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第一单元 西部风情 依马呀吉松教案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依马呀吉松。 教学目标: 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用热爱家乡的情感演唱歌曲依马呀吉松并了解藏族民歌的一些风格特点和风 土人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听唱和小组探究学唱歌曲,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精神。 3、知识与技能:重点强调歌曲中的十六分音符,学跳藏族踢踏舞的简单舞步,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 教学重点: 用热爱家乡的情感演唱歌曲依马呀吉松。 教学难点: 唱好歌曲里面的前十六分音符和后十六分音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欣赏歌曲走进西藏。 教师:听到这首歌曲你们仿佛来到了什么地方?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美丽景色? 2、教
2、师:同学们,西藏位于我国西南部,有最美丽的雪域风情,有勤劳的藏族同胞,也有风格独特、 优美、粗犷的音乐,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而又神秘的西藏吧!今天我们就来学唱一首藏族歌曲依马呀吉 松。 【设计意图:一开始就把学生带入浓浓的藏族音乐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歌曲走进西藏学生 们都非常的熟悉,这样可以更好让学生对藏族音乐有一个更深的了解。】 【教学建议:运用情景教学法、谈话法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聆听、感受、体验 (一)聆听歌曲 1、聆听歌曲依马呀吉松。 教师:注意聆听,歌曲的演唱形式和情绪。 2 2、带着问题再听歌曲。 教师:这是一首藏族歌曲,由于西藏地域辽阔,方言各异,民族风格独具特
3、色。依马呀吉松这首 歌曲有什么特点? 3、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分享。 4、教师小结:依马呀吉松的音乐特点是高亢婉转、优美动听、清新流畅。 (二)学唱歌曲 1、朗诵歌词,教师解释歌词中衬词的意思。 教师:“索呀儿惹洛”、“来斯马拉松松”等这些都是歌曲中的衬词,为了完整表现歌曲而穿插的一 些语气词、形声词、谐音词或称谓构成的衬托性词句。同学们要从中体会西部地区的风土人情。 【设计意图:这里没有按照以往的常规先学谱后学词,因为这首歌曲的词里面包含了很多衬词,能体 现西部风情的风土人情,学生能很快的了解藏族风格的特点便于教师下一步教学。】 2、教师范唱,学生小声哼唱。 教师:请同学们注意自己的坐姿,用
4、“啦”小声随老师唱,注意你们声音的弹性和气息的支持。 【设计意图:歌曲里面有很多前十六分音符和后十六分音符,教师范唱可强调这些地方,同时引导学 生用明亮、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3、学习歌曲节奏。 教师:为了能让学生更好的体会歌曲的节奏及强弱规律。我们先来分析一下歌曲的节奏特点。 学生用“哒”读节奏注意每一个乐句之间的联系。 【设计意图:先让同学们了解节奏型,这样对后面的教学中学习踢踏舞步以及学唱歌曲都有很大的帮 助。】 4、学习歌曲的曲调。 教师弹旋律,学生用“啦”哼唱,先慢唱然后速度还原。 学生随琴视唱曲谱。 学生画旋律线(找同学板演)用曲线的形式。 【设计意图:因为歌曲比较简单,学生节
5、奏已经掌握,再逐句教唱已经没有必要,鼓励学生自己哼唱 旋律可以加深对音乐的感受。】 5、加入歌词演唱。 学生自己识谱唱歌词。 全体学生齐唱歌曲注意气息的控制。 教师领唱学生随老师齐唱。 3 分小组演唱比赛。 【设计意图:为了体验歌曲的情感,也为了实际检验一下学生对歌曲的熟悉程度,教师和学生一起活 动,可以增进师生的情感,分小组唱实际上是在激发学生的好胜心,比一比看看哪个小组唱的最好。】 (三)表演歌曲 1、学习藏族的踢踏舞。 教师:“依马呀吉松”是流行在四川巴塘一带的堆谐曲。堆谐是代表性的藏族舞,后来逐渐演变成了 在小型乐队伴奏下的以踢踏舞步为特色的男子表演舞蹈 “踢踏舞” 。下面老师就教同学
6、们几个简单的舞步, 看谁的模仿力最强。 2、教师示范,强调动作要领。 3、找个别同学上台前表演,其他同学伴唱。 【设计意图:如何让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歌曲,体会藏族人民的热爱家乡的情感,我认为仅仅学会歌 曲是不够的,通过学习踢踏舞的简单舞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中体会舞蹈给同学们带来的欢乐,既 发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合作学习精神。】 三、课堂小结 1、边唱边舞。 2、随音乐出教室 【设计意图: 当同学们再次聆听歌曲的时候都会不约而同的唱起来跳起来, 还能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 随音乐出教室可以达到一种课未终、思未了、趣不尽、情更深的教学效果。】 上去高山望平川教案 教学目标 1
