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21年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内文言文翻译汇总

    • 资源ID:177995       资源大小:115KB        全文页数:2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1年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内文言文翻译汇总

    1、七七年级上册年级上册 咏雪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 “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 “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翻译:翻译: 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给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 “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 “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 ”另一个哥哥 的女儿说: “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 ”太傅大笑起来。她就是谢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 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

    2、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 顾。 翻译:翻译: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 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 “你的父亲在 吗?”元方回答道: “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 ”友人便生气地说道: “真不是 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元方说: “您与我

    3、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 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 不回地走进家门。 主题思想主题思想 咏雪勾画了一幅古人家庭教育和家庭文化生活的画面,通过谢家儿女咏雪的事情,表现了谢 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机智,透出一种生活的雅趣和文化的传承。 陈太丘与友期行是写七岁儿童陈元方的故事,表现了小小年纪的陈元方明白事理、落落大方 的特点;同时从另一个侧面告诫人们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否则会丧失朋友,失去友谊。 论语十二章论语十二章 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 而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

    4、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 ”为政 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雍 也 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子曰: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

    5、昼夜。 ”子罕 子曰: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 子夏曰: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 翻译:翻译: 孔子说: “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 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曾子说: “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 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孔子说: “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 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 到七十岁才做事才能随心

    6、所欲, 不会超过规矩。 ” 孔子说: “温习学过的知识, 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 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 孔子说: “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 ” 孔子说: “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 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 孔子说: “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 孔子说: “我整天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自得其乐。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 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 ” 孔子说: “多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

    7、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 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 孔子在河边感叹道: “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 ” 孔子说: “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 子夏说: “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 在其中了。 ” 主题思想主题思想 本文通过师徒对话或借题发挥, 阐述了学习应该有谦虚好学的态度, 贫贱不移、 求学为乐的精神, 温故知新、学思结合的学习方法,诚实守信、厚道仁义、坚守贞操的思想品德。 诫子书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8、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 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翻译: 有道德修养的人,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恬静寡 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勤奋学习。如 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 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养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逐渐消 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穷困的破舍里,到时悔 恨又怎么来得及! 主题

    9、思想主题思想 文章首先提出“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论点,然后从正面强调学须“静” ,再从反面强调“躁”则 失去理性,最后告诫儿子要惜时成才。 狼狼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 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 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 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 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

    10、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翻译翻译 一个屠夫傍晚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已经卖完,只剩下一些骨头。路上遇见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 远。 屠夫害怕了,拿起一块骨头扔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他。屠夫又拿起 一块骨头扔过去,后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停下了,可是先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又跟了上来。骨头已经扔完 了,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 屠夫处境十分困窘,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屠夫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打麦场的主人 把柴草堆积在打麦场里, 覆盖成小山一样。 屠夫于是奔过去倚靠在柴草堆的下面, 放下担子拿起屠刀。 两只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朝着屠夫。 过了一会

    11、儿,一只狼径直离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又过了一会儿,那只狼的 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夫突然跳起来,用刀劈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屠夫刚 想要走,转身看见柴草堆的后面,只见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想要钻过去从背后对屠夫进行攻 击。狼的身子已经钻进去了一半,只有屁股和尾巴露在外面。屠夫从狼的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把 狼杀死了。屠夫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的。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巧变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过给人们 增加笑料罢了。 主题思想主题思想 本文通过写屠户遇到狼以后,开始是惧怕、妥协、退让,随着狼

    12、的步步紧逼,他决心与狼拼搏, 最后终于杀死两狼的故事,赞扬了屠户的机智勇敢, 揭露了狼贪婪、 凶狠和狡诈的本性, 并告诉我们, 面对像狼一样的恶势力,我们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表现了人的智慧与力量,说明恶势力终将自取 灭亡。 穿井得一人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 “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 者: “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 “得一人之使, 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翻译:翻译: 宋国的一户姓丁的人家,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打水浇田,派家里的一个人去打水,常常有一 个人停留在外面

    13、。等到他家打了水井的时候,丁氏告诉别人说: “我家打水井得到了一个人。 ”听了的 人就去传播: “丁氏挖井挖到了一个人。 ”国都的人都在谈论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宋国 国君派人向丁氏问明情况,丁氏答道: “得到一个人的劳动力,不是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 ”听到这 样的传闻,还不如不听。 主题思想主题思想 这则寓言通过记叙宋国有户人家打井节省了一个劳动力,而被误传为从井中挖出了一个人的故 事,告诉我们:对于传闻,要以审慎的态度进行分析、甄别、不要轻易相信传闻,也不要轻易传播未 经证实的传闻。 杞人忧天杞人忧天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

