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21年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二期末复习背诵知识点

    • 资源ID:168304       资源大小:1.62M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1年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二期末复习背诵知识点

    1、1 月月 15 日背诵内容日背诵内容(只背加下划线的题目只背加下划线的题目) 必修一必修一 5 5、2 2 土壤的形成土壤的形成 1.土壤形成过程 2、理想土壤成分体积比例图 3 3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 影响因素 对土壤形成的影响 成土母质成土母质 是土壤的初始状态是土壤的初始状态;是土壤是土壤形成形成的物质基础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氮除外)的最初来源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氮除外)的最初来源; 成土母质的粒度与土壤质地(土壤粗细状况)关系密切;成土母质的粒度与土壤质地(土壤粗细状况)关系密切; 成土母质的化学成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壤中的化学元素和养分。成土母质的化学成

    2、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壤中的化学元素和养分。 生物生物 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因素;生物残体形成土壤有机质,有 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形成腐殖质;使营养物质在土壤表层富集;加快岩石风化和土壤形 成的过程 气候气候 岩石风化强度和速度与温度、降水量呈正相关岩石风化强度和速度与温度、降水量呈正相关。湿热地区土壤形成速度快于干冷地区湿热地区土壤形成速度快于干冷地区, 湿热地区土壤化学风化作用和淋溶作用强湿热地区土壤化学风化作用和淋溶作用强,土壤黏粒比重更高;冷湿环境有利于土壤有 机质积累;干热地区土壤有机质积累少 在常年温暖湿热的气

    3、候条件下,微生物活动旺盛,有机质分解快,使有机质含量趋于减在常年温暖湿热的气候条件下,微生物活动旺盛,有机质分解快,使有机质含量趋于减 少。少。 东北平原气候冷湿,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机质分解缓慢,形成肥沃的黑土。东北平原气候冷湿,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机质分解缓慢,形成肥沃的黑土。 地地形形 山顶和山麓、阴坡和阳坡、迎风坡和背风坡因水热条件不同,发育的土壤不同; 时间时间 土壤发育的时间越长,土壤层越厚,土层分化越明显 人类活动人类活动 在人类长期的耕作和培育下在人类长期的耕作和培育下,形成了耕作土壤形成了耕作土壤,如水稻土。,如水稻土。 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可导致土壤退化可

    4、导致土壤退化,如肥力下降、水土流失、盐渍化、荒漠化、如肥力下降、水土流失、盐渍化、荒漠化、 土壤污染等。土壤污染等。 4 4、土壤剖面、土壤剖面 耕作层:耕作层: 犁底层:犁底层: 自然土层自然土层 5 5、棕壤:发育在棕壤:发育在温带落叶阔叶林下,剖面具有鲜棕色的淀积层,土层较厚,质地黏重,表层有机质含量高,自然温带落叶阔叶林下,剖面具有鲜棕色的淀积层,土层较厚,质地黏重,表层有机质含量高,自然 肥力较高。肥力较高。 红壤:发红壤:发育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下,剖面呈均匀的土红色,有机质分解快、流失多,腐殖质少,质地较黏重,肥力育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下,剖面呈均匀的土红色,有机质分解快、流失多,腐

    5、殖质少,质地较黏重,肥力 较低。较低。 黑土:在草甸草原植被下发育,具有深厚而肥沃黑土层的土壤。黑土层较厚,有机质含量丰富,土壤肥力高。表层黑土:在草甸草原植被下发育,具有深厚而肥沃黑土层的土壤。黑土层较厚,有机质含量丰富,土壤肥力高。表层 疏松,通气透水;底土黏重,保水保肥。土壤结构良好,易于耕作。疏松,通气透水;底土黏重,保水保肥。土壤结构良好,易于耕作。 黑黑钙土: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和草原植被下发育的暗黑色土壤。剖面上部具有深厚的腐殖质层,自然肥力较高,结构钙土: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和草原植被下发育的暗黑色土壤。剖面上部具有深厚的腐殖质层,自然肥力较高,结构 良好。良好。 必修二必修二 1.1

    6、 1.1 人口分布人口分布 1 1、世界人口分布的一般规律世界人口分布的一般规律? 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近海平原地区。在热带地区,人口多分布在气候相对凉爽的高原地带。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近海平原地区。在热带地区,人口多分布在气候相对凉爽的高原地带。 2 2、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地形地形(人口主要分布在平原和人口主要分布在平原和丘陵丘陵地区地区) 、气候气候(人口主要分布在温带和亚热带的湿润人口主要分布在温带和亚热带的湿润、半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 、 水资源水资源(沿河沿湖地区人口稠密。沿河沿湖地区人口稠密。 ) 、矿产矿产、土壤。土