7、、让同学们喜欢上聆听,并且演唱民歌及具有民族风格的歌曲,尤其要突出民族特色的演唱方法,并 不能千篇一律的演唱各名族的歌曲。 然后了解民歌的基本知识, 感受分辨民歌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地区风格。 2、通过聆听、演唱、比较、探究、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风格特点,认识“花儿” 等民歌体裁。并且哼唱其中的音乐主题。这都有助于对本民族的民歌加强理解与掌握其韵味。 3、探究民歌的创作手法。 教学重点 1、认真细致的聆听这首民歌,感受、体验、理解上去高山望平川这首民歌的内容、风格及其创作 4 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做适当的审美评价。 2、要了解民歌体裁“花儿”。 教学难点 1、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风
8、格特征。 2、探究西北民歌的音乐风格及形成这种风格的内在原因。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新课导入 师:著名音乐家冼星海曾经说过:民歌是中国音乐的中心部分,要了解中国音乐,必须研究民歌。首 先同学们在地图上找出西北五省的地理位置。并且用“晋、陕、宁、甘、青”等简称填写在相应的位置。 然后同学们想想西北的自然风貌、生产方式、以及西北人的语言、性格特征,再进行回答。 师:西北是黄土地与蓝天,不是喧嚣的尘世、色调、景物,这和我们南方的大都市是有区别的。西北 音乐的声音都比较单调,很多东西是凝重不变的,就像西北人。在艰苦的环境中,人们是用音乐排解心中 的苦闷,用歌声表达自己不能随便告于他
9、人的情感,所以我们听到的陕北民歌才会感觉那么悠远,绵长, 听到走西口才会让人肝肠寸断。 三、新课教学 1、初听歌曲:播放歌曲上去高山望平川。 师:青海是江、河之源,冰川晶莹、湖泊如镜、万涓清流。草原绿茵如毯、油菜如金、牛羊如云。这 块净土,孕育了无数优美的民歌,也孕育出王骆宾这样的民歌之子。那么,接下来,我们听一首青海的民 歌上去高山望平川。 师:同学们知道这首民歌演唱的内容是什么吗? 生:这首民歌表达了青年男子对心爱的姑娘的思念和爱慕之情采用比兴手法。 师:同学能发现这首歌曲的特点又是什么吗? 生:歌曲高亢悠扬、开阔起伏、舒展自由、多用假声或真假声结合的方法演唱。 2、介绍“花儿”。 上去高
10、山望平川是一首青海花儿,在全国各地颇具影响,声誉极高。歌曲音域宽广、音调淳朴, 由上下两句构成。歌词采用自问自答的形式,多次出现四度跳进与大跳,表现鲜明的地方色彩。 “花儿”是流行于甘肃、青海、宁夏等广大地区的一种山歌,是当地人民的口头文学形式之一。“花 5 儿”又称“少年”。男青年唱的叫“少年”,女青年唱的称“花儿”。据说,“花儿”至少已有四百多年 的历史了。它内容丰富多彩,形式自由活泼,语言生动形象,曲调高昂优美,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 特色,深受回、汉、藏、东乡、土、撒拉等民族的喜爱。花儿结构分两段,前段比兴、后段是歌唱的主题 内容。曲调具有浓郁的抒情性,演唱时用宁夏方言,有浓郁的地方
11、气息。 3、复听歌曲,带领学生们用方言演唱。 四、课堂小结 我们今天认识了什么是“花儿”,并且对其代表作品上去高山望平川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和分析。 同学们课后可以更加深层次的探究“花儿”的风格特征,感受民间歌手演唱时,运用的方言,衬词衬腔、 发声方法。认识这首歌,富有西北民歌的典型特点,认识“花儿”这种民歌体裁。 新疆舞曲第二号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新疆舞曲第二号 ,体验新疆人民豪爽的性格和载歌载舞的热闹场面。 2、模仿学习新疆舞动作,通过体验和编创舞蹈,进一步掌握新疆的音乐风格。 3、音乐与舞蹈本是一家,通过欣赏新疆舞曲第二号体验新疆舞曲风格特征,拓展我们的视野。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感受
12、新疆舞曲的风格特征。 教学难点 即兴编创新疆舞蹈并表演,使歌舞一体。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这幅图片,这幅图片展现的地方在我国的西北部,那里是智慧而又正义的阿凡 6 提的故乡,你猜出是哪里了吗? 新疆,你对它有多少了解呢?(学生说一说自己了解的新疆) 新疆到底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从图片中来感受。 (师随机介绍) 新疆美吗?新疆风景美,人美,歌舞更美。 三、新课教学 1、欣赏新疆舞曲第二号。 让我们来听一首钢琴独奏曲,听听乐曲是哪一个地区的少数民族风格音乐,为什么? 2、学生讨论。 新疆各少数民族都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小伙子们敲着手鼓与姑娘们边歌
