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21届高考古代文化常识分类汇编

    • 资源ID:176884       资源大小:1.21M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1届高考古代文化常识分类汇编

    1、古代文化常识分类助记 1 代文化常识分类助记 目录 一、称谓和姓名 . 1 (一)谦称、敬称、贱称 . 1 (二)年龄称谓 . 4 (三)谥号、庙号、年号、改元、尊号、徽号 . 5 (四)人称姓名 . 6 (五)名、字、号 . 6 (六)作品命名 . 7 二、官职和科举 . 8 (一)官职 . 8 (二)科举 . 9 三、地理常识 . 10 (一)地区名 . 10 (二)政区名 . 11 (三)山川关隘名 . 11 (四)城市村镇名 . 12 (五)其他 . 13 四、宗法和礼俗 . 13 (一)宗法 . 13 (二)尊卑 . 14 (三)忌讳 . 15 (四)避讳 . 15 五、服饰和器物

    2、. 15 (一)服饰 . 15 (二)器物 . 16 六、历法和刑罚 . 17 (一)历法 . 17 (二)刑罚 . 20 七、古代音乐 . 20 (一)音乐知识 . 20 (二)古代名曲 . 21 一、称谓和姓名 (一一)谦称、敬称、贱称谦称、敬称、贱称 1谦称 (1)王侯自称。 朕 本为古人自称之词,意谓“我” “我的” ,后为自称专用。从秦始皇时专为皇帝自称,他人不得 擅用。例如:朕 为始皇帝。 史记 寡人 在秦始皇之前的君主自称,春秋战国时期常用,译为“我” 。例如:梁惠王曰: “寡人 之于国 也,尽心焉耳矣。 ” (孟子梁惠王上) 孤 皇帝王侯的谦称,汉以后盛行,译为“我” 。例如:

    3、权叹息曰: “诸人持议,甚失孤 望。 ” (赤 古代文化常识分类助记 2 壁之战) 寡君 对别国人谦称本国君主。例如:寡君 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左传) 不谷 不善,古代诸侯的谦称,译为“我” 。例如:齐侯曰: “岂不谷 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谷 同好,如何?”(左传僖公四年) (2)臣子自称。 臣 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男性谦称,可译为“我” 。例如:张良曰: “秦时与臣 游,项 伯杀人,臣 活之。 ”(鸿门宴) 老臣 官吏对君主的自称,多指年长者。例如:老臣 贱息舒祺,最少。(战国策赵策) (3)一般人自称。 仆 谦称,译为“我” 。例如:仆 非敢如此也。(报任安书)

    4、 愚 愚蠢的人,谦称,译为“我” 。例如:愚 谓大计不如迎之。(赤壁之战) 某 代替自己的名字,谦称,译为“我” 。例如: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 之 所敢知。(答司马谏议书) 小人 谦称,译为“我” 。例如:小人 有母,皆尝小人 之食矣。(左传隐公元年) 鄙人 古人表谦卑的自称。本指居住于郊野之人,又引申为见识短浅的“鄙俗”之人、 “鄙陋”之人, 后常用以表示自己地位不高,见识浅薄。 不才 本意为没有才能的人,古人表谦卑的自称。例如:至以“上下相孚,才德称位”语不才 ,则 不才 有深感焉。(报刘一丈书) 不肖 即“不似” “不贤” ,旧时表谦卑的自称,自谦自己没有本事,不能

    5、继承祖辈德行,多用于长 辈死后。 不佞(nn)。同“不才” 。例如:不佞 寝疾,不能趋走。(战国策赵策二) 后学 学者或读书人的自称。例如:零邑后学 田玉书石。(朝阳岩铭) 贱子 谦称自己。例如:贱子 因阵败,归来寻旧蹊。(无家别) (4)女子自称。 妾 古代妇女对自己的谦称,译为“我” 。例如:妾 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乐 羊子妻) 贱妾 女子自称。例如:贱妾 留空房。(孔雀东南飞) 婢子 受奴役的女子,谦称,译为“我” 。例如:若晋君朝以入,则婢子 夕以死。(左传僖公十 五年) (5)自称家人。 家严 亦称“家君” “家尊” ,在别人面前对自己父亲的谦称。 家慈 旧时对别

