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22届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知识复习提纲

    • 资源ID:188116       资源大小:89.56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2届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知识复习提纲

    1、 1 选择性必修二提纲选择性必修二提纲 第第 1 1 课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课标要求】【课标要求】 1.知道人类由食物采集者向食物生产者演进的过程及意义。 2.知道古代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知识概要】【知识概要】 一、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一、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 1 1、远古人类的生活:远古时期的人类过着怎样的生活?、远古人类的生活:远古时期的人类过着怎样的生活? 远古时期,人们从事采集和渔猎,在一定的地域内过着迁徙的生活。(主要活动是女性来 完成) 2 2、原始农牧业的出现:原始的农耕和畜牧大约在何时出现?原始农业主要兴起于哪些地区?、原始农

    2、牧业的出现:原始的农耕和畜牧大约在何时出现?原始农业主要兴起于哪些地区? 原始农业的兴起有何意义?畜牧业是怎样产生的?原始农业的兴起有何意义?畜牧业是怎样产生的? (1 1) 出现时间:) 出现时间: 约 1 万年前, 原始的农耕和畜牧出现, 成为人类获取食物的主要手段。 (人 类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 (2 2)原始农业兴起:)原始农业兴起:从世界范围看,农业主要起源于东亚、西亚和中美洲。 (3 3)原始农业兴起的意义:)原始农业兴起的意义: 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上的第一次革命。人类开始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 促进了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人类从迁徒过渡到定居,从临时窝棚到长期

    3、住所,并逐 渐形成聚落。开始出现手工业劳动,文化艺术获得发展。 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天文历法、数学和其他学科逐渐发展。 (4 4)畜牧业的产生:)畜牧业的产生:畜牧业是在狩猎的基础上,随着农业和定居而产生的。 地域 农业 畜牧业 东亚中国 种植水稻和粟,栽培白菜和芥菜等 河姆渡居民饲养猪和狗 西亚 种植大麦、小麦 饲养山羊和绵羊 美洲 种植玉米、甘薯和马铃薯 印第安人驯化了骆马、羊驼和火鸡 (不同地区,由于生存环境的不同,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也各不相同,不同地区的居民, 培育或引进了适合本地区的农作物和家畜) 二、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二、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1 1、大河文明:

    4、、大河文明:(主要是说的四大文明古国)分别说明古巴比伦王国、古埃及、古代中国人分别说明古巴比伦王国、古埃及、古代中国人 民的生产与社会生活状况。民的生产与社会生活状况。 (1 1)西亚两河流域,古巴比伦王国:)西亚两河流域,古巴比伦王国:王室、神庙和贵族占有大量土地,或出租给佃户,或 合伙经营。 2 (2 2)尼罗河流域,古埃及:)尼罗河流域,古埃及:土地主要由王室和神庙占有,尼罗河为发展农业提供了条件。 以尼罗河为中心的农业体系决定了古埃及的命运,崇拜尼罗河和太阳神,成为埃及人宗教信仰 的核心内容。 (3 3)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古代中国:)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古代中国:分为北方粟麦农业区和

    5、南方稻作农业区。铁犁牛耕 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由集体耕作到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个体经营。 农业和家 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重视修建水利工程,形成精耕细作的农 业技术体系。 2 2、海洋文明:、海洋文明:(主要是指爱琴海地区,古希腊、罗马的文明)说明古希腊人民的生产与社说明古希腊人民的生产与社 会生活状况。会生活状况。 主要种植从西亚传入的大麦和小麦。实行谷物与蔬菜轮作,建立果园,从事农产品加工。 城邦公民占有土地,农业中普遍使用奴隶劳动。 3 3、失落的文明:、失落的文明:(主要是指美洲的玛雅、印加、阿兹特克三大文明)说出古代美洲的主要说出古代美洲的主要

    6、居民和他们的生活状况。居民和他们的生活状况。 主要居民是印第安人;阿兹特克人的土地有贵族私有,还有村社公有土地。他们发明了“浮 动园地”,扩大了耕地面积。(是一些在湖底丛生的杂草上铺垫湖土、由生长的杂草固定在湖 底的浮岛。“浮动园地”使阿兹特克人的人口和财富剧增。)。 三、生产关系的变化:三、生产关系的变化:(注意两点) 1 1、男女地位的变化:农业和畜牧业产生以后,男女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男女地位的变化:农业和畜牧业产生以后,男女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农业和畜牧业产生以后,男子开始在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妇女以家务劳动和家庭副业为 主,女子在农业生产中逐渐退居从属地位。 2 2、国家的产

