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实验探究题精选(4)含答案解析-2020年中考化学之学霸实验探究题压轴练

    • 资源ID:181622       资源大小:280.65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实验探究题精选(4)含答案解析-2020年中考化学之学霸实验探究题压轴练

    1、实验探究题精选(19 年真题)04 导航 1.【2019 长沙】 【信息给与、气体的制备与除杂、猜想与假设】 【精】 2.【2019 益阳】 【信息给与、复分解反应微观实质】 3.【2019 盘锦】 【探究 NaOH 变质、化学变化中试剂过量问题、猜想与假设】 【精】 4.【2019 阜新】 【基础实验易错点】 5.【2019 鞍山】 【仪器连接、读题能力】 6.【2019 绥化】 【侯氏制碱法、气体除杂、实验分析与评价】 7.【2019 随州】 【化学变化中压强的影响因素、离子检验】 8.【2019 襄阳】 【信息给与、实验现象分析】 9.【2019 咸宁】 【反应过程分析】 10.【201

    2、9 咸宁】 【信息给与、猜想与假设、实验分析与评价、产物组成分析】 【精】 11.【2019 梧州】 【信息给与、猜想与假设、实验方案设计、陌生方程式书写】 【精】 12.【2019 桂林】 【粗盐提纯、离子除杂、试剂量的关系】 13.【2019 北部湾】 【实验过程分析、方案设计、气体除杂】 【精】 1. 高阳同学通过阅读课外资料得知,潜水艇中常用过氧化钠(Na2O2)作为供氧剂,有关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于是她用如图所的装置来制取 CO2并验证其与 Na2O2的反应。 (1)装置 B 的作用是_。 (2)反

    3、应一段时间后,装置 E 中收集到的气体主要是_;反应后装置 C 硬质玻璃管中固体的成 分是什么?高阳为此又进行了如下探究: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 Na2CO3 猜想二 Na2CO3和 Na2O2 猜想三 Na2CO3和 NaOH 你认为还可能是_ (设计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水,振荡 固 体 完 全 溶 解 , _ 样品中一定没有 Na2O2 取少量实验所得溶液于另一试管中,加入过量的 BaCl2溶液,振荡 有白色沉淀产生 猜想三正确 取少量实验所得上层清液于另一试管中,加入 _溶液,振荡 有白色沉淀产生 (反思与评价)反应后装置 C 硬质玻璃管

    4、中的固体含有 NaOH,原因可能是_。 【答案】(1)吸收氯化氢气体 (2)氧气;Na2O2、Na2CO3和 NaOH;不产生气泡;氯化镁;二氧化碳通过 B 装置带出水蒸气,和过 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 【解析】(1)装置 B 的作用是吸收氯化氢气体。(2)反应一段时间后,装置 E 中收集到的气体主要是氧 气;猜想与假设猜想一:过氧化钠完全和二氧化碳反应时是 Na2CO3猜想二:过氧化钠过量时是 Na2CO3和 Na2O2猜想三:二氧化碳中含有水蒸气时是 Na2CO3和 NaOH 过氧化钠过量、二氧化碳中 含有水蒸气时是 Na2O2、Na2CO3和 NaOH。 【设计实验】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

    5、加入足量的水,振 荡,固体完全溶解,不产生气泡,说明固体中一定没有过氧化钠;取少量实验所得溶液于另一 试管中,加入过量的 BaCl2溶液,振荡,产生白色沉淀,是因为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了白色沉 淀碳酸钡;取少量实验所得上层清液于另一试管中,加入氯化镁溶液,振荡,产生白色沉淀, 是因为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了白色沉淀氢氧化镁,实验过程如下所示: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 量的水,振荡 固体完全溶解,不产生气泡 样品中一定没有 Na2O2 取少量实验所得溶液于另一 试管中,加入过量的 BaCl2溶液, 振荡 有白色沉淀产生 猜想三正确 取少量实验所得上层清液于

