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02020- -20212021 学年度第二学期邗江区第一次模拟语文试题学年度第二学期邗江区第一次模拟语文试题 说明:说明: 1.1.本试卷共本试卷共 6 6 页,计页,计 2222 题(包含单项选择题:第题(包含单项选择题:第 2 2、3 3、4 4、5 5 题) ,满分题) ,满分 150150 分,考试时间分,考试时间 150150 分钟。分钟。 2.2.答题前,请务必将个人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准确无误地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答题前,请务必将个人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准确无误地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3.3.所有的试题都必须在专用的所有的试题都必须在专用的“答题卡答题卡”上
2、作答,选择题用上作答,选择题用 2B2B 铅笔作答,非选择题在指定位铅笔作答,非选择题在指定位 置用置用 0.50.5 毫米书写黑色字迹的水笔作答。在试卷或草稿纸上答题无效。毫米书写黑色字迹的水笔作答。在试卷或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我是星星,我是太阳,我是天空绽放的一束光芒;我是海燕,我是雄鹰,我是准备飞翔的一我是星星,我是太阳,我是天空绽放的一束光芒;我是海燕,我是雄鹰,我是准备飞翔的一 双翅膀。九年寒窗,我有坚持,我有勇气,我有能量,因为我不能辜负那个梦想开始的地方。双翅膀。九年寒窗,我有坚持,我有勇气,我有能量,因为我不能辜负那个梦想开始的地方。 一、积累运用(一、积累运用(3030 分)
3、分) 梦想开始的地方也许在浪漫的语文课堂梦想开始的地方也许在浪漫的语文课堂 刚踏进初中,语文老师说: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 新。 这就是语文的世界。 不管是壮阔雄奇的, 还是细微精致的, 不管是缤纷热烈的, 还是深沉肃 m ( ) 的,它都能有声有色地展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人生的意 义,是一件大有裨 ( )益的事情,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慢慢的、潜移默化的。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 (1) 。这并不是耸人听闻 。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 丰富情感极重要的途径,这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共识。
4、 1. 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肃 m ( ) 裨 益( ) 2. 横线(1)处填入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即使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却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 B. 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 C. 既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那么他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 D. 只要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学位,他就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 3. 与选文中“耸人听闻”意思相近的成语是( ) A. 骇人听闻 B. 毛骨悚然 C. 危言耸听 D. 触目惊心 4. 下面句子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
5、不管是壮阔雄奇的,还是细微精致的,不管是缤纷热烈的,还是深沉肃 m的,它都能有声有色地展现。 解说:这个句子使用的标点符号正确。 B. 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人生的意义,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 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慢慢的、潜移默化的。 解说:这个句子没有语病。 C. 踏进初中 东风花柳 三千字 有声有色 解说:这四个短语的结构类型各不相同。 D. 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 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 、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 重要的途径,这 已 经成为很多人的共识。 解说:这个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词性依次是动词、名词、副词、代词。 【答案】1. (1). 穆 (
