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20-2021学年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知识点详细总结

    • 资源ID:182964       资源大小:6.88MB        全文页数:5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0-2021学年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知识点详细总结

    1、2020-2021 学年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册知识点详细总结学年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册知识点详细总结 物态变化物态变化 回顾回顾、分子动理论、分子动理论 1、物质的构成、物质的构成 (1)内容 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 (2)注意 分子大小一般用 10-10m(埃米)为单位描述; 肉眼无法观察到分子,人眼能看到的微粒都不是分子; 可以借助电子显微镜观察 (3)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原子的中心教原子核,带正电,占很小的体积,但密度很大,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 部质量; 带负电的电子在不同的轨道上绕着原子核运动,就像地球绕着太阳运动一样。 2、分子热运动、分子热运动 (1)扩散现象:不同

    2、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 辨析 a.扩散现象必须发生在不同种物质之间。冷水和热水混合不叫扩散。 b.扩散现象必须自发进行,分析时要排出重力、人为搅拌、密度差等因素的影响。 扩散现象可以发生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之间。 扩散现象说明 a.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b.分子间有间隙。 扩散现象实例 二氧化氮与空气扩散(空气必须在上) 、墨水在水中/木头中扩散、金块和铅块扩散、各种香味在空气中扩散 等。 易错 以下都不是扩散现象:雾霾、雾、扬起的灰尘、沙尘暴、柳絮等。 (2)分子热运动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电子显微镜下的金原子 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3、。 辨析:分子热运动不是机械运动。 (3)分子热运动与扩散现象的区别于联系 联系 a.分子热运动是扩散现象的微观原因;扩散现象是分子热运动的宏观表现; b.所有的扩散现象都可以用分子热运动解释。 区别 a.扩散现象只能用来描述不同分子之间的运动关系;分子热运动是描述分子的运动情况,与分子种类无关。 b.扩散现象的规律是从物质浓度高往浓度低方向扩散;分子热运动无规则。 3、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 (1)规律 引力、斥力同时存在; 引力和斥力随着分子间距增大而减小,其中斥力减小的更快; 在分子间距较小时(平衡位置以内)以斥力为主,分子间距较大时(平衡位置以外)以引力

    4、为主; 当分子间距太大时(大于 10 倍分子直径) ,分子间作用力几乎消失。例:气体分子 (2)固体、液体、气体的特征 物质形态 固态 液态 气态 模型 分子间距离 小 稍大 很大 分子间作用力 大 较大 很小(几乎没有) 有无一定体积 有 有 无 有无确定形状 有 无 无 一、温度与温度计一、温度与温度计 1、物态、物态 (1)物态特点 (2)物理学中,将物质由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变化称为物态变化。 (3)水蒸气是肉眼看不见的气态物质。 (看得见的都不是水蒸气) 2、温度、温度 温度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辨析:温度相同,则冷热程度相同。 温度相同但是给人的感觉可以是不同的。 3、温标、温标

    5、温度的标准即为温标。 (1)摄氏温标(使用最广泛) 制定标准 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的温度定义为 100 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义为 0 将 0100等分为 100 份,每一份代表 1 常见温度 人正常体温37左右 室温常温 25 让人感觉舒适的温度 25左右 洗澡水温度 42左右 普通火焰 1200 (2)开氏温标 制定标准 以 0K(-273.15)为零点温度,称为绝对零度。即 0K=-273.15。 开氏温标每升高 1K 对应摄氏温标也是升高 1。 转换关系 设开氏温标为 T(K) ,摄氏温标为 t() ,则有 T=t+273.15 (3)华氏温标 4、温度计、温度计 (1)原理 利

    6、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规律制成。也有气体和固体温度计。 (2)实验室温度计 特点 用途 测量液体温度测量液体温度 量程 -20110 分度值 1 液体 水银或煤油 构造 玻璃泡上部是均匀细管 使用规范 a.估测被测液体温度,选择合适量程分度值的温度计; b.温度计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被测液体中,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 c.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再读数; d.读数时玻璃泡仍然要处在浸没状态; e.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或凸液面最高处)平齐。俯视结果偏大,仰视结果偏小。 不标准温度计 某温度计在冰水混合物中测得温度为 4,在沸水中测得温度为 94,用这个温度计测某种液体温度时读 数为 27,请问该

