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 年湖北省荆门市中考数学三模试卷一.选择题(每题 3 分,计 36 分)1 (3 分)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将促进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互利合作,根据规划, “一带一路 ”地区覆盖总人口约为 4 400 000 000 人,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44 108 B4.410 9C4.4 108 D4.4 1010【解答】解:4 400 000 000=4.4109,故选:B2 (3 分)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 )A =1 Ba 6a2=a3 Cx 2+x3=x5 D (x 2) 3=x6【解答】解:A、 与 不是同类二次根式,不能合并,错误;B、a 6a2=a4,错误;C、 x2
2、 与 x3 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错误;D、 (x 2) 3=x6,正确;故选:D3 (3 分)函数 y= + 中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是( )Ax 2 Bx2 且 x1 Cx2 且 x1 Dx 1【解答】解: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分式有意义得:2x0 且 x10,解得:x2 且 x1故选:B4 (3 分)如图所示,ABC 中 AB 边上的高线是( )A线段 AG B线段 BD C线段 BE D线段 CF【解答】解:ABC 中 AB 边上的高线是线段 CF,故选:D5 (3 分)如图所示的几何体的俯视图是( )A B C D【解答】解:从上往下看,该几何体的俯视图与选项 D 所示视图一致故选:D6
3、 (3 分)已知点 P(12a,a2)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在第一象限内,且 a 为整数,则关于 x 的分式方程 =2 的解是( )A5 B1 C3 D不能确定【解答】解:点 P(12a,a2)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在第一象限内,且 a 为整数, ,解得 : a2,即 a=1,当 a=1 时,所求方程化为 =2,去分母得:x+1=2x 2,解得:x=3,经检验 x=3 是分式方程的解,则方程的解为 3故选:C7 (3 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过点 A 与 x 轴平行的直线交抛物线 y=于点 B、C,线段 BC 的长度为 6,抛物线 y=2x2+b 与 y 轴交于点 A,则b=( )A1 B4.5 C
4、3 D6【 解答】解:根据题意点 A(0,b) ,设点 C(x 1, b) 、点 B(x 2,b) ,抛物线 y= 中,当 y=b 时,有 =b,即:x 2+2x+13b=0,x 1+x2=2,x 1x2=13b,BC=6,即 x1x2=6,(x 1x2) 2=36,即(x 1+x2) 24x1x2=36,则:44(1 3b)=36 ,解得:b=3,故选:C8 (3 分)如图,等边ABC 的边长为 3,P 为 BC 上一点,且 BP=1,D 为 AC 上一点,若APD=60 ,则 CD 的长是( )A B C D【解答】解:ABC 为等边三角形,B= C=60,又APD+DPC=B+BAP,且
5、APD=60,BAP=DPC,ABPPCD , = ,AB=BC=3,BP=1 ,PC=2, = ,CD= 故选:C9 (3 分)如图,菱形 ABCD 的边长为 2,A=60,以点 B 为圆心的圆与AD、DC 相切,与 AB、CB 的延长线分别相交于点 E、F,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A + B + C D2 +【解答】解:设 AD 与圆的切点为 G,连接 BG,BGAD,A=60,BGAD ,ABG=30,在直角ABG 中,BG= AB= 2= ,AG=1,圆 B 的半径为 ,S ABG = 1 =在菱形 ABCD 中,A=60,则ABC=120,EBF=120 ,S 阴影 =2(S A