    7、生:国家是怎样产生的?、国家的产生:国家是怎样产生的? 生产力发展剩余产品出现私有制产生贫富分化加剧阶级产生国家形 成。(为了调节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需要一个强制机关,国家应运而生;国家产生的根本原 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第第 2 2 课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课标要求】【课标要求】 1. 掌握美洲物种的外传;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的史实。 2. 引导学生认识物种交流所带来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加深对物种交流的认识,形成全面分析问 题的能力。 3. 通过不同物种在世界不同地区之间的相互的交流及发展不同状况的学习,了解世界历史发展 的多样性,理解并尊重世界各国、各

    8、民族的文化传统。 3 【知识概要】【知识概要】 一、美洲物种的外传:美洲物种是在什么背景下开始外传的?简述美洲物种外传的基本概一、美洲物种的外传:美洲物种是在什么背景下开始外传的?简述美洲物种外传的基本概 况(况(注意在中国的种植)。)。 1 1、背景:、背景:新航路的开辟,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世界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 2 2、外传概况(表现):总:、外传概况(表现):总:玉米、马铃薯、甘薯;番茄、辣椒、南瓜等,由西班牙人和葡 萄牙人带到欧洲,之后传播到亚洲、非洲等地。(具体把握以下几点) (1 1)玉米的传播:)玉米的传播:(玉米传入欧洲后,最初只是种植在庭院中供人们观赏。) 16

    9、世纪中叶起,在南欧广泛种植。到 17 世纪,成为仅次于小麦的粮食作物,传遍欧洲各 国。 明朝时期,由多种途径传入中国。鸦片战争前,种植已经遍布全国。 (2 2)马铃薯和甘薯:)马铃薯和甘薯:(马铃薯传入欧洲后,最初只是种植在庭院中供人们观赏。) 16 世纪末,马铃薯开始在欧洲推广。 马铃薯和甘薯也是在明朝时传入中国的。 (3 3)番茄的传播)番茄的传播(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最初只是作为观赏植物) 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18 世纪中叶开始作食用栽培。(18 世纪末欧洲培育的番茄新品种 又传回美洲)。 明朝万历年间,由欧洲传教士引入中国(长期作为观赏和药用植物)。清朝光绪年间, 开始作为蔬菜在农场种

    10、植。 (4 4)辣椒的传播)辣椒的传播 15 世纪末传入西班牙。16 世纪,传到英国和中欧各国。 16 世纪后期传入中国,被称为“番椒”。中国的西南和中南地区流行(气候潮湿)。 二、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说出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概况。二、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说出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概况。 1 1、传入美洲的欧亚作物有:、传入美洲的欧亚作物有:小麦,大麦,水稻;苹果,葡萄,甜橙,柠檬;黄瓜,甜瓜, 豌豆;甘蔗等。其中小麦和水稻对美洲的影响最大。 记忆口诀:记忆口诀:小麦大麦和水稻,苹果生气打葡萄,甜橙柠檬来劝架,黄瓜甜瓜哭号号,豌 豆甘蔗来讲理。 (1 1)小麦:)小麦:由欧洲

    11、移民带到美洲,后来成为美洲的主要粮食作物。 (2 2) 水稻:) 水稻: 由西班牙人带到美洲。 18 世纪中期, 成为北美第二大农作物, 产量仅次于小麦。 2 2、传入美洲的欧亚畜禽:、传入美洲的欧亚畜禽:牛、驴、骡、马、猪、羊和鸡。记忆口诀:记忆口诀:牛驴骡马猪羊鸡, 结伴旅游美洲去。 历史影响:历史影响:改变了美洲的动物群落,推动了畜牧业、农业的发展。 3 3、咖啡与咖啡馆:咖啡原产于何地?简述其外传和咖啡馆出现的概况。、咖啡与咖啡馆:咖啡原产于何地?简述其外传和咖啡馆出现的概况。 (1 1)产地:)产地:咖啡原产于非洲; (2 2)传播:)传播:先是传到阿拉伯半岛,再由阿拉伯人传播到欧洲