    7、液体的真实温度为多少?(一个标准大气压下) (3)体温计 特点 分类 体温计 用途 测体温 量程 3542 分度值 0.1 液体 水银 构造 玻璃泡上方有“缩口” 缩口特点及作用:一段极细的玻璃管,当温度下降时,液柱在此处断裂,上方液柱不再降低。 使用规范 a.温度只升不降,使用之前要甩一甩。 b.可以离体读数。 (4)寒暑表 家用温度计。 二、熔化和凝固二、熔化和凝固 1、熔化、熔化 (1)定义 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熔化过程需要吸热。 (2)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 实验器材 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杯、试管、搅拌器、温度计、秒表、海波。 注意事项 a.由下往上组装器

    8、材。 b.水浴加热好处缓慢加热,均匀加热。 c.石棉网的作用,均匀受热。 d.试管深度要适当,既要完全浸没,又不能碰到烧杯壁和底。 e.搅拌棒作用,均匀受热。 实验操作 a.如图所示组装实验器材; b.点燃酒精灯开始实验,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温度和物质状态; c.完全浸没后再记录 45 次。 实验数据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海 波 温 度 / 42 46 48 48 48 50 52 55 现象分析 a.海波经过加热后温度不断升高,当温度达到 48时,海波开始熔化; 即海波的熔化条件:达到熔点,持续吸热 b.在熔化过程中,虽然继续加热,但是海波的温度保持不变,直到全部熔化

    9、后,温度才继续上升。 即海波的熔化特点:持续吸热,温度不变 这个不变的温度我们叫做熔点。 (3)探究石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 40 42 44 46 48 50 52 54 56 02468 温度/ 时间/min C A D B AB 段为固态 BC 段为固液共存态 CD 段为液态 实验数据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海 波 温 度 / 40 41 42 43 45 47 49 53 现象分析 a.石蜡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 即石蜡的熔化条件:持续吸热。 b.在此过程中,石蜡先变软,然后变稀,最后熔化为液态。 即石蜡的熔化特点:持续吸热 ,温度不断升高。 (3)晶体

    10、和非晶体 晶体 像海波这样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却保持不变,有固定的熔化温度,这类固体叫做晶体。 常见的晶体:海波,冰、食盐、金属 非晶体 像石蜡这样在熔化过程中只要不断吸热,温度就不断上升,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这类固体叫做非晶体。 常见的非晶体:石蜡、松香、沥青、玻璃 2、凝固、凝固 (1)定义 物质由液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凝固是放热过程。 (2)凝固条件及特点 晶体 凝固条件:达到熔点,持续放热。 40 42 44 46 48 50 52 54 02468 温度/ 时间/min 凝固特点:持续放热,温度不变。 不变的温度称为凝固点。 非晶体 凝固条件:持续放热。 凝固特点:持续

    11、放热,温度降低。 三、汽化和液化三、汽化和液化 1、汽化、汽化 (1)概念 物质由液态转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汽化是吸热过程。 汽化的分类 a. 沸腾: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b. 蒸发:在任何温度下只发生在液体表面的缓慢汽化现象。 (2)沸腾 探究水沸腾时的特点实验 实验器材 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杯、水、温度计、纸板(中心带孔) 、细线、秒表。 实验操作 a.由下往上安装实验器材; b.水温达到 90每隔 1min 记录一次液体温度。 实验数据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温度/ 90 93 97 99 100 100 100 100

    12、90 92 94 96 98 100 102 02468 温度/ 时间/min 沸腾条件 达到沸点,持续吸热 沸腾特点 沸腾时持续吸热,液体温度不变,产生大量气泡。 注意事项 a.石棉网的作用:使烧杯受热均匀。 b.烧杯口用纸板盖住的作用是为了减少散热。纸板上要开两个孔,一个孔插温度计,另一个孔是平衡内外大 气压。 c.撤去酒精灯液体停止沸腾,说明沸腾需要持续吸热。 d.撤去酒精灯不会立即停止沸腾,因为石棉网和烧杯有余热。 e.为了缩短实验时间可采取的措施有:减少实验所用水量、用初温比较高的水做实验、加盖子。 沸点 各种液体在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液体的沸点。同种液体沸点的高低与气