6、BG S 扇形 )+S 扇形 FBE=2( )+ = + 故选:A10 (3 分)如图 1,荧光屏上的甲、乙两个光斑(可看作点)分别从相距 8cm的 A,B 两点同时开始沿线段 AB 运动,运动工程中甲光斑与点 A 的距离S1(cm)与时间 t(s)的函数关系图象如图 2,乙光斑与点 B 的距离 S2(cm)与时间 t(s)的函数关系图象如图 3,已知甲光斑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1.5cm/s,且两图象中P 1O1Q1P 2Q2O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光斑从点 A 到点 B 的运动速度是从点 B 到点 A 的运动速度的 4 倍B乙光斑从点 A 到 B 的运动速度小于 1.5cm/sC甲乙两
7、光斑全程的平均速度一样D甲乙两光斑在运动过程中共相遇 3 次【解答】解:甲到 B 所用时间为 t0s,从 B 回到 A 所用时间为 4t0t0=3t0路程不变甲光斑从 A 到 B 的速度是从 B 到 A 运动速度的 3 倍A 错误由于,O 1P1Q1O 2P2Q2甲光斑全程平均速度 1.5cm/s乙光斑全程平均速度也为 1.5cm/s乙由 B 到 A 时间为其由 A 到 B 时间三倍乙由 B 到 A 速度低于平均速度,则乙由 A 到 B 速度大于平均速度B 错误由已知,两个光斑往返总时间,及总路程相等,则两个光斑全程的平均速度相同C 正确根据题意,分别将甲、乙光斑与点 A 的距离与时间的函数图
8、象画在下图中,两个函数图象交点即为两个光斑相遇位置故可知,两个光斑相遇两次,故 D 错误故选:C11 (3 分)如图中是抛物线形拱桥, P 处有一照明灯,水面 OA 宽 4m,从O、A 两处观测 P 处,仰角分别为 、,且 tan= ,tan= ,以 O 为原点,OA 所在直线为 X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若水面上升 1m,水面宽为( )mA B C D【解答】解:过点 P 作 PHOA 于 H,如图设 PH=3x,在 RtOHP 中,tan= = ,OH=6x在 RtAHP 中,tan= = ,AH=2x ,OA=OH+AH=8x=4 ,x= ,OH=3,PH= ,点 P 的坐标为( 3, )
9、;若水面上升 1m 后到达 BC 位置,如图,过点 O(0,0) ,A(4,0)的抛物线的解析式可设为 y=ax(x4) ,P(3, )在抛物线 y=ax(x 4)上,3a(3 4)= ,解得 a=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y= x(x4) 当 y=1 时, x(x4)=1,解得 x1=2+ ,x 2=2 ,BC=(2+ )(2 ) =2 故选:A来源:学+科+网 Z+X+X+K12 (3 分)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 x2+2mx+2n=0 有两个整数根且乘积为正,关于 y 的一元二次方程 y2+2ny+2m=0 同样也有两个整数根且乘积为正给出三个结论:这两个方程的根都是负根;(m 1) 2+
10、(n1)22 ;1 2m2n1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0 个 B1 个 C2 个 D3 个【解答】解:设方程 x2+2mx+2n=0 的两根为 x1、x 2,方程 y2+2ny+2m=0 的两根为 y1、y 2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 x2+2mx+2n=0 有两个整数根且乘积为正,关于 y 的一元二次方程 y2+2ny+2m=0 同样也有两个整数根且乘积为正,x 1x2=2n0,y 1y2=2m0,x 1+x2=2m, y1+y2=2n,这两个方程的根都是负根,正确;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 x2+2mx+2n=0 有两个整数根且乘积为正,关于 y 的一元二次方程 y2+2ny+2m=0