    14、“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 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 “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 “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 其人曰: “奈地坏何?” 晓者曰: “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翻译:翻译: 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 又有一个为他的忧愁而担心的人,就去开导他,说: “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 没有空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那个人

    15、说: “天如果是气体,日月星辰不就会坠落下来了吗?” 开导他的人说: “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 ” 那个人又说: “那地坏了又怎么办呢?” 开导他的人说: “大地是土块堆积成的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 你行走 跳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会陷下去呢?” 经过这个人一解释,那个杞国人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 主题思想主题思想 本文通过记叙杞人忧天,晓之者劝解的故事,向我们展现了这样一个事实: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关 心天地自然现象,并对之进行了解释,这是对未知世界的积极探索。现在人们常用“杞人忧天”来借 指为不必要忧虑

    16、的事情而忧虑,告诫我们不要为一些不切实际的问题忧虑。 七年级下七年级下册册 孙权劝学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权 曰: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 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及鲁肃 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 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翻译:翻译: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 “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 ”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 孙权说: “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

    17、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 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 (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 ” 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 (鲁肃)惊讶地说: “你现在的 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 ”吕蒙说: “对于有志气的人,分别了数日后,就应当用 新的眼光去看待他,长兄为什么知晓这件事这么晚呢! ”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 才分别。 主题思想主题思想 本文以“劝学”为中心事件展开描写,写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 ,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 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故事,说明了人只要肯学习,就会有长进,点明了

    18、读书学习的重 要性。 木木 兰兰 诗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 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 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 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

    19、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 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翻译:翻译: 织布机声一声接着一声,木兰姑娘当门在织布。织机停下来不再作响,只听见姑娘在叹息。 问姑娘在思念什么,问姑娘在惦记什么。姑娘并没有思念什么,姑娘并没有回忆什么。昨夜看见 征兵的文书,知道君王在大规模征募兵士,那么多卷征兵文书,每卷上都有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长 大成人的儿子,木兰没有兄长,木兰愿意去买来马鞍和马匹,从此替父亲去出征。 到东边

    20、的集市上买来骏马,西边的集市买来马鞍和鞍下的垫子,南边的集市买来嚼子和缰绳,北 边的集市买来长鞭(马鞭) 。早上辞别父母上路,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 但能听到黄河汹涌奔流的声音。早上辞别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燕山)脚下,听不见父母呼唤女 儿的声音,但能听到燕山胡兵战马啾啾的鸣叫声。 行军万里奔赴战场作战,翻越关隘和山岭就像飞过去一样快。北方的寒风中传来打更声,清冷的 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铠甲。 将士们经过无数次出生入死的战斗, 有些牺牲了, 有的十年之后得胜而归。 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上殿堂(论功行赏) 。记功木兰最高一等,得到的赏赐千百金以上。天子 问木兰有什么要求,木

    21、兰不愿做尚书省的官,希望骑上一匹千里马,送我回故乡。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出城(迎接木兰) 。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门梳妆打扮起来。 小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霍霍地磨刀杀猪宰羊。打开我闺房东面的门,坐在我闺房西面的床上,脱去 我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我姑娘的衣裳,当着窗子整理像云一样柔美的鬓发,对着镜子在额上贴好花 黄。出门去见同营的伙伴,伙伴们都非常惊讶:我们同行十二年之久,竟然不知道木兰是女孩子。 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时,雄兔两只脚时常动弹,雌兔两只眼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别) 。雄 雌两只兔子一起并排着跑时,怎能辨别出哪只是雄兔,哪只是雌兔。 主题思想主题思想 木兰诗塑造了木兰这一

    22、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敦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 不慕高官厚禄且热爱和平生活的巾帼英雄形象,歌颂了她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精神,同时也反映了人民 群众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卖油翁卖油翁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 “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 “无他, 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 “尔安敢 轻吾射?”翁曰: “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 而钱不湿。因曰: “我亦无他, 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翻译:翻译: 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

    23、当时没有第二个,他凭借射箭的本领自夸。一次,他曾在自家的园圃里 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挑着的担子,站在一旁,斜着眼看他,很久也不离开。老翁见到他射出的 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微微地点点头。 陈尧咨问道: “你也懂得射箭吗?难道我射箭的技艺不精湛吗?”老翁说: “没有什么别的奥妙, 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 ”陈尧咨气愤地说: “你怎么能够轻视我射箭(的本领) ! ”老翁说: “凭我倒油 (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 ”于是老翁取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的口,慢慢地用 勺子倒油(通过铜钱方孔)注到葫芦里,油从铜钱的孔中注进去,却没有沾湿铜钱。接着老翁说: “我 也没有什么其它奥妙,只不

