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应知应会知识点汇编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应知应会知识点汇编 第一章第一章 小数除法小数除法 第一节 精打细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1.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 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2.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小数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节 打扫卫生(除数是整数、需要补 0 的小数除法) 1.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 面添 0 再继续除。 2.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商中不够商 1 要商 0,在被除数中补 0 接着往 下除。 3. 被除数小于除数的整数除法,商比
2、“1”小,比“0”大,因此商的整数 部分应写“0” 。 第三节 谁打电话的时间长(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 1. 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 数点,使它变成整数(利用商不变的规律);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 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末尾用 0 补足), 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2. 小数除法的验算方法:商除数=被除数。 第四节 人民币兑换(积、商的近似值,商和被除数的关系) 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先求出积,再根据“四舍五入”法按要求保留的小 数位数。例如:要求保留一位小数的,要看小数部分的第二位;要求保留 一位小数的,
3、要看小数部分的第二位如此类推。 2、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根据要求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决定商要除出几位 小数, (除出的位数总比要保留的位数多一位)再根据“四舍五入”法保留 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例如:要求保留一位小数的,商除到 第二位小数可停下来;要求保留两位小数的,商除到第三位小数停下来 2 如此类推。 3、在小数除法中的发现: 当除数不为 0 时,除数大于 1 时,商小于被除数。 当除数不为 0 时,除数小于 1 时,商大于被除数。 当除数不为 0 时,除数越接近 1 时,商越接近被除数。 第五节 除得尽吗(循环小数) 1、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2、小数部分的
4、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3、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 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4、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的数字,叫做小数的循环节。 5、用简便方法写循环小数的方法: 只写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上面记一个小圆点。 具体情况: 只有一个数字循环节的,就在这个数字上面记一个小圆点。 有两位小数循环的,就在这两位数字上面,记上小圆点。 有三位或以上小数循环的,在首位和末位记上小数点。 第六节 调查“生活垃圾”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1、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2、连除的算式可以写成被除
5、数除以几个数的积,但除以几个数的积时,必 须给这个相乘的式子加上小括号。 3、除法中的变化规律: 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0 除外),商不 变。 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商随着扩大。 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 第二章第二章 轴对称和平移轴对称和平移 第一节 轴对称再认识(一) 3 1. 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 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那条直线就叫做对称轴。两图形重合时互 相重合的点叫做对应点,也叫对称点。 2. 学过的轴对称图形有:长方形(2 条) 、正方形(4 条) 、等腰三角形(1 条) 、等边三角形(3 条) 、
6、等腰梯形(1 条) 、菱形(2 条) 、圆形(无数条) 。 3. 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4. 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第二节 轴对称再认识(二) 轴对称图形的画法: (1)找出所给图形的关键点,如图形的顶点、相交点、端点等; (2)数出或量出图形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3)在对称轴的另一侧找出关键点的对称点; (4)按照所给图形的顺序连接各点,就画出所给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第三节 平移 1、平移的定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 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 2、平移的基本性质: (1)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只改变图形的位置。 (2)经过平移
