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浙江省舟山市中考语文一模(暨上学期期末)试卷浙江省舟山市中考语文一模(暨上学期期末)试卷 一、句子默写(共一、句子默写(共 1 1 题;共题;共 5 5 分)分) 1. 古诗文名句默写 (1)式微式微,_?_,胡为乎泥中?( 诗经式微 ) (2)挑兮达兮,在城阙兮。_,_。 ( 诗经子衿 ) (3)_,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4)八月湖水平,_。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5)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达四海之内皆兄弟,即使在天边也感觉像邻居一样的诗句是 “_,_”。 (6)杜甫诗“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形象地描绘出洞庭湖的壮阔之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颔联“
2、_,_”与杜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答案】 (1). 胡不归 (2). 微君之躬 (3). 一日不见 (4). 如三月兮 (5). 无为在歧路 (6). 涵虚混太清 (7). 海内存知己 (8). 天涯若比邻 (9). 气蒸云梦泽 (10). 波撼岳阳城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诗词在背诵时不仅要注重读音,更要注意容易写错的 字,填写名句漏填和错填均不得分,一些易错字可结合词义去背诵。对于结合诗文内容填写诗句,学生要 多了解诗词的写作背景及作者的情感, 正确把握内容, 才能准确地判断。 根据平时对诗词名句的积累答题, 注意“躬、兮、歧、涯、蒸、撼”的书写
3、。 二、诗歌鉴赏(共二、诗歌鉴赏(共 1 1 题;共题;共 3 3 分)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小题。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 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2. 诗的前四句写出了常山道人隐居地怎样的环境特点?请作简析。 3. 诗句“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中,“过”字与“随”字用的妙,请作赏析。 【答案】2. 幽静。沿途是莓苔,远望白云缭绕,近看芳草当门。 3. “过”字把雨后松树翠绿的颜色丞相了出来。 “随”字形象的表现了山道峰湖路转,人在随山转折、缘 山寻找“水源,令人有曲径通幽
4、的遐思。 【解析】 【分析】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反复诵读全诗,白云絮絮,缭绕小渚。“依”字有意趣,越溪而至,近 看则“春草闭闲门”,蓬门长闭,碧草当门,道士不在寓所。如果说一路莓苔给人幽静的印象,那么这里 的白云、芳草、静渚、闲门,则充满静穆淡逸的氛围。渚是“静”的,白云、芳草也是静静的。门“闲”, 不遇之人,来访者不期然而然的心境也“闲”。一切都显得恬静自然,和谐默契,不受丝毫纷扰。在自然 景物的观照中,悄然融入自在平静的心绪,来访不遇的怅然,似乎被这清幽、宁静的环境,带有内省参照 的“禅意”所冲化,渐趋恬然。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句子的理解。一切景
5、语皆是情语,“随”字简洁,山道纡绕,峰回路转,随山探源, 缘水经山。其间林壑深秀,水声潺潺,都由这个“随”字导人神游,启迪丰富的“曲径通幽”的想象。上 句“过雨看松色”,或指道士居所“门外景”,或指“随山”时的景致。“过雨”暗示忽然遇雨,诗人仅 仅用一“过”字表示它的刚刚存在,而着意于雨霁云收之后翠绿生新的松色。“过”字,把阵雨带来的清 新宜人的气息、物色,轻松自然地托显出来,同时也隐隐带出漫步山道的时间进程。诗句表现了诗人内心 的惬意与愉悦。据此可作答。 【点睛】译文:一路上经过地方,青苔小道留下鞋痕。白云依偎安静沙洲,春草环绕道院闲门。新雨过 后松色青翠,循着山路来到水源。看到溪花心神澄静