6、2). b 2. B 3. C 4. D 【解析】 【分析】 【1 题详解】 肃穆(s m ) :意思是严肃庄重。裨益(b y ) :益处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句的补写。 A.“即使却”搭配不当; B.“纵然也”表示假设关系,符合语境; C.“既然那么”表示因果关系,不符合语境; D.“只要就”表示条件关系,不符合语境。 故选 B。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运用成语。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 毛骨悚然:形容人碰到阴森或凄惨的景象时极端害怕的感觉; 危言耸听:故意说吓人的话使听的人吃惊; 触目惊心:看到某种严重的情况引起内心的震动; “危言耸听”和选文中
7、的“耸人听闻”都是指故意说些夸大的吓人的话,使人惊疑震动。故选:C。 【4 题详解】 A.有误, “不管是壮阔雄奇的,还是细微精致的”和“不管是缤纷热烈的, 还是深沉肃穆的”是并列分句, “还是细微精致的”后面应为分号; B.有误,“慢慢的”和“潜移默化的”语义重复,应删去一个; C.有误,“踏进初中”是动宾短语,“东风花柳”“有声有色”都是并列短语,“三千字”是偏正短语。 故选 D。 5. 在浪漫的课堂上, 我们明白了梦想会让人闪闪发光。 以下对文学作品内容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诸葛亮在出师表一文中,怀揣“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梦想,激励后主要励精图治,而自己也为 汉室鞠躬尽
8、瘁,一篇书表足见一位老臣“报先帝、忠陛下”的赤诚之心。 B. 法国作家让乔诺在植树的牧羊人中讲述了一位离群索居的牧羊人,通过半世纪坚持不懈的努力, 把荒漠变成绿洲。梦想变成了现实,他的经历证实了“孤独者也能找到幸福”。 C. 战国孟子是儒家代表人物,他在富贵不能淫里探讨了“何谓大丈夫”的问题,阐明了义重于生、义 重于利的道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主张。 D. 当代作家贾平凹在一颗小桃树中采用插叙方式,回忆了小桃树的生长过程和自己的人生经历,借此 抒写自己的理想和情志。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C.鱼我所欲也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的道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主张。 故选 C。
9、6. 有多少文人墨客用诗文记录自己为梦想不断追求的心路历程,请你将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 (1)_,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 (2)出淤泥而不染,_。 (周敦颐爱莲说 ) (3)_,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 (4)_,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 (5)人生自古谁无死,_。 (文天祥过零丁洋 ) (6)拣尽寒枝不肯栖,_。 (苏轼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 (7)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达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精神的诗句: _,_。 【答案】 (1). (1)长风破浪会有时 (2). (2)濯清涟而不妖 (3). (3)夜阑卧听风吹雨 (4). (
10、4) 老骥伏枥 (5). (5) 留取丹心照汗青 (6). (6) 寂寞沙洲冷 (7). (7) 沉舟侧畔千帆过 (8). 病树前头万木春 【解析】 【详解】注意以下字形特别容易写错:濯、涟、阑、骥、枥、汗青等。 7. 岁月如歌,我们的初中生活即将结束,语文课上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制作班级青春纪念册,请根据情境 完成下面实践活动。 (1)请你为班级青春纪念册取一个有特色的名字(含一种修辞) ,并解释其含义。 (2) 每位同学都要在纪念册上留言, 请你在下面几个话题中任选一个, 在留言册上写下你对同学的祝福 (必 须引用一句名言) 。 A.天下家国 B.友谊长存 C.君子自强不息 我选择的话题:
11、我的留言: (3)下面这段文字是几个同学在课间的聊天对话,你觉得他们讨论的主题是什么?如果你在场,你的观点 是什么?你不同于他们的理由有哪些呢? 小明:马上就要毕业了,想想就有点伤感,还是不要举办毕业聚会了。 小红:是啊!现在复习时间这么紧张,搞毕业聚会多浪费时间啊。 小丽:三年就快过去了,难道大家就这么散了吗? 讨论的主题: 我的观点: 理由: 【答案】 (1)示例:青春如梦,岁月如花。 (名字简练,能表现主题且含有一种修辞即可) 含义:回首初中三年的生活, 我们的青春年华就像梦一样美丽, 我们在一起度过的岁月如同花朵一般绚烂。 (2)示例 1:选题:君子自强不息 留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
12、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愿同学们能凭借自强不息的韧劲成为时代的 强者! 示例 2:选题:天下国家 留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大丈夫当放眼世界,胸怀天下,愿同学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努力拼搏,为 国尽责! 示例 3:选题:友谊长存 留言: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愿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 (3)讨论的主题:初三毕业,班级应不应该举办毕业聚会,在什么时间举办毕业聚会合适。 我的观点:我认为,初三毕业,班级应该举行毕业聚会,最好在中考考试结束后举行。 (写出一点即可) 理由:毕业聚会是对初中三年学习生活的总结和纪念,同学们可以再一次聆听老师的教诲,回忆三年的过 往,畅想未来的生活;毕业聚会会让同学们感
13、受到温暖、幸福和对学校、班级深深地眷恋,这些记忆将成 为同学们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理由合理且不与题目中其他几个同学的理由重复即可,要至少写出两点理 由) 【解析】 【分析】 【详解】 (1)本题考查语言运用与表达能力。结合语境,初中生活即将结束,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制作班级 青春纪念册,为班级青春纪念册取一个有特色的名字,要求含一种修辞,并解释其含义。要注意在拟写过 程中语言简练,突出主题,并且使用修辞手法。 示例:青春如歌。青春是多姿多彩的,像歌曲一样充满活力、生气、风华、奔放、浪漫。 (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与运用能力。结合题干可知,每位同学都要在纪念册上留言,要求任选一个话题, 写下对同学
14、的祝福,并包含一句名言。这个名言可以选用古今中外名人名言,可以选用古诗词等,言之成 理即可。 示例 A:天下家国亲爱的朋友,马上毕业分开了,我非常伤感。但是一想到我们是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我十分的振奋。恰同学少年,我们正是青春之时,风华正茂,让我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中华之富强 而努力! 示例 B:友谊长存朋友,是相逢一笑的惬意,是彼此扶持的依靠,是剪烛长谈的悠闲,是奔波忙碌的充实, 是从未忘记的牵挂,更是内心最深的依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虽然毕业后我们不能时常在一 起读书学习,但是我们永远是可以倾心相诉的好朋友。 示例 C:君子自强不息罗素曾经说过:“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
15、要自强不息。”亲爱的朋友,学无 止境,书山有路勤为径,让我们互相勉励,向着学习竞风帆,到达知识的彼岸。 (3)本题考查筛选信息及语言表达能力。结合小明、小红、小丽三个人的对话,“还是不要举办毕业聚会 了”“搞毕业聚会多浪费时间啊”“难道大家就这么散了吗?”等内容可以概括主题:毕业时,班级该不 该举办毕业聚会。或者:在什么时间举办毕业聚会合适。针对这个主题,结合自己自身的理解与想法,从 而讲清自己的观点,并阐述不同于他们的理由。 示例:我认为应该举办毕业聚会,聚会的时间应该定在中考考试结束后。 理由:三年学习时光,同学们之间有很深的感情,而同学聚会的初衷也是为了维系同学之间的情谊,让大 家的关系
16、变得更紧密。毕业聚会是对三年学习生活的总结和回忆,毕竟大家都曾经一起度过最青涩的初中 三年,在同学聚会上所有人都可以敞开心扉,可以说说三年来趣事,可以和同学们开怀畅饮,也可以给老 同学一个热情的拥抱,从而互相勉励,开启人生下一阶段的征程。 二、阅读理解(二、阅读理解(5757 分)分) 梦想开始的地方也许在经典的文字诗行梦想开始的地方也许在经典的文字诗行 (一)名著阅读。 (一)名著阅读。 (9 9 分)分) 8. 为致敬统编教材名著选编, 激励学生阅读名著, 语文老师创作了一首小诗 等你, 在经典的书中(节选) , 请你根据语境,帮助老师完成这首小诗。 (从下面的名著中选择) 艾青诗选 简爱