    12、,被称为“阿拉伯酒”。 4 荷兰人将咖啡移植到锡兰岛(今斯里兰卡),后传到印度、印度尼西亚。18 世纪初,咖啡传 入拉丁美洲,这里成为了日后世界咖啡的主产区。 (3 3)咖啡馆的出现:)咖啡馆的出现:17 世纪初,威尼斯商人开设了欧洲第一家咖啡馆,此后英国、法国等 国相继出现,并推广到北美。 三、食物物种交流的影响:食物物种的交流有何意义?三、食物物种交流的影响:食物物种的交流有何意义? (注意以下几点) 1、提高了全球粮食产量,使世界人口激增。(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提高了抗饥荒能 力,加速了人口的增长。1800 年前后,世界人口已经突破 9 亿)。 2、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 3、推进了

    13、当地经济和贸易的发展。(比如水稻在北美的推广,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4、对当地环境产生了一定影响。(美洲的地表植被遭到破坏;中国过度的垦荒造田,导致 了水土流失) 第第 3 3 课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课标要求】【课标要求】 1、能够以时空为序梳理食物生产、储备现代化的发展历程等重要史实。 2、能够运用史料分析、说明食物生产的现代化和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对食品供给的影响,并从 历史角度论述食物生产、储备现代化对消除饥饿和食品安全的重要意义。 【知识概要】【知识概要】 一、食物生产的现代化一、食物生产的现代化 1、食物生产现代化的实现:食物生产现代化

    14、的最重要推动因素是什么?又是怎样实现的?食物生产现代化的实现:食物生产现代化的最重要推动因素是什么?又是怎样实现的? 简述食物生产现代化的主要表现。简述食物生产现代化的主要表现。 (1 1)原因(背景):)原因(背景):食物生产现代化的最重要推动因素是科学技术(工业革命后,资本主 义的大机器生产推动着农业的转变。) (2 2)实现:)实现:20 世纪中叶,欧美各国完成了农业机械化,建立起规模庞大、集约化的现代农 业。 (3 3)表现:)表现:优良品种育成推广,高效化肥广泛使用;农业设施取得突破性进展,生产量大 幅度增长;大型农场、养殖场成为主要生产经营方式。 2 2、农业的机械化的实施:农业的

    15、机械化实施的前提是什么?说出农业的机械化过程中的主、农业的机械化的实施:农业的机械化实施的前提是什么?说出农业的机械化过程中的主 要机械和各国机械化的不同特征。指出农业的机械化有何历史意义?要机械和各国机械化的不同特征。指出农业的机械化有何历史意义? (1 1)前提:)前提:汽油拖拉机、柴油拖拉机相继实现批量生产,为农机的广泛使用创造了条件。 (2 2)主要机械:)主要机械:铧式犁、播种机、联合收获机等。 (3 3)各国的特征:)各国的特征:美国以大型为主;法国以中型为主;日本以小型为主;中国个体农户主 要使用小型机械,大型农场普遍采用大型机械。 5 (4 4)历史意义:)历史意义:推动着农作

    16、物的播种、收割与加工等从人工化向自动化转变。 3 3、杂交育种技术:、杂交育种技术:(古代已有温室种植技术)简述各国农业杂交育种的概况。指出农业杂简述各国农业杂交育种的概况。指出农业杂 交育种技术的提高有何历史意义?交育种技术的提高有何历史意义? (1 1)概况:)概况: 1930 年,美国培育出杂交玉米新品种。 1941 年,墨西哥培育出小麦新品种。 1960 年,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成立。 1973 年,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二号。 2013 年,“中国超级杂交水稻”创世界纪录。 (2 2)历史意义:)历史意义:食物生产现代化提高了粮食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为人类消除饥饿作出了 突出

    17、贡献。 养殖场和牧场的各个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控制。 (伴随着食物生产的现代化,粮食产量的提高,食物储备技术也有了相当大的进步) 二、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简述食物储备技术进步的主要表现。指出食物储备技术进步的二、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简述食物储备技术进步的主要表现。指出食物储备技术进步的 原因及影响。原因及影响。 1 1、食物储备技术进步的表现:、食物储备技术进步的表现: (1)在古代,人们利用地窖和淘器来存储余粮,后来修建粮仓。(如隋炀帝时期修建的含 嘉仓,被誉为“天下第一粮仓”) (2)20 世纪,粮食储备技术取得进步,表现在: 20 世纪 50 年代,美国已经使用机械通风储粮技术。

