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解析)

    • 资源ID:178905       资源大小:209.71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解析)

    1、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 2020-2021 学年八年级下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学年八年级下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1.在相同的温度下,声音在下列物质中的传播速度由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 ) A. 空气、水、铜 B. 铜、空气、水 C. 水、铜、空气 D. 铜、水、空气 2.味蕾能辨别的四种基本味觉是( ) A. 酸、甜、苦、咸 B. 酸、甜、苦、辣 C. 甜、咸、苦、辣 D. 麻、酸、甜、咸 3.下列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 剧院四壁做成凹凸不平或用蜂窝状的材料,是为了增强声音的响度 B. 医生用“B 超”给病人做检查,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C. “不敢高声

    2、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 D. 学校路段“禁鸣喇叭”,是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 4.如图所示为音叉共鸣实验: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用橡皮锤敲击其中一个音叉,另一个未被敲击的音叉 也会发出声音。此现象可以说明( ) A. 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B. 声音传播不需要介质 C. 声音传播不需要时间 D. 物体不振动也可产生声音 5.现在有人为提高视力而做的激光手术,眼球中被切薄的结构是( ) A. 角膜 B. 巩膜 C. 虹膜 D. 脉络膜 6.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看”到自己的声音的实验。 把两个纸杯底部用细棉线连接起来, 固定其中一个纸杯, 在纸杯口处蒙上胶膜,膜上粘一片小平面镜。拉紧棉线

    3、,将一固定的激光笔发出的光照射在平面镜上,小 明对另一纸杯说话(不接触纸杯),会看到墙上反射的光点在晃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光点的晃动是由于激光笔晃动引起的 B. 晃动 该实验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C. 两个纸杯间声音的传播主要是通过空气实现的 D. 在月球上做该实验也能看到光点的 7.如右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 B. 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C. 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D. 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 8.用白粉笔在平面镜上画一幅画,在黑暗的房间里,用手电筒正对着镜面照射,那么人站在镜的侧面去看 平面镜上画的那幅画,结果( ) A.

    4、 正面看时,画较清楚 B. 正面看或侧面看时都一样不清楚 C. 侧面看时,画较清楚 D. 正面看或侧面看时都一样清楚 9.我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熔盐塔式光热电站, 如右图是利用大规模阵列抛物镜面收集太阳能的工作原理图。 下列关于太阳光传播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定日镜面上发生反射 B. 在定日镜面上发生折射 C. 经过定日镜后沿直线传播 D. 经过定日镜后传播速度不变 10.太阳光穿过地球大气层时会发生折射,如果没有这层大气,会出现( ) A. 日出会提前,日落会延迟 B. 日出会延迟,日落会提前 C. 日出和日落都会提前 D. 日出和日落都会延迟 11.随着中国的不断开放,我们与各种肤色

    5、外国人打交道的机会越来越多。肤色不同,眼球的颜色也往往不 同。其差异具体表现在眼球壁的( ) A. 巩膜上 B. 虹膜上 C. 脉络膜上 D. 视网膜上 12.著名作家海伦 凯勒失去了听觉和视觉,但她通过“阅读盲文学习了大量的知识,她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 是 ( ) A. 心灵感应 B. 味觉 C. 嗅觉 D. 触觉 13.疫情期间,我们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凝聚起众志成城抗疫情的强大力量。如图所示,武汉市长江二桥 上亮起了“武汉加油”的灯光,江面上形成了灯光的倒影是因为( ) A. 光的直线传播 B. 光的反射 C. 光的折射 D. 光的色散 14.如图所示,可以表示近视眼发病原因和矫正办法的是

    6、( ) A. B. C. D. 15.像的成因有三个:光沿直线传播成像、反射成像、折射成像,所成的像有实像和虚像两种。下面所列的 成像实例:针孔照相机内所成的像、在潜望镜中看到的景物的像、放大镜中看到的物体的像、 幻灯机屏幕上的像、汽车观后镜中的像,说法正确的是( ) A. 属于实像的是 B. 属于虚像的是 C. 属于折射成像的是 D. 属于反射成像的是 16.如图,交于 P 点的三条光线 a、b、c在交点 P 前放置一平面镜,有关三条反射光线的情况,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A. 三条反射光线一定会相交于同一点 B. 三条反射光线可能会发散 C. 三条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交于 P 点 D.