    13、压有关,气压越 高,沸点越高。 (3)蒸发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液体温度、液体附近空气流动速度、液体表面积等。 (湿度、液体种类) (4)沸腾与蒸发的异同 汽化分类汽化分类 剧烈程度剧烈程度 发生位置发生位置 条件条件 特点特点 汽化快慢的影响汽化快慢的影响 因素因素 蒸发蒸发 缓慢 表面 无条件 吸热降温 温度、空气流速、 表面积 沸腾沸腾 剧烈 表面与内部同时 达到沸点 持续吸热 持续吸热 温度不变 吸热快慢 2、液化、液化 (1)基本概念 物质由气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液化是放热过程。 (2)液化的方式 降低温度 压缩体积 3、生活中的汽化液化现象、生活中的汽化液化现象 (1)

    14、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物体,在高温一侧液化形成小水珠。 (2)白气儿、白雾等都是小水珠,水蒸气人眼是看不见的。 四、升华和凝华四、升华和凝华 1、升华 (1)概念 物质直接由固态转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升华是吸热过程。 (2)生活中的升华现象 干冰升华、樟脑丸变小、雪人变小、冬天结冰的衣服直接变干、钨丝变细等。 2、凝华 (1)概念 物质直接由气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凝华是放热过程。 (2)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霜、窗花、雾凇 内能内能 一一、内能、内能基础基础 知识回顾: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所具有的能量。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和运动速度大小有关; 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所具有的能量

    15、。与物体质量和被举高度有关; 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所具有的能量。与材料性质和弹性形变程度有关。 总结:动能的产生的原因是物体的机械运动; 势能的产生与力和相对位置变化有关。 1、内能的、内能的相关相关概念概念 (1)分子动能 分子由于热运动所具有的能量叫做分子动能。 理解:分子动能是专有名词,表示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不可以写成分子的动能; 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大小与分子种类和温度有关。 (2)分子势能 分子由于分子之间作用力所具有的能量叫做分子势能。 理解: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与弹簧弹力类似,所以分子会具有分子势能; 分子势能大小与分子种类、分子间距离变化(物态变化)有关。 (3)内能 构成物

    16、质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4)内能的影响因素 物体质量: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物体质量越大,内能越大。 (质量决定分子个数) 温度: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温度影响分子热运动) 物质状态: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物质状态不同,内能也不同。 (物质状态改变时一定要吸放热) 物质种类: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物质种类不同,内能也不同,无法比较大小。 (物质种类不同,分子 也不同) (5)特点 内能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可以光能、机械能、电能之间互相转化。 一切物体,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内能不可以为零) 内能与物体的机械运动、物体的位置

    17、高低无关。 2、改变内能的方式、改变内能的方式 做功与热传递在改变内能效果上是等效的。 (1)做功 实质:不同能量之间的转化。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物体对外做功则物体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则物体内能增加。 典例: 压缩气体气体内能增加(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气体膨胀对外做功内能减小(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摩擦、锻打、弯折内能增加(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通电发热内能增加(电能转化为内能) (2)热传递 实质:不同物体或同一物体不同部分之间内能的转移。发生热传递时,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增大,温度高 的物体内能减小。 前提:热传递的前提条件是存在温度差。内能一定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温度相

    18、同则 不会发生热传递。 (不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给内能小的物体) 分类 a.传导:暖宝宝暖手、冬天摸铁窗感觉很冷、淬火 b.对流:冷热水混合变成温水、冷热空气对流(空调) c.辐射:晒太阳、烤火、微波炉 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的改变量叫做热量。 3、温度、内能、热量、温度、内能、热量、热、热辨析辨析 (1)热量、内能的单位都是焦耳。区别在于,内能是能量的一种形式,是状态量;热量表示内能的改变, 对应热传递的过程,是过程量。 常见语言表述方式:物体“具有内能”、物体“吸收/放出热量”、不可以说“具有热量” (2)温度,是状态量,描述物体冷热程度,不能传递。 (3)“热”,有时候表示“热量”,例

