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21年中考物理知识点详细总结

    • 资源ID:177744       资源大小:355.38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1年中考物理知识点详细总结

    1、 1 第一章第一章 声现象声现象 一一 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产生 1.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3.转化放大法:把微小振动放大。用乒乓球接近音叉,在桌面上撒纸屑。 4.振动一定能产生声音,但并非所有振动发出的声音都能被人听见。(超/次声波) 二二 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2.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空气是最常见的传声介质。 3.传声效果:固体液体气体,发生地震人被困在废墟中,敲击铁管或者墙壁比大声喊叫效果好。 4.声音的传播速度取决于介质和温度,与声源无关。 5.可听声

    2、、超声波和次声波在同一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 6.在不同介质中,声音传播速度不同:固体液体气体。 7.声音在 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40m/s,在水中传播速度约为 1500m/s。 8. 产生回声的最小距离是 17m。百米赛跑中,运动员从看到发令枪冒烟到听到枪声,时间约为 0.3s。利用 回声测距公式: 2 S vt 三三 声音是一种波声音是一种波 具有能量具有能量 1.声音是一种波,叫做声波。 2.声音具有能量叫做声能,声波可以传播能量,也可以传递信息。 四四 乐音的三要素乐音的三要素 1.响度:描述声音的强弱。影响因素: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响度还与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 2.音调:

    3、描述声音的高低。影响因素:频率,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儿童说话音调比成年人高、女人 音调比男人高。发声体的长短、粗细、松紧、材料会影响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发声体越长越粗越松,频 率越低。) 3.音色:描述声音的品质。影响因素:物体本身性质,不同材料、不同结构。 五:噪声及其控制五:噪声及其控制 1.噪声的来源:工业噪声、交通噪声、生活噪声(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 2.噪声的控制:从声源处减弱 从传播路径中减弱 从人耳处减弱 3.分贝:dB,反映声音的强弱(即描述响度) 4.物理学角度:乐音的是声源做有规律振动产生的,波形是有规律的;噪声是声源做无规律振动产生的, 波形是无规律的。

    4、六六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1.人耳可听声频率范围:20Hz-20000Hz 2.超声波(频率20000Hz)的特点:方向性好,几乎沿直线传播,碰到障碍物时有明显的反射;穿透 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 3.超声波应用:声呐,测速 B 超 击碎肾结石,超声波清洗、焊接。 3.次声波(频率20Hz)的特点:一,频率低,二,能量衰减少;三,绕过障碍物能力强,传播距离远。火 山爆发、海啸、地震,发射火箭、飞机火车、核爆炸等都可以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第二章 物态变化物态变化 2 一一 物质三态和温度物质三态和温度 1.物质有三态: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的三态和温度有关。 2.固态物质有固

    5、定的形状和体积;液态物质有固定的体积,没有形状,具有流动性;气态物质没有固定的 形状和体积,气体和液体统称流体。 3.水蒸气无色无味,人眼看不见,水雾/白气不是水蒸气而是小液滴。 4.酒精灯的使用: 正确操作 纠正错误操作 点燃时 用火柴等点燃 不能用一个酒精灯去引燃另一个 酒精灯 熄灭时 用灯帽熄灭 不能用嘴吹灭 加热时 利用酒精灯外焰加热,外焰 温度高 不要用内焰加热 万一洒出酒 精在桌子上 燃烧 用湿抹布扑盖 不能用水去浇 5.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单位是摄氏度,符号为:,测量温度的工具是温度计。常见的温 度计: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等 6.摄氏温标规定:通常情况下,冰

    6、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0;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 100 度,把 0 度和 100 度之间分 100 等份,每一个等份就是 1 摄氏度。 7.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永远是 0,如果没有温度差,则永远不会发生热传递和物态变化。 8.常见的温度值:人体正常温度:36.5 37.5;冰箱保鲜室温度为-5-18,保鲜室的温度是 4 10;人体感觉最适温度约为 2325,洗澡水温度约为 3745;江苏地区冬季最低温度约为零下 几度,夏季最高气温约为 40。 9.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测温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原始温度计利用的是气体的热胀冷缩) 10.温度计的构造:玻璃外壳、毛细管、玻璃泡、刻度及温标。 11.