    18、1958 年,德国成功开发了谷物冷却机。 到 1990 年,全世界已有 50 多个国家和地区采用了机械低温制冷储粮技术。 20 世纪 20 年代起,冷冻技术不断进步,家用冰箱和冰柜普及,冷冻食品工业有了巨大发 展。 2 2、原因:、原因:20 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 3 3、影响:、影响: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增加了良仓仓容量,实现了粮食储备自动化和智能化,便利 了人们的生活,对食品安全有重大意义。 (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粮食安全不仅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安全,而且关系到世界 的和平与稳定。科技的进步,大大增加了食物供给,那么,当今世界是否已经实现了粮食安全 呢?不是

    19、的,消除饥饿和保障食品安全仍是当前政府和国际组织的重要责任) 三、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三、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 1 1、粮食安全、粮食安全(消除饥饿):粮食安全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列举各国政府与国际组织积极应粮食安全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列举各国政府与国际组织积极应 对粮食安全的主要措施。对粮食安全的主要措施。 6 (1 1)起因:)起因:人口激增;工业化与城市化加速,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 (2 2)解决措施:)解决措施: 各国政府的重视,都把解决粮食安全与消除饥饿作为首要任务;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协调。 中国措施:1996 年,提出立足国内资源、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 (与粮食安全相关的是食

    20、品安全问题,食品安全关系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 政府高度重视的重要问题) 2 2、食品安全:食品安全问题出现的因素有哪些?各国政府是怎样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自、食品安全:食品安全问题出现的因素有哪些?各国政府是怎样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自 己谈一谈,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应对食品安全问题?己谈一谈,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应对食品安全问题? (1 1)食品安全问题出现的主要因素)食品安全问题出现的主要因素: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抗生素的过度使用,食品添 加剂的过度使用等。 (2 2)解决:)解决:高度重视,制定标准,加强监管,加强惩罚,加强问责。 (3 3)谈一谈:)谈一谈: 提高食品安全标

    21、准,杜绝源头污染;强化企业责任,从生产加工到流通消费全过程监管, 严把安全质量观;依法监管,严惩不法商家;创新防控手段,鼓励群众举报问题商品;自觉远 离不安全食品,以身作则;增强食品安全意识 珍爱生命,树立生态文明观,热爱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同 时,我们也应正确发挥科技的作用,创建更美好的生活。 各国政府为什么都把解决粮食安全与消除饥饿作为首要任务?各国政府为什么都把解决粮食安全与消除饥饿作为首要任务? 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粮食安全不仅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安全,而且关系到世界的 和平与稳定。 第第4 4课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课标要求:课标

    22、要求:了解劳动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以及历史上劳动工具和主要劳作方式的变化。 1、梳理古代耕作工具的发展演变? (1)演变:人类的耕作工具,材质大体经历了从石、木、蚌到铁的变化。 (2)分类: 石器农具 特点 质地坚硬,比竹、骨、木器更为坚硬。 制作 旧石器时代:以打制石器为主。 新石器时代:在打制的基础上增加磨制;需要专人制作。 青铜农具 青铜在当时是珍贵的资源,青铜农具数量有限。 铁制农具 世界:公元前1514世纪,小亚细亚东部的赫梯人率先掌握了冶铁技术, 之后传入两河流域、中亚、北非和欧洲。 中国: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在中国广泛使用。南北朝时期,出现了灌 钢法制作的农具。 7 2 2、梳理古

    23、代灌溉工具的发展演变? (1)原始社会末期,人类已经能制造陶器,汲水灌溉。 (2)古埃及和中国等地,人们已懂得利用杠杆原理进行灌溉。 (3)中国东汉末年已出现翻车,三国时期马钧进行了改进,之后在民间得到广泛使用。 (4)唐朝出现了筒车,借助水力汲水入筒进行灌溉。 3 3、梳理古代畜牧业工具的发展演变?(圈厩、弓箭、渔网、马槽等) 4、耕作工具和灌溉工具的进步,是怎样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 (1)耕作工具和灌溉工具的进步对农业生产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人类历史上的耕作工具 种类繁多,从木、石、蚌、骨等质的耕作工具到青铜铸造的耕作工具再到铁制工具,经历了由 粗到精的演进历程。金属耕作工具的发明,特

