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齐桓晋文之事 孟子 1.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掌握重要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等文 言知识点。 2. 学习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分析比喻在文章中的重要作用,并 能够运用比喻进行论辩。 3. 体悟孟子当仁不让的治世精神,理解孟子同情广大劳动人民的 深切情怀。 素养目标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 时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 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子是仅次于孔子的一 代儒学大师,是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被 尊称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他曾游魏,说惠王,惠王不能用。于是他去齐国 见齐宣王,为客卿,宣王很尊敬他,但终不得重 用。 作者简介 孟子发
2、展了孔子“仁”的学说,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行仁政, 提出“民贵君轻”的进步思想,提倡以“仁”“义”为中心的所谓“仁 政”“王道”,反对“霸道”,以“平治天下”为己任。 孟子谈问题时,常用夸张、比喻和寓言故事来增强文章的说服 力,先隐主旨不谈,从侧面、反面入手,逐渐引向主题。这样, 文章如曲径探幽,引人入胜;文势则波澜起伏,毫不板滞。其 言行主要记录在孟子一书中。 写作背景 战国时期,列强纷争,以征伐为能事,各诸侯国君都在野心勃勃地追求 “莅中国而抚四夷”的霸主地位。对外连年征战,对内盘剥人民,于是就 出现了“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 的惨烈局面,致使广大人民“仰不
3、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 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过着苦难的生活。 齐国在东方诸侯国中号称强国,齐宣王子承父业,野心勃勃,在稷下广 置学宫,招揽学士,任其讲学议论。孟子这时也以客卿的身份在齐宣王 身边供职。于是,孟子便在齐宣王问有关齐桓晋文称霸之事的时候,针 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阐发了他的“发政施仁”,改革政治,实行“王道”的主 张。 课文探究 1.孟子避开齐宣王所提的问题,有何用意? “无以,则王乎”说法婉转,使齐宣王难以拒绝,又巧妙地把话题 转移到自己想谈的“王道”上来。由问“霸道”开始,然后避开“霸 道”引出“王道”,文势曲折生姿。 2.齐宣王以羊易牛的原因是什么?这和施行王道有
4、什么联系? 原因:眼见那牛惊恐颤抖的样子,不忍杀它。没有见到羊恐 惧的样子,故以羊换牛。 联系:这足以说明齐宣王有仁慈怜悯之心,这与施行王道有共通 点,都有怜悯仁爱之心,都有不忍见其他生命受苦及被杀害之心。 这正是“保民而王”的基础,这也就解决了齐宣王缺乏信心的问题。 孟子用“君子远庖厨”来宽慰齐宣王,为的是坚定其已有的“不忍” 之心。这说明齐宣王已经有了“保民”的基本条件,具备施行王 道的基础。同时为下文论说齐宣王没有施行王道,是“不为”而 非“不能”埋下了伏笔。 3.孟子用“君子远庖厨”来进一步宽慰齐宣王,有何用意? 孟子在这段话中巧妙地设喻,旨在为后面的议论做铺垫,他以 “举百钧”与“举
5、一羽”、“察秋毫之末”与“见舆薪”为喻,引出齐宣 王的“不王”,是“不为也,非不能也”这一观点,消除了齐宣王 的畏难心理。 4. 孟子说“有复于王者曰则王许之乎”这段话的用意是什么? 以“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这组对照性的比喻,进一步 阐明“不为”和“不能”的区别,进一步说明齐宣王能王天下而不 去做。 5.以“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为喻有什么用意? 用对比的手法说明“推恩”与“不推恩”的不同结果,发人深省。 孟子强调唯有推恩,才能保民;唯有保民,才能保四海;唯有 “善推其所为”,使普天下之民均受其泽,才能成为“大过人者” 的贤明之君。明确指出“推恩”是“保民而王”的现实途径,从
6、而 将王道的概念具体化。 6.孟子说“故推恩足以保四海善推其所为而已矣”这段话有什么 用意? “笑而不言”四字写出了齐宣王欲霸天下,而又躲躲闪闪、不那 么理直气壮的神态,极尽传神之妙。 7.“王笑而不言 ”中的“笑而不言”四字有何妙处?请赏析。 爬到树上去找鱼的结果可想而知,以此来说明齐宣王以区区之 齐国,要战胜力量强大的各诸侯国的做法之不可取,这个生动 的比喻,彻底粉碎了齐宣王的幻想,犹如当头棒喝,使文势如 悬崖坠石,有千钧之力。 8.孟子以“缘木求鱼”为例说明了什么 以上五个句子构成排比句,描绘了“发政施仁”的具体效果,即 使天下的仕者、耕者、商贾、行旅等都闻风而至,从而在齐宣 王面前显示