13、边舞的场景,在日常生活中时 有所见。这首舞曲就是我国作曲家、钢琴演奏家丁善德采用新疆民歌为主题写成的一首具有民族风格特色 的钢琴独奏曲。它描绘了节日中新疆人民载歌载舞的欢乐场面。 3、分析歌曲结构。 乐曲是三段体结构。第一段以手鼓节奏为引子,并在这样的伴奏音型上,奏出了欢乐歌舞的主题:这 一主题通过重复、转调和发展,力度加强,变得更为热烈。但随即出现一段舒缓、柔和的旋律,与前段形 成鲜明对比。它取材于第二段的主题音调,起到过渡的作用。在静寂中,手鼓的节奏突然响起,第二段的 主题随之出现:手鼓节奏始终伴随着旋律,犹如小伙子敲起手鼓,引吭高歌。在第一段主题再现后,乐曲 在强烈的手鼓声中结束。作曲家
14、以豪放的笔调、艳丽的色彩及粗犷的风格,描绘了一幅新疆人民欢庆节日 的风俗画。 4、复听。 设问:乐曲中的伴奏音型节奏是模仿新疆少数民族中哪件民族乐器? 5、学生讨论。 手鼓。 6、再听。 全体学生模仿手鼓的节奏。 7、学习简单的新疆舞步,和着音乐跳一跳。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新疆的民歌,也学习了新疆的舞蹈,你喜欢吗?现在就让我们选择自己喜欢 的方式出教室,你可以是唱着歌曲,也可以是跳着舞蹈走出教室。 7 四季调教案 教学内容 演奏四季调。 教材分析 四季调是我国青海民歌,是一首传统的情歌。以春、夏、秋、冬四季盛开什么花为起句,表达了 少女的情意。歌曲为一段体结构,包含三个乐句。
15、第一、第二乐句是一对上下句,上句结尾上扬,以羽调 式的主音为落音;下句句末下行,落在下方的主音上,互相呼应。第三乐句取材于第二乐句,在结构中起 补充的作用。音乐旋律优美,节奏明快,富有律动感,具有“花儿”的风格。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熟悉四季调旋律和所表现的内容。 2、情感目标:通过欣赏,感受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大自然变化,使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充满着生 机与诗意。 3、能力发展目标:在感悟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力和表现欲望。 教学重点 选用不同的打击乐器演奏四季调。 教学难点 从乐曲的主题变化、力度变化及不同主奏乐器的不同音色中,体验乐曲的情绪变化, 发展联想与想象, 提高对音乐
16、欣赏三度创作的能力。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本课曲目的音响资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聆听四季调 1、介绍传统青海民歌四季调,以春、夏、秋、冬四季开什么花为开头,所以称为“四季调”。 2、初听第一段音乐,感受青海民歌欢快热烈的情绪。再次复听这一段,请学生选用双响筒、沙槌、三 角铁、铃鼓或其他打击乐器为主旋律伴奏,体验青海民歌的风格。 8 3、欣赏全曲。 设问:四季歌的曲调共出现几次?它们在力度上有什么变化?请用力度记号把它记录下来。 4、再次聆听全曲。 设问: (1)全曲在音色彩上有什么变化?能说出每段主奏乐器的名称及形式吗? (2)从力度与音色的变化上, 你能否体验出每
17、段的情绪变化, 从而与 “四季” 联系起来, 说说你的体验。 5、比比谁的记忆力好?谁能最完整地把四季歌的曲调哼唱出来,谁就是优胜者。 三、小结 按照最初的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感受不同力度与音色的变化,基本能体验到每段音乐的情绪变化。一 首看似简单的民歌,在经过改编之后能有这么丰富的表现力,学生听起来也不至于枯燥,从而体会到了音 乐的魅力。 三峡的孩子爱三峡教案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三峡的孩子爱三峡体验音乐亲切、活泼的特点,激起学习音乐 的兴趣。能准确的、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在歌声中激起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以聆听、默唱、模唱的
18、方法唱会、唱准歌曲;通过在小组讨论、交流、 探究等方法,了解学习中的问题,以不同的形式演唱、表现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3、 知识与技能目标: 在浓郁的音乐情境中了解和音乐相关的文化: 知道三峡的地理位置、 优美的风光; 巩固音乐知识:休止符、反复记号的正确使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准确、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互问好。 二、导入新课。 1、齐唱歌曲:长江我的家。 2、语言导入: 老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都去过哪些地方呢? 学生:今天,老师带你们旅游。让歌声把我们带到这个美丽的地方吧!闭上眼睛,一起出发! 9 【设计意图:以兴趣爱好为动力,以音乐文化为主
