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 资源ID:169966       资源大小:64.81KB        全文页数:2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1、2020-2021 学年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学年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1 (3 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掺 杂(cn) 炊 烟(chu) 发怔 (zhng) 面面厮觑 (q) B栈桥 (zhn) 拜谒 () 怨怅 (chng) 顿开茅塞 (s) C撩 逗(lio) 阴翳 (y) 豢 养(hun) 山肴野蔌 (sh) D娉 婷(png) 恪 守(k) 瞥 见(pi) 金戈 铁马(g) 2 (3 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筵席 濡养 走头无路 孜孜不倦 B阔绰 恣睢 根深蒂固 置之不理

    2、C牡蛎 伛偻 雾淞沆砀 觥筹交错 D遁词 聒燥 李代桃僵 随机应变 3 (2 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犯罪分子冥顽不灵的犯罪箴言 让辛苦了这么多天的警员们很是气愤。 B我校体育健将们胜利归来,同学们箪食壶浆 列队欢迎他们。 C黄鹤楼树立 在江边,站在楼上,听春鸟啁啾,嗅夏莲清香,看秋叶飘落,感冬阳暖意D随着新 一轮“归国潮”的到来,我国的“海归”数量与日俱增 ,但“海归”人才整体 层次还不均衡。 4 (2 分)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不断改善并切实保障民生,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进一步提高老百姓的幸福指数与获得 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B “和

    3、而不同” “合作共赢” “命运共同体”等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生发出来的理念,将对未来的中俄 关系产生越来越积极的影响。 C我们应本着积极发展到创建文明城市的攻坚战中,争取为创建文明城市、共建美好家园贡献自己的 一份力量。 D马克思虽然把黑格尔奉为精神偶像,但是并没有像“门派”中其他师兄弟那样人云亦云,而且认真 寻找黑格尔理论中的漏洞和破绽。 5 (2 分)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智取生辰纲作者施耐庵,明末清初小说家,本文选自水浒传 ,该书记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 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 B 我的叔叔于勒作者莫泊桑,法国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 ,代表作有项链 羊脂球等。

    4、 C 故乡这篇小说选自呐喊 ,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 革命家。 D 江城子密州出猎选自东坡乐府笺 ,作者苏轼,1074 年他由杭州通判迁为密州知州,这首词是 次年冬天与同僚出城打猎时所作。 6 (3 分)结合语境完成对联。 今年,新型冠状病毒在全球肆虐,疫情严峻。对此,全国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党中央采取 了最有效的防控措施,基本遏制了疫情蔓延扩散的势头,充分展现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彰显了负责 任的大国形象。无数医护人员奋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正是他们不避险、不畏难的精神激励人们共同 战胜疫情。 上联:运筹帷幄举国战疫待云开雾散 下联: 7 (10 分

    5、)默写。 (1) ,蝉鸣黄叶汉宫秋。 (许浑咸阳城东楼 ) (2)一封朝奏九重天, 。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 (3) ,万钟于我何加焉! ( 鱼我所欲也 ) (4)浊酒一杯家万里,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 (5) ?英雄末路当磨折。 (秋瑾满江红 ) (6)马作的卢飞快, 。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 (7) 送东阳马生序中对太学生中的其他人“烨然若神人” ,作者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 是 , 。 (8)李商隐在无题中写主人公的遭遇与心境,并以暮春景物的描写来表现自己无穷惆怅和惋惜的诗 句是 , 。 二、阅读。二、阅读。 8 (10 分)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甲】秦

    6、王怫然怒,谓唐雎曰: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 “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 “天子之 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 抢地尔。 ”唐雎曰: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 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 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 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 ( 唐雎不辱使命 )

    7、【乙】晋侯、秦伯围郑。(烛之武)夜缒而出,见秦伯,曰: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 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 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 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 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逄孙、扬孙戍之,乃还。 (节选自烛之武退秦师 ) 【注】缒: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执事:办事的官吏,这里是对对方的敬称。越国 以鄙远: 越过别国而把远地 (郑国) 当做边邑。 越, 越过。