    7、三条反射光线是否相交由镜面角度决定 17.将一蜡烛放在装有水的烧瓶前,调整蜡烛和烧瓶至如图所示位置,在墙壁上得到清晰的像。该像的性质 是( ) A. 缩小的虚像 B. 放大的虚像 C. 缩小的实像 D. 放大的实像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感受器是接受刺激并传递的结构 B. 感受器是一种信息转换装置 C. 感受器是接受刺激并产生感觉的结构 D. 皮肤中存在各种感受器,能感受外界的各种刺激 19.小华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 将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 另一侧的光屏移动到距凸透镜 10 厘米处时, 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接着把光源换成蜡烛,调整好相关器材的高度,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中

    8、央 50 厘米刻度线处,移动蜡烛到光具座的左端并点燃,再移动光屏至如图所示位置时,在光屏中央得到一个清 晰的像。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通过移动蜡烛及光屏的位置,下列成像情况符合实际的是( ) A. 若蜡烛放置在 10 厘米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不能呈清晰的像 B. 若蜡烛放置在 30 厘米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清晰缩小的像 C. 若蜡烛放置在 45 厘米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清晰放大的像 D. 若蜡烛放置在 35 厘米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清晰放大的像 20.我国的古诗词文化有几千年的灿烂历史,很多名句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从科学的角度解释 错误的是

    9、( ) A.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人看到的“落日”是光线经过大气发生折射而成的像 B.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句中“明月”通过酒看到的月亮,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C.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句中“阴浓”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 “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句中“水浅”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 二、填空题二、填空题 21.人的五种基本感觉及相应的感觉器官:触觉的感觉器官是_;嗅觉的感觉器官是鼻;味觉的感觉 器官是_ ;听觉的感觉器官是_;视觉的感觉器官是_。感觉在_产生。 22.如图甲是传统激光斜射式光电鼠标简化光路,这种鼠标在紧贴其底部的反射面 1 上时,反射光线能被感 应器

    10、接收到,鼠标能正常工作,但在距离稍远的反射面 2 上就会失灵。图乙是一种采用“针光技术”的光电 鼠标简化光路(为方便读图,与反射面垂直的两条光线特意略错开),这种鼠标在反射面 1 和反射面 2 上 都能正常工作。 (1)请分析图甲中反射面 2 上的反射光线,解释此时鼠标会失灵的原因:_。 (2)图乙中,反射面上的光线入射角是_度。 23.白居易有诗词写到:“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人们是通过声音的_来识别出“琵琶 声”的。“琵琶声”是靠弦的_产生的。 24.正常人的眼睛在水中看物体会一片模糊,因为光从空气射入眼睛折射程度大,而光从水中射入眼睛折射 程度就明显减小。关于在水中看清物体,

    11、有下列说法: 高度远视的人在水中裸眼看物体更清晰; 高度近视的人在水中裸眼看物体更清晰 正常人在水中应戴高度老花眼镜 正常人在水中应戴高度近视眼镜。其中正确的是_(填序号)。 三、实验探究题三、实验探究题 25.人的眼睛是一架精密的照相机。如图所示,是描述人眼看物体的成像图,其中看远处景物的是_ 图,景物在视网膜上成的是_像(选填“实”或“虚”)。 26.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图中甲、乙为直径为 10cm 的去 底塑料筒,在每个筒的一侧用橡皮筋扎一橡皮膜,再在乙筒的橡皮膜外吊一乒乓球,装置固定在两张桌面 上。 (1)调节两个塑料筒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并

    12、使筒的开口对齐且相距 5cm,用手往外拉开甲的橡皮膜, 突然放手,听到声音并观察到图乙处的乒乓球被弹开。此实验说明了_。 A.声音具有能量 B.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C.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D.声音由振动产生 (2) 为了进一步探究响度和距离的关系。 小组成员将甲、 乙两筒的距离 s 分别调节到 10cm、 15cm、 20cm, 重复上述实验,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逐渐减小,说明了_。 (3)以上两次实验均用到乒乓球,请任意选择一次说明乒乓球在实验中的作用_。 27.同学们学习了“光的折射”后,知道了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折射 角也增大。那么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

