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第 1 页页 人教版人教版高中高中历史必修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复习提纲 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 西周政治制度政治制度 1.西周的分封制 (1)含义:封邦建国,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及先代帝王后代派到各地,广建封国的制度 (2)目的:为了巩固为进行有效的统治。 (3)对象和内容:同姓诸侯国(主体) :晋、鲁、卫、燕;异姓诸侯国:功臣(齐) 、先代帝王后代(宋、楚) ; (4)作用:形成了贵族内部统治阶级阶层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加强了对地方地方统治;扩大了统 治区域;形成了众星捧月的政治格局;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国家政权也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 2.西周的宗法
2、制 (1)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间在权力、财产、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概念: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它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政治等级、巩固国家 统治的制度。 (3)核心:嫡长子继承制(血缘政治) (4)特点: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家”和“国”密切结合周天子居于绝对统治地位;等级森严。 (5)影响: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特权和垄断地位,有利于统治阶级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特权和垄断地位,有利于统治阶级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二、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权力高度集中) 1、皇帝制度(1)皇帝的权力: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
3、一切大权由皇帝总揽;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由皇帝任 免;军队的调动由皇帝控制(虎符) 。 (2)皇帝制度的特点:皇位世袭、皇权独尊、皇权至上 2、中央官制( “三公九卿”制) (1) 三公 (秦朝中央三个最高官职) : 丞相: 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御史大夫御史大夫: “掌副丞相” , 负责执掌群臣奏章, 下达皇帝诏令,兼理国家监察监察事务;太尉:负责全国军务(实际虚设,秦始皇自掌军权) 。九卿:丞相之下设诸卿, 朝代 中央政治制度(皇权相权) 地方政治制度(中央地方) 选官制 秦 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 郡县制 军功爵 汉 建立中朝 汉初郡国并行制; 武帝设刺史、推恩令 察举制、征辟制(品德)
4、 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门第) 隋唐 三省六部制 节度使(安史之乱) 科举制(才能) 宋 二府三司制 (中书门下、 枢密院和三司) 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 元 一省制中书省 行省制度 明 废丞相(太祖)设内阁(成祖) :仅备顾问,协理奏章,无决策权 清 设军机处: (秘书)上传下达,跪受笔录,提高行政效率,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第第 2 页页 分别掌管各项具体政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 (2)评价:中央三个主要官职分工协作又相互牵制,军国大权完全操纵在皇帝一人之手。 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减少了君主专制下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 3、郡县制(1)沿革:春秋战国,一些诸侯国设郡县,秦统一后,在全国推行郡
5、县制 (2)郡、县简介:郡是中央政府以下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最高行政长官是郡守) ;县是郡的下级行政机构 (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 。长官都由皇帝直接任命,不世袭都由皇帝直接任命,不世袭由重血缘到重才能,由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由重血缘到重才能,由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 (3)影响:秦朝通过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也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 4、 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影响: 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为历代王朝所沿用, 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三、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中央集权的发展(体现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1)西汉:汉初实行郡县与封国郡县与封国并存(郡国并
6、行) ,王国势力强大,威胁中央集权。 汉景帝削藩,平定“七国之乱七国之乱”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推恩令” 、设刺史(监察地方) ,加强中央集权。 (2)唐朝中后期:地方节度使权力权力过大,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 (3)宋朝:措施:收精兵(杯酒释兵权,统兵权与调兵权相分离-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强干弱枝) ;削实权 (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监督) ;制钱谷(派转运使,地方赋税大部分由中央掌控) 。影响:积极:改变 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基本解决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有利于社会 经济发展。消极:造成“冗官” 、 “冗兵” 、 “冗费”的国家财政危机,导
7、致宋后来的积贫积弱。 (4)元朝:中央设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地方上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即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意义: 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加强中央集权中央集权, 巩固多民族国家统一; 是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 中国省制省制的开端。 2 2、君主专制的演进(体现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1)两汉:内外朝制度 (2)魏晋南北朝:三省制形成 (3)隋唐: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 职责:中书省决策(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 ;门下省审议审议(审核政令) ;尚书省执行执行(执行政令) (下 设吏、户、礼、兵、刑、工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作用: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