6、,凝神相对默默无言。 三、课内阅读(共三、课内阅读(共 1 1 题;共题;共 7 7 分)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家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 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4. 这则寓言选自_ 。 5.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6.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中的“此”指的是什么? 7.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_。 【答案】4. 吕氏春秋(或:吕览) 5. 得到一个人的劳力(使唤)
7、,不是在井中得到一个人啊。 6. “此”指的是对挖井后节省一个人的劳力,却误传为挖井挖到一个人,未经调查分析就传播开这样一种 情况。 7. 对于传闻, 要以审慎的态度进行分析、 甄别, 不要轻易相信传闻, 也不要轻易传播未经证实的传闻。 (或: 不要轻信传闻,应仔细辨别,深入调查研究。 )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穿井得一人出于吕氏春秋 ,其又称吕览 ,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 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得,得到。之,的。使,使唤。于,在。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分析。1)句子翻译。求闻
8、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像这样寻找到的传闻,还不如没有听到。可 知“此”是“这样”的意思,是文章中这个“传闻”发展的过程的意思。故“此”指:丁氏挖井后节省一 个人的劳力,却误传为挖井挖到一个人,未经调查分析就传播开这样一种情况。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主题。寓言的启示或者道理一般是对故事中的人或动物的行为、 想法进行讽刺或者表扬。 结合“求 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可知,对于故事中那些邻居那种不经调查就胡乱传闻的行为是批评的。因此道理 是: 对于传闻, 要以审慎的态度进行分析、 甄别, 不要轻易相信传闻, 也不要轻易传播未经证实的传闻。(或: 不要轻信传闻,应仔细辨别,深入调查研究。 ) 【点睛】
9、译文:宋国的一户丁姓人家,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到远处去打水浇田,常常一个人居住在外 面。等到他家打了水井的时候,丁氏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了一个人。”听了的人就去传播:“丁 氏挖井挖到了一个人。”国都的人都在谈论这件事,被宋国的国君听说了这件事。宋国国君派人向丁氏问 明情况,丁氏答道:“只是得到了一个人的劳力,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像这样寻找到的传闻, 还不如没有听到。 四、课外阅读(共四、课外阅读(共 1 1 题;共题;共 4 4 分)分) 文言文阅读。 童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 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
10、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 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 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8. 请你说说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项为之强 _方 出神_鞭 数十_ 9. 请你翻译下面语句。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10. 第四段中的“庞然大物”指的是:_,所拔的“山”指的是:_,所倒之“树”指的是: _ 11.
