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21年部编版中考历史知识点过关

    • 资源ID:184421       资源大小:167.62KB        全文页数:6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1年部编版中考历史知识点过关

    1、1 20212021 年中考年中考历史知识点过关历史知识点过关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起源、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起源、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考点一考点一 知道北京人的特征, 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 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知道北京人的特征, 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 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1.北京人生活的年代距今约 70 万-20 万年 2.北京人发现的地点是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 3.已知掌握管理和控制天然火技术的是北京人 4.北京人使用的火属于天然火 5.要了解远古时代的人类生活情况,主要通过

    2、考古发掘 6.原始人类为防止猛兽袭击,适应恶劣环境,采取的生活方式是群居生活 7.北京人使用的工具主要是打制石器,我们把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 8.北京人的体质特征是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可以直立行走,手脚分工明显 9.北京人遗址是迄今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10.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是化石 考点二考点二 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 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1.半坡居民所生活的环境是黄河流域 2.最早种植粟、开始吃蔬菜的原始居民

    3、是半坡人 3.半坡居民吃的粮食主要是粟 4.半坡居民居住的房屋结构是半地穴式房屋 5.生产彩陶的原始居民是半坡居民 6.河姆渡居民所生活的环境是在长江流域 7.最早凿井,开始饮用井水的远古人类是河姆渡居民 8.最早培育水稻、开始吃米的原始居民是河姆渡人 9.河姆渡人住的房屋结构是干栏式房屋 10.河姆渡居民吃的粮食主要是水稻 11.生产黑陶和制作骨器的原始居民是河姆渡居民 2 12.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都使用的生产工具都是磨制石器;我们把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 “新石器时代” 13.新石器时期,我国最重大的经济革命是原始农业的出现 14.原始人类过上定居的原因是原始农业的出现 15.原始人类的

    4、劳动方式和劳动成果分配方式是共同劳动,分享劳动成果 16.中国原始农业兴起的流域有黄河、长江和淮河等。 17.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是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 展 18.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的是原始农业 19.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是从事农业生产,过定居生活,饲养家畜,使用磨制石器和制作陶器 等。 20.半坡聚落与河姆渡聚落居住房屋结构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地理环境的影响 21.要了解远古时代的人类生活情况,主要通过考古发掘 考点三考点三 知道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知道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 1.黄

    5、帝和炎帝部落所生活的环境是黄河流域 2.黄帝和炎帝都属于传说时代的人物 3.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黄帝和炎帝,海内外华人自称“炎黄子孙” 4.“轩辕氏”或“有熊氏”指的是黄帝 5.黄帝在与蚩尤的战斗中发明了一种辨别方向的工具是指南车 6.为日后华夏族的形成奠定基础的著名战役是涿鹿之战 7.炎黄部落联盟后逐渐形成的是华夏族 8.我国原始农业文明和医药学的始祖是炎帝 9.开辟了集市,让人们互通有无的人是炎帝 10.中华民族的图腾是龙,这表明华夏族由多个民族联合而成 考点四考点四 知道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知道夏、商、周三代的更替,了解西周的分封知道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知道夏、商、周三代

    6、的更替,了解西周的分封 制及其作用。制及其作用。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夏朝,建立者是禹,建立时间是公元前 2070 年,从此原始社会结 束,奴隶社会开始。 2.从夏朝开始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3 3.夏朝和商朝最后一个王分别为桀和商纣王,他们灭亡的共同原因是暴政 4.商朝又称为殷商,与之相关史实是“盘庚迁殷” 5.周武王灭掉商朝的主要战役是牧野之战,相关成语有“反戈一击” 6.西周推行分封制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周王的统治 7.奴隶社会区分尊卑等级的依据是血缘亲疏关系 8.分封制的主要内容是周王授民授疆土,诸侯对周王宣誓效忠 9.分封制的实质是等级制度 10.周天朝

