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21年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 计量时间》教案

    • 资源ID:190123       资源大小:48.38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1年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 计量时间》教案

    1、第第三三单元单元 计量时间计量时间 3.1.3.1.时间在流逝时间在流逝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知道在没有任何计时工具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根据一些自然现象去判断时间。 2.通过收集阅读资料,了解古人利用太阳进行计时的方法和事例。 3.通过观察、研究与“一柱香”的时间,懂得我们可以利用身边的一些事物进行计时。 4.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体会古人的聪明才智。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通过搜集阅读资料,交流古人在没有任何计时工具的情况下判断时间的方法,了解古人利用太 阳进行计时的方法和事例。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研究“一炷香”的时间这一活动,明白,我们可以利用身边的一些事物进行计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2、、课本插图、线香、计时器、打火机、实验记录表、蜡烛、学生活动手册等等。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单元导入 1.教师询问:谁能告诉我现在是什么时间? 学生看一下手表,告诉老师具体的时间,这个时间可以精确到几时几分。 2.教师对学生表示感谢,然后引导:现在我们问几点了,只要看一下钟表就知道了,可要是我 们没有钟表呢。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全世界的钟表一下子全都坏了,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 3.大家不要惊慌,钟表是后来才发明的,在很久很久以前,我们人类确实经历了一段没有钟表 的时期。 那段时期人们又是怎样来计量时间的?钟表又是如何被人们发明出来的?从今天开始, 我们将带领大家一起走进钟表的世界,去计量我们

    3、的时间。 二、聚焦 1.当我们吃饭、睡觉、学习、做游戏的时候,时间一分一秒的悄悄流逝。正如朱自清所说的那 样:“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 的双眼前过去。” 2.我们现在只要看一眼钟表就知道是几点钟,可是在钟表发明之前,人们又是怎样安排生活和 劳作的呢? 3.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本单元的第 1 课时间在流逝 4.板书课题:3.1.时间在流逝 三、探索 活动一:我们能根据哪些自然现象去判断时间 1.教师引导:假如世界上没有任何计时工具,我们能根据哪些自然现象去判断时间呢? 2.出示课本 41 页的太阳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了解图片的内容。 预设:

    4、图片上出示的是太阳升起,到太阳落山的整个过程。 3.出示旁边的一段文字,教师讲解: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 而息,昼夜交替,太阳自然而然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 4.学生读一读这段文字,初步了解人类早期利用太阳计时的方法。 活动 2:交流古人利用太阳进行计时的方法和事例 1.教师引导:早期古人只能利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随着时代的发展, 人们不再满足于现状,而是利用太阳制造出了一些计时的工具。这些计时的工具又有哪些呢? 2.出示课本 41 页下面的两幅图片,学生观察这两幅图片并读一读相关的文字,初步了解古人 利用太阳进行计时的方法和事例。 3.学

    5、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有关圭表和日晷的知识。 4.教师相机补充一些圭表和太阳日晷的知识。 预设: 圭表,是度量日影长度的一种天文仪器,由“圭”和“表”两个部件组成。圭表和日晷一样, 也是利用日影进行测量的古代天文仪器。所谓高表测影法,通俗的说,就是垂直于地面立一根 杆,通过观察记录它正午时影子的长短变化来确定季节的变化。垂直于地面的直杆叫“表” , 水平放置于地面上刻有刻度以测量影长的标尺叫“圭” 。 日晷,本义是指太阳的影子。现代的“日晷”指的是人类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 器,又称“日规” 。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定并划分时刻,通常由晷针(表)和 晷面(带刻度的表座)组成。利

    6、用日晷计时的方法是人类在天文计时领域的重大发明,这项发 明被人类沿用达几千年之久。 5.出示一些圭表和日晷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进一步了解圭表和日晷,体会古人的聪明 才智。 活动 3:观察研究一炷香的时间 1.教师引导: 我们在看古代电视剧的时候总会听到这样的台词: “大概一炷香的时间就可以了。 ” 那么一炷香的时间究竟是多长时间呢?下面我们就来观察研究一炷香的时间。 2.出示课本 42 页上面的一幅图片,学生仔细观察并读一读旁边的文字,了解本次探究活动所 需的材料、要求以及方法。 全班交流 3.所需材料:一根香、插香的盘子、打火机、秒表等等。 4.活动要求以及方法: 取一支香分别在香的

    7、1/4、1/2、3/4 处做标记。 点燃这根香并记录香燃烧到每个标记的时间。 填写燃香时间记录表。 5.出示课本 42 页的燃香时间记录表。 6.教师强调: 香点燃的时候让其自然燃烧,不可加进外力因素。 做好标记,准确记录香燃烧到每个标记的时间。 对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 7.学生分小组进行活动,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活动情况。 全班交流 8.指生说一说本小组记录的香燃烧到每个标记的时间。 9.对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从中有没有一些发现? 预设: 一根香平均分成了 4 部分,每一部分燃烧所花的时间基本相同。 10.教师小结:一炷香燃烧的时间为半个小时。通常情况下一炷香燃烧的时间都是均匀

