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湖南省常德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 资源ID:186273       资源大小:403.10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湖南省常德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1、 湖南省常德市湖南省常德市 2021 年中考化学试题年中考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S:32 K:39 Mn: 55 一、选择题(在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一、选择题(在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3 分,本题共分,本题共 45 分)分) 1. 下列生产工艺(或方法)中,没有化学变化发生的是 A. “五粮”酿酒 B. 纺纱织布 C. 高炉炼铁 D. 联合制碱 【答案】B 【解析】 【详解】A、酿酒生成了酒精,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纺纱织布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C、

    2、高炉炼铁有新物质铁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联合制碱生成了新物质碳酸钠,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 B。 2. 空气中下列各成分所占的体积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空气中各组分的体积含量为:氮气 78%、氧气 21%、稀有气体 0.94%、二氧化碳 0.03%,故选 A。 3.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 倾倒液体 B. 熄灭酒精灯 C. 取用固体粉末 D. 过滤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液体药品的取用实验操作步骤注意事项,“拿塞倒放口挨着口,缓慢注入签向手(心) ,取完 上

    3、塞放原处”,操作正确; 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 操作错误; C、取用固体粉末时,将试管横放,用纸槽或药匙将药品送到试管底部,操作正确; 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操作正确; 故选:B。 4.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燃着的蜡烛熄灭时产生白雾 B. 光亮的铜丝放入硝酸银溶液中,铜丝表面变银白色 C. 硫在空气里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D. 细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生成黑色四氧化三铁固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A、燃着的蜡烛熄灭时会产生白烟,此选项不正确; B、光亮的铜丝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4、,铜丝表面覆盖着一层银白色物质,溶液变为蓝色,此选项不正确; C、硫在空气里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此选项正确; D、细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生成黑色固体,描述现象时不能出现物质的名称,此选项不正确。 故选 C。 5.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为了保护水资源,应禁止使用农药、化肥 B. 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 净化水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蒸馏、加肥皂水等 D. 电解水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答案】D 【解析】 【详解】A、为了保护水资源,应合理使用农药、化肥,不是禁止,A 错误; 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B 错误; C、净化水

    5、的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加肥皂水可以鉴别硬水和软水,不能净化水,C 错误; D、电解水时“正氧负氢”,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是氧气,D 正确。 故选 D。 6. 分类是化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 碱:烧碱、纯碱、氢氧化钾 B. 氧化物:五氧化二磷、氧化铝、过氧化氢 C. 混合物:空气、石油、亚硝酸钠 D. 人体中的微量元素:钙、铁、硒、碘 【答案】B 【解析】 【详解】A、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氢氧化钠、氢氧化钾都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 物,属于碱,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不符合题意; B、五氧

    6、化二磷是由 P、O 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氧化铝是由 Al、O 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属于氧化物,过氧化氢是由 H、O 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符合题意; C、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石油是由汽油、柴油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亚硝酸 钠是由同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D、钙元素属于常量元素,铁、碘、硒属于微量元素,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7. 据报道,一种新型铝离子电池,比现今普遍使用的锂离子电池具有更加优良的性能,未来,该铝离子电 池或将成为下一代高性价比电池的理想选择,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锂、铝两种元素的有关信息,下列说法 不正确的是 A.

    7、 锂、铝元素在周期表中分别位于第二、三周期 B. 相对原子质量铝比锂多 20.039g C. 锂、铝两种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D. 核外电子数 Al3+比 Li+多 8 【答案】B 【解析】 【详解】 A、 锂核外有 2 个电子层, 属于第二周期,铝核外有 3 个电子层, 属于第三周期,此选项表述正确; B、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不是“g”,此选项表述不正确; C、锂、铝两种元素都带“钅”字旁,都是金属元素,此选项表述正确; D、Al3+是铝原子失去 3 个电子得到的,故核外有 10 个电子,Li+是锂原子失去 1 个电子得到的,故核外有 2 个电子,即 Al3+的核外电子数比 Li+多 8

