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第第 1 1 课课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7 分) 手推车手推车 艾 青 在黄河流过的地域 在无数的枯干了的河底 手推车 以唯一的轮子 发出使阴暗的天穹痉挛的尖音 穿过寒冷与静寂 从这一个山脚 到那一个山脚 彻响着 北国人民的悲哀 在冰雪凝冻的日子 在贫穷的小村与小村之间 手推车 以单独的轮子 刻画在灰黄土层上的深深的辙迹 穿过广阔与荒漠 从这一条路 到那一条路 交织着 北国人民的悲哀 一九三八年初 1. 诗中“北国人民的悲哀”主要指什么?它在诗歌中出现两次,有什么作用?(4 分) 2.结合“手推车”这个意象,说说全诗表达
2、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8 分) 爱国的内涵爱国的内涵 爱国是人类共有的感情,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和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传承 了五千多年的传统美德。新时代,我们青少年更应该懂得爱国的内涵。 爱国的内涵是什么?陆游在病起书怀中用一句“位卑未敢忘忧国”做了最好的诠释。历史上, 爱国的内涵是什么?曹植在白马篇中说得明白: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文天祥过零丁 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更是荡气回肠。近代无数仁人志士更是用鲜血和生命,诠 爱国的内涵是什么?西汉名将陈汤流传千古的名句“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是最有力的回答
3、。为 保卫祖国的河山,维护祖国的统一和领土完整,无数中华儿女执着坚守,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戚继光, 一代名将, 面对倭寇入侵, 奋起组建 “戚家军” , 潜心操练, 英勇奋战, 终于将倭寇赶出国门; _ 爱国的内涵是什么?爱国就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从先秦诸子百家到汉魏六朝歌 赋,从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中华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沉淀和发展,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爱国要以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我们青少年生活在一个幸福和谐的社会中,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进征途上,我们要肩负重任,做出自己的贡献。 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 A.第
4、段从“爱国是人类共有的感情”切入,引出议论对象“爱国的内涵” 。 B.第段采用引用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论证了爱国的内涵。 C.第段从目的和行动上论证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紧迫性。 D.文章围绕“爱国的内涵”从四个层面进行了论述,层层递进,结构清晰完整。 4.如果要在第段的横线上补充一句话,下面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 ( ) A.詹天佑,我国第一批出国的留学生,学成回国,凭借杰出才能完成了京张铁路的修建,给了藐视中国的 帝国主义一个有力回击。 B.任正非,75 岁的华为公司主要创始人,在众多媒体面前表示:要拥抱世界,依靠全球创新发展,为中国企 业砥砺奋进树立榜样。 C.李文波,
5、一个普通的南沙守礁士兵,二十多年坚守,他从健壮小伙变成了两鬓染霜的“小老头” ,他就是 守护祖国的一块坚不可摧的礁石! D.林俊德,一位将军,也是一位院士,他参与了中国全部的 45 次核试验,他人生 74 年都默默无闻,一直 工作到生命的最后时刻。) 5.爱国的内涵是什么?请依据文章的内容简要概括。(4 分) 1.【答案示例】 主要指抗战时期北国人民沉重艰难的生活。 (2 分)构成音节和结构上的反复,加强了诗 歌的抒情意蕴,凸显诗歌的主题,表现下层劳动者的悲苦生活。 (2 分) 【解题思路】 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和诗中“手推车”的象征义,即可分析“北国人民的悲哀”的具体所 指。一个词组或句子反复