    7、贵族阶层依次是天子、诸侯、卿大夫和士 11.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根源是分封制 考点五考点五 知道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知道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 1 铁农具、牛耕出现的时间是春秋后期 2.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3.春秋时期的特征有王室衰微,分封制逐步瓦解,诸侯势力崛起,互相争霸 4.春秋时期,先后称霸的霸主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 5.春秋末期,长江下游先后北上争霸的诸侯国有吴国和越国 6.任用管仲为相,实行改革,发展生产,改革军制,成为了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是齐桓公 7.春秋与战国合

    8、称为东周 考点六考点六 通过商鞅变法,认识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通过商鞅变法,认识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 1.战国初期,“三家分晋”的是韩赵魏 2.战国七雄有齐、楚、秦、燕、韩、赵、魏七国 3.战国时期著名战役有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和长平之战,其中规模最大、最激烈的是长平之战 4.战国时期各国进行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确立封建统治 5.商鞅变法的目的是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获胜 6.商鞅变法后,要想获得爵位的最好方式是建立军功 7.商鞅变法的时间是公元前 356 年 8.商鞅变法后,要想免除徭役、获得奖励可以通过多种粮食多织布 9.商鞅变法对后世影响最深的是建立县制 10.商鞅变法中体现了新兴地主

    9、阶级的利益的是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11.商鞅变法中最能体现变法性质的是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4 12.秦国贵族都讨厌商鞅变法的原因是 商鞅以军功为标准授予爵位 13.商鞅变法成功的根本原因是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 14.支持商鞅变法的国君是 秦孝公 15.商鞅变法后,要受到严厉处罚的人是经商致贫的人 16.秦国一跃成为最强大的诸侯国的最重要原因是商鞅变法 17.使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基础的是商鞅变法 18.商鞅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这个“潮流”指的是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变法,确立封建 统治 19.我国现在推行的县制,最早开始于商鞅变法时期 考

    10、点七考点七 知道老子和孔子,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知道老子和孔子,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1. 老子生活的年代是春秋后期 2.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 3. 道家的思想主张有顺应自然,对立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等 4. 政治上道家主张“无为而治” 5. 道家的经典是道德经 6. 孔子生活的年代是春秋后期 7.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孔子 8.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礼” 9. 孔子认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是“仁” 10. 孔子在政治上的主张是以德治国,反对苛政 11. 孔子在教育上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的是创办私学 12. 体现了孔子教育公

    11、平观念的是“有教无类” 13. 体现孔子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的是“因材施教” 14.我国最早创办私学、主张教育公平的人是 孔子 15.孔子的弟子将孔子的言论整理成了一本书,这本书是 论语 16.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是生产力发展引发社会变革 17.“百家争鸣”形成的时间是战国时期 18.我国百家争鸣时期的各个学派被合称为诸子百家 19.提倡民贵君轻、施行仁政的思想家是孟子 5 20.推崇法治和中央集权,主张变法强兵的思想家是 韩非子 21.孙子的军事名言有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22.战国时期对各国影响最大的思想派别是法家(韩非子) 23.主张“兼爱”、“非攻”、选贤与能,提倡节俭的是墨子

    12、24.墨子的主要思想是兼爱非攻 25.诸子百家中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儒家 26.百家争鸣的影响是促进了学术和思想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 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考点一考点一 知道秦始皇和秦统一中国,了解秦代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知道秦始皇和秦统一中国,了解秦代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 响。响。 1.秦始皇之所以能够统一六国,最根本的原因是统一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2.秦朝建立的时间和都城分别

    13、是公元前 221 年、咸阳 3.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战争混乱局面的是秦朝 4.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秦朝 5.秦始皇时期,负责替皇帝监察百官的是御史大夫 6.秦始皇时期,负责替皇帝掌管军事的是太尉 7.秦始皇时期,协助皇帝处理政事的是 丞相 8.秦中央政府管辖下的二级行政机构是 郡、县 9.首次采用“皇帝”称谓的是秦始皇 10.秦朝的各级官员获得官位的途径是 皇帝直接任免 11.秦始皇时期取代西周分封制的地方行政制度是 郡县制 12.秦朝统一后采用的统一货币是圆形方孔钱 13.秦朝统一后采用的统一文字是 小篆 14.计量单位度量衡中,“量”表示的单位是 体积 15.计量