    24、过是手法熟练罢了。 ”康肃公尴尬的笑着把老翁打发走了。 主主题思想题思想 本文通过陈康肃公与卖油翁之间问答的故事,告诉人们“熟能生巧”的道理,告诫人们“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即使有长处也没有骄傲自满的必要。 陋室铭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 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翻译:翻译: 山不一定高,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很神异。这是简陋的屋舍, 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苔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

    25、绿了;草色映入竹帘, 使室内染上了青色。和我谈笑往来的是渊博的学者,没有浅薄的人。可以弹奏朴素的古琴,阅读深奥 的佛经。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它好比)诸葛亮隐居南阳住的草庐, 杨雄在西蜀的屋舍。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爱莲说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 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翻译:翻译: 水中、 陆地上的各种花草树木

    26、, 值得喜欢的很多。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来, 世人大多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沾染,经过清水的洗涤但不显得妖艳。 (莲 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香气远闻更加清香,洁净地挺立,只可在远 处看,却不可靠近赏玩。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唉! 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 的喜爱,人应当很多了。 主题思想主题思想 陋室铭通过描述陋室内外的情景,分析证明了“陋室不陋” ,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 趣和高洁傲岸的节操。 爱莲说

    27、中,作者以“莲”自比,托物言志,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 合污的高尚情操,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批判,歌颂了君子“出淤泥而不染,濯 清涟而不妖”的美德。 河中石兽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 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 “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 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 “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 其反激

    28、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 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 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翻译:翻译: 沧州的南面有一座寺庙靠近河岸,庙门倒塌在了河里,两只石兽一起沉没于此。经过十多年,僧 人们募集金钱重修(寺庙) ,便在河中寻找石兽,最后也没找到。僧人们认为石兽顺着水流流到下游 了。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钯, (向下游)寻找了十多里,没有找到石兽的踪迹。 一位讲学家在寺庙中教书,听说了这件事笑着说: “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石兽) 不是

    29、木片,怎么能被暴涨的洪水带走呢?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泥沙的性质松软浮动,石兽埋没在沙 上,越沉越深罢了。顺着河流寻找石兽,不是(显得)疯狂了吗?”大家信服地认为(这话)是精当 确切的言论。 一位老河兵听说了讲学家的观点,又笑着说: “凡是落入河中的石头,都应当在河的上游寻找它。 正因为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轻浮,水流不能冲走石头,水流反冲的力量,一定在石头 下面迎水的地方侵蚀沙子形成坑洞。越激越深,当坑洞延伸到石头底部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倾倒在坑 洞中。 像这样再冲刷, 石头又会再次转动, 像这样不停地转动, 于是反而逆流朝相反方向到上游去了。 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本来就(显得)很疯狂

    30、;在石兽沉没的地方寻找它们,不是(显得)更疯狂了 吗?”结果依照他的话去(寻找) ,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寻到了石兽。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 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根本道理的情况有很多,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 主题思想主题思想 这则故事由庙僧、讲学家和老河兵推求沉在河中的石兽的位置所得出的几种不同的结论,来说明 天下事物虽有共同的规律,但又有各自的特殊原理,不能片面地理解,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事物 的特性;不能主观臆断,而应当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 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上册 三峡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31、。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左山有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 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 “巴 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翻译:翻译: 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悬崖峭壁重峦叠嶂,遮挡了天 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半夜,连太阳和月亮都无法看见。 等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船只的航路都被阻断,无法通行。有时皇帝的命令要 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

    32、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快 马,也不如船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出山石林木的影 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松柏,山峰间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峻,草盛, 确实趣味无穷。 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就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常常有猿猴在高处拉长声 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显得非常悲惨凄凉,在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 很久才消失。 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 “巴东三峡之中巫峡最长,猿猴鸣叫几声凄凉得令人眼泪打湿衣裳。 ” 主题思想主题思想 本文作者以凝练生动的笔墨描写了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抒

    33、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 爱之情。 答谢中书书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 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翻译:翻译: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赏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 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苍青的密林和碧绿的竹子,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 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 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记承天寺夜游

    34、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xng)交横(hng) ,盖竹柏影也。何 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翻译:翻译: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 1083 年十月十二日夜,可不译) , (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 恰好看见月光透过窗户洒入屋内, (于是我)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想到没有(可以与我)共同游乐 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充满 着月光,像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交横错杂,原

    35、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啊。哪 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有松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不汲汲于名利而又 能从容流连光景)清闲的人罢了。 主题思想主题思想 答谢中书书以清峻的笔触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并通过借古证今,强调了“山川之美,古 来共谈”的观点,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记承天寺夜游记叙了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作者还未入眠,便到承天寺去找好友张怀民,两 人一同在月光下的庭院中散步的情景。寥寥数语,作者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以及漫 步的悠闲都包含在其中。 与朱元思书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