6、出现一般是为了强调,可从诗歌的音节、结构、词组或句子的内容及其所蕴含的 情感等方面来分析其作用。 ) 2.【答案示例】 手推车是当时北国人民生产生活的重要工具,它是当时北国人民苦难生活的体现。 (1 分) 诗人借助手推车表现的“北国人民的悲哀” ,寄予了对北国人民苦难生活的深切同情和对民族命运的深沉忧 虑,也暗含了对造成这种苦难的侵略者的憎恨。 (2 分) 【解题思路】 “手推车”是这首诗的中心意象,它“以唯一的轮子”艰难前行,象征着我国北方人民苦难 的命运。由此可知诗歌所蕴含的诗人的情感。 3.A B 项,第段没有采用对比论证的方法。C 项,第段从目的和行动上论证了爱国就是继承和弘扬中 华民
7、族的优秀传统文化。D 项, “层层递进”错。文章段从心系祖国、以身许国、守护祖国、传承中 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四个层面论述,这四个层面并非层层递进。 4.C 第段主要论证了“爱国要以维护祖国统一为己任” ,因此要在横线上补充一个能证明这一观点的事 例。分析四个选项的事例可知,C 项李文波的事例所论证的观点与第段的观点一致。 5.【答案示例】 心系祖国(“位卑未敢忘忧国”);(1 分)以身许国;(1 分)守护祖国(或保卫祖国,维护 祖国统一);(1 分)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1 分) 【解题思路】 通读文章可知,对“爱国的内涵”的阐释集中在段,抓住各个
8、段落的关键句进行概 括即可。如根据第段“位卑未敢忘忧国” “屈原流放中仍眷恋楚国,苏武牧羊十几年心志不变”可得出爱 国的第一个内涵是“位卑未敢忘忧国”或“心系祖国” 。 第第 2 课课 *梅岭三章梅岭三章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9 分) 大自然的景物是人所共见的,如果只是将外界的景物写下来,不见得是好诗;只有同时将心中感动 先看这两句诗: “鱼跃练波抛玉尺,莺穿丝柳织金梭。 ”再看另一句: “群鸡正乱叫。 ”哪是好诗,哪 “鱼跃练波抛玉尺, 莺穿丝柳织金梭。 ” 一条鱼跃过像白绸一样的水面, 如同一根玉尺抛在白绸子上; 黄莺穿过像丝线一样的柳条,像一枚金梭在许多条丝线中穿织。你看,多么
9、漂亮,而且对偶工整,但只是 描述风景外在的形象,没有内心的感动。这样,即使写出再漂亮的句子,也只有文字和技巧,缺乏诗歌应 “群鸡正乱叫”是杜甫的诗句,只看这一句,好像不是好诗。但读诗不能只看一句,要看整体的传 达。 羌村整组诗,表现的是诗人历经战争离乱,与妻子儿女长期分别后回家重逢的情形, “群鸡正乱叫” 这句诗就有了一种朴实真切的叙写,更有一份亲切热烈的感情。 写一首好诗,不是要找美的字,而是要找合适的字;不是写几句漂亮的诗句,而是要写出诗人自己 我曾经告诫学生 “修辞立其诚” , 真诚是作文与做人的基本要求。 学生感动于女朋友寄给他一片红叶, 陆游的“菊枕”诗,是思念他被迫离异的第一任妻子
10、的: “采得黄花作枕囊,曲屏深幌閟幽香。唤回 四十三年梦,灯暗无人说断肠。 ”黄花即菊花。当年他的妻子采了菊花,把菊花的花瓣缝入枕囊,如今在曲 折的屏风和深重的帷幕间还留有菊花的幽香。每次闻到这香气就让他忆起四十三年前的往事,可是现在在 昏暗的灯光下,向谁去诉说这使人断肠的感情呢?这样, “菊枕”的“香”就 真正伟大的诗人,是用他整个的生活乃至整个的生命来写诗的,这样诗歌才有兴发感动的生命。这 种兴发感动的生命是生生不已的。内心有了感动,是这个生命孕育的开始。把这份感动写出来,使之成形, 11学习诗歌,要能体会诗歌中这种美好的生命,养成品味诗歌兴发感动之生命的能力,这是读诗最 为宝贵、最可重视
11、的 (基于命题需要根据叶嘉莹讲稿改写) 1.作者认为“群鸡正乱叫”是好诗的理由有哪些?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诗句描写了人所共见的景物,使群鸡鲜活的形象跃然纸上。 B.诗句注重的是诗歌应有的生命,而不是漂亮的文字和技巧。 C.诗句恰当地表达了诗人经过战争离乱与亲人久别重逢的感动。 D.诗句是一种朴实真切的叙写,更有一份亲切热烈的感情。 2.作者将“红叶枕边香”与“菊枕”诗作对比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下列表述准确的一项是(3 分)( ) A.好的诗歌应该“修辞立其诚” ,用恰当的方式表达真诚的感动。 B.好的诗歌往往源于真实的故事,表现真实的生活,表达真实的情感。 C.好的诗歌
