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21秋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光与色彩》全部教案

    • 资源ID:190844       资源大小:152.14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1秋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光与色彩》全部教案

    1、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光与色彩 1 20212021 新苏教版新苏教版五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光与色彩光与色彩全部教案全部教案 1.1.光源光源教案教案 【课标落实】【课标落实】 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观察、比较、实验、测量、交流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中年段 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 知道不同能量之间的转换。 科学探究: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从事物的变化及相互关系等角度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调查、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事物的信 息。 能对探究活动进行过程性反思,及时调整,并对探究活动进行总结性评价。 科学态度: 表现出对事物的

    2、变化及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在尊重证据的前提下,坚持正确的观点。 能大胆质疑,从不同视角提出研究思路,采用新的方法、利用新的材料,完成探究、设 计与制作,培养创新精神。 能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反思、调整自己的探究;在进行多人合作时,愿意沟通交流, 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认识到人类、动植物、环境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关系,了解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 人类活动会对环境产生正面和负面的影响,自觉采取行动,保护环境。 2本课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物质科学领域”的高年段要求。 3太阳光包含不同颜色的光,光遇到不同的物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

    3、有的光直接来 自发光的物体,有的光来自反射光的物体。识别来自光源的光,如太阳光、灯光;识别来自 物体反射的光,如月光。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光源是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 1 单元光与色彩的第一课时。通过二年级上册 第 4 单元奇妙的光的学习,学生探索了光影等现象,初步认识了光的世界是五彩缤纷、 千变万化的,也知道了光的明暗、强弱、颜色等变化现象。作为单元的起始课,本课立足于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光与色彩 2 观察和描述生活中常见的光,认识它们的形成特征与性质,围绕物体自己能否发光,也就是 鉴别光源这一主题展开。 本课教学内容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根据光源概念与生活经验

    4、,讨论哪些是自然 光源、哪些是人造光源,进而学会给光源分类。第二部分,分析图片呈现的发光现象,知道 可见的物体分为两类:光源与反光物体。学会判断物体是不是光源。第三部分,通过“点燃 蜡烛”“给细钢丝通电”两个活动,了解物体发光的过程,认识发光需要能量。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通过二年级上册第 4 单元 奇妙的光 的学习, 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五彩缤纷的光世界, 知道了光的明暗、强弱、颜色等变化现象。在平时的生活中,学生对与物体发光、反光、彩 虹等现象也有了初步的认知。但是对于光的传播,学生并没有完整的概念建构,它们并没有 对于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折射等的系统认知,也缺乏对作为能量的表现形

    5、式之一的光 的认知。而本课作为单元的起始,先从对光源的认识开始。通过观察和分类,让学生开启对 光的系统认知;通过观察实验,让学生初步建构能量观。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会自己发光的物体是光源。 2知道光源发光需要消耗能量。 科学探究: 1会按照光源的特征给发光物体分类,知道光源可以分为人造光源和自然光源。 2能通过观察发光现象,区分光源与反光物体。 3能通过“点燃蜡烛”“给细钢丝通电”两个活动,了解物体发光的过程,知道光源发 光需要能量。 科学态度: 1乐于研究光现象,乐于分享与发现。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通过观察和排序,知道人造光源会随着人类需求的改变而不断更新

    6、迭代。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举例说明发光物体的特征,鉴别光源与非光源物体。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观察某些物体的发光过程。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光与色彩 3 教师材料:课件和视频。 学生材料:火柴、蜡烛、细钢丝、带鳄鱼夹的导线、电池、沙子、托盘。 【教学时间】【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 一、认识光源一、认识光源 1观察图片(太阳、雷电、萤火虫、篝火、点燃的蜡烛、烟花),找物体的共同点。 2生汇报:都会发光。 3观察对比:这些物体(图片:月亮、投影幕布、玻璃幕墙)也很亮,看着也会发光。 和刚刚的物体一样吗? 4生汇