    7、使用温度计的注意事项: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零刻度线,认清它的分度值,被测温度不能超过 温度计的量程。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跟被测物体充分接触。如果测量的是液体,温度计的玻璃 泡仍要留在被测物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壁或者容器底。 12.使用温度计读数时,要注意:要待示数稳定后才能读数;:温度计的玻璃泡仍然要跟被测物体充分 接触;测量液体温度时, 温度计的玻璃泡仍要留在被测液体中, 不能把温度计从被测物体中取出来读数; 视线要跟温度计的上表面持平。 固体 液体 气体 凝固 熔化 液化 汽化 升华 凝华 放热放热 吸热吸热 3 13.体温计和普通温度计的不同之处: 特点 作用 量程:3542 按

    8、人体体温设计,不能用沸水消毒,应用酒精消毒 玻璃泡的容积很大,毛细管内径很细 灵敏度高,分度值小,测量更准确 玻璃泡和毛细管连接处有弯曲的缩口 温度上升时,液柱可以上升;温度下降时,液柱不 会自动下降,可离开人体读数,使用前必须用力甩 回去 柱体做成三棱柱形,有一边是圆弧形 圆弧形对细小液柱起放大作用 14.温室效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甲烷等含量增加所致,温室效应会引起全球性气候变暖。有效措施有: 植树造林,不乱砍乱伐;减少碳燃料的燃烧,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15.热岛效应:是指城市中心区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有效措施:扩大城市绿化面积,增加城市 人工水面,尽可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发展

    9、低碳经济。 二二 六大变化六大变化 1.汽化:指物质的状态由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汽化吸热。 2.汽化分为蒸发和沸腾,任何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会发生汽化现象。 3.蒸发: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蒸发吸热,对周围环境有制冷作用。 4.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5.蒸发式一个比较缓慢的汽化方式。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 慢,液体本身是否易挥发,空气湿度。 6.水的沸腾:沸腾前产生少量气泡,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变小,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大;沸腾时产生大量气 泡,在上升过程中不断变大,沸腾时听到的声音有所降低,“开水不响,响

    10、水不开”。 7.沸腾时最显著的特点是: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液体在沸腾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做沸点。 8.沸腾需要两个条件:一,温度达到沸点;二,继续吸 热(若没有温度差无法吸热)。(关掉电源,烧水壶 仍能沸腾十几秒是因为壶壁提供的热量。锅中的碗里 的水烧不开。) 9.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现象,液化放热。 10.液化两种方法:一,降低温度(雾,露),二,压缩 体积(空调、冰箱,液化气)。 11.熔化: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现象,熔化吸热。 12.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如果物质仅仅是状态由固态 变成了液态,而物质的温度保持不变,既有一定的熔化温度,那么这种物质就称之为晶体。例如:冰,海 波,萘

    11、,固态酒精、干冰、金刚石、石墨、氯化钠及各种金属。 13.非晶体:如果物质在由固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中,物态的变化伴随着温度的升高,也就是说熔化过程中 温度不断上升,就称这种物质为非晶体。例如:蜡烛、玻璃、沥青、橡胶、塑料、人造丝。 14.熔点: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发生变化,这个温度称之为熔点,不同的晶体物质,它们的熔点不同。 例如:水熔点为 0,海波熔点为 48,萘熔点为 80.5。 15.水浴法加热海波作用:一,加热的温度比较容易控制;二,使被加热物体受热均匀。 16.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凝固放热,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 17.晶体在由固体变成液体的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温度称为凝固点

    12、,晶体的凝固点和熔点相同,非晶体没有凝 固点和熔点。 18.升华:物质直接由固态变成气态的现象,升华吸热。例如:冬天衣服上的冰变干,加热碘固体(蓝紫色 4 碘蒸气),干冰升华,樟脑丸升华,白炽灯钨丝升华。 19.凝华:物质直接由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凝华放热。例如:冬天的霜,冰花,白炽灯外玻璃壳内部变黑。 20.人工降雨三种方法:一、喷洒干冰,升华吸热使水蒸气液化引起降雨;二、撒碘化银、三氧化二铝,樟 脑或酒精,吸附水蒸气,加速水蒸气的液化或者凝华;三、直接喷小水滴。 三三 水循环水循环 1.烟:固体粉末。 2.雾/露: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 3.霜: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凝华。 4.云:水蒸气遇冷液

