122+14+16 100%) = 44%, 则乙烯的质量分数为1 44% = 56%,则环氧乙烷与乙烯的分子数之比是 44% 122+14+16: 56% 122+14 = 1:2, 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A、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碳、氢元素的质量比,进行分析判断。 第 16 页,共 22 页 C、
31、根据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1 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氢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化合物的质量=该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能力。 16.【答案】B 【解析】解: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和水中氢元素来自于 R,因此 R一定含 C、H元素,该选项说法正确; 反应的氧气质量:4.4 + 2.7 2.3 = 4.8,R 中碳元素质量:4.4 12 44 = 1.2,氢元素质量: 2.7 2 18 = 0.3,氧元素质量:2.3 1.2 0.3 = 0.8,因此 R一定含有氧元素,该
32、选项说法不正确; 一定含氧元素,该选项说法正确; 每个分子中 H、O的原子个数比为:0.3 1 :0.8 16 = 6:1,该选项说法正确; 每个分子中 C、H 的原子个数比为:1.2 12 :0.3 1 = 1:3,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每个分子中 C、H 的原子个数比为 1:3,该选项说法正确; 该物质中 C、O、H 的元素质量比为:1.2:0.8:0.3 = 12:8:3,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
33、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 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17.【答案】33 23+ 2 +6 4 【解析】解:(1)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若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 的数字,所以 3 个氨分子可表示为:33; (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 号在后,带 1 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 2个铝离子 可表示为:23+; (3)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
34、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 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锰酸钾中锰元素显+6价,故可表示 第 17 页,共 22 页 为:2 +6 4; (4)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故答案为:(1)33; (2)23+; (3)2 +6 4; (4)。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 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 离子还是化合价, 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 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
35、解,又考查了学生 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18.【答案】(1) (2) (3) (4) (5) (6) 【解析】 解: (1)0时水结成冰, 由液态变为固态, 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 没有新物质生成, 属于物理变化; (2)汽油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所以汽油可以燃烧属于化学性质; (3)块状胆矾变成粉末状胆矾,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4)酒精挥发是由液态变为气态, 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 没有新物质生成, 属于物理变化, 所以酒精易挥发, 属于物理性质; (5)煤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36、 (6)鸡蛋发臭已经变质,有菌类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填:A;D;A;C;B;B 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 质的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 第 18 页,共 22 页 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 本题难度不大,充分理解两种变化和两种性质的概念与区别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9.【答案】 不正确 水蒸气 活性炭 过滤 ABD 【解析】解:(1)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中除了可吸入颗粒物外,还包括2、2、CO; (2)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水中
37、溶解有氧气,但不能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3)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上附有一层水珠,原因是冰棒的杯子温度很低,使周围温度降低,空气中水蒸气冷 凝成小水滴,所以可以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4)自来水厂抽取河水进行净化的过程中可加入活性炭除去水中的异味; (5)过滤可以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水分子本身 没有改变,只是水分子间的间隔发生改变。 故答案为:(1); (2)不正确; (3)水蒸气; (4)活性炭; (5)过滤;ABD。 (1)根据空气污染解答即可; (2)根据氧气的物理性质分析; (3)根据水蒸气的冷凝分析; (4)性炭具有吸附作用,可以吸附
38、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5)根据净水的方法和物理变化的实质分析。 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空气的污染、物质的性质、净化水的方法和防止环境污染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对 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20.【答案】原子 氮气、氧气 硫酸铜、氯化钠 3 16.00 镁 【解析】解:(1)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所以甲 表示原子;故填:原子; 氮气是由氮分子构成的、金刚石是由碳原子构成的、硫酸铜是由铜离子与硫酸根离子构成的、铁是由铁 原子构成的、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与氯离子构成的;故填:氮气、氧气;硫酸铜、 氯化钠; 第 19 页,共 22 页