11、文中出现了几个成语,请写出两个来_。 12. “我”从小就有如此情致,以致后来成为文学家,请简要说说你怎样才能成为这样有情趣的人? 【答案】8. (1). 同“僵”,僵硬 (2). 正 (3). (用鞭子)打、鞭, 9. 夏天的蚊子鸣声如雷, 就暗地里想像成群鹤在天空中飞舞。 一吐舌头就将两个虫子完全吞到肚子里。 10. (1). 癞虾蟆 (2). 土砾凸者 (3). 丛草 11. 庞然大物怡然自得夏蚊成雷 12. 有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要热爱生活,要学会观察和想象;还要有爱心;有审美情趣和审美心 理。 【解析】 【分析】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 解答此类题
12、目, 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 尤其注意通假字、 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句意:脖颈都为此而变得僵硬了。为:因为。 句意:正看得出神。方:正。 句意:鞭打了几十下鞭: (用鞭子)打、鞭打。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 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 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私,暗地里。于,在。 重点词:尽,完全。为,被。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从“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
13、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神游其中,怡然自得”“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可知,“庞然大物”指的是癞虾蟆, 所拔的“山”指的是土砾凸者,所倒之“树”指的是丛草。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积累能力。由文中“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为之怡然称快”“忽有庞 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分析,本文出现了夏蚊成雷、怡然自得、庞然大物等几个成语。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及主题的理解能力。全文可分为两部分。第一段为第一部分,总写童年视觉敏锐, 喜欢细致地观察事物,常有意想不到的乐趣。第二段至篇末为第二部分,具体写童年观察景物的奇趣。这 篇散文表现了作者儿
14、时富于想象、幻想的一段趣事,文字朴素自然,情感真挚,语言生动。沈复从小就有 如此情致,以致后来成为文学家所以,我们从小就应该加强对童真,童趣的培养,而不仅仅注重课内的知 识,课外的知识对于成为一个文学家也同样重要。 【点睛】参考译文: 夏天蚊子的叫声像打雷一样,我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心里这么想,那成千成百的蚊子果然都变成 仙鹤了;我抬着头看它们,脖颈都为此而变得僵硬了。我又将几只蚊子留在素帐中,用烟慢慢地喷过去, 让它们在烟雾中飞着叫着,我把它当做一幅青云白鹤的景观,果然就像鹤唳云端一样,我为这景象高兴地 拍手叫好。 我常在土墙高低不平的地方,在花台杂草丛生的地方,蹲下身子,使自己和花台