    6、有白色沉淀产生 另一试管中,加入氯化镁溶液, 振荡 反思与评价反应后装置 C 硬质玻璃管中的固体含有 NaOH,原因可能是二氧化碳通过 B 装置带出 水蒸气,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 2. 向一定量的 NaOH 溶液中慢慢通入 CO2气体,看不到明显现象。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所得溶液成 分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并完成以下问题: (提出问题)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査阅资料)资料一:将 CO2气体慢慢地通入一定量的 NaOH 溶液中,可能发生以下两个化学反应: 先发生反应:2NaOH+CO2Na2CO3+H2O 当 NaOH 反应完全后,继续发生反应:Na2CO3+C

    7、O2+H2O2NaHCO3 資料二;Ca(HCO3)2易溶于水;CaCl2溶液与 NaCl 溶液均呈中性; NaHCO3溶液呈碱性,可使酚酞 溶液变红色。 (猜想与假设)小组同学通过讨论,提出了以下四种猜想 猜想一:溶质为 NaOH 和 Na2CO3 猜想二:溶质全为 Na2CO3 你认为猜想三:溶质为_ 猜想四:溶质全为 NaHCO3 (实验探究)小组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适量反应后的溶液置于试管 中,加入过量 C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猜想_不成立 取适量步骤反应后的上层清 液,滴加几滴酚酞溶液 现象为_ 猜想二不成立 取适量步骤反应后

    8、的上层清 液,加入适量稀 HCl 有气泡产生 猜想_成立 (实验总结)针对上述实验,实验小组的同学总结并写出了上述探究过程中的各步反应方程式。 你认为步骤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答案】Na2CO3、NaHCO3;四;溶液变红色;三;Na2CO3+CaCl2CaCO3 +2NaCl 【解析】猜想与假设猜想一:部分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时溶质为 NaOH 和 Na2CO3猜想二:氢 氧化钠和二氧化碳恰好完全反应时溶质全为 Na2CO3猜想三: 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后生成的碳酸钠部分 和水、二氧化碳反应时溶质为 Na2CO3、NaHCO3猜想四: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后生成的碳酸钠全部和 水、二氧化碳反

    9、应时溶质全为 NaHCO3故填:Na2CO3、NaHCO3。实验探究取适量反应后的溶液 置于试管中,加入过量 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是因为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了白色沉淀碳 酸钙;取适量步骤反应后的上层清液,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显碱性;取适 量步骤反应后的上层清液,加入适量稀 HCl,产生气泡,是因为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 生成了二氧化碳,实验过程如下所示: 实验步骤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适量反应后的溶液置于试管 中,加入过量 C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猜想四不成立 取适量步骤反应后的上层清 液,滴加几滴酚酞溶液 现象为溶液变红色 猜想二不成立

    10、 取适量步骤反应后的上层清 液,加入适量稀 HCl 有气泡产生 猜想三成立 实验总结步骤中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Na2CO3+CaCl2CaCO3 +2NaCl。 3. 化学课堂上,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分组实验。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氯化钠溶液都呈中性。 (1)第 I 组实验: 探究酸和碱的反应。 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并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 充分振荡后,再逐滴滴入稀盐酸,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测得溶液的 pH7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为_。 (2)第组实验:为了探究一瓶忘记盖

    11、瓶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提出猜想) 猜想 1;溶质是氢氧化钠; 猜想 2:溶质是_; 猜想 3:溶质是碳酸钠。 (3)(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适量_ 猜想 3 成立发生反应的化 的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向 滤液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 学方程式为_。 (4)(交流讨论) 老师问:“若向少量样品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如果有气泡产生,猜想 3 一定成立吗?”同学们交 流讨论后,一致认为猜想 3 不一定成立,原因是_。 (5)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两组实验后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废液缸中进行集中处理。若使废液中只含有

    12、一种溶质氯化钠(酚酞除外)则需向废液中加入_。 【答案】 (1)Ca(OH)2+2HCl=CaCl2+2H2O;CaCl2、HCl (2)碳酸钠、氢氧化钠 (3)有白色沉淀沉淀,溶液不变色;BaCl2+Na2CO3=BaCO3 +2NaCl (4)当溶质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时,加入足量的盐酸也会产生气泡 (5)适量的碳酸钠溶液 【解析】(1)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 化学方程式为: Ca(OH)2+2HCl=CaCl2+2H2O , 测得溶液的 pH7, 所以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为: CaCl2、 HCl; 故填: Ca(OH)2+2HCl=CaCl2+2H2O ; CaCl2、 HCl