19、线;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会唱的、并和新课内容相 关主题歌曲长江我的家作为导入歌曲,能自然地进入到新课的学习之中,同时也起了课前发声练习的 效果。】 三、 学习新歌: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1、初听歌曲:播放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A、老师:歌声把我们带到哪里去了? 学生:回答。 B、老师:你眼中的三峡是什么样的 ? 学生:回答。 C、这首歌曲的名字是什么?学生说,老师板书课题: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设计意图:感受三峡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多元的文化,建立都元文化价值观。】 2、复听歌曲。 带着问题: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这首歌曲和我们平时学习的歌曲有什么明显的不同吗? 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
20、通过复听,达到进一步对音乐的感受和情感体验,突出了音乐课程的核心理念:情感态 度与价值观。】 3、按节奏朗读歌词。 【设计意图:体验歌词的内容,感受歌词的美,同时解决音乐知识:休止符、反复记号。实现知识与 技能的目标。】 4、老师范唱:老师想把这首歌曲献给你们,请你们听一听,老师是怎样演唱的? 唱歌一定要保持端正的姿势、积极地表情、声音自然优美、气息流畅、口型圆润。 5、学生张口默唱。 老师:老师知道同学们特别聪明,我先请你们自己试着唱一唱,请用张口默唱的方法进行,用你的眼 神,你的表情告诉我你在用心歌唱。 【设计意图:以激励学生、从充分尊重学生为前提,使他们充满信心的参与到歌曲学习中。】 6
21、、学生跟琴用“LA”模唱。 7、唱歌词:请同学们填上歌词然后跟琴歌唱吧! 讨论:你在歌唱中有什么困难吗? 【设计意图: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特点,鼓励他们体验与他人交流合作的快乐,以及培养他们发现问 10 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使他们的态度得到老师的尊重,价值观也在非常自然的情况下得到深化和升华。】 8、巩固歌曲:接龙、对唱。 四、拓展延伸。 1、老师:同学们学得很棒!我们能不能以不同的形式来表现这首歌曲呢? 【设计意图: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又能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 表现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歌词,使学生能享受音乐表演所 带来的快
22、乐。】 小组讨论; 学生展示。 2、师生共同齐唱并以舞蹈的形式表现歌曲。【设计意图:师生共舞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的 积极性。】 师:同学们歌唱的太棒了,如果能再加上动作表演就更美啦!我们以歌舞的形式来表现这首歌曲吧! 五、总结。 老师:今天我们非常出色完成了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的学习。三峡是我们祖国的骄傲,三峡工 程表现了我国的繁荣富强,不仅三峡的孩子爱三峡,全国的少年儿童都热爱三峡。让我们再一次自豪地演 唱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北京喜讯到边寨教案 教学理念: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教师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通过多层次的聆听,在听、说、唱、跳的活动中,激 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学习音
23、乐的快乐,同时获得身心的享受。 教学目标: 一、通过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学生能从各种丰富多彩的音色中感受当喜讯传来时人们载歌载舞 的狂欢情景。 二、通过唱、跳、画、听等活动方式,学生能初步感受苗族、彝族的音乐特点。 三、比较各主题旋律的速度、力度、节奏、音色及情绪的不同,学生能够听辨出不同的音乐形象。 教学重点: 11 感受欢快热烈的音乐情绪。 教学难点: 用不同的艺术手段,引导学生感受各主题塑造的不同音乐形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师:上课前,我们先来唱首歌曲,这首歌曲让你感受到什么样的心情? 欣赏视频赶圩归来阿哩哩。 师:这是一首彝族歌曲,你从歌曲中感受到彝族人们怎样一种的心情?
24、 师:我们在学唱这首歌的时候,已经领略了彝族山寨美丽的风光,彝族人精美的服饰,风格独特的民 族舞蹈我们还知道,彝族人们大多居住在祖国的西南边陲。富有特色的土掌房,个个能歌善舞,特别 喜欢用舞蹈表达自己的心情,那今天老师带给大家一首乐曲,他融合了彝族苗族少数民族的音乐风格。请 你来感受一下,整首乐曲的情绪,你的脑海中会出现怎样的场景? 师:是呀,乐曲激动热烈,往往让我们联想到喜庆、欢乐的场面。 师:在乐曲中,你能听出有哪些乐器吗? 师:这首热烈欢快的乐曲就是北京喜讯到边寨,他是由作曲家郑路和马洪业共同创作的。 师:这首乐曲由引子和六个部分和尾声组成,下面我们逐段进行欣赏。 师:听山寨里传来了什么