15、相平,聚精会神地观察, 把草丛当做树林,把虫子、蚂蚁当做野兽,把土块凸出部分当做山丘,凹陷的部分当做山谷,全神贯注地 沉浸在想象之中,心情愉悦自觉是一种满足。 有一天,我看见两只小虫在草间相斗,蹲下来观察它们,兴趣正浓厚,忽然有个极大的家伙,掀翻山压倒 树而来了,原来是一只癞蛤蟆,舌头一吐,两只虫子全被它吃掉了。我那时年纪很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呀 的一声惊叫起来。待到神情安定下来,捉住癞蛤蟆,鞭打了几十下,把它驱赶到别的院子里去了。 五、现代文阅读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倾斜 65 度的阳光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倾斜 65 度的阳光 孙道荣 阳光穿过云层,越过前面大楼的楼顶,闯进了我们的办公室。连
16、续阴雨了十来天,天终于放晴了。 他急匆匆走到我身边,向我请假,说要回家一趟。我看看时间,下午两点一刻。每次,只要天气晴 朗,他都会在这个时间,请上半个小时假,回家转转。我对他的家庭情况了解并不多,只知道他和奶奶生 活在一起,他是个孤儿,是奶奶将他一手带大的。如今奶奶年纪大了,一个人在家不安全,常回去看看, 是对的。好在单位离他家不远,骑车十来分钟就到,所以,每次我都会准假。我只是不太明白,他为什么 总是选在这个时间回去。 正好要到他家附近的一个单位谈一笔业务。我说,那我们一起去吧,你顺便到家里转一下,然后我 们一起去谈业务。 骑着车,穿街过巷,阳光时而温暖地洒在我们身上。拐进一条小巷,在一幢灰
17、旧的居民楼前,我们 停了下来。四周都是高楼大厦,这幢老楼显得特别矮小,前面高楼的影子,像笼子一样,将老楼罩住。他 说,我家就住在这里,进去坐坐?我点点头。走进楼洞,眼前骤然一暗,眼睛一时难以适应。 二楼。他掏出钥匙,打开了门。屋里很暗,里屋传来一个老太太的声音:“是彬啊,你回来啦?” 彬是他的名字。他大声应道:“奶奶,是我,还有我的领导,也顺路来看看你。” 他招呼我在客厅坐下, 便匆忙走进房间,抱了一床被子,走到阳台上,然后又回到房间,搀扶着一位老太太,慢慢走了出来。我 站起来,向老人问好。老人颤巍巍笑笑。 他将老人搀到阳台上,我赶紧帮忙,上前将阳台的门拉开。很逼仄的老式阳台,摆着一张躺椅,躺
18、 椅上铺着一床棉被,几乎将整个阳台占满了,边上放着几盘花草。他将奶奶扶到躺椅上。我看到,一束阳 光正好洒在椅子上,那是从前面两幢高楼的间隙照射过来的。老人眯着眼睛,笑着说:“老天终于放晴了, 今天的太阳真好啊。”他帮奶奶压好被子,说:“天气预报说,后面几天都是晴天呢。” 老人用手遮在额前说:“那敢情好哇。好了,彬,你快去上班吧。”他附在奶奶耳边轻声说:“那 等会儿你自己回房间时,小心点啊。” 告别老人,走出门,他忽然站住了,和我聊起来。他说,因为前面的楼太高,阳光都被遮挡住了, 每天只有下午两点半到三点半这一个小时,才能透进一点阳光,照到阳台上。这个时间的光线,与地面正 好处在 65 度角。他
19、说,奶奶年纪大了,身体不好,腿脚也不方便,不能下楼晒太阳了,所以,只要是晴天, 有太阳,他就会回家,帮奶奶在阳台上放好躺椅,铺好被子,然后把奶奶搀到阳台上,躺着晒晒太阳。 原来是这样。我重重地拍拍他的肩膀。曾经有段时间,我对他上班中途请假,还有点看法呢。难得 他这么孝顺,这么细心,这么周到。 他叹口气,告诉我,小时候,他家前面的大楼,就一幢幢矗起来了,惟独他们这幢老楼,一直未拆 迁。高高的大楼,将他们家整个笼罩在阴影中,晾晒的衣服,其实都是阴干的。时间一久,整个老楼,都 散发着一股霉味。但是,很奇怪,冬天,他盖的棉被,却总是暖暖的,蓬蓬松松的,弥散着一股阳光的气 息。后来他才知道,只要天气晴朗
20、,有太阳,奶奶都会准时赶回家,将他床上的棉被,拿到阳台上晒。太 阳能照到他们家阳台上的时间,只有那么短短的一个小时,所以,奶奶拿去晒的,总是他的棉被。 他的眼睛湿湿的。他说,小时候,他穿的衣服,总是干干净净的,从他身上,几乎嗅不到老楼霉旧 灰暗的气息。他说,奶奶把所有能照到他们家的阳光,都收到他的衣服和被子上了。他坚定地挥挥手说, 现在,我最大的目标,就是尽快买一幢能经常沐浴阳光的房子,让奶奶在阳光下安享晚年。 回头,前面大楼的影子,已经笼罩了这幢老式居民楼,但我却隐约看见,另一束阳光,一直照射着 它,温暖,明亮,持久。 13. 文中的“彬”为什么总选择下午二点一刻这个时间回家? 14. 开头