    36、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 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翻译:翻译: 没有一丝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一样的颜色。 (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荡,时而偏 东,时而偏西。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奇异的山水,独一无二。 江水都是青白色, 千丈深的地方都能看得清楚。 游动的鱼儿和细碎的沙石, 也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

    37、,迅猛的浪涛像飞奔的骏马。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山峦凭借着(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 佛都在相互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了无数的山峰。 (山间的)泉水冲 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百鸟互相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儿和猿猴也长时间地叫 个不断。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 (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治理政 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 (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是在白天也 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还可以(从枝叶的空隙中)见到阳光。 主题思想主题思想 本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富春

    38、江“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自然风光,流露出作者对追求利禄之徒 的蔑视,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隐退的高洁志趣。 得道多助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 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 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 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 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翻译:翻译: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

    39、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 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 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 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城墙并不是不高啊, 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 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 战的地理形势再好) ,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 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行“仁 政”的君王

    40、,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支持帮助他的人 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 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所以,君子要么不战斗,战斗就一定会取 得胜利。 富贵不能淫富贵不能淫 景春曰: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 孟子曰: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 之门,戒之曰: 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 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

    41、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 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 翻译:翻译: 景春说: “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有志气、作为的大丈夫吗?他们一发怒,连诸侯都害怕, 他们安静下来,天下就太平无事。 ” 孟子说: “这哪里能算是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给予 训导;女子出嫁时,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 到了你的丈夫的家里,一定要恭敬, 一定要谨慎, 不要违背你的丈夫! 以顺从为做人原则的, 是妾妇之道。 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 仁 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 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

    42、行走在这条正道上。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 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才叫作有志气有作为的大丈夫。 ” 生于忧患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 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 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翻译:翻译: 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

    43、被 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 被起用。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 身体空虚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 能力。 一个人,常常出错,然后才能改正;心意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奋发;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 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你就会知道。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 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被消灭。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 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 主题思想

    44、主题思想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通过对“天时” “地利” “人和”这三个条件的比较,论证了决定战争胜 负的根本条件是人心的向背,而决定人心向背的根本条件是君主是否施行仁政,从而阐明了施行仁政 的重要性。 富贵不能淫富贵不能淫阐述了“大丈夫”立身处世的原则,既要坚守“仁” “礼” “义” ,并将之推行于 天下,指“大丈夫”在任何时候都应该有气节、有节操,富有现实意义,激励了后世仁人志士不畏强 暴、坚持正义,提出了判断真正“大丈夫”的标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生于忧患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死于安乐陈述了六个出身低微但历经艰苦磨练终担重任的名人事例,由个别到一 般,由个人到

    45、国家,论证了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若要成功,都应该居安思危,历经磨练的道理,最 终提出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愚公移山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 “吾与汝毕力平险,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 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 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

    46、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 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 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翻译:翻译: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河阳的北边。 北山脚下有个叫愚公的人,年纪将近九十岁了,面对着山居住。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来进 去都要绕路,就集合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 部,到达汉水

    47、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 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呢?况且往哪放置图土石呢?”众人说:“把它扔到渤 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泥土, 用箕畚(把土石)运到渤海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们。 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 河曲智叟讥笑着阻止愚公干这件事,说:“你太不聪明了!就凭你老迈的年纪和残余的气力,连 山上的一草一木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说:“你的思想真顽固,顽固 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连寡妇和小孩子都不如。即使我死了,

    48、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 生儿子; 儿子又有儿子, 儿子又有孙子; 子子孙孙没有穷尽, 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 何愁挖不平呀?” 河曲智叟没有话来回答。 拿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不停地干下去,就向天帝汇报了这件事。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 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东部,一座放在雍州南部。从这时 开始,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山冈阻隔了。 主题思想主题思想 本文通过记叙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顽强毅力,说明 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 周亚夫军细柳周亚夫军细柳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

    49、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 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 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 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 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 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 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翻译:翻译: 汉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规模侵入汉朝边境。于是,朝廷任命宗正官刘礼做将军,驻军霸上;祝 兹侯徐厉为将军,驻军棘门;任命河内郡郡太守周亚夫做将军,驻军细柳:以防备胡人侵扰。 皇上亲自去慰问军队。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皇帝的军队)长驱直入,将军及其属下都骑着 马迎送。不久来到了细柳军营,只见


    注意事项

    本文(2021年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内文言文翻译汇总)为本站会员(争先)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