    13、璃中时,折射角与入射角大小是否成正比呢? 【建立猜想】折射角与入射角大小可能成正比。 【实验探究】同学们测得了四组实验数据。 第 2 次实验如图所示,请将实验数据填入表格中。 实验序号 1 2 3 4 入射角 20 40 60 80 折射角 13 _ 35 41 【实验结论】折射角与入射角大小_(选填“成正比”或“不成正比”)。 【评价与交流】根据实验数据,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 . 28.小科利用发光二极管镶嵌成字母“F”的白色方格纸板、凸透镜(未知焦距)、光具座完成“验证凸透镜成 像规律”的实验。 (1)小科应该选择在_(选填“明亮”或“黑暗”)环境中完成该实验效果更佳。 (2)当方格纸板、

    14、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小科观察到光屏上出现字母“F”的清晰的像。接 下来,小科想到光路是可逆的,他想:若保持烛焰与光屏间的距离不变,还可以得到另一个清晰的像。若 要得到该像,他应该怎么操作?_。 四、解答题四、解答题 29.一列匀速行驶的火车,在距离峭壁隧道口前 532.5 米处鸣笛,经过 3 秒司机听到回声。已知声音的传播 速度为 340 米秒,求火车的行驶速度为多少? 30.近日复仇者联盟正在各大影院热映,吸引了大量观众。 (1)在我们在看电影时,银幕上的像的性质是_,坐在影院中各个不同位置的观众都能清晰地看 到银幕上的影像,这属于光的_反射现象。 (2)小金在实验室利用图甲的

    15、装置探究放映机成像的原理,其中凸透镜的焦距为 15cm,他们进行实验的 同时在坐标纸上记录蜡烛与光屏上像的位置和大小,如图乙(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物或像,A、B分别表 示蜡烛在 A、B 处时像的位置。当蜡烛在距透镜 15cm30cm 之间时,像均成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 30cm 以 外。但是,当它们把蜡烛放在 C 位置时,在光具座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得到清晰的像,原因是 _。 31.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路线, 据图分析: 两种介质的界面是_ (选项“MM” 或“NN”), 光的反射角度是_,光的折射角度是_。 32.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以通过画光路图去理解。在光路图甲中凸透

    16、镜可用“ ”表示,O 点为光心,F 为 焦点,物距用 表示,像距用 v 表示,请完成下列问题。 (1) 科学中用像距和物距的比值来表示凸透镜的放大率, 即 m ,请说明教室投影仪成像时放大率是大 于还是小于 1?并解释理由:_。 (2)小金在接下来的实验中将 CD 从略大于一倍焦距处逐渐远离凸透镜,物距 u 随时间 t 的变化图象如图 乙所示,则像距 与 t 的大致变化关系为丙图中的_。 答案解析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 D 【考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根据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速度分析解答。 【解答】在相同的温度下,声音传播的速度 v固v液v气 , 因此声音传播速度的排序为:铜

    17、水空气, 故 D 正确,而 A、B、C 错误。 故选 D。 2.【答案】 A 【考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味蕾是人体感知酸甜苦辣咸鲜等味道的重要结构,味觉细胞与传入神经纤维形成突触结 构。 【解答】味觉有甜、酸、苦、咸、辣、鲜、涩、麻、凉等重要味感,其中甜、酸、咸、苦四种是基本味 感,A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3.【答案】 C 【考点】声音的传播,声音的特性,噪声的危害和防止噪声的途径 【解析】【分析】(1)根据声音传播的知识判断; (2)声音利用的两个方面:声音传递信息;声音传递能量; (3)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声音的特点叫音色; (4)控制噪声的方法:防止噪声产生

    18、、阻断噪声传播、防止噪声入耳。 【解答】A.剧院四壁做成凹凸不平或用蜂窝状的材料,可以吸收声音的能量,是为了减小声音的响度,故 A 错误; B.医生用“B 超”给病人做检查,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 B 错误; 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大,也就是响度大,故 C 正确; D.学校路段“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 D 错误。 故选 C。 4.【答案】 A 【考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根据声音的产生、传播和利用的知识分析。 【解答】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用橡皮锤敲击其中一个音叉,这个音叉振动发出声音。声音在空气中传 播时,它传播的能量被另一个未被敲击的音叉充分吸