    6、人称自己母亲的谦辞。旧俗有“严父慈母”之说,故有此称。 舍弟 对自己弟弟的谦称。(称比自己辈分小或年龄小的家里人,称呼前常加“舍” 。) 拙荆 旧时一般人家丈夫对妻子的一种称谓。 “荆”本为一种灌木,荆钗布裙为古代贫寒人家妇女 的穿着,故以此代称。又作“山荆” “荆室” 。 贱息 古人对自己子女的谦称。例如:老臣贱息 舒祺,最少。(战国策赵策) 犬子 对人称自己的儿子。例如:同犬子 ,祝龟龄,天教二老鬓长青。(鹧鸪天为老母寿) 又指对别人儿子的鄙称。例如:吾虎女安肯嫁犬子 乎?(三国演义) 弱息 原指年幼弱小的子女,后多指幼弱的女儿。 息女 古人对外人称自己的女儿为“息女” 。例如:臣有息女

    7、,愿为箕帚妾。(汉书高帝纪) 古代文化常识分类助记 3 小女 对人称自己的女儿。例如:贫贱有小女 。(宋史) 2敬称 (1)称君王。 陛下 对帝王的尊称,译为“您” 。例如:今陛下 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 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史记秦始皇本纪) 庙号 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并追尊某祖某宗的名号。称庙号,是对已死皇帝的敬称。例 如:时世宗 享国日久,不视朝。(海瑞传) 殿下 古代对仅次于天子的侯王或皇太子的尊称。 “殿” 即 “宫殿” , “殿下” 本为宫殿的陛阶之下。 古代天子宫中可称宫、称殿,丞相府中只可称殿,不能称宫。汉代在称天子为“陛下”的同时,

    8、称侯王为 “殿下” 。唐以后只称皇太子为殿下,侯王不称。 (2)称臣子。 麾下 古代对将帅的一种尊称。麾是古时军中将帅指挥用的旌旗,为将帅指挥权力的象征,故以 此称之。例如:愿麾下 重天授之姿,负四海之望。(三国志吴志) 足下 手下人。不直接称对方,而称对方的手下人,表示尊敬对方,译为“您” 。例如:秦兵旦暮 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 ,岂可得哉?(荆轲刺秦王) 执事 侍从。不直接称对方,而称执事,表示尊敬对方,译为“您” 。例如: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敢以烦执事 。(烛之武退秦师) 阁下 尊称,译为“您” 。例如:侧闻阁下 抱不世之才,特立而独行。(与于襄阳书) 左右 在左右的侍臣。不直接称对方

    9、,而称对方左右的侍臣,即称“左右” ,表示尊敬对方,译为 “您” 。例如:是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 。(报任安书) 君 尊称,译为“您” 。例如:今君 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冯谖客孟尝君) (3)称师长。 夫子 尊称,译为“老师”或“您” 。例如:夫子 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论语子张) 愿夫子 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齐桓晋文之事) 丈人 对老年男子的尊称,与今之“岳父”不同,译为“您” 。例如:至江上,欲涉,遇一丈人 。 (吕氏春秋) 老 对老年人的尊称。如张老、谢老等。 父(f) 古代对男子的美称或对老年人的尊称。周代贵族取字时,在字前加伯仲叔季以示排行, 而在字

    10、后加“父”或“甫”以示性别,后多沿用为男子的美称。另泛指对老年人之尊称,如渔父、田父等。 另,读 f,父亲或男性长辈之称。如祖父、伯父、舅父等。 亚父 亚, 仅次一等的。 古代侯王往往称自己尊敬的贤臣为 “亚父” 。 意为仅次于父亲的人。 例如: 亚父 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史记项羽本纪) 甫 通“父(f)” ,古代男子的美称。参见“父(f)”条。 母 古代对贵族女子的一种美称或泛指女性长辈。 周代贵族女子取字时, 字前要加姓, 姓前加孟(伯) 仲叔季排行,字后加“母”或“女”以示性别。如姬原母、孟姜女等。 另泛指女性长辈。如祖母、伯母、姑母、舅母等。 膝下 古代儿女对父母的敬称。往往用于

