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知识精要知识精要 新定义型问题是学习型阅读理解题,是指题目中首先给出一个新定义(新概念或新公式),通过阅读题 目提供的材料,理解新定义,再通过对新定义的理解来解决题目提出的问题。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对新定义 的理解与运用来考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便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点突破要点突破 解决此类题的关键是(1)深刻理解“新定义”明确“新定义”的条件、原理、方法、步骤和结论;(2) 重视“举例”,利用“举例”检验是否理解和正确运用“新定义”; 归纳“举例”提供的做题方法;归纳“举例”提 供的分类情况;(3)依据新定义,运用类比、归纳、联想、分类讨论以及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题 目中需
2、要解决的问题。 典例精讲典例精讲 例 1 阅读理解: 如图 1,若在四边形 ABCD 的边 AB 上任取一点 E(点 E 与点 A,B 不重合) ,分别连结 ED,EC,可以 把四边形 ABCD 分成三个三角形,如果其中有两个三角形相似,我们就把 E 叫做四边形 ABCD 的边 AB 上 的相似点;如果这三个三角形都相似,我们就把 E 叫做四边形 ABCD 的边 AB 上的强相似点解决问题: (1)如图 1,若A=B=DEC=55 ,试判断点 E 是否是四边形 ABCD 的边 AB 上的相似点,并说明 理由; (2)如图 2,在矩形 ABCD 中,AB=5,BC=2,且 A,B,C,D 四点均
3、在正方形网格(网格中每个小正 方形的边长为 1)的格点(即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上,试在图 2 中画出矩形 ABCD 的边 AB 上的一个强相 似点 E; 拓展探究: (3)如图 3,将矩形 ABCD 沿 CM 折叠,使点 D 落在 AB 边上的点 E 处若点 E 恰好是四边形 ABCM 的边 AB 上的一个强相似点,请直接写出 BC AB 的值 图 1 图 2 图 3 【答案】 (1)点 E 是四边形 ABCD 的 AB 边上的相似点; (2)如图; (3) 3 2 BC AB 2 例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点 P 的坐标为(x1,y1) ,点 Q 的坐标为(x2,y2) ,且 x1
4、x2,y1y2, 若 P,Q 为某个矩形的两个顶点,且该矩形的边均与某条坐标轴垂直,则称该矩形为点 P,Q 的“相关矩形”, 如图为点 P,Q 的“相关矩形”示意图 (1)已知点 A 的坐标为(1,0) , 若点 B 的坐标为(3,1) ,求点 A,B 的“相关矩形”的面积; 点 C 在直线 x=3 上,若点 A,C 的“相关矩形”为正方形,求直线 AC 的表达式; (2)O 的半径为,点 M 的坐标为(m,3) ,若在O 上存在一点 N,使得点 M,N 的“相关矩形” 为正方形,求 m 的取值范围 3 【答案】(1)直线 AC 的表达式为 y=x1 或 y=x1; (2)1m5 或5m1 解
5、: (1)A(1,0) ,B(3,1) 由定义可知:点 A,B 的“相关矩形”的底与高分别为 2 和 1, 点 A,B 的“相关矩形”的面积为 2 1=2; 由定义可知:AC 是点 A,C 的“相关矩形”的对角线, 又点 A,C 的“相关矩形”为正方形 直线 AC 与 x 轴的夹角为 45 , 设直线 AC 的解析为:y=x+m 或 y=x+n 把(1,0)分别 y=x+m, m=1, 直线 AC 的解析为:y=x1, 把(1,0)代入 y=x+n, n=1, y=x+1, 综上所述,若点 A,C 的“相关矩形”为正方形,直线 AC 的表达式为 y=x1 或 y=x+1; (2)设直线 MN
6、的解析式为 y=kx+b, 点 M,N 的“相关矩形”为正方形, 由定义可知:直线 MN 与 x 轴的夹角为 45 , 4 k= 1, 点 N 在正方形边上, 当直线 MN 与正方形有交点时,点 M,N 的“相关矩形”为正方形, 当 k=1 时, 作过 R 与 K 的直线与直线 MN 平行, 将(-1,1)和(2,-2)分别代入 y=x+b 得 b=2 或 b=-4 把 M(m,3)代入 y=x+2 和 y=x-4, 得 m=1 m=7 1m7, 课堂精练课堂精练 一、几何新定义型问题一、几何新定义型问题 1定义:如图,点 M,N把线段 AB 分割成 AM,MN 和 BN 三段,若以 AM,M