    8、鄙, 边邑。 行李: 出使的人。 共: 通 “供” , 供给。为晋君赐:给予晋君恩惠。设版:修筑防御工事。肆:延伸,扩张。封:疆界。阙: 侵损,削减。 (1)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 寡人谕 矣 秦伯说 (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3)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 ,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请揣摩【甲】文 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 (4)分析两文中人物的对话,概括唐雎和烛之武分别是怎样完成出使任务的? 9 (12 分)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秋山寻野 那年秋天,在京郊的山区闲居。看窗外天高云

    9、淡,绿叶开始变黄,便走出乡院,信步朝村外走去,秋 山的苍绿和空中的鸟鸣,让人流连忘返。一位出租车司机看见我说: “您老是不是想看看周围的风景?不 远处有黑龙潭、云雾山,还有” 我说: “就这么办吧,哪儿景致最野,你就拉我到哪儿去。 ” 车子大约开了一个时辰,在一个名叫“桃园仙谷”的地方停了下来。他告诉我说,进山后舍弃大路, 走小路,保证会有发现。 进山后, 一开始我觉得有点受骗上当的感觉。 尽管这儿已是大山之腹, 但仍有不少游客, 如过江之鲫。 景区示意牌上写明,前面山腰有个大瀑布,游客们自然趋之若鹜。我则像只离了群的孤雁,沿山间小路 缓缓而行。毕竟期望寻找山间的野趣呀。 环山小路非常难走,既

    10、没有石阶铺路,也没有示意路标,这正是我要探秘的地方。走了一段崎岖山路 之后,我发现,在路旁林木的枝条上,一缕白布条在秋风中飘摇。我猜测,这是进山人怕归来时迷路, 而拴系下的路标。这个发现使我非常得意,原来,我并不是第一个来这里寻觅野趣的“情痴” ,早已经有 先于我者叩访此地了。 果不其然,小心翼翼走了一段山路之后,首先发现了几束开在山坡上的野花。继而,又看到了万绿丛 中的红艳,那是枫叶在深秋绽露出它的身姿。更令人心旷神怡的,我听到了潺潺流水之声。寻声而去, 一条山泉形成的小溪,流淌在我脚边。 远眺近望,大山空无一人,只有这条轻声唱歌的小小溪流和散落在绿林中间的阳光与我相伴了。静坐 溪水边,想看

    11、看水中的鱼儿游弋之乐,可是“水至清则无鱼” ,亮晶晶的清波中,却有五光十色的花斑石 子,横七竖八地躺在小溪流中。我伸手捡出一块琥珀色的石子,对着太阳看了看,里边红色的纹络像是 血丝。我爱不释手地看来看去,最后装进衣兜,留作进山寻野的纪念。然后,沿着溪边崎岖小路,继续 向山的腹地进发。这时才发现,刚才看见的红色,不仅仅是枫叶之红,还有一片片的山楂树,早熟的红 果已然坠落山坡,竟然没有人来采摘。一阵秋风刮过,有的树叶离开了母体,落到溪流之中,顺水漂泊 而下。一叶知秋,这真是秋天山野的静物写生。 静在久久 的万籁无声之后,一阵悠长的声音来自天堂。抬头遥望,最初无所发现,但片刻之后, 终于看见那是一队

    12、大雁匆匆 南归。久违了,天空的美神,在喧嚣的城市,无法找到你的身影,在这寂静 无声的大山深处,你带给游人的是天籁声声。时光似乎倒流过去半个多世纪,情不自禁地记起了儿时, 每逢雁鸣长空,我和小伙伴们仰望雁阵时,呼喊出的童真: 南来的雁, 北来的雁, 在我篮里下窝蛋 此刻,我虽然没了儿时的梦幻,但在大山深处看长空雁过,仍然激起自己对大自然的一往情深。目送 着大雁们的身影,一直消失在长天之角,眼里只剩下天空扎眼的瓦蓝。闭上眼睛,并顺势靠在一块青石 板上,从兜里掏出带来的小酒瓶,一口一口地倒进嘴里,将其浓香的浆液咽下喉头。一口好酒让我爽透 心扉。 遥想当年的陶渊明,在桃花源的山中,常以巷巾也就是古人头