    11、书面语。例如:违离膝下 ,三十五年。(报母书) 爷 旧称父亲或尊贵者。例如:不闻爷 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 高堂 古称父母为高堂。 泰山 旧时呼妻父为泰山。 古代文化常识分类助记 4 先考 对已故父亲的敬称,又称“先君子” 。 先妣(b) 对已故母亲的敬称。 (4)称朋友、同辈的人。 先生 尊称,译为“您”或者“先生” 。例如:十九人谓毛遂曰: “先生 上! ” (史记平原君列 传) 卿 尊称,译为“您” 。例如: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世说新语德行) 子 尊称,译为“您” 。例如:子 路曰: “愿闻子之志。 ” (论语公冶长) 公 尊称,译为“您” 。例如:公

    12、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不辱使命) 吾子 尊称,比称“子”更亲热,译为“您” 。例如:寡君闻吾子 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左 传) (5)称对方亲眷。 令堂 对对方母亲的敬称。 令尊 对对方父亲的敬称。 令兄 对对方哥哥的敬称。 令弟 对对方弟弟的敬称。 令妹 对对方妹妹的敬称。 令坦 对对方女婿的敬称。 令郎 对对方儿子的敬称。 令爱 对对方女儿的敬称。 千金 旧时尊称别人的女儿为千金。 3上称下或平辈之间的称呼 这种称呼,无尊卑之说,一般直接使用第二人称代词。 例如:尔 安敢轻吾射?(卖油翁) 渠 会永无缘。(孔雀东南飞) 4贱称 (1)小子 贱称,含有轻蔑的意味。例如:小子 无所畏,

    13、何敢助妇语!(孔雀东南飞) (2)竖子 贱称,如同“小子” 。例如:竖子 不足与谋!(鸿门宴) 5表示特定关系的称呼 (1)加“从”表示叔伯关系。例如:谢安,字安石,尚从 弟也。(谢安传) (2)加“太”表示长一辈。例如:必躬造左公第,候太 公、太 母起居。(左忠毅公逸事) (3)加“先”表示已逝世的尊长。例如:妪,先 大母婢也。(项脊轩志) (二二)年龄称谓年龄称谓 1襁褓 本义是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2孩提 指二三岁的儿童。例如:孩提 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孟子尽心上) 3齿龀、龆龀(tio chn) 指儿童换牙时,五六岁。例如:有遗男,始龀 。(愚公移山) 4总角

    14、、垂髫、总髫 指幼年儿童。例如: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 5豆蔻年华 指女子十三四岁。例如: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 梢头二月初。(赠别) 6笄(j)年 指女子十五岁。例如:复有双幼妹,笄年 未结缡。(对酒示行简) 7总发、束发、成童 指男子十五岁。例如:余自束发 读书轩中。(项脊轩志) 8冠、加冠、弱冠 指男子二十岁。例如:既加冠 ,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 9而立之年 三十岁。 10不惑之年 四十岁。 11知命、知天命、半百、知非之年 五十岁。 12花甲、花甲子、耳顺之年 六十岁。天干地支按顺次组合为六十个纪序名号,自甲子到癸亥, 错综参互相配,故称花甲或花甲子。又论语中有“

    15、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 古代文化常识分类助记 5 顺” ,故称六十岁为耳顺之年。 13耆(q)艾 古指六十岁为耆,五十岁为艾。例如:耆艾 而信,可以为师。(荀子致士) 14古稀 七十岁。例如: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 来稀 。(杜甫曲江) 15耆耋(di) 指高寿,老年。耋指七十岁(一说八十岁)。 16耄(mo)耋 指高寿,老年。耄指八十岁(一说九十岁)。 17期(j)颐 一百岁。例如: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 。(苏轼次韵子由) (三三)谥号、庙号、年号、改元、尊号、徽号谥号、庙号、年号、改元、尊号、徽号 1谥号 古代帝王、诸侯、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