25、声音?(听引子+主题 1) 二、分段欣赏乐曲 1、引子+主题 1 师:这段音乐给你的感受是柔和抒情的还高亢挺拔的?(引子+主题 1) 师:听说有好消息要从首都北京而来,彝族的姑娘们禁不住唱起歌来,你听,她的歌声让你的心情起 了什么变化? 师:我们跟彝族的姑娘们来呼应一下,也来唱一唱。 师:学的不错,如果我们能带着愉快的心情来演唱,歌声就更美了。 2、主题 2 师:愉快的歌声在山寨里回荡,但歌声还远远不足以表达彝族人的心情,下面这段音乐,让你想象到 姑娘,小伙们在干什么? 师:你觉得哪段是姑娘的舞蹈,哪段又是小伙的呢? 师:仿佛是姑娘和小伙正在对舞呢。让我们来跳一跳吧。 12 3、主题 3 师:
26、谢谢我的舞伴,谢谢你。得知喜讯就要到来的彝族人们心情是如此的高兴,你听,这个喜讯是怎 么传来的?你听到了什么声音?(主题 3) 师:这个好消息是通过什么方法传来的?原来是马车带着喜讯越过高山,跨过原野,来了。你觉得这 个马蹄声是急促的还是悠闲的?(主题 3) 师:在音乐中是用什么乐器来传递?(听主题 3) 师:木鱼模仿了急促的马蹄声,让我们驾起邮递马车翻山越岭,把好消息传达到彝族山寨吧。 4、主题 4 师:带着喜讯的邮递马车马上要到了,你听姑娘们的舞蹈发生什么变化了? 师:这段舞蹈跟前面的舞蹈有什么不同? 师:这么抒情的舞蹈,你知道是什么乐器演奏的吗?他就是双簧管,他柔和的音色非常恰当地表现了
27、 姑娘优美的舞姿。让我们用 lv 来模仿一下双簧管音色。(弹唱) 师:在歌声中,让我们的手指,把姑娘们的挺拔舞姿描绘出来。 5、师:姑娘们的舞蹈刚结束,等待多时的邮递马车到了!山寨人们夹道欢迎,姑娘小伙们让我们一起 来迎接这个喜讯吧。(主题 5、6) 师:你觉得这时的号角声,和前面欢迎我们的号角声,有什么区别? 师:情绪变的更热烈欢腾,让我们和彝族人们一起吹起号角迎接喜讯吧。 6、主题 1+尾声 师:在刚才这段音乐中,你有听到熟悉的旋律吗? 师:前面姑娘为了迎接喜讯的到来唱起歌,现在得知了喜讯而唱起歌,狂欢的气氛一次比一次高涨, 此起彼伏的号角声,营造了万民欢腾的热烈气氛。让我们跟着他们一起跳
28、起来唱起来,纪念这个难忘的日 子,庆祝这个来自北京的喜讯吧! 三、揭示课题,完整欣赏乐曲 1、师:彝家儿女用他们最擅长的歌舞来表达了他们内心的喜悦,我想大家都非常期待知道这首作品的 名称,这首热烈欢快的乐曲就是北京喜讯到边寨,是由作曲家郑路和马洪业共同创作的,下面让我们 带着喜悦的心情完整欣赏这首管弦乐作品。 2、师:你能用一句话,表达一下你现在的心情吗? 四、小结 教会学生学会用不同的艺术手段,并且引导学生感受各主题塑造的不同音乐形象。同时优秀的民族音 乐不仅能够得到本民族的认可也能够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民族的即是世界的! 13 14 第二单元 红色畅想 手拉手,地球村教案 教学目标 技能目
29、标:能用深情优美的歌声表现手拉手地球村,合唱时基本做到二声部声音的和谐。 知识目标:引导学生明白“地球村”的含义,树立全世界人民手拉手共同为绿色事业做贡献的意识。 情感目标:通过演唱歌曲,加强对环境保护的感性认识,更加关注绿色事业,爱护我们自己的家园。 教学重点 学生能用深情优美的声音演唱手拉手,地球村。 教学难点 让学生掌握四三拍的节奏和八分休止符、一拍附点、切分音处的正确演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新课教学 1、导入 2008 年对于中国乃至世界都是不平凡的一年,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不平凡吗?(生:北京举办了 奥运会。)第 29 届奥运会和残奥会在中国举办成功, “绿
30、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深入人心, 由中国歌手刘欢和英国歌手莎拉布莱曼演唱的主题歌我和你唱出了中国人民欢迎世界朋友来中国的真 挚情感,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欣赏这首歌曲。 师播放歌曲我和你录音。 师:歌曲中唱到了什么? 生: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相聚在北京 师:谁来说说什么是“地球村”?(板书:地球村) 生:就是我们生活的地球 师:说的很好,“村”是最小的地方,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地人民的交流越来越方便, 地球仿佛越来越小了,所以人们就亲切地称为“地球村”,全世界人民都生活在地球上,我们要团结一心, 15 手拉手,把地球打扮得更加漂亮。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歌曲手拉手,地球村。
31、 2、师播放范唱一遍 师提问:歌曲的两个部分分别有什么特点? 生:第一部分:轻快、活泼;第二部分:热情、悠长。 师:请你边听边在空拍处拍手。 播放音乐。 学习歌曲。 师范唱歌谱。 学生自由唱谱,师进行个别指导。 师拉琴逐句教唱,进行正音。 生跟琴加词试唱歌曲。 生独立唱歌。 歌曲处理。 师播放课件。 师:绿色是生命的颜色,大自然中美丽的景色令人心旷神怡,我们要从小树立环保意识,让绿色永远 伴着我们。这样优美的景色我们用歌声怎样表现? 生:轻快、热情、优美,发自内心 师拉琴,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表现歌曲。 3、合唱教学 出示板书合唱部分,指导学生认识二声部; 师范唱二声部; 师逐句教唱二声部; 生跟