17、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海底两万里 红星照耀中国 骆驼祥子 等你,在经典的书中 等你,在书中,在法布尔的荒石园里 听蝉声沉落,看蝴蝶舞起 一园子的热情如红焰,燃烧在字里行间 等你,在书中,在 A_ B_ 等你,在书中,它乘着大洋彼岸的邮轮 带来一位父亲的殷殷嘱托、深深爱意 它关乎艺术,关乎成长, 关乎每一个不眠的长夜 每一个温柔的黎明 等你 想听你说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 等你 想听你说 C_。 等你 想听你说世界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 【答案】 (1). 示例 1:A.等你,在书中,在艾青深爱的土地上。 (能恰当地写出所提示的一部作品即可) (2). B.凝视那双含满泪的眸子/是叹息,
18、是期待,是力量/是隔着时代的黄昏/是隔着空间的细雨(只要将书 中的主要内容略有诗意地概括表达,写满两句即可满分) 示例 2:A.等你,在鹦鹉螺号的潜艇上,B.跟尼摩船长一起去南极探险/击败章鱼/穿过珊瑚墓地/探究瑰丽 的海底森林。 示例 3:A.等你,跟斯诺一起探寻红色中国,B.坐上去西安的慢车/解惑苏维埃之谜、红军之谜、共产党之 谜。 示例 4:A.等你,一起拆开朱光潜先生的十二封信,B.听听一位美学家如何看待读书/看待人生/看待艺术。 (3). C.示例 1: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么? 示例 2: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示例 3:有
19、自尊情操才能知耻,才能有所为有所不为。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与语言表达应用。 AB 两空:从前后的句子中可以看出,所填入的内容为名著内容或作者涉及的地点及主要内容,略有诗意地 概括表达即可。 示例:在北平城的大街小巷中/来回穿行,看世态人情,品人间百味/感慨命运沉浮,期待好人梦想成真 C 空:所填入的内容应该是作品中的语言,引用使用。 示例:别害怕,我一直站在你的身后,总在你呼唤时守在你左右 9. 古今中外有太多的文字在描绘人与人之间的“遇见”,请从下面“遇见”中任选一项,概括他们相遇的 情景及后者对前者的人生意义。 A.孙悟空与唐僧 B.保尔与朱赫来 C.鲁迅与藤野先生 【答案
20、】 示例 1: 压在五行山下的孙悟空遇到西天取经的唐僧, 求唐僧救他。 唐僧救他后, 他做了唐僧徒弟, 保护唐僧一路降妖除魔,唐僧教会了他坚持、虔诚,最后孙悟空修成正果成了斗战胜佛。 示例 2:保尔通过哥哥阿尔焦姆认识了朱赫来。朱赫来教保尔英国式拳击,培养了保尔朴素的革命热情。朱 赫来是保尔的精神导师,每当保尔在成长中遇到问题,朱赫来便会及时地出现,为保尔排忧解难,给他指 明前进的方向。正是有朱赫来的影响,保尔才能百炼成钢,最终成长为具有钢铁般意志的革命英雄。 示例 3:鲁迅在仙台学医时遇到藤野先生,当时很多日本人对中国怀有民族偏见,而藤野先生给予了鲁迅无 私的教诲、严格的要求、贴心的帮助,这
21、些美好的回忆让鲁迅在工作时充满了热情和力量。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故事情节。 A 西游记中,孙悟空被唐僧从五行山救出,后皈依佛门,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唐僧一路的作风, 正是悟空学习的榜样,唐僧教会了他坚持、虔诚,最终修成正果。 B.保尔通过哥哥阿尔焦姆认识了朱赫来。朱赫来是个老布尔什维克,红军撤退时将他留在了镇上。朱赫来 教保尔英国式拳击,培养了保尔朴素的革命热情。一次,因为解救朱赫来,保尔自己被关进了监狱。而后 愚蠢的敌人却又把他很快错放了。后来保尔在朱赫来的影响下参加了红军。 C. 鲁迅在日本留学学医期间,日本“举国上下都弥漫着鄙视中国人的风气”,藤野先生不但不歧视
22、他,反 而对他这个中国学生特别热情、友好与尊重,这当然会令饱受歧视的鲁迅终生怀念与感激。藤野先生还特 别理解和尊重鲁迅,尊重鲁迅的人生选择。鲁迅说:“ 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他的性格, 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与藤野先生的态度对比,那些日本学生对中国的态度,使鲁迅看清了中国 人的劣根性,认识到学医解救不了中国,只有改变国人的思想,改变国民的劣根性,才能够救中国。因此 他决定弃医从文,以从思想上唤醒国人的灵魂。认识藤野先生的这一时期,是鲁迅一生的转折点。 (二)(二) 陆游一生酷爱梅花,为梅花写过上百首诗词。梅花,寄托了他的人生梦想。请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小题。 梅花绝句六首(其三)