    14、单位度量衡中,“度”表示的单位是 长度 16.计量单位度量衡中,“衡”表示的单位是重量 17.秦始皇修建长城的目的是防御匈奴进攻 18.万里长城的起讫地点是西起临洮 ,东至辽东 6 19.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根本目的是加强思想控制,巩固专制统治 20.秦朝疆域广大,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至南海。 21.秦朝时管理今天广东地区的行政机构是 南海郡 22.秦朝“车同轨”的首要目的是出于军事目的,便于对地方的统治 23.秦朝设立的对后世影响比较深远的制度有中央集权制度,郡县制等 24.毛泽东曾说“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个“制”指的是郡县制 考点二考点二 知道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知道秦朝

    15、的灭亡和西汉的建立。知道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知道秦朝的灭亡和西汉的建立。 1.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统治残暴 2.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陈胜、吴广起义或大泽乡起义 3.陈胜、吴广起义爆发于秦朝末年 4.陈胜、吴广起义的时间和地点是公元前 209 年、大泽乡 5.陈胜、吴广起义建立的政权是“张楚”政权 6.陈胜、吴广起义的口号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7.与陈胜、吴广起义相关的成语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8.消灭了秦军主力的人物和战役是项羽,巨鹿之战 9.公元前 206 年公元前 202 年,刘邦、项羽为了争夺帝位展开的长达 4 年的战争是“楚汉 之争” 10.与“楚汉之争”相关的

    16、成语有四面楚歌;十面埋伏;霸王别姬 11.与“楚汉之争”相关的典故有“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12.西汉建立的时间和人物分别是公元前 202 年,刘邦(汉高祖) 13.西汉的都城在长安 14.汉初统治者的首要任务是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 15.汉初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的政策是休养生息 考点三考点三 了解“文景之治”,知道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了解“文景之治”,知道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1.“文景之治”涉及到的人物是汉文帝和汉景帝 2.“文景之治”形成的时间是西汉初年 3.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人是 董仲舒 4.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原因是该思想适应

    17、了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 5.将儒家学说确定为封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是在汉武帝统治时期 7 6.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推进大一统格局,在思想上采取的措施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7.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后,管辖各新封的诸侯国的行政机构是郡 8.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削减诸侯王封国势力的政策是推恩令 9.向汉武帝建议实行“推恩令”以达到削减诸侯势力的人是 主父偃 10.西汉时期,负责监督地方官员的人是 刺史 11.西汉时期,负责监督京师百官和皇族的官员是司隶校尉 12.秦始皇焚书坑儒与汉武帝独尊儒术的目的都是加强思想控制,维护封建统治 13.汉武帝为削弱丞相权力采取的措施是建立中朝制度(内朝) 14

    18、.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15.“秦皇汉武”指的是秦始皇和汉武帝 考点四考点四 通过“丝绸之路”的开通,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通过“丝绸之路”的开通,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1.张骞两次通西域的时间分别是公元前 138 年和公元前 119 年 2.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解除匈奴对西汉的威胁 3.为开辟丝绸之路奠定了基础的是张骞通西域 4.丝绸之路的第一人是张骞 5.西汉时期开始,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主要桥梁的是丝绸之路 6.丝绸之路上运输最多的商品是丝绸 7.陆上丝绸的路线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今新疆

    19、地区,通往中亚、西亚,直到欧洲大秦 8.丝绸之路的起点是长安 9.丝绸之路最远能到达的地点是欧洲的大秦(古罗马) 10.通过丝绸之路,汉朝传出去的技术有丝织品、冶铁、凿井和造纸等 11.丝绸之路沟通的经济文化的两大洲是亚欧 12.西汉为管理西域设置的机构是西域都护 13.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是公元前 60 年,西域都护的设置 14.新疆正式归属中央政权是在西汉 考点五考点五 了解东汉的建立,知道东汉外戚、宦官专权造成的社会动荡;知道佛教的传入和道了解东汉的建立,知道东汉外戚、宦官专权造成的社会动荡;知道佛教的传入和道 教的产生。教的产生。 1.东汉的建立者和都城分别是刘秀(光武帝),洛

