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教案设计教案设计 班 级: 姓 名: 1 1 大青树下的小学 1会认“坝、汉”等 10 个生字,会写“晨、汉、球”等 13 个生字。正确 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词语。 2能和同学交流课文中有新鲜感的句子,说一说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1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教师准备具有民族特色的音频、图片资料、挂图、生字卡片。 2 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
2、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2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 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 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不愿意 去参观一下? 2板书课题:大青树下的小学。 3教师配乐范读。 三、试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 着读课文, 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 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
3、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 提示一下。 四、分组朗读,小组间比赛。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五、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分析指导“晨、绒、服、装、读、影”。并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 范。 “ 晨”是上下结构,注意“辰”要拖着“日”,相互要结合紧凑。“绒” 是左右结构,由“纟”和“戎”组成,右边的“戎”共六笔,不要漏写。 “服”的“月”字旁要瘦一些。 “装”是上下结构,书写要紧凑。 “读”是左右结构,右边是“卖”,不是“买”。 “影”是左右结构,右边三撇,写得匀称。 b学生写字。
4、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这一课我 们要朗读感悟,我们会进一步地通过朗读感悟民族小学的美。 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第一自然段。 a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完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学生读后交流。 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 面想象、讲述。 c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 教师评点后再指名练习。 d配乐朗读这一段。 2第二、三自然段。 a“当,当当!当,当当!
5、”大青树上的铜钟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 始上课了。请各自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 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b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认真上课的情况想象补充,譬如:大家专心听讲,窗 外有猴子蹦来跳去都不去张望;大家积极开动脑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小手举 得高高的;读书时整齐响亮,声音抑扬顿挫 c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 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 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安静,体会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 都 被教室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反复朗读这几句话。
6、 d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场会是怎样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朗读 有关句子。 4第四自然段。 a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样的印象?交流感受。 b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 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 别的话。 c齐读这一自然段。 三、感情朗读,比赛背诵。 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 四、抄写句子,加强积累。 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在作业本上。 五、综合性学习。 你们的课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让我们把每天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 可以用 日记的方式来记,也可
7、以用列表格的方式来记,以后我们再来交流。 大青树下的小学 穿戴不同 语言不同 共同学习 共同游戏 热爱团结 在这一节语文课的教学中,我感悟到指导朗读,除了可以创设一种情境, 再现教材的有关形象,引导学生理解教材所描写的事物,激发学生和作者产生 情感的共鸣,能读出文章的意境外,还可以巧用学生的体验,进行移情朗读,使 学生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的乐趣,从而培养语文素养。 2 花的学校 知识和能力 认识本文的 2 个生字,会写 8 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的第 一自然段,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好词好句。 过程和方法 通过诵读课文, 展开想象, 感悟、 积累语言; 感受花孩子的活泼、 调皮
8、; 想想花的学校释什么样子的,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美,想想文中描绘的情景,感受大自然的花富有的灵 性、童真童趣。 识字与写字,朗读背诵课文。学生对花的学校的了解,对诗句意思的理解。 有关泰戈尔的资料。 第一课时 一、联想感知,激趣引入: 1、说说自己的学校是什么样的。 2、你们可知道某不但我们有学校,连花儿也有学校呢,今天学习第 2 课花的学校 ,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划出生字词,标出小结,质疑。 2、听课文朗读录音,认真听生字的发音。 3、检查生字学习的情况。 4、学习词语库中的词语。 三、再读
9、课文: 1、同桌合作读文。 2、汇报朗读,点评。 3、全班齐读,熟悉课文。 四、学写生字: 1、出示今天要写的 8 个生字,观察每个字的特征。 2、指导几个字要注意的地方。 “润”字里面没有点; “罚”下面一个言字旁,一个立刀旁; “互”的不顺要注意。 3、认真书写,强调书写的姿势。 4、评价书写情况,展示作业。 五、课堂小结: 你读了话的学校这一课,有什么感受呢? 六、作业设计: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画一幅花的学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认识本文的 2 个生字,会写 8 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的第 一自然段,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好词好句。 过程和方法 通过诵读课
10、文, 展开想象, 感悟、 积累语言; 感受花孩子的活泼、 调皮; 想想花的学校释什么样子的,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美,想想文中描绘的情景,感受大自然的花富有的灵 性、童真童趣。 教学重点: 识字与写字,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学生对花的学校的了解,对诗句意思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认读本课生字。 2、检查朗读课文的情况。 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分大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自由回答,说话练习: 什么时候, 花孩子会从无人知道的地方跑出来呢?花孩子又是什么样子 呢? 3、你在学校里最开心、最快乐是什么时候?