    19、收,故而振动发出声音,这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故 A 正确,B、C、D 错误。 故选 A。 5.【答案】 A 【考点】眼球的结构与视觉的形成,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分析】近视是指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的曲度过大,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 射后形成的物象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近视眼可以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视眼 的成因是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 太短,因此来自远处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后。 【解答】 激光手术是调整角膜的屈光力, 使外界光线能够准确地在眼底会聚成象, 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 因此眼球中

    20、被切薄的结构是角膜,A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6.【答案】 D 【考点】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根据题目描述的实验过程分析判断。 【解答】A.光点的晃动是由于胶膜的振动引起的,故 A 错误; B.光点的晃动说明棉线可以传播声音,故 B 错误; C. 两个纸杯间声音的传播主要是通过棉线实现的,故 C 错误; D. 在月球上没有空气,但是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因此可以看到光点,故 D 正确。 故选 D。 7.【答案】 A 【考点】声音的特性 【解析】【分析】在波形图上,波峰到波谷的距离为振幅,决定声音的响度;波峰的个数越多,振动频率 越多,音调越高;波的形状决定声音的特点,也就是

    21、音色,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A.甲和乙的振幅相同, 即响度相同; 甲和乙都有两个波峰, 那么振动频率相同, 也就是音调相同, 故 A 正确; B.甲有两个波峰,而丙有一个波峰,那么它们的音调不同,故 B 错误; C.乙和丁的波形不同,因此音色不同,故 C 错误; D.丙中有一个波峰,丁中有两个波峰,因此它们的音调不同,故 D 错误。 故选 A。 8.【答案】 C 【考点】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解析】【分析】镜面反射的光线比较集中,而漫反射的光线比较发散,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当从正面看那副画时,镜面反射的光线和漫反射的光线都能射入眼睛,由于前者的强度远远大 于后者,所以看不清楚;从侧面看时

    22、,镜面反射的光线不能射入眼睛,只有漫反射的光线可以射入,因此 看起来比较清楚,故 C 正确,而 A、B、D 错误。 故选 C。 9.【答案】 B 【考点】光的反射 【解析】 【分析】 物体照到不透明的物体上时发生反射, 而照到透明的物体上时发生折射, 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因为定日镜面为不透明的面镜,所以光线发生反射,故 A 正确不合题意,B 错误符合题意; 经过定日镜后,光线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故 C 正确不合题意;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传播速度保持不变,故 D 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 B。 10.【答案】 B 【考点】大气层的作用 【解析】【分析】大气层是因重力关系而围绕着地球

    23、的一层混合气体,是地球最外部的气体圈层,包围着 海洋和陆地,大气层对人类的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 【解答】由于大气层的存在太阳光会发生折射,我们会看到地平线以下的太阳,则有大气层时,我们会 早看到日出,晚看到日落,如果没有这层大气,则会晚看到日出,早看到日落,B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1.【答案】 A 【考点】眼球的结构与视觉的形成 【解析】【分析】眼球由眼球壁和内容物组成,眼球壁包括外膜、中膜和内膜,外膜由无色透明的角膜和 白色坚韧的巩膜组成; 中膜由虹膜、 睫状体和脉络膜组成; 内膜是含有感光细胞的视网膜; 内容物由房水、 晶状体、玻璃体组成。 【解答】眼球由眼球壁和内容物组成,眼球壁

    24、包括外膜、中膜和内膜,外膜前面由无色透明的 3 角膜和 后面白色坚韧的巩膜组成;中膜由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组成,前面是虹膜,虹膜不透光有黑色素,俗称 黑眼球,白种人是蓝色的,俗称蓝眼睛;内膜是含有感光细胞的视网膜,可以形成物像,前面没有;内容 物由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组成。晶状体似双凸透镜,对光线有折射作用,可以使远近不同的物体反射来 的光线都能落在视网膜上。虹膜中央有瞳孔,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能够控制进入眼球内的光线,虹膜不 透光有黑色素,俗称黑眼球,白种人是蓝色的,俗称蓝眼睛。因此决定不同人种眼球颜色不同的结构是虹 膜,A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2.【答案】 D 【考点】人的感觉 【