    20、阳 2.“光武中兴”出现的时间是东汉初年 8 3.“光武中兴”的相关人物是光武帝刘秀 4.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使东汉王朝走向衰亡的是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恶性循环 5.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形成于东汉后期 6.东汉末年爆发的农民起义是黄巾起义 7.佛教传入中国的途径是丝绸之路 8.我国第一座佛教寺院是白马寺 9.佛教的基本教义是生死轮回、因果报应 10.佛教有利于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是灭欲免苦 11.佛教主张众生平等 12.道教形成时期是东汉后期 13.道教的思想来源是神仙方术和道家思想 14.道教的基本教义是乐生、重生;长生不老,得道成仙 15.道教的特点是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关注现实,重现世的特点 1

    21、6.与道教相关的人物有张角,老子,玉皇大帝、太上老君、八仙等 考点六考点六 知道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知道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1.在军阀混战中,使曹操获得了政治上的优势地位的政策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2.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的战争是 官渡之战 3.官渡之战的时间和交战双方是公元 200 年, 曹操和袁绍 4.官渡之战中曹操烧掉袁绍粮草的地点是在乌巢 5.“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指的是诸葛亮 6.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了基础的战争是赤壁之战 7.赤壁之战的时间和交战双方是公元 208 年,曹操和孙刘联军 8.曹操生活的年代是东汉末年 9. 与“孔明草船借箭”、“周瑜打

    22、黄盖”、“诸葛亮借东风”等相关的是赤壁之战 10.三国鼎立的三国建立的先后顺序是魏、蜀、吴 11.魏国的建立者和都城是曹丕和洛阳 12.蜀国的建立者和都城是刘备和成都 13.吴国的建立者和都城是孙权和建业(今江苏南京) 14.三国鼎立中的三国国号分别是 魏、汉、吴 9 15.三国鼎立的三国实力最强的是魏 16.三国时期台湾称为夷洲 17.三国鼎立局面的评价是实现了国家的局部统一,为大一统奠定了基础,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18.三国鼎立的三国先后被灭的顺序是蜀、魏、吴 19.结束了三国鼎立局面的是西晋 .考点七考点七 知道两晋南北朝的更替,初步了解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通过北魏孝文帝知道两晋南

    23、北朝的更替,初步了解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通过北魏孝文帝 改革,初步理解民族改革,初步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1.西晋统一全国的标志是 280 年,西晋灭吴 2.与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相关的事件是“八王之乱” 3.灭掉西晋的是匈奴 4.东晋的建立者和都城分别是司马睿,建康(今江苏南京) 5.东晋北伐名将是祖逖(相关成语:闻鸡起舞、中流击楫) 6.东晋与前秦之间进行的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是淝水之战 7.古代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有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淝水之战等 8.“十六国”时期,曾统一了黄河流域的少数民族和

    24、政权有氐族苻氏建立的前秦和鲜卑族拓跋 氏建立的北魏 9.“五胡”是指氐族、羌族、匈奴族、羯族、鲜卑族 10.“五胡”内迁后,对我国历史影响最大的少数民族是鲜卑族 11.南朝历经的朝代先后是宋、齐、梁、陈 12.南朝四个王朝都城都是建康(江苏南京) 13.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是宋朝 14.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移的两种主要情况是北方民族迁往中原(五胡内迁)和中原汉族迁 往江南(北人南迁) 15.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巩固自己的统治 16.为了接受先进的汉族文化,主动迁都的历史事件是北魏孝文帝迁都 17.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意义是促进了民族交融和北方经济的发展 18 北魏孝文帝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原

    25、因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19. 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这个潮流指的是 民族交融的潮流 20. 北魏孝文帝改革推行“汉化”的措施有说汉语,改汉姓,穿汉服,与汉人通婚等 10 21. 北魏孝文帝将名字由拓跋宏改为元宏 22. 北魏孝文帝将都城由平城迁到洛阳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考点一考点一 知道隋朝的统一, 了解科举取士制度的创建和大运河的开通; 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知道隋朝的统一, 了解科举取士制度的创建和大运河的开通; 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 1. 隋朝建立的时间、人物和都城分别是 581 年,隋文帝