    8、的,因 此在古时候没有钟表的时代里,大多数时候人们都可以用香燃烧的时间长短来大概计量时间。 11.除了可以用香点燃的时间来记录时间,我们还可以用其他的东西来记录时间吗?蜡烛可以 吗? 12.学生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预设: 蜡烛可以用来计时,因为蜡烛燃烧也是均匀的。一只大小、长短、粗细、材料相同的蜡烛燃烧 的时间基本是相同的。 13.教师小结:古人为了计量时间可谓是用尽了办法,从天上的太阳到小小的一根香,一支蜡 烛都是古人计量时间的工具,在这里我们不得不佩服古人的聪明才智。 三、研讨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大致了解了在没有钟表的年代里古人计量时间的方法。 下面我们来讨 论一下几个问题: 问题 1

    9、:古人曾用过哪些方法计时?这些方法为什么能够帮助古人计时? 方法一, 利用太阳计时, 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 因为太阳每天东升西落, 时间变化是有规律的。 方法二, 利用太阳投射在地上的影子制作成日晷来计时。 因为太阳投射在地上的影子也是有规 律可循的,因此人们可以利用这一规律制作成可以计量时间的日晷。 方法三,利用燃烧香来计时。因为燃烧相同长短、粗细的香所需的时间基本是相同的,因此可 以用它来计量时间。 问题 2:蜡烛可以用来计时吗? 可以,因为蜡烛和香一样,燃烧相同长短、粗细、等量的蜡烛所需的时间基本是相同的,因此 可以大致的计量时间。 四、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大致了解了在没有钟表的

    10、时代里,古人是怎样计量时间的。课后,有兴趣的 同学可以查阅相关的资料,进一步了解古人计量时间的方法,体会古人的聪明才智。 3.2.3.2.用水计量时间用水计量时间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知道古人除了使用日昝、燃香和蜡烛来计量时间之外,还曾经利用水来计时。 2.通过观察水流的速度,测量水流速度的变化等活动,探索古人是怎样利用水来计量时间的。 3.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观察古代水钟等方式,了解古代水钟的结构,懂得水钟计量时间 的工作原理。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水流的速度,测量水流速度的变化,观察古代水钟的结构等活动,了解水钟的工作原 理。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水钟的结构,思考水钟是怎

    11、样用来计时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本插图、古代水钟的模型、塑料瓶、自来水、量桶、计时器、烧杯、学生活动 手册、水流速度记录表等等。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聚焦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 我们知道古人为了计时想了很多方法, 他们利用太阳的影子、 燃烧线香、 燃烧蜡烛等方法计量时间。除了这些方法之外,古人还想到用什么方法来计量时间呢? 学生回答:用水。 2.是的,除了以上方法之外,在古代,人们还曾经利用水来计量时间。 3.那么他们是怎样设计这种计时工具的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 4.板书课题:3.2.用水计量时间 二、探索 活动一:观察水流的速度 1.教师引导:大家都知道人往高处走

    12、,水往低处流。那么水在向下流动的时候,速度是怎样的 呢? 2.出示课本 43 页中间的一幅插图,提出要求: 把一个透明塑料饮料瓶去掉瓶底倒过来盛一些水,在瓶盖上扎一个小孔,让水可以从小孔中缓 缓流出。注意仔细观察水流速度是否保持均匀。 3.学生分小组动手进行操作活动,观察水流的速度。 4.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活动情况,并且强调在水流的过程中,切不可用手挤压塑料瓶,而是要 让水自然的流出来,同时要仔细观察水流速度是否保持均匀。 全班交流 5.学生根据活动情况说一说自己观察的结果。 预设:通过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水流的速度是保持均匀的。 活动 2:测量水流速度的变化 1.教师引导:既然水流速度是保持均匀

    13、的,那么我们来具体测一测,流出 50 毫升的水需要多 长时间? 2.出示课本 43 页下面的一幅图片,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并读一读旁边的文字,初步了解本次活 动所需的材料以及活动的方法和要求。 全班交流 3.活动材料:铁架台、烧杯、量桶、塑料瓶(去掉底部,在瓶盖上扎一个小孔) 、铁圈(用来 固定塑料瓶) 、计时器、自来水等等。 4.活动方法: 按照图中所示,安装好实验装置。 用刚才的瓶子装 200 毫升的水,同样让水从瓶盖的小孔中流出,并用量杯接住从瓶中流出的 水。 用计时器测量量杯里的水集聚到 50 毫升时用了多长时间?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上。 利用同样的方法测一测积聚到 100 毫升、150 毫升

