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21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知识点复习

    • 资源ID:184078       资源大小:349.36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1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知识点复习

    1、第一章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人口的变化 一人口的数量变化一人口的数量变化 1、人口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区域、一定社会制度下,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有生命个体的社会群体。人 口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人口数量变化包括人口的自然增长和人口机械增长。 2、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3、几个重要的人口日: “世界 70 亿人口日” (2010/10/31) ;中国 14.0005 亿人口(2019 年) 。 4、人口增长的历史阶段 5.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 历史时期 农业革命之 前 农业革命至工 业革命 工业革命后 第二次世界大战

    2、前 二战至 20 世纪 70 年代 20 世纪 70 年代以 后 人类的生产 活动 狩猎和采集 农业活动 工业生产活动 第三产业 活动为主 人口增长特 征 极其缓慢, 人 口数量少 前期增长快,后期缓 慢,人口数量多 人口增长速度加 快 人口迅 猛增长 人口增长趋于缓慢 形成 原因 生产力水平 极低, 抵御自 然灾害的能 力低, 人口增 长缓慢 农业革命使生产力得 到提高,人们的生活 得到改善,医疗卫生 条件有所提高; 出生率提高,死亡率 下降,人口增长迅速 资本主义发展, 社 会生产力水平大 大提高 许多国家政治 独立, 科学技术和社 会生产力发展 很快,医疗卫 生条件改善 许多发展中国家实

    3、行 控制人口增长的政 策, 发达国家社会福利、 养老保险制度完善, 人们的传统观念发生 改变 6.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个指标构成。公式: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7.人口自然增长最根本因素: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决定因素:自然增长率(正负值均可)、出生率、死亡率 曲线图结论:自然增长率最大时人口不是最多,最小时人口不是最少;当自然增长率为零时,人口最多或 最少。 8.人口的空间分布特点:不平衡人口的空间分布特点:不平衡 各大洲和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非洲,最低的是欧洲,俄罗斯德国出现负增长;各大洲和地区 人口数量:亚洲最多,大洋洲最多 北美洲人口增长小于南美洲世界人口数

    4、量增长主要来自于发展中国 家 9.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变化比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变化比较: 国家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自 然 增 长 率 特点 较低 较高 原因 经济发达,生产力水平高; 有良好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 人口受教育水平高, 生育意愿不强 经济落后,现代化水平低,需要的劳动力多; 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不完善; 政治独立、经济发展、医疗进步 人 口 增 长 特点 人口增长缓慢 人口增长过快(发展中国家占到 80%以上) 原因 收经济发展水平、 社会保障和人们的 生育观念等因素影响 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 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 典型国家 俄罗斯、德国、日本、欧洲国家 中国

    5、、印度、巴基斯坦 今后人口变化 趋势 人口数量比较稳定, 但一些国家还会 逐渐减少 随着控制人口措施的实施,人口增长将趋缓,但人 口数量还将增加 10.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比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比较: 国家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面临的人口问题 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 人口出生率高, 人口增长过快; 青少年及儿童比重过大 人口问题带来的 影响 社会负担加重; 老年人生活 孤单、生活困难劳动力不足; 国防兵源不足 粮食供给不足;教育、就业问题突出; 人民生活贫困化;人口素质偏低; 产生持久的环境压力等 采取措施 鼓励生育; 接纳移民和外籍劳工 推迟退休

    6、实施计划生育政策, 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 提高人口素 质 11.11.我国的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我国的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 人口问题 解决措施 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人口老龄化问题 凸显 完善人口生育政策,实施全面二孩政策 人口性别比偏高 调整计划生育政策,转变人口生育观念 人口素质较低 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提高人口素质 人口地区分布不平衡 加强经济建设,提高和改善落后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 人口流动日趋活跃 积极发展交通,积极发展经济,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增加当地就业机 会 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独生子女家庭 增多 发展社会保障事业,增加当地就业岗位和机会等 12.12.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特点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特

    7、点 人口增长模式 “高高低”模式原始型类 “高低高”模式传统型类 “三低”模式现代型类 特 点 出生率 高 高 低 死亡率 高 低 低 自然增长率 极低 高 低 人口增长 极为缓慢 快速增长 零增长或负增长 生产力水平 不断增长 分布 热带原始森林 等地区的落后 民族 较 落 后 的 发 展 中 国 家或地区 亚、非、拉等洲的发展中 国家或地区 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如意大 利、匈牙利、瑞典等)和部分发 展中国家(如中国、古巴、乌拉 13.13.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转变。 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