    7、报:不同,这些物体是反光。 5揭题:是啊!科学上我们把这些会自己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 来研究光源。 6讨论: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光源? 7学生交流,教师播放视频补充。 8小结:看来,在我们周围有各种各样的光源。 设计意图: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给予大量的例子,让学生初步感知光源会发光。 通过与反光物体的对比,让学生感知光源还是会自己发光的。 二、给光源分类二、给光源分类 1出示上述讨论确认的光源图片,试着给光源分类。 2学生交流不同的分类方法。 3教师小结: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能根据光源的不同特征来给它们分类。像这样,老 师也把光源分为了人造光源和自然光源两类。 4交流讨论

    8、:你知道这些人造光源在历史上出现的先后顺序吗?通过一段视频(人造光 源/灯的发展史)我们来了解一下。 5生汇报。 6小结:看来,人造光源也在随着人类需求的变化不断更新迭代。 设计意图: 通过分类活动, 让学生在知道光源可以分为人造光源和自然光源的基础上, 进一步感知光源,知道各种光源同中有异。通过分类活动,也传达给学生在研究庞杂大量物 体时,分类往往可以是一个先遣步骤,它可以让我们的研究逐步聚焦。如分类后,让学生聚 焦于人造光源,通过排序活动,了解人造光源在随着人类需求的变化不断更迭;分类后,聚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光与色彩 4 焦于某一人造光源,通过观察研究发现更多光源的特征

    9、,也就过度到下一环节。 三、观察蜡烛与细钢丝的发光过程三、观察蜡烛与细钢丝的发光过程 1交流回顾:点燃的蜡烛是人造光源的一种。我们曾经观察过正在发光的蜡烛,还记得 是什么样的吗? 2今天这节课,请你们再来观察:1. 发光过程中,蜡烛有哪些变化?2. 思考谁让蜡烛 持续发光? 3学生实验后汇报:(1) 蜡烛融化、变短(被消耗)(2) 消耗氧气 4小结:看来蜡烛发光是需要消耗物质的。 5师演示并讲解:老师这儿还有一根细钢丝,能想办法让它发光吗?如果给你几节电池 和导线呢?这是我们曾经连过的电路,能给你灵感吗? 6生猜测后实验。 7演示并讨论:课前老师也做了实验,并且拍下了 2 张照片,你有什么发现

    10、? 8学生交流:电池越多,细钢丝越亮。 9比较和蜡烛的发光的共同点。 10小结:光源发光是需要能量的,蜡烛发光的能量来自蜡烛本身,细钢丝发光的能量 来自电池。 11交流讨论:你知道这些物体发光都消耗了哪里的能量吗? 12学生汇报:燃烧的物质的能量、电能、动物吸收营养转化而成的能量、 13小结:看来,光源发光的过程中都有其它形式的能量转换成了光能。 设计意图:聚焦 2 个人造光源,在观察比较的过程中,了解光源发光是需要消耗能量 的。 四、课堂总结四、课堂总结 全课总结:通过今天这节课对光源的学习,你对光有了什么新的认识?有没有产生新的 疑问?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1光源 (1)会自己发光的

    11、物体称光源 (2)分类 自然光源 人造光源 (3)光源发光需要消耗能量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光与色彩 5 2.2.光的传播教案光的传播教案 【课标落实】【课标落实】 (1) 本单元通过一系列动手、 动脑科学实践活动, 落实 课程标准 高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 知道不同能量之间的转换。 科学探究: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从事物的变化及相互关系等角度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调查、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事物的信 息。 能对探究活动进行过程性反思,及时调整,并对探究活动进行总结性评价。 科学态度: 表现出对事物的变化及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12、。 在尊重证据的前提下,坚持正确的观点。 能大胆质疑,从不同视角提出研究思路,采用新的方法、利用新的材料,完成探究、设 计与制作,培养创新精神。 能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反思、调整自己的探究;在进行多人合作时,愿意沟通交流, 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认识到人类、动植物、环境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关系,了解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 人类活动会对环境产生正面和负面的影响,自觉采取行动,保护环境。 (2)本单元学习内容是基于落实课程标准中课程内容高年段要求。 6.2.2 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行进中的光遇到物体时会发生反射, 会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会形成阴影