    14、的水分别需要多长时间。 5.出示水流速度记录表,引导学生先预测一下杯子里的水集聚到 50 毫升时需要多长时间?再 预测集聚到 100 毫升、150 毫升时需要多长时间?然后记录在水流速度记录表中。 6.学生分小组进行活动,安装好实验装置,并且动手测量杯子里的水集聚到 50 毫升时需要多 长时间。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活动情况,并加以适当的指导。 全班交流 7.各小组汇报自己小组杯子里的水集聚到 50 毫升时所需要的时间,并且再把自己测量的实际 时间与自己推测的时间比较一下,看一看自己的推测是否准确。 活动说明:因为每一个小组塑料瓶盖子上的小孔扎的大小不一有的大,有的小,因此测量的时 间不一定相同

    15、。 8.教师继续引导:杯子中集聚 50 毫升的水,需要这么长的时间,那么集聚 100 毫升、150 毫 升的水, 又分别需要多长时间呢?大家可以再次预测一下,并且把自己的预测填写在水流速度 记录表中。 9.学生再预测,并填写在水流速度记录表中。 这一次大家的预测是否准确呢?下面我们仍然通过实践操作来验证一下。 10.学生再次分小组活动,利用相同的方法继续测量,看一看杯子中的水积聚到 100 毫升、150 毫升分别需要多少时间,并把测量的实际时间记录在水流速度记录表中。 全班交流 11.各小组汇报本小组测得的实际时间。 12.大家比较一下自己三次测得的实际时间,有没有发现什么特点? 预设: 我们

    16、发现杯子中的水集聚到 100 毫升所需的时间差不多是集聚 50 毫升水所需时间的两倍。 杯子中的水集聚到 150 毫升时,所需的时间是 50 毫升水的大概三倍。 我们发现杯子中的水每增加 50 毫升,需要的时间基本是相同的,换一句话说,杯子中集聚 50 毫升的水,所需的时间都是基本相同的。这说明水的流动速度是均匀的,不存在忽快忽慢的现 象。 13.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活动,大家已经发现了水流的速度是均匀的,没有出现忽快忽慢的 现象。每集聚 50 毫升的水所需的时间也是基本相同的。 活动 3:观察古代水钟 1.出示几张古代水钟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并且初步了解古代水钟的外部特点。激发学生的 探究

    17、兴趣。 2.这是古代水钟的外部形态,那么古代水钟的内部结构是怎样的呢?我们也来看一看。 3.出示课本 44 页古代水钟示意图,学生仔细观察了解古代水钟的内部结构。 4.教师根据古代水钟示意图讲解古代水钟的结构,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古代水钟的内部结构。 5.探讨古代水钟的工作原理 教师引导: 古代水钟是怎样用来计时的呢?它的工作原理又是怎样的?谁能够根据我们刚才所 学的知识对此做出自己的推测。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说一说古代水钟的工作原理,教师加以评价并且做适当的补充, 进一步引导 学生了解古代水钟的工作原理。 预设: 水钟的工作原理:等时性原理。等时性原理:找一个空酒瓶子,灌满水以后,倒立过来,让水

    18、流出去。反复做几次,水流完的时间总是一定的;第一次用几秒钟,第二次还是几秒钟。这就 是等时性原理。 6.教师小结:古人为了计量时间真是想出了无数的办法,水钟的发明体现了古人的聪明才智。 我们不得不佩服古人的创造精神。 三、研讨 教师引导:这节课,我们探究了古人是怎样利用水来计量时间的,下面我们来研讨以下几个问 题: 问题 1:水流的速度是均匀的吗?怎样才能让水以均匀的速度往下流? 预设: 水流的速度是均匀的。 水的流速快慢主要受水钟水压大小的影响,也就是水的多少。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就要做到保 证水压的平稳,可以给水钟进水中加一个分水槽,让多余的水流到分水槽内,并保持一致呈加 水状态。也可以给水

    19、钟加一个调节水速的开关,例如我们在医院输液时的那种开关。另外,水 钟滴孔要小,水量要相等。 问题 2:古代的水钟用水滴有什么好处?人们是怎样控制水以均匀的速度往下滴的? 预设: 水流具有等时性原理。找一个空酒瓶子,灌满水以后,倒立过来,让水流出去。反复做几次, 水流完的时间总是一定的;第一次用几秒钟,第二次还是几秒钟。因为水的流动和香的燃烧都 是一种运动,时间和运动有密切的关系,只有通过运动才能表现出流逝的时间。因此,量度时 间离不开运动。 人们为了让水以均匀的速度往下滴,水钟的设计非常巧妙:贮水壶上部一侧有个小孔,多余的 水可以从这个小孔溢出,这样就能保持固定的水平面,保持恒定的压力。水从贮