    13、上的帽翅,过滤其自酿的白酒,以 求其纯。 时间跨越了一千多年, 新时代的文人, 虽然无法演绎陶翁的恬淡, 只想摆脱开城市生活的喧嚣, 在野山中享受一回独饮之乐,也算得上是难得的乐事了。 秋阳高照。司机问我: “玩得开心吗?”我立刻向他表示了谢意,这真是一次沁人心脾的逍遥游呢。 (1)在进山寻野的过程中, “我”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受骗上当 沁人心脾 (2)结合上下文,赏析第段画线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3)文中引用了童谣和陶渊明“巷巾滤酒”的材料,有什么作用? (4)请从不同角度对文章第段进行简要的分析和评价。 10 (11 分)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时间去哪儿了 “时间都去哪儿了?还

    14、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这首歌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是啊,时间到底去 哪儿了? 幼年的时光去哪儿了?我们为何很难记起 3 岁以前的事情?研究表明,对时间的感知需要儿童的注意 力和短期记忆能力的完全形成,这需要大脑前额叶皮质和海马体发育较成熟后才能具备。这两个区域的 成熟速度较慢,往往到了童年后期才能渐渐完善。而且孩子们的遗忘速度远比成年人要快,所以他们的 记忆更替也更快,这意味着留下幼时记忆的可能性并不大。 幼时记忆究竟从何时开始模糊,直到被永久遗忘?研究发现,早期记忆往往从 7 岁开始丢失。虽然不 少 3 岁孩子能够记得前一年发生的事, 但这些记忆也只能持续到五六岁。 在 7 岁时, 童年记忆迅

    15、速衰退, 到了八九岁,大部分 孩子只能回想起幼年生活 35%左右的内容。这是因为在 7 岁时,人们形成记忆的方 式开始改变在那之前,儿童缺少时间和地点的观念,而在年龄较大的儿童中,回忆早期记忆的内容 和形式趋向于成年人。 如果你到了一定的年纪,可能有这样的感觉:小时候总希望快快长大,但似乎过了很久才长了一岁, 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就感觉时间过得越来越快。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人体内的生物钟在逐渐变慢。实验表明,让年轻人和老年人估测 1 分钟有多长,结果年轻人通 常还没到 1 分钟时就认为已经到时间了,而老年人则往往过了 1 分钟才觉得这才是 1 分钟的时长。在生 命的进程中,人体内的某种节律在变

    16、慢,而客观的时间没有变慢,老年人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快了。 其次,与新鲜感能刺激大脑记忆有关。比如我们新去一个地方,去时路总是显得很长,回来时却似乎 要短得多。因为去时的路上你所看到的景色都是新鲜的,你的大脑需要对这些新鲜事物进行处理记忆, 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很慢,路似乎很长。而回来时,这些景象不再是第一次体验,一切变得熟悉,大脑需 要处理的事物也就少了,感觉时间过得就快了,路也似乎短了许多。人生也是一样,小时候看世界却是 新鲜的,外界充满了各种新刺激,这样就显得每一天都很漫长;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外界的事物已经失 去了新鲜感,更多的是单调的重复刺激。丰富的经验使神经对生活中的信息处理极为快速,渐渐进

    17、入了 “适应性”状态,不但削弱了对时间流逝的感知,同时保留的记忆也信息不全,这样,一天在不经意间 就过去了。 第三,可以用“相对论”来解释。一个 5 岁的儿童会感觉过去的一年很长很长,这是因为过去的一年 占他生命总过程的 20%;一个 20 岁的青年,过去的一年只是他生命总过程的 5%;而对于一个 50 岁的 中年人,过去的一年仅仅是他生命总过程的 2%。人越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光阴在其整个人生当中所占 的比重就越小,同漫漫人生相比,就会觉得这些微不足道的时间过起来很快。 (1)结合语境,分析第段加点词“大部分”的表达效果。 (2)阅读选文,说说幼时记忆遗忘的原因有哪些? (3)第段画线句子主

    18、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比较链接材料与选文第段画线句主要运用的表达方式及其效果的不同。 【链接材料】 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柴米油盐半辈子/转眼就只剩下满脸的皱纹了。 (选自时间都去哪儿了歌词) 11 (12 分)议论文阅读 让公众感受历史的魅力 在一件件国宝中触摸文化的宝藏,于一封封家书中感受精神的传承近年来,历史文化类电视节目 走红,让观众看到“历史原来这么有料” 。透过影像化展示、故事化讲述,尘封的记忆被激活,历史的图 景在人们心中铺展。 历史源于一代代人的书写,既有故事,又有遗珍,更沉淀出文化、闪耀着智慧。习近平总书记的“用 典” ,正是一个感受历

