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20-2021学年安徽省芜湖市市区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 资源ID:165199       资源大小:320.83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0-2021学年安徽省芜湖市市区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1、2020-2021 学年安徽省芜湖市市区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学年安徽省芜湖市市区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一、选择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1 分,共分,共 12 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 1 (1 分)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川融化 B葡萄酿酒 C鲜橙榨汁 D手机碎屏 2 (1 分)近期,一部系列科普专题片我们需要化学热播,该片深入浅出地为观众呈现了化学的本源, 以及我们生活的化学本质下列对化学科学的认识错误的是( ) A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B化

    2、学为人类研制了新材料 C化学的发展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D化学为人类健康提供了保障 3 (1 分)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倾倒液体 B点燃酒精灯 C量取液体 D检查装置气密性 4 (1 分)共享单车已成为城市公共出行新时尚,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 。下列做法与该 理念不相符的是( ) A自带布袋购物 B垃圾野外焚烧 C乘坐公交出行 D多使用太阳能 5 (1 分)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B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烟雾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带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

    3、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6 (1 分)化学实验步骤是有先后顺序的,如果违规操作,会导致实验失败甚至发生危险事故。下列对高锰 酸钾制取氧气时的“先”与“后”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 A检查装置气密性,先把手掌紧贴容器外壁,再把导管伸入水中 B加热时先对试管预热,再对准药品部位加热 C装配仪器时,先装药品,再检查装置气密性 D收集气体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再把导气管移出水面 7 (1 分)某同学制取氧气时,试管炸裂了,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 ) 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试管外壁有水滴;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 收集完毕,先撤去酒精灯 A B C D 8 (1

    4、分)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摆放平稳且面对刻度。他首先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 25mL, 倾倒出一部分液体后又仰视读数为 17mL,则该同学实际倒处液体的体积为( ) A等于 8mL B大于 8mL C小于 8mL D无法确定 9 (1 分)推理时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因此物理变化也伴随着化学变化 B二氧化锰是制取氧气的催化剂,因此二氧化锰能改变反应速率 C物质燃烧是较剧烈的氧化反应,因此氧化反应都是剧烈的 D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因此氧气具有可燃性 10 (1 分)A、C 两圆分别表示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中

    5、,属于反应 B 的是( ) A镁+氧气氧化镁 B二氧化碳+水碳酸 C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 D水氢气+氧气 11 (1 分)图 1 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中与集气瓶相连的压强传感器等电子设备能将 集气瓶内气体压强精确地记录并保存下来图 2、图 3 是用该装置测得的红磷和木炭分别在集气瓶中燃 烧的压强时间关系图(该装置气密性良好,p0是集气瓶内初始气压,p 和 p分别是反应结束后恢复到 室温时集气瓶内的气压已知相同条件下集气瓶中气体压强与气体所占体积成正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燃烧匙内所装红磷或木炭的多少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B反应开始时集气瓶中压强瞬间变大均是由燃烧瞬间产

    6、生了大量气体引起的 C图 3 中 pp0是因为该实验装置漏气造成的 D由图 2 中 p0.79p0可推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占总体积的 21% 12 (1 分)实验室常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现对一定量混合物进行加热,加热过 程中涉及的相关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 4 小题,小题,24 分,附加分分,附加分 3 分,共分,共 27 分)分) 13 (5 分)走进超市,小明来到食品区发现一些包装袋内充满了气体,看上去好像一个小“枕头” (1)薯片的主要成分有土豆、盐等,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 (2)

    7、填充气体的主要作用是 (3)你认为食品充气包装,对所充气体的要求是(回答两点即可) : ; (4)薯片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会发现变软了,说明空气中含有 (5)若所充气体是氮气,则实验室收集氮气的方法是 14 (7 分)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仪器与装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有编号的仪器名称 。 (2)在实验室里,通常用下列方法制氧气: 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 加热高锰酸钾;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三种方法中最能体现“节能、环保、低碳”理 念的制备方法是 (填序号) 。 (3)当用 B 和 D 装置制取氧气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紫红色,为避免此