    13、。 知道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知道行进中的光遇到物体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光的传播是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光与色彩的第 2 课。学生通过了低 年级奇妙的光相关主题的学习,对光现象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本课通过一系列观察、实验、制作等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观察、发现、了解光在空气中 的传播现象和特征。 本课教学内容由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 基于学生过往的知识与经历,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光与色彩 6 围绕着光在自然环境中、 生活情境中传播路径上的共同特点进行讨论, 提出问题。 第二部分, 通过多个探究活动,观察与发现光在空气

    14、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并根据光的这一特征,解释有 关的自然现象,说明生活中人们对于这一特征的利用。第三部分,制作一套简单的装置,通 过细致的操作说明小孔成像现象,进一步证明光沿直线传播,印证我国古代学者墨子关于小 孔成像的发现。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光无疑是每个人所熟悉的,通过低年级奇妙的光相关主题的学习,学生对光现象有 一定的感性认识。但许多人对“光是怎样行进的”缺少理解,儿童尤为如此。这直接导致他 们对光现象的过程变化缺乏形象思维,知识积累不足。教学中通过多个探究活动,观察与发 现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引领学生进入光世界,认知、研究光现象,感悟光对我们生 存生活的重要意义。 【教学目

    15、标】【教学目标】 1在观察活动中,发现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2在教师的指导下,初步学会设计、安装和制作适宜的实验装置,观察与发现光在空气 中的行进路径。 3通过对光在空气中传播现象的研究与发现,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乐趣,乐于跟同伴分 享与合作。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认识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特征。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设计实验,观察与发现光在空气中的行进路径。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和视频。 学生材料:激光笔、透明盒子、线香、火柴、橡皮泥、手电筒、带孔塑料板、纸杯、橡 皮筋、蜡烛等。 【教学时间】【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 一、快速聚

    16、焦,引出话题一、快速聚焦,引出话题 1谈话:同学们这些现象你们见过吗? 2提问:这些不同光源发出的光,在传播路径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光与色彩 7 生:光束看起来都是直线。 3揭示课题:是不是直线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光的传播。(板书:光的传播) 设计意图:从不同情境出发,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快速聚焦学习主题。 二、研究光在空气中的传播二、研究光在空气中的传播 (1 1)“激光打靶”,看见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激光打靶”,看见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 1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神秘的盒子,在盒子的这一面有个红色的小圆点。如果以这个圆 点为靶心,你能让激光笔发出的光

    17、打中靶心吗? 学生上台尝试打靶 2刚刚同学们从不同的方向打中了靶心,那你看到激光从发出到靶心这段行进路径了吗? 生:没有 3那想不想捕捉到它的行进路径? 生:想 4出示材料:线香、火柴。你想到怎么做了吗? 生:用火柴点燃线香,把线香放入盒子中,让盒子中有烟雾。 5没错,接下来就请大家小组合作,点燃线香,将其平放在盒中;盖紧盖子,待盒中有 烟雾,打开激光笔打靶;实验完毕及时整理实验材料。同时提醒大家:使用火柴注意安全; 还要特别提醒的是:激光笔不等同于其他光源,如果照到人的眼睛,对眼睛的伤害性极大, 所以千万不能对着人的眼睛。 6你们捕捉到光在空气中的行进路径了吗?是什么样的? 生:是一条直线。

    18、 7小结:看来借助烟雾,可以帮助我们看见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 (2 2)“光线打靶”,验证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光线打靶”,验证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 1现在打靶游戏升级了,想不想再来挑战挑战?这次用到的材料有:手电筒、3 个带小 孔的黑色塑料片,1 个白色屏幕。规则是:让手电筒的光穿过 3 个小孔,能在白屏上呈现明 显的光斑,比比看哪个小组摆放的方法多,成功后举手示意老师,老师帮你们拍照记录。 2教师说注意事项,学生活动。 3打靶成功了吗? 生:成功了。 4(投屏)请你们来思考一下:为什么摆放方法不一样,最后却都能成功呢? 生:因为三个小孔都在一条直线上,光就可以沿着这条直线传播过去了。

