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 人 与 海 汇报人: 读 书 分 享 日期:20XX年X月X日 精 彩 片 段 1.他们顺着大路一起走到老人的窝棚,从敞开的门走进去。 老人把绕着帆的桅杆靠在墙上,孩子把木箱和其他家什搁在 它的旁边。桅杆跟这窝棚内的单间屋子差不多一般长。窝棚 用大椰子树的叫做海鸟粪的坚韧的苞壳做成,里面有一张 床、一张桌子、一把椅子和泥地上一处用木炭烧饭的地方。 2.他丝毫没有责备玛格丽特,他也没有权利责备她,但是他对玛格丽特说,如果她 觉得可以改变一下她那种生活方式的话,那么作为她的这种牺牲的交换条件,他愿 意提供她所需要的全部补偿。玛格丽特答应了。 3.他看着看着,那鸟儿又朝下冲,为了俯冲,把翅膀朝后
2、 掠,然后猛地展开,追踪着飞鱼,可是没有成效。老人看 见那些大鲯鳅跟在那脱逃的鱼后面,把海面弄得微微隆起。 鲯鳅在飞掠的鱼下面破水而行,只等飞鱼一掉下,就飞快 地钻进水里。这群鲯鳅真大啊,他想。它们分布得很广, 飞鱼很少脱逃的机会。那只鸟可没有成功的机会。飞鱼对 它来说个头太大了,而且又飞得太快。 4.只要钓索给撑紧着,我的右手就能握住它,他想。如果我睡着时它松了,朝外溜 去,我的左手会把我弄醒的。这对右手是很吃重的。但是它是吃惯了苦的。哪怕我 能睡上二十分钟或者半个钟点,也是好的。他朝前把整个身子夹住钓索,把全身的 重量放在右手上,于是他入睡了。 创 作 背 景 老人与海这部小说是根据真人真
3、事写的。海明威移居古 巴后,认识了老渔民格雷戈里奥富恩特斯。这位老渔民 1888年生于加那利群岛,在年轻时移居古巴,在科希马尔 当渔民。 1930年,海明威乘的船在暴风雨中遇难,富恩特斯搭救了 海明威。从此,海明威与富恩特斯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 经常一起出海捕鱼。 1936年,富恩特斯出海很远捕到了一条大鱼,但由于这条 鱼太大,在海上拖了很长时间,结果在归程中被鲨鱼袭击, 回来时只剩下了一副骨架。 1950年圣诞节后不久,海明威产生了极强的创作欲,在古巴哈瓦那郊区的别 墅“观景社”动笔写老人与海(起初名为现有的海)。到1951年2月23日就 完成了初稿,前后仅八周。四月份海明威把手稿给去古巴访
4、问他的友人们传 阅,博得了一致的赞美。海明威本人也认为这是他“这一辈子所能写的最好的 一部作品”。 海明 威 在 老 爷 杂志上发 表了一篇不长的通讯 在 蓝色的海洋上 , 报道这 件事。当时这件事就给了海明威很深的触动,并觉察到它是很好的小说素材, 但却一直也没有机会动笔写它。 人 物 介 绍 桑地亚哥一生虽然厄运重重,但他从不怨天尤人, 垂头丧气,而是乐观自信。在面对其他捕鱼人的 嘲笑、在连续84天以来捕鱼一无所获、在他唯一 的伙伴小男孩不得不离开的情况下,他并没有消 沉颓废,没有放弃追求,他保持这种自信与希望。 老人显示出的是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这种乐 观并不是对生活、对对手的盲目乐观
5、,而是在一 切重压下的优雅风度。他对待胜利与失败、苦与 乐,有自己一套独到的生命哲学。圣地亚哥是位 乐观自信的硬汉子。 没有小孩马诺林,老人的 故事也无法结束。既然马 诺林是一个不可缺少的辅 助角色,那么对它的研究 就必须同主人公圣地亚哥 联系起来。尽管评论者以 不同方法、从不同角度对 圣地亚歌进行了研究,得 出的结论也有细微的差别。 马诺林这个角色勇气、忍 耐、执着。虽然在小说中 着笔甚少,但他却出现在 情节发展的关键之处。从 结构上看,马诺林从小说 一开始就出现了;当圣地 亚哥只身在海上时,他又 出现在老人的思想意识里; 老人捕鱼归来,马诺林又 去安慰他、陪伴他。 身长十八英尺,比老人的小
6、船还长两尺,在老人第八 十五天出海时被老人捕获,曾经拖着老人与小船还海 上航行了两天两夜,但终究没有斗过经验丰富的老人 桑地亚哥,归航途中,受到鲨鱼的攻击,被啃成了一 副骨架。 大大马鱼林马鱼林 作 者 介 绍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美国小说家。海明威出生于美 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郊区的奥克帕克,晚年在爱达荷州 凯彻姆的家中自杀身亡。 海明威代表作有老人与海、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 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凭借老人与海获得1953 年普利策奖及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 海明威被誉为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并且是“新闻体”小 说的创始人,他的笔锋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海明威的 写作风格以简洁著称,