    26、(杨坚),长安 2. 隋朝统一全国的标志是 589 年,隋灭陈 3. 结束了魏晋南北朝以来长期分裂局面的是隋朝 4. 与“开皇之治”相关的皇帝是隋文帝 5. 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6. 开凿隋朝大运河的皇帝是隋炀帝(杨广) 7. 古代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是隋朝大运河 8. 隋朝大运河的中心点是洛阳 9. 隋朝大运河的最北点是涿郡(今北京) 10. 隋朝大运河的最南点是余杭(今杭州) 11. 古代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的南北终点是余杭和涿郡 12. 隋朝大运河又称京杭大运河 13. 隋朝大运河连通了五大水系,由北到南依次是 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27、14. 京杭大运河分为四段,由北到南依次是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15. 成为沟通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的是京杭大运河 16. 京杭大运河的主要功能是运输 17. 隋朝开凿的京杭大运河在历史上的最大作用是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18. 被称作是“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的是科举制度 19. 科举制度以后,选拔人才的主要标准是才能 20. 科举制正式确立的标志是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 21. 科举制的作用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 了官吏选拔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22. 隋朝末年首先爆发农民起义的地点是山东 23

    28、. 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暴政 24. 隋朝灭亡的标志是 618 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 11 25. 隋朝称今天的台湾为流求 靠点二靠点二 知道唐太宗和“贞观之治”,知道唐玄宗和“开元盛世”,初步认识唐朝兴盛的原知道唐太宗和“贞观之治”,知道唐玄宗和“开元盛世”,初步认识唐朝兴盛的原 因。因。 1.唐朝的第二个皇帝是唐太宗(李世民) 2.与“贞观之治”相关的皇帝是唐太宗(李世民) 3.李世民认识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原因是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 4.唐太宗时著名的谏臣,被唐太宗称为一面“镜子”的是魏征 5.贞观时期著名的宰相有房玄龄与杜如晦(相关成语:房谋杜断) 6.唐太宗完善科举制度的措

    29、施是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7.唐太宗时期科举制最重要的考试科目是进士科 8.武则天完善科举制度的措施有创立殿试制度和武举 9.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是“开元盛世” 10.与“开元盛世”相关的皇帝是唐玄宗 11.“开元盛世”出现于唐玄宗统治前期 12.“开元盛世”时期著名的宰相有姚崇和宋璟 13.把诗赋作为进士科主要考试内容的皇帝是唐玄宗 14.唐朝形成的三个治世局面先后分别是“贞观之治”,“贞观遗风”和“开元盛世” 15.隋朝建立、唐朝得以发展使用的制度有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 16.三省六部制中,负责起草审核执行政令的是(按流程)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17.三省六部制中的“六

    30、部”隶属于的是尚书省 18.唐朝百姓不想服劳役,可以合法利用的方法是交纳实物代替 19.唐太宗李世民善于纳谏的根本原因是 维护自己的封建统治 考点三考点三 以文成公主入藏、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民族和睦与中外文化以文成公主入藏、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民族和睦与中外文化 交流的发展。交流的发展。 1.唐朝时期,被称为“吐蕃”的地方,就是今天的西藏 2.与文成公主和亲的吐蕃藏族首领是松赞干布 3.同意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的皇帝是唐太宗 4.阎立本绘制的、描绘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求婚使节的人物画是步辇图 5.唐太宗时期,前往吐蕃和亲的女英雄是文成公主 12 6.“自从

    31、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相关的历史事件是文成公主入藏 7.“和同为一家”主要是指唐朝与哪个少数民族的关系?吐蕃 8.大昭寺门前的“甥舅会盟碑”体现的是唐朝与哪个少数民族的友好关系?吐蕃 9.被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为“天可汗”的是唐太宗 10.唐太宗之所以被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为“天可汗”的原因是实行开明的民族政 策 11.“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族皆依朕如父母。”体现了唐太宗开明 的民族政策 12.唐朝设置管辖西域天山南北地区的机构是安西都护和北庭都护 13 唐朝时,日本派到中国来的留学生被称为遣唐使 14.遣唐使回国后进行的著名改革是“大化改新” 15