    24、别是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当时的 农业生产力,使得大量荒地得到开垦,私田大量增加,并对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和个体小 农经济的形成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2)灌溉工具的进步也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人类从汲水灌溉到使用杠杆原理进行灌溉再到 借助水力汲水入筒进行灌溉,大大提高了灌溉效率,使得更多的农田可以得到灌溉,推动了农 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5、中国古代农业工具发展的历程体现出怎样的变化?在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什么特征,并分析其 因素。 农具材料:木、石、骨、蚌制农具铁农具 耕作方式:刀耕火种耒耜锄耕铁器牛耕 农用动力:人力畜力、自然力 特点:通用性广、材料以木石竹为主节省金属、轻便灵活、结

    25、构轻巧、不断创新 因素:劳动人民的智慧、政府重视推广、注重经验总结和传承 6、梳理古代手工业工具的进步(纺织工具、陶瓷工具、冶炼工具) 7 7、古代的劳作方式主要有哪几类?、古代的劳作方式主要有哪几类? (1 1)农业家庭式劳作)农业家庭式劳作 条件 铁犁牛耕的逐步推广。集体劳作的形式逐渐瓦解。 表现 中国战国时期:鼓励发展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生产模式。 古希腊罗马:氏族部落解体后,一家一户的家庭劳作日渐普遍。 拓展1: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 (1)(1)分散性: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经营为主的经营方式。 (2)(2)封闭性: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具有封闭性。 (3)(3)自足性:生

    26、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 (4)(4)脆弱性:是一种具有规模小、水平低、分散性和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差等特点的简单落后的 小生产模式。 (5)(5)落后性:生产工具简单、生产技术长期不变。 拓展2: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影响 (1)积极:较稳定,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农具或耕畜等生产资料,有利于调动生产者的积极 性;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促进了封建经济的繁荣;是古代中国一切文明成就的基础。 8 (2)消极:具有封闭性、脆弱性,分散性,难以应付天灾、战乱及苛捐杂税,后期成为阻碍 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易形成安土重迁、小农意识等观念。 (2 2)农业庄园式劳作)农业庄园式劳作

    27、特征 众多奴隶或农奴在庄园土地上进行集中劳作,劳动者被束缚在土地上,生 产力低下。 表现 罗马共和国晚期:战争给罗马带来大量奴隶,出现了大型奴隶制庄园。 中古时期的西欧:大量农奴或农民在领主的庄园中服劳役。 魏晋南北朝时期:坞堡除军事作用外,也带有庄园经济的色彩。 (3 3)手工业家庭与作坊式劳作)手工业家庭与作坊式劳作 手工业家庭:以制作手工业产品为生。 手工业作坊:拥有某种手工工艺的民营和官营作坊。 拓展3: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传承的特点、原因及影响 (1)(1)特点:家庭内部传承,具有保守性;传男不传女,具有独占性。 (2)(2)原因:传统的小农经济的束缚;官府的干涉和控制;手工业内部竞争

    28、激烈;落后的宗法观念。 (3)(3)影响:这种传承有利于保证工艺水平,但影响技术的推广与交流,从长远来看,妨碍了社会 生产力的发展。 8、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经营形态是:在商周时期,手工业由官府垄断到;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封建 土地所有制的确立和小农经济的形成,开始出现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 第第 5 5 课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课标要求】认识大机器生产、工厂制度、人工智能技术等对改变人们劳作方式及生活方式的 影响。 1 1、工业革命前后生产工具、劳作场所的变化工业革命前后生产工具、劳作场所的变化 生产工具:生产工具:手工劳动(零碎分散)到机器大生产(专业集中) 劳作场所:劳作

    29、场所:家庭手工作坊、分散的手工工场、集中的手工工场 到 工厂 2 2、工厂制度的特点、影响?工厂制度的特点、影响? 特点:特点: 生产资料集中,劳动力集中,规模大,分工精细,协同合作,大机器生产,严格的规章制度 经营形态经营形态 经营模式经营模式 产品及流向产品及流向 流通方式流通方式 劳动力劳动力 地位地位 官营手工业官营手工业 政府直接经营, 集中政府直接经营, 集中 的大作坊生产的大作坊生产 主要生产武器和供贵主要生产武器和供贵 族消费的日用品族消费的日用品 不投放市场不投放市场 无偿调用各无偿调用各 类匠户类匠户 直到明代前期,一直直到明代前期,一直 占据主导地位占据主导地位 民营手工