    20、水壶下部的小 孔流出,注入受水壶,这个孔非常小,可以使水以均匀的速度往下滴。 四、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知道在古代人们曾经利用水来计时。为了计量时间,他们利用水的 等时性原理设计出了水钟。课后,同学们可以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有关古人用水计量时间的 知识。 3.3.3.3.我们的水我们的水钟钟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知道人们曾经用一个底部钻有小孔的碗放在水中,让碗慢慢下沉来计量时间。 2.引导学生利用这一原理来做一个类似的计时器。 3.根据制作要求,先画出自己的设计方案,并且相互讨论,不断的完善这个方案。 4.按照自己的设计寻找适当的材料加工制作我们的计时器。 5.计时器制作完成之后

    21、用钟表测试自己制作的水钟计时是否准确, 并能够根据测试的结果适当 的改进我们的水钟,使我们制作的水钟更加完善。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根据规定的要求按照设计方案、制作、测试、评估与改进这样的步骤来制作我们自己的水钟。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按照要求自己动手制作一个计时 10 分钟的水钟,并对我们自己制作的水钟进行测试与改进。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聚焦 1.教师引导: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古人曾经利用水来计时,他们发明了水钟。今天 让我们也学着古人的样子,来制作一个我们的计时器。 2.板书课题:3.3.我们的水钟 二、任务 1.出示课本 45 页上面的一幅图片,学生仔细观察,了解这幅图的内容。

    22、2.教师讲解:这是古人制作的一个计时器,在古代,人们曾经用一个底部钻有小孔的碗放在水 中,让碗慢慢下沉来计量时间。 3.提出制作要求:本节课,让我们动手制作一个计时 10 分钟的水钟。 4.指导:要想制作一个计时 10 分钟的水钟,我们要考虑到哪些问题呢? 预设: 在制作前,需要有一个设计方案。 制作水钟需要哪些材料? 怎样控制水钟漏水的速度? 如何划分 10 分钟的时间刻度? 5.在制作水钟的过程中设计方案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我们拿到任务不要急着动手制作,而是同 小组的同学坐下来认真讨论,先拿出设计方案。 三、制作过程 第 1 步:设计方案 1.出示课本 45 页的设计方案范例, 学生认真的看

    23、一看, 初步了解这份设计方案是怎样设计的。 2.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并用画图的方法把自己的设计方案表示出来。 3.教师提示:我们的设计方案可以在课本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加以修改和补充,然后变成我们自 己的设计方案。 全班交流 4.各小组展示本小组的设计方案,其他同学对此作出评价,提出自己的建议。 5.各小组继续完善和优化自己的设计方案。 第 2 步:制作 1.教师引导:设计方案我们已经完善和优化好了,下面让我们来动手制作我们的水钟。 2.制作方法: 根据设计方案准备所需的材料。 按照设计方案加工,组装我们的水钟。 确定制作的流程。 分别标出 1-10 分钟的时间刻度。 3.出示课本 46 页上面制

    24、作水钟的步骤图,学生仔细观察,并且动手制作自己的水钟。 4.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水钟制作的情况,并加以适当的指导,同时强调在水钟制作的过程中, 使用剪刀、钻小孔等行为一定要注意安全。 第 3 步:测试 1.经过大家的通力合作,相信每小组的水钟都已经制作好了,下面我们来展示一下大家制作的 水钟。 2.各小组展示本小组制作的水钟。 3.教师引导:每小组的水钟看上去制作的很完美,那么大家制作的水钟计时是否准确呢?下面 我们来测试一下。 4.学生分小组用钟表测试自制的水钟计时是否准确? 第 4 步:评估与改进 全班交流 1.选 2-3 个小组制作的水钟在全班展示,小组成员首先介绍一下制作的水钟的结构,然

    25、后用钟 表测试自制的水钟计时是否准确。 2.其他同学认真观看,并且适当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改进的建议。 3.各小组根据测试的结果改进本小组的水钟。 4.全班交流,评选出最佳设计奖。 四、研讨 1.我们刚刚利用本单元所学的知识, 制作了一个简单的水钟,现在请大家回顾一下我们的制作 过程,想一想我们的水钟计时准确吗?制作简单吗? 预设: 水钟虽然能够计时,但是因为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计时很难十分精确。 2.除了水可以制作计时工具之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哪些能够流动的物体来制作计时工具呢? 出示课本 46 页沙漏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并且说一说沙漏能够用来制作计时工具的原因 和原理。 预设: 沙漏能够用来