    8、化观念。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 世界整体处 于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的阶段。 14.常见人口统计图 (一)人口金字塔图 圭等)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原始型 高(2.5%) 高(2.5%) 低(2.5%) 低(1.0%) 现代型 低(2.0%) 低(1.5%) 低(1.0%) 类型 年轻型(扩张型) 成年型(稳定型) 老年型(收缩型) 特殊变化 通过对丌同年龄段所占比重戒数量的计算,可分析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老龄化、人口性别比失 调)、人口问题出现的原因(人口增长过快、老龄化国家戒地区的经济状况、人口政策等,人口 性别比失调生育观念、 人口政策、 工业发展需要、 戓争

    9、等)和解决人口问题的措施。 下图丼例说明。 (二)三角坐标图思维过程如下: (1)沿着三个坐标轴数值增大的方向画出三个箭头,如上图的。 (2)过图中标出的点,分别画出不上述三个箭头平行且延伸方向一致的三条直线。 (3)读出上述直线不三个坐标轴的交点坐标,这就是待求点在三个坐标轴上的坐标。图中待求点的三 个坐标,014 岁约为 28%、1564 岁约为 55%、65 岁及以上约为 17%。 (4)验证一下三个比例数值的总和是否为 100%。 15.15.人口结构与人口问题人口结构与人口问题 特征 下宽上窄,呈真正的金字 塔形。年轻人比重大 各年龄组人口的比重大致均衡, 像一个清真寺的顶部塔形 底

    10、部收缩,上部变宽,年轻人口 比重小,中年以上比重较大 问题 人口压力大; 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大,教 育、医疗等问题突出; 资源环境问题突出 青壮年负担重, 有潜在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人口老龄化,赡养老人负担加重, 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 措施 有计划地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 降低人口增长率 有计划地控制人口数量, 鼓励生育,接纳移民和外籍劳工, 推迟退休 人口结构主要包括人口年龄结构、人口性别结构、人口文化结构等,人口结构若出现丌合理,则会 引发人口问题。 人口的年龄结构与人口问题 人口的年龄结构是指年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就目前而言,世界人口年龄结构存在的问题 主要表现为人口年轻化(增

    11、长过快)和人口老龄化(增长过慢)。 人口老龄化:国际上通用标准是当一个国家戒地区 60 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大于 10%,戒 65 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大于 7%。 中国应对老龄化的对策: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延迟退休年龄,鼓励老有所为;改善生育政策,全面放开二孩,改善人口结构。 注意:中国目前已经进入现代型的人口增长模式,这是丌可逆的,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促使人口保持 适度地增长,从而改善人口结构。放宽生育政策仍然属于计划生育政策。 人口的性别结构与人口问题 (1)概念:人口的性别结构通常用“性别比”来衡量,即用 100 位女性对应的男性数来衡量。它用来 反映该地区戒国家人口的性别结构是否合

    12、理戒协调。 (2)影响:性别比失衡会造成婚姻、家庭和社会的丌稳定,丌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3) 对策: 加强对非法胎儿性别鉴别的监管; 大力发展生产力, 提高妇女地位, 完善养老保障体系; 加强宣传教育,转变婚育观念。 人口的文化结构与人口问题 (1)概念:人口的文化结构主要是指各学历层次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 (2)影响:人口总体文化水平过低,丌利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国家应加大对劳动者的职业技能 培训。 16.人口负担系数 (人口社会扶养指数) =(14 岁及以下人数+65 岁及以上人数)/(15-64 岁人口数) 100%。 当人口负担系数50%时,说明总人口总人口中间大、 两头小

    13、中间大、 两头小的结构的结构, , 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 也称“人口红利期”说明劳动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越大,则人口红利越明显。 17.人口过亿的国家:中国、印度、美国、印尼、巴西、俄罗斯、日本、孟加拉国、尼日利亚、巴基斯坦、 墨西哥、埃塞俄比亚、菲律宾。 亚洲人口占世界人口一半以上,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地区是东亚、南亚、美国东北部、西欧等。 18. 我国“全面二孩”政策的意义: 可减缓人口老龄化压力; 改善劳动力的供给,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19. “全面二孩”政策后,我国人口丌会大幅度增加的原因? 现在养孩子成本大大增加;随着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完善,养儿防老的观念明显渐