    13、化成小水滴或者凝华成小冰晶。 5.雨/雪: 云中的小水滴不断蒸发成水蒸气再凝华到小冰晶上, 小冰晶越来越大, 当上升的气流托不住它时, 冰晶就会从天上落下来,如果下落过程中高于或者接近 0,冰晶就熔化形成雨,否则形成雪。 6.海洋水占了地球总水量的 97%,陆地水占 3%,其中很大一部分存在于南北极冰原和海洋冰川里。我们要 保护水资源。保护措施:关掉滴水的水龙头,用淘米水浇菜等。 7.水循环由太阳能和地球能驱动,水的三态变化伴随着能量的转移。 第三章第三章 光的反射光的反射 一一 光的色彩、颜色光的色彩、颜色 1.本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源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天然光源有太阳、闪电、萤火

    14、虫、发光的 水母;人造光源有电灯、火把、蜡烛等。(月亮不是光源,星星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光源) 2.光的色散实验(牛顿):让一束太阳光射透过三棱镜照在白屏上,会出现一条彩色带。从上到下依次为: 红、橙、黄、绿、蓝、靛、紫。该试验表明:太阳光不是单色光,它是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三棱镜对红 光的折射最弱,对紫光的折射最强。 3.红、绿、蓝是光的三原色,红、黄、蓝是颜料的三原色。光的三原色混合在一起会变成白色光,颜料的 三原色混合在一起会变成黑色。 3.有色物体反射和它颜色相同的光,吸收其他色光。白色物体反射所有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光。如果用 蓝光照射红色物体,物体呈黑色。 4.透明物体只让同色的光通过

    15、。无色透明物体允许所有的色光通过。 二二 人眼看不见的光人眼看不见的光 1.红外线:太阳光色散区域红光外侧的不可见光。红外线具有热效应,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 2.自然界所有的物体都在不停向外辐射红外线,温度越高,辐射越强。太阳能的热主要是以红外线的方式 红 绿 蓝 黄 品红 白 青 5 传送到地球上。 3.红外线的应用:红外线探测器、红外线照相机、响尾蛇导弹、烘手机,电视遥控器。 4.紫外线:太阳光色散区域紫光外侧的不可见光。 3.紫外线最显著的特性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应用:验钞机。紫外线还有两大特性:化学作用强,可以使 照相底片感光;生理作用强,具有杀菌消毒作用。应用:紫外线消毒柜、灭菌灯

    16、。 4.适当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益。过量照射对人体有害。防护:涂抹防晒霜,焊接时带防护眼罩。地球的 臭氧层能够吸收太阳的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 三三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直线传播 1.光在真空中沿直线传播。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在不均匀的介质中,或在两种介质的 分界面上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光的直线传播实例: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树荫下的光斑。 2.理想模型法:我们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条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 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310 8 m/s,在空气中传播速度近似认为是 3108 m/s,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2.2510 8 m/s

    17、,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2108 m/s。太阳光到达地球需要 8 分钟左右。 4.实像由实际光线交叉形成的,既可以用眼睛观察到,又可以在光屏上显现。虚像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 长线相交形成的,只能用眼睛观察到,不能在光屏上显现。 5.平面镜既能成像,同时又能改变光路。平面镜反射特点:一、像和物的连线垂直于平面镜,像到平面的 距离等于物到平面的距离。二、平面镜所成的是虚像。三、像的大小和物的大小完全相同。四、平面镜成 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 四四 光的反射光的反射 1.光的反射:光射到物体表面时有一部分会被物体表面发射回来。 2.光的反射规律: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 3.镜面反射:如果一束

    18、光射到平面镜上,其反射光束任然是平行的。漫反射:平行光线入射到凹凸不平的 粗糙反射面上,反射光线不再相互平行,而是射向各个方向。 4.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一样都遵循光的反射规律。 6 第四章第四章 光的折射光的折射 一一 光的折射现象光的折射现象 1.定义:当光从一种截止斜射入另外一种介质中时,有一部分光线被反射回去,这就是光的反射现象。还 有一部分光线要进入另一种物质中,此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2.光的折射现象几个专门的术语:入射点 O O,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入射角,折射角 3.光的折射现象实例:把筷子插入盛满水的碗中,筷子往上弯;把树枝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看