21、第段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15. 请根据文章内容,梳理“我”作为线索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 16. 体会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奶奶把所有能照到他们家的阳光,都收到 他的衣服和被子上了。 17. 文章最后一段说的“另一束阳光”指什么? 18. 谈谈你读了本文后的感受和体会。 【答案】13. 他家的楼被四周高楼罩着,采光不好,只有这个时间才能透进一点阳光。奶奶年龄大了,身体 不好,他回家搀扶奶奶到阳台上晒太阳。 14. 环境描写;烘托出人们渴望阳光的心情,为下面写“彬”请假回家搀扶奶奶晒太阳做铺垫。 15. 奇怪误解理解感动 16. 让阳光照射意思,形象地写出奶奶对彬的倾心关爱,表现出
22、彬对奶奶的感激之情。 17. 亲人之间的相互关爱、相互的温暖。 18. 示例:我们要学会感恩;我们要将尊老爱幼的美德发扬光大。 【解析】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结合题意分析,可知第 8 段“因为前面的楼太高,阳光都被遮挡住了,每天只有 下午两点半到三点半这一个小时,才能透进一点阳光,照到阳台上。这个时间的光线,与地面正好处在 65 度角。他说,奶奶年纪大了,身体不好,腿脚也不方便,不能下楼晒太阳了,所以,只要是晴天,有太阳, 他就会回家,帮奶奶在阳台上放好躺椅,铺好被子,然后把奶奶搀到阳台上,躺着晒晒太阳”写出了“彬” 总选择下午二点一刻这个时间回家的原因。据此整理答案即可。
23、【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环境描写。由“阳光”“云层”“放晴”不难判断出属于环境描写。环境描写的作用一般是交代 人物活动的场景,渲染气氛,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烘托人物形象、心情或生存状况,为下文作铺垫、推动 情节发展等。在此基础上,结合文章语言环境分析,此处环境描写,“闯进”“终于”,烘托出人们渴望 阳光的心情,结合下文写“彬”请假回家搀扶奶奶晒太阳的情节,可知此处的景物描写的作用还为下文做 铺垫,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作者情感的梳理概括。首先通读全文,情感变化是随情节推进而变化的。根据题目中已给出的 提示,对应原文内容,找到或总结出每一个情节中能体现作者情感的关键词语
24、即可。“我只是不太明白, 他为什么总是选在这个时间回去”“曾经有段时间,我对他上班中途请假,还有点看法呢”“原来是这 样”“难得他这么孝顺,这么细心,这么周到”写出了“我”对“彬”的行为由奇怪到误解,最后理解, 以致于感动的心理过程。 【16 题详解】 本题考查炼字。要分析其本义和语境义。尤其要结合文章主旨分析其语境义。理解“收到”的语境义要结 合上文“只要天气晴朗,有太阳,奶奶都会准时赶回家,将他床上的棉被,拿到阳台上晒。太阳能照到他 们家阳台上的时间,只有那么短短的一个小时,所以,奶奶拿去晒的,总是他的棉被”分析,是让阳光照 射的意思,形象地写出奶奶对彬的倾心关爱,“他的眼睛湿湿的。他说,
25、小时候,他穿的衣服,总是干干 净净的,从他身上,几乎嗅不到老楼霉旧灰暗的气息”表现出彬对奶奶的感激之情。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句意。要结合文章内容理解其深层含义, 文章叙写了奶奶和彬之间相互关爱的故事, 结合“一 直照射着它,温暖,明亮,持久”可知,“另一束阳光”指亲人之间的相互关爱、相互的温暖。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谈启示的能力。首先要理解文章蕴含的道理,然后联系实际来谈启示。“彬”请假回家搀扶奶奶 晒太阳,报答奶奶对自己的倾心关爱,告诉我们要学会感恩;奶奶和彬之间温暖人心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尊 老爱幼。然后结合实际,谈自己在生活中,如何做一个懂感恩、尊老爱幼的人。 阅读父亲的油
26、菜花一文,回答下列小题。 父亲的油菜花 曾剑 (1)时光逝去二十年,我早已步入军区机关,成为一名军旅作家。但那漫山遍野的金色的油菜花却一 直摇曳在记忆深处。 (2)那时,春节刚过,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乡村静下来。我整日不出屋,坐在床头,等待父亲的脚步 声。我常常是从清晨等到深夜,在风吹松枝的瑟瑟声里,慢慢睡去。 (3)父亲每天都出门,去给我借学费。他心里清楚,正月里,山里人讲禁忌,不愿拿钱借人,但他仍 坚韧执着地四处去借。 (4)“先到学校去吧,我借到了,就给你送去。”那天早晨,父亲说,是一种商量的语气。我们的目 光相撞,我捕捉到的,是他满眼的愧疚。 (5)我眼前浮现出开学时教室里的情景:交了学