    8、现象发生,应对该实验装置 作出的一点改动是 。若用 D 装置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应先从水槽中移出导气管,再熄灭酒 精灯,原因是 。 (4)收集一瓶氧气后,用带火星的木条深入瓶中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可能是 (写一条) 。 (5) 氨气极易溶于水, 且密度比空气小, 实验室常用加热固体氯化铵和固体熟石灰的混合物来制备氨气, 实验室制取氨气应采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 。 15 (6 分)为“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 ,小明同学取足量的红磷、镁条、木炭分别在等体积的 A、B、C 三 瓶空气中同时燃烧,充分燃烧后恢复到常温再松开止水夹,发现集气瓶 B 中进水最多,C 中进入水量很 少。 (已

    9、知:镁条在空气中点燃会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还会与氮气发生反应生成黄色固 体氮化镁。 ) (1)A、B 装置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为 ,写出 C 装置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2)实验中红磷、镁条、木炭都用足量的目的是 。 (3)水停止倒吸后发现集气瓶 B 中的水量明显高于集气瓶 A 的原因是 。 (4)从以上实验说明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中,药品的选择除了需要足量外,还要考虑哪些因 素: 、 。 16 (6 分)某研究小组发现,将适量淀粉放入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速率加快对于此现 象,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淀粉能否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作出猜想】

    10、淀粉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验证】 实验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向试管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再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试管 中 小木条不复燃 向盛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 中加入 0.5g 淀粉,再将带火星 的小木条伸入试管中 产生大量气泡,小木条复燃 待中反应结束, 将试管中的 剩余物质过滤、洗涤、干燥、 称量 得固体物质 0.5g 将中所得固体放入试管中, 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然后 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试管中 产生大量气泡,小木条复燃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1)实验、证明、淀粉的 和 在反应前后均未发生变化,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 剂 (2)写出淀粉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文字表达式 【

    11、实验拓展】 该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对比淀粉与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实验均以生成 25mL 气体为准,其他可能 的影响因素忽略不计,相关数据见下表: 实验编号 3%过氧化氢溶液的体 积 其他物质质量 待测数据 20mL 淀粉 0.5g a 20mL 二氧化锰 0.5g b (1)上述实验中“待测数据”是指 ;最后结果表明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较好,则 a b(填 “” 、 “”或“” ) (2) 小明用坩埚钳夹取少量光亮的铜丝, 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表面变黑后, 迅速插入一只装有 20mL3% 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 观察到试管内迅速产生大量气泡, 且变黑的铜丝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发生改变, 于是得

    12、出结论:氧化铜可以加快过氧化氢分解有同学认为这个结论不可靠,原因是过氧化氢分解速率 加快还可能与 有关请你设计实验方案证明 三、计算题(三、计算题(4 分)分) 17 (4 分)中国登山协会为纪念我国首次攀登珠穆朗玛峰成功 50 周年,再次组织攀登。假如每名运动员冲 顶时消耗自带的液氧 4.8kg。求: (1)这些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升?(标准状况下氧气密度为 1.43g/L,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 点后一位) (2)若用“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方法给登山运动员供氧气,是否可行?简述理由。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一、选择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13、1 分,共分,共 12 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 1 (1 分)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川融化 B葡萄酿酒 C鲜橙榨汁 D手机碎屏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冰川融化、鲜橙榨汁、 手机碎屏都属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 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A、冰川融化后还是水分子,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葡萄酿酒,酒精是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 C、鲜橙榨汁没有新物质生成,

    14、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手机碎屏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 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 (1 分)近期,一部系列科普专题片我们需要化学热播,该片深入浅出地为观众呈现了化学的本源, 以及我们生活的化学本质下列对化学科学的认识错误的是( ) A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B化学为人类研制了新材料 C化学的发展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D化学为人类健康提供了保障 【分析】解答时根据化学与生活、生产、交通、医疗保健、环境等方面联系密切的相关知识也就

    15、是, 化学中所学习到的有关物质在生活、生产、交通、医疗保健、环境等方面的具体用途等等来进行解答 【解答】解:A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正确; B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不仅研究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还研究 和创造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正确; C 化学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生活和生产资料,同时化工生产也带来了一些环境污染问题,但这些问题 是利用化学知识可控的,错误; D 化学为人类健康提供了保障,正确; 故选:C。 【点评】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我们研究物质的目的是为了应用, 了解化学的用途有利于培养学习兴趣,提高社会责任感 3 (1