    30、业民营手工业 民间私人经营民间私人经营 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 的产品的产品 投放市场投放市场 私营主雇工私营主雇工 明中叶以后在一些部明中叶以后在一些部 门占主导地位门占主导地位 家庭手工业家庭手工业 农业的副业农业的副业 主要供自己消费和缴主要供自己消费和缴 纳赋税纳赋税 剩余产品投剩余产品投 放市场放市场 农民自身农民自身 稳定了小农经济,在稳定了小农经济,在 近代破产近代破产 9 影响:影响: 经济:促进标准化生产模式诞生,保证产品数量与质量;有利于科学管理,提高生产效率,挖 掘工人劳动潜质,促进早期管理人才出现,获得巨额利润。 政治:促进家庭领域与社会生产领域分化,妇女

    31、走出家庭加入社会生产,逐渐提高社会地位。 文化:早期工厂大量雇佣童工,一定程度上阻碍近代基础教育发展。 3 3、工业革命对近代中国的影响?工业革命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积极积极: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资本主义思想和生产方式,从而推动中国迈向近代化。 消极消极: 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使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 4、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 ? 积极:(1)城市化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空间 (2)交通运输业的进步,社会的流动性大增 (3)乡村发生变化:农业现代化水平大大提高:农业机械日益普及,建立大农场 人们的眼界开阔:大量人口从农村移

    32、向城市(城市化)。 (4)生活节奏的加快,时间观念更为增强 (5)文化素质的提升 问题:社会贫富分化加剧、工人健康问题、环境污染严重、疾病与犯罪等。 第第 6 6 课课 新科技革命与现代社会发展新科技革命与现代社会发展 【课标要求】 理解劳动人民对历史的推动作用,以及生产方式的变革给人类社会带来的革命意义 1.1.新科技革命的成就新科技革命的成就 P29P29 二战后,在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引领下,航天、海洋、原子能、生物、新材料技术等 迅速发展。 2.2.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发展的原因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发展的原因 ? 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提供理论基础; 世界经济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战争及激烈的国

    33、际竞争的刺激; 各国政府对高科技的大力支持。 3.3.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特点、认识?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特点、认识? 特点特点: : 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 力的速度加快。 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 10 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认识认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社会进步离不开科技发展; 人的智慧和创造力是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因素; 在发展科学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与资源。 4.4.现代科技进步的革命性意义现代科技进步的革命性意义 1.计算机与人工智能技术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促使劳作 方式由粗放型转化为集约型。现代企

    34、业管理制度逐步发展起来。 2.人类文化生活也出现了新的模式。人们与外界沟通更加方便,丰富了大众的文化生活,推动 了电子商务的发展。 3.人类视野也产生了新的变化。(全媒体不断发展,为人们认识世界提供了不同的视角;交通 和通讯技术是地球成为“地球村”)。 4.现代科技应用不当,也会带来负面影响。 第第 7 7 课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古代的商业贸易 课标要求课标要求 了解商业贸易的起源和古代的商贸活动与贸易通道;知道货币、信贷、商业契约等在日常 生活中的角色。 一、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一、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 1. 1. 起源:原始社会后期起源:原始社会后期 社会分工、产品剩余、私有制产生交换出现商

    35、业贸易发展 2. 2. 古代中国的商业古代中国的商业 (1)商朝,出现职业商人。商周时期,实行“工商食官”。 (2)春秋战国时期, “工商食官”格局被打破,出现许多大商人。如范蠡、子贡、吕不韦等。 (3)秦汉朝,商业初步发展。 促进因素:统一局面的形成;统一货币、度量衡和车轨;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丝绸之 路的开通。 阻碍因素:市坊分区制度的实行 (4)两宋,经济重心南移,城市中市坊界限被打破,出现纸币。 (5)元明清时期: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和手工业的发展。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形成 全国性的商业贸易网络。钱庄、票号等机构出现,商帮形成(如晋商、徽商、闽商、潮商和 宁绍商人) 3. 3. 古代世