12、能将自己真诚的感动成功地传达出来,让别人也感受到这种感动。 D.好的诗歌具有生生不已的生命,内心有了感动就是一首诗歌生命孕育的开始。 3.本文在品读诗歌方面给了我们哪些启示?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本内容的一项是(3 分)( ) A.读诗要体会诗中触动人心的真情实感。 B.读诗要把诗句放在整首诗中来品味欣赏。 C.读诗要了解诗人的生活经历和生命状态。 D.读诗要理解诗歌美好生命的生生不已。 1.A 表述有误,根据第段和第段的内容可知,作者认为“群鸡正乱叫”是好诗是因为作者不仅将外界 的景物写下来,而且将心中的情意也传达了出来。 2.C 解答本题,应首先认真阅读第段。第段作者将“红叶枕边香”和“菊枕”诗
13、进行对比,第 段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即“诗歌除了要有真诚的感动,还要将这种感动成功地传达出来,让别人也感 受到你的感动” 。然后分析所给的四个选项的内容可知,C 项表达的意思与第段的结论意思最相近。 3.D 由文章第 11段“学习诗歌生命的能力”可知,D 项表述有误。 第第 3 课课 *短诗五首短诗五首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3 分) 鸟鸟 笼笼 非 马 打开 鸟笼的 门 让鸟飞 走 把自由 还给 鸟 笼 (选自初中语文读本) 1.凝视诗歌的形式,仿照示例,从加点的诗句中选择一处,品味诗歌分行的意味。(3 分) 示例:分行让“门”字凸显出来,吸引读者凝视这个字,让读者产生种种联想,丰
14、富了诗歌的意蕴。这 道“门”仿佛一副枷锁,而“门”字中间的空白又像是广阔的天空,鸟儿在笼子里一定久久地注视过它, 眼中满是向往与绝望。 1.【答案示例】 示例一:诗歌的分行和跨行,让“走”字独立成段。凝视这个字, “走”字四周皆空,与 笼子里的狭小形成对比,让人想象鸟儿挣脱牢笼、飞向天空的样子,也许翅膀有些僵硬,也许飞行的姿态 不够完美,但投向自由的心情如此急切。 “走”字四周的宽广空间也让联想的时间延长人一直注视着鸟 儿飞走的过程,在久久的凝望中体验鸟儿重获自由的欣喜。 示例二:诗歌的分行,让“鸟”字独立成句。在对前一句“把自由/还给”的期待中, “鸟”字凌空而出, 无羁无绊。凝视这个字,让
15、人产生联想:得到自由的鸟儿会怎样?是呼吸自由的空气,张望四周,还是梳 理羽毛,准备振翅飞向自己的天空?读者内心的欣喜与鸟儿一般,不禁也想到,自己是否也该挣脱羁绊脱笼 而去。 示例三:诗歌的分行,让“笼”字独立成句。在前一句鸟得到自由之后,带领读者把目光从远飞的鸟身上 收回,落在“笼”字上。凝视这个字,鸟去笼空,孤孤单单,仿佛满是失落,但转念一想,把自由还给鸟 儿的同时,笼子不也获得了解脱吗?不知鸟儿是否回望过笼子,但当“笼”与“鸟”打破了囚禁与被囚禁 的关系,自由在彼此间传递。诗歌给人以哲理思考,让人生出许多感慨。 (分行的效果 1 分,联想品味 2 分) 【解题思路】 结合诗歌内容及形式可知
16、,“走”字单字成段,其四周空旷,范围广阔,与“笼”对比,突 出“笼”的压迫感,让人想到飞鸟离开笼子的束缚,在广阔的天空翱翔; “鸟” “笼”两字单独成句,给我 们留下了无尽的遐想,照应前面的“自由” ,表现鸟儿和笼子不再受任何约束。 第第 4 课课 海海 燕燕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17 分) 马 也许是缘分,从孩提时候我就喜欢了马。三四岁,话怕才咿呀会说,亦复刚刚记事,朦胧想着,仿佛 家门前,老槐树荫下,站满了大圈人,说不定是送四姑走呢。老长工张五,从东院牵出马来,鞍鞯都已齐 备,右手是长鞭,先就笑着嚷:跟姑姑去吧?说着一手揽上了鞍去,我就高兴着忸怩学唱:骑白马,吭铃 吭铃到娘家大家
17、都笑了。准是父亲,我是喜欢父亲而却更怕父亲的,说:下来罢!小小的就这样皮。 人,说着就会慢慢儿大的。坡里移来的小桃树,在菜园里都长满了一握。姐姐出阁了呢。那远远的山 庄里,土财主。每次搬回来住娘家,母亲和我们弟弟,总是于夕阳的辉照中,在庄头眺望的。远远听见了 銮铃声响,隔着疏疏的杨柳,隐约望见了在马上招手的客人,母亲总禁不住先喜欢得落泪。我们也快活得 像几只鸟,叫着跑着迎上去。问着好,从伙计的手中接过马辔来,姐姐总说: “又长高了。 ”车门口,也是 家乡的日子是有趣的。大年初三四,人正闲,衣裳正新,春联的颜色与小孩的兴致正浓。村里有马的 人家,都相将牵出了马来。雪掩春田,正好驰骤竞赛呢。总也有
18、三五匹罢,骑师是各自当家的。我们的, 例由比我大不了几岁的叔父负责,叔父骑腻了,就是我的事。观众不少啊:同村的祖伯叔,兄弟行辈,年 老的太太,较小的邻舍侄妹,一凑就是近百的数目。崭新的年衣,咳笑的乱语,是同了那头上亮着的一碧 晴空比着光彩的。骑马的人自然更是鼓舞有加喽。一鞭扬起,真像霹雳弦惊,飕飕的那耳边风丝,恰应着 一个满心的矜持与欢快。驰骋往返,非到了马放大汗不歇。毕剥的鞭炮声中,马打着响鼻,像是凯旋,人 那样直到上元,总是有马骑的亲戚家人来人往,驴骡而外,代步的就是马。那些日子,家里最热闹, 年轻人也正蓬勃有生气。姑表堆里,不是常常少不了戏谑吗?春酒筵后,不下象棋的,就出门遛几趟马。 孟