    19、上去 树枝在水面折断;钢笔放在玻璃块后面错位,放大镜后的眼睛被放大了。水中的物体看起来浅,实际 上深。早晨的太阳变形。 4.光的折射规律:三线共面,法线居中,当从空气斜射到水或者玻璃,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当光从水或者 玻璃斜射到空气中,入射角小于折射角。 5.人看水底,水变浅,水中看树,树变高。解释筷子在水中看起来弯折: 二二 透镜透镜 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对光线有发散 作用。 2.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做主光轴。 3.光心:在主光轴上有一个特殊的点,光线经过该点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 4.焦点:凸透镜能使主光轴平行的光汇聚

    20、在主光轴上的一点。 5.焦距:从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 7 三三 凸凸透镜的成像规律透镜的成像规律 1.物距: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用 u 表示。像距:像到透镜的距离叫做像距,用 v 表示。 2.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uf ,成正立、放大、虚像,应用:放大镜。 u=f ,不成像。 fu2f ,成倒立、放大、实像,应用:幻灯机。 u=2f ,v=2f ,成倒立、等大实像,应用:测焦距。 u2f ,fv2f,在胶卷上形成一个 倒立、缩小的实像。要使底片上的像变大,镜头应该往前伸。 2.近视眼的矫正:像落在视网膜的前面,应用凹透镜矫正。 3.远视眼的矫正:像落在视网膜的后面,应用凸透镜矫正。 4.开普勒天

    21、文望远镜: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第一次成倒立缩小实像,第二次成正立放大虚像。 5.显微镜: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第一次成倒立放大实像,第二次成正立放大虚像。 8 第五章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物体的运动 一一 长度和时间测量长度和时间测量 1.长度 (l/s) : 两点之间的距离, 单位是米, 符号 m。 1km=1000m, 1m=1000mm, 1mm=1000m, 1m=1000nm。 2.常见的长度:一个中学生的身高约为 1.60m,课桌的高约为 0.8m,一只铅笔的长度约为 18cm,一本课本 的长度约为 20cm。 3.测量长度的单位是刻度尺。使用刻度尺的注意事项:看尺的量程;看尺的分度

    22、值;看尺的零刻度 是否磨损。 4.测量时的注意事项:零刻度线要紧靠被测物体的一端,零刻度线磨损要以某一合适的刻度线为零点; 刻度尺要放正;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读数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记录测量结果时,既要记录 准确值,又要记录估计值,非常大或非常小时应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5.特殊测量方法:累积法,测纸的厚度;平移法,测硬币、乒乓球直径;替代法;目测法。 6.早上八点上课,指的是时刻;这节课上了 45 分钟,指的是时间间隔,简称时间。 7.停表的使用大圈每圈为 1min,每一大格为 5s,小圈每圈为 1h, 每一小格为 1min。 读数应是小圈和大圈示数之和。 8.时间单位的换算:一天=24 小

    23、时(h),一小时=60 分钟(min),一分=60 秒(s), 1 秒=1000 毫秒(ms),1 毫秒=1000 微秒(s)。 9.测得的数据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任何测量中的误差都是不可避免的, 选用精度更高的测量工具、改进测试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二二 速度和运动速度和运动 8.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9.速度计算公式: t s v ,单位为 m/s,1m/s=3.6km/h。 10.常见的速度:人步行速度为 1.4m/s=5km/h,短跑运动员速度为 10m/s=36km/h,骑车速度为 30m/s=108km/h;高

    24、铁速度为 100m/s=360km/h。 11.匀速直线运动指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叫做动能。 12.在变速直线运动中,用路程除以时间得到的速度,称之为平均速度,平均速度只能大致上描述运动过程 中的运动快慢程度。 13.机械运动是指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 14.参照物是人们用来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而取作为标准的物体。物体相对参照物的位置有变化,该物体 是运动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没有位置变化,物体就是静止的。 15.以。为参照物=相对于。,以某个物体为参照物,就认为这个物体始终是是静止的。 16.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运动和静止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当选取不同的参照

    25、物时,得出的结论可能不 同。 第六章第六章 物质的物理属性物质的物理属性 1.物质的物理属性(不会改变)包括:密度、状态、硬度、比热、透光性、导热性、导电性、磁性、弹性 等。 2.质量:物体所含的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通常用字母 m 表示。 3.质量的单位为千克(kg),1 吨(t)=1000kg,1kg=1000 克(g),1g=1000mg。 9 4.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常见的质量有:成年人的质量为 60kg,物理课本的质 量是 250g,一个鸡蛋的质量为 50g。 5.实验室常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6.天平的正确使用: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

