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第3部分 第5讲 氧气 二氧化碳—2021届浙教版中考科学一轮复习巩固练习

    • 资源ID:180156       资源大小:822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3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3部分 第5讲 氧气 二氧化碳—2021届浙教版中考科学一轮复习巩固练习

    1、第第 5 讲讲 氧气氧气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 1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不需要放少量水的是( D ) A硫黄 B红磷 C铁丝 D蜡烛 【解析】 A硫黄在氧气中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硫,污染空气,所以要在瓶中放少量水吸 收二氧化硫,不符合题意;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会产生较高温度的五氧化二磷固体,所 以要在瓶中放水吸收五氧化二磷的热量,防止瓶底炸裂,不符合题意;C.铁丝在氧气中 燃烧会产生高温的四氧化三铁固体,所以要在瓶中放水吸收四氧化三铁的热量,防止瓶 底炸裂,不符合题意;D.蜡烛在氧气中燃烧会产生水,所以瓶内不能有水,否则会干扰 水雾的观察,符合题意。 2小金通过实验室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获

    2、得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接着利用这 瓶二氧化碳气体完成了图示实验,观察到蜡烛火焰自下而上依次熄灭。下列说法错误的 是( A ) A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为块状大理石和稀硫酸 B实验室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 C图示实验可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D图示实验可说明二氧化碳不支持蜡烛的燃烧 3下列活动中,没有运用氧气的相关性质的是( A ) A做高能燃料 B富氧炼钢 C急救输氧 D动植物呼吸 【解析】 A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不能做高能燃料,故 A 不正确;B.氧 气具有助燃性,可以用作富氧炼钢,故 B 正确;C.氧气能供给呼吸,可以用作急救输氧, 故 C 正确;D.氧气能供给呼吸,

    3、可以供给动植物呼吸,故 D 正确。故选 A。 4 下图是小科完成 CO2的制取、 收集和验满的主要操作过程, 其中需要纠正的是( D ) A.气密性检查 B.添加试剂 C.制取并收集气体 D.气体验满 5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中,下列仪器不 需要使用的是( A ) A玻璃棒 B大试管 C铁架台 D单孔塞 【解析】 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 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 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中, 需要的仪器有:试管、铁架

    4、台、酒精灯、单孔塞、导管、集气瓶等。因此不需要玻璃棒。 6有 CO2、N2、O2三种气体,能让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的是_O2_。小柯将二氧化碳 气体通入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中, 他可能要探究的问题是_二氧化碳是否能与水反应 _,所得溶液的 pH_7(选填“”“”或“”)。 【解析】 在 CO2、N2、O2三种气体中,由于氧气有助燃性,能让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 小柯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中, 他可能要探究的问题是二氧化碳是 否能与水反应。由于二氧化碳与水化合生成了碳酸,故所得溶液的 pH7。 7大量排放以 CO2为主的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已得到公认。控制大气中 CO2含 量的行

    5、动刻不容缓。 (1)在自然界碳循环中,大气中 CO2被消耗转化为有机物的主要途径是_光合作用_。 大气中部分 CO2会溶解于水,导致海水酸化,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CO2 H2O=H2CO3_。 (2)科学家提出用某些溶液来吸收 CO2,从而将 CO2从工业尾气中“捕捉”出来。适合 “捕捉”CO2的溶液有_NaOH 溶液Ca(OH)2_溶液或石灰乳或氨水等碱溶液_(写出 一种)。 【解析】 (1)自然界中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的主要途径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而二 氧化碳溶于水发生的化学变化主要是 CO2H2O=H2CO3 (2)只要是显碱性的物质都可以吸收二氧化碳,一般在工业中使用氢氧化钠溶液较

    6、多。 8正确进行实验操作,合理改进实验装置,是科学素养的重要方面。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是实验室制取 CO2的装置,实验中收集满一瓶 CO2后,应将盖有玻璃片的集 气瓶_正放_(选填“正放”或“倒放”)在桌面上。 (2)有两位同学对图甲中的气体发生装置进行了简化,简化后的装置如图乙和图丙所示, 其中可行的是_丙_。 【解析】 (1)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正放集气瓶,二氧化碳不易逸出;(2)乙装置错 误,锥形瓶中的导管伸入到液体中会导致瓶内产生的气体无法排出,瓶内气压增大,瓶 内反应液从导管被压出。 9利用图示仪器测量氧气体积,来测定高锰酸钾样品的纯度(杂质不参加反应)。实验步 骤如下