    19、 5(投屏)那为什么这种摆放方法就不可以呢? 生:因为小孔没有对齐,光被黑色不透明塑料片挡住了,光线穿不过去了。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光与色彩 8 师:哦,原来光线它不会拐弯呀。 6我们之所以能够成功打靶再一次验证了?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设计意图:游戏作为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它有趣又生动形象。学生在“光斑打靶”游 戏中,尝试从各个方向打中靶心,并捕捉到光的行进路径,其中“各个方向”的打靶尝试也 为下面“光线打靶”游戏做出了铺垫;学生尝试用不用的摆放方式进行光线打靶,并总结共 性规律,进一步验证光的直线传播特征。 (3 3)应用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应用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20、1其实,光沿直线传播在我们的生活中被广泛应用,你瞧(播放动画视频) 2刚刚提到排队的时候也用到了这样的原理,看,这些小朋友正在排队,如果以这个小 朋友为参考点,请你来判断判断他们排整齐了吗?你是如何判断的? 生:1、3 整齐了,看不见后面的同学;2、4 没有排整齐,那个同学出来了。 3看来同学们已经会学以致用了呢。 设计意图: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在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但往往被学生所忽略,从学生的 日常生活出发,解释有关现象,说明生活中人们对于这一特征的利用。 三、制作小孔成像实验装置,感受光的直线传播特点三、制作小孔成像实验装置,感受光的直线传播特点 1 过渡: 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 我国的科学家

    21、墨子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小孔成像。 (出示:阅读资料)这个有趣的现象和光沿直线传播有没有关系呢?谁来猜猜看。(播放动 画视频) 2谈话:古今房屋对比。 3那我们用身边的材料可不可以来做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呢?它们分别代表了什么? 4既然同学们知道的材料的用途,我们就来看看具体怎么操作。(视频教程) 5在做实验的时候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吗? 6教师提醒注意事项,学生活动。 7学生汇报,教师总结。 8现在明白了吗?给你们 1 分钟时间和小组成员互相说一说,解释解释。 9谁再来完整地说说看这其中蕴含的科学原理? 10小结:同学们不仅会用简单的材料去制作小孔成像,还能弄明白其中的原理,真真 是手脑并

    22、用,李老师为你们点赞。 设计意图:通过形象的动画视频再现古人研究小孔成像的过程,吸引学生的兴趣,并用 身边的材料模拟小孔成像的实验。本环节学生在动手操作前,还应让学生知道每种材料模拟 的是什么,这样才能更好地操作,并弄明白其中的科学道理。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光与色彩 9 四、学有所得四、学有所得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我们又是怎么来学习这些知识的? 3同学们的收获可真不少,关于光的学习还有很多,期待下次的研究,今天的课就上到 这里,下课。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2光的传播 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小孔成像: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光与色彩 10 附

    23、:记录单附:记录单 2 光的传播 第 组 姓名 点燃蜡烛,画出通过小孔所成的像 我的解释: 。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光与色彩 11 3.3.光的光的反射反射教案教案 【课标落实】【课标落实】 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动手、动脑科学实践活动,落实课程标准高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 知道不同能量之间的转换。 科学探究: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从事物的变化及相互关系等角度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调查、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事物的信 息。 能对探究活动进行过程性反思,及时调整,并对探究活动进行总结性评价。 科学态度: 表现出对事物的变化及相互关系进行科

    24、学探究的兴趣。 在尊重证据的前提下,坚持正确的观点。 能大胆质疑,从不同视角提出研究思路,采用新的方法、利用新的材料,完成探究、设 计与制作,培养创新精神。 能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反思、调整自己的探究;在进行多人合作时,愿意沟通交流, 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认识到人类、动植物、环境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关系,了解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 人类活动会对环境产生正面和负面的影响,自觉采取行动,保护环境。 2本课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物质科学领域”的高年段要求。 6.2.2 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行进中的光遇到物体时会发生反射,会改变光的传播方

    25、向,会形成阴影。 知道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知道行进中的光遇到物体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光的反射是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 1 单元光与色彩的第三课。通过前两课的 学习,学生知道了光来自光源,光源射出的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那么光在空气中行 进时,遇到其他物体会发生什么现象呢?本课围绕“光照射到物体表面时会发生什么现象?” 这一话题展开。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光与色彩 12 本课教学内容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 这是一个导入活动, 用小镜子把阳光照到背光的墙上, 利用该现象开展游戏, 认识光的反射。 第二部分, 观察光照射到