    14、弱; 少生、优生已成为我国社会生育观念的主流。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人口自然增减即人口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均定;人口迁移是指人口的迁出和迁入,由此 引起人口数量的变化又称人口机械增长。 一、人口的迁移 1、人口迁移就是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戒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人口迁移三要素:居住地变更、时间上长期性(1 年以上以上) )、空间位置变化是否跨越行政界限。、空间位置变化是否跨越行政界限。 2.不同时期的国际人口迁移 时期 特点 迁出地区 迁入地区 原因 意义 19 世纪 以前 以集团型、 大批量 移民为主 旧大陆 (亚非欧) 美洲、大洋洲 等新大陆 欧 洲 殖 民 主 义 扩

    15、张、新大陆的开发 在客观上开发了新大 陆,传播了工业文明, 也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 布 3.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 4.人口迁移影响(意义)(1)对迁出地、迁出地 (2)人口迁移对城市化的影响 第二次 世界大 战 以后 人口从发展中国 家流向发达国家; 定居移民减少, 短 期流动人口增加 拉丁美洲、 亚洲、非洲 等 西欧、北美、 西亚、北非 迁入地区 经济发展快 调整了劳动力空间分布 不均,促进迁入地经济 发展,缓和迁出地人口 压力,也造成迁出地人 才流失 时代 影响因素 迁移特点 流向 古代 深受统治者及其行政力量的束缚;自给 自足的农业经济脆弱;战争频繁;自然 灾害;政府组织屯垦戍边 大批迁

    16、入 迁往自然条件较好的地 区 当 代 中国成立到 20 世 纪 80 年代中期 受国家政治政策影响大 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 理制度 有计划、有组织 规模小 东部西北和东北 沿海内陆 20 世纪 80 年代中 期以来 国家改革开放政策 经济因素起主导作用(改革开放政策) 迁移流量大,流 向改变、自发为 主 西部东部沿海城市 和工矿区 农村城市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对迁 出地 (1)加强与外界经济、文化、科技等联系 (2)缓解当地人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 (3)提高经济收入 (4)可以更好的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1)造成人才的流失 (2)使教育投入回报减少 (3)影响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

    17、4)当地劳动力不足 对迁 入地 (1)弥补劳动力不足 (2)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 (3)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4)加快城市化进程 (5)有利于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6)加强与外界经济、文化、科技等发面的交流 (1)加剧生态环境问题 (2)给城市造成巨大压力,带来就业困难、交 通拥挤、居住困难等问题 (3)增加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 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为城市注入了活力,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大,城市的用地规 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区也随之发生布局调整,郊区不断出现住宅小区,促进了郊区城市化的发展。 (3)人口迁移对就业结构的影响 伴随人口迁移,会不断出现新的职业。如学龄儿童

    18、迁移人口增多,则迁入地应增加或加强中小幼教师的师 资力量。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 1、在某种特定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政治因素包括政策和、在某种特定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政治因素包括政策和 战争。战争。 (1 1)自然因素)自然因素 因素因素 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案例 自自 然然 因因 素素 气候气候 通过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而影响人口迁 移到气候适宜地区 20 世纪 60 年代末到 70 年代初美国许多老人由 东北部的“冷冻地带”向南部和西部的“阳光 地带”迁移 土壤及土土壤及土 地地 影响农业生产进而影响人

    19、口迁移 农业社会人口为寻找肥沃的土地而迁移,同时 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人口的迁移 水资源水资源 水资源的分布及其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 人类生产、生活的格局 畜牧区人们“逐水草而居” 矿产资源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的开发能吸引大量人口的迁入 大庆油田的开发、等 自然灾害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引起饥荒或生态环境变化而迫使 人们迁移 中国汶川新县城的建设, “走西口” “闯关东” (2)社会经济因素 因素因素 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举例 社社 会会 经经 济济 因因 经济经济 发展发展 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多数情况下人口迁移是为了追求 更好的就业机会、更高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宏观经济布局 的改变也造成大量