    19、史魅力的窗口。用东汉杨震“四知拒金”说廉洁,引晏子春秋 “为者常成,行 者常至”讲实干,以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谈信仰信手拈来的精妙典故,让习近平总书记的讲 话、文章充满魅力、引人入胜,也让人看到历史中蕴藏着的智慧与力量。 古罗马学者西塞罗曾说,一个人如果对自己出生以前的历史毫无所知的话,这个人就等于没有长大。 的确,割断了历史, “现在”就失去了纵深,成为一个单薄的平面。人们渴望走进历史、了解传统,正是 希望于其中理解当下、定位自身。这也是为什么我在故宫修文物这样的纪录片,能让年轻人觉得很 燃很感动;为什么公众排起长队,只为一睹 2000 年前的西汉海昏侯墓文物。可以说,让公众更好地感受 历史

    20、的魅力,不仅是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也是回应公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更好感受历史的魅力,需要让公众走进“历史的场景” 。翻看史记 汉书 ,能听见垓下的悲歌、 看到绝域的车骑,体悟到兴衰之理、人生奥义。看看长征路上无言矗立的红军墓碑,走进戈壁荒漠中连 接天地的发射基地,更能感受革命史的慷慨悲壮、奋斗史的荡气回肠。我们其实“去古未远” ,每个人都 生活在历史之中。国家史、地方史、行业史、家族史,都在我们的衣食住行间活泼地呈现着。进入这样 的历史场景,使得历史可触可感、宛在眼前,才能打开人们的历史视野,激发人们的历史兴趣。 更好感受历史的魅力,也需要让历史走进“生活的场景” 。近年来,引发收视狂

    21、潮的历史正剧、开启 大众阅读的大家小书、点燃观众热情的文化节目,这些作品赢得认可也正说明:历史不应曲高和寡,更 不应远离生活,而应是有温度、接地气、 富于人情味的。 不论是亮相北京、上海、深圳的 “时光博物馆” , 或是深受网友追捧的故宫文创产品,它们打动人心的秘诀,就在于他们嵌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赋予了 我们的生活以历史的景深。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 起来” 。历史要“活起来” ,也正需要发现生活的历史场景、创造历史的生活场景。在“活化”的历史中, 让公众更好地感受历史的魅力,定然能让更多人追寻悠久漫长的文明历程,洞察人群

    22、进化的内在奥秘, 审视千百年的坎坷和辉煌,收获“看清世界、参透生活、认识自己”的启迪,得到“认识过去、把握当 下、面向未来”的滋养。 历史学家说,往昔就是异乡。其实,对于公众而言,历史绝不是异乡,而是精神的原乡。研究历史、 学习历史,其实就是一种“精神还乡” 。于汗青古籍中采撷智慧,在追昔抚今中神交千古,历史就一定能 成为一道来自过去的强光,照亮我们前行的征程。 摘自人民日报 (2019 年 02 月 01 日 04 版) (1)阅读全文,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2)文章第段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分析其作用。 (3)这篇文章论证严密,请简要梳理本文的论证思路。 (4)谈一谈你对文章结尾

    23、“对于公众而言,历史绝不是异乡,而是精神的原乡”这一句话的理解。 三、写作。三、写作。 12 (10 分) 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 ,书中的英雄形象鲜明,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已经学 过智取生辰纲 ,认识了晁盖、吴用、公孙胜等英雄好汉,除此之外,你还特别欣赏哪位英雄?请简要 写出他(她)的一个故事并阐述欣赏他(她)的理由。字数 150 字左右。 13 (40 分)清代文学家张潮幽梦影一书中,有过如下一段议论: 天下有一人为知己,可以不恨,不独人也,物亦有之。如菊以渊明为知己;梅以和靖为知己;竹以 子猷为知己; 莲以濂溪为知己; 石以米颠为知己; 茶以陆羽为知己; 鹅以右军为知己; 鼓以祢衡