19、春雨霁,滑的道上,骑了马看卷去的凉云,麦苗承着残滴,草木吐着新翠,那一脉清鲜的泥土气 端阳,正是初夏,天气多少热了起来。穿了单衣,戴着箬笠,骑马去看戚友,在途中,偶尔河边停步, 攀着柳条,乘乘凉,顺便也数数清流的游鱼,听三两渔父,应着活浪活浪的水声,哼着小调儿,这境界一 品尚书是不换的。不然,远道归来,恰当日衔半山,残照红于榴花,驱马过三家村边,酒旗飘处,斜睨着 “闻香下马” 那么几个斗方大字, 你不馋得口流涎吗?才怪! 鞭子垂在身边, 摇摆着, 狗咬也不怕。 “小 JP3 姐!吃饭啦,还不给我回家! ”你瞧,已是吃大家饭的黄昏时分了呢。把缰绳一提,我也赶我的路。到家掌 真是家乡的日子是有 当
20、学生了。去家五里遥的城里。七天一回家,每次总要过过马瘾的。东岭,西洼,河埃,丛林,踪迹 殆遍殆遍。不是午饭都忘了吃吗?直到父亲呵叱了,才想起肚子饿来。反正父亲也是喜欢骑马的,呵叱那 祖父也爱马,除了像三国志那样几部老书,春天是好骑了马到十里外的龙潭看梨花的。秋来也喜 去看矿山的枫叶。马夫,别人争也无益,我是抓定了的官差。本来嘛,祖孙两人,缓辔蹒跚于羊肠小道, 或浴着朝暾,或披着晚霞,闲谈着,也同乡里交换问寒问暖地亲热地说话;右边一只鸟飞了,左边一只公 鸡 最记得一个冬天,满坡白雪,没有风,老人家忽而要骑马出去了,他就穿了一袭皮袍,暖暖的,系一 条深紫的腰带,同银白的胡须对比的,也戴了一顶绛紫色
21、的风帽,宽大几乎当得斗篷,马是棕色的那一匹 罢,跟班仍旧是我。出发了呢,那情景永远忘不了。虽没去做韵事,寻梅花,当我们到岭巅头,系马长松, 说呢,孩子时候的梦比就风雨里的花朵,是一招就落的。转眼,没想竟是大人了。家乡既变得那样苍 老,人事又总坎坷纷乱,闲暇少,时地复多乖离,跃马长堤的事就稀疏寥落了。可是我还是喜欢马呢:不 管它是银鬃,不管它是赤兔,也不管它是泥肥骏瘦,蹄轻鬣长,我都喜欢。我喜欢刘玄德跃马过檀溪的故 徐庶走马荐诸葛,在这句话中,我看见了大野中那位热肠而又洒脱风雅的名士。骑马倚斜桥,满楼红 袖招,你看那于绿草垂杨临风伫立的金陵年少,丰采又够多么英俊翩翩呢。固然敝车羸马,颠顿于古道西
22、 风中,也会带给人一种寂寞怅惘之感的,但是,这种寂寞怅惘,不是也正可于或种情景下令人留恋的吗? 前路茫茫,往哪里去?当你徘徊踟蹰时就姑且信托一匹龙钟的老马,跟了它一东二冬地走罢。听说它 是认识路的。譬如那回忆中幸福的路。 十万火急的羽文,古时候有驿马飞递。 “探马报道” ,寥寥四个字里,活活绘出了一片马蹄声中那营帐 里的忙乱与紧急,百万军中,出生入死,不也是凭了征马战马才能斩将搴旗 【注】的吗?飞将在时,阴山以里 哙,怎么这样壮呢!胆小的人不要哆嗦啊,你看,那风驰电掣地闪了过去又风驰电掣地闪了过来的, 就是马。那就是我所喜欢的马。弟弟来信说:“家里才买了一匹年轻的马,挺快的”真是,说句儿 女情
23、长的话,我有点儿想JP (选自现代散文鉴赏辞典,有删减) 【注】 斩将搴(qin)旗:杀死敌方将领,夺取敌方的旗帜。 1. 作者围绕“家乡的日子是有趣的”写了哪些事情?请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图表。 (5 分) 2.作者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融合了JP3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以文中“端阳访友,骑马赏 景”这件事为例,简要分析其中两种表达方式的作用。 (4 分) 3.文章的语言给人以节奏明快与典雅之感,你认为文章是如何达到这两种效果的。 (4 分) 4.文章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文章表达了怎样的主旨?(4 分) 1.【答案示例】 姐姐回家,快活迎接 年初三四,雪野赛马(春郊试马) 孟春时节,
24、骑马踏青 1 分) 【解题思路】 解答本题,应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根据所给的提示,锁定答案所在段落,然后进行概括。 就本题而言,可抓住文中表时间的词句,如“三四岁” “每次搬回来住娘家” “大年初三四” “直到上元” “孟 春” “端阳” “当学生了” “一个冬天”等。第空根据提示可锁定第二段,由“在庄头眺望的” “我们也快 活得像几只鸟,叫着跑着迎上去” ,不难概括出“姐姐回家,快活迎接”一事。以此类推,锁定相关语段, 抓住关键词句进行概括即可。 技巧点拨技巧点拨 梳理故事情节的方法 (1)抓住时间标志。 (2)抓住地点标志。 (3)抓住情节变化。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