    7、: (1)检查气密性:连接好发生装置后,将导管口的下端浸入水中,_用手紧握试管_。如 果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就证明装置不漏气。 (2)组装装置:连接好的装置如图甲,其中有一处明显错误。在不移动、不调整酒精灯的 前提下,需要调节_AB_(选填字母)螺母改正错误。 (3)进行实验:采用正确的反应装置和图乙所示的收集装置制取并收集气体。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_A_。 A加热时间过短,会使测量结果不准 B反应一段时间,排出反应装置内原有空气再连接乙装置收集气体,会使结果更准确 【解析】 (1)组装好仪器后,将导管口的下端浸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如果观察到导 管口有气泡冒出,就证明装置不漏气。 (2)要

    8、改正该错误需要调节 A、B、C 旋钮中的 AB,C 旋钮夹在试管的中上部,因此 C 不动。 (3)若加热时间过短,高锰酸钾有可能没有完全分解;反应一段时间后再进行收集,会导 致氧气部分逸出,故选 A。 10图甲为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家庭实验装置,左边部分带小孔的眼药水瓶,下部可 浸入和离开白醋,以控制反应进行与停止,它相当于乙图中的_A_(选填字母)装置; 该装置虚线框中应选用乙图中的_C_(选填字母)装置来收集 CO2气体;检验 CO2气体 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矿泉水瓶口,观察木条是否熄灭_。 甲 乙 【解析】 A 装置和 B 装置的不同是 A 装置中有一个带孔塑料板,当把白

    9、醋通过长颈漏 斗滴入试管中时,白醋没过塑料板接触到塑料板上的蛋壳时可以开始反应,产生二氧化 碳,当夹住导管上的胶皮管时,反应仍然继续发生,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不能导出,于 是把白醋压回长颈漏斗中,白醋和蛋壳无法接触,不再反应,因此可以控制反应的进行 与停止,而 B 装置则没有这样的功能,故选 A。由于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因 此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故选 C。 二氧化碳验满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矿泉水瓶口, 观察木条是否熄灭。 11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1)图 2 是常见的气体制取装置(夹持装置未画出),图 2 中的气体发生装置虽然简单,操 作方便,但无法控制反应速率,为达到

    10、控制反应速率的目的,请从图 3 中选取_B_(填 字母)与图 1 中 a 组装成新气体发生装置。 (2)在连接图 1 中的 b 和 d 时, 使 d 较易插入 b 中的措施是_将伸入橡皮管的导管一端用 水润湿_。 图 1 图 2 图 3 【解析】 (1)控制反应速率也就是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注射器可逐滴滴加液体,可达 到控制反应速率的目的。(2)在连接图 1 的 b 和 d 时,可将伸入橡胶管的导管一端用水润 湿,从而使 d 较易插入 b 中。 12氧气是人类无法离开的物质。 (1)工业上常采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获取 O2。能说明空气中存在氧气的事例有_动物 可在空气中呼吸(或食物在空气中易腐

    11、败等;合理即可)_(写一点即可)。 (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氧气,可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BC 或 BE_,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H2O2= MnO2 2H2OO2_。 (3)高锰酸钾制取 O2时,常用_酒精灯_(填仪器名称)提供热源;现制取 3 瓶氧气,集 气瓶容积为 250mL, 需要高锰酸钾的质量至少为_9.9_g(通常氧气的密度约为 1.34g/L, 结果精确到 0.1g)。 (4)某些空气净化剂含超氧化钾,其净化原理为 4KO22CO2=2K2CO33O2。该方法 一般不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因是_气体不纯_(写一点即可)。 【解析】 (1)人和动物可在空气中呼吸、食

    12、物在空气中易腐败等都说明空气中有氧气。 (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氧气, 化学方程式为2H2O2= MnO22H 2OO2, 该反应不需要加热,发生装置选 B;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用排水法或向 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装置选 C 或 E。 (3)高锰酸钾制取 O2时,常用酒精灯提供热源;现制取 3 瓶氧气,集气瓶容积为 250mL, 设需要高锰酸钾的质量至少为 x,则 2KMnO4= K2MnO4MnO2O2 316 32 x 30.25L1.34g/L 316 32 x 30.25L1.34g/L x9.9g (4)某些空气净化剂含超氧化钾,其净化原理为 4KO22CO