27、费领到书的同学,满脸喜悦,有的拿着新书,在课桌 间追逐嬉闹,有的坐在座位上,把书翻得哗哗直响。而我,坐在教室一角,像鸵鸟一样将头埋在手臂间, 不敢看别人。此时我分明能感知同学们的目光,将我那点可怜的自尊,一点点吞噬。从小学到初中,开学 时的状况大都如此,我挺过来了。但现在,我突然对那喧哗与骚动的教室充满着惶惑与恐惧。我已经是一 名高中生了,人大了,自尊心更强。拿不着学费,我选择逃避。 (6)我没有回应父亲。他就又出去了。他的脚迈过门槛那一刻,回过头,目光却并没看我,而是盯着 堂屋的墙角,仿佛是在同墙说话。他说,你等着,我再去借。 (7)一连几天,父亲依然空手而归。 (8)正月十五的鞭炮响彻山村
28、,炸得我心里一阵慌乱。正月十六,学校将正式上课。拖至正月十六还 不去报到的,往往就自动辍学了。夜的黑从头顶压下来,我倒床便睡。 (9)记不清什么时候,父亲喊我起来,说,走,跟我到有康的小卖店去。 (10)于是,我跟着父亲去借钱。有康是我家转弯抹角的亲戚,论辈分我叫他表舅。他在村口的三岔 路开了一家小卖店。 (11)有康在柜台里的床上半卧。父亲在柜台外那张椅子上坐了,我就站在父亲身边。静坐一会儿, 父亲直了直腰,他想说借钱的事,但他扫一眼有康那张倦怠的不耐烦的脸,到底没说出来。父亲只说我, 说我的学习成绩好,不读书可惜。 (12)父亲一边说着,一边拿眼瞅有康。有康那张脸,并没有因我的成绩好而变得
29、和蔼。父亲站起来, 走到有康身边,隔着柜台,微低头,弯腰,膝盖好像也有些弯曲。他仰头看着有康,很执着的样子,清了 清嗓子,正准备张口借钱,有康抢先封住了父亲的嘴。有康说:“现在生意不好做,你是知道的。四周的 几个村子,倒是上这里买货,都是赊账,我都快撑不下去了。” (13)我看见父亲像被人抽了脊椎骨似的突然矮了下去。 (14)我们走出小卖店,头顶那轮月,已偏向西天。月缺一角,天并不晴朗,不时有淡黑色云在月前 掠过。 (15)“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父亲说。我明白父亲为什么说这句话,他是在暗示我。明天一切都会 好起来,但是,我已经不相信明天了。父亲借钱时那个可怜的样子,深深地刺痛了我,我决定辍学,
30、打工 去。 (16)夜在黎明中醒来。我像村子里别的打工仔一样,一个蛇皮袋,塞着我的铺盖,向镇上走。在那 里,我将坐上远去的车。 (17)父亲送我,他在前面走。出了村口,他没走大路,选择了一条田间小道。我知道父亲的想法, 他怕碰见熟人,怕熟人看见我上不起学。 (18)太阳露出瑰丽的光,天似乎是豁然亮了。父亲突然停下来,指着满田的油菜说:“你看,咱家 油菜花开了。”我扫了一眼,眼前一片碧绿。父亲说:“你仔细看。”我顺着他的手指,果然看见一株金 黄色的油菜花,就在离我们几步远的地方。父亲说:“要不,你还是上学校去吧,这油菜花都开了,太阳 一晒,三两天就全开了。过些日子,天暖和了,就会结籽,籽饱满了,
31、熟了,就是钱,够你交学费的。” (19)父亲是在同我商量,更像是在乞求。他一直不正视我,只看着那朵金黄色的油菜花。 (20)就在那一刻,我看见满山的矮松、碧绿的油菜,还有万绿丛中那朵金黄色的油菜花。阳光洒在 油菜花上,美得令我心动。我感到天地陡地 一亮。这么多天,心里的阴霾被那一片金黃驱得无影无踪。我 心中燃起希望。晨露沾在油菜花上,晶莹剔透。有一滴露珠,被松雀的鸣叫震落,似乎滑进了我的心田。 我感到它的清凉,几天来,压在心中的不快被它冲刷走了。我的眼前,幻现出漫山遍野的油菜花,一股金 黄色的希望在心中升腾。我的腿软了下来,似乎已无力迈向小镇。我静静地站在那里。父亲趁机从我手中 接过蛇皮袋。我
32、们转身沿着相反的方向,朝着学校走去。 (21)高中三年苦读,成就了我的军校梦。毕业后,我步入军区机关,成为一名军旅作家。而父亲, 依然在山里。他老了,70 岁了。我不让年迈的他再种田,他说,水田侍弄不动了,旱田还是要种的。 (22)于是,父亲只种油菜。 (选文有删改) 19. 阅读文章(2)(20)自然段,根据提示梳理故事情节。 “我”等待父亲借钱_“我”心中燃起希望_ 20. 请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文章第(12)自然段画线句子。 父亲站起来,走到有康身边,隔着柜台,微低头,弯腰,膝盖好像也有些弯曲。 21.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A. 父亲明知正月里,山里