25、JP 我们可以按“起因经过 结果”这样的思路来分析,也可以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样的思路来分析。 (4)抓住角度变化。 (5)抓住情感变化。 2.【答案示例】 通过记叙,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经过;通过描写人物衣着、途中景物与人 物活动,营造了美好的氛围,表现了“我”愉悦的心情;通过议论,表达对美好境界和美食的赞美;用“最 喜那满天星斗”抒发对家乡夜景的喜爱之情。 (每点 2 分,答出两种即可,4 分) 【解题思路】 解答本题,首先应根据题干的提示,锁定描写“端阳访友,骑马赏景”一事的段落,即第 六段。然后分析该段哪些句子运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哪些语句运用了描写(抒情、议论)的表达方
26、式。 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等的内容运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 “穿了单衣,戴着箬笠” “攀着柳条,乘乘 凉”等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 “这境界一品尚书是不换的” “你不馋得口流涎吗?才怪”等运用了议 论的表达方式;而“最喜那满天星斗”则运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最后从中选择两种表达方式,根据表达 方式的一般作用,结合原文进行分析。 3.【答案示例】 文章大量使用短句使语言节奏明快;(2 分)文章运用许多典雅的词、句,引用大量典故, 化用古诗词,使语言典雅。 (2 分) 【解题思路】 由题干中的“给人以节奏明快与典雅之感” ,可知文章语言有两种特色,答题时,要分析出 语言节奏明快和典雅的特点在文中
27、是如何体现的。文章大量使用了短句,使文章语言节奏明快;从“徐庶 走马荐诸葛” “固然弊车羸马,颠顿于古道西风中” “飞将在时,阴山以里就没有胡儿了” “落日照大旗,马 鸣风萧萧”等语句中可以看出,作者运用了许多典雅的词、句,引用大量典故,化用古诗词,所以语言典 雅。 4.【答案示例】 感情基调:愉快、温馨,热烈、豪迈。(2 分) 主旨: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对家乡的热爱;(1 分)表达了一定的家国情怀。 (1 分) 【解题思路】 一般来说,文章的感情基调有欢快、忧愁、恬淡、温馨、热烈、闲适、激愤、悲壮、豪迈 等。从本文内容来看,作者先讲述了在家乡骑马的几件趣事,整体的感情基调是愉快、温馨的;而“
28、竟是 大人了”之后,对洒脱风雅的名士、 “驿马飞递”等的描写,则营造出一种豪迈、热烈之感。所以本文的感 情基调可从愉快、温馨,热烈、豪迈等方面去考虑。作者主要写了与“马”有关的回忆,同时结合倒数二、 三段对马的描写及结尾句“我有点儿想家”可知,作者既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和对家乡的热爱,又表达了 一定的家国情怀。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第第 5 课课 孔乙己孔乙己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2 分) 独腿人生 朋友住在城南一幢别墅里,与闹市区有一段距离,下公交车之后,若步行,紧走慢赶,至少也要 40 分钟。 眼看约定的时间到了, 朋友曾在电话中告知:若坐三轮,只需 3 元。为保险起见,我上车前还是
29、问了价。 “5 元。 ”见我犹豫,车夫 开导我说:“出租车起步价就是 6 元呢。 ”这个账我当然会算,可 5 元再加 1 元,就是 3 元的两倍,这个账我同 样会算。 “这不是讹人嘛。 ”我举目张望,希望再有一辆三轮车来。车夫说:“上来吧,就收你 3 车夫一面蹬车,一面以柔和的语气对我说: “我要 5 元其实没多收你的。 ”“人家已经告诉我,只要 3 元呢。 ” “如果在前一个站,就只收 3 元。你以后来这里,就在前一站下车。 ”他穿着人力三轮车车夫统一的黄马甲, 剪得齐齐整整的头发已经花白,至少有 55 车行一小段路程,我总觉得有点儿不大对劲,上好的马路,车身却微微颠簸,而且,车轮不是滑行向