    24、为知己 一与之定,千秋不移。 张潮虽然列举了众多的“物”以“人”为知己的故事,其实,都是“人”以“物”为知己的传奇。 想必在你并漫长的成长经历中, 一定也有过这种 “一与之订, 轻易不移” 的人生知己, 请以 我以 为 知己为题,写一篇 600 字以上的记叙文。 要求: 先将题目填充完整。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2020-2021 学年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学年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1 (3 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掺 杂(cn) 炊 烟(chu) 发怔

    25、 (zhng) 面面厮觑 (q) B栈桥 (zhn) 拜谒 () 怨怅 (chng) 顿开茅塞 (s) C撩 逗(lio) 阴翳 (y) 豢 养(hun) 山肴野蔌 (sh) D娉 婷(png) 恪 守(k) 瞥 见(pi) 金戈 铁马(g) 【分析】本题考查基础字词的字音。解答此类题型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打好字词基础,另 一方面在答题时要认真审题,仔细辨析注音。 【解答】A.有误, “掺杂”的“掺”应读作“chn” 。 B.有误, “拜谒”的“谒”应读作“y” 。 C.有误, “山肴野蔌”的“蔌”应读作“s” 。 D.正确。 故选:D。 【点评】字音是基础部分常考的知识点之一,平时

    26、要做好字词积累,答题时认真辨析。 2 (3 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筵席 濡养 走头无路 孜孜不倦 B阔绰 恣睢 根深蒂固 置之不理 C牡蛎 伛偻 雾淞沆砀 觥筹交错 D遁词 聒燥 李代桃僵 随机应变 【分析】本题考查基础字词的字形。解答此类题型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打好字词基础,另一方面在 答题时要认真审题,仔细辨析。 【解答】A.有误, “走头无路”的正确写法是“走投无路” 。 B.正确。 C.有误, “雾淞沆砀”的正确写法是“雾凇沆砀” 。 D.有误, “聒燥”的正确写法是“聒噪” 。 故选:B。 【点评】字形是基础部分常考的知识点之一,平时要做好字词积累,答题时认真辨

    27、析。 3 (2 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犯罪分子冥顽不灵的犯罪箴言 让辛苦了这么多天的警员们很是气愤。 B我校体育健将们胜利归来,同学们箪食壶浆 列队欢迎他们。 C黄鹤楼树立 在江边,站在楼上,听春鸟啁啾,嗅夏莲清香,看秋叶飘落,感冬阳暖意 D随着新一轮“归国潮”的到来,我国的“海归”数量与日俱增 ,但“海归”人才整体层次还不均衡。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根据句意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易错点是句意理解不到位,词语理解不正确。 【解答】A.箴言:规劝告诫的话。形容犯罪分子不妥; B.箪食壶浆:指百姓用箪盛饭,用壶盛汤来欢迎他们爱戴的军队,形容军队受到群众热烈拥护和欢迎的 情

    28、况。多指欢迎军队,故使用不妥; C.树立:建立多用于抽象的好的事情。形容黄鹤楼不妥; D 正确。 故选:D。 【点评】正确使用词语的基础是能够根据语境辨析词语的意义。汉语词语有许多是多义的,但是到了具 体语境中,每个词就只能有一个确定的意义。 4 (2 分)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不断改善并切实保障民生,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进一步提高老百姓的幸福指数与获得 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B “和而不同” “合作共赢” “命运共同体”等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生发出来的理念,将对未来的中俄 关系产生越来越积极的影响。 C我们应本着积极发展到创建文明城市的攻坚战中,争取为创建文明城

    29、市、共建美好家园贡献自己的 一份力量。 D马克思虽然把黑格尔奉为精神偶像,但是并没有像“门派”中其他师兄弟那样人云亦云,而且认真 寻找黑格尔理论中的漏洞和破绽。 【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解答此题,要掌握常见的病句类型并通读所有句子,在此基础上凭语感 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提取句子主干,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解答】A.有误,语序不当,将“不断改善”和“切实保障”调换位置; B.正确; C.有误,句式杂糅,删去“本着” ,搭配不当,将“发展”改为“投身” ; D.有误,关联词误用,将“而且”改为“而是” 。 故选:B。 【点评】病句辨析类答题技巧:看主干,缩句。看句子主干有无问