33、人讲禁忌,不愿拿钱借人,但仍然坚持去为儿子借学费,多次碰壁还是坚持去借 钱,表现了父亲疼爱孩子,坚韧执着,不轻言放弃的性格特点。 B. 第(19)自然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油菜花盛开时美丽的景象,表达了父 亲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C. 第(20)自然段中加点词语“陡地”,是“突然”的意思,当“我”看到阳光洒在金黄的油菜花上的那 一刻,内心突然受到震撼,由之前的沮丧、失望发生了变化,燃起了希望。 D. 毕业后,“我”步入军区机关,成为一名军旅作家。“我”不让年迈父亲再种田父亲说,水田侍弄不 动了,旱田还是要种的。于是,父亲只种油菜。 E. 全文采用对比的写法,并综合运用了
34、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生动地描绘了“我”在 学校里刻苦学习的状态,表达了我对学校老师的怀念之情。 22. 结合全文,请分析文章题目“父亲的油菜花”的含义。 【答案】19. (1). “我”跟着父亲去借钱 (2). “我”决定辍学打工 (3). “我”朝着学校走 去 20. 动作描写,生动准确地写出父亲为了给“我”借钱,宁可放下自尊时可怜、卑微的样子,体现了父亲的 执着和对“我”的爱及“我”对父亲的心疼。 21. BE 22. 表层含义:父亲种的油菜花。深层含义:父亲的油菜花寄予了父亲的爱、希望,父亲的坚韧、执着,同 时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感激。 【解析】 【19 题详解】 试题分
35、析:考查对文章的内容梳理和概括。阅读文本,理清故事情节,根据题目要求筛选相关的词句概括 作答。答题时要尽可能仿照题目中的示例形式作答。分析题干可知,概括的时候要以“我”为叙写对象。 文章 17 段叙写“我”等待父亲借钱;814 段叙写“我”跟着父亲去借钱;第 15 段叙写“我”决定辍学打 工;1719段叙写“我”心中燃起希望;第 20段叙写“我”转身朝着学校走去。据此填写作答。 【20 题详解】 试题分析: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赏析的句子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修辞,或是表 达方式,或是遣词造句,或表现手法,表现的情境等。赏析时,要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通常解题思路 是:先写出句
36、子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语句“父亲站起来,走到有康 身边,隔着柜台,微低头,弯腰,膝盖好像也有些弯曲”,运用的是动作描写,用“微低头,弯腰,膝盖 好像也有些弯曲”生动传神地写出父亲为了给“我”借钱时可怜、卑微的样子,真心希望能够借到“我” 上学的费用,表达了父亲对“我”的爱,同时,也表达了“我”对父亲的心疼。 【21 题详解】 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文章第 19画线句子“他一直不正视我,只看着那朵金黄色的油菜花” 运用的不是对偶修辞,是对父亲神情的描写;表达的也不是“父亲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而是父亲看到 这金黄色的油菜花,便感觉看到了希望,表现的是父亲
37、决意让“我”重返学校的心理。所以,B项的理解是 错误的。 文章略写“我”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只用“高中三年苦读”一笔带过; 本文叙写的主要人物是“父 亲”,也不是“老师”。故 E 项也是错误的。据此,答案为 BE。 【22 题详解】 试题分析:考查对标题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关键要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依据内容和主旨理解题目 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标题中的关键词往往为一种具体事物,具有多层含义,除了表面上意义之外,文 章还赋予了它更深刻的内涵,要深入思考结合主旨挖掘出来。题目“父亲的油菜花”表层含义是指“父亲 所种在田野里油菜花”;深层含义:“油菜花”凝聚着父亲对“我”热切的期望,凝聚着父亲和“