7、了巨大的诱惑力,展现出一幅“保民而王”的美丽远 景,与行“霸道”的结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句式整齐,铿锵有 力,富有音乐性。 9.赏析“今王发政施仁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这几句。 “制民之产”。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使百姓有 恒产,足以饱身养家,改善人民生活,“人和”是施行王道的根 本。 “谨庠序之教”,重视教育。让老百姓懂得礼仪,对他们施以 道德的教育。特别注重教化,提升品德修养。 10.孟子有富民、重民的思想,他的仁政主张有哪些内容? 内容小结 主题归纳 本文记录了孟子和齐宣王的一次对话,孟子通过这次对话劝 说齐宣王放弃“霸道”,施行“王道”,使齐宣王接受了他的观点, 并自
8、愿受教,从而宣扬了他“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 深入探究 对话一开始先避开齐宣王提出的“霸道”问题而举起“王道”的旗帜,然后 顺着齐宣王的心理,从“以羊易牛”的事例切入,将其对齐桓晋文之事的 注意转到对“仁”的注意上来,肯定他有“不忍之心”这一“保民而王”的思 想基础,并用一系列的比喻引出对“仁政”的议论,指出齐宣王未做到 “保民”不是“不能”,而是“不为”,进而列举“霸道”的种种危害,从而论 述只有施行仁政才能统一天下的道理,最后,当齐宣王急于知道如何 施行仁政而向他请教时,他才正面提出“制民之产”“申之以孝悌之义”的 具体措施。 1.熟读课文,说说孟子是怎样一步步说服齐宣王“保民而王”的
9、。 本文在论辩过程中有三个波折。 第一个波折:孟子想向齐宣王道出自己的仁政理想蓝图,碰到的第一 个难题是齐宣王的畏难心理。齐宣王认为王天下很难,而霸天下则比较 容易,所以,他说:“德何如,则可以王矣?”“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 哉?” 针对齐宣王的这一心理,孟子从齐宣王的日常生活入手,巧妙地分析了 “以羊易牛”的事,指出齐宣王不是吝啬,而是有不忍之心,而这不忍之 心正是“保民而王”的思想基础。再者,孟子的这一番言语,也让人听着 顺耳。所以,齐宣王说“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心悦诚服地与孟子站到 同一边来了。 2.请结合原文,具体分析本文是怎样运用迂回曲折的论辩艺术 的。 第二个波折:齐宣王虽然在思
10、想上解决了一些问题,但他又怀疑 自己的能力。他说:“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意思就是说自 己还是没有信心。 孟子针对这种思想上的疑难,采用了一组形象而生动的比喻进行说 理。这就是“百钧”“舆薪”“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等比喻,指 出齐宣王完全有能力“保民而王”,只是没有认真去做罢了,这就进 一步从思想上为自己陈述仁政主张铺平了道路。 第三个波折:在孟子发出了“推恩”然后可以王天下的议论后, 齐宣王并没有明确地表示要去实行,而是对心中“大欲”念念不忘。 那么,他的“大欲”是什么呢?这是孟子必须认识到并且要扫清的 障碍,否则,王天下的大道理还是不能让齐宣王听到心里去。所 谓能破才能立,
11、就是这个道理。 孟子善于察言观色,他从两人一开始的谈话中就始终没有忘记齐宣 王想称霸天下的企图,于是,他用“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 诸侯,然后快于心与?”一激,再故意提出“肥甘”“轻暖”“采色”“声 音”“便嬖”五项,旁敲侧击地引出齐宣王的“大欲”:“辟土地,朝秦 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然后,又用缘木求鱼的比喻,彻底击碎 了齐宣王的幻梦。 文章中的这三个波折,呈现出迂回曲折的特点,千回百转,摇曳生 姿,有时故意避开话题,有时故作顿挫,这都是由齐宣王认识上的 曲折决定的。 孟子散文长于譬喻,本篇也是如此。如,“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 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挟太山以超北海
12、”“为长者 折枝”“缘木求鱼”等,非常生动而又言简意赅地说明了道理。另外,用 “以羊易牛”这种齐宣王亲身经历的事情说服齐宣王,不仅有故事性, 使文章更生动形象,而且也更有说服力,更易为齐宣王所接受。 孟子这些比喻,并非实际存在的现象,而是凭空造说,带有寓言性和 夸张性,却并不给人虚假之感,而是更显道理之真、事情之实。 3.本文长于譬喻,气势充沛,试进行分析。 孟子的文章表面看似散漫无章,铺张扬厉,纵横恣肆,而实际上, 其文紧扣论题,层层深入,层次井然。文章的主旨是“保民而王”, 有些文字似乎与此无关,却仍然是浑然一体的,只不过有的是从侧 面讲,有的是从远处讲,有的巧设比喻,以造成波澜起伏的文势