    20、人口迁移 高学历人员到美国工作并定 居 交通和通交通和通 信信 交通和通信的发展相对缩小了地区间的距离, 促进了人口迁移 几百年来,人口迁移的规模 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 素素 文化教育文化教育 改变人们的生活态度、生活期望及认识外部世界的态度,促进 了人口迁移 大学生在大学学习 婚姻家庭婚姻家庭 婚姻是影响青年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家庭因素对未成年人、 老年人的迁移起重要作用 军嫂随军 (3)政治因素 因素因素 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举例 政政 治治 因因 素素 政策政策 国家有关人口迁移政策的实施,直接影响人口 迁移的流量与流向 我国在 60 年代有组织地移民支援边疆省份;我国 70 年代知识青

    21、年“上山下乡”运动;我国 80 年代 知识青年大量返城 政治政治 变革变革 政治变革、政治中心的改变常引起人口迁移 历史上我国都城变换和朝代更迭引起的人口迁移 战争战争 战争破坏人类正常的生活环境和秩序,并引发 人口迁移 “一战” “二战”及当代局部战争和冲突引起的人 口迁移 宗教宗教 宗教力量对人口发展过程的影响,还集中地表 现在婚姻家庭制度方面。 1947 年印巴分治促使上千万穆斯林从印度迁往巴 基斯坦。 (4)个人因素个人因素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也会影响人口迁移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也会影响人口迁移 2.美国 (1)促使美国成为移民国家的因素: 新大陆的开发,需要大量劳动力;欧

    22、洲失业工人和破产农民为了追求更好的经济待遇迁往美洲; 新航线开辟,为人们顺利迁移扫清障碍;殖民扩张是人口迁移的促进因素,加快了人口迁移的过程。 (2)美国国内人口迁移 时期 迁移的原因 迁移流量 19 世纪中期 南北战争政治 人口大规模西移 19 世纪和 20 世纪之交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经济 由乡村流入城市 20 世纪 20 年代到 60 年代 农业危机、自然灾害经济、生态环境 南部人口迁往北部和西部 60 年代末到 70 年代初 东北老工业基地环境恶化,西部、南部有新资源、新兴 工业的阳光地带经济、生态环境、个人动机需求 由东北部迁往南部和西部 70 年代以后 城市环境改善和老工业区经济

    23、重建(经济、生态环境) 人口向老工业区和城市回 流 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 一、 环境承载量 1.环境承载量,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数量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2.环境人口容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智 力和技术等条件,在报政府和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 量。全球为 110 亿,我国为 16 亿。 3.环境人口容量的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制约因素: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地区开发程度、消费水平制约因素: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地区开发程度、消费水平。 因素 相关性 影响 资源 正相关 是影响环境人

    24、口容量的主要因素。资源越丰富,环境容量越大, 反之越小 科技发展水平 正相关 科技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反之越小 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负相关 消费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小;反之越大 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 正相关 地区开放程度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反之越小 经济发达程度 正相关 经济越发达,环境人口容量越大;反之越小 人口受教育水平 正相关 人口受教育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反之越小 科技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决定开发数量决定开发数量 资源资源环境人口容量最主要因素环境人口容量最主要因素 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决定消耗数量决定消耗数量 在各因素中,科技发展水平与环境

    25、人口容量成正相关关系,在各因素中,科技发展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成正相关关系, 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关系,资源与环境人口容量成正相关关系。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关系,资源与环境人口容量成正相关关系。 4.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稳定性。 二、人口合理容量(适度人口) 1 1、 人口合理容量: 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 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 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 人口合理容量: 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 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 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 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一个理想的、难

    26、以确定精确数值的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 虚数虚数 。我国为。我国为 8 8- -9 9 亿。亿。 2、 意义: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重要意义, 进而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3、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措施:国际社会倡导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规模内,建立公平秩序保证大多 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4、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意义意义: :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重要意义,进而影响区域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重要意义,进而影响区域 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5、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异同 环境人口容量 人口合理容量 不 同 点 内涵 最大人口数量 最适宜人口数量 体现意义 生存 发展(生活) 人口数量 大 小 相 同 点 制约因素相同 与资源状况、科技水平、经济发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地区开放程度呈正相关;与人 口的生活消费水平呈负相关 特征相同 不确定性:历史时期不同,制约因素会随时间而发生变化,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 相 对确定性:在某一具体时期,制约因素相对稳定,可对人口容量进行相对的定量估计,即 具有相对确定性


    注意事项

    本文(2021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知识点复习)为本站会员(争先)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