    13、; (2)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氢氧化钠可能部分变质, 可能全部变质, 所以猜想 2:溶质是碳酸钠、氢氧化钠;故填:碳酸钠、氢氧化钠; 设计实验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以及酚酞遇碱变红色,所以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 向其中加入适 量的氯化钡溶液, 充分反应后, 过滤, 向滤液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 有白色沉淀沉淀,溶液 不变色 猜想 3 成立 发 生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 BaCl2+Na2CO3=BaCO3 +2NaCl 故填:有白色沉淀沉淀,溶液不变色; BaCl2+Na2CO3=BaCO3 +2NaCl

    14、; 交流讨论碳酸钠和盐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所以同学们交流讨论后, 一致认为猜想 3 不一定 成立,原因是:当溶质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时,加入足量的盐酸也会产生气泡;故填:当溶质是碳 酸钠和氢氧化钠时,加入足量的盐酸也会产生气泡;(5)第 I 组所得溶液的溶质是氯化钙和稀盐酸, 第 II 组实验中, 碳酸钠和适量的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 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 所以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两组实验后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废液缸中进行集中处理。若使废液中只含 有一种溶质氯化钠(酚酞除外)则需向废液中加入适量的碳酸钠溶液。故填:适量的碳酸钠溶液。 4. 图 A、B、C、D 是初中化学常见

    15、的实验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做“物质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的实验时,常常要在集气瓶里预先加少量的水。B 实验中 水的主要作用是_,A、B 两个实验中的水可用少量细沙代替的是_。 (2)C 是某气体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能观察到火焰上方冷而干燥的烧杯壁有水滴出现说明该气体中 一定含有_元素;然后迅速把烧杯倒过来,向烧杯内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澄 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气体中一定含有_元素。 (3)D 是稀释浓硫酸的实验。正确操作中试剂 X 是_,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 【答案】 (1)吸收二氧化硫气体,防止污染空气;A (2)氢;碳 (3)浓硫酸;散热 【解析】(1)铁丝在氧气

    16、中燃烧,为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炸裂集气瓶,集气瓶中要加少量的水;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有毒且易溶于水,所以集气 瓶底预先加入少量水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气体, 防止污染空气; 细沙不能吸收二氧化硫, 所以 A、 B两个实验中的水可用少量细沙代替的是A; (2)C中能观察到火焰上方冷而干燥的烧杯中出现水珠, 说明该气体中一定含有氢元素,然后迅速把烧杯倒过来,向烧杯内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 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气体燃烧生成了 CO2 , 该气体中一定含有碳元素;(3)稀释浓硫酸 的实验操作方法:浓硫酸稀释时,一定要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

    17、不断用玻璃棒搅拌,所以 试剂 X 是浓硫酸,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散热。 5. 在实验室利用下列仪器进行制取气体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_。 (2)利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并收集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需要选择上图 中的仪器有_(填数字序号,下同),还需要补充的一种玻璃仪器是_,向气体发生装置 内加入药品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需选择上图中的仪器有_。 若用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 气体应从_(填“a”或“b”)端导管进入。 【答案】 (1)锥形瓶 (2)2KClO3 2KCl+3O2;试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b

    18、【解析】(1)的名称是锥形瓶;(2)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 程式为: 2KClO3 2KCl+3O2 ;该反应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可 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需要选择上图中的仪器有:,还需要补充的一种玻璃仪 器是试管,向气体发生装置内加入药品前应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3)实验室常用大理 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可用 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所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需选择上图中的仪器有:;若用 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气体应从 b 端通入。 6.我国制碱工业采用联

    19、合制碱法生产纯碱, 其反应原理如下: NaCl+NH3+H2O+CO2=NaHCO3+NH4C1; 2NaHCO3 Na2CO3+H2O+CO2 (资料阅读) 通常情况下,浓氨水具有较强的挥发性,易挥发出氨气。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极易溶于水,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 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不能吸收二氧化碳。 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模拟联合制碱法进行了如下实验: 关闭 K1 , 先打开 K2通入 NH3 , 调节气流速率,待其稳定后,再打开 K1通入 CO2。 待三颈烧瓶内出现较多固体时,关闭 K2停止通入 NH3;一段时间后,关闭 K1停止通入 CO2。 将三颈烧瓶内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