7、对美国文学及20世纪文学的发展有 极深远的影响。 对于海明威的评价, 正如约翰肯尼迪总统 的唁电所说:“几乎没 有哪个美国人比欧内 斯特海明威对美国人 民的感情和态度产生 过更大的影响。”他称 海明威为“20世纪最伟 大的作家之一”以文学 硬汉著称。 作为20世纪美国最伟大的 小说家,海明威那一枪, 不仅打飞了自己大半个天 灵盖,而且把整个美国, 甚至全世界都给打懵了。 人们马上意识到,某种至 关重要的东西骤然间从这 个世界上消失了。海明威 一死,人们痛不欲生,仿 佛海明威“把我们的生命也 给毁了。如今我也是个死 人了”。 内 容 简 介 老人与海故事的背景是在20世纪中叶的古巴。主人公 是一
8、位名叫圣地亚哥的老渔夫,配角是一个叫马诺林的小 孩。 风烛残年的老渔夫一连八十四天都没有钓到一条鱼,但他 仍不肯认输,而是充满着奋斗的精神,终于在第八十五天 钓到一条身长十八尺,体重一千五百磅的大马林鱼。 大鱼拖着船往海里走,老人依然死拉着不放,即使没有水, 没有食物,没有武器,没有助手,左手抽筋,他也丝毫不 灰心。经过两天两夜之后,他终于杀死大鱼,把它拴在船 边。但许多鲨鱼立刻前来抢夺他的战利品。 结果,大鱼仍难逃被吃 光的命运,最终,老人 筋疲力尽地拖回一副鱼 骨头。 他一一地杀死它们,到最 后只剩下一支折断的舵柄 作为武器。 他回到家躺在床上,只 好从梦中去寻回那往日 美好的岁月,以忘却
9、残 酷的现实。 艺 术 特 色 简洁准确的动作描写,语言洗练含蓄,富有韵味的内 心独白,使整篇小说像一幅油画,像一首诗,具有强 烈的画面和音乐感,这是老人与海典型的艺术特 色。它这种洗练简洁风格较完美地体现了海明威的 “冰山”理论;而那种重视语言视觉、听觉、触觉的效 果,更使读者身临其境之感。这篇中篇小说以完美艺 术性和深邃哲理性征服了世界文坛。 艺术特色艺术特色 (一) 动作描写简洁准确。“用 脚踩住,尽可能高举鱼叉,使出 全身的力量和临时唤来特殊的劲 头,把鱼叉刺进大鱼侧面胸鳍的 后方,胸鳍高举在空中,有一个 人的胸部那么高。他觉得鱼叉刺 进去了,他靠在上面,再往下猛 刺,然后将一身的重量
10、往下压。 “这些词语将老人捕捉大马林鱼, 与凶恶的鲨鱼斗争活灵活现地摆 在我们的面前。经作者简洁准确 的描写,变得生动而清晰起来。 (二) 语言洗练含蓄。如老人 总是“梦见童年所见的非洲,还 有长长的金色沙滩和白得刺眼的 白沙滩,高高的海岬和巨大的棕 色山脉。现在他每天都梦见那道 海岸,梦中听到巨浪的吼声,看 见土著的小船乘风浪而来。” 整 篇文章中表现语言洗练含蓄的地 方实在太多,将一个故事很清晰 很生动地表现出来,使我们不得 不赞叹海明威先生在语言上的把 握是何其精致,这也与他初期的 记者生活有关吧。 (三) 内心独白富有韵味。 “人可以毁灭,却不能挫败。” 这是老人一生的写照。“老头儿,
11、不要多想,”他大声说, “顺这条路走下云,事情来了就要勇敢接受。”诠释了老人对 生命的理解,对生活的追求。凶猛的鲭鲨、铲鼻鲨来的时 候,老人凭着自己的勇气和信心顽强地与之搏斗,富有韵 味的的独白支撑着他胜利闯过。 (四) 如诗如画的描写。 “和风不断吹着,稍微转向东北,他知道风不会停。老人望望前方,看不到帆 影,也看不到船只或黑烟。只有飞鱼由船头跳起,向西边游去,还有一块黄色的墨西哥湾海藻,连小鸟 都无影无踪。”这些描写真像一幅油画,凝聚而厚重,简洁的语言,爽口宜人,读来就像一首诗。 作 品 影 响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晚年的作品,凭借这 部作品,他荣获1953年的普利策奖和 1954年度的诺贝尔
12、文学奖。 同时该书也被评为影响历史的百部经典之 一;美国历史上里程碑式的32本书之 一;1986年法国读书杂志推荐的理想藏 书,48小时内卖出530万本,销量曾排名 第一。 主 题 思 想 老人与海写的是老渔夫圣地亚哥在海上的捕鱼经历,描写老人制服大鱼后,在 返航途中又同鲨鱼进行惊险的搏斗,然而作品中的形象却具有很强的象征意蕴。他 用马林鱼象征人生的理想,用鲨鱼象征无法摆脱的悲剧命运,用大海象征变化无常 的人类社会,而狮子则为勇武健壮,仇视邪恶,能创造奇迹的象征,桑提亚哥则是 人类中的勇于与强大势力搏斗的“硬汉子”代表,他那捕鱼的不幸遭遇象征人类总是 与厄运不断抗争。 孩子准备和老人再度出海,
13、 他要学会老人的一切“本领”, 这象征着人类这种“打不败” 的精神将代代相传。 通过桑提亚哥的形象,作者 热情地赞颂了人类面对艰难 困苦时所显示的坚不可摧的 精神力量。 也突出了这部小说的主题,即 人面对困难的坚强与意志人的 真正胜利是精神的胜利。人在 物质上无论取得多大的成就, 都不能赢得我们崇高的敬意。 桑提亚哥是完美的人的象征: 坚强、宽厚、仁慈、充满爱心, 即使在人生的角斗场上失败了, 面对不可逆转的命运,他仍然 是精神上的强者。 感 谢 观 看 汇报人: 作 者 : 海 明 威 ( 1 8 9 9 - 1 9 6 1 ) 被 认 为 是 2 0 世 纪 最 著 名 的 小 说 家 之 一 。 1 9 5 2 年 , 老 人 与 海 问 世 , 深 受 好 评 , 1 9 5 4 年 获 诺 贝 尔 文 学 奖 。 读 书 分 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