32、琴唱二声部; 分组合唱。(引导学生注意听另一声部的声音,从而达到声音的和谐统一) 三、小结 地球村这么大单靠我们的一个力量来保护,能保护好吗?我们要呼吁我们身边每一个来保护地球这个 大村庄,所以我们要保护环境,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让我们一起手拉手,共建绿色家园。 16 留给我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用自然、真挚的歌声演唱歌曲留给我。 2、通过演唱歌曲,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3、教育学生保护环境,拯救地球,从我做起! 教学重难点: 1、能用自然、真挚的歌声演唱歌曲留给我。 2、通过歌曲教育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环境。 3、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和表现能力。 教学过程: 一、
33、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课件:有关环保主题的动画。 师:看了这个动画,你想说点什么? 生:回答。 师:大家说得真是太好了,让我们都来当“绿色的小天使”帮助小鸟重建家园,让人类拥有绿色的家 园。今天我们来学习留给我这首歌曲。(出示主题) 二、学唱歌曲 (一)初次聆听歌曲留给我 1、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歌曲,这首歌曲表达了小朋友们怎样的心声? 2、欣赏动画留给我。 3、学生回答:小朋友希望把美好的东西都留下来。 (二)再次聆听歌曲留给我 1、师:歌曲有两个乐段组成,请同学们仔细聆听后,说说你是怎样分的乐段,为什么这样分? 2、学生回答:歌曲的第一乐段是前 4 个乐句,第二乐段从第 10 小节开
34、始到结束。歌曲第一乐段情绪 比较平和,第二乐段的情绪比较激昂。 3、对学生的回答做出相应评价。 (三)学习歌曲的歌词 1、学生轻声高位置朗读歌曲第一乐段歌词。 17 2、老师再范读一遍歌曲第一乐段歌词,学生注意听重音在哪儿出现。 教学要求:读歌词时,要体现紧迫感,语气要连贯、紧凑。强调“给”,“吧”要读得很轻。 3、在老师的钢琴伴奏下,学生跟读一遍歌词。 (四)学唱歌曲(留给我歌曲学习) 1、教师范唱留给我第一乐段,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 2、学生演唱第一乐段,体会挽留、强调的情绪。 3、分析第四乐句。 教学要求:这一乐句最后一个字时值较长,学生要把时值唱饱满。要求气息支持,可以用上循环呼吸。
35、4、学生完整演唱歌曲第一乐段。 教学要求:第一乐段,注意气息,还要强调乐句的连贯。 过渡语:地球妈妈想说的话还很多,听听她又呼唤了什么?她想让我们帮她怎样去做? 5、教师范唱歌曲留给我第二乐段,学生聆听。 学生感受情绪:强调“留下”,心情越来越迫切。 6、学生回答:心情更加迫切,情绪更加激昂了。音区高了、力度强了。 7、教师弹琴,学生演唱歌曲第二乐段的一、二乐句。 8、分析第三乐句,旋律越来越低,好像要把所有美好的东西(景物)都留在心中。 9、教师弹琴,学生完整演唱歌曲第二乐段。 (五)完整演唱歌曲 1、聆听歌曲留给我伴奏,学生完整演唱。 2、小组合作,为歌曲设计演唱形式。(领唱、齐唱) 3、
36、小组表演展示。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妈妈!让我们拉起手,让更多的人听到我们的呐喊,我们要留下那茂密繁 盛的丛林,珍惜那蔚蓝无际的大海,保护每一寸空间,使明天的山更青、水更净、天更蓝,以使明天的地 球妈妈更加美丽可爱!留住绿色,留住明天! 森林狂想曲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受到乐曲丰富的演奏效果,从而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2、通过欣赏乐曲,让学生正确分辨乐曲的结构,并能够创造性地为乐曲进行“音效”配音。 18 教学重、难点 1、感受乐曲,培养学生的音乐记忆力和想象力。 2、通过反复聆听,让学生记忆乐曲旋律,分辨乐曲不同乐段。 3、师生合作创作新的森林狂想曲。 教材
37、分析 森林狂想曲这首乐曲由 A、B、C 三个乐段轮番演奏,首尾和中间穿插有实地录制的“音效”。三 个乐段均为五声羽调式,B、C 段是 A 段的变奏。A 段上句结束在属音“3”,下句结束在主音“6”上,具 有呼应关系。B 段一开始似乎转到了大调,但随后又转到了羽调式,使乐曲增添了新鲜感。在 C 段中各乐句 改为弱起,并且都在较高音区盘旋,但仍保留了许多 A 段的因素。这首乐曲既有电声乐器,又有竖笛演奏, 更有森林中各种动物、昆虫的鸣叫声和风声、雨声、流水声的录音,使人听来犹如身临其境一般。整支乐 曲充分表现了森林居民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其乐融融的情景。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师:美丽而神奇的大森