    8、,此选项表述正确。 故选 B。 8. 头孢类消炎药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类抗菌药物,注射或口服头孢类药物后一段时间内不能饮酒,否则 会出现心率加快、 血压下降, 严重者会出现心力衰竭导致死亡, 下列关于头孢氨苄 (化学式: 161734 C H N O S)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属于有机化合物 B. 由 C、H、N、O、S 五种元素组成 C. 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 完全燃烧时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头孢氨苄是含碳化合物,属于有机物,说法正确; B、头孢氨苄( 161734 C H N O S)是由 C、H、N、O、S 五种元素组成的,说法正确;

    9、C、头孢氨苄( 161734 C H N O S)是由 C、H、N、O、S 五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 : (117) : (143) : (164) :32=192:17:42:64:32,质量分数最小的为氢元素,说法正确; D、由物质组成与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物质完全氧化的产物中除二氧化碳和水以外,还含有含氮元素、硫 元素的物质,说法错误。 故选 D。 9. 如图是五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上述五种微粒只涉及四种元素 B. 表示的微粒性质较稳定 C. 属于原子,属于阴离子 D. 对应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NaF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核内

    10、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故上述五种微粒只涉及四种元素,此选项表述正确; B、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当最外层是 8 电子时,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此选项表述正确; C、 原子不带电, 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带负电, 核内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 阳离子带正电, 核内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故属于原子,属于阳离子,属于阴离子,此选项表述不正确; D、对应的元素是 F,对应的元素是 Na,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NaF,此选项表述正确。 故选 C。 10. 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方法可行的是 选 项 物质 杂质 除杂方法 A Cu CuO 通入足量 CO,加热 B NaCl

    11、 固体 Mg(OH)2 加足量的稀盐酸,蒸发结晶 C CO2 CO 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干燥 D FeCl2溶液 CuSO4 加足量铁粉,过滤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条条件下生成铜,能除去杂质且不带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的原则, 正确; B、盐酸和氢氧化镁生成氯化镁和水,引入新杂质氯化镁,不符合除杂的原则,错误; C、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而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的原则,错误; D、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引入新杂质硫酸亚铁,不符合除杂的原则,错误。 故选 A 11. 下列每组中的物质在溶液

    12、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的是 A. FeCl3、NaCl、Na2SO4 B. K2CO3、NaCl、H2SO4 C. BaCl2、Na2SO4、NaOH D. MgCl2、Na2SO4、HCl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氯化铁溶液是黄色的,不符合题意; B、碳酸钾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二氧化碳和水,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 C、氯化钡能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 D、氯化镁、硫酸钠、盐酸混合时不能形成沉淀、气体和水,可以大量共存,且是无色溶液,符合题意。 故选 D。 12.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表中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合理的是

    13、 选项 事实 解释 A 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B 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 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C 酸都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酸溶液中都含有酸根离子 D 石墨和金刚石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说法正确; B、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说法正确; C、 酸都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水溶液中解离出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 说法错误; D、石墨和金刚石的物理

    14、性质差异较大,石墨是层状结构,金刚石是网状结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说 法正确; 答案:C。 13. 近日, 写真地理杂志上一篇“熟鸡蛋返生孵小鸡”的论文在网上引发热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鸡蛋中蛋清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 人体摄入的蛋白质在胃肠道里与水反应生成氨基酸,氨基酸全部被氧化放出能量供人体活动所需 C. 鸡蛋煮熟后,因加热破坏了蛋白质的结构,导致蛋白质的性质发生了改变 D. “熟鸡蛋返生孵小鸡”明显违背科学常识,是伪科学 【答案】B 【解析】 【详解】A、蛋清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不符合题意; B、人体摄入的蛋白质在胃肠道里与水反应生成氨基酸,一部分氨基酸再组成人体所需的各种