23、 陆游 闻道梅花坼 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 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注释:坼(ch ) :裂开。这里是绽开的意思。方:方法。 10. 诗句“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呈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 11.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表现了他怎样的愿望?有何妙处? 【答案】 10. 梅花在清晨的风中绽放, 洁白的梅花漫山遍野地开着, 四处的山岭就像笼罩上了一层洁白的雪。 好一幅壮观、洁白、梦幻的图画呀。 11. 诗人想要找取方法化身千亿个自己,让每一树梅花之前都站立着一个放翁,去欣赏梅花甚至成为梅花。 诗人巧用夸张(托物言志、想象、虚实相生、设问)手法,表达
24、了自己对梅花的喜爱、痴迷,希望自己 有梅花一般高洁、坚韧的品质。 【解析】 【分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词内容的理解。作答时应结合诗句,用流利、连贯的语言表述。 示例:梅花在清晨凛冽的寒风中傲然绽放,放眼四顾,树树梅花开遍山野,犹如山中落满了皑皑的白雪, 极为壮观。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歌情感的理解。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用什么办法能变出千万个放翁,使每一株梅花 下面都有自己在那里分身欣赏。这里运用夸张(托物言志、想象、虚实相生、设问)的手法,丰富而大胆 的想象,把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同时也表现了诗人高雅脱俗的品格,希望
25、自己 有梅花一般高洁、坚韧的品质。 梦想开始的地方也许在多彩的扬州邗江梦想开始的地方也许在多彩的扬州邗江 (三)(三) 清代哲学家焦循,是邗江黄珏人士,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请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小题。 焦循,字理堂,清代哲学家。江苏扬州黄珏镇人,少颖异,循博闻强记,于学无所不通于经无所不治 与阮元齐名。阮元督学山东、浙江,俱招往游。翌年应礼部试不第,即返乡奉侍母亲不出仕 。事母以孝闻, 服丧尽礼。母亲卒后,托疾闭户,建雕菰楼,有湖光山胜 ,足不履城市十馀年,抄录图书甚多,被誉 为抄书一痴,当大水淹户,仍南窗下抄录中论 。每得一书,必识其卷端,故其藏书多有题识。循善 属 文,最爱柳宗元。表章先正
26、,作北湖小志六卷。又掇拾扬州杂文旧事,为目录二卷,名曰足征录 。 又成邗记六卷。每得一书,必识其颠末,有所契,则手录之。如是 者三十年,成里堂道听录五 十卷。 (选自 2021邗江区清代人物专题有改动) 注释:颠末:始末 12.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即返乡奉侍母亲不出仕 ( ) (2)有湖光山胜 ( ) (3)循善属 文( ) (4)如是 者三十年( ) 13. 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限两处) 于学无所不通于经无所不治与阮元齐名 14. 翻译句子 (1)翌年应礼部试不第。 (2)每得一书,必识其颠末,有所契,则手录之。 15. 结合选文内容,概括焦循的品质特点。 【答案
27、】12. (1). (1)仕,做官 (2). (2)胜,优美的景色 (3). (3)属,写 (4). (4)是, 这样 13. 于学无所不通/于经无所不治/与阮元齐名 14. (1) (焦循)第二年参加礼部考试没有考中 (2) (焦循)每次得到一本书,一定弄清始末,遇到(与心里所想)相投合的地方,就亲自抄写下来。 15. 博闻强记,孝顺父母,专心致志,爱好抄录写作(答出 3 点即可) 【解析】 【分析】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意思。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做出判断。 (1)句意:他立即返乡侍奉母亲,不再做官。仕:做官。 (2)句意:有湖光山色的美景。胜:美景。 (3)句意:
28、焦循很擅长写文章。属:写、撰写。 (4)句意:像这样用三十年。是:这样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可根据句意及语法结构等断句。翻译为:对于做学问无所不通,对于经典研究无所 不精,与当时的阮元齐名。根据句式特点可断句为:于学无所不通/于经无所不治/与阮元齐名。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翻译能力。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重点字词:翌年,第二年;不第,没有考中。 (2)重点字词:颠末,始未;契,契合。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人物品质特点。 根据“少颖异,循博闻强记,于学无所不通于经无所不治与阮元齐名”得出:博闻强记; 根据“返乡奉侍母亲不出仕。事母以孝闻,服丧尽礼”得出:
29、孝顺父母; 根据“足不履城市十馀年, 抄录图书甚多, 被誉为抄书一痴, 当大水淹户, 仍南窗下抄录 中论 ”“如 是者三十年,成里堂道听录五十卷”得出:专心致志,爱好抄录写作。 据此综述即可 【点睛】参考译文:焦循,字理堂,清代哲学家。江苏扬州黄珏镇人,从小聪明异于常人,焦循知识丰富, 记忆力强,做学问无所不通,研究经典无所不精,与当时的阮元齐名。阮元任山东、浙江督学,都招焦循 一同出游。第二年(焦循)参加礼部考试没有考中,随即返回乡下侍奉母亲,不再做官。侍奉母亲,以孝 闻名乡里,办理丧事,皆按礼法。母亲死后, (焦循)借病在家不出门,建“雕菰楼”,有湖光山色的美景, “焦循”闭门居家,足不出
30、户有十余年,抄录图书甚多,被誉为“抄书一痴”,传说当大水淹到家门口时, 还在南窗下从容不迫地抄录中论 。 (焦循)每次得到一本书,必先看开端篇目,所以他的藏书多有题款、 标识。焦循长写文章,最喜爱柳宗元。仿照先贤,作北湖小志六卷。又整理扬州杂文旧事,写成目录 两卷,名叫足征录 。又写成邗记六卷。 (焦循)每次得到一本书,一定弄清始末,遇到(与心里所 想)相投合的地方,就亲自抄写下来。像这样用三十年,写成了有五十卷的里堂道听录这本书。 (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414 分)分) 【材料一一座桥】 扬州虹桥建于明朝末年,原为木桥,因桥栏杆为红色,而称红桥。清乾隆年间改建为石拱
31、桥,形若彩 虹,遂改名为虹桥。虹桥的修造者是大名鼎鼎的盐商黄履昂、鲍志道。虹桥的出名并不是因修造者,也不 因它形若彩虹,而是与文人雅士在此修禊有关。修禊是古老风俗,它的内容是不断演变的。殷周以来,巫 觋(读 x ,巫师)的遗风仍有留存,带有祭祀的性质。修禊之事在汉代已固定成消灾祈福的仪式。东晋自 兰亭修禊后,修禊的迷信色彩逐渐淡薄,成为文人雅土煮酒吟诗的盛会。到了宋代以后,则变成了老百姓 相约春游的假日了。明清时代,扬州文人喜欢修禊,尤其文官到了扬州常有盛举。最早在红桥修禊的是清 初的扬州推官王士禛。康熙元年春日,王士禛与扬州诸名士雅集于红桥,众人击钵赋诗,游宴不息。王士 禛作浣溪沙三首,其中
32、有名句云:“北郭清溪一带流,红桥风物眼中秋,绿杨城郭是扬州。”众人纷 纷唱和,一时传为佳话。 (选自光明日报2020 年 5 月 20 日 16 版有改动) 【材料二一条街】 扬州苏唱街,位于今渡江路北段东侧,是一条宽约 3 米、长 200 多米的东西向老街。它是扬州城唯一 保留与戏曲有直接关系的老街。据史料记载,这里曾是清代盐商的聚集地。在这条老街上,曾住过许多富 商大贾,至今仍能看到他们昔日住宅的残垣断壁,雕梁画栋。 为什么叫“苏唱街”呢?据金家昆先生的叙述,扬州当年的昆曲唱法,是遵照着标准的“苏州唱口” 演唱的。 扬州这个“苏唱”之名, 也是为了表示正宗之意。 那时徽班进京的出发地就是扬
33、州, 扬州画舫录 云:“每一班入城,先于老郎堂祷祀,谓之挂牌;次于司徒庙演唱,谓之挂衣。”故当时的苏唱街声名鹊 起,许多优秀的戏班都曾路过这里。这里充满了艺术气息和文化气息。 如今漫步于苏唱街的青石路上,似乎还能隐隐地听到当年戏伶们柔美的唱腔,娇媚的曲调。每踩一步, 青石路都好像在告诉行人,这条街属于历史,更属于未来。 (选自 2021.3语言规范与审美阅读清唱扬州有改动) 【材料三一种传承】 “非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简称,是近年来特别火的一个词,而名字背后承载着人类的文明基 因,是历史文化所结出的甜美果实。文化学者刘锡诚提出,非遗的核心要求是原汁原味地传承,非遗的真 正价值不是创新而是
34、保留。既保护文化遗产的艺术形式,也保护它的生存土壤。报告数据显示,全国各地 纷纷加速“活态传承 ”,专注于传承人才的挖掘与培养,用文字、音像、视频的方式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的方方面面,区别于以现代科技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博物馆式的保护。这种“活态传承”的 方式使得一些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保护、传承与发扬。扬州地方特色戏剧扬剧,是国家级非物质文 化遗产项目。近日,央视远方的家栏目组来到扬州文化艺术学校。排练厅里,扬剧学员们正练着“毯 子功”;教室中,老师正在进行唱腔教学。学生勤学苦练,名师言传身教。 (根据 2020.11 央视记录片远方的家等材料改编) 16. 修禊是古老风俗,它的
35、内容是不断演变的。根据材料一,试简要概括“修禊”风俗从殷周到宋代的演 变过程。 17. 阅读材料二,补全对话。 妈妈:五一小长假马上到了,我有一个西安的朋友要来扬州,她是戏曲爱好者,我想带她到扬州逛逛。哎, 也不知道到哪里合适。 小明:妈妈,你可以带她去逛一下扬州的_啊!因为:_ 18. 根据材料三,解释语段中加点词“活态传承”的意思。 19. 邗江区要拍一部“非遗文化进校园”宣传片,你是宣传片的总导演,想原汁原味 地再现明清 时“红桥 修禊”场面和徽班进京 时“苏唱街”热闹场景,结合三则材料,你觉得如何再现?红桥修禊、苏唱街文化 离不开它们的生存土壤, 宣传片的结尾, 你要给邗江区学校在保护