7、,对应线段,对应角分别相等;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 等。 3、平移图形的画法: (1)确定平移的方向与距离。 (2)将关键点按所需方向平移所需距离。 (3)按原来图形的连接方式依次连接各对应点。 4、平移几格并不是指原图形和平移后的新图形之间的空格数,而是指原图 形的关键点平移的格数。 第四节 欣赏与设计 4 1. 设计图案的基本方法:平移、对称 2. 运用平移设计图案的方法: (1)选好基本图案; (2)根据所选的基本图案确定平移的格数和方向; (3)平移,描出对应点; (4)按顺序连接对应点。 2、运用对称设计图案的方法: (1)先选好基本图案; (2)依据基本图案的特点定好对称轴; (
8、3)选好关键点,并描出关键点的对应点; (4)按顺序连接对应点,画出基本图形的对称图形。 第三章第三章倍数与因数倍数与因数 第一节 倍数与因数 1、像 0,1,2,3,4,5,6,这样的数是自然数。 2、像-3,-2,-1,0,1,2,3,这样的数是整数。 3、我们只在自然数(零除外)范围内研究倍数和因数。 4、倍数与因数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要说清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5、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 6、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 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 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第二节 探索活动:2,5 的倍数的特征 1、2 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 0,
9、2,4,6,8 的数是 2 的倍数。 2、5 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 0 或 5 的数是 5 的倍数。 3、 偶数和奇数的定义: 是 2 的倍数的数叫偶数, 不是 2 的倍数的数叫奇数。 4、既是 2 的倍数,又是 5 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 0 的数既是 2 的倍数, 又是 5 的倍数。 (既是 2 的倍数,又是 5 的倍数都是整十数,最小的两位数 是 10,最小的三位数是 100) 第三节 探索活动:3 的倍数的特征 5 1、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 3 的倍数,这个数就是 3 的倍数。 2、同时是 2 和 3 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的数是 0,2,4,6,8,并且各个 数位上的数字的和
10、是 3 的倍数的数,既是 2 的倍数,又是 3 的倍数。 (同时 是 2 和 3 的倍数,一定是 6 的倍数,最小的是 6。 ) 3、同时是 3 和 5 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的数是 0 或 5,并且各个数位上的 数字的和是 3 的倍数的数,既是 3 的倍数,又是 5 的倍数。 (同时是 3 和 5 的倍数,一定是 15 的倍数,最小的是 15。 ) 4、同时是 2,3 和 5 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的数是 0,并且各个数位上的数 字的和是 3 的倍数的数,既是 2 和 5 的倍数,又是 3 的倍数。 (同时是 2,3 和 5 的倍数, 一定是 30 的倍数, 最小的两位数是 30, 最小的三位数
11、是 120) 5、9 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 9 的倍数,这个数就 是 9 的倍数,它也一定是 3 的倍数。 第四节 找因数 1、在 1100 的自然数中,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方法:(1)运用乘法算式,思考:哪两个数相乘等于这个自然数,那么这两 个乘数就是这个数的因数。 (2)运用除法算式,思考这个数除以几能整除,那么除数和商就是这个数的 因数。 2、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 1,最大的因数是它 本身。 3、找一个数的因数,通常用列举的方法,可一对一对的写出来,也可按从 小到大的顺序来写。 第五节 找质数 1、一个数只有 1 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
12、个数叫作质数。 2、一个数除了 1 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这个数叫作合数。 3、1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4、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方法: 一般来说, 首先可以用 “2, 3, 5 的倍数的特征” 判断这个数是否有因数 2, 6 3,5;如果还无法判断,则可以用 7,11 等比较小的质数去试除,看有没 有因数 7,11 等。只要找到一个 1 和它本身以外的因数,就能肯定这个数 是合数。如果除了 1 和它本身找不到其他因数,这个数就是质数。 5、通过计算发现奇数、偶数相加相乘奇偶性变化的规律: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奇数=奇数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偶数 偶
13、数-奇数=奇数 奇数-偶数=奇数 偶数偶数=偶数 偶数奇数=偶数 奇数奇数=奇数 第四章第四章 多边形面积多边形面积 第一节 比较图形的面积 1、借助方格纸,能直接判断图形面积的大小。 2、平面图形面积大小的比较有多种方法: (1)根据图形面积的大小,可以直接进行比较 (2)可以运用重叠的方法进行比较 (3)借助方格,利用数方格的的方法进行比较 (4)直接计算面积后再进行比较等。 3、图形面积相同,其形状可以是不同的。 4、确定一个图形面积的大小,不仅是根据图形的形状,更重要的是根据图 形所占格子的多少来确定。 第二节 认识底和高(认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底和高) 1、从平行四边形一边的
14、某一点到对边画垂直线段,这条垂直线段就是平行 四边形的高,这条对边是平行四边形的底。 2、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 的底。 3、从梯形的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上的某一点到对边画垂直线段,这条垂直 线段就是梯形的高,这条对边就是梯形的底。 4、高和底的关系是对应的。 5、用三角板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的方法: 7 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重合,让三角板的另一 条直角边过对边的某一点。从这一点沿着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向它的对 边画垂线段,这条垂线段就是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高。 注意:从一条边上的任意一点可以向它的对边画高,也可以从另一条 边上的任意一点