    15、蛋白质,一部 分氨基酸被氧化,生成尿素、二氧化碳和水等排出体外,同时释放能量,符合题意; C、鸡蛋煮熟后,加热破坏了蛋白质的结构,蛋白质变性,不符合题意; D、鸡蛋煮熟蛋白质变性是不可逆的,故“熟鸡蛋返生孵小鸡”违背科学常识,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14. 如图一所示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操作,图二为反应过程中烧杯内溶液 pH 的变化曲线。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胶头滴管中所取的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 B. b点表示溶液中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C. a点表示的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D. c 点表示的溶液中溶质是 NaCl和 HCl 【答案】A 【解析】 【分析】pH7 显碱性,

    16、pH=7 显中性,pH7 显碱性,表示的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正确; D、c 点 pH7 显酸性,说明盐酸过量,表示的溶液中溶质是生成的 NaCl 和过量的 HCl,正确。 故选 A。 15. 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内发生某一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 质量/g 3.2 16.8 0.8 0.1 反应后的 质量/g x 8.4 3.0 1.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x=8.5 B. 反应中生成丙与丁的质量比为 3:1 C. 乙一定是化合物 D. 丙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可能为 22:9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

    17、定律, 3.2+16.8+0.8+0.1= x+8.4+3.0+1.0, x=8.5; 甲、 丙、 丁质量分别增加 8.5g-3.2g=5.3 g、3.0g-0.8g=2.2g、1.0g-0.1g=0.9g,三者均为反应物;乙物质质量减少 16.8g-8.4g=8.4g,为生成物; 【详解】由分析得: A、由分析可知,x=8.5,正确; B、由分析可知,反应中生成丙与丁的质量比为 2.2g:0.9g=22:9,错误; C、反应为乙生成甲、丙、丁,则乙一定是化合物,正确; D、若丙、丁之间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1:1,则丙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22:9,正确。 故选 B。 二、填空题(本题共二

    18、、填空题(本题共 30 分)分) 16. 用化学用语填空: (1)2 个汞原子_; (2)3 个氮分子_; (3)4 个硝酸根离子_; (4)酒精_; 【答案】 (1). 2Hg (2). 3N2 (3). 4NO3- (4). C2H5OH 【解析】 【详解】 (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 相应的数字,2 个汞原子表示为 2Hg,故填:2Hg; (2)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则 3 个氮分子可表示为 3N2,故填:3N2; (3)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

    19、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 负符号在后,带 1 个电荷时,1 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 4 个硝 酸根离子可表示为 4NO3-,故填:4NO3-; (4)乙醇俗称酒精,其化学式为 C2H5OH,故填:C2H5OH。 17.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汽车已进入寻常百姓家,给我们日常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请按要求回答下列 问题: (1)如图所示的汽车各部件中,用到的金属材料有_(只填一种,下同) ,用到的有机高分子材 料有_。 (2)汽车轮毂材料用铝合金而不用纯铝,其主要原因是_; (3)车身喷漆除保持汽车美观外,其主要作用是_; 【答案】 (

    20、1). 铝合金轮毂 (2). 塑料保险杠或橡胶轮胎 (3). 铝合金的强度和硬度比纯铝高 (4). 防止车身锈蚀 【解析】 【分析】 【详解】 (1)金属材料包括金属和合金,故填:铝合金轮毂; (2)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故填:塑料保险杠或橡胶轮胎; (3)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高,故填:铝合金的强度和硬度比纯铝高; (4)车身喷漆除保持汽车美观外,主要作用是隔绝空气达到防止车身锈蚀的目的,故填:防止车身锈蚀。 18.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回答下列问题: (1)某学校为学生准备的午餐食谱如下:米饭、红烧肉、清蒸鱼、凉拌黄瓜、豆腐汤,其中富含维生素的 是_;