    36、界的商业古代世界的商业 11 (1)古埃及,市场交换普遍。对外贸易由国家控制,国王派商队到国外去从事贸易活动。 (2)古希腊,各城邦形成了商业贸易中心,海外贸易活跃。如雅典就是贸易中心。 (3)古罗马, 征服地中海地区后, 商贸逐渐繁荣, 海外贸易发达。 如丝绸之路西起汉朝长安, 东达欧洲罗马。 (4)拜占庭帝国,垄断了中国丝绸等物品在欧洲市场的贸易。其首都君士坦丁堡,成为沟通 东西方的桥梁。 (5)阿拉伯商人,在欧、亚、非三洲之间从事中介贸易,活动范围遍及世界各地。 4. 4. 古代的贸易通道古代的贸易通道丝绸之路丝绸之路 (1)两汉,中国的丝绸等运往中亚和欧洲,欧洲和西域各国的物品输往中国

    37、。 (2)唐宋时期,海上贸易兴盛。中国出口丝绸、瓷器、纸张、茶叶等。官府设置市舶司,管 理对外贸易。 (3)古代中国,朝贡贸易是主要方式。明清时期,严格规定朝贡贸易。清政府在广州设置公 行,统揽对外贸易事务。 5. 5. 商业贸易的作用:商业贸易的作用: (1)促进了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2)对中国:中国通过对外贸易引进了国外的优良马匹、植物新品种、香料、药材、琉璃和 玻璃等。 (3)对世界: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流行于亚、非、欧三大洲,丰富了当地人的生活。 二二 货币、信贷、商业契约货币、信贷、商业契约 1. 1. 货币货币 (1)中国商代时,用贝

    38、作为货币。后来,金、银、铜、铁等金属货币逐渐成为主要货币。 (2)前 8 一前 7 世纪,小亚西亚出现金属铸币。 (3)货币出现前,商业交换的形式是以物易物。货币出现后,逐渐具有了三大功能:交换媒介, 价值尺度,财富象征。 (4)商业的功能:互补余缺逐利增财。 2. 2. 信贷信贷 世界信贷世界信贷 (1)前 22 一前 21 世纪,两河流域出现了经营借贷的商人,神庙、宫廷也从事放贷业务。 (2)前 16 一前 11 世纪,古埃及出现了较为完备的借贷合约。 如要有证人,履行担保,受到法 律保护。 (3)前 4 世纪,古希腊开始兴起货币经营业,出现了汇票的雏形。 (4)15 世纪,威尼斯和热那亚

    39、的商人创立了银行。 (5)意大利、荷兰、英国等国出现新业务,先后成为国际信贷的中心。 12 中国信贷中国信贷 (1)春秋时期,实物借贷比较普遍,并出现货币信贷。 (2)唐代,由存贷款发展到汇兑,出现“飞钱”(汇票)。 (3)宋代,交子、会子、官子等纸币开始使用,逐渐取代汇兑业务。 (4)明朝中期,钱铺等机构盛行。 (5)清朝,资本性借贷显著发展,出现了庄票。 3. 3. 契约契约 (1)约前 3000 年,古埃及契约广泛使用并受到法律保护。 (2)前 2600 年左右,苏美尔人已经使用契约。订立契约是普遍现象。 (3)中国,商周时期产生契约;汉代以后,契约应用更加广泛。 4.4.货币、信贷、商

    40、业契约出现的意义:货币、信贷、商业契约出现的意义: 是商品经济发达的表现,便利了商品交换,扩展了商业活动的领域。 第第8 8课课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 1.1.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世界市场形成过程 2.2. 近代商业贸易变化的表现(商业革命的表现)近代商业贸易变化的表现(商业革命的表现) (1)商贸中心转移:欧洲贸易中心从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新的亚洲贸易中心(三角贸易、马尼拉大帆船贸易) (2)商业经营方式变化:开始出现商品交易所、银行、证券交易所、百货公司、股份制贸易公 司(东印度公司、西印度公司) (3)新的商业经营形式引入中国:银行、股票市场、百货公司 (4)商品流

    41、通的种类增多:烟草、咖啡、可可和茶叶等进入欧洲市场。香料也大量涌入欧洲 等地。三角贸易兴起,奴隶也成为贸易的商品。 18 世纪后期,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鸦片贸易发展起来。 (5)国际贸易格局变化: 16 世纪初,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支配了早期的奴隶贸易。 13 17 世纪,荷兰垄断了海上贸易。荷兰商人被称为“海上马车夫”。 17 世纪后期,英国打击荷兰(航海条例、三次英荷战争),逐渐控制了海上贸易。 18 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法、美、德等国兴起,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世界贸易形成了多 中心的新格局。 第第 9 9 课课 2020 世纪以来