15、向它的对边画高。 6、用三角板画出三角形的高的方法: 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对准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另一条直角边与这个 顶点的对边重合。从这个顶点沿着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向它的对边画垂 线段,这条垂线段就是三角形形一条边上的高。 7、用三角板画梯形的高的方法: 用同样的方法, 画出梯形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直线段, 就是梯形的高。 第三节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 长方形的长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 因此: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2、如果用 S 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 a 和 h 分别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 高,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可以写
16、成:S=a h 3、当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相同时,其面积也是相同的。 第四节 三角形的面积 1、三角形面积=两个相同三角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 三角形的底和高,也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因此:三角形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底高2 2、 如果用 S 表示三角形的面积, 用 a 和 h 分别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 那么,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以写成:S=a h2 3、决定三角形面积的大小的因素不是图形的形状,而是三角形的底与高的 长度,只要底和高相同,不同形状的三角形的面积也是相同的。 第五节 梯形的面积 8 1、梯形面积=两个相同梯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 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就是平行四边形
17、的底,梯形的高就是平行四边形的 高。 因此:梯形面积=平行四边形面积2=底高2=(上底+下底)高2 2、如果用 S 表示梯形的面积,用 a 和 b 分别表示梯形的上底和下底, 用 h 表示梯形的高,那么,梯形的面积公式可以写成:S= (a+b)h2 3、决定梯形面积的大小的因素不是图形的形状,而是梯形的上、下底之和 与高的长度,只要上下底的和与高相同,不同形状的梯形的面积也是相同 的。 4、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 第五章第五章 分数的意义分数的意义 第一节 分数的再认识(一) 1、整体“1”的含义:一个物体或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这个整 体可以用自
18、然数“1”来表示,通常叫做整体“1” 。 2、分数的意义:把整体“1”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 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几,整体就被分成了几份,分子是几,就表示其中的 几份。 3、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分数所表示的部分的大小或具体数量也不一 样, 即分数具有相对性。 同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大, 表示的具体数量就大; 对应的整体小,表示的具体数量就小。同一个分数表示的具体数量大,对 应的整体就大;表示的具体数量小,对应的整体就小。 第二节 分数的再认识(二) 1、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一个分数的分子是 几,就是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不同分母的分数,它们的分数单位是不
19、同 的。 2、整体“1”被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分就越小,也就是分数单位越小, 即分母越大,分数单位越小:分母越小,分数单位越大。 9 第三节 分饼(真分数与假分数) 1、真分数特点:分子都比分母小;分数值小于 1。 假分数特点: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与分母相等;分数值大于或等 于 1。 带分数特点:由整数和真分数两部分组成的;分数值大于 1。 2、带分数的读法。 第四节 分数与除法(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1、可以用分数来表示两数相除的商。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 分母相当于除数, 分数线相当于除号, 分数的值相当于商。 因为在除法中, 0 不能做除数,所以分母也不能是 0。 2、分
20、子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可以化成整数;分子不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可 以化成带分数。 3、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用分子除以分母, 把所得的商写在带分数的整数位置上,余数写在分数部分的分子上,仍用 原来的分母作分母。 4、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将整数与分母相乘的积加上原来的分子作 分子,分母不变。 第五节 分数基本性质 1、分子相当于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 的数(0 除外) ,商不变。因此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 除外) ,分数的大小也是不变的。 2、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数(0 除外) ,分数的大小不变。 这叫做分数的