38、林令我们想往,如果我们能亲耳倾听到大森林中的美妙声响,那一定是件非常 美好的事情。今天,老师特地为大家准备了一首乐曲,它的名字叫森林狂想曲。希望这首乐曲能给大 家带来仿佛身处原始大森林中般的神奇感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在音乐声中走进美丽的大森林。 二、乐曲欣赏 1、初次聆听乐曲森林狂想曲。 提问:乐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 学生回答:欢快、高兴、活泼 提问:从乐曲中我们听到了哪些动物的叫声?请模仿它们的叫声。 学生回答:从乐曲中我们听到了青蛙、小鸟、知了、蟋蟀等动物的叫声。 师:这是一首非常有名的台湾乐曲,它的曲作者是来自我国宝岛台湾的吴金黛。台湾是全世界唯一一 个位于北回归线的鸟类集聚地,森林的生
39、态资源也相当丰富,树木茂盛、气候湿润,森林中还有各种各样 的动物,在这首乐曲中共出现了几十种动物的叫声,是录音师花费年的时间在原始森林中采录的,形象逼 真,使人听起来有身临其境之感。这首乐曲不仅表现了台湾热带雨林里各种动物与昆虫丰富、奇异而和谐 的鸣叫声,而且也表现了森林居民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其乐融融的情景。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下这首乐 曲。 2、复听乐曲森林狂想曲。 19 提问:这首乐曲的主奏乐器有哪些? 学生回答:有竹笛、小提琴、吉他和电声乐器 师:乐器可以分为中国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两种。竹笛、小提琴和吉他它们都各属于哪一类乐器? 学生回答:竹笛属于中国民族乐器,小提琴和吉他属于西洋乐器。
40、 师:一中一西两种乐器组合在一起有没有给人一种特别不和谐的感觉? 学生自由回答。 师:中西两种乐器组合在一起,并没有给人不和谐的感觉,反而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3、这首乐曲由 A、B、C 三个乐段轮番演奏,我们分别学唱这三段旋律。 (1)老师和学生一起视唱 A 段旋律乐谱、B 段旋律乐谱、C 段旋律乐谱。 引导学生注意各个乐段上下两个乐句都是平行的,尤其是 A、C 两乐段,上下两句只有结尾不同,其余 完全相同。 (2)分组演唱 A、B、C 各段旋律。 (3)老师在钢琴上演奏 A、B、C 各段旋律,让学生听辨。 4、再次完整欣赏乐曲森林狂想曲并分辨乐曲的结构。 当听出 A、B、C 各段旋律时
41、,学生可以分别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示。 5、分组共同探讨、创作、分工,为乐曲配上音效。 师:为了表现森林中的许多声音,如:蛙声、鸟声、风声、流水声等等,乐曲中有许多地方都运用了 “音效” , 即实地录制的声音, 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现在,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后,为乐曲配上 “音效” , 可以用口技来模仿,也可以用打击乐器或非常规音源来模仿。 6、老师与学生合作,进行音效配音。 老师弹奏乐曲,选择两至三个小组与教师合作,共同完成。 三、课堂小结 通过节课我们不仅欣赏了将大自然的声音和音乐结合在一起的森林狂想曲,感受到了乐曲中丰富 的演奏效果,而且还创造性地为乐曲进行了“音效”配音,培养了我们的想象
42、力与创造力。希望同学们今 后能更加热爱生活,更加热爱美好的大自然。 第三单元 快乐的舞步 20 大河之舞教案 教学目标 1、欣赏乐曲大河之舞,了解乐曲的结构;感受乐曲欢快、热情的情绪。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感受大河之舞气势宏大的舞蹈场面。 3、培养训练学生的节奏感、运动协调感等方面的能力。 4、通过本课的学习,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丰富学生的音乐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听辨舞步的节奏变化。 2、感受流行音乐中明快的旋律和强烈的节奏感。 3、跟随音乐即兴敲击节奏。 教学难点 1、在欣赏过程中,引导学生从节奏、情绪方面为乐曲分段。 2、学跳踢踏舞的基本步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
43、课件、大河之舞的视频、录音带、录音机、踢踏舞视频。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走进新的音乐领域。 三、欣赏乐曲 (一)初次完整欣赏乐曲。 师:首先老师请你们听这段音乐,听后,请你说出你对这段音乐的感受,从节奏和情绪的变化上去看, 能分出几部分?如果同学们能听出是什么乐器主奏就更好了。 听的过程中同学们可以随老师用指尖点节奏感受音乐。 师:播放乐曲(完整地)。 生:初次听乐曲。 21 生:学生畅谈听完乐曲后的感受;回答主奏乐器是什么。 师:(顺着学生的发言接下来)你们说得很对,乐曲给你们的感受是欢快、热情奔放的;主奏乐器是小 提琴。但是,同学们注意到了吗?