39、 (2)元素是铝元素, 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3; 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00; 故填:3;16.00; (3)等质量的金属中,相对原子质量越小的所含的原子个数越多,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铝的相对原子 质量为26.98,则等质量的镁和铝,所含原子数较多的是镁;故填:镁。 (1)根据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来分析; (2)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以及原子结构来分析; (3)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 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1.【答案】2 2:3
40、N 3 【解析】解: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氨气和一氧化氮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水和氮气, 化学方程式为43+ 6 催化剂 62 + 52。 (1)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反应涉及到的物质中,氮气属于单质;故填:2; (2)由化学方程式可知, 该反应中, 参加反应的(3)与生成的(2)的分子个数最简整数比是 4: 6 = 2: 3;故填:2:3; (3)在该化学反应中,氮元素由3价和+2价变成 0 价,其他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氮元素的最低化合价 为3价;故填:N;3。 根据微观反应示意图与质量守恒定律书写化学方程式,然后根据物质的组成与分类、化学方程式、物质中 元素的化合价来
41、分析。 本题考查化学反应微观图示,能根据图示写出物质的化学式,会根据微观图示判断化合物或单质。 22.【答案】4 + 52 点燃 225 量筒中剩余水的体积是 160mL 使装置中的氧气完全反应 24 图 4 铁生 锈消耗氧气更彻底 反应时间较长 【解析】解:(1)图 1中,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 + 52 点燃 225。 故填:4 + 52 点燃 225。 (2)如果观察到量筒中剩余水的体积是 160mL,说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占五分之一。 故填:量筒中剩余水的体积是 160mL。 第 20 页,共 22 页 (3)如图 3 所示装置也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42、实验过程中反复推拉两端注射器的活塞,其目的是使装置 中的氧气完全反应,一段时间后,最终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约为:30 30 1 5 = 24。 故填:使装置中的氧气完全反应;24。 (4)依据图 5、图 6 信息,图 4的测定方法更准确,猜想其原因是铁生锈消耗氧气更彻底。 故填:图 4;铁生锈消耗氧气更彻底。 与燃烧红磷法相比,用除氧剂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有优点,也有缺点,缺点是反应时间较长。 故填:反应时间较长。 磷燃烧、铁生锈能够消耗空气中的氧气,氧气消耗后,容器中的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水进入 容器,进入容器中的水的体积即为容器中空气中的氧气体积,进一步可以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43、加热时,铜能够消耗空气中的氧气,氧气消耗后,容器中的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容器内体积 减小,减少的体积即为容器中空气中的氧气体积,进一步可以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可以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物质应该具备的条件是: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物是固体,不能和 空气中的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23.【答案】AE 24 24+ 2+ 2 10.1% 生成的锰酸钾分解产生了氧 气 222 2 22 + 2 其他条件相同时,在一定范围内2粉末用量越多,双氧水分解速率越快 【解析】解:(1)高锰酸钾为固体,反应条件加热,则发生装置为固固加热型,则发生装置为 A,氧气不易 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
44、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或排水集气法收集,则收集装置为 E,故填:AE; (2)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 4 24+ 2+ 2,故填:24 24+ 2+ 2; 分析24 24+ 2+ 2反应可知,每 316份质量的高锰酸钾生成 32 份质量的氧气,则 产氧率= 32 316 100% = 10.1%,故填:10.1%; 锰酸钾中含有氧元素,则取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充分加热,发现实际产氧率高于上述数值,则可能 的原因为生成的锰酸钾分解产生了氧气,故填:生成的锰酸钾分解产生了氧气; (3)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生成水和氧气,则反应方程式为222 2 22
45、 + 2,故填: 222 2 22 + 2;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当2粉末由0.1增加0.5时,随着2粉末用量越多,双氧 第 21 页,共 22 页 水分解速率越快,2粉末增加到0.5以上时,双氧水分解速率不再改变,所以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其 他条件相同时,在一定范围内2粉末用量越多,双氧水分解速率越快,故填:其他条件相同时,在一定 范围内2粉末用量越多,双氧水分解速率越快。 (1)依据高锰酸钾为固体,反应条件加热,和氧气的性质分析; (2)依据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分析; 依据高锰酸钾分解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中的质量关系分析; 依据锰酸钾的组成分析; (3)依
46、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生成水和氧气分析; 依据实验数据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氧气的制取和催化剂,主要利用实验装置图及实验数据来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结合各方面 的条件得出正确结论。 24.【答案】(1)对比实验; (2)2; (3)232 + 32; (4)有;生成的 KCl 加快了反应; (5)收集气体的体积 【解析】解:(1)通过对比才能知道实验 2、3、4 中加入药品后有无催化作用; (2)除了加入药品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根据对比可知,收集相同体积的氧气,实验 2 所用时间最短, 即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最好; (3)氯酸钾在催化剂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32 + 3
47、2; (4)由实验 1和实验 4 可知,KCl 有催化作用;维持加热条件不变,用实验 1 再继续收集收集502,所需 时间明显少于 171s,是因为氯酸钾分解生成的氯化钾对反应起了催化作用; (5)要比较3分解反应中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除了测量收集50 2所需时间外,还可以测量相同 时间内收集氧气的体积。 本题主要考查了能够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解答这类题时要注意尽可能的把题中的能够影响化学反应的因 素找出,然后再利用控制变量法来进行判断,最后得出答案。 25.【答案】76 C:H: = 6:1:12 120g 第 22 页,共 22 页 【解析】解:(1)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 2 + 1 4 + 16 3 = 76; (2)过氧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