    13、2=2K2CO33O2。该方法 一般不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因是氧气不纯会含有一些二氧化碳。 13质疑与探究是科学课堂永恒的主题。下列是小科同学对气体收集方式本质原因的探 究。 (1)有些同学说:“CO2要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不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小科同学 疑惑:为什么不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于是,进行了如下对比实验: 用图甲和图乙两种方式收集 CO2,通入的气体流速和时间相同,发现甲集气瓶收集到的 CO2浓度较大,乙集气瓶收集到的 CO2浓度很小。请分析两者浓度相差较大的原因。 _当 CO2沿导管到达图甲集气瓶底部时由于 CO2密度大于空气,会排挤出集气瓶中 原有的空气,最后得到较纯的

    14、CO2;当 CO2沿导管到达图乙集气瓶底部后,由于 CO2 密度大于空气,大多数 CO2会从瓶口逸出,残留在集气瓶中的 CO2不多,故 CO2纯度 不高。_ (2)有些同学说:“O2可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但 CO2不能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对此, 小科同学疑惑, 于是又进行了如下对比实验: 用图丙装置分别以相同流速通入O2和CO2, 发现收集满 O2比 CO2耗时少。请分析原因。 _由于 CO2能溶于水,O2不易溶于水,CO2溶于水中的量多,故用排水法收集相同 体积的 O2耗时较少。_ 【解析】 气体的密度和水溶性决定了气体的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的用向上 排空气法收集,小于空气密度的用向

    15、下排空气法收集;不溶于水或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发 生反应的可用排水法收集。 14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 (1)如图,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_防止生成的 高 温熔融物溅落瓶底引起集气瓶底炸裂_。 (2)现有 0.8 克硫与氧气充分反应,理论上需要分解高锰酸钾多少 克? 解: 设理论上需要分解高锰酸钾的质量为x, 由SO2= 点燃 SO2, 2KMnO4= K2MnO4MnO2O2可得 SO22KMnO4 32 316 08g x 32/0.8g316/x x7.9g 方法二: 设需要氧气的质量为 y。 S O2= 点燃 SO2 32 32 08g y

    16、 32/0.8g32/y y0.8g 设理论上需要分解高锰酸钾的质量为 z。 2KMnO4=K2MnO4MnO2O2 316 32 z 0.8g 316/z32/0.8g z7.9g (3)二氧化硫气体对人体有毒,会污染大气,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的化学性 质与二氧化碳相似,写出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SO22NaOH=Na2SO3H2O_。 1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进行的操作,正确的是( C ) 选项 实验目的 操作 A 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 气后,回收其中的二氧化锰 将反应得到的混合物溶解后直接加 热蒸发 B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时,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 用带火星

    17、的木条伸入到集气瓶中, 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C 鉴别盐酸和硫酸 取样后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是否 变浑浊 D 比较铜和银的化学活动性顺 序 将两种金属与等质量且同浓度的盐 酸反应,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 2.小明在学习了“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知识后,进行如下实验: 按图甲组装实验仪器并进行气密性检查。 取 10 毫升溶质质量分数为 3%的过氧化氢溶液和 0.03 克二氧化锰装入容器中,塞紧 橡皮塞,接上压强测量仪如图乙。 倾斜装置,使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充分混合,用压强测量仪测量容器内的气压 分别用 0.06 克、0.09 克和 0.12 克相同的二氧化锰重复上述实验,整理相关数据如图 丙。 (1

    18、)写出步骤中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具体操作及气密性良好的判断依据: _用手捂住锥形 瓶,导管口出现气泡,说明装置不漏气_。 (2)实验中,小明用_容器内压强的大小_来反映产生氧气的多少。 (3)本实验除了研究“二氧化锰质量对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质量的影响“外, 还可以研 究的问题是_二氧化锰的质量对反应速率的影响_。 【解析】 (1)步骤中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具体操作及气密性良好的判断依据是用手捂住 锥形瓶,导管口出现气泡,说明装置不漏气。 (2)实验中,容器内气体的压强越大,说明产生的氧气越多,压强越小,说明产生的氧气 越少,因此小明是用容器内压强的大小来反映产生氧气的多少。 (3)由图中数据可知,二

    19、氧化锰的质量大小能够影响反应的速率,但是不影响产生氧气的 质量, 因此本实验除了研究“二氧化锰质量对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质量的影响外”还 可以研究的问题是二氧化锰的质量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3进行氧气制取与性质检验的实验。 (1)以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制取并收集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 _AE_(选填序号)。 (2)实验中,用装有一定量水的集气瓶进行排水法收集氧气,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那么 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氧气体积分数的最低值是多少呢?进一步展开探究。 第一组实验:取 5 只容积均为 100 毫升的集气瓶,分别装入一定体积的水,再用排水法 收集氧气,恰好把 5 只集气瓶中的水排去。将带火星的木条依