11、 讨论交流,进行说话练习。 4、说说花孩子的妈妈是谁? 谈谈自己的理解。 三、展示绘画,指导朗读: 1、请同学们把上节课布置大家画的花的学校展示出来。介绍自己想象 中的“花的学校”。 2、点评学生绘画。选择一段配画朗读。 3、指导背诵第一小节。 四、介绍作者,推荐阅读: 、介绍作者泰戈尔。自由阅读信息窗的内容。 、推荐阅读泰戈尔作品集 。 五、课堂小结: 这篇课文有美而富有童趣,作者从花的身上产生了丰富的想象,我们以 后也可以运用拟人的手法来写植物,相信大家也会写得很有趣。 六、作业设计: 、背诵课文第一小节。 、把学生画的花的学校在教室的墙壁上展出。 、课后阅读泰戈尔的作品。 教学反思: 花
12、的学校同步练习 一、比较下面的字,再组词。 裳( ) 碰( ) 棵( ) 棠( ) 湿( ) 课( ) 二、猜字谜。 (答案从课文中找) 1.把“党”字中的“儿”换成另一个字,可以组成( )字。 2.一只狗从洞里跑出来,是( )字。 三、看看下面的词语有什么特点,再照样子写几个。 一群一群:_、_、_ 哗啦啦:_、_、_ 急急忙忙:_、_、_ 四、你知道这些花经常穿什么颜色的衣裳吗? ( )的丁香花 ( )的月季花 ( )的玫瑰花 ( )的牵牛花 五、读下面的句子,想想它们是什么意思。张开你想象的翅膀也试着写几个 富有诗意的句子。 泰戈尔的诗句: 1.湿润的东风走过原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2
13、.花在绿草地上跳着狂欢的舞。 3.雷拍着大手。 你的诗句: _ _ 六、根据课文原文填空。 当雷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_的时候, _的东风走过 _,在竹林中_。于是_的花 _跑出来,在_上跳着_的舞。 七、 下面的花有哪些是春天开的?请为它们涂上你喜欢的颜色。(加上花朵) 梅花 丁香 桃花 荷花 菊花 玉兰花 月季花 牡丹花 3、不懂就要问 1、能根据要求独立阅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习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对待学习的态度,学习他勤奋好学的 精神。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私塾、霎时、戒尺、鸦雀无声”等词 语。 了解孙中山小时候是怎样勤学好问的。理解孙中山为什么说“学
14、问学问,不 懂就要问” 。 课件 (一)谈话导入,质疑激趣 1、 (出示孙中山先生的画像)这位伟人,大家认识吗?他就是近代伟大的民 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 2、生简介孙中山先生生平事迹。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介绍孙中山先生少年时候学习生活的课文。揭 题:不懂就要问 4、齐读课题,质疑问难: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课文讲谁不懂? 哪儿不懂?要问谁?“不懂就要问”是谁说的?他为什么要这样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问题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不明白的字、词意可查字典,字典解决不 了的问题可划划、圈圈。读完课文还可跟周围的同学小声议论议论。 2、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解决前面的问题及理
15、解“私塾、戒尺、 霎时、鸦雀无声”的词义)还有什么不懂的? 3、指名分读课文正音 4、在初步感知全文的基础上,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记叙的是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里读书, 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而大 胆向先生提出问题的故事。 ) (三)研读课文,深入探究 1、快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中的孙中山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仔细默读课文,思考: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孙中山勤学好问?划出相 关的词句 3、集体交流阅读心得,并在交流中,及时解决学生先前提出的不懂的问题 重点交流: a、 “照例” 、 “流利” 、 “壮着胆子”等词语中领悟到孙中山读书认真,学业完 成得极为出色, 表达了他不满足已有的成绩,