    25、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盲人阅读盲文的途径。 【解答】皮肤能够接受冷、热、痛、触等刺激,而盲文或称点字、凸字,是专为盲人设计、靠触觉感知 的文字,因此盲人用手“阅读”盲文时是依靠皮肤中的触压觉感受器,D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3.【答案】 B 【考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根据倒影的成因分析判断。 【解答】 灯光射到江面上, 在江面上发生反射, 在江水里成正立的虚像, 这就是“倒影”, 故 B 正确, 而 A、 C、D 错误。 故选 B。 14.【答案】 D 【考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分析】根据光线交点的位置确定眼病的种类,进而确定矫正方法。 【解答】近视眼的晶状体

    26、在水平方向上太厚,对光线的会聚能力太强,因此成像在视网膜前面,如图所 示;为了使所成的像向后移动到视网膜上,就要使光线发散,因此应该用凹透镜矫正,如图。 故 D 正确,而 A、B、C 错误。 故选 D。 15.【答案】 A 【考点】实像与虚像 【解析】【分析】根据光的反射、折射和直线传播的知识分析各种像的成因即可。 【解答】针孔照相机内所成的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 在潜望镜中看到的景物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放大镜中看到的物体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幻灯机屏幕上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 汽车观后镜中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A.属于实像的是,故 A 正确; B.属于

    27、虚像的是,故 B 错误; C.属于折射成像的是,故 C 错误; D.属于反射成像的是,故 D 错误。 故选 A。 16.【答案】 A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解析】 【分析】 先画出点 P 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 P,假设该点有一点光源,它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 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交于 P 点,根据光路是可逆的分析。 【解答】如图所示,a、b、c 三条光线会聚于 P 点,若在 P 点之前任意放一平面镜,先画出点 P 关于平面 镜的对称点 P,假设该点有一点光源,它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交于 P 点。连接 发光点和入射点,可得相应的入射光线,根据光路是可逆 的,原来三条

    28、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一定相交于 一点 P。 故选 A。 17.【答案】 D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分析】(1)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是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是凹透镜; (2)实像能够成在光屏上,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 (3)当凸透镜成实像时,如果像距大于物距,成放大的实像;如果像距小于物距,成缩小的实像。 【解答】装有水的烧瓶在水平方向上中间后边缘薄,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因为墙壁到烧瓶的距离大于蜡烛 到烧瓶的距离,所以肯定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故 D 正确,而 A、B、C 错误。 故选 D。 18.【答案】 B 【考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1)反射弧是指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反

    29、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2)反射弧的组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抠、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 【解答】A、感受器不具备传递信息功能,A 不符合题意; B、感受器是动物体表、体腔或组织内能接受内、外环境刺激,并将之转换成神经过程的结构,B 符合题 意; C、感受器只能接受刺激,将刺激转换为电信号,缺不能形成感觉,感觉的形成是在大脑皮层,C 不符合 题意; D、皮肤上有温觉感受器、冷觉感受器、痛觉感受器等,但皮肤上并没有全部的感受器,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9.【答案】 D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解析】【分析】首先确定凸透镜的焦距范围,然后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

    30、判断即可。 【解答】另一侧的光屏移动到距凸透镜 10 厘米处时,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就是凸透镜的焦点, 那么焦距 f=10cm。 A.若蜡烛放置在 10 厘米刻度线处, 物距 u=50cm-10cm=40cm2f, 移动光屏, 在光屏上呈倒立缩小的实像, 故 A 错误; B.若蜡烛放置在 30 厘米刻度线处,物距 u=50cm-30cm=20cm=2f,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清晰等大的实 像,故 B 错误; C.若蜡烛放置在 45 厘米刻度线处,物距 u=50cm-45cm=5cmf,移动光屏,不能在光屏上呈实像,故 C 错 误; D.若蜡烛放置在 35 厘米刻度线处,物距 u=50cm

    31、-35cm=15cm,此时 fu2f,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倒 立放大的实像,故 D 正确。 故选 D。 20.【答案】 D 【考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光的反射,光的折射规律 【解析】【分析】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人看到的“落日”是光线经过大气发生折射而成的像,故 A 正确 不合题意; B.“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句中“明月”通过酒看到的月亮,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 B 正确不合题意; C.“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句中“阴浓”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 C 正确不合题意; D.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句中“水浅”是由于