    20、,将滤出的固体洗涤、低温干燥,得到碳酸氢钠固体。再将 其加热使其完全分解即得纯碱。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 A 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2)B 装置中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作用是_。 (3)D 装置中生石灰的作用是_。 (4)C 装置中长颈漏斗的作用除了随时添加饱和食盐水,还有_作用。有同学认为应该在长颈 漏斗内放置浸有稀硫酸的棉花团,其目的是_。 (5)关闭 K2停止通入 NH3 , 还要继续通入一段时间 CO2 , 其目的是_。 (6)写出副产品氯化铵和熟石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答案】 (1)CaCO3+2HCl=CaCl2+H2O+CO2 (2)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 (

    21、3)氧化钙和水反应产生热量使氨气的挥发加快 (4)平衡气压的作用;吸收氨气,防止其污染空气 (5)尽可能多的吸收二氧化碳增大碳酸氢钠的产率 (6)2NH4Cl+Ca(OH)2=CaCl2+2H2O+2NH3 【 解 析 】 (1) 碳 酸 钙 和 稀 盐 酸 反 应 生 成 氯 化 钙 、 水 和 二 氧 化 碳 ,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 CaCO3+2HCl=CaCl2+H2O+CO2;故填: CaCO3+2HCl=CaCl2+H2O+CO2(2)在生成的二氧化碳中可 能含有氯化氢气体,碳酸氢钠不和二氧化碳反应和氯化氢反应,所以 B 中碳酸氢钠的作用是:除去 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

    22、故填: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3)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快,所 以 D 装置中氧化钙的作用是:氧化钙和水反应产生热量使氨气的挥发加快; 故填:氧化钙和水反 应产生热量使氨气的挥发加快(4)C 装置中长颈漏斗的作用除了随时添加饱和食盐水,还有平衡气压 的作用;因为氨气进行空气会污染环境,不能把氨气直接排放到空气中,所以在长颈漏斗内放置浸 有稀硫酸的棉花团,其目的是吸收氨气,防止其污染空气; 故填:平衡气压的作用;吸收氨气,防 止其污染空气(5)关闭 K2停止通入 NH3 , 还要继续通入一段时间 CO2 , 其目的是:尽可能多的 吸收二氧化碳增大碳酸氢钠的产率; 故填: 尽可能多的吸收二氧化

    23、碳增大碳酸氢钠的产率(6)氯化铵 和熟石灰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氨气,化学方程式为:2NH4Cl+ Ca(OH)2=CaCl2+2H2O+2NH3。 故 填:2NH4Cl+Ca(OH)2=CaCl2+2H2O+2NH3 7.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法。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实验, 向盛有少量 NaOH 溶液的试管中通入 CO2,未看到明显的实验现象。同学们对 NaOH 与 CO2能否反应进行验证,并对 废液的成分进行探究。 (1)活动一:同学们经过讨论,设计了甲装置并进行实验,请你把实验现象补充完整。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猜测 如图甲, 向集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滴加足量的 氢氧

    24、化钠溶液,振荡 _ CO2溶于 NaOH 溶液 中 CO2与 NaOH 反应 (2)活动二: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猜测进行如下探究实验 取软塑料瓶中的液体于三支试管中,三位同学分别完成如图所示实验。 同学们观察到 A 试管中有气泡冒出,B、C 试管中均有白色沉淀生成。请你写出 A 试管中生成气体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 以上三个实验均能证明 CO2与 NaOH 发生了反应。 请写出甲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3)活动三: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三支试管中反应后的剩余物倒入一个洁净的大烧杯中(如下图), 充分搅拌、静置,观察到烧杯内上层是无色溶液,下层有白色沉淀。请你分析烧杯上层溶液中一定 不含有的