16、 有进一步要求理解课文意思的愿望。 b、当孙中山提出问题后,学生的表情有什么变化?先生的态度前后有什么 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从中可以体会到什么?(侧面描写,更突出了孙 中山对待学习的认真、执著的态度) c、向先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还要挨打呢?而今天的老师为什么却鼓励学生提 问呢? (帮助学生区分清楚:过去私塾封闭式的封建教育与今天民主开放或教育 的不同。 ) 孙中山在那种棍棒教育下敢于提问,你有体会到什么?(明确:孙中山当时就有 宁愿挨打也要弄清道理、 勤学好问的可贵精神。 ) 同时, 解决孙中山 “学问学问, 不懂就要问”的意思。 4、分角色朗读课文:四人小组全班交流 5、还有什么不懂的
17、问题吗? 6、读了这篇课文后,你想到了什么? 7、讨论交流:你在平时的学习中,怎样做到勤学好问? (四)拓展阅读,注重迁移 1、积累格言,明读书道理。 同学们, 我这里有一些关于读书方面的格言, 请你用心读一读, 悟一悟, 定会有收获。 奋发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蜂采百花酿佳蜜,人读万卷知深理。 书声歌声声悦耳,粉笔钢笔笔生花。 恒心搭起通天桥,勤奋拨开智慧门。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千古文章书卷里,百花消息雨声中。 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恨读书迟。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2、布置作业: a、迁移练习。 用“不是糊里糊涂、壮大胆子、不懂就要问、弄清楚、连连点头”
18、等词语写 一段话来赞扬一位同学的勤学好问精神。 b、收集有关孙中山先生的小故事。 c、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读书方面的名言、 警句, 能不能找一些抄下来自勉呢? D、把课文中你认为是最打动你的句子抄写下来。 我的暑假生活我的暑假生活 1.知识目标:说话有条理、规范、语句连贯、通顺。 2.能力目标:讲述暑假生活的趣事,提高讲、听、问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体会暑假生活的乐趣,和大家分享快乐。 1.体会暑假生活的乐趣,说出暑假生活的“趣” ,和大家分享快乐。 2.训练有条理、语句连贯、通顺地说话的能力和认真有礼貌倾听的习惯。 设计意图: 1.抓住中心来引导,让学生说得有有重点。 1.用同学亲身经历的事
19、情 为例来做说话内容, 激发学生兴趣, 由别人的事说到自己的事, 更容易拓展思维。 2.通过提问来引导说出趣,有例子引路,降低难度梯度。 读写结合 师生问好, 向听课的教师问好, 说出我们班的口号。 孩子们, 你们激情满怀, 也让刘老师热血沸腾了。接下来就好好表现吧。 一.谈话导入:孩子们,我非常羡慕你们,因为你们的暑假生活丰富多彩。 很多同学的家长都把你们的照片分享我们班级群里, 在刘老师的眼前展开了一幅 幅五彩的画卷。你们想不想看看?刘老师有个条件:看到一幅图,就要用“谁在 哪里干什么”的句式说一句话,例如(课件) (第一关 小试牛刀) (课件 第二关读懂要求) 二.指导说话写话。 1.揭
20、题,明确要求: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说说“我们的暑假生活” (板书 揭题)学生自主读要求。 课件出示 “能说会道” ,再出示说话要求,倾听要求。 2.明确要求,再读要求,谁明白要求了,来说说。重点是说说自己经历的, 发生在暑假的, 有趣的或有意义的事, 最好重点说清楚一件事。(课件出示要求) 3.了解“趣事” 。课件出示课文情景图中的云图、人物, (第三关 我能说得 清) 4 生进行片段说话,用“什么时候我和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这样的句式来 说话,再说说事情的过程,有趣在哪里。 5.生生互动,我们都是小记者,请你接受采访。 (课件提问和回答的同学应 面向听众,声音响亮,吐词清楚。听的同学要有礼貌