    16、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 谥号。谥号是对死者生前事迹和品德的概括。谥号按性质分为三类: (1)表扬性的 经天纬地曰文 布义行刚曰景 威强睿德曰武 柔质慈民曰惠 圣闻周达曰昭 圣善闻周曰宣 行 义悦民曰元 安民立政曰成 布纲治纪曰子 照临四方曰明 辟土服远曰桓 聪明睿智曰献 温柔好乐曰康 布 德执义曰穆 (2)批判性的 乱而不损曰灵 杀戮无辜曰厉 近内远礼曰炀 (3)表同情的 恭仁短折曰哀 慈仁短折曰怀 在国遭忧曰愍(mn) 2庙号 庙号是指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供奉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等。从汉代起,每个朝代一般是 第一个皇帝的谥号太长,不便称呼,所以唐宋以后的皇帝都改称庙号,

    17、如唐太宗、宋太祖。到了明、清两 代才用年号来称呼。 本名 庙号 谥号 年号 努尔哈赤 皇太极 福临 玄烨(y) 胤(yn)禛 太祖 太宗 世祖 圣祖 世宗 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 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 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 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 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 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 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 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 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 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 天命 天聪、崇德 顺治 康熙 雍正 3.年号 年号是纪年的名称,也是帝王用的,如“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 4改元 新皇帝即位后,一般都要改变纪年的年号,称为“改元” 。

    18、同一皇帝在位时也可以改元,如汉武帝改 了十一次年号。到了明代以后,才规定一帝一元,才有可能用年号来称呼皇帝。如清高宗的年号是乾隆, 清高宗就被称为乾隆皇帝。 5尊号、徽号 古代文化常识分类助记 6 “尊”为尊敬, “徽”为美好。 “尊号”和“徽号”都是为尊者加上的号,以表示尊崇褒美的意思。 尊号起于唐代。皇帝和皇后往往在生前就有尊号。如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受尊号为开元圣文神武皇帝,清 代同治帝曾尊生母那拉氏为圣母皇太后,再加上徽号为“慈禧” 。封建时代帝后的尊号可以加几次,实际上 都是臣子对她们的阿谀奉承。现代也有赠送徽号这种情况,但性质和内容已不一样,如孙炳文曾赠给郭沫 若一个徽号“戎马书生”

    19、 。 (四四)人称姓名人称姓名 1直称姓名(或名) (1)用于自称 例如:庐陵文天祥 自序其诗。( 指南录后序) (2)用于所厌恶所轻视的人。例如:不幸吕师孟 构恶于前,贾余庆 献谄于后。( 指南录后序) (3)用于作介绍,为人作传。例如:柳敬亭 者,扬之泰州人。(柳敬亭传) (4)尊者对卑者称名。例如:求 ,尔何如?(论语) (5)在尊者面前,卑者互称用名。例如:夫子何哂由 也?(论语) 2称字、号、谥号、斋名 这种情况是称呼者出于对被称呼者的礼貌和尊敬。 (1)称字 例如:东阳马生君则 ,在太学已二年。(送东阳马生序) (2)称号 例如:五人者,盖当蓼洲 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五

    20、人墓碑记) (3)称谥号 例如:乡先辈左忠毅 公视学京畿。(左忠毅公逸事) (4)称斋名 例如:蒲松龄为“聊斋 先生” ,梁启超为“饮冰室 主人” 。 3称官名、爵名 (1)称官名 例如:后人称杜甫为“杜工部 ” ,称韩愈为“韩吏部 ” 。 (2)称爵名 例如:宁南 南下,皖帅欲结欢宁南 。(柳敬亭传) 4称籍贯 例如:今南海 之生死未可卜。(“南海”代指康有为)谭嗣同传 5称郡望 例如:唐代诗人韩愈系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南)人,自谓郡望昌黎,世人遂称其为“韩昌黎 ” 。 6几项兼称 这种情况一般是先说官职,次称籍贯,后称姓名、字号。例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 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