11、 同样也有两个整数根且乘积为正,4m 28n0,4n 28m0,m 22n0,n 22m0,(m1) 2+(n1) 2=m22n+1+n22m+12,正确;y 1y2=2m,y 1+y2=2n,2m2n=y 1y2+y1+y2=(y 1+1) (y 2+1)1,y 1、y 2 均为负整数,(y 1+1) (y 2+1)0,2m2n1x 1x2=2n,x 1+x2=2m,2n 2m=x1x2+x1+x2=(x 1+1) (x 2+1) 1,x 1、x 2 均为负整数,(x 1+1) (x 2+1)0,2n 2m1,即 2m2n 11 2m2n1,成立综上所述:成立的结论有故选:D二.填空题(每题
12、 3 分,计 15 分)13 (3 分)因式分解:a 2b4ab+4b= b (a2) 2 【解答】解:原式=b(a 24a+4)=b(a2) 2,故答案为:b(a2) 214 (3 分)如图,已知圆锥的高为 ,高所在直线与母线的夹角为 30,圆锥的侧面积为 2 【解答】解:如图,BAO=30,AO= ,在 RtABO 中, tan BAO= ,BO= tan30=1,即圆锥的底面圆的半径为 1,AB= =2,即圆锥的母线长为 2,圆锥的侧面积= 212=2故答案为 215 (3 分)如图,网格中的四个格点组成菱形 ABCD,则 tanDBC 的值为 3 【解答】解:如图,连接 AC 与 BD
13、 相交于点 O,四边形 ABCD 是菱形,ACBD,BO= BD,CO= AC,由勾股定理得,AC= =3 ,BD= = ,所以,BO= = ,CO= 3 = ,所以,tanDBC= = =3故答案为:316 (3 分)如图,已知点 P 是双曲线 y= 上的一个动点,连结 OP,若将线段OP 绕点 O 逆时针旋转 90得到线段 OQ,则经过点 Q 的双曲线的表达式为 y=【解答】解:过 P,Q 分别作 PMx 轴,QNx 轴,POQ=90 ,QON+POM=90,QON+OQN=90,POM=OQN ,由旋转可得 OP=OQ,在QON 和OPM 中,QONOPM(AAS) ,ON=PM,QN=
14、OM,设 P( a,b) ,则有 Q(b ,a) ,由点 P 在 y= 上,得到 ab=3,可得 ab=3,则点 Q 在 y= 上故答案是:y= 17 (3 分)阅读以下作图过程:第一步:在数轴上,点 O 表示数 0,点 A 表示数 1,点 B 表示数 5,以 AB 为直径作半圆(如图) ;第二步:以 B 点为圆心, 1 为半径作弧交半圆于点 C(如图) ;第三步:以 A 点为圆心,AC 为半径作弧交数轴的正半轴于点 M请你在下面的数轴中完成第三步的画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画法) ,并写出点M 表示的数为 +1 【解答】解:如图,点 M 即为所求,连接 AC、BC,由题意知,AB=4、BC=1
15、,AB 为圆的直径,ACB=90 ,则 AM=AC= = = ,点 M 表示的数为 +1,故答案为: +1三、解答题(共七大题,计 69 分)18 (8 分)先化简,再求代数式 (a )的值其中a=1+2sin45,b=( +1) 0【解答】解: (a )= ,当 a=1+2sin45=1+2 =1+ ,b=( +1) 0 =1 时,原式= = 19 (9 分)如图,已知 RtABC 中,ACB=90请完成以下任务(1)尺规作图:作A 的平分线,交 CB 于点 D; 来源:学科网过点 D 作 AB 的垂线,垂足为点 E请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并标明字母(2)若 AC=3,BC=4,求 CD
16、的长【解答】解:(1)如图所示:AD 是A 的平分线;DE 是 AB 的垂线;(2)在 Rt ABC 中,由勾股定理得:AB= = =5,由作图过程可知:DE=DC,AED=C=90,S ACD +SABD =SABC , ACCD+ ABDE= ACBC, 3CD+ 5CD= 34,解得:CD= 20 (10 分)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与 2022 年 2 月 20 日在北京举行,北京将成为历史上第一座举办过夏奥会又举办过冬奥会的城市,东宝区举办了一次冬奥会知识网上答题竞赛,甲、乙两校各有 400 名学生参加活动,为了解这两所学校的成绩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过程如下,请补充完整【收集