21、,不插话,不哄笑。 ) 6.把发言整理成一篇文章。 7.小组为单位交流暑假中的趣事,推选出一个同学在全班说。 (第四关 守住 擂台) 8.选取一件事把自己的暑假生活写下来。 (课件 要求写清:什么时候我和谁 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事情的过程,有趣在哪里,有什么感受) 9.展示学生作品 三.师总结:这节课,我们分享了我们暑假生活中的趣事,大家学会了怎样 通顺地说话和有礼貌倾听。 2.拓展作业:课后我们把说的写成日记。 习作 1 猜猜他是谁 1学习描述人物的外貌,以及形象特点的方法。 2学会抓住人物的特点去描写人物。 3掌握开头空两格的写作格式。 1描写人物要抓住人物特征。 2选取一到二点刻画人物。
22、三条丝巾。 1 课时 一、游戏导入。 我们请我们班三个同学上黑板来做一个小游戏,大家谁想上台。 游戏规则:首先请上台的三个同学用丝巾蒙上双眼。下面再随便请上来三个 同学,让蒙眼的同学猜一猜是谁。最多只能猜三次,三次猜不对者唱一支歌曲。 二、游戏环节。 台下同学不能提示,从班里分别挑选最胖的和最瘦的以及最高的三名同学, 让蒙眼的同学去猜。 三、游戏结束,点评。 请猜中的同学发言,谈猜中的依据是什么。 四、第二次游戏。 游戏规则:请同学们用笔描述班内 同学的外貌以及性格特点和做事风格。 然后请刚刚没猜中的同学继续猜描述的是谁。 五、游戏点评。 1谁描写的最符合人物对象? 2猜中的原因在哪里? 六、
23、小结 每个人的外貌性格都有差异,都是独一无二的。只有写出人物的特点,才 能使人物形象更生动! 语文园地一 1积累课文中有新鲜感的句子,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积累所见一 诗。 2积累带身体部位的四字词语。学会用合适的方式朗读句子,表达句子意 思。 3在班里组织几个兴趣小组,然后小组内为小组取名字,小组内成员策划 活动方案。成员间交流方案是否有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在班里组织几个兴趣小组,然后小组内为小组取名字,小组内成员策划活动 方案。成员间交流方案是否有改进的地方。最后开始实施方案。 生字卡片、课件 2 课时 第一课时 一、交流平台 1让同学把课本看到第一课,找到自己认为有新鲜感的句子。 2点名
24、让学生大声朗读出来。 3男生、女生分别读一些有新鲜感的句子。并表达自己的看法。 4师总结:有新鲜感的句子一般都运用了某些写作手法。我们平时要注意 积累,还可以尝试仿写。 二、词句段运用 1把课本上 13 面词句段运用第一题的两行词语找男生读一次。 2学生都交流一下自己的发现。 3分组说说自己的发现。 4师点拨。 5课下让学生积累词语。 6老师点名让学生读课本演示出来的三个句子。体会句子意思。 7老师引导学生思考。 8同学间互相交流。 第二课时 一、组织兴趣小组。 1先让学生说出自己感兴趣的方面,然后老师引导学生建立兴趣小组。 2小组内为取小组名字献计。 3最后把小组名字定下来。 4学生间相互交
25、流活动内容。老师在一旁点拨,然后学生再思考。活动内 容要围绕小组名字来。 5老师总结,学生课后思考。 二、日积月累 1师范读古诗。 2师引导。 3生模仿读。 4同学间比赛读 5师生合作、表演。 然后竞赛背诵。 语文园地课通常都是按部就班,一个环节接一个环节讲解,这样的课堂远远 达不到活力课堂的要求。在调研课中,我选择了上语文园地一,这是一个挑战。 上完课下来,很多地方值得深思。如何把“设疑、探究、生成、评价、应用”运 用在复习整合课中, 需要继续探讨。 从园地内容看, 有“口语交际”、 “习作”、 “交流平台”、 “日积月累”“词句段运用”等这几个内容。 我把“交流平台”、 “日积月累”放在一
26、节课上一起讲。对于这两个内容,如何连接、如何过渡是 备课时首先要思考的问题。以前讲这些内容时,我并没有认真思考连接和过渡 的问题。但是对于一节完整的课,这是不行的。从这节课看来,我对教材的研 读与把握还是需要进一步加强。备课不仅要认真,还要钻研,这样才能更好让学 生掌握。在背诗歌环节,我按照三年级在经典文化 学习中的方法让孩子们用不 同形式读,大致说诗句意思,比赛背诵,说背诵方法。在“读读背背“内容上, 把重点放在了认字上, 应该是把重点放在区别形近字上, 可通过组词形式区别。 备课,还是备课,钻研,继续钻研,学习,永无止境,才能实现活力课堂。 第二单元 4 4 古诗三首 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