7、N,BN 为边的三角形 是一个直角三角形,则称点 M,N 是线段 AB 的勾股分割点 请解决下列问题: (1)已知点 M,N 是线段 AB 的勾股分割点,且 BNMNAM.若 AM2,MN3,求 BN 的长; (2)如图,若点 F,M,N,G 分别是 AB,AD,AE,AC 边上的中点,点 D,E 是线段 BC 的勾股分割 点,且 ECDEBD,求证:点 M,N 是线段 FG 的勾股分割点 5 【答案】 (1); (2)证明见解析. (2) 点 F、 M、 N、 G 分别是 AB、 AD、 AE、 AC 边上的中点, FM、 MN、 NG 分别是ABD、 ADE、 AEC 的中位线,BD=2F
8、M,DE=2MN,EC=2NG 点 D,E 是线段 BC 的勾股分割点,且 ECDEBD,EC2=DE2+DB2,4NG2=4MN2+4FM2, NG2=MN2+FM2,点 M,N 是线段 FG 的勾股分割点 2.如图 1,点C将线段AB分成两 部分,如果 ACBC ABAC ,那么称点C为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 某研究小组在进行课题学习时,由黄金分割点联想到“黄金分割线”,类似地给出“黄金分割线”的定义: 直线l将一个面积为S的图形分成两部分,这两部分的面积分别为 1 S, 2 S,如果 12 1 SS SS ,那么称直线l为 该图形的黄金分割线 (1)研究小组猜想:在ABC中,若点D为AB边
9、上的黄金分割点(如图 2),则直线CD是ABC 的黄金分割线你认为对吗?为什么? (2)请你说明:三角形的中线是否也是该三角形的黄金分割线? (3)研究小组在进一步探究中发现:过点C任作一条直线交AB于点E,再过点D作直线DFCE, 交AC于点F,连接EF(如图 3),则直线EF也是ABC的黄金分割线 请你说明理由 (4)如图 4,点E是ABCD的边AB的黄金分割点,过点E作EFAD,交DC于点F,显然直 线EF是ABCD的黄金分割线请你画一条ABCD的黄金分割线,使它不经过ABCD各边黄金分 割点 6 【答案】见解析 (3)因为DFCE,所以DEC和FCE的公共边CE上的高也相等, 所以有
10、DECFCE SS 7 分 设直线EF与CD交于点G所以 DGEFGC SS 所以 ADCFGCAFGD SSS 四边形 DGEAEFAFGD SSS 四边形 , BDCBEFC SS 四边形 又因为 ADCBDC ABCADC SS SS ,所以 BEFCAEF ABCAEF SS SS 四边形 9 分 因此,直线EF也是ABC的黄金分割线 10 分 (4)画法不惟一,现提供两种画法; 12 分 画法一:如答图 1,取EF的中点G,再过点G作一条直线分别交AB,DC于M,N点, 则直线MN就是ABCD的黄金分割线 画法二:如答图 2,在DF上取一点N,连接EN,再过点F作FMNE交AB于点M
11、, 连接MN,则直线MN就是ABCD的黄金分割线 7 3定义:四边形的一条对角线把这个四边形分成了两个三角形,如果这两个三角形相似(不全等) ,我 们就把这条对角线叫做这个四边形的“相似对角线” 理解: (1)如图 1,已知 RtABC 在正方形网格中,请你只用无刻度的直尺在网格中找到一点 D,使四边形 ABCD 是以 AC 为“相似对角线”的四边形(保留画图痕迹,找出 3 个即可) ; (2)如图 2,在四边形 ABCD 中,ABC=80 ,ADC=140 ,对角线 BD 平分ABC 求证:BD 是四边形 ABCD 的“相似对角线”; (3)如图 3,已知 FH 是四边形 EFCH 的“相似
12、对角线”,EFH=HFG=30 ,连接 EG,若EFG 的面 积为 2,求 FH 的长 【答案】 (1)见解析; (2 )证明见解析; (3)FH=2 解: (1)由图 1 知,AB=,BC=2,ABC=90 ,AC=5, 四边形 ABCD 是以 AC 为“相似对角线”的四边形, 当ACD=90 时,ACDABC 或ACDCBA, 或, CD=10 或 CD=2.5 同理:当CAD=90 时,AD=2.5 或 AD=10, (2)ABC=80 ,BD 平分ABC, F C B D E A N M G (第 21 题答图 1) F C B D E A N M (第 21 题答图 2) 8 ABD
13、=DBC=40 , A+ADB=140 ADC=140 , BDC+ADB=140 , A=BDC, ABDBDC, BD 是四边形 ABCD 的“相似对角线”; 【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综合题,涉及到新概念、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正确理解新概 念,熟练应用相似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9 4. 我们给出如下定义:如果四边形中一对顶点到另一对顶点所连对角线的距离相等,则把这对顶点叫做 这个四边形的一对等高点例如:如图,平行四边形 ABCD 中,可证点 A、C 到 BD 的距离相等,所以点 A、C 是平行四边形 ABCD 的一对等高点,同理可知点 B、D 也是平行四边形 ABCD