21、基本性质。 第六节 找最大公因数 1、几个数公有的因数是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是它们的最大 公因数。 2、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列举法:运用找因数的方法先分别找到两个数各自的因数,再找出两 10 个数的因数中相同的因数,这些数就是两个数的公因数;再看看公因数中 最大的是几,这个数就是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3、如果两个数是不同的质数,那么这两个数的公因数只有 1。 4、如果两个数是连续的自然数(0 除外) ,那么这两个数的公因数只有 1。 5、如果两个数具有倍数关系,那么较小的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第七节 约分 1、把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公因数,分数的值
22、不变,这个过程叫 做约分。 2、理解最简分数的含义:分子、分母公因数只有 1 了,不能再约分了,这 样的分数是最简分数。 3、分子与分母是相邻的自然数的分数一定是最简分数;分子分母是两个不 同质数的分数一定是最简分数;分子是“1”的分数一定是最简分数。 4、掌握约分的方法: 约分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用两个数的公因数一个一个去除,另一种 是直接用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去除。 5、比较分数大小时,分母相同的、分子相同的可以直接比较,有些时候分 子分母都不相同可以采用约分后进行比较的方法。 第八节 找最小公倍数 1、两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两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最小 公倍数。 2、找两个
23、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先找出两个数各自的倍数(限制一定的范围内) ,再找出公有的倍数, 找出两个数公有的倍数,看看这些公倍数中最小的是几,这个数就是两个 数的最小公倍数。 两个数公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因此只有最小公倍数没有最大的公倍 数。 3、 如果两个数是不同的质数, 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两个数的乘积。 4、如果两个数是连续的自然数(0 除外) ,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两 11 个数的乘积。 5、如果两个数具有倍数关系,那么较大的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6、短除法求最小公倍数 第九节 分数的大小 1、把分母不相同的分数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并且分母相同的分数,这个 过
24、程叫作通分。 2、通分的两个要点:和原来分数相等;分母相同。 3、分数大小比较: (1)同分母分数相比较,分子越大分数越大。同分子分数相比较,分母越 小分数越大。 (2)分子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相比较的方法: 用通分的方法把分母不相同的分数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并且分母相 同的分数,再比较大小。 (把两个分数化成分子相同的分数,再比较大小) 4、通分一般以最小公倍数作分母。 第六章第六章 组合图形的面积组合图形的面积 第一节 组合图形面积 1、了解组合图形:有几个简单的图形拼出来的图形,我们把它们叫做组合 图形。 2、 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一般运用的方法是 “分割法” 和“添补
25、法” 。 3、分割法,即将这个图形分割成几个基本的图形。分割图形越简洁,其解 题的方法也将越简单,同时又要考虑分割的图形与所给条件的关系。 4、添补法,即通过补上一个简单的图形,使整个图形变成一个大的规则图 形。 第二节 探索活动:成长的脚印(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1、正确估计不规则图形面积的大小。 2、用数格子的方法,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3、估计、计算不规则图形面积的内容主要是以方格图作为背景进行估计与 12 计算的,所以借助方格图能帮助建立估计与计算不规则图形面积的方法。 4、数方格的方法:满格记为 1,少于半格记为 0,大于半格记为 1。 第三节 公顷、平方千米(面积单位的换算) 1、
26、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时,通常用公顷、平方千米作单位。 2、边长是 1000 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1 平方千米,比两个天安门广场的占地 面积还要大。 3、1 平方千米=1000000 平方米=100 公顷 数学好玩数学好玩 第一节 设计秋游方案(综合与实践) 通过设计活动方案,提高收集数据和处理数据的能力。 第二节 图形中的规律 能在观察活动中,发现点阵中隐含的规律,体会到图形与数的联系。 在“点阵中的规律”的活动中,通过观察前后图形中点的变化规律,推理 出后续图形中点的数量。 第三节 尝试与猜测 鸡兔同笼:运用列表的方法(逐一列表法、跳跃列表法、折中列表法) 解决类似于“鸡兔同笼”的问题,也可用“方程”来解决。 第七章第七章 可能性可能性 第一节 谁先走(判断规则的公平性,设计公平的规则) 判断游戏是否公平,要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否相等。 第二节 摸球游戏(初步感受数据的随机性) 1、通过游戏所列的条件,推测某种情况出现的概率; 2、能判断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写出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推测可能发 生的结果。 3、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客观事件中, “不可能”出现的现象用数据表示为“可能性是 0” ,客观 事件中, “一定能”出现的现象用数据表示为“可能性是“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