    26、制作计时工具,是因为它具有流动性,它像水一样能够匀速流动并且流下一定量 的沙子所需的时间是基本相同的。 五、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动手制作了一个简单的水钟计时器,通过制作,我们进一步了解了水钟的工 作原理。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计量时间的方 法。 3.4.3.4.机械摆钟机械摆钟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知道摆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钟表的精确度。 2.观察钟摆的运动,知道钟摆具有左右摆动、匀速进行、等时性、保持摆方向不变等特点。 3.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小组成员之间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观察钟摆的运动,思考钟摆的

    27、特点,知道钟摆具有等时性摆动的特点。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钟摆运动,总结钟摆运动的特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本插图、活动记录表、钟摆、学生活动手册等等。 制作摆钟的工具材料:铁架台、重物、一根线等等。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聚焦 1.经过上几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古代人们为了计量时间发明出了日昝、水钟、沙漏等简易 的时钟,这些简易的时钟可以让我们知道大概的时间。 2.但是利用这些仪器计时的时候,时间总是不是太精确。人们总是希望有更精确的钟表出现。 在人们不停的研究、创造中,终于发明出了机械摆钟。 3.出示机械摆钟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初步了解机械摆钟的外形特点。 4.关于机械摆钟

    28、,大家知道哪些知识呢? 5.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关于机械摆钟的历史知识。 预设: 15821583 年,意大利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伽利略发现了摆的等时性。 1657 年,荷兰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克里斯蒂安.惠更斯利用摆的等时性原理发明了摆钟。后经 不断改进,沿用至今。 6.教师小结: 摆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钟表的精确度。 那么, 摆钟是怎样计时的呢?今天这节课, 我们就来研究摆钟。 7.板书课题:3.4.机械摆钟 二、探索 活动一:观察钟摆运动的特点 1.出示钟摆,引导学生看一看,初步了解钟摆的外形特点。 2.教师引导:这样一个小小的钟摆的出现,大大提高了钟表的精确度,下面请大家观察钟摆运 动的特点

    29、。 3.提出要求: 测量钟摆一分钟摆动的次数并记录下来。 重复测量钟摆一分钟摆动的次数并记录下来。 4.出示课本 48 页的“钟摆一分钟摆动次数”记录表。 5.学生分小组进行活动,测量钟摆一分钟摆动的次数,初步了解钟摆运动的特点。 全班交流 6.各小组汇报本小组测量的钟摆一分钟摆动的次数。 预设:钟摆一分钟摆动 60 次。 7.根据测量的结果,想一想钟摆运动的特点。 预设: 钟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是一样的,都是 60 次。 钟摆摆动的方向是一致的,都是左右摆动。 钟摆摆动时是匀速摆动,不会忽快忽慢。 8.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观察我们初步了解了钟摆摆动的特点。下面我们进一步探索钟摆运动 的特点。

    30、活动二:自制一个摆,观察摆运动的特点 1.提出要求:自己动手制作一个摆,并且运用自制的摆观察摆的运动,进一步观察摆运动的特 点。 2.出示课本 48 页下面的这幅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并读一读上面的文字,初步了解自制一个 摆所需的材料以及方法。 全班交流 3.所需材料:一根细绳、一个小重物、铁架台等等。 4.制作方法及活动要求: 拿一根细绳,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下端挂一个小重物,做成一个简单的摆。 让我们的摆自由摆动,幅度不要太大,测量并记录他一分钟摆动的次数。 重复多次活动,测量并记录我们的摆一分钟摆动的次数。 5.出示课本 49 页“自制摆一分钟摆动次数”记录表。 6.学生分小组进行活动,自

    31、己动手制作一个简单的摆,并且利用这个简单的摆观察摆运动的特 点。 全班交流 7.各小组汇报自制摆一分钟摆动次数,并说一说自己测量三次,摆动的次数是否一致? 摆动的次数是一致的。 8.通过观察钟摆的运动和自制摆的运动,大家能够看出摆运动的特点吗? 预设:同样的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是一样的,不同的摆动每分钟摆动的次数是不一样的。 摆在摆动的过程中方向会保持一致,不会变化。 摆在运动的过程中,由于受到空气阻力、重力等等因素的影响,摆动的幅度越来越小,最后会 停止下来。 9.教师小结:通过刚刚的活动,大家观察了摆的运动,初步了解了摆运动的特点。 三、研讨 1.刚刚大家自己动手制作了一个摆,并且观察了摆的