8、,提高了行政效率;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 (4)宋初:二府三司制 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为制约宰相,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 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中书门下与枢密院称“二府”枢密院掌军政。 (5)元朝:一省(两院)制 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行使宰相职权,元朝后期,宰相权势过大,有时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的继承。枢密院是 最高军事机构。宣政院统领全国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 3、选官、用官制度(官吏制度)的变化 第第 3 页页 (12)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门第) (3 评价:积极: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为不具备贵族身份的士人提供了参政
9、的机会; 扩大了官吏来源,提高了 官员的文化素质;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政府的统 治。消极:束缚人的思想;阻碍自然科学的进步阻碍社会的进步不一定能考出真才实学。 四、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不断加强 (一)明朝:太祖废丞相、成祖设内阁 1、明朝丞相制度的废除: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并规定此后各代不 得再立丞相。影响:秦汉以来实行了 1600 多年的丞相制度从此废除。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2、明朝内阁的创立: (1)原因:明太祖为减轻沉重的政务负担设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帮助皇帝处理政务。不参与决策。 (2)过程
10、:明成祖正式设内阁,大学士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 (3) 性质: 内阁是内侍机构 (仅备顾问, 协理奏章, 无决策权)仅备顾问, 协理奏章, 无决策权) , 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不能对皇帝起到制约作用。 (二) 、清朝的军机处(秘书) : (1)背景:清朝入关后,承明制,设内阁。但原来的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制约了皇权;康熙帝时设 立南书房南书房,形成议政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南书房三足鼎立的局面,最后集权于皇帝。 (2)设置:雍正帝为西北军务而设立军机处。军机处处理一切军国要政,成为辅佐皇帝处理军政的核心机构。 (3)职能: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的作用只是跪奏笔录、上传
11、下达。跪奏笔录、上传下达。 (4)影响:军机处的设立,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军 机处的设置,是专制皇权达到顶峰的重要标志。 六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两对基本矛盾) 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中央政权中,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 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中央权力加强、地方势力削弱 七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评价和认识? 积极作用:1、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 2、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3、有利于民族大融
12、合,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和提高。 消极影响:1、君权专制易形成暴政统治和导致腐败现象的出现,成为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 2、明清时期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3、束缚人的思想。 二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列强侵华和中国人民抗争 一、鸦片战争 1、背景(欧美崛起清政府落后) : (1)欧美:英国开始工业革命,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资料(根本原因) (2)清政府: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土地高度集中;清政府政治腐败,财政困难,军备废弛,实行闭关锁国 第第 4 页页 政策(3)直接原因:虎门销烟(鸦片危害:白银外流、吏治腐败、军队废弛、败坏社会风气等) 2、过程: 1840 年 6
13、月,英国舰队侵入广东海面挑衅,爆发。1841 年,强占香港岛1842 年 8 月,英国舰队 驶抵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屈辱求和。 3、结果:中国战败,签订中英南京条约时间:1842 年。性质: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内容:割 香港岛给英国赔款 2100 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 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等(中美望厦条约 、中法黄埔条约 :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 ) 4、影响: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自然经济开始瓦 解,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列强的经济附庸(半封建) ,客观上促进民主
14、资本主义的产生;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原因: (1)根本原因:英国要求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利益(2)直接原因:修约要求遭到拒绝 2、经过:爆发:1856 年,英军进攻广州。1860 年,英法联军攻陷天津、北京,火烧圆明园。 3、条约: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1)1858 年,中国与俄英法美签定天津条约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沿海沿江十处通商口岸赔偿 英法巨额白银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通航。 (2)1860 年,中英法俄北京条约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对英、法赔款各增至 800 万两白银。 (3
15、)1860 年至 19 世纪 80 年代,俄国共侵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一百五十多平方千米的领土 4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 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 民的反抗 (太平天国) 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推动洋务运动的兴起。 三、 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1、背景:封建统治腐朽,阶级矛盾激化西方列强侵略加重人民负担 自然灾害严重 2、兴起和发展:1851 年初金田起义1851 年秋,永安建制,初建政权1853 年占领南京,正式建立政权 18531856 年通过北伐、西征、东征,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1956 年天京事变1964 年天京陷落。 3、太平
16、天国的革命纲领 前期: 天朝田亩制度 (1853 年) (1)内容: 土地分配: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 产品分配: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2)评价:进步性:它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空想性:它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违背社会发展规律,根本无法实现。 落后性:它将小农经济作为追求的理想化目标,实际上没有超越封建主义经济的范畴。 后期: 资政新篇 : (1859、洪仁玕) (1)评价: 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积极性: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 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局限性:没有反映农民阶级的愿望与要求。不