30、前,而 是向前一冲,片刻地停顿之后,再向前一冲。我正觉奇怪,突然发现蹬车的人只有一条腿!右腿上一截黄黄的 裤管,挽一个疙瘩,悬在空中,随车轮向前“冲”的频率前后晃荡着。他的左腿用力地蹬着踏板,臀部时时脱 离坐垫,身子向左倾斜,以便把所有的力量都用在左腿上。从他左腿并不肥大的裤管随风摆动的情形,我猜想 我的喉咙有些发干,心里被一种奇怪的惆怅甚至悲凉的情绪纠缠着,笼罩着。我想对他说,不要再蹬了, 我走路去。我当然会一分不少地给他钱,可我又怕自己的做法显得矫情, 前面是上坡路。我说:“这里不好骑,我下车,我们把车推过去。 ”他急忙制止:“没关系,没关系,这点 儿坡都骑不上去,我咋个挣生活啊?”言毕,
31、快乐地笑了两声,身子便弓了起来,加快了蹬踏的频率。他的独腿 顽强地与后退的力量抗争着,车轮发出“吱吱”的尖叫,车身摇摇晃晃,极不情愿地向前扭动。车夫黝黑的 后颈上高高绷起一股筋来,头使劲地向前耸。他是在跟自己较劲, 坡总算爬上去了,车夫重重地喘着粗气。不知怎的,我心里的惆怅和悲凉竟然了无踪影。在我面前的,无 疑是一个强者,他把路扔在了后面,把坡扔在了后面, 待他喘息稍定,我说:“你真不容易啊!”他自豪地说:“这算啥呢!今年初,我一口气蹬过八十多里,而且 带的是两个人! 他说:“有两个外国人来成都,想坐人力车沿二环路走一趟,看看成都的风景。别人的车他们不坐,偏要 坐我的车。他们一定以为我会半路出
32、丑,没想到,嘿,我这条独腿为咱们成都人争了气,为中国人争了气!下了 车,那两个外国人流了眼泪,说的什么话我不懂,但我想,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既心酸,又豪迈, 我很想打听一下他的那条腿是怎么失去的,可终于没有问。事实上,这已经无关紧要了。他已经断了一 条腿,而那条独腿支撑起了他的人生和尊严, 离别墅大门百十米远的距离, 我下了车,给他 5 元钱。他坚决不收:“讲好的价,怎么能变呢?你这叫我以后咋个在世上混啊?”我没勉 强,收回了他找给的 2 我正要离去时,他不好意思地说:“往别墅里去的人,至少应该坐出租车啊我怕被你朋友看见” 我天生是不大流泪的人, “谢谢。 ”我轻声地说。 “谢谢您! 议完事
33、,朋友留我吃饭,我坚决拒绝了。我徒步走过了那段没有公交车的路程,我从来没有与自己的两条 腿这般亲近过,从来没有觉得自己的两条腿这般有力过。 1.简要梳理“我”对车夫情感态度变化的过程,在下面横线处填写恰当的词语。(2 分) 怀疑_高兴自豪_ 2. 小说让车夫自述拉两个外国人的故事,有何作用?(2 分) 3.作者按一定层次塑造“车夫”这一形象,请参照的句式,用“挣”或“争”概括另外两个层次。(4 分) 作为残疾人,自食其力,为家庭挣生活。 4.车夫与鲁迅小说中孔乙己的命运截然不同,请说明造成这种不同的社会原因。(4 分) 1.【答案示例】 同情 感动(每处 1 分,使用其他词语,意思对亦可,共
34、2 分) 【解题思路】 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审清题意,依据题目要求筛选有效信息,选取原文中词句 作答或对其内容进行概括作答。文章叙写“我”坐三轮车,起初对车夫是不信任、怀疑的;当“我”发现 车夫只有一条腿时, “我”对他的境遇感到同情,内心“惆怅甚至悲凉” ;当“我”看到车夫骑完上坡路, 我为他是一个生活强者而高兴;当“我”听了车夫自述拉两个外国人的故事后,内心为他感到自豪;当车 夫说出“往别墅里去的人,至少应该坐出租车啊我怕被你朋友看见”时, “我”感动得眼泪流了下 来。据此可作答。 2.【答案示例】 “我”对车夫以前的事一无所知,运用车夫自述的方式使故事更真实、情节更紧凑。 这个故
35、事上升到了城市与国家的层面,使人物形象更丰满、主题更深刻。(每点 1 分,共 2 分) 【解题思路】 要根据故事内容,分析其与全文其他内容有什么关系,对于主题有什么帮助等。小说安排 车夫自述拉两个外国人的故事,一方面,补充交代了车夫的过去,让读者对车夫有了更多的了解,同时使 故事内容显得更加真实,情节上更加紧凑;另一方面,车夫讲述的这个故事,在丰富内容的基础上,展现 了车夫的美好品格,使人物形象更丰满、主题更深刻。 3.【答案示例】 作为强者,克服困难,为自己“挣”坦荡而快乐的生活。 作为中国人,不在外国人面前出丑,为城市、为国家争气。(每条 2 分,内容 1 分,句式 1 分。共 4 分)
36、【解题思路】 主人公车夫的形象,是从不同层面上进行描写刻画的。这个车夫是个“只有一条腿”的残 疾人,但是他自食其力,凭借骑三轮车来为家庭挣生活;他克服困难,努力拉车,不需要别人的怜悯,无 疑又是一个强者,为自己“挣”来了坦荡而快乐的生活;车夫拉两个外国人的故事,表现出他为城市、为 国家争光的美好品质。据此,用“挣”或“争”仿照示例概括“车夫”这一形象即可。 学霸支招学霸支招 1.品析人物描写,感知人物形象。结合作者笔下最能体现人物个性特征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等方面 2.赏读环境描写,明晰人物思想。环境,既指自然环境,又指社会环境。前者或渲染气氛,或点明背景, 3.分析情节发展,概括人物性格