    19、如:吸热、放热、 有时候表示“温度”,例如:夏天天气很热、 有时候表示“内能”,例如:摩擦生热 4、常见辨析、常见辨析 语言表述语言表述 解释解释 热传递过程中,热量有可能从内能大的物 体转移到内能小的物体。热量一定是从温度 高的物体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 热传递,热量传递方向,只看温度高低,不看内能大小。热量 一定是从温度高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低温度低的物体。 由于决定内能大小因素较多:温度、质量、状态、物质种类。 所以,温度高的物体,有可能内能较小(比如质量特别小) 做功与热传递在改变内能效果上是一致的 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使得物体内能改变。当物体内能发生改变 时,有可能是做功造成的,有可能是

    20、热传递造成的。 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 物体内能减小,温度不一定降低。 例如,冰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温度不变; 水凝固过程中,放出热量,内能减小,温度不变。 (分子动能不变,分子势能发生改变)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 温度低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小。 意识是不同的物体进行对比。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 况下,温度高,内能大。但是物体内能大小是由温度、质量、 状态等多个因素综合决定的。温度高的物体,没有说明其他条 件情况,如果质量特别小,也有可能会导致内能小。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 物体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减小。 意识是同一个物体,在温度发生变化前后两个状态进行对

    21、比。 同一个物体,除了温度变化,其他影响内能的因素(质量、状 态)都相同,则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温度降低,内 能一定减小。 物体内能增大,不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物体内能减小,不一定是放出了热量。 物体内能发生改变, 不一定由于发生了热传递, 有可能是做功。 物体对外做功,内能不一定减小 对外做功的同时可能在吸收热量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不一定增大 吸收热量的同时可能会对外做功 二二、比热容、比热容 1、探究物质吸热能力实验、探究物质吸热能力实验 (1)实验方法 控制变量法:液体质量和加热器规格都完全相同。 加热器规格相同 相同时间放出的热量相同 相同时间内两种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 转换法:

    22、加热相同时间, 升高的温度越多, 吸热能力越弱; 升高相同的温度, 加热时间越长, 吸热能力越强。 (2)实验结论: 水的吸热能力比煤油吸热能力强。 2、比热容、比热容基本概念基本概念 (1)定义 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 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他的质量和升高温度乘积之比, 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符号 c 注意: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不同的物质比热容一般不同。 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有关。 (即比热容与物质的种类和物质状态有关) (2)公式 = 单位 J/(kg) 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 (其中表示“变化量”,表示过程中温度的变化量) 常见物质的比热容 (3)物理意义 表示物质的吸热能力,比热容大表示

    23、物质的吸热能力强。 1kg 的某种物质,温度每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例水= 4.2 103/( )表示1kg的水温度每升高1要吸收4.2 103的热量。(注意此处的单位是焦耳) 3、比热容的计算比热容的计算 (1)简单计算 在平时的计算中,物质的比热容一般是已知量,要求我们通过物质的比热容去求吸收(放出)的热量、升 高(降低)的温度、初温(末温)或者物质的质量。 公式变形如下: 吸热时吸= ( = 末 0) 放热时放= ( = 0 末) 计算时保证是正值即可 = 根据可求初温或者末温。在求液体温度时要注意液体是否达到沸点。 = 求质量 (2)热平衡方程 两个物体在热传递过程

    24、中如果不计热量损失 吸= 放 并且最终两物体温度相等。 4、比热容的应用、比热容的应用和现象和现象 (1)热水袋 由于水具有很大的比热容,所以是良好的储热媒介。 与此类似的还有中国北方的暖气管道中用热水作为媒介。 (2)海陆风 由于海面与陆地比热容不同, 白天在相同光照情况下陆地温度高,海面温度低; 夜晚散热时海面温度降低较少,陆地温度降低较多。 城市热岛效应也会受到比热容影响。 (3)沙漠地区温差大 沙漠地区比热容小,白天有阳光照射温度高,夜晚散 热温度低。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4)制冷剂 常利用水给热机散热降温。 内能的利用内能的利用 一、一、内燃机内燃机 1、基本概念、