    26、不同物体表面时发生的现象, 了解不同物体表面反光效果不同, 归纳出反光效果好的物体表面的特点。 第三部分,通过玩镜子和制作潜望镜,了解平面镜中物体的像与物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平 面镜反射光的特点。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五年级的学生,已经知道了光源和光的直线传播,对光的反射现象也 并不陌生,但他们关于光的认识大多是依据一些生活现象,这样的认识可能是片面的,甚至 是偏颇的。比如,他们普遍认为:光滑的物体会反光,反光就是把光返回去。学生对比较抽 象的“光”缺乏直观的感性认识,难以理解、想象、推断,也难以建立科学的概念。教师需 要引领学生关注到光的反射的科学规律。 【教学目标】【教学

    27、目标】 1在观察、游戏和制作活动中,描述光在物体表面反射的特点。 2能够依据物体表面的反光情况给物体分类,学会利用光的反射特点制作潜望镜。 3通过对光在镜子表面反射现象的发现与运用,激发对科学实践活动的好奇心,乐于跟 同伴分享与合作。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认识光在物体表面反射的现象与特征。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利用光的反射现象设计制作潜望镜。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若干大小适宜的平面镜、表面平滑度不同的各色纸张、手电筒、长方形硬纸盒(如牙膏 盒)、剪刀、透明胶带等。 【教学时间】【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一、导入 1四月份,同学们参加了军

    28、训,还记得解放军教官教我们的那首打靶归来?一起唱 几句吧。 (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把营归,胸前的红花映彩霞,愉快的歌声满天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光与色彩 13 飞。) 2说说歌中唱到了哪些“光”?(日、红霞、彩霞。)胸前的红花为什么会映彩霞? 3今天,我们也要来“打靶”。打靶游戏 1:用激光笔将光射到指定物体的中心。 4你是怎么做到的?为什么能做到准确无误?(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设计意图:新课的导入越贴近学生的生活的事物,越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本环节由 学生难忘的军训生活和军训时学唱的歌曲引入,为下面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操作与探究二、操作与探究 (一)利

    29、用镜子,用激光笔将光射到“靶”中心。 1固定激光笔,你还能将光射到“靶”中心? 2需要借用什么物品能做到?(镜子) 3借助水雾,看清光的行进路线和反射路线。 4概念揭示: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后会折返,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几乎所有的物体 都可以反射光。 设计意图:在活动中通过使用镜子控制光的传播路径,让学生体会光在物体表面发生 的折返现象,理解光反射的概念,观察在反射过程中光线方向、角度的变化特点并在游戏中 能够有意识地利用这些特点。此活动要求学生能够发现光照射到物体表面时传播方向会发生 改变,并体验这种改变的特点,在游戏层面开展,以体验为主。激光笔的使用让光束集中在 一条线上,借助水雾,清晰地

    30、看到激光笔射出到镜面的光和光从镜面反射的光。 (二)观察生活中光的反射现象,归纳出反光效果好的物体表面的特点。 1观察生活中光的反射现象,哪些物体反光效果比较好?说说反光效果好的物体有什么 特点?用不同颜色、不同材质的纸尝试不同的反射效果。 2视频介绍:光的反射。 3人眼是如何看见物体的?(课件介绍) 4我们看到的月光是从哪里来的?(结合课件中的图片说明。强调:当太阳、月亮、地 球在一条直线上, 不发光、 不透明的月球将本该射到地球上的太阳光挡住, 出现了日食现象。 人们清楚地看到月球不发光。平时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亮反射的太阳光。) 5下列情形中,哪些属于光的反射? 手影游戏、猴子捞月、凿壁借

    31、光、杯弓蛇影、一叶障目、圣火采集(学生对“圣火采集” 不熟悉,需要适当指导。) 6利用多面镜子,将激光笔的光射到“靶”中心。 设计意图:通过对生活中各种反光现象的观察,理解几乎所有的物体都可以反射光。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光与色彩 14 比较不同物体的反光情况,认识不同物体表面反光效果是不一样的。此活动是让学生通过对 生活中各种反光现象的观察, 理解几乎所有的物体都可以反射光; 比较不同物体的反光情况, 认识不同物体表面反光效果是不一样的。练习题:哪些属于光的反射?是通过这些情形,进 一步区分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两种不同的现象。 (三)玩镜子和制作潜望镜。 活动一:玩镜子。