    25、离子是_(填离子符号)。 小组同学对烧杯内上层溶液中可能含有的离了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烧杯内上层溶液中可能含有哪些离子? (猜想与假设)上层溶液中可能含有 OH-、CO32-、Ca2+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烧杯内无色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_,静置 有白色沉淀生成 有CO32 、 无Ca2+ 取中反应后的上层清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_(指 示剂除外) _ 有 OH (4)(反思评价) 经过综合分析,最终确定烧杯内上层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有_(填离子符号)。 将烧杯内的物质过滤,滤渣回收,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_(填名称)进行处理后再排放,可以 有效防止

    26、水体污染。 【答案】 (1)软塑料瓶变瘪 (2)Na2CO3+2HCl=2NaCl+H2O+CO2;CO2+2NaOH=Na2CO3+H2O (3)H+;过量的 BaCl2(或 CaCl2)溶液;CuCl2(或 FeCl3)溶液;出现蓝色(或红褐色)沉淀(合理即可) (4)OH-、CO32-、Cl-、Na+;稀盐酸(合理即可) 【解析】活动一: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软塑料瓶内压强减小,软塑料瓶变瘪;活动二:(2)稀 盐酸与碳酸钠反应方程式: Na2CO3+2HCl=2NaCl+H2O+CO2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 CO2+2NaOH=Na2CO3+H2O ;(3)活动三:H+与碳酸根反

    27、应产生气泡,下层有白色沉淀,烧杯上层 溶液中一定不含有 H+;进行实验取烧杯内无色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 BaCl2(或 CaCl2) 溶液与碳酸根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证明有 CO32 、无 Ca2+;取中反应后的上层清液少许于试管 中,滴加滴加 CuCl2(或 FeCl3)溶液,出现蓝色(或红褐色)沉淀,证明有 OH ;(4)反思评价经过综 合分析,最终确定烧杯内上层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有:OH-、CO32-、Cl-、Na+;向滤液中加入适 量稀盐酸可以除去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进行处理后再排放。 8. 我国古代将炉甘石(ZnCO3)、赤铜(Cu2O)和木炭粉混合后加热到约 800,可

    28、以得到一种外观似金 子的锌和铜的合金。小明同学在实验室按古代方法将炉甘石、赤铜和木炭粉混合加热一段时间,得 到固体混合物 A固体混合物 A 的成分是什么?他对此进行了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ZnCO3加热可分解为 ZnO;Cu2O+H2SO4CuSO4+Cu+H2O (实验探究) 步骤取混合物 A 适量于烧杯中,加入过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 B 和蓝色溶液 C,同 时生成了一种气体,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无明显现象; 步骤在滤渣 B 中加入足量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银和蓝色溶液 D。 (1)(实验分析) 炉甘石加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 (2)若向溶液 C 中加入过量的锌

    29、片,观察到的现象是_; (3)混合物 A 中一定含有_(填化学式)。 (4)(拓展延伸) 下列方法可用于鉴别锌铜合金与黄金的是_(填字母序号)。 A. 观察颜色 B. 在空气中灼烧 C. 滴加稀硫酸 D. 滴加硝酸银溶液 【答案】 (1)ZnCO3 ZnO+CO2 (2)锌片表面析出红色固体,且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3)Zn、Cu2O(4)B,C,D 【解析】实验分析(1)高温条件下碳酸锌分解生成氧化锌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ZnCO3 ZnO+CO2。(2)溶液 C 中含有硫酸铜,加入过量的锌片,锌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 观察到锌片表面析出红色固体。 故填:锌片表面析出红色固体

    30、。(3)步骤取混合物 A 适量于烧杯中,加入过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 过滤,得到蓝色溶液 C,是因为氧化亚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了硫酸铜,同时生成了一种气体,是因 为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了氢气, 因此混合物 A 中一定含有 Zn、 Cu2O。 故填: Zn、 Cu2O。 拓展延伸A 锌 铜合金和金都是黄色,通过观察颜色不能区分锌铜合金和黄金;B在空气中灼烧,铜和氧气反应生 成黑色固体氧化铜,金不能和氧气反应,通过灼烧能够区分锌铜合金和黄金;C滴加稀硫酸,锌和 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金不能和稀硫酸反应,利用稀硫酸可以区分锌铜合金和黄金;D滴 加硝酸银溶液,锌、铜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盐,锌铜合