27、能工整书写。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借助注解,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领略秋天美丽的景 色。 1理解诗句,感受文字美,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 感情。 2体会诗中的意境,学习借景抒情的方法。 1布置学生借助注释和插图读课文的预习任务。 2教师准备挂图,以及表现秋天情调的乐曲磁带,便于配乐朗诵。 3 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说话训练,进入秋景。 同学们,你能以秋天为内容,说一句或几句描写秋天景色的句子吗?(生 说 话练习) 二、故事导入,揭示课题:介绍杜牧、岳麓山。 1下面请同学们先听一则故事,然后猜猜他是谁?(课件:简介杜牧) 故事发生在距今
28、1150 多年前,就是唐朝时期,有一位文学家,他从小就有 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所以他刻苦学习,认真创作,25 岁就考上了进士。他的 诗立意新奇,优美隽永,骨气雄劲,在当时文坛别具一格。他又熟悉兵法,熟 悉政治,可谓文武全才。但当时,动荡不定的社会环境,使他有志难伸。他在长 安做过几年官,但没有实权,长期在江南求职,最后还到湖州做过刺史,相当于 市长。对江南美景情有独钟,写下了许多诗篇。在江南如诗如画的美景前,他想 起自己虽文武全才,却无人赏识,所以他的诗大部分较为低沉,但一首诗除外, 这首诗以它优美清新的风格传唱千古。这首诗就是_,这位诗人就是 _ 2“山行”是什么意思?这座山在哪里呢? 湖南
29、长沙的岳麓山。(课件:岳麓山) 岳麓山地理:位于长沙市区湘江西岸,属南岳衡山山脉的一部分,其最高峰 海拔 297 米。爱晚亭环亭全是枫树,每逢深秋时节,这里成为观赏红叶的绝佳之 处。 特色:岳麓山脚下,是我国宋代四大书院之一的岳麓书院,古木森森。在岳 麓山腰青枫峡谷中,建有一座以杜牧山行诗“停车坐爱枫林晚”为命名来 由的爱晚亭。亭的周围到处生长着一人抱不住的枫树,盘根错节,一片连一片。 每到深秋,枫叶流丹,红舞秋山。岳麓山景区秀如琢玉,山上遍布名胜古迹,自 西汉以来,历代都有遗迹可觅,以爱晚亭、岳麓书院、麓山寺、望湘亭等最为有 名。爱晚亭环亭全是枫树,每逢深秋时节,这里就成为观赏红叶的绝佳之处
30、。 让我们一起跟随诗人去湖南长沙的岳麓山观赏红叶似火的枫叶吧。 二、感受情境,理解诗意。 1(课件:山行)让我们一起来跟着朗读,自由朗读古诗,个别朗读。 2学生根据注释,理解诗意。把不理解的地方找出来,准备提问。 3小组交流诗意。 4检查自学效果: 谁愿意来检查大家的自学情况呢?如: 我想请 XX 同学回答,回答正确后这位同学有权请后面的同学回答他提出的 问题。 5预设问题: (1)诗人首先远远地看到什么? 寒山、石径。 什么叫寒山?什么叫石径?“斜”是什么意思? 第一句是什么意思? (2)接着诗人又看到了什么? 白云、人家。 “生”是什么意思? 第二句是什么意思? (3)诗人为什么停下车来呢
31、?“坐”是什么意思?“晚”是什么意思?第三 句是什么意思? (4)“霜叶”是什么意思?“红于”呢?第四句是什么意思? 6同桌互相说说诗句的意思,再自由读古诗,体会哪几个字用得特别好, 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三、研究古诗,体会诗韵。 1你认为古诗中哪些地方写得好,值得我们好好研究呢?或者你有什么不 明白的地方都可以提出来。(生提问) 2生研究所提出的问题。先独立研究再小组讨论。 3集体交流: (1)“寒山”点明了季节,这个“寒”字使人仿佛看到了 “石径斜”的“斜”给人以立体的感觉,把人们的视线引向山顶。 (2)“白云生处”说明山高,“有人家”使整个画面充满生机,起到静中有 动的效果。使人仿佛看到
32、了听到了 诗人在山脚下看到了什么?此时为什么突然停下来了呢? (3)前两句描写了哪些景物?(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是啊,画面上苍茫 的山,洁白的云,隐约可见的黄土茅舍已经很美了,这时眼前突然出现了一片火 红火红的枫树林,在晚霞的照射下显得格外迷人,诗人置身这红艳艳似火的满山 枫林中,激动不已,怎能不停下来细细观赏。你认为第三句中哪个字最能表现诗 人此时的心情“爱”。 (课件:枫树林)下面请同学们欣赏枫树,边欣赏边想,此时我们与诗人一起 来到了枫树林,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4)夕阳下的枫树林是如此美丽,诗人突然觉得这枫叶比什么还红?(二月 花) 哪个字最能表现枫叶的特点?“红”字。透过
33、这个红字,我仿佛看到了 是啊,二月的鲜花是红艳的,可在夕阳映照下的枫叶比二月的鲜花更红艳。 诗人仅仅是赞美枫叶的颜色红吗?诗人更重要的是在赞美什么呢?(请注意“霜 叶”的“霜”。 经霜打过的枫叶一般都是怎样的?你认为诗人在赞美一种怎样的 精神呢?)枫叶那种不屈不挠,顽强抗争的精神不正是诗人一生的追求吗? 四、指导诵读诗句。 诗句这么美,风景这么美,我们要怎样才能读得美呢?找出你认为重要的词 句,带着赞美的语气朗读。闭眼,边背边想象刚才一路上看到的美景。(多种形 式反复读,直到背诵。) 五、课外作业。 改写山行或画一幅山行图。 一首好诗是美的,一幅好画是美的,一篇佳作会更美,你愿意把刚才游览岳