    32、1玩一玩手中的一面镜子,看看能发现什么有趣的现象?(发现镜中的像与真实的自己 一模一样、左右相反、大小一致,还能看到后面的其他同学和景物等。请学生关注,与前一 课的小孔成像比较,镜子中的像与实物大小一样,左右相反,上下不颠倒。) 2直立两面镜子,变换它们的夹角,观察镜子中物体的数量是否发生变化。(比一比, 哪组同学变出的像更多。) 3找一找,让像变多的方法。你发现了像的数量与夹角的关系吗? 活动二:制作潜望镜。 1视频介绍潜望镜。 2介绍潜望镜及工作原理,试着画出潜望镜的工作原理:光的路线图示。 3视频介绍:潜望镜的制作。 4学生尝试制作潜望镜。(提醒学生:制作组装过程要细致耐心,两个观察口的

    33、大小要 规整,镜子插口的角度为 45。) 设计意图:选择反光效果最好的物体镜子来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光在物体表面反 射时的特点并体会其中的乐趣。动手制作一个潜望镜,利用镜子控制光的反射,通过操作调 整这一装置使光反射现象多次发生,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感受光的反射特点,在用潜望镜观察 景物的过程中体会光反射的原理。在制作潜望镜时,学生要使用剪刀、镜子等比较锋利的物 体,教师需要提示学生注意安全,避免出现扎伤或割伤事故。本环节以玩耍、游戏、制作等 学生喜欢的形式开展,让学生在充满乐趣的实践活动中体验、感悟、发现,能提高学生的动 手能力和探究能力,增强了同学之间交流、参与、合作的精神。用牙膏盒制作潜望镜难

    34、度较 大,教师指导需要细致些。 三、运用与拓展三、运用与拓展 1今天我们学习了“光的反射”,请同学来说说什么是光的反射。(光线照射到物体表 面后会折返,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几乎所有的物体都可以反射光。) 2猜谜语:镜中人(打一字)(谜底:入)(镜子中的像与实物左右相反。) 3设计一个可以不用回头就能看见身后景物(或后脑勺)的潜望镜,请画出原理图。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光与色彩 15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意在将学生的探究热情延续至课后,注重拓展学生的思维, 培养科学素养,享受科学学习的乐趣。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3光的反射 光的反射 潜望镜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第

    35、一单元 光与色彩 16 4.4.七色光教案七色光教案 【课标落实】【课标落实】 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动手、动脑科学实践活动,落实课程标准高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 知道不同能量之间的转换。 科学探究: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从事物的变化及相互关系等角度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调查、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事物的信 息。 能对探究活动进行过程性反思,及时调整,并对探究活动进行总结性评价。 科学态度: 表现出对事物的变化及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在尊重证据的前提下,坚持正确的观点。 能大胆质疑,从不同视角提出研究思路,采用新的方法、利用新的材料,完成探究、

    36、设 计与制作,培养创新精神。 能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反思、调整自己的探究;在进行多人合作时,愿意沟通交流, 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认识到人类、动植物、环境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关系,了解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 人类活动会对环境产生正面和负面的影响,自觉采取行动,保护环境。 2本课的学习内容是基于落实课程标准中课程内容高年段要求: 6.2.3 太阳光包含不同颜色的光。 描述太阳光穿过三棱镜后形成的彩色光带,知道太阳光中包含有不同颜色的光。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七色光是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 1 单元光与色彩的第四课。本课在学生对雨 后彩虹有部分

    37、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利用不同方法制造“彩虹”,了解彩虹形成的特征与 性质,进而知道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教学内容围绕着对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组 成这一现象的观察了解展开。 本课教学活动由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指导学生分别利用镜子、水雾、三棱镜来制造“彩虹”,体验、了解太阳光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光与色彩 17 可以分解为几种不同颜色的光,进而知道雨后彩虹的形成与阳光的关系。 第二部分,根据科学史中科学家牛顿对色散现象研究的过程描述,认识白光由红、橙、 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组成,了解牛顿对光学研究的贡献。 第三部分,分别使用手电筒、分色圆盘陀螺观察几种不同色