    32、运动,测量了一分钟钟摆摆动的次数。根 据大家的统计结果,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 我发现小组使用同样的摆,摆动的快慢是一样的,每分钟测得的次数是一致的。 不同小组由于摆不一样,摆动的快慢是不一样的,所以测得的次数是不一样的。 2.除了次数上的不一样,我们还观察到摆的运动有什么特点? 摆在摆动的过程中方向保持一致,不会发生变化。 摆在运动的过程中,摆动的幅度会越来越小。 四、课堂总结 有关摆的知识还有很多很多, 课后,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查阅资料, 了解更多的关于钟摆的知识。 3.5.3.5.摆的快慢摆的快慢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知道不同的摆在一定时间内摆动的次数各不相同。 2.讨论交流影响

    33、摆的快慢的因素,并且做出自己的预测。 3.通过实验探究摆的快慢与摆锤质量、摆成长度之间的关系。 4.通过实验,得出实验结论,懂得摆的快慢与摆的长短有关而与摆锤的质量没有关系。 5.继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通过实验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摆的快慢究竟与什么因素有关, 懂得摆的快慢与摆的长短有关而与摆锤的质量没 有关系。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懂得摆的快慢与摆绳长短有关,摆绳越长,摆的越慢,摆绳越短,摆的越快。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本插图、学生活动手册、铁架台、摆、实验记录表等等。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聚焦 1.上一节课我们对摆的运动进行了观察,

    34、明白了不同的摆在一定时间内摆动的次数各不相同。 为什么有的摆摆动的快, 有的摆摆动的慢?摆的快慢又与什么因素有关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 来探讨这个问题。 2.板书课题:3.5.摆的快慢 二、探索 活动一:思考讨论影响摆的快慢的因素 1.教师引导: 摆的快慢究竟与什么因素有关呢?请大家根据所学的内容和自己的知识对这个问 题做出自己的推测。 预测 1:摆动快慢可能与摆锤的质量有关。 预测 2:摆动快慢可能与摆绳的长短有关。 预测 3:摆动快慢可能与摆幅的大小有关。 2.大家的预测究竟是否准确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大家的预测。 活动二:探究摆的快慢与摆锤质量的关系。 1.教师引导:我们首先来探究摆

    35、的快慢与摆锤质量之间有没有关系?如果有关系, 又有什么关 系? 2.出示课本 51 页上面的一幅图片,学生仔细观察并读一读 50 到 51 页的实验方法,初步了解 本次实验的材料、方法及要求。 全班交流 3.实验要求:探究摆的快慢与摆锤质量的关系。 4.实验材料:铁架台、摆锤质量不等的摆、计时器等。 5.实验方法: 把细绳固定在挂钩上, 下端挂一个摆锤, 让摆小幅度的自由改动, 观察摆 30 秒摆动的次数。 保持摆绳长度不变,依次增加摆锤的质量,测量不同质量的摆 30 秒摆动的次数。 6.教师引导:这是一个对比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哪些条件会改变?哪些条件不会改变? 会改变的条件:摆锤的质量分别是

    36、原来的质量两倍质量、三倍质量。 不会改变的条件:摆长度不变、30 秒时间不变、摆动幅度不变。 7.出示课本 50 页“不同质量的摆锤 30 秒摆动次数”记录表,学生阅读这个记录表,进一步了 解本次实验的要求。 8.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完成实验记录。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实验情况,并针对个别情况加以 指导。 全班交流 9.各小组汇报本小组的实验情况,以及测得的实验数据。 10.通过本次实验,你得出什么结论? 预设:通过本次实验,我发现摆的快慢与摆锤质量没有关系。 活动三:探究摆的快慢与摆绳长短的关系 1.教师引导:我们通过刚刚的实验,明白了摆的快慢与摆锤质量没有关系。那么摆的快慢与摆 绳长短有关系吗

    37、?下面我们继续进行实验。 2.出示课本 51 页下面的一幅图片以及“不同绳长的摆 30 秒摆动次数”记录表。 全班交流 3.实验材料:铁架台、摆绳长短不同的摆、计时器、实验记录表等。 4.实验方法: 利用最长摆绳的摆,测量 30 秒摆动的次数,测量三次。 利用中等长度摆绳的摆,测量 30 秒摆动的次数,测量三次。 利用最短摆绳的摆,测量 30 秒摆动的次数,测量三次。 5.实验注意点: 在本次实验中不会改变的条件是什么?发生改变的条件是什么? 预设: 不会改变的条件:摆锤的质量、摆幅的大小。 会改变的条件:摆绳的长短。 6.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做好实验记录,思考实验结论。 全班交流 7.各小组