    25、基本概念 (1)定义 利用内能做功的机械叫做热机。 (2)原理 燃料燃烧释放化学能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对外做功转化成机械能。 能量转化过程: (3)内燃机 热机的种类有很多,例如蒸汽机、内燃机、汽轮机、喷气式发动机等。其中燃料直接在发动机气缸内燃烧 产生动力的热机,叫做内燃机。 2、汽油机、汽油机 (1)结构 进气门:通过进气门吸入汽油与空气混合物 排气门:通过排气门排出废气 气缸:燃料燃烧的场所 火花塞:产生火花 活塞:可由高压气体推动或者连杆带动上下往复运动 连杆:连接曲轴与活塞 曲轴:汽油机通过曲轴与外部机械连接实现机械能的传递 (2)工作循环 冲程:活塞从气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

    26、过程。一个冲程对应曲轴转动半圈。 为了使内燃机连续工作,活塞必须在气缸内循环往复运动。根据活塞的运动特点及作用不同,将冲程分为 四种。 吸气冲程:进气门开,排气门关。活塞依靠惯性往下运动,吸入汽油与空气的混合物。 压缩冲程:进气门关,排气门关。活塞依靠惯性往上运动,压缩内部气体,对气体做功,使气体温度升 化学能 内能 机械能 高。 做功冲程:进气门关,排气门关。在压缩冲程末,做功冲程初火花塞点火,内部气体燃烧产生高温高压 气体。高温高压气体对活塞做功,使往下运动,进而实现对外做功。 排气冲程:进气门关,排气门开。活塞依靠惯性往上运动,排出内部高温气体。 (然后进入吸气冲程) (3)比例关系 1

    27、 个工作循环由 4 个冲程组成,曲轴要转 2 圈,对外做功 1 次 3、柴油机、柴油机与汽油机的异同与汽油机的异同 在记忆柴油机与汽油机区别时,注意从结构特点出发进行记忆。 例:火花塞(点火)点燃式吸入空气汽油混合物 喷油嘴(不点火)压燃式只吸入空气 二、二、热值与热值与热机的效率热机的效率 1、热值、热值 (1)定义 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热量与质量之比。符号 q 机种 项目 汽油机 柴油机 构造 气缸顶部有火花塞 气缸顶部有喷油嘴 燃料 汽油 柴油 点燃方式 点燃式 压燃式 工 作 过 程 吸气 冲程 吸入汽油与空气的混合物 只吸入空气 压缩 冲程 燃料被压缩后,缸内压强较高 空气被压缩后,

    28、缸内压强很高 做功 冲程 压缩冲程末火花塞点火 压缩冲程末喷油嘴喷出雾状柴油 效率 20%30% 30%45% 用途 轻巧、体积小,常用于小型汽车、飞机和小型 农业器械 笨重、经济、功率大,主要用于载重汽车、 轮船、坦克 注意:热值是燃料的特性,不同的燃料热值一般不同。热值与燃料是否完全燃烧无关。 (2)公式 = 放 (或 = 放 ) 单位:/(或/3) 常见燃料的热值 (3)物理意义 表示燃料的放热能力。 单位质量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 例:煤= 5 107/表示 1kg 的煤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为5 107。(注意:单位为焦耳) (4)计算 在今后的计算中,热值一般为已知量,需要通过

    29、公式求解放出的热量或者燃料的质量。往往与比热容结合 考查。 求放出热量:放= 求燃料质量: = 放 2、效率、效率 (1)概念 对于热机而言,燃料释放的热量只有一部分用来做有用功,还有相 当一部分能量散失了。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与燃料完全燃 烧放出的能量之比。通常用百分数表示,符号。 (2)表达式 = 吸 放 100% 或 = 有用 总 100% 由于在热机工作过程中一定伴随着化学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也就是说化学能不能完全转化为有用机 械能,所以 1 在很多题型中,吸往往通过比热容计算,放用热值计算。 (3)提高热机效率的方法 使燃料尽可能完全燃烧 减少热量的损失 减少机械摩擦(增加

    30、润滑) 废气利用 电流和电路电流和电路 一、电荷一、电荷 1、摩擦起电摩擦起电 (1)概念 用摩擦的方式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不同种类的物质相互摩擦才能带电。 不能写成摩擦“生”电,因为电荷不能凭空产生(电荷守恒) 。 (2)两种电荷 正电荷:规定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为正电荷。 负电荷: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为负电荷。 (注意:不可以简单说玻璃棒带正电,橡胶棒带负电,因为一个物体所带电荷与跟它摩擦的物体有关) 2、电荷电荷的的相互作用相互作用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在判断小球带电情况的题型中,优先从相互排斥的情况出发。 3、摩