    31、金表面析出银白色固体,金不能和 硝酸银反应,利用硝酸银溶液可以区分锌铜合金和黄金。 9.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 a 的名称:_。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应选择的装置为_(填字母,下同),发生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_。 (3)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 有学生对此反应后的溶液感兴趣,他取适量反应后过滤的滤液,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碳酸钠溶液显 碱性),并用 pH 传感器连续监测,得到如图曲线图(纵坐标为 pH,横坐标为时间) I请分析图,写出 AB 段内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 图中 CD 段上升的原因你认为是_

    32、。 【答案】 (1)酒精灯 (2)AC 或 AD;2KMnO4 K2MnO4+MnO2+O2 (3)B;Na2CO3+2HCl2NaCl+H2O+CO2;滴入过量的碱性碳酸钠溶液,使溶液碱性逐渐增强 【解析】(1)据图可以看出,图中仪器 a 是酒精灯;(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是固 体加热型反应,选择 A 装置,采用排水法或是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应选择的装置为 AC 或 AD,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 K2MnO4+MnO2+O2;(3)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 制取二氧化碳,是固液常温型反应,故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B;有学生对此反应后的溶液感兴趣, 他取适量反

    33、应后过滤的滤液,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并用 pH 传感器连续监测, 得到如图曲线图(纵坐标为 pH,横坐标为时间) IAB 段内发生的化学反应是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方程式为 Na2CO3+2HCl2NaCl+H2O+CO2;图中 CD 段 pH 上升是因为滴入过量的碱性碳酸钠溶液,使溶 液碱性逐渐增强,故填:滴入过量的碱性碳酸钠溶液,使溶液碱性逐渐增强。 10.日常生活中,每位同学都会接触到硬水。咸宁市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对硬水 进行了一些探究和拓展实验。 (查阅资料)水的硬度是由水中溶解的可溶性钙和镁化合物引起的, 硬水中溶解的钙和镁化

    34、合物可分为 两类:钙、镁的碳酸氢盐;钙、镁的硫酸盐或氯化物,一般所说的水的硬度是由上述两类化合物引 起的。 (1)日常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软化,这种方法可靠吗?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模拟实验。 实验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分别取适量碳酸氢钙溶液和氯化钙溶液于 A、B 两支试管中,同时加热 A 试管中产生气泡, 有沉淀生成, B 试管中无明 显现象。 冷却后,在上述实验后两支试管中,分别滴 加几滴肥皂水,振荡 _(填“A”或“B”)试管中有较多泡沫, 另 一支试管中泡沫较少。 实验结果:用煮沸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2)小组同学对硬水中为什么含有碳酸氢钙非常感兴趣,于是再次学习九年级化学

    35、下册课本中的资料 卡片:石笋和钟乳石的形成。知道了当石灰岩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时,会反应生成溶解性较大的 碳酸氢钙:CaCO3+CO2+H2OCa(HCO3)2 小组同学思考:若向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是否也能生成碳酸氢钠? 于是他们对此开始实验探究(不考虑二氧化碳和碳酸作为溶质的情况) (提出问题)所得溶液中溶质是什么? (提出猜想) 猜想一:溶质为 Na2CO3;猜想二:溶质为 NaHCO3;猜想三:溶质为_。 (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取所得溶液少许于试管中, 向其中滴加过量的CaCl2 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猜想二_ (填“成立”或“不成立”) b取实

    36、验步骤 a 中上层清液,滴加适量稀盐酸 有气泡冒出 猜想一不成立 写出实验步骤 b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通过实验,小组同学得出了正确结论。 (3)热水瓶用久后,瓶胆内壁常附着一层水垢,老师说其成分主要是碳酸钙、氢氧化镁等。小组同学 认为可使用稀盐酸除去,请写出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4)小组同学还对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进行了如下探究: 用 pH 传感器测得烧杯内溶液的 pH 变化图象(如图二),同时用温度传感器测得烧杯内温度变化图象 (如图三),实验过程中保温良好,忽略热量散失。 请分析图三,能得到什么结论_。 图三中 A 点对应溶液的溶质成分是_ (填写化学式)。