    30、题,主谓宾是否都有,是否搭配不 当。看语序,尤其是形容词的顺序问题。看搭配,比如说可以“提高能力” ,却不能“养成能力” ; 可以“提高水平” ,却不能“培养水平” 。有关联词的复句,主语相同,关联词置于主语后;主语不同 的句子,关联词置于主语前。 5 (2 分)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智取生辰纲作者施耐庵,明末清初小说家,本文选自水浒传 ,该书记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 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 B 我的叔叔于勒作者莫泊桑,法国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 ,代表作有项链 羊脂球等。 C 故乡这篇小说选自呐喊 ,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 革

    31、命家。 D 江城子密州出猎选自东坡乐府笺 ,作者苏轼,1074 年他由杭州通判迁为密州知州,这首词是 次年冬天与同僚出城打猎时所作。 【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知识,文学 作品中的地理、历史知识,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等知识。 【解答】A.有误,施耐庵,元末明初的文学家。 BCD.正确。 故选:A。 【点评】解答这道题,要有比较扎实的语文基本功。这要求我们要养成多读书、多积累的好习惯,这样 才能厚积薄发,提高解题的准确率。 6 (3 分)结合语境完成对联。 今年,新型冠状病毒在全球肆虐,疫情严峻。对此,全国上下万众一心,众

    32、志成城,党中央采取 了最有效的防控措施,基本遏制了疫情蔓延扩散的势头,充分展现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彰显了负责 任的大国形象。无数医护人员奋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正是他们不避险、不畏难的精神激励人们共同 战胜疫情。 上联:运筹帷幄举国战疫待云开雾散 下联: 决胜千里万众抗击盼雨过天晴 【分析】本题考查对对联的能力。解答此题根据对联在字数、结构与内容上的要求。 【解答】对联的内容是和抗击疫情有关,上联是从国家的角度谈,下联应写出全民抗疫的决心期望。对 联应按照词性相同,位置相同,内容相关,上下衔接,注意仄起平收。 故答案为: 示例:决胜千里万众抗击盼雨过天晴。 【点评】对联的特点,一是字数要相等

    33、;二是词性相当;三是结构相称;四是节奏相应;五是平仄 相谐;六是内容相关。 7 (10 分)默写。 (1) 鸟下绿芜秦苑夕 ,蝉鸣黄叶汉宫秋。 (许浑咸阳城东楼 ) (2)一封朝奏九重天, 夕贬潮州路八千 。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 (3)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万钟于我何加焉! ( 鱼我所欲也 ) (4)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 (5) 俗子胸襟谁识我 ?英雄末路当磨折。 (秋瑾满江红 ) (6)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 (7) 送东阳马生序中对太学生中的其他人“烨然若神人” ,作者却“略无慕艳意”的

    34、原因是 以中有 足乐者 ,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 (8)李商隐在无题中写主人公的遭遇与心境,并以暮春景物的描写来表现自己无穷惆怅和惋惜的诗 句是 相见时难别亦难 , 东风无力百花残 。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篇名句的背诵、默写能力。在背诵默写诗词时不仅要注意读音,更要注意容 易写错的字,一些易错字可以结合词义背诵。 【解答】答案: (1)鸟下绿芜秦苑夕(注意“芜”的书写) (2)夕贬潮州路八千 (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注意“辩”的书写) (4)燕然未勒归无计 (5)俗子胸襟谁识我(注意“襟”的书写) (6)弓如霹雳弦惊 (7)以中有足乐者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8)相见时难别亦难

    35、东风无力百花残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 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二、阅读。二、阅读。 8 (10 分)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 “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 “天子之 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 抢地尔。 ”唐雎曰: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

    36、;聂政之刺韩傀也,白 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 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 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 ( 唐雎不辱使命 ) 【乙】晋侯、秦伯围郑。(烛之武)夜缒而出,见秦伯,曰: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 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 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 夕设版焉,

    37、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 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逄孙、扬孙戍之,乃还。 (节选自烛之武退秦师 ) 【注】缒: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执事:办事的官吏,这里是对对方的敬称。越国 以鄙远: 越过别国而把远地 (郑国) 当做边邑。 越, 越过。 鄙, 边邑。 行李: 出使的人。 共: 通 “供” , 供给。为晋君赐:给予晋君恩惠。设版:修筑防御工事。肆:延伸,扩张。封:疆界。阙: 侵损,削减。 (1)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 寡人谕 矣 明白 秦伯说 同“悦” ,高兴 (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