17、是当时生产力发展的产物,不具备实施的经 第第 5 页页 济基础与阶级基础;也不具备实施的形势。 4、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失败的原因: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直接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中外反动势力的的联合绞杀 。 (新) (2)性质:反封建(主要)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新) (3)教训:由于时代和阶级局限性,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4)影响:是农民战争最高峰;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是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最早探索(新) ;冲击了旧纲常 名教,动摇了清朝的政治基础。 四、甲午中日战争(1894 年-1895 年) 1、根本原因:明治维新后,日本国势强盛,对外侵略扩
18、张野心膨胀,制定了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 。 2、导火线:朝鲜农民起义。 3、 经过: 丰岛战役; 平壤战役; 黄海战役 (致远舰管带邓世昌殉国; 日控制黄海制海权) ; 辽东战役 (旅顺大屠杀) ; 威海战役(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4、结果:清军惨败,1895 年签订马关条约 5、 马关条约 : 内 容 危 害 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 日本 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三国干涉还辽) 赔偿日本军费 2 亿两白银 加剧了人民的负担,便利列强控制中国经济命脉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使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日本可以在华
19、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产品运销中 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进一步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廉价的劳动力, 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 发展 6、影响:宣告洋务运动的破产;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客观上刺激中华民族 的真正觉醒为挽救统治危机, 清王朝开始进行军事改革; 中国的知识界和各阶层民众展开了救亡图存的斗争。 五、八国联军侵华 (1900-1901) 1、原因根本原因:维护和扩大列强在华利益 直接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运动(1)原因:中华民族危机加深。 (2)对“扶清灭洋”口号的评价: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但具有 一定的盲目排外性。 (3)性质:反帝爱国运动(4)作用:粉碎了列强瓜
20、分中国的狂妄企图 2、经过:1900 年 6 月,八国联军从天津出发向北京进犯。经过廊坊之战、天津之战,联军攻陷北京。1901 年 9 月,清政府与侵略者签订了辛丑条约 。 3、内容及危害: 辛丑条约和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赔偿白银 4.5 亿两,以关税和盐税作抵押加剧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和控制税收。 在北京“东交民巷”设使馆界,界内不准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列强策划侵华的大本营。 毁北京至大沽口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列强控制京津地区。 第第 6 页页 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清政府成了“洋人
21、朝廷” 。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首便于列强加强对清政府控制。 六、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派 1911、10、10) (一)背景:1、政治环境: 辛丑条约后,列强加紧对中国的控制和掠夺,民族危机加深。 2、经济基础:清政府“新政” 、 “预备立宪” ,客观上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根本原因) 3、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 (1)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1894 年兴中会 (2)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1905 年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政治纲领是: “驱除靼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 均地权” 。后阐发为“民族 ” 、 “民权” 、 “民生” 。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
22、阶级革命纲领。 (二)过程:爆发(武昌起义,1911、10、10)发展(各省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高潮(中华民国成立) (三)中华民国成立 1、1912 年 1 月 1 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南京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五色旗为国旗。 2、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2 年春,由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 (1)目的: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民主共和政体。 (2)原则:人民主权、自由、平等、 分权制衡: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实行责任内阁制。 (3)意义:是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四)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评价) 积极积极:1、性质:是中国近代史
23、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政治: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 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 ,客观上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3、思 想: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从而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4、经济:为中国民族资本的发展创 造了有利条件。消极: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篡夺;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社会性消极: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篡夺;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社会性 质; (失败的根本原因)质; (失败的根本原因) (补充)失败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根本) 资产阶级的软弱
24、性和妥协性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破坏和镇压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伟大斗争 一、五四运动 1、背景:根本原因:帝国主义的侵略、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激化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 直接原因: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导火线) 。 2、口号: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最能完整体现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 “ 废除二十一条” 、 “拒绝在和约上 签字” 3、经过:第一阶段:运动的中心在北京北京,学生为先锋; 第二阶段:运动的中心在 上海上海 并迅速波及全国, “三罢斗争”无产阶级成无产阶级成为主力并登上政治舞台 4、结果:取得了初步的胜利。释放被捕学生,免除了曹汝霖