    26、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指 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此时天平平衡。把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 上的位置,直到衡量恢复平衡;此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应的刻度值。 7.使用天平时注意:不能超过最大称量;左物右码;加减砝码要用镊子,且动作要轻;不要把潮 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托盘上。 8.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字母表示。密度的单位是 kg/m 3,常用的单 位还有 g/cm 3。密度公式为: v m 9.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常见的密度水的密度是 1.010 3kg/m3,即 1.0g/cm 3

    27、;冰的密度是 0.9103kg/m3,铁的密度是 7.9103kg/m3。 10.密度的测量:用量筒测量体积(排水法),用天平测量质量,用公式 v m 测量。 第七章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从粒子到宇宙 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间隙;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做永不停息 的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证明分子间有间隙。固体分子间距最小,分子间作用力最大;气体分子间 距最大,分子间作用力最小。 3.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4.布朗运动本身并不是分子的运动,而是固体小颗粒的运动,而它确证

    28、实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5.扩散:不同物质互相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运动,分子间有间隙。 6.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电子带负电, 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平常我们说一个物体不带电是因为物体内部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与电子所带负 电荷总数相等。 7.汤姆逊发现电子,卢瑟福发现质子,并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查德威克发现中子,盖尔曼提出夸克设 想。 8.摩擦起电的过程实质上是电荷转移的过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9.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称为正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

    29、称为 负电荷。 10.银河系是由群星和弥漫物质集合而成的一个庞大的天体系统,太阳只是其中一颗普通恒星。哥白尼提出 了日心说。 11.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宇宙星系团星系恒星行星卫星,目前被人们普遍接受的 宇宙起源学说是:宇宙诞生于距今 137 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有力的支持证据是谱线红移现象。 12.一个天文单位指的是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光年是指光在真空中行进一年所经过的距离。 第八章第八章 力力 1.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 2.一个物体受到了力,一定有别的物体对它施加这种力。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物体的

    30、形状。(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称为形 10 变) 4.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字母 N 表示。拿起两个鸡蛋的力约为 1N。 5.实验室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弹簧测力计,它是根据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 比的原理制成的。 6.使用弹簧测力计应注意: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指针调到零刻线处;请拉秤钩几次,看每 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零刻度;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能超过它的量程;测量时弹簧测力计内弹簧 的轴线与所测的力的方向一致;观察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 7.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8.力的示意图和力的图示。 9.重力:地面附近物

    31、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10.重力的测量:可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把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下,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 读数即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 11.重力的计算公式:mgG 。重力和质量成正比。 12.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重心。重垂线是根据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制成的。 13.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时而产生的力。它的大小在一定范围内跟物体的形变程度有关。 14.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产生一种阻碍相 对运动或者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就是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总是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有关。

    32、15.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大小有关,还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 力越大。 16.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a.增大压力;b.使接触面更粗糙些。 17.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a.减小压力;b.使接触面光滑些;c.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d.让物体脱离接 触。 第九章第九章 力与运动力与运动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改变的性质叫做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 3.物体的平衡状态: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我们就说这几 个力是平衡的。 4.二

    33、力平衡: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同,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 力合力为零,彼此平衡。 5.物体在不受力或者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6.牛顿第二定律: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当非平衡力作用在物体上时,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7.牛顿第三定律: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 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第十章第十章 压强与浮力压强与浮力 一一 压强压强 1.压力: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压力的方向垂直于受力面。 2.压力的作用效果由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共同决定。 11 3.压强:物体

    34、单位上受到压力叫做压强,用符号 p 表示。 4.压强的定义式是: S F p ,压强的单位是:帕,用符号 Pa 表示,1Pa=1N/m 2。 5.由公式 S F p可知: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就可以增大压强;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 压强,使压力效果分散,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使压力效果集中。 二二 液体压强液体压强 1.液体的压强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而产生的。 2.液体压强特点:液体对容器的侧壁和底部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同种液体内 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液体压强计算公式:ghp 三三 大气压强大气压强 1.大气