    38、光混合时颜色发生的变化, 了解、体会色散现象的逆过程。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彩虹是学生熟悉的一种自然现象。对于彩虹的颜色、产生的环境,学生有粗浅的认知, 但他们只关注到彩虹的颜色、形态等外在的特征,对彩虹形成的特征和性质是不清楚的。本 课教学中要重在通过用多种方法制造出“彩虹”,由此了解到阳光分解成多种不同颜色的光 就形成了彩虹,进而知道阳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经过低、中年级的学习和训练,五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实验过程中要重在 训练学生提出问题,观察实验现象,搜集证据,并对证据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得出结论。 从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五年级的学生富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又

    39、有一定的思 辨能力。从观察熟悉的彩虹入手,有效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把牛顿的探究故事与学生的探 究融合起来,引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对七色光进行探究,在此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通过实验,知道三棱镜可以把白光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 2通过实验,知道红光、绿光、蓝光混合后形成白光。 3通过实验,知道白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 科学探究: 1能用不同的实验方法制造“彩虹”。 2通过动手操作了解彩虹现象和色光的混合。 3能从具体现象中提出问题,作出猜想,能依据证据概括白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 4注重实验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及时记录、分

    40、析数据、得出并交流结论、 及时反思等。 科学态度: 1在科学探究中,能意识到要用实验搜集证据。 2在科学探究中,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思路来进行实验。 3在科学探究中,能意识到要重视证据,不盲从权威。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光与色彩 18 利用彩虹现象解释说明太阳光由多种颜色的光组成。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使用不同的方法制造“彩虹”。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镜子,水槽,三棱镜,白板,三只手电筒,红、绿、蓝三种颜色的透明玻璃 纸。 【教学时间】【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 一、直接揭题,

    41、提出问题。一、直接揭题,提出问题。 1揭示课题:同学们,说起七色光你会想起什么? 2学生汇报:彩虹。 3课件出示彩虹图片:图上的彩虹是什么样子的?你们还在哪里亲眼见过彩虹? 4面对如此美丽的彩虹,你们想知道什么? 5学生提问。 设计意图:由课题引出彩虹,把七色光与彩虹联系起来,通过观察彩虹并提出问题, 激发学生探究彩虹的兴趣,把探究聚焦到彩虹的成因上来。 二、尝试猜测,制造彩虹。二、尝试猜测,制造彩虹。 1根据你们的经验,猜测下彩虹可能是怎么形成的? 2学生汇报:彩虹是由阳光经过水形成的。 3 介绍前人制造彩虹的方法: 有了猜测, 需要搜集证据来验证。 科学家们在研究彩虹时, 他们通过模拟制造

    42、彩虹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比如早在 13 世纪,有人就觉得彩虹可能与阳光有 关,用阳光照射水里的玻璃壳的方法成功制造出了彩虹。后来有笛卡尔、马尔西等科学家受 到启发,用阳光照射三棱镜也制造出了彩虹。 4参考他们的办法,请你们分别利用水里的镜子和三棱镜来制造彩虹,验证下彩虹是否 真的与阳光有关。 5学生分组实验。 设计意图: 对彩虹的成因进行有依据的猜测, 既展露了学生对彩虹形成原因的前概念, 又培养了学生的相关科学素养。然而学生对制造彩虹的方法是没有准备的,依靠他们自己来 设计多种实验方案难度较大。因此引入科学史上科学家们曾使用的模拟制造彩虹的方法,为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光与色彩

    43、 19 学生的探究操作提供了多个方案,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也让学生明白了实验是搜集证据 的重要方式。 三、分析证据,得出结论。三、分析证据,得出结论。 1根据实验观察,你们发现彩虹实际是什么?来自哪里? 2学生汇报:彩虹就是有颜色的光排列在一起,这些有颜色的光来自阳光。 3我们可以把这些有颜色的光叫做色光,而阳光是白色的,我们也可以称为白光。实验 中出现的彩虹具体是怎么形成的? 4学生汇报:阳光经过三棱镜或水中的镜子被分解成了多种色光。 5你们觉得实验中三棱镜、水与镜子是起什么作用? 6学生汇报:三棱镜、水与镜子都可以把白光分解成多种色光。 7现在我们虽然知道了彩虹形成的原因,但是又有个新的