    7、壤。 人文因素人文因素:经济经济、社会社会、文化文化、历史历史、科技科技、政治政治。 经济因素经济因素对对人口分布人口分布具有具有决定性影响。决定性影响。 3 3、为什么人口主要分布在平原和丘陵地区为什么人口主要分布在平原和丘陵地区? 这是因为这是因为平原和丘陵地区平原和丘陵地区地势起伏不大,交通便利地势起伏不大,交通便利,对经济发展比较有利对经济发展比较有利;平坦的地形;平坦的地形能够节省能够节省建筑投资建筑投资,适宜适宜人人 类类的的生存繁衍。生存繁衍。 4 4、河、河、湖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湖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河流湖泊沿岸供水方便、具有交通、水产养殖的优势,利于生产和生活,人口较为密集。

    8、河流湖泊沿岸供水方便、具有交通、水产养殖的优势,利于生产和生活,人口较为密集。 5 5、找出黑河找出黑河腾冲线西北一侧人口较为稠密的区域,归纳它们的地理分布特点,分析其人口较为稠密的原因。腾冲线西北一侧人口较为稠密的区域,归纳它们的地理分布特点,分析其人口较为稠密的原因。 人口较为稠密的区域:新疆绿洲地区、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青藏高原南部河谷地区。人口较为稠密的区域:新疆绿洲地区、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青藏高原南部河谷地区。 地理分布特点:分布不均匀,呈点状或带状分布。地理分布特点:分布不均匀,呈点状或带状分布。 人口较为稠密的原因: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水源成为影响人口分布的决

    9、定性因素,在水源充足的绿洲或河流沿岸地人口较为稠密的原因: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水源成为影响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在水源充足的绿洲或河流沿岸地 土壤层 特点 有机层有机层 以分解和半分解的有机质为主 腐殖质层腐殖质层 腐殖质积累,颜色较深,呈灰黑色或 黑色 淋溶层淋溶层 由于溶解于水的矿物质随水的下渗向溶解于水的矿物质随水的下渗向 下运移下运移,本层矿物质淋失,颜色较浅 淀积层淀积层 淋溶层淋失的物质在此沉淀、积累淋溶层淋失的物质在此沉淀、积累, 质地黏重、紧实质地黏重、紧实,呈棕色或红棕色 母质层母质层 疏松的风化碎屑物质 母岩层母岩层 坚硬的岩石 区,人口稠密。青藏地区海拔高,气候寒冷,人口分

    10、布于海拔较低的区,人口稠密。青藏地区海拔高,气候寒冷,人口分布于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河谷地区。 6 6. .分析黑河分析黑河腾冲线的地理意义腾冲线的地理意义,讨论该线与我国自然地理环境有哪些内在联系。讨论该线与我国自然地理环境有哪些内在联系。 地理意义地理意义:该线直观反映出我国人口分布的格局,线的东南侧人口稠密,线的西北侧人口稀疏。该线直观反映出我国人口分布的格局,线的东南侧人口稠密,线的西北侧人口稀疏。此线成为地理研究此线成为地理研究 和国家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和国家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 内在联系内在联系:该人口线与该人口线与 400400 毫米等降水量线基本重合,线东南侧受夏季风影响明显,

    11、降水充沛,地形以平原丘陵为毫米等降水量线基本重合,线东南侧受夏季风影响明显,降水充沛,地形以平原丘陵为 主。线西北侧位于非季风区和青藏高寒区,降水较少,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线两侧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显著。主。线西北侧位于非季风区和青藏高寒区,降水较少,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线两侧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显著。 7 7、描述我国人口空间分布特征描述我国人口空间分布特征。 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 沿海、沿江、沿湖的平原地区人口多,内陆干旱的高山、高原地区人口少; 经济发达和交通便利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 汉族居民集中的地区人口多,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 8 8、我国人口分布

    12、特点以及成因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以及成因 例题: 一一、芬兰位于欧洲北部,濒临芬兰湾,人口约芬兰位于欧洲北部,濒临芬兰湾,人口约 550550 万(万(20152015 年) 。首都赫尔辛基是芬兰最重要的经济、文化、年) 。首都赫尔辛基是芬兰最重要的经济、文化、 科技中心,也是欧洲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赫尔辛基及其周边城镇的人口约为科技中心,也是欧洲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赫尔辛基及其周边城镇的人口约为 140140 万。万。 1 1、阅读芬兰人口密度图,描述芬兰人口分布特点。、阅读芬兰人口密度图,描述芬兰人口分布特点。 芬兰境内人口分布不均,全国人口集中分布在南部沿海地区。首都赫本辛基人口密集。 2