    38、展示本小组测得的数据,并且说一说本小组得出的实验结论。 预设:摆的快慢与摆绳的长短有关。摆绳越长,摆的越慢;摆绳越短,摆的越快。 8.教师小结:通过刚刚两个实验,我们发现摆的快慢与摆锤的质量没有关系,与摆绳的长短有 关。摆绳越长,摆的越慢;摆绳越短,摆的越快。摆的快慢,与摆的幅度有没有关系呢?课后 大家可以继续利用实验探究这个问题。 三、研讨 教师引导:通过刚刚的学习,我们初步探究了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下面我们来讨论以下 几个问题: 问题 1: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我们是怎么知道的? 摆的快慢与摆绳长短有关。 这一结论是我们通过实验得知的。 问题 2:摆的快慢与摆绳长短有什么关系? 摆绳

    39、越长,摆的越慢;摆绳越短,摆的越快。 四、课堂总结 这一节课, 我们通过实验探究了摆的快慢又与什么因素有关, 懂得了摆的快慢与摆绳长短有关, 摆绳越长,摆的越慢;摆绳越短,摆的越快。 3.6.3.6.制作制作钟钟摆摆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按照要求制作一个一分钟正好摆动 60 次的钟摆。 2.在制作钟摆之前,引导学生首先设计出一个方案,并且不断的修改和优化自己的设计方案。 3.选择合适的材料组装一个简易的钟摆,并反复测试,不断调整和记录,使制作完成的摆正好 一分钟摆动 60 次。 4.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利用材料制作一个

    40、一分钟正好摆动 60 次的摆。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经过反复测试,不断调整和记录,使制作完成的钟摆正好一分钟摆动 60 次。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本插图、学生活动手册。 制作简易钟摆的材料:如铁架台、一根细线、摆锤、计时器等等。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聚焦 1.我们大家都知道,不管是哪一个机械摆钟,里面的钟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都为 60 次。我们 能不能根据所学的知识制作一个一分钟正好摆动 60 次的钟摆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试一试。 2.板书课题:3.6.制作钟摆 二、任务 1.出示本节课制作钟摆的任务: 机械摆钟里的钟摆每分钟摆动 60 次,让我们制作一个一分钟正好摆动 60 次的

    41、摆。 2.分析任务要求:制作出的摆每分钟正好摆动 60 次。 3.教师引导:我们怎样才能制作出一个一分钟正好摆动 60 次的摆呢?在制作之前,我们先来 复习一个知识点: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预设:摆的快慢与摆绳有关,摆绳越长,摆的越慢;摆绳越短,摆的越快。 4.我们怎样才能制作出一个一分钟正好摆动 60 次的摆呢?首先我们小组成员要共同讨论交流, 设计出一个方案,并且不停的修改和优化我们的设计方案。 三、设计方案 1.出示课本 52 页设计方案的范例,学生读一读初步了解范例中的设计方案。 2.学生分小组进行活动,讨论交流本小组的设计方案。 3.教师提示学生可以在课本设计方案范例的基础上加以

    42、改进,形成本小组的设计方案。 全班交流 4.各小组展示本小组的设计方案,并且介绍本小组的设计方案。其他同学认真倾听,提出自己 的意见和建议。 5.各小组修改本小组的设计方案,进一步优化本小组的设计方案。 四、制作与测试 1.教师引导:我们的设计方案已经成功,下面我们就可以根据我们的设计方案选择所需的材料 来制作钟摆了。 2.各小组按照设计方案,选择所需材料制作钟摆。 3.全班交流:各小组展示本小组制作的钟摆。 4.教师引导:我们已经初步制作出我们的钟摆,我们的钟摆是不是一分钟正好摆动 60 次呢? 下面我们还要对我们制作的钟摆进行不断的测试和调试。 5.提出测试要求:反复测试,不断调整和记录,

    43、使制作完成的钟摆正好一分钟摆动 60 次。 6.出示课本 53 页的“一分钟摆动次数”记录表。 7.教师指导测试方法: 问题 1: 我们怎样测试和调整我们的钟摆呢?如果摆动过快, 我们该怎样调整?如果摆动过慢, 我们又该怎样调整? 预设: 如果摆动过快,我们可以调整摆线的长度,将摆线长度加长。 如果摆动过慢,我们可以将摆线长度缩短。 问题 2:我们是不是每次测试都需要测试一分钟摆动的次数?怎样才能节约测试的时间呢? 预设:不需要,为了节约时间,我们可以测试摆在 10 秒钟里是否摆了 10 次,不需要每次都测 试一分钟。 8.学生继续分小组活动对本小组的摆进行反复测试,不断调整和记录,使制作完成

    44、的摆正好一 分钟摆动 60 次。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测试情况并适当的加以指导。 9.全班交流,各小组展示测试完成的摆,并且当场测试是否是一分钟正好摆动 60 次。 五、研讨 1.教师引导: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绝大多数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成功的制作出了一个一分钟 正好摆动 60 次的摆。通过这次活动,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一分钟摆动 60 次的钟摆,他 的摆绳长短有什么特点呢? 2.学生用直尺测量本小组制作的摆的摆绳的长度并交流。 预设:25 厘米左右。 3.教师小结:根据多次实验,一般来讲单摆一分钟摆动 60 次,摆长大约为 25 厘米。不过由于 测量误差,实验材料缺陷等等各方面的原因,我们在