25、、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5、意义:性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爱国主义精神贯穿始终,成为主旋律 第第 7 页页 特点: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作用,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影响: 促进了民族觉醒,民族觉醒,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1 年) 1、历史条件: (1)组织基础:各地共产主义早期组织的建立(1920 年上海最早、陈独秀) (2)思想基础:马克思 主义的进一步传播 (3)阶级基础: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4)有利的外部
26、条件:共产国际的帮助 2、标志:中共“一大”的召开(1)时间、地点:19211921 年年 7 7 月月 2323 日,上海日,上海; (2)内容:确定党的奋斗目标:用革命军队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专政 , 消灭资本家私有制。决定党今后的中心工作:领导工人阶级,开展工人运动领导工人阶级,开展工人运动。 3、意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三、国民大革命(1924-1927) 1、国共合作(1)原因:中共在开展工人运动中,认识到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根据共产国际共产国际 的指示, 中共三大通过与
27、国民党合作的决定; 同时国民党及孙中山同意合作。 (2)实现标志:1924 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1924 年 1 月广州。大会对三民主义作了重新解释,发展为反帝反封建 的新三民主义,事实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3)合作的方式:党内合作(4)意义: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迅速开展起来,为北伐战争创造了条件。 2北伐战争 (1)条件:国共合作的实现、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涨、国民政府的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巩固。 (2)目的:为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为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 (3)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3)成果:消灭吴佩孚、孙传芳,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
28、中国的根基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 域;1927 年初,国民政府迁到武汉。 3、国民大革命的失败 标志: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开始) 、汪精卫“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全面破裂) 。 原因: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国民党右派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主观:中共幼稚、缺乏经验,陈独秀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革命的领导权。 (3)教训: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武装斗争,必须建立人民军队。 四、 国共的十年对峙(27-37,土地革命,工农武装割据) (一)南昌起义(1927) (1)背景: 大革命失败的教训:掌握军队的重要性(2)意义: 打响
29、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 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二)土地革命 1、八七会议(1927.8) (1)内容清算右倾错误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对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决定秋收 起义 (2)意义:给正处于思想紊乱、组织涣散的中共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第第 8 页页 2、秋收起义(1927.9):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 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井冈山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三)红军长征 1、原因: (1)直接: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2)根本:博古、李德等人的“左”倾错误 2、经过: (1)1934、10 瑞金,开始; (2)
30、1935、1 遵义会议-四渡赤水横渡金沙江-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 过草地-八一宣言 (3)1935、10 吴起镇会师1936、10 甘肃会宁会师 3、遵义会议(1935、1) (1)内容:纠正了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政治 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2)意义:结束“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 事实上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党史生死攸关 的转折点 ;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4、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播下种子,铸就精神;巨大动力,新局开始。 五、抗日战争(1937-1945) 1、 日本
31、侵华战争: 九一八事变: 1931 年, 不久中国东北三省沦为日本帝国主义殖民地, 中华民族危机不断中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卢沟桥事变:1937 年 7 月 7 日本发动七七事变,成为全民族抗战全民族抗战的开端(也是日本全面侵华全面侵华的开始) 。 2、全民族的抗战 (1)基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2)正面战场抗战: 前期:积极组织四大会战: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平型关大捷) 、徐州会战(台儿庄战役) 、武汉会战; 后期(1938.10 进入相持阶段):消极抗日、积极反共,但仍坚持抗战:正面没有投降,远征军
32、赴缅作战。 (3)敌后抗日战争:路线:全面抗战路线,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全面抗战路线,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作用: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 坚持抗战表现:1940 年下半年,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意义:成为中华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4)国际战场的开辟:1942 年中国远征军赴缅甸作战。配合了其他战场,击败侵缅日军,确保滇缅公路的畅通。 4、抗日战争胜利及其历史地位: (1)结果:1945.8.15 日本无条件投降 (2)胜利原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根本原因)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配合,各国人民 的支援 日本是非正义的法西