37、。作者在展开情节的过程中,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行为和心理状态,表 4.探究细节描写,彰显人物性格。通过对人物细节描写的品味,准确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和内心世界。 4.【答案示例】 孔乙己:受到科举制度的毒害和摧残;受到社会权贵和普通民众的歧视和嘲笑。(每点 1 分) 人力车夫:社会制度保障残疾人的劳动权利;得到社会各界的关爱和尊重。(每点 1 分) 【解题思路】 根据对文章主旨的把握进行分析。 鲁迅小说中的孔乙己在封建腐朽思想和科举制度毒害下, 精神上迂腐不堪,麻木不仁,生活上穷困潦倒,在人们的嘲笑戏谑中混度时日,最后被封建社会所吞噬。 而本文中车夫虽然身体有残疾,但是在现在的社会制度下,劳动权
38、利得到保障,又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 爱和尊重。这就是“孔乙己”和“人力车夫”不同命运的社会根源。 第第 6 课课 变色龙变色龙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7 分) 狗鼻子 苏联 他说: “诸位,我那件皮大衣可是好货啊。太可惜了。钱我舍得花,我非把这个贼抓到不可。我要啐他一 于是,叶列麦伊巴勃金叫来警犬搜查。来了一个戴鸭舌帽、打裹腿的便衣,领着一只狗。狗还是个大 个头,毛是褐色的,嘴脸尖尖的, 便衣把那条狗推到门旁去闻脚印,自己“嘘”了一声就退到一边。警犬嗅了嗅,朝人群扫了一眼(自然四 周有许多围观的人),突然跑到住在五号房的一个叫费奥克拉的女人跟前,一个劲儿地闻她的裙子下摆。女人 往人群里
39、躲,狗一口咬住裙子。女人往一旁跑,它也跟着。一句话, “完了。 ”她说,“我犯案啦。我不抵赖。有五桶酒曲 【注】,这不假。还有酿酒用的全套家什。这也是真 的, 她说: “皮大衣我可不知道,听都没听说过。别的都是实话。抓走我好了,随你们罚吧。 ” 便衣牵过那只大狗,又推它去闻脚印,说了声“嘘”, 狗转了转眼珠,鼻子嗅了嗅, 管理员吓得脸色煞白, 他说: “诸位好人呀,你们的觉悟高,把我捆了吧。我收了大伙的水费,全让我给乱花了。 ” 住户们当然一拥而上,把管理员捆绑起来。这当儿警犬又转到七号房客的跟前, 这位公民一下子面如土色,瘫倒在人群前面。 他说: “我有罪,我有罪。是我涂改了劳动履历表,瞒了
40、一年。照理,我身强力壮,该去服兵役,保卫国家。 可我反倒躲在七号房里,用着电,享受各种公共福利。你们把我逮起来吧! ” 人们发慌了,心想: “这是条什么狗, 商人叶列麦伊巴勃金,一个劲儿眨巴着眼睛。他朝四周看了看, “快把这条狗牵走吧,真见它的鬼。丢了貂皮大衣, 他正说着,狗已经过来了, 商人叶列麦伊巴勃金慌了手脚,掉头就走,狗追着不放, 商人吓得脸色刷地就白了。他说: “老天有眼,我实说了吧,我自己就是个混账小偷。那件皮大衣,说实 话也不是我的,是我哥哥的,我赖着没还。我真该死, 这下子人群哄地四散而逃。狗也顾不得闻了,就近咬住了两三个人, 这几位也一一坦白了:一个打牌把公款给输了;一个抄起
41、熨斗砸了自己的太太;还有一个,说的那事简 人一跑光,院子里便空空如也, 这时警犬忽然走到便衣跟前,大摇其尾巴。便衣脸色陡地变了, 他说: “老弟,要咬你就咬吧。你的狗食费,我领的是三十卢布, 后来怎样,我就不得而知了。是非之地,不可久留, (选自左琴科幽默讽刺作品集,有删改) 【注】 在当时酿私酒是违法的。 1.根据小说内容,用简洁的语言将下面表格补充完整。(3 分) 被警犬关注的人 干的坏事 费奥克拉 酿私酒 房产管理员 (1) 七号房客 (2) 便衣 (3) 2.对商人“一个劲儿眨巴着眼睛”的心理分析,以下猜想最符合情境的一项是(3 分)( ) A.商人在想:这条狗真是厉害,一定能帮我找出
42、偷貂皮大衣的人。 B.商人在想:身边居然有这么多干坏事的人,偷我貂皮大衣的人可能也在其中。 C.商人在想:这狗发现了这么多干坏事的人,我做的坏事说不定也要被发现了。 D.商人在想:这狗太讨厌了,搅乱人们的生活,弄得人心惶惶,还是赶紧让它走吧。 3.下面是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不同译文,你认为哪一种更好?请说说你的看法。(3 分) (1)这位公民一下子面如土色,瘫倒在人群前面。(吕绍宗译) (2)这位公民也吓得脸色苍白,倒在众人面前。(吴村鸣译) 4.小说结尾突然出现了“我”这一形象,这样安排有何妙处?(3 分) 5.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的主角是警犬,也有人认为主角是事件中所有的当事人。你赞同哪种观点?