34、麓山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吗?你愿意把它画下来吗? 第二课时 一、介绍引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苏轼吗?苏轼是我国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号东坡居士, 所以他又叫苏东坡。他很欣赏一位诗人,叫刘景文,苏东坡写了一首诗送给他, 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这首诗,好吗?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听师读,要求:听准字音。 2自己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自由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4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 5师生交流。 三、再读感悟,想象诗歌画面。 1自由读,结合图理解诗意。 2小组内讨论交流,老师相机点拔。 3师生交流。 4教师读,学生看图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四、发挥想象,有感情的朗读、背诵。 1教
35、师描述诗意,激发学生想象。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五、想一想,议一议。 你认为一年最好的时节是哪个季节?为什么? 六、指导书写。 1师写生看。 2生抄写生字,师个别指导。 第三课时 一、以旧引新,激趣导入。 1说说自己可爱的家乡,抒发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2想象古人离开故土后如何抒发思乡之情。 教师引述:我国宋代有个诗人叫叶绍翁。有一年秋天,他离开家乡,独自在 外。一个傍晚,他外出散步,触景生情,便提笔写下了一首诗,大家想知道写了 什么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下这首诗。(课件显示课题夜书所见) 二、指导看图,感知图意。 (多媒体课件放映第二张幻灯片)观察电视中图画,说说所看到的情景。 三、自主学习,
36、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2出示 生字卡片检查学生认读生字的情况,有重点地指导识记。(放映第 三张幻灯片,重点指导生字词) 3放映第四张幻灯片,指导古诗朗读: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指名朗读,先指导读准字音,再读准节奏,让学生体会古诗朗读的特点。 4借助字典和诗后注释,理解诗中词语的意思,并圈出不理解之处。 四、再读感悟,理解诗意。 1老师范读古诗。要求学生边听边仔细看图,思考两句诗的意思。 (放映第五张幻灯片,画面中出现两个问题。) 问题一:诗中描写了哪几种事物? 问题二:这首诗表达出了作者怎
37、样的思想感情? 2学生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各自对上面的问题发表见解。 3(放映第六章幻灯片,画面出现正确答案)老师重点点拨理解: 答案一:诗中描写了梧叶、秋风、儿童、灯明。 答案二:一是动思乡之情,二是勾起对童年往事的回忆。 4有感情朗读。 五、拓展阅读。 1你还知道哪些思乡的诗句?(放映第七张幻灯片) 舟夜书所见(清查慎行)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中年级的古诗教学,要重视指导学生感受诗的内容,充分领悟诗人的情感, 然而诗的语言是浓缩的精华,加之诗人的创作背景学生根本无法体验。所以,不 能单单逐句理解诗句的意思,而应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进行感悟。 5 5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38、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会认“洼、印”等 6 个生字,会写“铺、泥”等 13 个生字。