    21、 (2)在治疗胃酸过多症的药物成分中,含有的物质不可能是_(填字母) 。 A碳酸氢钠 B氢氧化铝 C氢氧化钠 D碳酸钙 (3)自来水硬度较大不宜直接饮用。为了降低水的硬度,生活中常采用的方法是_。 (4)扑灭森林火灾时,通常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其灭火原理是_。 (5)“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生活垃圾提倡分类处理,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 值。饮料罐、矿泉水瓶、废纸等应放入标识_的垃圾桶中。 【答案】 (1). 凉拌黄瓜 (2). C (3). 煮沸 (4). 清除可燃物,破坏燃烧的条件 (5). A 【解析】 【详解】 (1)米饭、红烧肉、清蒸鱼、凉拌黄瓜、豆腐汤

    22、,其中富含维生素的是凉拌黄瓜; (2)碳酸氢钠、氢氧化铝、碳酸钙均可以和胃酸中盐酸反应且没有腐蚀性和毒性,可以治疗胃酸过多;氢 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故选 C。 (3)硬水是含较多可溶性钙、镁矿物质的水,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4)扑灭森林火灾时,通常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其灭火原理是清除可燃物,破坏燃烧的条 件,达到灭火的目的。 (5)饮料罐、矿泉水瓶、废纸等均属于可回收垃圾,故应放入标识 A 的垃圾桶中。 19. 如图所示为 A、B、C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是_。 (2)

    23、10时 A、B、C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 (3)将 40时等质量的 A、B、C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 30,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的是_。 (4)将 30时 65gA的饱和溶液升温至 40,若要使溶液重新达到饱和,至少应加入_gA。 【答案】 (1). C (2). BCA (3). C (4). 10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图可知,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故填:C; (2)由图可知,10时 A、B、C 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BCA,故填:BCA; (3)将 40时等质量的 A、B、C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 30,C溶解度变大,变为不饱和溶液,但溶质 质量不变,溶剂质量不变

    24、,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填:C; (4) 30时A溶解度30g, 65gA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65g 30g 100g30g 100% =15g, 水的质量65g-15g=50g, 升温至40溶解度50g, 能溶解溶质50g 50g 100g =25g, 若要使溶液重新达到饱和, 至少应加入25g-15g=10gA, 故填:10。 20. 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它是不可再生能源。回答下列问题: (1)在石油、煤、天然气中,比较清洁的燃料是_。 (2)煤燃烧时排放出 SO2、NO2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 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 成酸雨。酸雨的 pH_。 (3)化石

    25、燃料的燃烧还会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 CO2,导致温室效应增强。但 CO2用途相当广泛。下图是工 业上利用 CO2作原料生产尿素的微观结构示意图: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尿素属于_肥(填“氮”、“磷”或“钾”) ; (4)为缓解化石燃料面临耗尽的问题,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许多其它能源。埋于海底将来可能会替代化石 燃料的新能源是_。 【答案】 (1). 天然气 (2). 5.6 (3). 232 22 CO +2NHCO(NH ) +H O 一定条件 (4). 氮 (5). 可燃冰 【解析】 【分析】 【详解】 (1)煤和石油在燃烧过程中除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以外,还会生成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空气污

    26、染 物,而天然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比较清洁的燃料; (2)煤燃烧时排放出 SO2、NO2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 成酸雨。酸雨的 pH5.6。 (3)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32 22 CO +2NHCO(NH ) +H O 一定条件 。 尿素中含有 N、P、K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 (4)为缓解化石燃料面临耗尽的问题,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许多其它能源。埋于海底将来可能会替代化石 燃料的新能源是可燃冰。 21. 石灰石、大理石都是重要的建筑材料,同时又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图是工业上以石灰石为原料的 化工生产过程中主要物质之间的转

    27、化关系(图中部分反应的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2324 CO +NaCl+NH +H O=D+NH C1,则 D 物质的化学式是 _。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3) 实验室可利用 F制备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该反应属于_ 反应。 (4)F在生产和生活中用途广泛,请任举一例:_。 【答案】 (1). NaHCO3 (2). 2 2 CaOH O=Ca OH (3). 2233 Ca(OH) +Na CO =CaCO+2NaOH (4). 复分解 (5). 改良酸性土壤 【解析】 【详解】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