    20、次伸入 5 只集气瓶中,记 录实验现象。以相同方法完成第二组实验。两组实验的数据和现象见下表。(已知空气 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21%) 第一组 第二组 集气瓶编号 A B C D E A B C D E 集气前装入集气瓶 内水的体积(毫升) 10 20 30 40 50 31 33 35 37 39 带火星木条的状况 微亮 很复复很很复复复 亮 亮 燃 燃 亮 亮 燃 燃 燃 第一组实验 D 瓶,集气结束时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52.6_%。 经计算,第二组实验 C 瓶的氧气体积分数为 48.65%,由此得出“使带火星的木条复 燃的氧气体积分数的最低值只能是 48.65%”的结论。对此结论和过程进

    21、行评价:_该 结论不严密;实验过程可省去第二组中编号 A、D、E 的实验,补充一个当水的体积分 数达到 34%的实验_。 【解析】 (1)以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制取并收集氧气,反应物为过氧化氢,二氧化锰作 催化剂,为固液反应,不需加热,故发生装置选 A 装置,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 水,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也可用排水法进行收集,但图示向上排空气法有错误,故只 能选 E 装置,故填 AE。 (2) 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收集的氧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瓶中空气占容积的体 积分数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第一组实验 D 瓶, 集气结束时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40% 60%21%52.6%; 该结论不严密,由

    22、图中可知,当水的体积分数达到 35%时,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水的体积分数达到 33%时,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应作一个补充实 验,当水的体积分数达到 34%时,看带火星的木条是否复燃;采取“半值法”探究能减 少实验次数, 实际上就是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 减少不必要的实验, 第二组实验若按 B、 C 的编号顺序进行实验, 即可确定下一组实验收集的氧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应在 33% 35%之间,从而省去编号 A、D、E 的实验,但需补充一个当水的体积分数达到 34%的 实验。 4资料显示,将新制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5% 的 H2O2溶液,加热到 80 时,才有较多 氧气产生。而相同质量分数 5%的 H2

    23、O2溶液加入催化剂,常温下就会立即产生氧气, 反应速度快、所需时间短。 图甲 图乙 图丙 图丁 (1)小晨按图甲装置进行实验,当试管中有大量气泡出现时,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并 未复燃。为此,他利用图乙装置收集气体,再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那么图 甲实验中带火星木条未复燃的原因是 _加热过氧化氢溶液的同时,溶液中的水蒸气随 氧气一起逸出,环境湿度较大,氧气的量较少_。 (2)小柯利用催化剂使 H2O2溶液分解制取氧气,图丙是他设计的气体发生装置,请你指 出一处错误:_长颈漏斗的下端未伸入液面以下_。 (3)采用相同质量分数 5%的 H2O2溶液, 图丁虚线表示加热分解制取氧气的曲线,

    24、请你在 该图中用实线画出利用催化剂制取氧气的大致曲线。(假定两种方法 H2O2均完全分解) 图丁 答 1 图 【解析】 (1)图甲实验中带火星木条未复燃的原因是加热过氧化氢溶液的同时,溶液中 的水蒸气随氧气一起逸出, 环境湿度较大, 氧气的量较少。 (2)在图丙的气体发生装置中, 长颈漏斗的下端未伸入液面以下,生成的气体会从长颈漏斗中逸出。(3)由于过氧化氢在 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能分解放出氧气,所以利用催化剂制取氧气的大致曲线为: 图丁 5小金通过图示装置验证 CO2能与 NaOH 发生化学反应。推注射器活塞向充满 CO2的 集气瓶中注入过量 20%的 NaOH 溶液,振荡集气瓶后打开止水夹。

    25、 (1)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CaCl2溶液通过导管进入集气瓶,且集气瓶原有溶液 中出现白色沉淀_。 (2)反应后将集气瓶中混合物过滤,所得溶液中除 CaCl2外,还存在的溶质有_NaCl、 NaOH、Ca(OH)2等_。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 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根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 液反应,造成集气瓶中的气压减小,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溶液通过导管进入集气瓶,且 集气瓶原有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 (1)因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造成集气瓶中的气压减小,打开止水夹,甲集气 瓶中的氯化钙溶液倒吸入