    37、 【答案】 (1)A (2)Na2CO3和 NaHCO3;不成立;NaHCO3+HClNaCl+H2O+CO2 (3)Mg(OH)2+2HClMgCl2+2H2O (4)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放出热量;NaCl 和 NaOH 【解析】(1)根据实验结果可知,用煮沸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所以 A 试管中有较多泡沫,另 一支试管中泡沫较少;(2)提出猜想向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所得溶液中溶质有以 下几种情况:碳酸钠不和二氧化碳、水反应,溶质是碳酸钠;部分碳酸钠和二氧化碳、水反应, 溶质是 Na2CO3和 NaHCO3;全部碳酸钠和二氧化碳、水反应,溶质是碳酸氢钠;设计实验a取 所得

    38、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的 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中一定有碳酸钠; 猜想二不成立;b取实验步骤 a 中上层清液,滴加适量稀盐酸,有气泡冒出,说明溶液中含有碳 酸氢钠,则猜想一不成立;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NaHCO3+HClNaCl+H2O+CO2;(3)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是中和反应,化学方程式 为:Mg(OH)2+2HClMgCl2+2H2O;(4)根据图三中的信息,能得到的结论是:稀盐酸和氢氧 化钠溶液反应放出热量;图三中 A 点对应溶液中氢氧化钠过量,溶质是 NaCl 和 NaOH。 11. 市售的“自热米饭”带有

    39、一个发热包,遇水后可迅速升温至 150,保温时间达 3 小时,能将生米 做成熟饭。梧州市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对发热包非常感兴趣,进行了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 发热包主要由生石灰、铁粉、镁粉、铝粉、炭粉、氯化钠中的若干种组成。 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均为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但后者可溶于 NaOH 溶液。 (成分探究)取出某品牌的发热包内灰黑色的固体粉末,分成两份。 (1)小吴用磁铁靠近其中一份粉末,发现有黑色物质被磁铁吸引,证明粉末中含有_。用磁铁 将该物质全部吸出后,剩余粉末为样品 A。 (2)小周将另一份粉末加水溶解、过滤后,取部分滤液滴入酚酞试液,滤液变_色,证明原粉 末中含生石灰;再向滤液中

    40、加入_,看到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原粉末中含有氯化钠。 (3)除上述物质外,还可能存在镁粉、铝粉、炭粉,对此大家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猜想一:只存在上述三种中的一种; 猜想二:上述三种同时存在; 猜想三:存在铝粉和炭粉; 猜想四:存在镁粉和铝粉; 猜想五:_。 (4)(实验验证)小施用样品 A 进行实验,流程如下。向滤液 B 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他观察到开始时 有白色沉淀生成,后来又全部消失,最后得到的是无色溶液 E。 (实验结论) 不溶物 D 是_。 大家结合实验现象讨论后,认为猜想_正确,理由是_。 (5)(原理探究) 小吴利用如图装置证明发热包放热主要来自于生石灰与水的反应。加水后发现 A

    41、中温度迅速升高, B 中有气泡产生,该气体为_(填名称)。但温度很快下降,说明该反应很快结束,不能长时间 保温。 (猜想)大家大胆猜测应该还有其他放热反应存在。 (实验验证) 同学们按资料介绍,用铁粉、炭粉和食盐水在锥形瓶中模拟铁的锈蚀实验,不久后发现锥形瓶外壁 微烫,并持续较长时间。该现象很好地解释了发热包的保温机理。 (拓展活动) 在上述铁的锈蚀实验中未观察到红色的铁锈产生。老师告诉同学们,铁锈蚀时首先生成一种碱。请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答案】 (1)铁粉 (2)红;含有稀硝酸的硝酸银溶液 (3)镁粉和炭粉 (4)炭粉;三;加入足量稀盐酸产生气泡,是因为铝、镁或铝和镁和稀盐酸反应

    42、生成了氢气,有不溶 物 D,说明样品中含有炭粉,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开始时有白色沉淀生成,后来又全部消失, 说明滤液 B 中不含有镁离子,即样品中不含有镁,则样品中含有铝粉 (5)空气;2Fe+O2+2H2O=2Fe(OH)2 【解析】成分探究(1)小吴用磁铁靠近其中一份粉末,发现有黑色物质被磁铁吸引,证明粉末中含 有铁粉。故填:铁粉。(2)小周将另一份粉末加水溶解、过滤后,取部分滤液滴入酚酞试液,滤液变 红色,证明原粉末中含生石灰,再向滤液中加入含有稀硝酸的硝酸银溶液,看到白色沉淀生成,是 因为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了白色沉淀氯化银证明原粉末中含有氯化钠。故填:红;含有稀硝酸 的硝酸银溶液