    28、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 C、O、Na、Cl、N、 H 的个数分别是 1、3、1、1、1、5,生成物中含 C、O、Na、Cl、N、H 的个数分别是 0、0、0、1、1、4, 故生成物中还应含 1 个 C、3 个 O、1 个 Na、1 个 H,故 D 的化学式为:NaHCO3; (2)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故 B 为氧化钙,反应为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CaOH O=Ca OH; (3)F 为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233 Ca(OH) +Na CO =CaCO+2Na

    29、OH; 该反应符合“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4)F 为氢氧化钙,氢氧化钙显碱性,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共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共 20 分)分) 22.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的名称是_,该仪器_加热(填“能”或“不能”) 。 (2)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若用 E 装置收集氧气,则气体从导管口_进(选填“a”或“b”) ; (3)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4)实验室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

    30、集装置是_。 【答案】 (1). 集气瓶 (2). 不能 (3). 2 32 MnO 2KClO2KCl+3O (4). b (5). 3222 CaCO +2HCl=CaCl +H O+CO (6). BD或 BE 【解析】 【详解】 (1)仪器的名称是集气瓶,该仪器不能加热,只能用于收集或贮存气体。 (2)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32 MnO 2KClO2KCl+3O ;氧气不易溶于水、且密度小于水,若用 E 装置收集氧气,则气体应短进长 出,从导管口 b 端进。 (3)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1、3222 CaCO +2HCl=CaCl +H O+CO 。 (4)实验室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反应为固液不加热反应,发生装置选 B;氢气密度小于空气、难 溶于水,收集装置选择向下排空气法装置 D 或排水法装置 E(气体应短进长出,从导管口 b 端进) 。 23. 现有一瓶蒸馏水和一瓶稀氯化钾溶液,请设计简单的实验将它们鉴别开(写出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 验结论) 。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 _ _ 【答案】 (1). 各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 编号甲、 乙, 再分别向甲、 乙两试管中滴加几滴 AgNO3溶液 (2). 甲试管中产生白色沉淀,乙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3). 甲试管中的

    32、是氯化钾溶液,乙试管中的是蒸馏水 【解析】 【详解】要区分蒸馏水和氯化钾溶液,可以使用硝酸银溶液检验是否存在氯离子来区别两种物质,所以实 验设计为:各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编号甲、乙,再分别向甲、乙两试管中滴加几滴 AgNO3溶液,其中氯 化钾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钾, 所以产生白色沉淀的是氯化钾溶液, 无明显现象的是蒸馏水。 24. 学习金属活动性顺序后,老师安排同学们开展系列实验探究金属间的置换反应规律。小明做完铝条和氯 化铜溶液反应的实验后,将反应后的无色溶液(以下简称:待测溶液)倒入有水的废液缸中时,发现有白 色沉淀析出的“异常现象”。小明设计实验开展了如下探究。请根据要求回答

    33、有关问题: 【发现问题】 小明取一滴管未倒完的待测溶液,将其注入盛有约三分之二试管体积的水中,依然产生大量白色沉淀(像 牛奶一样) 。 【提出问题】 待测溶液注入水中为什么有白色沉淀产生?白色沉淀是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 (1)AlCl3是一种无色透明晶体,极易与水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 Al(OH)3而产生白色沉淀; (2)CuCl是一种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易溶于一定浓度的 KCl、NaCl 等含 C1-的溶液中;CuCl中 Cu的化 合价为_。 【提出猜想】 猜想:白色沉淀是 Al(OH)3 猜想:白色沉淀是 CuCl 猜想:白色沉淀是 A1(OH)3和 CuCl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 序号