    16、 分)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倾倒液体 B点燃酒精灯 C量取液体 D检查装置气密性 【分析】A、根据倾倒液体的注意事项考虑; B、根据酒精灯的点燃方法考虑; C、根据量筒的读数方法考虑; D、根据装置气密性检查方法考虑。 【解答】解:A、倾倒液体的注意事项: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标签向着手心,试管要倾斜,试管口与试 剂瓶口紧挨着,故 A 错; B、酒精灯的点燃方法:用火柴点燃,不能用酒精灯引燃,故 B 错; C、量筒的读数方法: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 C 错; D、装置气密性检查方法:连接装置,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说明气密性良好,故 D

    17、 正确。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实验基本操作,防止错误操作造成实验失败。 4 (1 分)共享单车已成为城市公共出行新时尚,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 。下列做法与该 理念不相符的是( ) A自带布袋购物 B垃圾野外焚烧 C乘坐公交出行 D多使用太阳能 【分析】 生活习惯影响气候, 节能低碳知识与气候关系非常密切, 只要选项中符合节能减排及低碳生活, 均是可以提倡的。 【解答】解:A、自带布袋购物可以减少白色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故 A 错; B、垃圾野外焚烧会产生大量污染物,不利于环境保护,故 B 正确; C、乘坐公交出行可以减少使用私家车对空气的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

    18、,故 C 错; D、开发利用太阳能,不会污染空气,利于环境保护,故 D 错; 故选:B。 【点评】 环境保护是人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 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 对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必须做好综合治理,以创造出适合于人类生活、工作的环境。 5 (1 分)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B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烟雾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带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分析】A、根据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

    19、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而不 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B、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 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

    20、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6 (1 分)化学实验步骤是有先后顺序的,如果违规操作,会导致实验失败甚至发生危险事故。下列对高锰 酸钾制取氧气时的“先”与“后”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 A检查装置气密性,先把手掌紧贴容器外壁,再把导管伸入水中 B加热时先对试管预热,再对准药品部位加热 C装配仪器时,先装药品,再检查装置气密性 D收集气体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再把导气管移出水面 【分析】A、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将导管插入水中,后用双手紧握试管外壁; B、根据给试管中固体加热的注意事项分析; C、制取气体时,都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再装药品 D、为了防止水倒吸入试管我们应该先撤导管再停止加热。 【解答】

    21、解: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把导管放入水中再用手握住试管外壁,如倒过来先用手握住试管 再把导管放入水中,有可能气体受热膨胀跑到空气中,水槽中不会出现气泡,故错误; B、加热试管先预热,再对准有药品的部位集中加热,以防试管炸裂,故正确; C、制取气体时,都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再装药品,否则会浪费药品,故错误 D、做该实验时如果先撤酒精灯,则会使导管内温度降低,压强变小而把水到吸入试管引起试管炸裂, 故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实验基本操作,并且都是些容易犯得错误,所以在平时操作时一定要注意。 7 (1 分)某同学制取氧气时,试管炸裂了,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 ) 没

    22、有给试管均匀预热;试管外壁有水滴;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 收集完毕,先撤去酒精灯 A B C D 【分析】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就是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造成试管破裂的原因一般有:加热时试 管外壁有水用酒精灯的焰心加热加热时没有预热加热时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先撤了酒精灯, 后移出导管等 【解答】解:根据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的注意事项,造成试管破裂的原因一般有:加热时试管外壁有 水;用酒精灯的焰心加热,导致试管受热不均匀而破裂;加热时没有预热,导致不良后果的产生; 加热时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致使药品中含的水分在管口形成水滴倒流致使热的试管破裂;先撤 了酒精灯,后移出导管致使试