36、这两种文化生存土壤方面各提一条建议, 你会提什么样的建议? (1)再现“红桥修禊”场景概况: (2)再现“苏唱街”文化场景概况: (3)保护红桥修禊生存土壤的建议: (4)保护苏唱街文化生存土壤的建议: 【答案】 16. 殷周带有祭祀的性质, 汉代消灾祈福的仪式, 东晋文人雅土煮酒吟诗的盛会, 宋代出游的节日。 17. (1). 苏唱街, (2). 是扬州城唯一保留与戏曲有直接关系的老街,这里艺术和文化气息浓厚。 18. 挖掘与培养传承的人才;采用文字、音像、视频的方式“原汁原味”地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方方 面面,以达到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保护、传承与发扬的目的。 19. (1)再现众
37、人击钵赋诗,现场唱和的场面。 (2)再现古代挂牌挂衣的形式或先祷祀后唱戏的仪式。 (3)开设“红桥修禊”校本课程或兴趣小组,请名师讲授诗词的相关知识。 (4)借助网络技术,播放“戏剧周周看”,培养学生戏曲方面的兴趣。 【解析】 【分析】 【16 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能力。根据材料一“修禊是古老风俗,它的内容是不断演变的。殷周以来,巫觋的遗风仍有 留存,带有祭祀的性质。修禊之事在汉代已固定成消灾祈福的仪式。东晋自兰亭修禊后,修禊的迷信色彩 逐渐淡薄,成为文人雅土煮酒吟诗的盛会。到了宋代以后,则变成了老百姓相约春游的假日了”得出:殷 周带有祭祀的性质,汉代消灾祈福的仪式,东晋文人雅土煮酒吟诗的盛
38、会,宋代出游的节日。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情景对话。由于朋友是戏曲爱好者,根据材料二“扬州苏唱街,是扬州城唯保留与戏曲有直 接关系的老街”“许多优秀的戏班都曾路过这里。这里充满了艺术气息和文化气息”进行推荐即可。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关键词的理解和把握。根据“非遗的核心要求是原汁原味地传承”“全国各地纷纷加速活态 传承,专注于传承人才的挖掘与培养,用文字、音像、视频的方式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方方面面, 区别于以现代科技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博物馆式的保护。这种活态传承的方式使得一些传统 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保护、传承与发扬”可得:“活态传承”是指挖掘与培养传承的人才,采用文
39、字、 音像、视频的方式“原汁原味”地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方方面面,以达到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 保护、传承与发扬的目的。 【19 题详解】 第一问:本题考查对材料的把握。修禊应该是唱和,含有创作成分,不同于经典朗诵,根据“诸名土雅集 于红桥,众人击钵赋诗,游宴不息”“众人纷纷唱和,一时传为佳话”可得:众人击钵赋诗,现场唱和。 根据“每一班入城,先于老郎堂祷祀,谓之挂牌;次于司徒庙演唱,谓之挂衣”可得:古代挂牌挂衣的形 式或先祷祀后唱戏的仪式。 第二问:本题考查建议。 保护红桥修生存土壤的建议中,我们可以请名师讲授诗词的相关知识,或者开设“红桥修禊”校本课程或 兴趣小组。选择适合学生参与的,
40、适合学校开设的活动,因地制宜地开展。 保护苏唱街文化生存土壤的建议中,结合“苏唱街”是扬州城唯一保留与戏曲有直接关系的老街,这里艺 术和文化气息浓厚。我们可以借助网络技术,播放“戏剧周周看”,培养学生戏曲方面的兴趣等。 梦想开始的地方也许在温暖的灯火街巷梦想开始的地方也许在温暖的灯火街巷 (五)文学文本阅读(五)文学文本阅读(1616 分)分) 灯光 (程乃珊) 家里露台前正对着一盏灯,横七竖八地贴着胶布之类,十分残败的样子。然而,入夜,那盏灯则显 得十分动人:一晕柔光透过窗玻璃洒入室内,我每天下班开门之时,迎接我的并不是一片暗黑,而是一掬 清辉。那盏柔和的灯光,在黑沉沉的夜幕下,在涛涛的海潮
41、声中,就像亲人的眼睛一样关切地注视着我: “你回来啦!”令我觉得温暖。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感觉,独自一人晚归时,远远瞅见自家窗口亮着一盏灯光,有人在等你回家!多 幸福的感觉,连步子也会轻松快捷起来。对世界而言,我们不过是一介尘埃,但在爱我们的人心目中,却 是那样珍贵重要。我们没有回家,那爱我们的人,就不能安然成眠,于是,替我们留起一盏灯,那是十分 美好的爱的语言。 自从离家来港后,每逢入夜,望着那盏静谧地亮着的街灯,总会想起上海家中的灯光 前不久挚友来港在我这里小住, 从此,每晚都有人替我留灯。只要一拐进通入自家门道的那条小径, 远远就看见,投在水泥地的一注柔光(我家门就对着楼道楼梯) ,黄澄澄