    13、2、阅读芬兰气候分布图,并与芬兰人口密度分布图对照,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说明气候对芬兰人口分布的影响。、阅读芬兰气候分布图,并与芬兰人口密度分布图对照,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说明气候对芬兰人口分布的影响。 气温影响:气温影响:芬兰位于北欧高纬度地区,冬季严寒漫长,夏季温和短暂,北部气候寒冷,人口大部分居住在气候比较 温和的南部。 降水影响:降水影响:芬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地处西风带气候区,自西南携带大西洋水汽,降水呈南多北少,人口集中分布 在南部湿润地区。 3、阅读芬兰地形图,并与芬兰人口密度分布图对照,说明地形对芬兰人口分布的影响。、阅读芬兰地形图,并与芬兰人口密度分布图对照,说明地形对芬兰人口分

    14、布的影响。 地形因素:芬兰地形北高南低,南部为地质时期冰碛平原,地形平坦,人口集中。 4、探讨芬兰超过、探讨芬兰超过 1/4 的人口集中在赫尔辛基的人文因素。的人口集中在赫尔辛基的人文因素。 经济因素、政治因素、交通因素、文化因素、历史因素、人口迁移 二二、2017 年,孟加拉国有年,孟加拉国有 1.65 亿人,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千米亿人,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千米 1200 人以上,约为中国人口密度的人以上,约为中国人口密度的 8 倍。阅读图文倍。阅读图文 材料并查阅相关资料,材料并查阅相关资料,分析导致孟加拉国人口稠密的自然原因。分析导致孟加拉国人口稠密的自然原因。 孟加拉国位于河口孟加拉国位

    15、于河口三角三角洲洲,地势平坦,气候,地势平坦,气候 湿润,水源充足,濒临海洋湿润,水源充足,濒临海洋,自然自然条件条件优越优越 ,适宜人类居住。所以人,适宜人类居住。所以人口稠密。口稠密。 三三. .图图 a a 为秘鲁地形、气候和河流分布示意图,图为秘鲁地形、气候和河流分布示意图,图 b b 为秘鲁人口和城市分布示意图。为秘鲁人口和城市分布示意图。 分析秘鲁人口分布特点及原因。分析秘鲁人口分布特点及原因。 分布特点:人口分布不均;西部沿海分布特点:人口分布不均;西部沿海人口密集,中部山地和东部平原人口稀少。人口密集,中部山地和东部平原人口稀少。 原因:沿海地区,地势较低平,河流众多,渔业资源

    16、丰富,海陆交通便利,城市多,人口密集。中部为高原山地气原因:沿海地区,地势较低平,河流众多,渔业资源丰富,海陆交通便利,城市多,人口密集。中部为高原山地气 候,海拔高;东部平原为热带雨林气候,气候湿热,不适宜人类居住,因此人口稀少。候,海拔高;东部平原为热带雨林气候,气候湿热,不适宜人类居住,因此人口稀少。 必修二必修二 1.1.2 2 人口人口迁移迁移 1.1.人口迁移的概念人口迁移的概念 (1)(1)概念概念: :是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 ,是指人们是指人们变更定居地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的空间流动行为。 (2)(2)主要特点主要特点: :必须跨越行政区必须跨越行政区

    17、( (一般指县、市以上一般指县、市以上););变更变更定居地定居地迁移时间较长迁移时间较长( (一般在一般在 1 1 年以上年以上) )。 2.2.人口迁移的类型人口迁移的类型 (1)(1)按空间范围划分按空间范围划分: : 国际国际迁移和迁移和国内国内迁移。迁移。 (2)(2)按迁移方向划分按迁移方向划分: :农村到农村的人口迁移、农村到农村的人口迁移、农农村到城市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城市到农村的人口迁移、城市到城市的人口的人口迁移、城市到农村的人口迁移、城市到城市的人口 迁移。迁移。 3 3. .世界人口迁移的现状世界人口迁移的现状 (1)流向:由发展中国家迁移到发达国家、从贫穷落后国家到