    31、擦起电本质摩擦起电本质 自由电子的转移。 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 在相互摩擦的过程中,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 4、验电器验电器 (1)结构 (2)原理 带电体与验电器接触时,发生了自由电子的转移,使得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带同种电荷,由于同种电荷相 互排斥,所以金属箔张开。 例:带正电的玻璃棒接触金属球,验电器失去电子,从而带负电,下部的两片金属箔由于带同种电荷相互 排斥。 电子移动的方向:从验电器到玻璃棒。 (3)特点 带电体所带电荷量越多,金属箔张开角度越大。 验电器只能判断物体是否带电,无法判断电荷种类。 (4)双验电器问题 注意判断自由电子的移动方向,带

    32、负电的往带正电的方向移动;不带电的往带正电的方向移动;带负电的 往不带电的方向移动。 5、导体和绝缘体、导体和绝缘体 (1)定义 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2)本质 物体内部自由电荷的数量决定了该物体的导电性能。自由电荷比较多则是导体,自由电子很少则是绝缘 体。 导体和绝缘体没有明确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换。 金属导体靠自由电子导电;液体导体靠阴阳离子导电。 (3)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导体:所有的金属、酸碱盐的水溶液、大地等 绝缘体:干木头、塑料、橡胶、玻璃(熔融状态下为导体) 二、二、电流电流和电路和电路的基本概念的基本概念 1、电流的形成、电流的形成 自

    33、由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辨析: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杂乱无章的移动并不能形成电流。 (分子热运动并不能形成电流) 金属导体中电流的形成是靠自由电子(负电荷)的定向移动,而不是正电荷移动。 液体导体中阴(负) 、阳(正)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其中阴阳离子的定向移动方向相反。 2、电流的方向、电流的方向 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辨析:与电子(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相反。 在闭合电路中,电源外部(外电路)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向电源负极,在电源内部(内电路)电流 从电源负极流向电源正极。 3、电路的构成电路的构成 一个完整的正常工作的电路必须由 4 个部分组成 (1)电源:提供电压,提供

    34、电能 (2)导线:连接电路,输送电能 (3)开关:控制电路 (4)用电器: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 4、常见的电路元件及其符号、常见的电路元件及其符号 5、作图规范、作图规范 (1)实物图作图规范 所有导线都必须接在接线柱上,一个元件应连接两个接线柱 导线不允许交叉,不允许在导线中间相连 部分元件需要注意电流流向 (2)电路图作图规范 电学元件的符号要规范统一 导线要横平竖直,没有连接的两根导线避免交叉 元件避免画在拐角处 元件之间的连接方式要与实物图一一对应 6、电路的三种状态、电路的三种状态 (1)通路 电路正常连接,用电器正常工作。 (2)断路(开路) 电路中有某处断开,电路中没有电流,用

    35、电器不工作。 (3)短路/短接 电源短路:直接用导线将电源正负极连接起来。电流从电源正极不经过用电器直接流到电源负极。 会引起电源损坏。 *用电器短路(短接) :用导线与用电器并联。被短路的用电器不能工作。 三、三、串联和并联串联和并联 1、串联电路、串联电路 (1)概念 各用电器首尾相连,依次连接,然后接入电路中,我们说这些用电器是串联。 (2)电路图 (3)特点 只有一条电流路径 一个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 各用电器之间相互影响,一断全断 2、并联电路、并联电路 (1)概念 各用电器两端分别连接在一起,然后接到电路中,我们说这些用电器是并联。 并联电路中,用电器共用的部分叫做干路,单独使用的部

    36、分叫做支路。 (2)电路图 (3)特点 有多条电流路径 干路开关控制所有电路,支路开关控制所在支路 各用电器之间不会互相影响,除非发生短路,一短全短 3、电路图与实物图的转换、电路图与实物图的转换 补充练习 4、电路设计(逻辑电路)、电路设计(逻辑电路) 简单介绍与门、或门、非门。补充题目 四、电流四、电流及其测量及其测量 1、认识电流、认识电流 (1)基本概念 定义 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是电流。常用字母 I 表示。 单位 主单位:安培(A) 常用单位 1 = 103 = 106 常见用电器的电流(如右图) *2、电流的计算 = 其中 Q 为电荷量,t 为时间 2、电流表、电流表 (1)作用:

    37、测量所在电路电流大小 并联电路中,若在支路则测该支路电流,若在干路则测总电流。 (2)结构(如图所示) *(3)原理: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4)量程分度值 量程 分度值 关系 00.6A 0.02A 指针偏转程度相同时, 大量程读数是小量程的 5 倍 03A 0.1A 读数方法:先根据导线连接方式确定量程与分度值,再进行读数。 (5)使用规范 使用前先调零; 电流表应串联在被测电路中(禁止并联) ; 电流应从正接线柱流进,负接线柱流出(正进负出) ; 禁止将电流表直接接到电源两极; 连接是要选择合适的量程,严禁超过电流表量程测量(试触法选择量程) 。 五、串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五、串

    38、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 1、串联电路中电流规律、串联电路中电流规律 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规律实验 (1)实验猜想: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2)实验步骤 把电流表分别接入电路图中 a、 b、 c 三处, 测出 a、 b、 c 三处电流大小。 换上另外两个不同的小灯泡进行多次测量。 (3)实验数据 a c b (4)实验结论 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 = 2、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 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实验 (1)实验猜想:各支路电流之和等于干路电流。 (2)实验步骤 把电流表分别接入电路图中 a、b、c 三处,测出 a、b、c 三处电流大小。 换上另外两个不同的小灯泡进行多

    39、次测量。 (3)实验数据 (4)实验结论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流之和等于干路电流。 + = 电压电压和和电阻电阻 一、电压一、电压 1、电压的基本概念、电压的基本概念 (1)理解 电压是电路中两点之间给电流的“压力” ,使电流持续流动。 产生持续电流的条件:a.电路中有电源给电路两端提供电压; b.闭合回路。 (2)符号及单位 符号 U 单位 主单位:伏特 V 实验次数 a 处电流(A) b 处电流(A) c 处电流(A) 1 2 3 实验次数 a 处电流(A) b 处电流(A) c 处电流(A) + (A) 1 2 3 a c b 常见单位:1 = 103 = 106 (3)常见电压(V)

    40、2、电压表电压表 (1) 作用: 测量所并联电路部分两端电压大小。 并谁测谁 (2)结构(如图所示) * (3) 原理: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4)量程分度值 量程 分度值 关系 03V 0.1V 指针偏转程度相同时, 大量程读数是小量程的 5 倍 015V 0.5V 读数方法:先根据导线连接方式确定量程与分度值,再进行读数。 (5)使用规范 使用前先调零; 电流表应并在被测电路两端; 电流应从正接线柱流进,负接线柱流出(正进负出) ; 若将电压表直接接在电源两端,则测量值为电源电压; 连接是要选择合适的量程,严禁超过电压表量程测量(试触法选择量程) 。 二、含表电路分析二、含表电

    41、路分析 1、要点、要点 电流表相当于导线,电压表相当于断路。 干电池:1.5V 蓄电池:2V 手机:3.7V 维持人体生物电 压:103 人体安全电压: 不超过 36V 家 庭 电 路 : 2、步骤、步骤 (1)去表:将电流表看成导线,将电压表去掉(电压表所在支路看成无电流经过) ; (2)判断电路类型:判断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 (3)判断电表测量对象。 三、串并联电路电压规律三、串并联电路电压规律 1、串联电路电压规律、串联电路电压规律 探究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实验 (1)实验猜想:串联电路电压处处相等。 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电源电压。 (2)实验步骤 用电压表分别测量1、2和电源两端

    42、电压; 更换不同规格的小灯泡重复实验。 (3)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 1两端电压1(V) 2两端电压2(V) 电源两端电压(V) 1+ 2(V) 1 2 3 (4)实验结论 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等于电源电压。 1+ 2= 2、并联电路电压规律、并联电路电压规律 探究并联电路电压规律实验 (1)实验猜想:串联电路电压处处相等。 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电源电压。 (2)实验步骤 用电压表分别测量1、2和电源两端电压; 更换不同规格的小灯泡重复实验。 (3)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 1两端电压1(V) 2两端电压2(V) 电源两端电压(V) 1+ 2(V) 1 2 3 (4)实验结论 1 2