    32、.六次东渡日本,将佛法传播到日本的我国高僧是鉴真 16.与鉴真相关的被日本政府定为一级国宝的是唐招提寺和鉴真塑像 17.玄奘西行的目的是到天竺取经(佛经) 18.玄奘生活的时代是唐太宗时期 19.唐玄奘将西行途中的见闻口述、弟子整理成的书是 大唐西域记 20.我国第一个将天竺佛教、历史、地理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是玄奘 21. 唐朝对外交往的方式有官方交往(遣唐使)和民间交往(鉴真东渡、玄奘西行) 22.唐朝对外交流的特点是双向交流,兼收并蓄 考点四考点四 通过经济繁荣、开放的社会风气和唐诗的盛行,了解盛唐的社会气象。通过经济繁荣、开放的社会风气和唐诗的盛行,了解盛唐的社会气象。 1.唐朝

    33、新发明的农业工具是曲辕犁和筒车 2.曲辕犁的功能是翻土 3.筒车的功能是灌溉 4.唐朝丝织业工艺水平很高,其中以色彩艳丽、纹饰精美冠于全国的是蜀锦 5.唐朝陶瓷器生产水平很高,比较突出的有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 6.唐三彩是以黄、绿、白三种颜色为主,并不是只有三种颜色 7.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当时的国际性大都市是长安 8.长安城特点是布局严整对称,商业繁荣 9.长安城有东、西两市,市是商业区 13 10.长安城内市民居住的地方是坊 11.唐朝时期社会风气是比较开放,社会充满活力,兼容并蓄,人们多显示出一种昂扬进取、 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12.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是唐朝 13

    34、.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 14.被称为诗仙的是李白 15.杜甫被称为“诗圣”;杜甫的诗歌被称为“诗史” 16.李白和杜甫诗歌风格不一样的主要原因是生活背景不一样 17.他的诗直面社会现实, 揭示了统治者的腐化和人民的疾苦。 他的诗歌平易近人, 通俗易懂, 妇孺都会吟唱,深受大众欢迎。“他”是指白居易 18.唐朝著名的书法家有颜真卿、柳公权和欧阳询 19.唐朝著名的画家有阎立本和吴道子 20.吴道子的代表作有送子天王图 21.阎立本代表作有步辇图 考点五考点五 知道“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知道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的局面。知道“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知道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的局

    35、面。 1.755 年,安禄山、史思明发动叛乱,历史上称为“安史之乱” 2.“安史之乱”发生在唐玄宗统治后期 3.安禄山、史思明发动叛乱的目的是夺取中央政权 4.使唐朝国势由盛转衰的事件是“安史之乱” 5.“安史之乱”后逐渐形成的局面是藩镇割据 6.唐朝末年爆发的农民起义是黄巢起义 7.唐朝灭亡的标志是 907 年,朱温建立后梁 8.唐朝灭亡后,中国再次分裂,历史上称为五代十国 9.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的五个政权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历史上 称为“五代” 10.五代的特点是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 11.十国的特点是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也有一定的发展 1

    36、2.五代十国的实质(根源)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13.五代十国的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 14 考点六考点六 知道北宋的建立,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知道北宋的建立,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 1.北宋建立的时间和人物是 960 年,赵匡胤(宋太祖) 2.北宋的都城在东京(今河南开封) 3.与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等事件相关的皇帝赵匡胤(宋太祖) 4.北宋结束的是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并没有统一全国 5.宋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是重文轻武 6.宋太祖通过“杯酒释兵权”解除了禁军将领的兵权 7.北宋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这体现了统兵权与调兵权分开 8.北宋时期往往“兵不识将,将不

    37、专兵”,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军队将领经常调换,定期换 防 9.政治上为加强中央集权,北宋在中央采取的措施是削弱相权 10.北宋采取的削弱相权的办法是分化事权,设置副宰相若干人 11.政治上为加强中央集权,北宋在地方采取的措施是派文臣担任知州 12.为防止知州的权力过大难以控制,北宋采取的措施是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频繁调动州县 长官;在各州府设置通判,分知州的权力;对知州进行监督 13.为了分知州的权力,对知州进行监督,北宋在地方设置了通判 14.经济上为加强中央集权,北宋采取的措施是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在地方设置转运使, 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15.负责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的是转运使 16.北宋