    23、管内温度降低,气压减小,冷水倒吸与热的试管内等。 故选:D。 【点评】此类试题属于实验评价题,解决的办法是根据题目给出的后果或者是实验中不同的数据,找出 可能的原因或做出相应的评价,是近几年中考实验题中经常出现的题目 8 (1 分)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摆放平稳且面对刻度。他首先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 25mL, 倾倒出一部分液体后又仰视读数为 17mL,则该同学实际倒处液体的体积为( ) A等于 8mL B大于 8mL C小于 8mL D无法确定 【分析】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 数比实际偏小,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大根据量筒的读

    24、数与实际值的关系来判断该学生实际倒出 液体的体积大小 【解答】解: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 数比实际偏低,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大他首先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 25mL,其读数会比 实际偏大, 那么实际体积应小于 25mL; 倾倒出一部分液体后又仰视读数为 17mL, 其读数会比实际偏小, 那么实际体积应大于 17mL;则该学生实际倾倒的液体体积小于 8mL 故选:C。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量筒的使用是中考热点之一,量筒操作错误时会出现“俯大仰小” ,即俯视读 数,数值比实际体积大,反之,则小 9 (1 分)推理时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

    25、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因此物理变化也伴随着化学变化 B二氧化锰是制取氧气的催化剂,因此二氧化锰能改变反应速率 C物质燃烧是较剧烈的氧化反应,因此氧化反应都是剧烈的 D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因此氧气具有可燃性 【分析】A、根据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分析; B、根据催化剂的用途分析; C、根据氧化反应分析; D、根据氧气的用途分析 【解答】解:A、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但物理变化不一定伴随着化学变化,错误; B、二氧化锰是制取氧气的催化剂,因此二氧化锰能改变反应速率,正确; C、物质燃烧是较剧烈的氧化反应,但氧化反应不一定都是剧烈的,错误; D、氧气可

    26、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但氧气不具有可燃性,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类推法的应用,学生应能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类推,不能盲目类推,并注意知识点与 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 10 (1 分)A、C 两圆分别表示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中,属于反应 B 的是( ) A镁+氧气氧化镁 B二氧化碳+水碳酸 C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 D水氢气+氧气 【分析】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是氧化反应;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 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 ; 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C 两圆分别表示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B 既属于氧化反应,又

    27、属于化合反应。 A、镁+氧气氧化镁,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又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 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选项正确。 B、二氧化碳+水碳酸,该反应不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故选项错误。 C、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该反应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但该反应的 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D、水氢气+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合反应的特征( “多变一” ) 、氧化反应的特征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 (1 分)图 1 所示装置可

    28、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中与集气瓶相连的压强传感器等电子设备能将 集气瓶内气体压强精确地记录并保存下来图 2、图 3 是用该装置测得的红磷和木炭分别在集气瓶中燃 烧的压强时间关系图(该装置气密性良好,p0是集气瓶内初始气压,p 和 p分别是反应结束后恢复到 室温时集气瓶内的气压已知相同条件下集气瓶中气体压强与气体所占体积成正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燃烧匙内所装红磷或木炭的多少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B反应开始时集气瓶中压强瞬间变大均是由燃烧瞬间产生了大量气体引起的 C图 3 中 pp0是因为该实验装置漏气造成的 D由图 2 中 p0.79p0可推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占总体积的 21% 【

    29、分析】A根据药品多少来分析; B根据压强瞬间变大的原因来分析; C根据木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来分析; D根据红磷燃烧生成了五氧化二磷,消耗了氧气来分析 【解答】解:A若所用药品过少,就不会将装置内的氧气耗尽,会导致实验结果出现误差,故错误; B红磷反应开始时,物质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气体体积受热膨胀,所以集气瓶中压强瞬间变大的是由 燃烧放热造成的, 木炭反应开始时集气瓶中压强瞬间变大是由燃烧瞬间产生了大量气体引起的, 故错误; C由于木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造成了压强不变,故错误; D 由于红磷燃烧生成了五氧化二磷固体, 造成了压强的减小, 可推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占总体积的 21%, 故

    30、正确。 故选:D。 【点评】解这类题目,主要是根据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根据结论得出的物质性质,属基础性知识考 查题 12 (1 分)实验室常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现对一定量混合物进行加热,加热过 程中涉及的相关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 A B C D 【分析】根据氯酸钾制取氧气时,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可知,氯酸钾的质量等于生成的氯 化钾和氧气的质量,则固体混合物随反应的进行质量减少,而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所以二氧化锰在混 合物中质量分数在不断变大,直到反应结束,不再发生变化解答; 【解答】解: A、氯酸钾制取氧气时,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可知,氯