正确读写“排 列、规则”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并描述“我”在铺 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上行走的情形。 3.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和渴望了解大自然、走进大 自然的愿望。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通过对内容的理解,学生能够增强对大自然热爱的感情,体验大自然给人们 生活带来的快乐,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1.学习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体会细致观察的重要性, 懂得只有细心地观察,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才能发
39、现生活中的美。 2.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课时】【教学课时】2 课时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洼、印”等 6 个生字,会写“铺、泥”等 13 个生字。正确读写“排 列、规则”等词语。 2.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导入新课。一、出示图片,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法国梧桐树 同学们,见过这种植物吗?对,它就是法国梧桐树。 2.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法国梧桐树,大乔木,高可达 20-30m,树冠阔钟形;干 皮灰褐色至灰白色,呈薄片状剥落。幼枝、幼叶密生褐色星 状毛。叶掌状,花黄绿色。多数坚果聚全
40、叶球形,3-6 球成 一串,呈刺毛状,果柄长而下垂。花期 4-5 月;果 9-10 月成 熟。 它适应性强, 又耐修剪整形, 对多种有毒气体抗性较强, 并能吸收有害气体,广泛应用于城市绿化,是世界著名的优 良庭荫树和行道树。 3.谈话导题。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与法国梧桐树有着密切的联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 从形 象直观的图画入 手, 符合儿童的认 识规律。 通过图片 介绍, 通过课题质 疑, 提高同学们的 阅读期待, 预热课 堂。 】 系,板书课题: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1)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疏疑:巴掌为什么是金色的?水泥道上怎么会铺满金 色巴掌? (2) 联系对梧
41、桐树的介绍, 请你把梧桐树和巴掌连起来, 说一句话。 预设:秋天到了,巴掌似的树叶从梧桐树上纷纷落下。 二、学习生字、认读新词。二、学习生字、认读新词。 1. 读准生字字音,在课文中圈划出生字,再读读由生字 组成的词语,理解词义。 2.检查字词 (1)出示生字 p n jn jn yun yn pi li u z lun zng ch 铺 泥 晶 紧 院 印 排 列 规 则 乱 棕 迟 指名领读,正音。 “则”是平舌音, “迟”是翘舌音。 “紧、院、乱”是前鼻音, “晶”是后鼻音。 (2)出示新词 w yn ln zn zn xu 水洼 印着 凌乱 增添 棕红色 雨靴 自由读,指名读,相机正音
42、: “增、棕”是平舌音, “印”是前鼻音, “凌”是后鼻音。 3.自由练读。开火车读。 4.去掉拼音谁能读好它们,试试看。指名读。齐读。 5.下面加点的词语, 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交流一下。 (1)啊!多么明朗 的天空。 (2) 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 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 熨帖 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 (3)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 。 预设:我用联系上文的方法理解“明朗”就是“晴朗” 的意思,因为上一个自然段有句话“天开始放晴了” 。 预设: “熨帖” 就是紧贴的意思。 我是通过查字典查到的。 预设: “凌乱”就是“杂乱无条理”的意思,我是通过上 文的“它们排列得并不整齐”