    38、推行重文轻武政策的原因是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 17.重文轻武主要是为了压制武将,但不是轻视武备和军队,宋代对军事很重视 18.宋朝发展了科举制,主要表现在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19.重文轻武的作用是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促进了科教文化的发展 20.重文轻武的弊端是官僚机构臃肿,人民负担沉重,军队战斗力减弱 考点七考点七 知道辽、西夏与北宋的对峙局面;了解女真族的崛起,知道金灭辽及北宋;知道岳知道辽、西夏与北宋的对峙局面;了解女真族的崛起,知道金灭辽及北宋;知道岳 飞抗金的事迹和南宋偏安。飞抗金的事迹和南宋偏安。 1.辽的建立者和民族是耶律阿保机(辽太祖)

    39、,契丹族 2.西夏的建立者和民族是元昊,党项族 3.辽与北宋议和签订的盟约被称为“澶渊之盟” 15 4.“澶渊之盟”议和的双方是辽与北宋 5.北宋与辽的议和是双方实力对比的结果 6.北宋与辽和西夏议和的内容相同点是北宋給辽和西夏岁币 7.北宋与辽和西夏开设的边界贸易场所是“榷场” 8.金的建立者和民族是完颜阿骨打(金太祖),女真族 9.被金灭掉的政权先后有辽和北宋 10.1127 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历史上称为“靖康之变” 11.南宋的建立者和都城是赵构(宋高宗),临安(今浙江杭州) 12.南宋的抗金名将有岳飞 13.岳飞打败金军主力的战役是郾城大捷 14.“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

    40、奴血”出自岳飞的满江红,其中“匈奴”是指女真族(金) 15.岳飞被杀害的罪名是“莫须有” 16.宋(南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宋(南宋)金达成议和 17.宋(南宋)金议和的原因是双方实力对比的结果 18.宋(南宋)金议和又称为绍兴和议 19.宋(南宋)金议和后,南宋统治者满足于现状,偏安江南一隅 考点八考点八 知道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知道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1.宋代从越南引入的水稻新品种是占城稻 2.占城稻的特点是成熟早,抗旱力强 3.宋朝时,跃居粮食作物产量首位的是水稻 4.宋代时,著名的粮仓在长江流域和太湖流域一带 5.“苏湖熟,

    41、天下足”;“苏湖熟,天下足”等谚语体现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6.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区已由广东和福建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7.南方丝织业超过北方是在北宋时 8.宋代丝织业比较发达的地区是四川、浙江 9.宋代棉纺织业比较发达的地区是海南岛 10.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是在宋朝 11.北宋兴起,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瓷都的是江西景德镇 12.南宋时,发展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的是江南地区 16 13.宋代造船业比较发达的地区有广州、泉州、明州 14.宋代最大的商业城市是开封和杭州 15.宋朝时,居住在城市的非农业户口人员,被称作是坊郭户 16.宋代经商时间不受限制的表现是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17.宋代闻名世

    42、界的大商港是广州、泉州 18.宋代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市舶司 19.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交子” 20.“交子”出现的时间和地点是北宋前期,四川地区 21.宋代出现纸币的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纸币便于携带 22.纸币的出现反映了宋代商业贸易的繁荣 23.经济重心南移开始于唐朝中期 24.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是在南宋 考点九考点九 知道成吉思汗的崛起以及蒙古军灭夏、金和南宋;知道元朝的统一。知道成吉思汗的崛起以及蒙古军灭夏、金和南宋;知道元朝的统一。 1.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的是成吉思汗(铁木真) 2.铁木真建立的是蒙古政权 3.蒙古先后灭掉的政权有西夏(1227 年)、金(1234 年)和南宋