    21、安上纯父。 (游褒禅山记) 7唐代有种特殊称呼 即以曾祖兄弟的长幼排行来称呼。在姓氏后加上行第(或再加名号、官爵)。例如:韩愈同水部张 员外籍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 舍人 。 8特殊称谓 (1)职业人名 例如:庖丁 为文惠君解牛。(庄子养生主) (2)姓之人名 例如:国危矣,若使烛之武 见秦君,师必退。(烛之武退秦师) (五五)名、字、号名、字、号 古代人的名字和现代有很大的差别。古人有取字、号的习惯。名,一般指人的姓名或单指名。幼年 时由父母命名,供长辈呼唤。男子 20 岁(成人)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 15 岁许嫁举行笄(j)礼时取字, 以表示对本人的尊重或供朋友称呼。名和字一般在意义上存在着

    22、一定的联系,有两种情况: 古代文化常识分类助记 7 (1)“名”和“字”词义相近或“字”是对“名”的进一步阐述。例如:屈原名平,字原, “原”是 宽阔平坦的意思。 (2)“名”和“字”意思相反。例如:曾点,字皙。后人取字,通常是以两个字为“字” 。例如:诸 葛亮,字孔明。古人通常在表示对对方的尊敬时称自己的名,表示自己谦卑时也称自己的名。如“不然, 籍何以至此”中的“籍”就是项羽自呼己名,表示对对方的尊敬。 除了名和字之外,古人还有号(又称别字)。号是名和字以外的称号。古时,人们为了尊重别人,一 般不直呼其名,也不称其字,而称其号。号和名不一定有意义上的联系,号可以有两个字的,也可以有三 个以

    23、上字的。例如:陆游,号放翁;陶潜,号五柳先生;苏轼,号东坡居士。字数多的别号有时可以压缩 为两个字,如苏东坡。此外,有人认为称别人的字、号还不够尊敬,于是就以其官职、籍贯来称呼,如称 杜甫为杜工部,称柳宗元为柳河东。 (六六)作品命名作品命名 1以“地名”命名 (1)柳河东集 ,作者柳宗元,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 (2)昌黎先生文集 ,作者韩愈,因昌黎韩姓为郡内望族,世称韩昌黎。 (3)孟襄阳集 ,作者孟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 (4)临川先生文集 ,作者王安石,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 (5)亭林诗文集 ,作者顾炎武,江苏昆山亭林镇人。 (6)小仓山房文集 ,作者袁枚,

    24、辞官定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小仓山。 2以“书室名”命名 (1)聊斋志异 ,作者蒲松龄, “聊斋”是其书室名。 (2)饮冰室合集 ,作者梁启超, “饮冰室”是其书室名。 (3)惜抱轩诗文集 ,作者姚鼐, “惜抱轩”是其书室名。 (4)七录斋集 ,作者张溥, “七录斋”是其书室名。 3以“谥号”命名 (1)王文公文集 ,作者王安石,谥文。 (2)欧阳文忠公文集 ,作者欧阳修,谥文忠。 (3)诚意伯刘文成公集 ,作者刘基,封诚意伯,谥文成。 (4)范文正公集 ,作者范仲淹,谥文正。 4以“名号”命名 (1)诚斋集 ,作者杨万里,号诚斋。 (2)庸庵全集 ,作者薛福成,号庸庵。 (3)随园诗话 ,作者

    25、袁枚,号随园主人。 (4)稼轩长短句 ,作者辛弃疾,号稼轩。 (5)文山先生全集 ,作者文天祥,号文山。 (6)方望溪先生全集 ,作者方苞,号望溪。 (7)南雷文定全集 ,作者黄宗羲,号梨州,又号南雷。 (8)震川文集 ,作者归有光,号震川。 (9)洪北江全集 ,作者洪亮吉,号北江。 (10)樊川文集 ,作者杜牧,号樊川。 5以“字”命名 (1)李太白全集 ,作者李白,字太白。 (2)魏叔子文钞 ,作者魏禧,字叔子。 (3)王子安集 ,作者王勃,字子安。 古代文化常识分类助记 8 6以“官职”命名 (1)王右丞集 ,作者王维,官至尚书右丞。 (2)杜工部集 ,作者杜甫,官至工部员外郎。 (3)