17、数据】从甲、乙两校各随机抽取 20 名学生,在这次竞赛中它们的成绩如下:甲 30 60 60 70 60 80 30 90 100 6060 100 80 60 70 60 60 90 60 60乙 80 90 40 60 80 80 90 40 80 5080 70 70 70 70 60 80 50 80 80【整理、描述数据】按如下分数段整理、描述这两组样本数据:(说明:优秀成绩为 80x 100,良好成绩为 50x80,合格成绩为30x50 )学校 平均分 中位数 众数甲 67 60 60乙 70 75 a30 x50 50 x80 80x 100甲 2 14 4乙 4 14 2【分析
18、数据】两组样本数据的平均分、中位数、众数如右表所示:其中 a= 80 【得出结论】(1)小伟同学说:“这次竞赛我得了 70 分,在我们学校排名属中游略偏上!”由表中数据可知小明是 甲 校的学生;(填“甲”或“乙” )(2)老师从乙校随机抽取一名学生的竞赛成绩,试估计这名学生的竞赛成绩为优秀的概率为 0.1 ;(3)根据以上数据推断一所你认为竞赛成绩较好的学校,并说明理由 (至少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说明推断的合理性)【解答】解:【分析数据】 ,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乙校的众数是 80,故a=80,故答案为:80;(1)由表格可知,甲校的中位数是 60,乙校的中位数是 75,小伟同学说:“ 这次竞赛我得
19、了 70 分,在我们学校排名属中游略偏上!”由表中数据可知小明是甲校的学生,故答案为:甲;(2)乙校随机抽取一名学生的竞赛成绩,这名学生的竞赛成绩为优秀的概率为:=0.1,故答案为:0.1;(3)乙学校竞赛成绩较好,理由:第一,乙学校的中位数大于甲学校,说明乙学校的一半以上的学生成绩好于甲学校;第二,乙学校的平均分高于甲学校,说明乙学校学生的总体水平高于甲学校21 (10 分)如图,活动课上,小玥想要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测量某个建筑地所在山坡 AE 的高度,她先在山脚下的点 E 处测得山顶 A 的仰角是 30,然后,她沿着坡度 i=1:1 的斜坡按速度 20 米/分步行 15 分钟到达 C 处,
20、此时,测得点 A 的俯角是 15图中点 A、B 、E、D、C 在同一平面内,且点 D、E、B 在同一水平直线上,求出建筑地所在山坡 AE 的高度 AB (精确到 0.1 米,参考数据:1.41) 【解答】解:作 EFAC 于点 F,根据题意,CE=2015=300 米,i=1:1,tanCED=1 ,CED=DCE=45,ECF=9045 15=30,EF= CE=150 米,CEF=60, AEB=30 ,AEF=180 456030=45,AF=EF=150 米,AE= (米) ,AB= 150 105.8 (米) 答:建筑地所在山坡 AE 的高度 AB 约为 105.8 米22 (10
21、分)大学生小张利用暑假 50 天在一超市勤工俭学,被安排销售一款成本为 40 元/ 件的新型商品,此类新型商品在第 x 天的销售量 p 件与销售的天数x 的关系如下表:x(天) 1 2 3 50p(件) 118 116 114 20销售单价 q(元/件)与 x 满足:当 1x25 时 q=x+60;当 25x 50 时 q=40+(1)请分析表格中销售量 p 与 x 的关系,求出销售量 p 与 x 的函数关系(2)求该超市销售该新商品第 x 天获得的利润 y 元关于 x 的函数关系式(3)这 50 天中,该超市第几天获得利润最大?最大利润为多少?【解答】解:(1)设销售量 p 件与销售的天数
22、x 的函数解析式为 p=kx+b,代入(1,118) , (2,116)得解得因此销售量 p 件与销售的天数 x 的函数解析式为 p=2x+120;(2)当 1x25 时,y=(60+x 40) (2x+120)=2x2+80x+2400,当 25x50 时,y=(40+ 40) (2x+120)= 2250;(3)当 1x25 时,y=2x2+80x+2400,=2(x20) 2+3200,2 0,当 x=20 时,y 有最大值 y1,且 y1=3200;当 25x50 时,y= 2250;1350000,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当 x=25 时, 最大,于是,x=25 时,y= 2250