    43、。(3)猜想一:只存在上述三种中的一种;猜想二:上述三种同时存在;猜想三:存在 铝粉和炭粉;猜想四:存在镁粉和铝粉;猜想五:镁粉和炭粉。故填:镁粉和炭粉。实验结论不溶 物 D 是炭粉;结合实验现象讨论后,认为猜想三正确,理由是:加入足量稀盐酸产生气泡,是因为 铝、镁或铝和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氢气,有不溶物 D,说明样品中含有炭粉,加入足量氢氧化钠 溶液, 开始时有白色沉淀生成, 后来又全部消失, 说明滤液 B 中不含有镁离子, 即样品中不含有镁, 则样品中含有铝粉。故填:炭粉;三;加入足量稀盐酸产生气泡,是因为铝、镁或铝和镁和稀盐酸 反应生成了氢气,有不溶物 D,说明样品中含有炭粉,加入足量氢

    44、氧化钠溶液,开始时有白色沉淀 生成,后来又全部消失,说明滤液 B 中不含有镁离子,即样品中不含有镁,则样品中含有铝粉。原 理探究加水后发现 A 中温度迅速升高,B 中有气泡产生,该气体为膨胀逸出的空气。故填:空气。 拓展活动在上述铁的锈蚀实验中未观察到红色的铁锈产生,铁锈蚀时首先生成一种碱-氢氧化亚铁,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Fe+O2+2H2O=2Fe(OH)2。故填:2Fe+O2+2H2O=2Fe(OH)2。 12.实验课上,老师知道某兴趣小组进行粗盐提纯的实验,邀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面的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粗盐的提纯 (查阅资料) 粗盐中含有泥沙及少量可溶性 MgCl2、CaCl2、N

    45、a2SO4等杂质。 Ba(OH)2是一种易溶于水的强碱。 (主要玻璃仪器)量筒、烧杯、漏斗、玻璃棒、胶头滴管、酒精灯 (主要试剂)粗盐样品、稀盐酸、BaCl2溶液,NaOH 溶液,Na2CO3溶液,蒸馏水 (1)(实验过程) 步骤及目的 过程及说明 一、去除粗盐 中的泥沙 1称取粗盐样品 10.0g,用蒸馏水充分溶解 2过滤去除泥沙的溶液 I 以上两步操作中均需要使用到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分别是:溶解时:_; 过滤时:_。 二、去除可溶 性杂质 将溶液 I 按如图流程图进行处理: 1、加入“过量 NaOH 溶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2、过滤后,所得的滤渣成分有_种。 3、判断“稀盐

    46、酸适量”的方法是_。 三、获得产品 将溶液注入_(填仪器名称)中,蒸发结晶,观察到_,停止加热, 利用余热蒸干。装置完全冷却后,获得干燥的产品 9.4g。 四、数据处理 该粗盐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 94% (2)(结果与反思) 实验操作、试剂和装置均不存在问题,老师却指出该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不是 94%,原因是 _。 (3)小明提出,如果步骤二中只调换“过量的 NaOH 溶液”与“过量的 BaCl2溶液”的加入顺序,对除杂 结果也不会产生影响,你_(填“同意”或“不同意”)小明的观点。 【答案】 (1)加速溶解;引流;2NaOH+MgCl2=Mg(OH)2+2NaC1;4;盐酸逐滴加入至刚好不再产 生气泡;蒸发皿;有大量晶体析出(或有少量液体剩余) (2)提纯过程中反应生成了氯化钠 (3)同意 【解析】实验过程一、以上两步操作中均需要使用到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分别是:溶解时:加快 溶解速率;过滤时:引流;二、1、加入“过量 NaOH 溶液时”,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 沉淀和氯化钠,发生


    注意事项

    本文(实验探究题精选(4)含答案解析-2020年中考化学之学霸实验探究题压轴练)为本站会员(hua****011)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