    38、跣,以头抢地尔。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3)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 ,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请揣摩【甲】文 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 (4)分析两文中人物的对话,概括唐雎和烛之武分别是怎样完成出使任务的? 【分析】参考译文: 【甲】 秦王勃然大怒, 对唐雎说: “先生也曾听说过天子发怒的情景吗?” 唐雎回答说: “我未曾听说过。 ” 秦王说: “天子发怒的时候,会倒下数百万人的尸体,鲜血流淌数千里。 ”唐雎说: “大王曾经听说过百姓 发怒吗?”秦王说: “百姓发怒,也不过就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唐雎说: “这是平 庸无

    39、能的人发怒,不是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发怒。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聂政刺 杀韩傀的时候,一道白光直冲上太阳;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在宫殿上。他们三个人,都是平民 中有才能有胆识的人, 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 上天就降示了吉凶的征兆。 加上我, 将成为四个人了。 假若有胆识有能力的人被逼得一定要发怒,那么就让两个人的尸体倒下,五步之内淌满鲜血,天下百姓 将要穿丧服,现在就是这个时候。 ”说完,拔剑出鞘立起。 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说: “先生请坐!怎么会到这种地步!我明白了:韩国、 魏国灭亡,但安陵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地方幸存下来,就是因为有先生您在啊! ” 【乙】

    40、晋侯、秦伯包围了郑国。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见到了秦伯,烛 之武说: “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的拿这件 事情来麻烦您手下的人。越过邻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 (您)为 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放弃 围攻郑国而把它当做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 (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 东西, 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 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 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 瑕二座城池。 (然而) 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

    41、御工事,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怎么会满足呢?(现在它)已经 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扩大它西边的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将从哪里得到呢?削 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 ”秦伯心悦诚服,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遣杞子、逢孙、杨孙 守卫郑国,于是秦国就撤军了。 【解答】 (1)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句意:我明白了。谕:明白。 句意:秦伯心悦诚服。 “说”同“悦” ,高兴.。 (2)本题考查句子翻译。 重点词:布衣,平民。冠,帽子。翻译为: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赤着脚,用头撞地罢了。 重点词:亡,灭亡。益,好处。翻译为: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 (3

    42、)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以及把握人物内心的技巧。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深入阅读课文, 理解每句话的意思,思考文字背后透出的人物的心理。这句话前面介绍了三个人的情况,又说加上自己 是四个人,言外之意是我要效仿他们,与秦王同归于尽。 (4)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章阐述自己看法的能力。关键是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能阐述出自己的理由,做 到言之有理。例如唐雎以“布衣之怒”针锋相对秦王的天子之怒,列举了三位平民杀王的事迹暗示自己 要效仿他们杀秦王,所以秦王折服了。对于烛之武能退秦师,要从场景、自我、对象、话题等几个方面 来探讨语言艺术。烛之武得体的语言艺术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挽救了个人的性命,更是挽

    43、救 郑国的命运。 答案: (1)明白,懂得同“悦” ,高兴、喜悦 (2)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赤着脚,用头撞地罢了。 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 (3)前面介绍了三个人的情况,又说加上自己是四个人,言外之意是我要效仿他们,与秦王同归于尽。 (4)唐雎面对秦王的恐吓,沉着应对,据理力争,并在言辞中透出凛然正气,震慑住秦王。烛之武向秦 伯分析了当时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 于说服了秦伯。 (意近即可) 【点评】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无论是哪种方法,都应做到:忠实原文、语句通顺、 表意明确、语气不变

    44、、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 9 (12 分)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秋山寻野 那年秋天,在京郊的山区闲居。看窗外天高云淡,绿叶开始变黄,便走出乡院,信步朝村外走去,秋 山的苍绿和空中的鸟鸣,让人流连忘返。一位出租车司机看见我说: “您老是不是想看看周围的风景?不 远处有黑龙潭、云雾山,还有” 我说: “就这么办吧,哪儿景致最野,你就拉我到哪儿去。 ” 车子大约开了一个时辰,在一个名叫“桃园仙谷”的地方停了下来。他告诉我说,进山后舍弃大路, 走小路,保证会有发现。 进山后, 一开始我觉得有点受骗上当的感觉。 尽管这儿已是大山之腹, 但仍有不少游客, 如过江之鲫。 景区示意牌上写明,前面山腰有个大瀑布