    43、(1276 年) 4.蒙古与南宋结盟,南北夹击的是金朝 5.南宋与蒙古直接对峙局面形成的时期是金军灭亡后 6.元朝的建立者是忽必烈 7.元朝建立的时间是 1271 年 8.元朝的都城是大都(今天北京) 9.南宋著名的抗元名将是文天祥 10.文天祥是抗元名将 11.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言的是文天祥 12.元朝统一全国的标志是 1279 年,元军攻灭南宋残部 13.结束分裂局面,实现大一统的王朝有秦朝、隋朝、元朝 14.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是元朝 考点十考点十 通过宣政院管辖西藏,知道西藏在元代正式纳入中国版图。通过宣政院管辖西藏,知道

    44、西藏在元代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1.我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时期是元朝 17 2.元朝时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是回族 3.元朝时设置的,直到今天对我们的行政管理都有影响的制度是“行省制度” 4.直到今天对我们的行政管理都有影响的制度有秦朝的郡县制,元朝的“行省制度” 5.元朝负责管理全国行政事务的是中书省 6.元朝负责全国军事事务的是枢密院 7.元朝负责监察事务的是御史台 8.元朝疆域广阔,统治者根据各地区的情况采取的管理方式是因地制宜 9.在东南地区,元朝设置的管理机构是澎湖巡检司 10 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的是澎湖和琉球 11.元朝的琉球是台湾 12.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澎

    45、湖巡检司 13.在西北地区,元朝设置的管理机构是北庭都元帅府 14.元朝负责管理西域军事事务的机构是北庭都元帅府 15 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是在元朝 16.元朝统辖西藏事务的机构是宣政院 考点十一考点十一 知道宋元时期商业贸易的繁荣;了解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和宋词、元曲的流行。知道宋元时期商业贸易的繁荣;了解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和宋词、元曲的流行。 1.宋元时期的国际大都市有开封、临安和大都 2.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瓦子” 3.“瓦子”出现的原因是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4.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 5.宋元时期戏剧表演

    46、的主要形式是杂剧 6.杂剧形成于宋代 7.宋代就有的今天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 8.宋代称春节为元旦 9.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也称长短句 10.词出现的时间是唐朝 11.宋代最主要的文学形式是宋词 12.宋代著名的词人有苏轼、李清照和辛弃疾等 13.宋代豪放派词人的代表有苏轼,辛弃疾 18 14.宋代婉约派词人的代表有李清照 15.达到“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境界的北宋著名词人是苏轼 16.生活在两宋之交的著名女词人是李清照 17.生活在南宋,文武双全的著名爱国词人是辛弃疾 18.元曲是由散曲、杂剧和南戏等组成的 19.元代最优秀戏剧家的是关汉卿 20.关汉卿的代表作

    47、是悲剧窦娥冤 21.“元曲四大家”有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 22.元曲的特点是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 10.词出现的时间是唐朝 11.宋代最主要的文学形式是宋词 12.宋代著名的词人有苏轼、李清照和辛弃疾等 13.宋代豪放派词人的代表有苏轼,辛弃疾 14.宋代婉约派词人的代表有李清照 15.达到“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境界的北宋著名词人是苏轼 16.生活在两宋之交的著名女词人是李清照 17.生活在南宋,文武双全的著名爱国词人是辛弃疾 18.元曲是由散曲、杂剧和南戏等组成的 19.元代最优秀戏剧家的是关汉卿 20.关汉卿的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 21.“元曲四大家”有关汉卿、马致

    48、远、郑光祖、白朴 22.元曲的特点是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 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考点一考点一 知道明朝的建立。通过皇权的强化和“八股取士”,初步理解皇帝专权的弊端知道明朝的建立。通过皇权的强化和“八股取士”,初步理解皇帝专权的弊端 1.明朝建立的时间和人物是 1368 年,朱元璋(明太祖) 2.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的是明太祖朱元璋 3.秦始皇设置丞相与朱元璋废除丞相的原因都是封建专制皇权的需要 4.“厂卫”制度指的是 东厂和锦衣卫 5.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明朝实行 八股取士 19 6.八股取士的考试内容必须来源于四书五经 7.标志着君臣关系完


    注意事项

    本文(2021年部编版中考历史知识点过关)为本站会员(争先)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