    44、问题:白光能被三棱镜等物体 分解成多种色光,这说明白光和这些色光之间会是什么关系呢?小组讨论下。 8学生分组讨论,汇报:白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 设计意图:分析数据是实验之后的重要一环。用问题推动学生根据观察所得进行分析 思索,从而找到彩虹形成的原因,并认识到白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 四、阅读故事,验证结论。四、阅读故事,验证结论。 1我们有了结论,那别的科学家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我们来看看牛顿的研究。请同学们 带着这三个问题阅读下牛顿的这段研究资料。第一个问题是什么让牛顿感到好奇?第二个问 题是牛顿的实验方法是怎样的?实验效果如何?第三个问题是牛顿的实验环境与我们的有什 么不同?为什么他要这么

    45、设置? 2学生阅读、交流。 3其实牛顿的实验也是参考了笛卡尔等科学家们的实验方法,但他没有照搬,而是通过 自己的思考,改进了实验取了更好的效果。 牛顿从实验中发现,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的。不过他觉 得只靠这么一个实验还没有很强的说服力,还需要另外做一些研究来进一步验证这个想法。 如果你们是牛顿的搭档,想想你们和牛顿还可以做些什么实验来验证下白光是有多种色 光组成的这个结论,小组讨论下。 4学生分组讨论,汇报:把多种色光混合起来看看是否会变成白光。 5牛顿做了不同的实验来验证。请同学阅读下这段材料,看看牛顿做了哪两个实验?结 果如何? 6学生阅读,交流。 苏教版小学科学

    46、五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光与色彩 20 7那我们来重复下他的实验。第一个活动是用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看看混合光是 否接近白色?第二个活动是用这三种色光中的两种色光两两混合,看看混合光的颜色是怎样 的? 8学生实验:不同色光的混合实验。 9同学们,我们确认了牛顿的实验。现在你们觉得牛顿做的这三个实验的结果能说明白 光与多种色光之间是什么关系? 10学生汇报:白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 11学生阅读牛顿关于光的颜色理论。 12我们和牛顿的结论虽然一致,但你们注意到我们和牛顿做的色光混合实验有什么区 别? 13学生汇报:牛顿是用七种色光混合,而我们只用了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 14那你们对此有什么

    47、新的问题么? 15学生提问。 16用红、绿、蓝光混合就能得到白光,那彩虹里其他颜色的色光可能是怎么来的呢? 谁能根据刚才的实验现象,说说自己的想法。 17学生汇报:其他颜色的光可能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得来的。 18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可以得到其他颜色的光,人们把它们称为光的三原色。你 们看随着对光的不断研究,发现越来越多,新的问题也不断产生,这些问题推动着一代代科 学家们持续深入的研究,科学就是这样不断向前发展的。 设计意图:把科学史融入到科学探究中,创建与牛顿一起研究的情境,真实体验科学 家的探究过程,在情境中经历分享交流、质疑验证等环节,不断激发学生的思维,学习对“白 光由多种色光

    48、组成”这一结论的多角度思考,从而确定这一结论,并激励学生在得出结论后 不断提出新的问题,进行新的思考。 五、课堂总结五、课堂总结 1今天我们像科学家们一样探究了七色光,你们有些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由学生自己进行评价总结,体现了教学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六、课外拓展六、课外拓展 1课后你们还可以尝试下不同的色光混合实验。可以用硬点的纸剪一个圆,然后把这个 圆用量角器平均分成三份,分别涂上红、绿、蓝三种颜色,然后让它快速旋转起来,看看会 怎样。 设计意图:课后拓展探究不同的色光混合实验,让学生继续有新的发现,刺激学生产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光与色彩 21 生新的问题。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4七色光 分解 红、橙、黄、 白光 三棱镜 绿、蓝、靛、 紫七种色光 组成


    注意事项

    本文(2021秋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光与色彩》全部教案)为本站会员(花好****3)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