44、这首乐曲除了乐队的音响以外,还加入了其它的音响。加入了什么声音, 你们听出来了吗? 生答。 师:对,这首乐曲除了乐队的音响以外,还加入了脚步声。因为这首乐曲是爱尔兰典型的民间踢踏舞 的音乐。 师:乐曲分为几部分? (如果学生回答出是两部分,老师要请学生说原因。如果学生能回答可分为两部分,但回答不出原因, 老师要引导学生,可以请学生看乐谱。) (二)分段欣赏。 师:那么我们通过节奏、情绪上的变化,可以看出,乐曲分为两个部分。 1、欣赏第一部分。 师:刚才同学们也听出来了,这首乐曲中还加入了舞蹈者的脚步声。那么乐曲的节奏又是如何跟着舞 者的脚步发展变化的呢? 师:我们边听第一部分音乐,边看黑板上老
45、师画的图谱,并随着舞蹈者的脚步声拍手感受一下第一部 分的情绪。(老师点击第一主题) 再听:(教师边听边画出图谱)使学生感受舞者脚步节奏的变化。 教师根据图谱完整准确敲击节奏。 师:通过音乐,请你说说舞蹈者脚步的节奏是怎样变化的? 生答。 师:第一段音乐是怎样的情绪? 生答。 2、欣赏第二部分。 师:现在请同学们看第二部分曲谱。 师:第二段的节奏有明显的变化,音乐加入了什么样的节奏类型? 生答。 师:对,加入了后十六分音符,我们看着第二部分的曲谱,用手划拍视唱感受一下。 (学生划拍小声练习唱谱。) 师:下面请同学们小声用“哒”随电子琴伴奏哼唱,并随电子琴加入拍击。 22 师:后十六分音符的加入又
46、使得旋律有了怎样的情绪变化呢?好,下面请同学们听录音,感受一下第二 部分音乐的情绪。(教师播放第二部分音乐,学生认真聆听。) 师生畅谈:跳跃的、不稳定的;动感十足的,气氛更加强烈。舞者激烈的脚步、奔放的情绪从音乐中 可以感受出来。 师: 好的,同学们,刚才我们着重将这首乐曲两部分的音乐从节奏和情绪上分析了一下。 师: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首乐曲是谁创作的吗?这首乐曲就是由爱尔兰著名的音乐家比尔惠南创作 的什么呀?(教师展示幻灯片) 生答。 师:对。刚才我们听的这首音乐只是大河之舞音乐剧其中的一段音乐。 (三)完整欣赏。 师:让我们再次完整欣赏大河之舞音乐剧中的这首乐曲。请同学们边听乐曲边看一看爱
47、尔兰舞者 的踢踏舞表演,好不好? (师生共同观看大河之舞视频。) (四)介绍大河之舞的背景。 师:大河之舞是什么?它是一部音乐剧。共分四场。这部音乐剧主要表现了爱尔兰古老的历史, 由于时间关系,老师就不在这里一一介绍了。刚才我们欣赏的那首乐曲只是大河之舞音乐剧其中的一 段音乐。老师希望你们能记住大河之舞这段音乐。 大河之舞这部音乐剧的舞蹈风格是什么呢?是利落流畅的爱尔兰踢踏舞?是热情奔放的西班牙的佛 朗明哥?还是气质优柔的古典芭蕾?还是活力动感的现代舞?都不是,又都是。它融合了以上几种舞蹈风 格,这就是大河之舞。 师:同学们,你们还想不想看看大河之舞中别的精彩片段? (老师播放大河之舞中别的精
48、彩片段。观看后让学生说出看后感受。) 四、学跳踢踏舞 师:同学们,多么激昂的旋律、多么热烈的节奏、多么宏大的舞蹈场面。 师:同学们,我们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独树一帜。其实咱们中国也有自己本民族的踢踏舞。 有谁知道是哪个民族的? 学生回答。 师:对,是藏族。大家课下可以去网上找一找关于藏族踢踏舞的视频,感兴趣的可以自学。 师:在这之前老师提到了,爱尔兰的踢踏舞融合了热情奔放的西班牙佛朗明哥踢踏舞,汲取了气质优 柔的古典芭蕾及活力动感的现代舞的精髓。好,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爱尔兰的踢踏舞,爱尔兰踢踏舞分为 23 花式舞步和基本舞步,我们学习简单的基本舞步。 学生随第二段主旋律站成队形。 学生
49、学跳爱尔兰踢踏舞。 师鼓励:你们真像一群爱尔兰的舞者呀。 五、课堂小结 大河之舞在世界各地巡回演出,受到了热烈欢迎。它印证了这一点:一个被遗忘的舞蹈因为一群 热爱它的爱尔兰人,走向了广阔的世界。大河之舞不仅是世界舞蹈的瑰宝,也是整个爱尔兰民族的骄 傲。 这节课我们只借用爱尔兰踢踏舞了解了外国民间舞蹈的一小部分,还有很多外国民间舞蹈值得我们去 欣赏和学习,例如:俄罗斯民间舞蹈、印度民间舞蹈等等,希望没事的时候去感受一下这些世界的艺术瑰 宝。 大家一起来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引导学生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激发他们对舞蹈的兴趣。 2、根据音乐的节奏和旋律特点,创编韵律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50、。 教学重、难点 1、感受歌曲动感的节奏和活泼欢快的情绪。 2、根据音乐的节奏和旋律特点,创编韵律操,表现音乐。 教材分析 歌曲大家一起来分为三个部分。这首歌曲是根据瑞典作曲家罗伯特乌尔姆和罗宾雷克斯创作 的乐曲蝴蝶改编而成,由于节奏明快、旋律流畅而广泛流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欣赏孙悦演唱大家一起来视频,导入新课教学。 24 提问:这位歌手是谁?这首歌的名字叫什么? 学生回答:这位歌手叫孙悦,这首歌的名字叫大家一起来 。 师:这首歌曲是根据瑞典作曲家罗伯特乌尔姆和罗宾雷克斯创作的乐曲蝴蝶改编而成,由于 节奏明快、旋律流畅而广泛流传。 教学要求:学生初步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和强烈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