    26、集气瓶中与反应生成的碳酸钠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2)根据发生的两个反应,可知反应后将集气瓶中混合物过滤,所得溶液中除 CaCl2外, 还存在的溶质有 NaCl、NaOH、Ca(OH)2等。 6在学习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知识后,某科学小组同学对于“含氧化合物制氧气”问 题,提出了如下观点: 【观点】.只有含氧化合物才能作为反应物制取氧气; .任意一种含氧化合物都可作为制取氧气的反应物。 【已知】实验室制氧气的反应原理如下: 2H2O2= 催化剂2H 2OO2 2KClO3= MnO2 2KCl3O2 2KMnO4= K2MnO4MnO2O2 对于以上观点,该小组同学决定用学过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加

    27、以证明。请你一同参与 探究并完成下列问题: 【探究一】针对观点,大家一致认为不需要设计验证实验就可直接判定该观点是正确 的。 (1)他们判定观点正确的理论依据是_质量守恒定律_。 (2)除上述实验室制氧气的三种反应物以外, 请你再列举一种能分解生成氧气的非金属氧 化物_H2O_(填化学式)。 【探究二】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高锰酸钾三种物质以及试管(主要成分是 SiO2)、酒 精灯、铁架台等必要的仪器。请从中选择合适的药品及仪器,从含氧化合物加热能否产 生氧气的角度,设置一组对照实验 ,证明观点错误。 (3)上述对照实验 的方案是_操作方法:分别取 5g_氯酸钾、二氧化锰和高锰酸钾于试 管中,

    28、用酒精灯加热,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三支试管口装有 KClO3复燃,装有 MnO2 的试管未复燃,装有 KMnO4的试管最先复燃_(要求写出操作方法、实验现象及结论)。 【交流评价】比较、反应原理可知,两者都需要 MnO2作催化剂,但 KClO3需要加 热;比较、反应原理可知,两者都需要加热,但 KClO3还需要催化剂。根据上述分 析,对含氧化合物制氧气,归纳概括出一个新的观点(观点)。 (4)观点: 含氧化合物若能作为反应物制氧气, _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产生氧气_。 【解析】 (1)在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制取氧气的物质中必须含有氧元素。 (2)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氧化物,

    29、属于非金属氧化物,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为氢 气和氧气。 (3)要想验证观点错误,可以加热等质量的氯酸钾、二氧化锰和高锰酸钾,观察是否能 产生氧气。 实验现象:加热一段时间后,盛放高锰酸钾的试管口处的木条复燃,证明加热高锰酸钾 产生了氧气;又过一段时间后,加热氯酸钾的试管口处的木条复燃,证明加热氯酸钾也 会释放出氧气;而加热二氧化锰的试管口处的木条始终没有复燃,证明加热二氧化锰没 有产生氧气。 结论:观点是错误的。 (4)由实验比较可知,含氧化合物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产生氧气。 7实验室购买了一批双氧水(H2O2)溶液,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要测定其质量分数,他们设 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其实验的操作步

    30、骤如下: 组装仪器,并检查气密性; 在 A、B、C 三个仪器中装入药品,其中双氧水溶液质量为 50g; 用电子秤称量出整套装置的总质量为 498.6g; 关闭 a 处止水夹,打开 A 仪器的阀门,向锥形瓶中加入全部的双氧水溶液,随即关 闭 A 仪器的阀门; 充分反应后,打开 a 处止水夹,向装置中持续缓慢地鼓入 X 气体。 第二次称量整套装置的质量为 497g。 (1)本实验采用的装置中,A 仪器的名称是_分液漏斗_。 (2)为尽可能减少测量误差,请结合测量原理判断,操作鼓入的 X 气体是_B_。 A氦气 B经干燥处理的空气 C除去氧气后的空气 (3)根据题意,计算双氧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1、写出计算过程。 解:设双氧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x。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498.6g497g1.6g。 2H2O2= MnO22H 2OO2 68 32 x 1.6g 68/x32/1.6g x3.4g 该双氧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3.4g 50g100%6.8% 答:该双氧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6.8%。 【解析】 (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可知:A 仪器的名称是分液漏斗; (2)鼓入 X 气体的目的是将装置中的氧气排除,为了不影响装置反应后的质量,要通入 经干燥处理的空气;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生成氧气的质量,结合方程式计算过氧化氢的质量,进一步计 算双氧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注意事项

    本文(第3部分 第5讲 氧气 二氧化碳—2021届浙教版中考科学一轮复习巩固练习)为本站会员(hua****011)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