13、, 引人入胜。 文章句式整齐,气势充沛,“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质疑辩 理,咄咄逼人,还多使用工整的对偶句,使两种事物处于鲜明的对 比状态,相对举而见义,相映衬而生辉。 孟子描绘了一个百姓安居乐业,社会道德高尚,既恬静又和谐,带有 浪漫色彩的小农经济社会。首先,这个社会的核心人物国君有仁 爱之心,且能“推恩”于百姓;其次,国家有凝聚力,有吸引力,仕者、 耕者欲至,商贾、行旅欲来,天下“疾其君者”欲归附其;再次,人民 生活富足,百姓有恒产,足温饱,知孝悌,懂礼节,不仅自己的家庭 安乐和睦,而且所有的人充满爱心,整个社会不再有受难之人。总之, 是国泰民安,天下太平。他的理想社会,与柏拉图的“理
14、想国”一样, 只能是乌托邦式的空想。在古代,尤其是在那样一个“霸道”之风盛行 的社会,是没有实现的可能的。 4.孟子认为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的?你认为这种理想在当时能实现吗? 为什么? 重要字音 胡龁(h) 衅(xn)钟 觳觫(h s) 褊(bin)小 彼恶(w)知之 忖度(cn du) 舆(y)薪 便嬖(pin b) 莅(l)中国 商贾() 赴愬(s) 惛(hn) 放辟(p) 邪侈(ch) 畜(x)妻子 豚(tn) 彘(zh) 庠(xin)序 孝悌(t) 颁(bn)白 知识梳理 通假释义 无以,则王乎 (“以”同“已”,停止) 王说(“说”同“悦”,高兴) 为长者折枝(“枝”同“肢”,肢体。一
15、说,折枝即折取树枝) 刑于寡妻 (“刑”同“型”,典范、榜样,这里用作动词,做榜样) 盖亦反其本矣 (“盖”同“盍”,何不;“反”同“返”,回到) 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涂”同“途”,道路) 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 “愬”同“诉”,诉说) 是罔民也 (“罔”同“网”,这里用作动词,张网捕捉、陷害) 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已”同“矣”,表示确定语气)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同“斑”) 古今异义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古义:吝惜,舍不得。今义:爱护,喜爱。)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 (古义:痛惜,哀怜。今义:隐藏不露; 潜伏的,藏在深处的。) 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古义:中原地区。今义:
16、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简称。) 一词多义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动词,揣测)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动词,计量长短) 王请度之 (动词,考虑) 关山度若飞 (动词,越过)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 (名词,限度) 衣服有制,宫室有度(名词,制度、法度) 度 可得闻与 (助动词,能) 反而求之,不得吾心 (动词,领会、理解) 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 (动词,得到、找到)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动词,同“德”,感激,感恩) 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形容词,得意,满足) 得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名词,表现) 视之,形若土狗 (名词,形状) 无案牍之劳形(名词,形体、身体)
17、故前后相形,优劣舛错 (动词,比较,对照) 形 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动词,像) 若无罪而就死地 (代词,这样)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 (连词,如果)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 (代词,如此) 曾不若孀妻弱子 (动词,及,比得上) 更若役,复若赋 (代词,你的) 若 以羊易之(代词,代“牛”)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 子独立性,不译) 牛何之(动词,往) 夫子之谓也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未之有也 (代词,代“这样的事”) 之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连词,那么) 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连词,表假设,如果)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连词,“则则”并用,加强 对比) 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