    32、光的折射造成的,故 D 符合题意。 故选 D。 二、填空题 21.【答案】 皮肤;舌;耳;眼睛;大脑皮层 【考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的行驶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做器官,皮肤、 鼻、舌、耳、眼睛等。 【解答】人的五种基本感觉及相应的感觉器官:触觉的感觉器官是皮肤;嗅觉的感觉器官是鼻;味觉的 感觉器官是舌;听觉的感觉器官是耳;视觉的感觉器官是眼睛。感觉在大脑皮层产生。 故答案为:皮肤;舌;耳;眼睛;大脑皮层 22.【答案】 (1)感应器接收不到反射面 2 上的反射光线 (2)0 【考点】光的反射,作光的反射光路图 【解析】【分析】(1)根据反射定律画出激光

    33、在反射面 2 中的反射光线,根据它的方向判断是否能被感 应器收到。 (2)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解答】(1)如图所示: 图甲中反射面 2 上的反射光线,不会被感应器接收到,所以此时鼠标会失灵。 (2)据乙图可知,入射光线与反射面垂直,而法线也和反射面垂直,因此二者重合,那么入射角就是 0 度。 故答案为:(1)感应器接收不到反射面 2 上的反射光线(2)0 23.【答案】 音色;振动 【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特性 【解析】【分析】(1)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声音的特点叫音色; (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解答】(1)白居易有诗词写到:“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

    34、客不发”,人们是通过声音的音色来识别 出“琵琶声”的。 (2)“琵琶声”是靠弦的振动产生的。 24.【答案】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 【分析】在水中光线的折射角度变小,即光线发散了,为了看清物体,就必须在水中使光线会聚, 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高度远视的人,它的晶状体偏薄,会使折射光线更加发散,肯定看不清物体,故错误; 高度近视的人,晶状体偏厚,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裸眼可以看清物体,故正确; 高度老花眼镜是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可以看清物体,故正确; 高度近视眼镜为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肯定看不清物体,故错误。 那么正确的是。 三、实验探究题 2

    35、5.【答案】 甲;实 【考点】眼球的结构与视觉的形成,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分析; (2)根据照相机的成像特点解答。 【解答】(1)根据“物远像近小”的规律可知,当看远处的物体时,物距增大而像距减小,即成像在视网 膜前。为了使像向后移动到视网膜上,必须使光线发散,即减小晶状体的凸度,故选甲;、 (2)根据照相机的成像特点可知,景物在视网膜上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26.【答案】 (1)A,B,D (2)声音的响度与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且距离越远,响度越小 (3)实验 1:放大实验现象 实验 2:反映声音响度的大小 【考点】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产生 【解析】【

    36、分析】(1)根据声音的产生、传播等知识分析判断; (2)乒乓球的振动幅度减小,说明声音的响度逐渐减小,此时两个小筒的距离逐渐增大,据此分析声音 的响度与距离远近的关系; (3)在实验 1 中,借助乒乓球的跳动可以间接感知到发声的橡皮膜在振动;在实验二中,乒乓球弹开的 幅度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乒乓球弹开的幅度越小,声音的响度越小,据此分析它的作用。 【解答】(1)声音能够引起乒乓球的振动,说明声音有能量;两个筒没有接触,中间只有空气,因此说 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乒乓球被弹开,说明声音由振动产生,故选 ABD。 (2) 为了进一步探究响度和距离的关系。 小组成员将甲、 乙两筒的距离 s 分别

    37、调节到 10cm、 15cm、 20cm, 重复上述实验,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逐渐减小,说明了:声音的响度与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且距 离越远,响度越小。 (3)以上两次实验均用到乒乓球,乒乓球在实验中的作用:实验 1:放大实验现象 ;实验 2:反映声音 响度的大小。 27. 【答案】 25; 不成正比; 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 折射角的增加量小于入射角的增加量 (合理即可) 【考点】光的折射规律 【解析】【分析】(1)【实验探究】根据图片确定分度盘上每格表示的度数,然后根据折射光线所在的 位置读出折射角即可; (2)【实验结论】分别计算出每组数据中折射角和入射角的比值,然后判断比值是否相