23、有最大值 y2,且 y2=54002250=3150y 1y 2这 50 天中第 20 天时该超市获得利润最大,最大利润为 3200 元23 (10 分)如图,在 RtABC 中,C=90 ,BD 为ABC 的平分线,DFBD交 AB 于点 F,BDF 的外接圆O 与边 BC 相交于点 M,过点 M 作 AB 的垂线交 BD 于点 E,交O 于点 N,交 AB 于点 H,连结 FN(1)求证:AC 是O 的切线;(2)若 AF=4,tanN= ,求O 的半径长;(3)在(2)的条件下,求 MN 的长来源: 学科网【解答】 (1)证明:如图,连结 OD,OD=OB,ODB=OBD,BD 为ABC
24、 的平分线,DBC=OBD,ODB=DBC,ODBC ,ACBC ,ACOD,AC 是O 的切线;(2)解:ODBC ,AOD=ABC ,N=ABC ,AOD=N,在 RtAOD 中,tanAOD=tanN= = , ,即 5OD=3AO,设O 的半径为 r,则 5r=3(r +4) ,解得:r=6,O 的半径长为 6;(3)解:如图,连结 BN,BF 为O 的直径,BN FN,NBH+BFN=90,MNFB,HNF+BFN=90 ,FNH= NBH,tanNBH=tanFNH= ,cosNBH= ,sinNBH= ,在 RtFBN 中,BN=BFcosNBF=12 = ,在 RtHBN 中,
25、HN=BNsin NBH= = ,由垂径定理可得:MN=2HN= 24 (12 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 与 x 轴相交于点 A、B,交 y 轴于点 C,抛物线的对称轴交 x 轴于点 N,交线段 AC 于点M点 F 是线段 MA 上的动点,连接 NF,过点 N 作 NGNF 交ABC 的边于点G(1)求证:ABC 是直角三角形;(2)当点 G 在边 BC 上时,连接 GF,NGF 的度数变化吗?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求出NGF 的正切值;(3)设点 F 的横坐标为 n,点 G 的纵坐标为 m,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直接写出m 与 n 的函数关系式,并注明自变量 n 的取值范围【
26、解答】 (1)证明:当 x=0 时,y= x2+ x+2=2,则 C(0,2) ;当 y=0 时, x2+ x+2=0,解得 x1=1,x 2=4,则 A(4,0) ,B( 1,0) ,BC 2=12+22=5,AC 2=42+22=20,AB 2=25,BC 2+AC2=AB2,ABC 为直角三角形,ACB=90;(2)解:NGF 的度数不变化设 AC 的解析式为 y=kx+b,把 A(4,0 ) ,C (0,2)代入得 ,解得 ,直线 AC 的解析式为 y= x+2,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 x= ,M( , ) ,GNNF ,GNF=90,BNG=MNF,ACB=90 ,NBC= OCA,而
27、 MNOC,NMF= OCA ,NBG=NMF,NMF NBG, = = = ,tanNGF= = ,NGF 的度数为定值;(3)解:作 GHx 轴于 H,FQ x 轴于 Q,F(n , n+2) ,当 G 点在 BC 上,如图 1,易得直线 BC 的解析式为 y=2x+2,则 G( m1,m ) ,GNF=90,GNH= NFQ,RtNGHRt FNQ, = ,即 = ,m=2n 3,当 m=0 时,2n3=0,解得 n= ;当 m=2 时,2n 3=2,解得 n= ;此时 n 的范围为 n ;当点 G 在 AC 上,如图 2,则 n4,则 G(42m,m) ,易得 RtNGHRt FNQ , = ,即 = ,m= ,综上所述,m 与 n 的关系式为: m=2n3( n )或 m= ( n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