14、 的一对等高点 (1)如图,已知平行四边形 ABCD,请你在图中画出一个只有一对等高点的四边形 ABCE(要求: 画出必要的辅助线); (2)已知 P 是四边形 ABCD 对角线 BD 上任意一点(不与 B、D 点重合),请分别探究图、图中 S1, S2,S3,S4四者之间的等量关系(S1,S2,S3,S4分别表示ABP,CBP,CDP,ADP 的面积): 如图,当四边形 ABCD 只有一对等高点 A、C 时,你得到的一个结论是_; 如图,当四边形 ABCD 没有等高点时,你得到的一个结论是_ 【答案】见解析 二、函数与图形新定义型二、函数与图形新定义型问题问题 5. 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 xO
15、y 中的点 P 和直线 m,给出如下定义:若存在一点 P,使得点 P 到直线 m 的 距离等于 ,则称 P 为直线 m 的平行点 (1)当直线 m 的表达式为 y=x 时, 10 在点 P1(1,1),P2(0,2),P3( 2 2 , 2 2 )中,直线 m 的平行点是 ; O 的半径为10,点 Q 在O 上,若点 Q 为直线 m 的平行点,求点 Q 的坐标. (2)点 A 的坐标为(n,0),A 半径等于 1,若A 上存在直线xy3的平行点,直接写出 n 的取值范围 【答案】见解析 在 RtBHQ1中,可求 NQ1=NB=2. 所以 ON=22. 所以点 Q1的坐标为(2,22). 同理可
16、求点 Q2的坐标为(22 , 2). 如图 2,当点 B 在原点下方时,可求点 Q3的坐标为(22 , 2)点 Q4的坐标为 11 (2 , 22). 综上所述,点 Q 的坐标为(2,22),(22 , 2),(22 , 2),(2 , 22). (2) 3 34 n 3 34 . 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设点 P(x1,y1) ,Q(x2,y2)是图形 W 上的任意两点 定义图形 W 的测度面积:若|x1x2|的最大值为 m,|y1y2|的最大值为 n,则 S=mn 为图形 W 的测度面 积 例如,若图形 W 是半径为 1 的O,当 P,Q 分别是O 与 x 轴的交点时,如图 1,|
17、x1x2|取得最大值, 且最大值 m=2;当 P,Q 分别是O 与 y 轴的交点时,如图 2,|y1y2|取得最大值,且最大值 n=2则图形 W 的测度面积 S=mn=4 (1)若图形 W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BO,OA=OB=1 如图 3,当点 A,B 在坐标轴上时,它的测度面积 S= ; 如图 4,当 ABx 轴时,它的测度面积 S= ; (2)若图形 W 是一个边长 1 的正方形 ABCD,则此图形的测度面积 S 的最大值为 ; (3)若图形 W 是一个边长分别为 3 和 4 的矩形 ABCD,求它的测度面积 S 的取值范围 【答案】 (1)1,1; (2)2; (3)12S 49 2
18、解: (1)如图 3, 12 OA=OB=1,点 A,B 在坐标轴上, 它的测度面积 S=|OA|OB|=1, 故答案为:1 如图 4, ABx 轴,OA=OB=1 AB= 2,OC= 2 2 , 它的测度面积 S=|AB|OC|= 2 2 2 =1, 故答案为:1 13 故答案为:2 当顶点 A,C 都不在 x 轴上时,如图 8,过点 A 作直线 AHx 轴于点 E,过 C 点作 CFx 轴于点 F, 过点 D 作直线 GHx 轴,分别交 AE,CF 于点 H,G,则可得四边形 EFGH 是矩形, 当点 P,Q 与点 A,C 重合时,|x1x2|的最大值为 m=EF,|y1y2|的最大值为
19、n=GF 图形 W 的测度面积 S=EFGF, ABC+CBF=90 ,ABC+BAE=90 , CBF=BAE, AEB=BFC=90 , AEBBFC, 4 3 AEEBAB BFFCBC , 设 AE=4a,EB=4b, (a0,b0) ,则 BF=3a,FC=3b, 在 RTAEB 中,AE2+BE2=AB2, 14 16a2+16b2=16,即 a2+b2=1, b0, 2 1ba , 在ABE 和CDG 中, EG ABECDG ABCD ABECDG(AAS) CG=AE=4a, EF=EB+BF=4b+3a,GF=FC+CG=3b+4a, 图形 W 的测度面积 S=EFGF=(
20、4b+3a) (3b+4a) 考点:圆的综合题;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全等三角形;新定义题目;探究型题目 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Q 为坐标系上任意一点,某图形上的所有点在Q 的内部(含角的边) ,这 时我们把Q 的最小角叫做该图形的视角 如图 1, 矩形 ABCD, 作射线 OA, OB, 则称AOB 为矩形 ABCD 的视角 15 (1)如图 1,矩形 ABCD,A(,1) ,B(,1) ,C(,3) ,D(,3) ,直接写出视角 AOB 的度数; (2)在(1)的条件下,在射线 CB 上有一点 Q,使得矩形 ABCD 的视角AQB=60 ,求点 Q 的坐标; (3)如图 2,P 的半径为