42、,似那坚硬的水泥也因着那注蜜黄 而显得柔软了。那是挚友开亮了我家门口的那盏灯。第一次看见家门口亮起那束柔光,觉得有人在等我, 心里不禁涌起一股热潮,眼泪都下来了。后来整整两个多月,天天在回家的路上,就早早开始寻觅那束熟 悉的灯光。每天下班,我再也不去看橱窗,也尽量推掉一切饭局,只是急匆匆地往家里赶去,因为我知道 有人在等我。 然而终有一天,挚友要回去了。因不愿让我请假,她执意不肯让我送机。下班后,我心情十分惆怅: 今夜不会有人为我留灯了,但是我却已经习惯了灯光! 意外地,远远发现,家门口还是亮着灯光。是朋友忽然决定改变行期了?班机误机了?一连串念头 从我脑海中闪过。我快步上楼掏出钥匙,室内一片
43、静默,朋友已经离开了,唯有玻璃外那盏街灯,默默地 像深情的眼睛一样注视着我。 桌上留着朋友的一个留言,上面抄录着我们十分喜欢的一首小诗。它是苏联小说叶尔绍夫兄弟 里一首十分不重要的十分不起眼的一首小诗。但我们都非常喜欢并记住了它:“有一天我们分手时/你对我 说,不要消失在黑暗中,就靠近那灯光走/从此我就习惯了靠近灯光/虽然再也听不到亲切的叮咛,还有恋 恋地道别/但我还是,永远靠近着灯光” (选自 2021 年新文选第三册) 20. 作者以“灯光”为题有什么妙处? 21. 程乃珊的文字细腻、灵动,请赏析文章第段中画线的句子。 22. 文章结尾作者为什么要引用苏联苏联小说叶尔绍夫兄弟里一首十分不重
44、要的十分不起眼的一首小 诗? 23. 文中第段中“对世界而言,我们不过是一介尘埃,但在爱我们的人心目中,却是那样珍贵重要”一 句撞击读者的内心,引发读者共鸣。请你结合秋天的怀念和自己的经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20. 以“灯光”为题目营造了一种画面感,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充当文章的线索;既指文章中出现 的街灯,回忆中的家灯,朋友为我下班留下的灯,又指一切温暖的情谊都如同灯光一样,给让人光明的指 引,前行的力量。 21. 环境描写 (或者移情于物) , 写出在灯光的笼罩下的楼道里呈现的画面, 黄色的灯光照在水泥的楼道里, 我的心变得柔软了,表达我看见家门前那盏灯光时的温暖、感动。 22
45、. 因为这是我和朋友都喜欢的,以小诗做结自然、富有文采、意味深长,点明文章主旨:温暖情谊能给人 以方向和力量,即使亲人、朋友不在身边,但是他们赋予你的温暖也能化成你抵挡困难的力量。 23. 示例:对于世界而言,我们是渺小的,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在爱我们的亲人、朋友的心中,我们变得重 要起来,甚至是他们的全世界。 秋天的怀念里,史铁生双腿瘫痪,性情敏感而暴躁。母亲在他突然大发 脾气的时候悄悄落泪,然后抱住他,为安慰他想各种办法,甚至在母亲临终前想放不下的还是他,他俨然 占据了母亲的整个心。同样我是班级中极不起眼的学生,成绩一般,颜值不高,我因此常常自卑,但在父 母的眼里却是独一无二的天使,母亲每天
46、天不亮就起来给我熬粥,我有一点身体不舒服母亲就担心得不能 入睡,她常说: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解析】 【分析】 【20 题详解】 本题考查标题作用。 根据“家里露台前正对着一盏灯,横七竖八地贴着胶布之类,十分残败的样子。然而,入夜,那盏灯则显 得十分动人:一晕柔光透过窗玻璃洒入室内,我每天下班开门之时,迎接我的并不是一片暗黑,而是一掬 清辉”分析,以“灯光”为题目营造了一种画面感,给人以想象的空间; 根据第段“家里露台前正对着一盏灯”、第段“自从离家来港后,每逢入夜,望着那盏静谧地亮着的 街灯, 总会想起上海家中的灯光”、 第段“前不久挚友来港在我这里小住, 从此, 每晚都有人替我留灯”、
47、第段“意外地,远远发现,家门口还是亮着灯光”等句子分析,“灯光”是全文线索,贯穿了全文,既 指文章中出现的街灯,回忆中的家灯,朋友为我下班留下的灯,又象征着“爱与守护”,指一切温暖的情 谊都如同灯光一样,给让人光明的指引,前行的力量。 【2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赏析。一切景语皆情语,根据“前不久挚友来港在我这里小住,从此,每晚都有人替我留灯” 分析,作者看到了“灯光”,内心充满朋友之间的感动。作者是将她内心的情感投注在了这一“坚硬的水 泥”中,因为看到为她留的灯,她感到无比激动、温暖和亲切,所以她看到的任何事物都是充满感情的, 于是觉得坚硬的水泥地也变得柔软了。表达出我看见家门前那盏灯光时
48、的温暖、感动之情。 【22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分析。根据“桌上留着朋友的一个留言,上面抄录着我们十分喜欢的一首小诗。它 是苏联小说 叶尔绍夫兄弟 里一首十分不重要的十分不起眼的一首小诗。 但我们都非常喜欢并记住了它” 分析,这首诗本来是歌颂纯洁友谊的一首诗,是我和朋友都喜欢的,以小诗做结自然、富有文采、意味深 长;作者在此用它来表达朋友对她的鼓励和关心,以及她对朋友的感激、想念之情,也是在歌颂作者和挚 友之间的真挚友谊,点明文章主旨。 【23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主旨的理解分析以及对现实生活的联系。此句话是说虽然我们对于世界而言不起眼,但在爱 我们的人的心目中,我们无比珍贵。 秋天的怀念中,病入膏肓的母亲忍受着巨大的病痛,隐瞒起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