    45、,游客们自然趋之若鹜。我则像只离了群的孤雁,沿山间小路 缓缓而行。毕竟期望寻找山间的野趣呀。 环山小路非常难走,既没有石阶铺路,也没有示意路标,这正是我要探秘的地方。走了一段崎岖山路 之后,我发现,在路旁林木的枝条上,一缕白布条在秋风中飘摇。我猜测,这是进山人怕归来时迷路, 而拴系下的路标。这个发现使我非常得意,原来,我并不是第一个来这里寻觅野趣的“情痴” ,早已经有 先于我者叩访此地了。 果不其然,小心翼翼走了一段山路之后,首先发现了几束开在山坡上的野花。继而,又看到了万绿丛 中的红艳,那是枫叶在深秋绽露出它的身姿。更令人心旷神怡的,我听到了潺潺流水之声。寻声而去, 一条山泉形成的小溪,流淌

    46、在我脚边。 远眺近望,大山空无一人,只有这条轻声唱歌的小小溪流和散落在绿林中间的阳光与我相伴了。静坐 溪水边,想看看水中的鱼儿游弋之乐,可是“水至清则无鱼” ,亮晶晶的清波中,却有五光十色的花斑石 子,横七竖八地躺在小溪流中。我伸手捡出一块琥珀色的石子,对着太阳看了看,里边红色的纹络像是 血丝。我爱不释手地看来看去,最后装进衣兜,留作进山寻野的纪念。然后,沿着溪边崎岖小路,继续 向山的腹地进发。这时才发现,刚才看见的红色,不仅仅是枫叶之红,还有一片片的山楂树,早熟的红 果已然坠落山坡,竟然没有人来采摘。一阵秋风刮过,有的树叶离开了母体,落到溪流之中,顺水漂泊 而下。一叶知秋,这真是秋天山野的静

    47、物写生。 静在久久 的万籁无声之后,一阵悠长的声音来自天堂。抬头遥望,最初无所发现,但片刻之后, 终于看见那是一队大雁匆匆 南归。久违了,天空的美神,在喧嚣的城市,无法找到你的身影,在这寂静 无声的大山深处,你带给游人的是天籁声声。时光似乎倒流过去半个多世纪,情不自禁地记起了儿时, 每逢雁鸣长空,我和小伙伴们仰望雁阵时,呼喊出的童真: 南来的雁, 北来的雁, 在我篮里下窝蛋 此刻,我虽然没了儿时的梦幻,但在大山深处看长空雁过,仍然激起自己对大自然的一往情深。目送 着大雁们的身影,一直消失在长天之角,眼里只剩下天空扎眼的瓦蓝。闭上眼睛,并顺势靠在一块青石 板上,从兜里掏出带来的小酒瓶,一口一口地

    48、倒进嘴里,将其浓香的浆液咽下喉头。一口好酒让我爽透 心扉。 遥想当年的陶渊明,在桃花源的山中,常以巷巾也就是古人头上的帽翅,过滤其自酿的白酒,以 求其纯。 时间跨越了一千多年, 新时代的文人, 虽然无法演绎陶翁的恬淡, 只想摆脱开城市生活的喧嚣, 在野山中享受一回独饮之乐,也算得上是难得的乐事了。 秋阳高照。司机问我: “玩得开心吗?”我立刻向他表示了谢意,这真是一次沁人心脾的逍遥游呢。 (1)在进山寻野的过程中, “我”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受骗上当 非常得意 心旷神怡 爽透心扉 沁人心脾 (2)结合上下文,赏析第段画线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3)文中引用了童谣和陶渊明“巷巾滤酒”的材料,有什么作用? (4)请从不同角度对文章第段进行简要的分析和评价。 【分析】这篇文章写作者在一个秋日走进大山,寻找到山间的各种野趣:山间的野花小溪、红叶、野果、 南飞的大


    注意事项

    本文(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为本站会员(理想)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