    35、压强是由于大气受到重力而产生的,大气对浸在它中的物体的压强叫大气压强。 2.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水泵就是利用大气压把水抽上来的。 3.著名的马德保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4.托里拆利实验室测定大气压值的重要实验,在这个试验中,当管内水银面下降到某一高度后,管内上方 时真空,管内水银面受大气压作用,是大气压支持着管内一定高度的水银柱,这一高度的水银柱产生的压 强跟大气压强相等。 5.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气压计。常见的气压计有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 6.通常把 1.010 5 Pa 的压强叫做标准大气压,它相当于 760 毫米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7.大气压值随海拔的增加而减小。 8.一切液

    36、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少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高山上煮鸡蛋不易煮熟,这是因为高山上气 压低,水的沸点低的缘故。 9.流体压强大小与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 四四 浮力浮力 1.一切浸入液体的物体都要受到液体对它的浮力,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2.浮力产生的原因:浮力是由于周围液体对它的压力差而产生的,即 向下向上浮 FFF 。 3.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用公式可 表示为 排液浮 VgF。浮力的大小只跟液体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4.浮力的计算: 向下向上浮 FFF ; 浸物浮 GGF;

    37、排液浮 VgF; 物浮 GF 5.物体的浮沉条件: 物体的浮沉取决于它受到的重力和浮力大小。 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 如果 物浮 GF , 物体下沉;如果 物浮 GF ,物体上浮;如果 物浮 GF ,物体悬浮。 液物 ,物体下沉, 液物 , 物体上浮, 液物 ,物体悬浮。 6.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叫浮体,对于浮体有 物浮 GF 。 7.浮力的应用:轮船,舰艇(利用空心的原理增大浮力)潜水艇、气球和飞艇。 12 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简单机械和功 一一 简单机械简单机械 1.杠杆:我们把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满足条件:能绕一固定点转动。杠杆必 须是一根硬棒,不会发生明显形变

    38、,但不一定是直的。 2.杠杆五要素:支点 O,动力 F1,动力臂 l1,阻力 F2,阻力臂 l2。 3.杠杆的平衡条件: 2211 FlFl 推论:.F 3 3 2 2 1 1332211 lFlFlFlFlFl 4.杠杆的分类: 省力杠杆:动力臂 l1阻力臂 l2,动力 F1阻力 F2。例如:起子、撬棒。 费力杠杆:动力臂 l1阻力 F2。例如:筷子、镊子、船桨、扫帚、钓鱼竿,铁锹等 等臂杠杆:动力臂 l1=阻力臂 l2,动力 F1=阻力 F2。例如:天平、跷跷板 5.定滑轮:中间的轴跟固定不动的物体相连的滑轮叫定滑轮。使用时只绕轴转动而轴不移动。 6.定滑轮的作用:改变力的方向,但不省力。

    39、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 7.使用定滑轮产生误差的原因是绳重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 8.动滑轮: 中间的轴跟运动物体相连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使用时不仅能绕轴转动, 同时还跟物体一起运动。 9.动滑轮的作用:省一半力,费两倍距离,不能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实质是省力杠杆。 10.使用动滑轮产生误差的原因是绳重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滑轮重。 11.滑轮组作用:省力费距离 改变力的方向。 12.滑轮组中动滑轮和物体由几段绳子吊着,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拉力移动的距离就是 动滑轮和物体移动距离的几倍。 13.使用斜面可以省力,但是费距离,斜面越平越省力,但是越费距离。 14.斜面越陡,拉力越大,

    40、受到的摩擦力越小。 二二 功和能功和能 1.功: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2.做功的三个要素: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运动了一段距离力的方向和物体运动方向相同。 3.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物体未运动无力物体有运动力和物体方向垂直。 4.功(W)的计算:sFW,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是 J。(同体同时同向唯一) 5.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单位时间所做的功叫功率。功率越大,做功越快。 6.功率(P)的计算:vF t W P,单位是瓦特,简称瓦,1MW=10 310 7.人走路时的功率为 10-20W,骑车的功率约为 60-80W,人做功的功

    41、率最大不超过 1000W 8.有用功:人们为了达到目的所需要做的功,用 W游泳表示。 9.额外功:人们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用 W额外表示。 10.总功:人们为了达到目的所需要做的功和不得不做的功的总和,用 W总表示。 11. 额外有用总 WWW 12.机械效率 :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100 W W 总 有用 13. 永远小于 1,机械效率是标志机械做功性能好坏的物理量,越高,机械性能越好。机械效率的高低 和机械是否省力、功率的大小没有关系。 14.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Fn G Fs Gh ,不计绳重和摩擦时, 动物 物 GG G 13 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机械能