38、我”对 未来生活的希望,蕴含着“我”对父亲的理解、感恩、热爱之情。据此概括作答。 六、作文(共六、作文(共 1 1 题;共题;共 5 5 分)分) 23. 作文。 我们成长过程中,有过许多撩拨心弦的记忆:亲人的呵护、师长的教诲、同伴的启迪、书香的熏陶 这些记忆如同呵护的春风,关爱的雨露,友善的阳光,滋养着我们心灵的成长和心智的成熟。 请根据你对上述文字的理解,结合你 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以“成长路上的阳光”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字数不少于 600 字。 (2)字迹工整,书写清楚。 (3)不得出现真实的人 名、校名。 【答案】范文: 成长路上的阳光 那年,我有了
39、第一本书。不像别的孩子,我对书中的插画几乎视而不见。 然而,一旦夜幕拉下,我就攥紧妈妈的手,瞪着大眼,竖直耳朵,把期盼的目光聚焦,听她在双唇的 张合间把故事幻化成甜蜜的糖,在蜜糖沁入心间时美美地睡去。 当黑暗被赶走, 朝阳匆匆地突触一缕红弧, 光线把我的成长路照亮,促使我前进。 小学,我的书架陆续接待了几十位客人。也不谦让,它们争抢着要排在最显眼的位置。闲暇之余,我 便捧起一本,让和风把书页拂响,让百合的花影跳跃在纸间。书中的人物总是那么打动人心,令我常常为 齐天大圣降妖除魔而拍手叫好;常常蹲在草丛中,推开一片绿叶,满心激动地咧着嘴,晃动着脑袋寻觅小 人国的踪迹; 常常在月黑风高之夜蜷缩在床角
40、, 担心邪恶女巫的到来透过心灵的橱窗,我欣喜地望到, 那缕曙光逐成半圆,终为一轮,从地平线下一跃而出,照得我格外温暖。 几年前,家里增添了一台电脑。我眼放光芒,开始走进这虚拟世界中寻找更多的乐趣。我曾跟随一个 采蘑菇的管道工畅游在它的欢乐国度,吃下无数蘑菇,吃出无尽欢愉。我全然忘却了我的挚友曾经伴 我走过了金色童年,如今竟被游戏中的虚幻形象所取代。于是它们落寞地躲在书柜里,无声地落泪。苦涩 的泪水染黄了纸,蚀皱了角不经意间瞥向窗外,光线似黯淡了几分,慵懒地掠过树冠,不再光顾我成 长的路。 昨日,我整理房间,无意间撞到书架,一本夏洛的网失足坠落。“砰”,震得我惊心动魄。再看 它,险些摔得粉身碎骨
41、。弯腰到九十度,书中夏洛的形象在如山如海的尘封记忆中忽地清晰起来,一阵一 阵,刺痛着我的大脑。那只善良的蜘蛛开始在脑海中吐丝,逐渐织成一张回忆的网,把我对它的感情牢牢 缠住。心头开始漾起波纹,久久无法平息 此后,我不断将昔日的记忆洗刷干净,毕竟它们是我的挚友,永伴身边;是我的财富,终身受益;是 阵阵清风,荡涤心灵;是丝丝细雨,拭去尘埃 成长路上,我们再次相遇。撞倒了年华,漏过了离殇。七彩的阳光斑驳了满天的蓝,折射进我的心灵。 我坚信,这片阳光定会更加耀眼,永恒在心间。 【解析】 【详解】这是一道命题作文。主题是关于“成长”,成长是一条道路,是一个过程。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 都离不开别人的关怀,
42、首先来自父母,然后是老师、同学、朋友、亲人,也有来自社会上的陌生人的。题 目“成长路上的阳光”,关键词是“阳光”,这里应该是比喻义,即提示语提到的亲人的呵护、师长的教 诲、同伴的启迪、书香的熏陶等。因此,我们在写作时,可以选取来自某一个人的关怀,比如父母、朋友 等,他们在自己的成长路上是怎样陪伴关怀自己,让自己感受到了“阳光”般的温暖;也可以选取几个不 同的人物,写出他们在自己成长路上的帮助和关心,比如父母的关爱、老师的教诲、同学的帮助等,各选 取一个事例,写母爱、师情、友情对自己成长的影响。根据提示语中的“书香的熏陶”可知,题目中的“阳 光”也可以不写人,写书香带给自己的启迪和影响等。需要注意的是,文题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语言生动, 含义丰富。因此,在文章结尾一定要通过优美的议论抒情语句来抒发自己在成长路上感受到的“阳光”般 的温暖,对文章进行总结,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