21、 1,点 P(1,) ,点 Q 在 x 轴上,且P 的视角EQF 的度数大于 60 , 若 Q(a,0) ,求 a 的取值范围 【答案】 (1)视角AOB 的度数是 120 ; (2)Q 的坐标(,1) ; (3)a 的取值范围是 0a2 解: (1)120 ; (2)连结 AC,在射线 CB 上截取 CQ=CA,连结 AQ AB=2,BC=2, AC=4 16 ACQ=60 ACQ 为等边三角形, 即AQC=60 CQ=AC=4, Q(,1) a 的取值范围是 0a2 点睛:本题的关键是理解视角的定义,然后根据定义求出题目的要求,三角函数求出度数,第三问里要 注意切线的位置的特殊性,利用切线
22、的性质求出视角,近而得出 Q 点横坐标的取值范围内的数值即可. 9. 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的点( , )Q x y(x0) ,将它的纵坐标 y 与横坐标 x 的比 y x 称为点 Q 的“理 想值”,记作 Q L.如( 1,2)Q 的“理想值” 2 2 1 Q L . (1)若点(1, )Qa在直线4yx上,则点 Q 的“理想值” Q L等于_; 17 如图,( 3,1)C, C 的半径为 1. 若点 Q 在C 上, 则点 Q 的“理想值” Q L的取值范围是 . (2)点 D 在直线 3 +3 3 yx 上,D 的半径为 1,点 Q 在D 上运动时都有 0LQ3,求点 D 的横 坐
23、标 D x的取值范围; (3)(2,)Mm(m0) ,Q 是以 r 为半径的M 上任意一点,当 0LQ2 2时,画出满足条件的最大圆, 并直接写出相应的半径 r 的值.(要求画图位置准确,但不必尺规作图) 【答案】见解析 18 由 0 Q L 3,作直线 3yx 如图 13, 当D 与 x 轴相切时, 相应的圆心 1 D 满足题意, 其横坐标取到最大值 作 11 D Ex 轴于点 1 E , 可得 11 D E OB, 111 D EAE BOAO D 的半径为 1, 11 1D E 1 3AE , 11 2 3OEOAAE 1 2 3 D x 图 13 19 2 1D F 图 15 图 14
24、 20 三、方程、不等式、函数与新定义 11对于三个数 、 、 ,用表示这三个数的中位数,用表示这三个数中最大数,例如: ,. 解决问题: (1)填空: ,如果,则 的取值范围 为 ; (2)如果,求 的值; (3)如果,求 的值. 【答案】 (1),; (2)3 或 0; (3) x=3 或3 21 解: (1)sin45 =,cos60 = ,tan60 =, Msin45 ,cos60 ,tan60 =, max3,53x,2x6=3, 则, x 的取值范围为:, 故答案为:,; (2)2M2,x+2,x+4=max2,x+2,x+4, 分三种情况:当 x+42 时,即 x2, 原等式变
25、为:2(x+4)=2,x=3, x+22x+4 时,即2x0, 原等式变为:2 2=x+4,x=0, 当 x+22 时,即 x0, 原等式变为:2(x+2)=x+4,x=0, 综上所述,x 的值为3 或 0; (3)不妨设 y1=9,y2=x2,y3=3x2,画出图象,如图所示: 结合图象, 不难得出, 在图象中的交点 A、 B 点时, 满足条件且 M9, x2, 3x2=max9, x2, 3x2=yA=yB, 此时 x2=9,解得 x=3 或3 点睛:本题考查了方程和不等式的应用及新定义问题,理解新定义,并能结合图象,可以很轻松将抽象 题或难题破解,由此看出,图象在函数相关问题的作用是何等
26、重要 22 12定义:对于给定的二次函数 y=a(xh)2+k(a0) ,其伴生一次函数为 y=a(xh)+k,例如:二 次函数 y=2(x+1)23 的伴生一次函数为 y=2(x+1)3,即 y=2x1 (1)已知二次函数 y=(x1)24,则其伴生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_; (2)试说明二次函数 y=(x1)24 的顶点在其伴生一次函数的图象上; (3)如图,二次函数 y=m(x1) 24m(m0)的伴生一次函数的图象与 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 B、A, 且两函数图象的交点的横坐标分别为 1 和 2,在AOB 内部的二次函数 y=m(x1)24m 的图象上有一 动点 P,过点 P 作 x 轴的平行线与其伴生一次函数的图象交于点 Q,设点 P 的横坐标为 n,直接写出线段 PQ 的长为 时 n 的值 【答案】y=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