    42、人类的经济与生活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 一 、世界经济的发展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 1. 20 世纪初,垄断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本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与重新瓜分 世界的斗争,最终引发了“一战”。 2. 一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生产和消费的矛盾最终导致了经济大危机。美国通过 罗斯福新政扭转了危机,德、意、日三国走上法西斯道路,引发了二战。 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国家: 黄金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经济计划、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收入政策以及福利政策等,将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结合起来,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滞胀及调整:20 世纪 70 年代,

    43、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经济发展的停滞和通货膨胀,主要资本主 义国家纷纷调整经济政策,减少对经济的干预;现代科技进步促进了新兴产业的发展与传统产 业的升级,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复苏和发展:20 世纪 80 年代经济复苏,20 世纪 90 年代进入新经济时代。 4.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时有发生 (1)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并没有解决;全球化发展,世界范围内贫富分化加剧。 (2)表现: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 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0) (1) 背景: 国内外敌对势力联合起来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1918 年, 国内战争开始,

    44、 为了把有限的力量集中起来保证战争的胜利。 (2)措施:实行余粮征集制,工业国有化、取消商品贸易、食物配给制。 (3)影响:(积极)余粮收集制保证了前线的粮食供应,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 (消极)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导致战后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2.新经济政策(1921-1928)1921 年 3 月,苏俄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 (1)措施:以固定的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允许私营企业一定程度的发展,并以租让制 等形式在一些经济部门引入外国资本;允许自由贸易;按劳分配 14 (2)特点:在无产阶级掌握国民经济命脉的前提下,一定程度上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 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45、 (3)影响:得到了工农的支持,稳定和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3.斯大林体制: (1)特点:集中发展重工业;农业集体化;单一公有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2)成就:1937 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为战胜德国法西斯奠定物 质基础。 4. 二战后社会主义的发展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发展良好。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疆化、改革效果不明显,导致社会 矛盾不断激化,最终促使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新中国的发展: (1)建国后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中国现代化的工业基础。 (2)1978 年后,实行改革开放,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经济飞速发展。2010 年,中国经济总 量超越日本

    46、,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二战后,新兴民族国家获得独立后,都把经济独立作为首要目标。20 世纪六七十年代,经 济高速发展。 二 、国际贸易与人类生活 1. 问题:各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影响国际贸易的发展。(表现:战争与经济危机时,各 国通过提高关税等措施保护本国贸易)。 2. 解决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1)1947 年,23 国在日内瓦签署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2)1995 年元旦,在关贸总协定的基础上,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 3. 影响:(1)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科技含量的重要性不断提高。 (2)服务贸易增长迅速。 (3)经济合作方式更加多样化。 (4)贸易手段发生改变。20 世纪

    47、 90 年代后,电子商务逐渐兴起。网购与快递 三 、国际金融与人类生活 1. 背景:20 世纪初经济大危机时,各国滥发纸币、货币贬值、汇率战,造成金融混乱 2. 解决:(1)1944 年 7 月,在美国主导下,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2)1945 年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成立,重建国际货币制度。 (3)1945 年底,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即世界银行 WB)成立,促进战后经济的复苏和发展。 3. 核心: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 4. 作用: 稳定了二战后的国际金融秩序, 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有利于美国霸权。 15 5.

    48、 崩溃:20 世纪 70 年代,美元不再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对美元实行浮动汇率。 6. 新发展: (1)非银行金融机构迅速发展,如证券市场融资规模的不断扩大; (2)不同金融机构相互融合,如银行、证券和保险三者的产品日益趋同并走向融合,促使大 型金融集团和跨国金融企业不断出现。 第第 1010 课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课标要求课标要求 了解人类居住条件的变迁及各地民居的差异及其特征;了解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形成 的原因及影响。 知识概要知识概要 1. 人类居住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人类居住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 人类的居住形式经历了从穴居、巢居、半穴居到地面筑屋的演变。 2. 村落的出现原因、构成、影响。 农业出现后,人们筑屋定居,形成居民聚居点村落。村落最早出现在两河流域。 村落建有住宅、仓廪、地窖和公共活动场所; 为人类提供了


    注意事项

    本文(2022届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知识复习提纲)为本站会员(花好****3)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