    31、酸钾的质量等于生成的氯化钾和氧 气的质量,则固体混合物随反应的进行质量减少,完全反应后,固体质量不变,故正确; B、氯酸钾制取氧气时,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氧气质量从零开始,故错误; C、氯酸钾制取氧气时,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则固体混合物随反应的进行质量减少,而二氧化锰的质量 不变,所以二氧化锰在混合物中质量分数在不断变大,直到反应结束,不再发生变化,故错误; D、氯酸钾制取氧气时,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可知,氯酸钾的质量等于生成的氯化钾和氧 气的质量,则固体混合物随反应的进行质量减少,而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故错误; 故选:A。 【点评】正确辨别坐标所表示的变化量,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分析

    32、变化中相关量的变化关系,是解 答问题的基础。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 4 小题,小题,24 分,附加分分,附加分 3 分,共分,共 27 分)分) 13 (5 分)走进超市,小明来到食品区发现一些包装袋内充满了气体,看上去好像一个小“枕头” (1)薯片的主要成分有土豆、盐等,属于 混合物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 (2)填充气体的主要作用是 防止食品在运输、储存时发生挤压或变质 (3) 你认为食品充气包装, 对所充气体的要求是 (回答两点即可) : 无毒无害 ; 廉价易得 (4)薯片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会发现变软了,说明空气中含有 水蒸气 (5)若所充气体是氮气

    33、,则实验室收集氮气的方法是 排水法 【分析】 (1)根据薯片的主要成分有土豆、盐等,进行分析解答 (2)充气包装是现代常用的食品包装方式,进行分析解答 (3)充气包装是现代常用的食品包装方式,是为了防止膨化食品在运输、储存时发生挤压或变质,据此 推断充气包装袋中所充气体需要满足的条件 (4)放在空气中的薯片变软是由于薯片吸收水分而变潮,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5)根据氮气难溶于水,密度与空气相近,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 (1)薯片的主要成分有土豆、盐等,含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2)填充气体的主要作用是防止膨化食品在运输、储存时发生挤压,防止食品发生缓慢氧化而变质 (3)充气包装是现代常用的

    34、食品包装方式,是为了防止膨化食品在运输、储存时发生挤压或变质;故充 气包装除了能保鲜外,还能防止食品在运输、储存时发生挤压,所充入的气体首先应具备:无毒、不与 食物反应,其次从经济角度尽量选廉价易获得的气体(合理即可) (4)放在空气中的薯片变软,是由于薯片吸收水分而变潮,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5)氮气难溶于水,密度与空气相近,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故实验室收集氮气的方法是排水法 故答案为: (1)混合物; (2)防止食品在运输、储存时发生挤压或变质; (3)无毒无害;廉价易得(合 理即可) ; (4)水蒸气; (5)排水法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将常见气体的性质与生活应用相联系,体现了化学就

    35、在我们身边,掌握常见气 体的性质与检验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4 (7 分)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仪器与装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有编号的仪器名称 集气瓶 。 (2)在实验室里,通常用下列方法制氧气: 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 加热高锰酸钾;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高锰酸钾锰酸钾+氧气和二氧化锰 。三种方法 中最能体现“节能、环保、低碳”理念的制备方法是 (填序号) 。 (3)当用 B 和 D 装置制取氧气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紫红色,为避免此现象发生,应对该实验装置 作出的一点改动是 试管口增加一小团棉花 。若用 D 装置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

    36、,应先从水槽中移出 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原因是 避免水倒吸,造成试管炸裂 。 (4)收集一瓶氧气后,用带火星的木条深入瓶中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可能是 集气瓶内未充满水(或 导管口一出现气泡进行气体收集) (写一条) 。 (5) 氨气极易溶于水, 且密度比空气小, 实验室常用加热固体氯化铵和固体熟石灰的混合物来制备氨气, 实验室制取氨气应采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BC (填字母) 。 【分析】 (1)考查实验室常用仪器名称; (2)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据此书写文字表达式;根据装置特点回 答此题; (3)根据高锰酸钾性质回答此题;根据反应前后压强变化回答此题;