    38、等即可; (3)【评价与交流】比较每组中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增加量的大小变化规律。 【解答】(1)【实验探究】 根据图片可知, 090被平均分成 9 份, 每格表示 10, 那么折射角为 102.5=25; (2)【实验结论】每组中折射角和入射角的比值分别为 0.65、0.625、0.58,那么它们的比值不等,因此 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不成正比; (3)【评价与交流】将第 1 和第 2 组数据相减得到,入射角的增大量为 20,折射角的增大量为 5,因 此得到结论: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的增加量小于入射角的增加量。 28.【答案】 (1)较暗 (2)保持烛焰与光屏不动,向左移动凸透镜,直到光

    39、屏上再次出现清晰像为止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解析】【分析】(1)物体在光屏上所成的像越明亮,看起来越清晰,因此周围环境的亮度越小于物体 亮度,那么实验效果越好。 (2)在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将物距和像距的值进行调换,光屏上照样成清晰的实像,只是像的大小不 同而已。 【解答】(1)小科应该选择在较暗环境中完成该实验效果更佳。 (2)他想:若保持烛焰与光屏间的距离不变,还可以得到另一个清晰的像。若要得到该像,他应该这样 操作:保持烛焰与光屏不动,向左移动凸透镜,直到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像为止。 四、解答题 29.【答案】 设火车的行驶速度为 v1 , 由公式 v=st 得: 3s

    40、内火车行驶的距离为 s1=v1t, 3s 内鸣笛声传播的总路程为 s2=v2t, 根据题意:s1+s2=2s, 即:v1t+v2t=2s, v13s+340m/s3s=2532.5m, 解得:v1=15m/s=54km/h。 答:火车的行驶速度是 54km/h。 【考点】声音的传播,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设火车行驶的速度为 v,用公式 s=vt 算出 3s 内火车前进的距离 s1 , 鸣笛声在 3s 内传 播的总路程 s2 , 建立 s1、s2与鸣笛时火车距峭壁的距离 s 的几何关系式,从而解出火车的行驶速度 v。 30.【答案】 (1)倒立放大的实像;漫 (2)此时像距太大(或超

    41、出了光具座的长度范围) 【考点】镜面反射与漫反射,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分析】(1)电影放映机所成的像与投影仪所成的像相同,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描述像的性 质; (2)当光线照到粗糙不平的物体上时,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虽然反射光线比较微弱,但是可以帮助 我们从不同角度看到物体; (3)根据“物近像远大”的规律可知,当蜡烛靠近凸透镜时,像会远离凸透镜。当像距超出光具座的范围 时,光屏就不能到达像的位置,自然得不到清晰的像。 【解答】(1)在我们在看电影时,银幕上的像的性质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坐在影院中各个不同位置的观 众都能清晰地看到银幕上的影像,这属于光的漫反射现象。 (2)当它们把蜡烛

    42、放在 C 位置时,在光具座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得到清晰的像,原因是:此时 像距太大(或超出了光具座的长度范围)。 31.【答案】 MM;70;40 【考点】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规律 【解析】【分析】首先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确定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进而确定折射光线,推测出界 面和法线,然后再结合几何知识计算对应角的度数。 【解答】设入射点为 O,因为NOA=NOB,所以这两个角为入射角和反射角,则 OC 为折射光线,MM 为界面,NN为法线,那么折射角CON=90-50=40。“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那么 BO 为 入射光线,OA 为反射光线,那么反射角NOA=入射角NOB=70。 32.【答案】 (1)vu,m 1,可得 m1 (2)C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解析】【分析】(1)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比较物距 u 和像距 v 的大小,然后根据放大率的计算公式 确定它的比值大小; (2)注意分析像距 v 的大小变化以及变化的速度,并注意像的极限位置即可。 【解答】(1)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 fu2f,那么此时的放大率 ; (2)当物体远离凸透镜时,根据“物远像近小”的规律可知,此时像距减小,且减小的速度越来越小。但 是像距始终大于焦距 f,故选 C。


    注意事项

    本文(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解析))为本站会员(争先)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