    34、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一滴管待测溶液,将其注入盛有约三 分之二试管体积一定浓度的 NaCl溶液 中 无明显实验现 象 猜想_ 正确 取约 2mL待测溶液于试管中, 向溶液中 插入足量洁净的 A1条,充分反应 有红色固体析 出 取一滴管实验后的溶液,将其注入盛 有约三分之二试管体积的水中 无明显实验现 象 【结论与反思】 (1)上述实验表明,Al和 CuCl2溶液的反应是分步进行的。第一步反应生成 CuCl,第二步 CuCl 继续和 Al 反应生成 Cu。请分别写出上述两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第一步:_,第二步:_。 (2)待测溶液中含有大量 CuCl,为什么它没有以白色沉淀的形式存在

    35、?请说明原因:_。 (3)设计实验的目的是_。 【启示与拓展】 通过对 Al和 CuC12溶液反应的实验探究,使我们认识到,我们不少的传统认识远没有做到细致入微,特别 是当观察到有红色固体析出,于是就贸然断定这个反应是个简单的、一步完成的置换反应。实际上还要关 注物质变化的过程,通过比较和分析,得出可靠的结论。经过无数次实验证明,有些化学反应看似一步完 成,实际上是分步进行的。请根据你所学知识,任举一例反应可能分步进行的实例:_。 【答案】 (1). +1 (2). (3). 23 Al+3CuCl =AlCl +3CuCl (4). 3 Al+3CuCl=AlCl +3Cu (5). 待测溶

    36、液中氯离子过高 (6). 证明溶液中氯化铝没有生成氢氧化铝沉淀 (7). 碳燃烧生成二氧化 碳可能是碳首先和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再和氧气生成二氧化碳(合理即可) 【解析】 【详解】查阅资料:CuCl 中氯元素化合价为负一价,设铜元素化合价为 x,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 零;则 x +(-1) =0,x=+1。 实验探究:已知,CuCl易溶于一定浓度的 KCl、NaCl 等含 C1-的溶液中;取一滴管待测溶液,将其注入 盛有约三分之二试管体积一定浓度的 NaCl溶液中无明显实验现象,说明没有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可能生成 的 CuCl溶于一定浓度的 NaCl 溶液中; 取约 2mL待测

    37、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插入足量洁净的 Al条,充分反应,有红色固体析出说明生成了铜 单质,排除溶液铜离子的干扰; 实验后的溶液中有生成的氯化铝,取一滴管实验后的溶液,将其注入盛有约三分之二试管体积的水 中,无明显实验现象,说明氯化铝没有生成沉淀; 综合分析可知,沉淀为铜元素导致的,沉淀为 CuCl,故猜想正确。 结论与反思: (1) 上述实验表明, Al和 CuCl2溶液的反应是分步进行的。 第一步反应生成 CuCl, 第二步 CuCl 继续和 Al反应生成 Cu。上述两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23 Al+3CuCl =AlCl +3CuCl 、 3 Al+3CuCl=AlCl +3Cu。

    38、 (2)CuCl 易溶于一定浓度的 KCl、NaCl等含 C1-的溶液中;待测溶液中氯离子过高,导致 CuCl没有生成 沉淀。 (3)设计实验的目的是证明溶液中氯化铝没有生成氢氧化铝沉淀。 启示与拓展: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可能是碳首先和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再和氧气生成二氧化 碳(合理即可) 。 四、计算题(本题共四、计算题(本题共 5 分)分) 25. 实验室需要 1.2g氧气,若用加热分解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这些氧气,消耗高锰酸钾的质量是多少?(计 算结果精确至 0.1) 【答案】11.85g 解:设消耗高锰酸钾的质量是 x 42422 2KMnOK MnO +MnO +O 31632 1.2gx 316 321.2g x x=11.85g 答:消耗高锰酸钾的质量是 11.85g。 【解析】 【详解】见答案。


    注意事项

    本文(湖南省常德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为本站会员(hua****011)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