    26、高常侍集 ,作者高适,官至散骑常侍。 (4)宋学士文集 ,作者宋濂,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 (5)高太史大全集 ,作者高启,官至翰林院国史编修。 7以“年号”命名 (1)白氏长庆集 ,作者白居易,此集为唐穆宗长庆年间编辑。 (2)嘉祐集 ,作者苏洵,此集为宋仁宗嘉祐年间编辑。 二、官职和科举 (一一)官职官职 古代官职的情况,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员的职掌等方面,各朝代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大体可分为 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两大类。 1中央官职 秦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组成中枢机构。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和秘书工 作。汉朝大体上沿袭秦制称为三公,下有九卿,分管各方面政务,后世又演变为

    27、三省六部制。三省为中书 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宋代中书省职权扩大,同枢密院分掌文 武大权,门下省、尚书省遂废。明代内阁为最高政务机构,内阁大臣称为辅臣,首席称首辅(即宰相)。清 代有军机处,王、公、尚书等为军机大臣,掌握政府大权。 六部,是指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吏部,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等事;户部, 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事;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事;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 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事。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下设郎中,副职称员外郎,下属官员有主事 等。 此外,中央还设有专门机构和官员,负责管理图

    28、书、编修历史、制定历法等工作。如司马迁、张衡 曾任太史令,高启为翰林院国史编修等。 2地方官职 秦、汉主要行政区是郡。郡的长官,秦称郡守,汉称太守。隋、唐主要行政区是州,州官称刺史, 属官有长史、司马等。唐代在一些军事重镇设节度使,属官有行军司马、参谋、掌书记等。宋代州官称知 古代文化常识分类助记 9 州,县官称知县。明、清改州为府,称知府。 此外,汉代也设州,天下分十几个州,基本上是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去刺探情况,称刺史。隋、唐 全国分十几个道,也称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前往巡视,称黜陟使。宋代全国分二十左右路,路中设若干司, 分管各方面的事务。元代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叫行中书省,明代改称承宣布政使司

    29、,习惯上仍称为“省” 。 (二二)科举科举 1汉代实行征辟制和察举制 (1)征辟制: 汉武帝时推行的一种自上而下的选拔官吏制度, 主要有皇帝征聘和府、 州郡辟除两方面。 例如:公车特征 拜郎中。 张衡传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 公府不就。 张衡传 (2)察举制:又称举荐制。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它的确立是从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 134 年)开始的。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例如:前太守臣逵察 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 臣秀才。 陈情表 2隋唐以后实行科举制 科举制,即隋以后各封建王朝设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分科取士而得名。明、

    30、清形成了完备 的科举考试制度。共分四级(见后表)。汉代已有考试取士之法,但系临时措施,并未形成定制。隋文帝废 除贵族垄断的九品中正制,于开皇七年(587)设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隋炀帝时始置进士科。唐代于进 士外,复置秀才、明法、明书、明算诸科,又有一史、三史、开元礼、童子、道举等科。诸科之中,唯进 士科为常设,最为重要。宋以后各朝科举制仅有进士科。唐、宋进士科主要考诗赋。宋神宗熙宁时,王安 石改用经义。元、明、清均用其法。明、清两朝的经义以“四书” “五经”的文句为题,规定文章的格式为 八股文,解释须依朱熹的四书集注等书。光绪二十七年(1901),一度改变科举办法,废止八股。变法 失败后复