    18、富裕国家;从人口稠密国家到人口稀疏的国家。 (2)类型:包括永久性移民、外籍工人流动、国际难民定居等。另外,由由农村到城市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的人口迁移, ,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 发展中国家当前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发展中国家当前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3)原因:各国生产发展的不平衡, 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地区差异。 4 4. .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 (1)(1)流向流向: :从农村到城市和工矿区、从内地到从农村到城市和工矿区、从内地到沿海沿海地区、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地区、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国内人口迁移的主流是中 部地区向东部地区的迁移

    19、,同时, 西南,西北向中部和东部地区的迁移也有增加的趋势。 (2)(2)原因原因: : 务工和经商务工和经商为主为主, ,多为多为自发自发性性迁移。迁移。 5 5、影响、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人口迁移的因素 (1 1)自然生态环境因素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2)经济因素经济因素(最主要、经常起作用的因素最主要、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因素因素 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案例案例 气候气候 直接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直接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并通过人类的生产和生并通过人类的生产和生 活影响人口迁移活影响人口迁移 美国许多老年人退休后由东北部向南方的美国许多老年人退休后由东北部向南方的 “阳光地带阳光地带”

    20、迁移迁移 淡水淡水 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生产、生活的格局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生产、生活的格局, ,从而决从而决 定着人口迁移的方向和规模定着人口迁移的方向和规模 逐水草而居是早期人口迁移的最基本形式逐水草而居是早期人口迁移的最基本形式 土地土地 通过影响农业生产而影响人口的迁移通过影响农业生产而影响人口的迁移 农业社会人口为寻找新的土地而迁移农业社会人口为寻找新的土地而迁移 矿产矿产 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制造业的发展影响着人口迁移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制造业的发展影响着人口迁移 伯明翰、大庆、攀枝花等矿业城市的形成伯明翰、大庆、攀枝花等矿业城市的形成 环境恶化环境恶化 自然灾害自然灾害 原有的生态环境遭

    21、到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导致大规模的人口迁导致大规模的人口迁 移移 “生态移民生态移民”或或“环境移民环境移民” (3 3)政治因素政治因素 因素因素 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案例案例 政策政策 可以起到鼓励或限制作用可以起到鼓励或限制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 2020 世纪世纪 8080 年代中期的人口迁移年代中期的人口迁移 社会社会 变革变革 政治变革、 政治中心的改变常引起政治变革、 政治中心的改变常引起 人口迁移人口迁移 历史上我国都城变换和朝代更迭会引起人口的迁移历史上我国都城变换和朝代更迭会引起人口的迁移 战争战争 破坏人类正常的生活环境和

    22、秩序破坏人类正常的生活环境和秩序 并引发人口迁移并引发人口迁移 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代局部战争和冲突引起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代局部战争和冲突引起 的人口迁移的人口迁移 (4 4)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因素 6 6、人口迁移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的影响 必修二必修二 1.1.3 3 人口人口容量容量 1、 人口容量人口容量:是指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容纳的人口数量,又可分为人口合 理容量、人口最高容量等 2、 人口合理容量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

    23、,一 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对全球而言,则是在既定的经济技术水平、社会文化条件下,人们要达到健 康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且不妨碍后代生活质量的人口规模。 3、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特指某区域在既定的对外联系、经济技术水平、社会文化条件下,由本地自然资源和自 然环境的短板所决定的人口规模。 4“人口爆炸人口爆炸” (1)含义:用来描述 20 世纪出现的世界人口急剧增长情况,反映近 100 多年来世界人口猛增的现象。 (2)人口的指数增长:是指世界人口的“J”形曲线增长,开始时数量比较小,但很快就会急剧膨胀。 5环境的限制性环境的限制性资源问题资源问题 产生的原因 (1)世界

    24、人口急剧增长,社会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 (2)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各种资源的人均消耗量显著增加; (3)自然资源的有限性 资源问题 的表现 土地土地资源资源 (1)人均土地拥有量大幅度下降,土地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 (2)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面积显著缩小 矿产矿产资源资源 某些重要的矿产资源正迅速减少,有的甚至趋于枯竭 水资源水资源 对淡水资源需求量增大,不合理利用及水体污染,导致短缺 森林森林资源资源 大面积毁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耕地沙化速度加快,大 气污染程度加深,气候反常事件增多 限制性要求 人类与自然资源之间,建立良性循环关系,实现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 6 6、人口容量、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特点特点(3 3 个个)和环境承载力和环境承载力 7 7、画、画(20002000 年年)三边值三边值 8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及特点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及特点


    注意事项

    本文(2021年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二期末复习背诵知识点)为本站会员(理想)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