    42、和内能 一一 动能动能 势能势能 机械能机械能 1.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能量是表示物体做功本领大小的物理量。 2.一个物体能做的功越多,它具有的能量也就越大。能量的单位单位是焦耳(J)。 3.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4.动能的影响因素:物体的质量和其速度。 2 2 1 Emv k 。 5.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6.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物体的质量和高度。mghW。 7.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 8.弹性势能的影响因素:弹性形变的大小程度,物体本身发生弹性形变的难易程度。 弹力:xkF 弹性势能: 2 k 2 1 Ex 9.机械能

    43、: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10.动能和重力势能、弹性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二二 内能内能 热传递热传递 .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因而具有分子动能, 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因而分子间也有分子势能。 .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速度跟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速度越大,扩散运动越快。 .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的运动,叫做热运动,内能有时也叫做热能。 .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质量,温度,物质状态,体积。 .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 .热传递发生的条件:当物体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温度差时,就会发生热传递。 .热传递的实质:能量从一个物体转移到

    44、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高温部分转移到低温部分。在热传递的 过程中,能量的形式没有发生改变。 .热量:物体在热传递的过程中转移的能量叫做热量,用符号表示。 .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是状态量,因此绝不可以说物体含有多少热量,只能说在热传递的过程中,物体 吸收或者放出了多少热量。 三三 比热容比热容 .比热容:反应物质的吸热(或放热)本领大小的物理量。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升高(或者降低)所 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该物质的比热容。单位为)/(Jkg。 .水的比热容为 4.210 3 )/(Jkg。 .热量的计算公式为tcmQ,t表示物体温度的变化。 四四 热值热值 1.1kg 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所放

    45、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单位为 J/kg 2.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计算公式 Q=mq。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和燃料的形态、质量、体积无关。 五五 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减小。 .对物体做功:压缩体积;摩擦生热;锻打、拧弯物体,内能增加 14 .改变物体内能:做功(机械能和内能之间相互转化);二热传递(内能之间相互转化)。 .热机:利用燃料的燃烧来做功的机械,叫做热机。 .汽油机是热机的一种:主要构造:进气门、火花塞、排气门、气缸、活塞、连杆、曲轴。 .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四个冲程,曲轴和飞轮转动两周

    46、,活塞往复运动两次,对外做功一次。 .汽油机四个冲程: 只有做功冲程是燃气对外做功,压缩冲程是活塞对气体做功 第十三到十六章第十三到十六章 1、电路:把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2、通路:处处接通的电路;开路:断开的电路;短路:将导线直接连接在用电器或电源两端的电路。 3、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 4、电流的方向: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 5、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 6、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7、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47、 8、有持续电流的条件:必须有电源和电路闭合. 9、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盐水溶液等.导体导电的原因:导体中有自由 移动 的电荷; 10、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 原因:缺少自由移动的电荷 11、电流表的使用规则: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电流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被测电 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00.6 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 0.02 安;03 安,每小格表示的 电流值是 0.1 安. 12、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国际

    48、单位:伏特(V); 常用:千伏(KV),毫伏(mV). 1 千伏=1000 伏=1000000 毫伏. 13、电压表的使用规则: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电流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被测电 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15 实验室常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03 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 0.1 伏; 015 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 是 0.5 伏. 14、熟记的电压值:1 节干电池的电压 1.5 伏;1 节铅蓄电池电压是 2 伏;家庭照明电压为 220 伏;安 全电压是:不高于 36 伏; 15、电阻(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国际单位:欧姆(); 常用:兆欧(M),千欧(K);1 兆欧=1000 千欧; 1 千欧=1000 欧. 16、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17、滑动变阻器: A. 原理:改变电阻线在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B. 作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C. 正确使用:a,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b,接线要一上一下;c,闭合开关前应把阻值调至最大的地方. 18、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I=U/R. 公式中单位:I安(A);U伏(V);R欧(). 19、电功的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 J;日常生活中常用千瓦时为电功的单位,俗


    注意事项

    本文(2021年中考物理知识点详细总结)为本站会员(争先)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