33、斯侵略战争 (3)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 抗战胜利,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 抗战胜利后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提高(收回了宝岛台湾。 ) 第第 9 页页 六、解放战争(1946-1949) 1、争取国内和平民主的斗争 (1)重庆谈判(1945 年 8 月10 月) 背景:a、美国积极帮助国民党抢夺胜利果实。b、蒋介石采取“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 目的:为争取和平,揭穿美蒋阴谋。 概况:10 月 10 日,双方代表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即双十协定 。
34、协定规定:和平建国,坚决避 免内战,召开政协会议,保障人民权利(对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合法地位问题,未能达成协议) (2) 政治协商会议(1946 年初、重庆) (通过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决议) 2、内战的爆发(1946 年夏1947 年 6 月 )防御阶段 (1)内战爆发标志:1946 年 6 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2)结果: 共产党先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后又粉碎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3、战略反攻:1947 年 6 月,刘、邓率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4、战略决战-三大战役(1948 年秋1949 初)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
35、役,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为解放全 国奠定了基础。 5、渡江战役:国共北平谈判破裂。1949 年 4 月 21 日发起渡江战役,4 月 23 日,南京解放。 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 年 10 月 1 日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1)结束中国近百年来屈辱历史,推翻了三座大山,迎来一个独立自主的新中国。 (2)具有世界意义: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世界被压迫民族和 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 (3)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
36、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一、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1949 年 9 月,举行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初步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大会通 过的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作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全国人大职权 1954 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主要职能变为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1956 年,中国共产党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标志着这一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意义:调动了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热情,开创了群策群力、共
37、同建设国家的新局面。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1)时间:1954 年 原因:新中国的成立和经济建设的大规模开展,民主政治建设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 内容: 1954 年一届人大制定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明确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第第 10 页页 1954 年宪法体现的基本原则是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但当时中国 并没有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仍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 大会根据宪法的规定,建立新一届国家机构。 (3)意义: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
38、会制度在全国的基本形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 国根本的政治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1)目的:为了实现 民族平等民族平等 、 民族团结民族团结 和 各民族共同繁荣各民族共同繁荣 。 (2)规定:1949 年“共同纲领”和 1954 年宪法都规定在 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3)实施: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 1947 年,1956 年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8 年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宁夏回 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成立于 1965 年。 (4)意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 基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 ,满足了少数民族 当家作
39、主当家作主 的愿望,对实现 民族平民族平 等等 ,保证 祖国统一祖国统一 和 民族团结民族团结 ,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1、 “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原因 :党内“左”倾错误发展以阶级斗争为纲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及其意义 (1)法制建设走向健全条件: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 制建设方针 措施:平反冤假错案(为刘少奇平反昭雪) ;1982 年全国人大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意义: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和经济法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
40、设趋于制度化、 法律化, 为依法治国奠定可重要的基础 (1999 年 “依法治国” 被写入宪法) 。 (2)民主建设重建与完善 在新时期国家恢复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重新召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982 年中共确立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 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更加重视民族工作,1984 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规定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 制度,它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体现了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1998 年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