    37、(4)木条未复燃说明氧气纯度不够,据此分析回答此题; (5)根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根据气体密度与水中溶解度选择收集装置。 【解答】解: (1)为收集气体的集气瓶; 故答案为:集气瓶。 (2)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书写文字表达表达式不需要配平和气体 符号,所以为高锰酸钾锰酸钾+氧气和二氧化锰;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不需要加热,且反应 后产物为水和氧气,因此最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高锰酸钾锰酸钾+氧气和二氧化锰;。 (3)高锰酸钾为固体粉末,容易被气体带出,因此需要增加棉花进行过滤;气体收集完毕,此时内部温 度较高,压强较大,若先撤去酒精灯,则内部温度降

    38、低,压强减小,造成水倒吸,引起试管炸裂; 故答案为:试管口增加一小团棉花;避免水倒吸,造成试管炸裂。 (4)此时木条未复燃,说明氧气不纯,若集气瓶内未充满水,则残留有空气,造成收集氧气不纯,另外 若反应刚开始,导管口一出现气泡就进行收集,则气体也混入空气,造成气体不纯; 故答案为:集气瓶内未充满水(或导管口一出现气泡进行气体收集) 。 (5)反应物为固体,且需要加热,所以选 B 为发生装置,氨气极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密度 比空气小,所以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故答案为:BC。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15 (6 分)为“测定空气里氧

    39、气含量” ,小明同学取足量的红磷、镁条、木炭分别在等体积的 A、B、C 三 瓶空气中同时燃烧,充分燃烧后恢复到常温再松开止水夹,发现集气瓶 B 中进水最多,C 中进入水量很 少。 (已知:镁条在空气中点燃会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还会与氮气发生反应生成黄色固 体氮化镁。 ) (1)A、B 装置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为 装置 B 不能用镁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写出 C 装置中反 应的文字表达式 碳+氧气二氧化碳 。 (2)实验中红磷、镁条、木炭都用足量的目的是 为了将装置内空气中的氧气完全耗尽 。 (3)水停止倒吸后发现集气瓶 B 中的水量明显高于集气瓶 A 的原因是 镁条燃烧不但消耗

    40、了氧气,还 消耗了部分氮气 。 (4)从以上实验说明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中,药品的选择除了需要足量外,还要考虑哪些因素: 可燃物与氧气反应,不与氮气反应 、 生成物为固体 。 【分析】 (1)根据反应的原理来分析解答; (2)根据实验的目的来分析; (3)根据镁能与氮气反应来分析; (4) 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的原理分析, 实验原理是通过可燃物消耗氧气使装置内气压减 小,外界液体就可以等体积进入,从而测定出氧气的体积。 【解答】解: (1)镁不但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还能与氮气反应,所以不能用镁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 含量;C 中碳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填:装置

    41、B 不能用镁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 量;碳+氧气二氧化碳; (2)为“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 ,必需要将装置内空气中的氧气完全耗尽,所以实验中红磷、镁条、木 炭都用足量;故填为了将装置内空气中的氧气完全耗尽; (3)镁燃烧不但消耗了氧气,还能消耗部分氮气,所以水停止倒吸后发现 B 中的水量明显高于 A;故 填:镁条燃烧不但消耗了氧气,还消耗了部分氮气; (4)由实验的原理是通过可燃物消耗氧气使装置内气压减小,外界液体就可以等体积进入,从而测定出 氧气的体积可知,在选择可燃物时,要求可燃物与氧气反应,不与氮气反应;生成物为固体等。故答为: 可燃物与氧气反应,不与氮气反应;生成物为固体。 【点评】对实

    42、验改进要充分结合实验原理来进行,同时在改进过程中要考虑物质本身的性质特点。 16 (6 分)某研究小组发现,将适量淀粉放入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速率加快对于此现 象,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淀粉能否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作出猜想】淀粉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验证】 实验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向试管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再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试管 小木条不复燃 中 向盛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 中加入 0.5g 淀粉,再将带火星 的小木条伸入试管中 产生大量气泡,小木条复燃 待中反应结束, 将试管中的 剩余物质过滤、洗涤、干燥、 称量 得固体物质 0.5