    43、 1 2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且等于电源电压。 1= 2= 3、电源的串并联规律、电源的串并联规律 (1)串联电池组两端电压等于每节电池两端电压之和。 (2)电压相等的电池并联,电池组电压与单个电池电压相等。 四、电路故障四、电路故障 串联电路一断全断,并联电路一短全短 1、分析法(含电表电路)、分析法(含电表电路) 一看电流表 有电流则为短路,无电流为断路 二看电压表 电压表测量对象断路 电压表测量对象短路 有电压 无电压 电压表测量对象之外短路 电压表测量对象之外断路 2、代入法、代入法 电路故障题型常出现在选择题中,而且故障种类仅有断路和短路两种,组合有限,可以分别将选项中的情

    44、况带入题 干中,分析是否符合题意。 3、检验法(检验断路)、检验法(检验断路) 并接导线(电流表) 用一根完好的导线并接在电路中的两点之间,若两点之外部分电路能工作(电流表有示数) ,则断路发生在此两点 之间。 (不可并接电源) 并接小灯泡 用一只完好的小灯泡并接在电路中的两点之间,若两点之外能工作,该检验灯泡亮,则断路发生在并接部分。 (一 般不将灯泡并接在电源两端) 五、电阻五、电阻 1、电阻的基本概念、电阻的基本概念 (1)概念: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电阻越大,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 (2)符号:R (3)单位:欧姆,简称欧。符号 常见单位换算 1=1000 1M=106 (4)常

    45、见物体的电阻 2、探究电阻、探究电阻大小大小的影响因素的影响因素 (1)实验猜想 电阻的大小可能与导体材料有关; 电阻大小可能与导体的长度 L 有关; 电阻的大小可能与导体的横截面积 S 有关; 其他因素 (2)实验方法 控制变量法 转换法:将电阻大小转换成电流表示数(或小灯泡亮度) (3)实验器材 (4)实验数据 实验序号实验序号 材料材料 长度长度 横截面积横截面积 电流电流 对电流阻碍作用对电流阻碍作用 电阻大小电阻大小 照明白炽灯2003000 实验室小灯泡 550 实验室导线 0.010.1 1 锰铜 2L S 2 镍铬 2L S 3 镍铬 L S 4 镍铬 2L 2S (5)实验结

    46、论 通过 1、2 两组实验可得,导体电阻与材料种类有关,其他条件一定时,材料不同,电阻不同; 通过 2、3 两组实验可得,导体电阻与导体长度有关,其他条件一定是,长度越长,电阻越大; 通过 2、4 两组实验可得,导体电阻与导体横截面积有关,其他条件一定是,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 (6)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导体电阻还与温度有关,一般情况下,在其他条件一定是,温度越高,电阻越大。 (玻璃例外) *超导现象:当温度降低到某一特定值时,某些导体电阻变为零的现象。 3、电电阻器阻器 (1)定值电阻 实物图 符号: 特点 一般由合金制成,阻值为固定值,随温度变化很小。 (2)滑动变阻器 原理:导体电阻与导

    47、体长度成正比。 实物图结构 接法 常规接法:一上一下 非常规接法:双上相当于导线 双下相当于定值电阻 有效长度 下接线柱到滑片的距离为滑动变阻器的 有效接入长度。 有效长度越长,接入电阻越大。 示意图 符号 (3)电阻箱 定义:能显示接入电路阻值的变阻器。数值不连续 符号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 一、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一、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1、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 (1)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2)实验电路图 (3)实验步骤 按图连接电路; 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记录电流表、电压表示数; 多次实验,记录多组数据。 (4)注意事项 连接电路时,开关处于断开状态。 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处于最大值状态。 (保护电路) (5)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保护电路; 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电压。 P R (6)实验数据 电阻电阻 R()() 10 电压电压 U(V) 1.0 2.0 3.0 4.0 5.0 6.0 电流电流 I(A)


    注意事项

    本文(2020-2021学年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知识点详细总结)为本站会员(争先)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