41、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推进农村的民 主制度建设。 (村民自治、民主选举) 三、祖国统一大业 “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1、 提出的背景: (1) 台湾与祖国大陆处于 隔绝的敌对状态隔绝的敌对状态 , 实现祖国统一要求十分迫切。 (针对台湾问题而提出) (2)1979 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2、提出: (1)80 年代以后,邓小平全面阐述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深刻含义。 (2)宪法保证:1982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 31 条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可以设立特别行政区。 (3)确立:1984 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通过“一国两
42、制”方针正式成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导方针。 第第 11 页页 3、内容:前提和基础是一个中国 ,两种制度是指两种社会制度社会制度,即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大陆实行社会 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发展趋势:两种制度长期并存;核心:祖国统一; ) 4、意义:是一项大胆的、创造性的重大战略决策,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5、一国两制的实践-香港、澳门的回归: (1)过程:1997 年 7 月 1 日和 1999 年 12 月 20 日分别对香港和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2)意义: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国耻,有利于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有利于世界和平、发展与进
43、步事业。 6、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实质:台湾问题是 中国内战遗留中国内战遗留 问题。 (2)原因:结束海峡两岸分裂状况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党和政府的政策措施促进两岸的和缓与交流。 (3)过程:1979 年,停止炮击 金门金门 实现真正停火,并倡议两岸直接实行 通邮通邮 、 通航通航 、 通商通商 。 1987 年,台湾当局采取一些开放措施,两岸 隔绝状态隔绝状态 被打破。 (两岸关系历史性变化) 1992 年,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重要共识。 ( “九二共识” ) 2008 年,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终于实现。 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
44、关系 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50 年代) 1、外交方针:一直奉行 独立自主的和平独立自主的和平 外交方针 2、三大政策: “另起炉灶” (国民党) ,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帝国主义)和“一边倒” (社会主义) 。 3、外交原则: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目的:新中国积极同 邻近国家邻近国家 和 新兴民族独立国家新兴民族独立国家 发展友好关系。 (2)提出: 1953 1953 年 12 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 (3)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4)意义:
45、标志着我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它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以其包容性和开放性逐渐得到 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5、成就(1)建国一周年,同 17 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中苏建交中苏建交并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这对促进中国 经济恢复与发展,打破帝国主义孤立封锁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次高潮) (2)1953 年,提出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3)1954 年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身份参加了日内瓦会议日内瓦会议 , 在解决印度支那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提高了 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46、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 (4)1955 年新中国参加了万隆会议(亚非会议) ,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国代表团提出了“ 求同存异求同存异 ”方针,为 会议的成功作出了贡献,形成了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友谊的精神,称为“万隆精神”这也加强了中 国与亚非各国的联系,会后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第二次高潮) 二、20 世纪 70 年代的中国外交 1、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1971 年) 第第 12 页页 1) 、原因:中国 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 、恢复: 1971 1971 年 10 月,第 26 26 届联
47、合国代表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3) 、意义:这是中国外交的 重大胜利重大胜利 ,也有利于中国在 国际事务国际事务 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美国封锁中国的外 交政策的失败 2、中美关系正常化(1972 年) 1、原因: (1)美国:长期 遏制和孤立遏制和孤立 中国政策失败;在 与苏联争霸与苏联争霸 中处于劣势;中国 国际地位国际地位 不断提高。 (2)中国: 苏联陈兵边境苏联陈兵边境 构成安全威胁;有利于解决 台湾问题台湾问题 ; 2、过程:1972 年 2 月尼克松访问中国。中美双方在上海签订中美联合公报 ,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 部分和只有一个中国的原则。中美关
48、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 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3、影响:因美国孤立遏制中国而形成的外交僵局被打破,国际上出现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第三次高潮) 3、中日建交:1972 年日本首相 田中角荣田中角荣 访问中国,签订了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 三、新时期外交 1、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积极促进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2、新时期外交成就 (1)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对世界和平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如维和行动。 (2)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积极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 (1991 年加入 APEC,成功举办 2001 年 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形成“上海共识” ,为促进亚太地区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作出了重大贡献) (3)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以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2001 年领导建立了“上海合作组织” 。 (4)1991 年苏联解体,迎来第四次外交高潮 六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民主与法律) 一、古希腊的民主政治 1、古希腊民主政治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