43、请结合小说 的内容和主旨阐述理由。(5 分) 1.【答案示例】 (1)乱花收来的水费 (2)涂改劳动履历表,逃避服兵役 (3)私吞狗食费(3 分, 各 1 分,意近即可) 【解题思路】 阅读全文,根据提示找到描写这些人的段落,然后根据他们所坦白的话进行概述即可。 2.C 根据上下文可知,此处商人是在担心自己做的坏事被发现。 3.【答案示例】 示例一:第(1)种更好。 (1 分) “面如土色”形象地写出了七号房客被警犬咬住裤腿时 的恐慌; “瘫倒”形象地写出了他极度恐慌、浑身无力倒下的窘状。 (2 分) 示例二:第(2)种更好。 (1 分)该句用通俗的语言写出了七号房客恐慌的窘态, “也”与前文
44、房产管理员 的表情相照应,增强了讽刺效果。 (2 分) (任答一例即可) 【解题思路】 首先应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选取你认为翻译得好的地方进行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4.【答案示例】 小说结尾出现“我”这一形象,表明前面叙述的事件是“我”所见到的,增强了故事的 真实性; (1 分) “我便赶紧溜了”表明“我”也怕被警犬发现自己所干的坏事,使小说所揭示的现象更具普 遍性, (1 分)从而深化了小说的主旨,增强了讽刺意味。 (1 分) 【解题思路】 可从内容、结构、主旨等角度,结合小说的具体内容来分析。 5.【答案示例】 示例一:我赞同第一种观点。小说的题目是“狗鼻子” ,警犬是贯穿全文的形象,所有
45、人 的罪恶行为都在警犬面前暴露出来, 警犬的活动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展开, 小说通过警犬揭露出人性的自私、 贪婪、虚伪,批判了社会中黑暗、丑恶的现象。因此小说的主角是警犬。 (3 分,如表述有欠缺,只给 2 分) (同意警犬是主角的最多得 3 分) 示例二:我赞同第二种观点。小说以寻找偷衣贼为主线,带出了包括商人、便衣在内的所有当事人。这些 人看似正直、善良,却在背地里做了各种坏事, 他们都是这篇小说所要讽刺的对象。小说正是以此揭示人性的复杂性,批判人性深处的自私、贪婪、虚伪, 批判社会中黑暗、丑恶的现象。而警犬只是起到串联故事的作用。因此小说的主角是事件中所有的当事人。 (5 分,如表述有欠缺,
46、只给 4 分) 【解题思路】 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小说内容和主旨进行分析,思维要有深度,表述要有条理。 第第 7 课课 *溜溜 索索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4 分) 字 典 阿 学校计划砍些竹木,将草 到了行动的前一天。 将近下课, 我说: “咱们班负责二百三十根料, 今天就分好组, 争取一上午砍好。 ” 忽然有学生问:“回来可是要写作文?不如先说题目,我们今天就写好。 ”我说:“活动还没有,你就能写出 来,肯定是抄。 ”王福突然望着我,隐隐有些笑意,说:“定了题目,我今天就能写,而且绝对不是抄。信 不信?” “我不信!”大家笑起来。王福举起手说:“好,我打赌!”我说: “王福
47、,你赌什么?”学生们纷纷说 要我的钢笔,要我的字典。王福听到字典,大叫一声: 我的字典早已成为班上的圣物,学生中有家境好一些的,已经出山去县里购买,县里竟没有,于是 这本字典愈加神圣。我每次上课,必将它放在讲桌上,成为镇物。王福常常借去翻看,会突然问我一些字, 我当然不能全答出,王福就轻轻叹一口气,说:“这是老师的老师。 ”我将字典递给班长保管。王福把双手 在胸前抹一抹,慢慢地说:“但有一个条件,料要到我们三队去砍。 ”我说:“可以。明天的劳动,大家作证, 过程有与你写的不符的,就算你输。 ”王福并不泄气,说: 第二天一早,我集合了其他队来的学生,向三队走去。在山路上走,露水很大。学生们都赤着
48、脚, 沾了水,于是拍出响声,好像是一队鼓掌而行的队伍。大家都很高兴,说王福真傻,一致要作证,不让他 走了近一个钟头,到了三队进山沟的口上。远远望见王福慢慢地弯下腰,抬起一根长竹放在肩上, 一晃一晃地向我们走过来,将肩一斜,长竹落在地下,我这才发现路旁草里已有几十根长竹。王福笑嘻嘻 地看着我,说:“我赢了。 ”我说:“还没开始呢,怎么你就赢了?”王福擦了一把脸上的水,头发湿湿地贴 在头皮上,衣裤无一处干的,也都湿湿地贴在身上,颜色很深。说:“走,我带你们进沟,大家做个见证。 ” 山中湿气漫延开,渐渐升高成为云雾,太阳白白地现出一个圆圈。林中的露水在叶上聚合,滴落下 来,星星点点,多了,如在下雨。
49、忽然,只见一面山坡上散乱地倒着百多棵长竹,一个人在用刀清理枝杈, 手起刀落。那人是王七桶。 “老王,搞什么名堂?”王七桶向我点头,又指指坡上的长竹。王福走到前面, 笑眯眯地说:“我和我爹,昨天晚上八点开始上山砍料,砍够了二百三十棵,抬出去几十棵,就去写作文, 半夜以前写好,现在在家里放着,有知青作证。 ”王福看一看班长,说:“你做公证吧。字典。 ”王福忽然羞 我呆了,看看王福,看看王七桶。学生们看着百多根长竹,又看看我。我说:“好。王福。 ”却心里 王福看着班长。班长望望我,慢慢从挎包里取出一个纸包,走过去,递到王福手上。王福看看我, 我叹了一口气,说:“王福,这字典是我送你的,不是你赢的。 ”王福急了,说:“我把作文拿来。 ”我说:“不 用了。我们说好是你昨天写今天的劳动,你虽然作文是昨天写的,但劳动也是昨天的。记录一件事,永远 在事后,这个道理是扳不动的。你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