    31、旧。光绪三十一年(1905)推行学校教育,科举制度即被废除。 明清科举简表 院试 乡试 (秋闱) 会试 (春闱) 殿试 考场 学政巡回案临考 场(府、县) 京城和各省城贡院 (省城) 京 城 贡 院 ( 礼 部) 皇 宫 ( 宫 殿) 主考人 各省学政 中央政府特派官员 礼部侍郎或钦 差大臣 皇帝 参加者 童生(儒生) 生员及监生 举人 贡士 中者名称 生员(秀才) 举人 贡士 进士 日期 三年之内两次 子、卯、午、酉年八 月,桂榜 乡试次年三月, 杏榜 会试同年 四月, 金榜 第一名 案首 解元 会元 状元 第二名 榜眼 第三名 探花 3.与科举相关的内容 (1)童生试 明、清以两代取得生员

    32、(秀才)资格的入学考试。简称“童试” ,亦称“小考” “小试” 。 应考者称童生,未被录取者虽至白首,不改童生之称,童生试包括县试、府(或直隶州、厅)试与院试三个 阶段。院试录取者为生员,送入府、县学宫,称“入学” 。岁考、科考则为考核已入学的生员的考试。 促 古代文化常识分类助记 10 织中“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 , “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2)进士及第 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科举殿试时录取分为三甲: 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 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

    33、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 甲统称进士。通俗地讲,考中一、二、三甲都可以叫进士及第。及第后称考官为座主、恩门,对座主自称 门生。同科及第的人互称同年。 同年 曰: “君赐不可违也。 ”(训俭示康) (3)连中三元 科举制度称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 。接连在 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了第一名,称“连中三元” 。 (4)鼎甲 指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称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 称鼎元。 (5)诸生 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有时也指进入国子监学习的 监生。 今诸生 学于太学。(送东阳马生序) (

    34、6)八股文 也称“时文” “制艺” “制义” “八比文” ,是明朝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特殊文体。文体 有固定格式,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有一定的字 数限制,人们只是按照题目的字义敷衍成文。文章内容空洞,形式死板。 4学校与教师 (1)古代学校有“庠(xin)” “序” “太学” , “庠”和“序”是地方学校。 又嘱学使俾入邑庠 。(促织) 谨庠序 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寡人之于国也) (2)“太学”是全国最高学府。 因入京师,观太学 ,遂通五经,贯六艺。(张衡传) (3)明清时最高学府称国子监,入监读书的人称监(jin)生。 国子监掌管人员为祭

    35、酒、司业;教学人员为教授、博士、直进、助教等。 有司业 、博士 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送东阳马生序) 三、地理常识 古代地理知识,包括地区名、政区名、山川关隘名、城市村镇名等。 (一一)地区名地区名 1江表 指长江以南的地区。例:江表 英豪咸归附之。(赤壁之战) 2江东 指长江以南的地区。例:亮兄瑾也,避乱江东 。(赤壁之战) 3江左 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例:即传令悉召江左 英杰与子翼相见。(群英会蒋干中计) 4关中 指函谷关以西的地区。例:自以为关中 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过秦 论) 5三秦 指陕西一带地区,古代为秦地。项羽灭秦之后,把秦地分为雍、塞、翟三部分

    36、,故称三秦。 例: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6山东 指崤(Xio)山以东的地区。 例:沛公居山东 时,贪于财货,好美姬。(鸿门宴) 有时“山东”也指太行山以东的地区。 古代文化常识分类助记 11 例:山东 多鱼、盐、漆、丝、声色。(货殖列传) 7河北、河南 分别指黄河以北和黄河以南的地区。 例:将军战河北 ,臣战河南 。(鸿门宴) 8中国 指中原地区。 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 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赤壁之战) 9三江 泛指长江中下游地区。 例:襟三江 而带五湖。(滕王阁序) 10岭南 “大庾” “骑田” “都庞” “萌渚” “越城”五岭以南地区,约今广东、广西及海南全境。 相对中原地区来说,该地在五岭以外,故又称“岭表” 。 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 人。(食荔枝) (二二)政区名政区名 1九州 古代天下分九州,即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一般地说, “九州”泛指中 国。 例:九州 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己亥杂诗) 八州、八荒:泛指中国。例:序八州 而


    注意事项

    本文(2021届高考古代文化常识分类汇编)为本站会员(争先)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