    43、g 将中所得固体放入试管中, 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然后 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试管中 产生大量气泡,小木条复燃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1)实验、证明、淀粉的 质量 和 化学性质 在反应前后均未发生变化,可作过氧化氢分解 的催化剂 (2)写出淀粉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文字表达式 过氧化氢水+氧气 【实验拓展】 该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对比淀粉与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实验均以生成 25mL 气体为准,其他可能 的影响因素忽略不计,相关数据见下表: 实验编号 3%过氧化氢溶液的体 积 其他物质质量 待测数据 20mL 淀粉 0.5g a 20mL 二氧化锰 0.5g b (1)上述实验中“待测数据”是

    44、指 生成 25mL 气体需要的时间 ;最后结果表明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 较好,则 a b(填“” 、 “”或“” ) (2) 小明用坩埚钳夹取少量光亮的铜丝, 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表面变黑后, 迅速插入一只装有 20mL3% 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 观察到试管内迅速产生大量气泡, 且变黑的铜丝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发生改变, 于是得出结论:氧化铜可以加快过氧化氢分解有同学认为这个结论不可靠,原因是过氧化氢分解速率 加快还可能与 温度 有关请你设计实验方案证明 实验步骤及其实验现象:向试管中加入过氧化氢 溶液,再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试管中,带火星的木条不能复燃; 向盛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 0.

    45、5g 氧化铜粉末,再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试管中,带火星的木条复 燃; 待反应结束,将试管中的剩余物质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固体物质 0.5g; 将所得固体放入试管中,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试管中,带火星的木条复 燃; 实验结论:氧化铜可以用作过氧化氢的催化剂 【分析】过氧化氢在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催化剂能够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而本身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不变 【解答】解: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1)实验、 证明、 淀粉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均未发生变化, 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故填:质量;化学性质 (2)淀粉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

    46、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水+氧气 故填:过氧化氢水+氧气 【实验拓展】 (1)上述实验中“待测数据”是指生成 25mL 气体需要的时间; 最后结果表明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较好,则 ab 故填:生成 25mL 气体需要的时间; (2)这个结论不可靠,原因是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加快还可能与温度有关,这是因为灼烧时温度较高,而 温度升高时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加快; 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及其实验现象:向试管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再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试管中,带 火星的木条不能复燃; 向盛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 0.5g 氧化铜粉末,再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试管中,带火星的木条复 燃; 待反应结束,将试管

    47、中的剩余物质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固体物质 0.5g; 将所得固体放入试管中,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试管中,带火星的木条复 燃; 实验结论:氧化铜可以用作过氧化氢的催化剂 故填:温度;实验步骤及其实验现象:向试管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再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试管中, 带火星的木条不能复燃; 向盛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 0.5g 氧化铜粉末,再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试管中,带火星的木条复 燃; 待反应结束,将试管中的剩余物质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固体物质 0.5g; 将所得固体放入试管中,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试管中,带火星的木条复 燃; 实

    48、验结论:氧化铜可以用作过氧化氢的催化剂 【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 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三、计算题(三、计算题(4 分)分) 17 (4 分)中国登山协会为纪念我国首次攀登珠穆朗玛峰成功 50 周年,再次组织攀登。假如每名运动员冲 顶时消耗自带的液氧 4.8kg。求: (1)这些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升?(标准状况下氧气密度为 1.43g/L,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 点后一位) (2)若用“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方法给登山运动员供氧气,是否可行?简述理由。 【分析】根据氧气的质量和密度求算对应的氧气的体积,结合氧气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消耗 的高锰酸钾,进而分析方法的可行性。 【解答】解: (1)氧气的密度为 1.43g/L,质量为 4.8kg,可得氧气的体积为 (2)设需要的高锰酸钾的质量为 x 2KMnO4K2MnO4+MnO2+O2


    注意事项

    本文(2020-2021学年安徽省芜湖市市区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为本站会员(理想)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