    45、测量摆长时,摆长在 24-26 厘米之间都是 正常的。 六、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动手制作了一个一分钟正好摆动 60 次的摆,在制作的过程中,我们进一步复习 了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摆长越长,摆得越快;摆长越短,摆的越慢。 3.7.3.7.计量时间和我们的生活计量时间和我们的生活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总结和比较人类计时工具的演变,懂得古人使用的日昝、水钟和我们现代人使用的摆钟、手 表等等计时工具各有各的特点。 2.了解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计量时间的事例,懂得精确计算时间的重要性。 3.懂得在钟表的演变历史过程中,人们对精确计时做出了很多的努力。 4.认识到科技的进步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更好的造

    46、福人类。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了解我们现代的计时工具的特点,懂得精确计时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通过列举实际事例,懂得精确计时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本插图、学生活动手册、计时工具的比较记录表、精确计时的重要性记录表等 等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聚焦 1.同学们,老师来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每天做什么事情的时候,最需要关注时间? 学生列举生活中关注时间的事例。 预设: 什么时候到学校? 什么时候起床? 早上读书读读了多长什么时间? 什么时候上什么课? 晚上什么时候放学? 晚上什么时候睡觉? 和小伙伴们约好什么时候出去踢球? 2.是的,我们每天很多事情都要关注时间,而且我

    47、们每天都要通过钟表来掌握这些时间,安排 工作或者做出决定。 那么在现代生活里,人们为了精确计时又做出了哪些努力呢?今天我们就 来探讨计量时间和我们生活之间的关系。 3.板书课题:3.7.计量时间和我们的生活 二、探索 活动一:总结和比较人类计时工具的演变 1.教师引导: 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 我们知道计时工具经过了漫长的演变, 从最初的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到后来的日昝、水钟、燃香、蜡烛,再到后来的机械钟,到现在我们使用的各种各 样的计时工具。这些计时工具各有哪些特点呢?下面我们对这些计时工具做一个比较。 2.出示课本 55 页的“计时工具的比较”记录表。 3.学生分小组活动,讨论交流各种各样

    48、的计时工具并填写这张记录表。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记录表填写情况。 4.全班交流,共同完成这张表格的填写。 计时工具的比较计时工具的比较 日昝 水钟 摆钟 手表 使用材料 石头 水 金属 石英 准确性 不准确 不太准确 比较准确 准确 计时原理 太阳下物体 影子变化的规律 水滴的 等时性原理 摆的等时性原理 机械原理 方便程度 不方便 不太方便 比较方便 很方便 缺陷 不太准确 比较笨重 晚上不好用 不太准确 要有人看守 要加水 比较笨重 携带不方便 造价昂贵 技术要求高 5.教师小结:通过刚刚的的比较,我们发现不管是哪一种计时工具都有自己的特点,既有自己 的优点,也有自己的缺点。不过随着科技的

    49、发展,人们制作出来的计时工具越来越方便,越来 越准确。 活动二:调查和了解精确计时的重要性 1.教师引导: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这样一个现象:有的时候,我们需要精确的时间,最好要 精确到分和秒,而有的时候,我们只需要知道大概的时间就可以了。那什么情况下,我们需要 精确的时间呢? 2.出示课本 65 页三幅图片,学生认真观察三幅图片并读一读相关的文字,了解我们需要精确 计时的事例。 图片 1:航天器的发射过程需要精确计时,才能保证安全和成功。 图片 2:百米赛跑的时候需要精确计时,才能知道是否打破了记录。 图片 3:时刻表可以保障交通有序运行,提醒我们准时到达。 3.除了书上列举的三个事例之外,我

    50、们还有哪些时候需要精确计时呢? 4.学生分小组讨论,并且填写课本 55 页下面的“精确计时的重要性”记录表。 5.全班交流讨论,预设: 生活中用微波炉加热食物,需要精确计时时间,过长或者过短都不利于食物的加热。 公交车、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需要精确计时才能保证交通的有序运行。 电视台的节目需要精确计时,不然电视节目容易产生混乱。 GPS 定位系统需要精确计时,如果产生时间上的误差,就会反映到空间上产生更大的差距。 6.教师小结: 通过刚刚大家例举的事例, 我们可以发现, 精确计时在日常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 俗话说: “差之毫厘, 谬以千里。 ”在有的时候, 一分一秒的差距, 将会带来非


    注意事项

    本文(2021年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 计量时间》教案)为本站会员(花好****3)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