43、 。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 自由读课文,标画自然段,思考每一个自然段讲了什 么内容。 2. 给课文分段,理清层次。 全文共十一个自然段,可分三部分。 第一段(第 1 自然段) :一夜秋风,一夜秋雨。 第二段(第 2 至 9 自然段) : “我”在上学路上看到的情 景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第三段(第 10 至 11 自然段) :门前的水泥道真美啊。 3. 熟读课文。 四四识记生字,写字指导识记生字,写字指导 1.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铺 泥 晶 紧 院 印 排 列 规 则 乱 棕 迟 2.仔细观察,分析字形,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1)形声字构字规律识字:铺
44、、泥、院、列、棕、迟。 如“铺” , “钅”是形旁表义,表示这个字和金属有关, “甫” 是声旁,表音。 (2 )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 排 : 扌 +非 规 : 见 +夫 则 : 贝 +刂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 从整 体入手, 把握文章 脉络, 避免了机械 的分析, 学生通过 整体感悟文章内 容, 边读边想, 实 现学生与文本的 (3)组词巩固:如 “ 铺 满 水 泥 泥 塘 水 晶 院 墙 规 则 排 列 凌 乱 棕 红 色 迟 到 ” 3.怎样才能把这个字写好? (1)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田字格课件,弄清生字每个笔画 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并交流: “铺、泥、院、排”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45、“印 列 规 则 ”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迟”半包围结构, “尺”的最后一捺变成点。 师重点指导“规、印、泥”。 “规”左右结构, 左边的 “夫” 的捺变成了点, 右边是 “见” , 不是“贝” 。注意笔画的穿插和避让。 “印”左右结构,第二笔是竖提,右边是单耳旁,不是双 耳。 “泥”左右结构,第七笔是撇,最后一笔是竖弯钩。 4.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教师巡视 指导。 五五反馈检查反馈检查,比赛认读,比赛认读。 1.师生合作,老师抽读生字卡片,学生比赛读,看谁读 的又对又快。 2.小组合作,给生字找朋友,看哪个组找的多。 3.同位合作,一人读课文,另一人听,指出读的好的地方 或是不
46、太好的地方。 对话。 】 【设计意图: 本课 在教学生字时, 相 信学生能够独立 识字, 鼓励学生用 自己最喜欢的、 最 习惯的方法认识 汉字, 并提供平台 让孩子当小老师, 提高了课堂学习 效率。 】 5 5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会认“洼、印”等 6 个生字,会写“铺、泥”等 13 个生字。正确读写“排 列、规则”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并描述“我”在铺 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上行走的情形。 3.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和渴望了解大自然、走进大 自然的愿望。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通过对内容的理解,学生能够增强对大自然热爱的感情,体验大自然给人们 生活带来的快乐,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1.学习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