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专题 0909 文言文写作手法文言文写作手法( (解析版解析版) ) 考点穿透考点穿透 写作手法在中考里直接考查较少,主要是从段落和句子的作用的角度来考查学生对各种手法的理解、 辨析和运用。 常见的表现手法及作用 1.对比。对比是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做对服,互相比较。作用:凸显对象的特点,使形象更加鲜 明。 2.村托。衬托是指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做陪衬。有正衬和反衬 两种。作用:突出本体的某个特征。 3.烘托。烘托是指通过侧面描写或环境描写,使所要表现的对象鲜明突出的表现手法。 4.正侧结合。正侧结合是指把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结合起来运用,使被描写的人物或景
2、物的特点更加 鲜明、突出。 5.动静结合。动静结合是指构成画面的事物中,动态和静态的事物二者有机地结合在同一个画面和情 境之中。动静结合有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化动为静、化静为动等。作用:能增强画面的动感,营造独特 的意境,彰显表达的艺术性;突出文中人物或作者的某种心境、心态和情绪。 6.虚实结合。虚实结合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以实衬虚、以虚衬实,交织在一 起以表达同一种情感。作用:鲜明地刻画人物的性格,凸显事物、景物的特点,突出主旨。 7.托物言志。托物言志是在描蔡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含蓄地寄托作者的主张、哲 理,能给人留下思考的余地和想象的空间。 8.以小见
3、大。以小见大是指抓住看似平凡细小却包含典型意义和生活哲理的小事件来叙写。作用:能 突出表现中心,更有震慑力。 典例在线典例在线 【一、【一、2020 年浙江省衢州市】年浙江省衢州市】古诗文阅读 彭天锡串戏 彭天锡串戏妙天下,然出出皆有传头,未尝一字杜撰。曾以一出戏延其人至家费数十金者,家业十万 缘手而尽。三春多在西湖,曾五至绍兴,到余家串戏五六十场,而穷其技不尽。 天锡多扮丑净,千古之奸雄佞幸,经天锡之心肝而愈狠,借天锡之面目而愈刁,出天锡之口角而愈险。 设身处地,恐纣之恶不如是之甚也。皱眉视眼,实实腹中有剑,笑里有刀,鬼气杀机,阴森可畏。盖天锡 一肚皮书史、一肚皮山川、一肚皮机械 、一肚皮磊
4、砢不平之气,无地发泄,特于是发泄之耳。余尝见一 出好戏,恨不得法锦包裹,传之不朽;尝比之天上一夜好月,与得火候一杯好茶,只可供一刻受用,其实 珍惜之不尽也。桓子野 见山水佳处,辄呼:“奈何!奈何!”真有无可奈何者,口说不出。 (选自张岱陶庵梦忆) 【注释】串戏:客串演戏。机械:机巧。磊可(k):众多的样子。桓子野:即桓伊,字子野。 17. 本文用什么写法来表现彭天锡串戏之妙?结合内容分析。 【答案】 17. 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正面描写:他善演丑净角色,表演惟妙惟肖,有形有神, 让人如临其境;他厚积薄发,一生的积累都淋漓尽致地表现在戏中。侧面描写:通过作者的感受“恨不得 法锦包
5、裹,传之不朽”,把他的戏比作“一夜好月”“一杯好茶”,并借桓子野的典故写出了彭天锡串戏 之妙,技艺精湛,让人叹为观止。 【解析】 本题考查描写方法。本文主要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来表现彭天锡串戏之妙。第二 段中的“天锡多扮丑净,千古之奸雄佞幸,经天锡之心肝而愈狠,借天锡之面目而愈刁,出天锡之口角而 愈险。设身处地,恐纣之恶不如是之甚也。皱眉视眼,实实腹中有剑,笑里有刀,鬼气杀机,阴森可畏” 是对他唱戏的正面描写,从正面表现了他唱戏的精妙。第二段中的“余尝见一出好戏,恨不得法锦包裹, 传之不朽;尝比之天上一夜好月,与得火候一杯好茶,只可供一刻受用,其实珍惜之不尽也”和引用桓子 野的
6、典故,是对他的侧面描写,通过写作者的感受和借用典故,从侧面表现了他唱戏技艺精湛,让人叹为 观止,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点睛】彭天锡演戏,其演技的绝妙天下无人能比。他的每出部出自正宗师传,一腔一字不随意改动。 他曾经为学一出戏,请师傅到他家教戏,付给师传报酬数十金,他有很大的家业,为了学戏花费殆尽。春 天,他多半在西湖,曾经五次到绍兴。他到我家演戏五、六十场,他的技巧都没有表演完。 天锡多半扮演丑净行的角色,千古的奸雄佞臣,经过天锡用心去表现而更加狠毒,借天锡的表情去刻画而 更加刁钻,经天锡的道白一描绘巧更加阴险。设身处地地设想,恐怕纣的凶恶,也不如他表演的那么刻毒, 那么淋漓尽致!他一皱眉,一
7、瞪眼,就表现出腹中有剑,笑里藏刀,心怀鬼胎,暗藏杀机,阴森可怕。天锡 见多识广,有一肚子诗书,一肚子山川,一肚子智谋,一肚子不平之气,无处表现,无地发泄,特别从他 的戏曲表演中发泄出来。我曾经看了一出好戏,恨不得使法术用绸缎把它包里起来,让它流传后世;我曾经 把一出戏比作天上的一夜好月,比作火候正好的一杯好茶,只能供一时欣赏,其实是欣赏不够的。桓子野 看到美丽的山水风光,便说:“奈何!奈何!”真是有无可奈何的感觉,难以言传。 【二、【二、20202020 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 (甲)先帝创业来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 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忠
8、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 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出师表 (乙)宋人有沽酒者,升概 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县帜甚高,著然不售,酒酸。怪其故,问其 所知闾长者杨倩。倩曰:“汝狗猛耶?”曰:“狗猛则酒何故而不售?”曰:“人畏焉。或令孺子怀钱挈 壶瓮而往沽,而狗迓 而龁 之,此酒所以 酸而不售也。” 夫国亦有狗。有
9、道之士怀其术而欲以明万乘之主,大臣为猛狗,迎而龁之。此人主之所以蔽胁,而有 道之士所以不用也。 故桓公问管仲曰:“治国最奚患?”对曰:“最患社鼠 矣。”公曰:“何患社鼠哉?”对曰: “君 亦见夫为社者乎?树木而涂之,鼠穿其间,掘穴托其中。熏之则恐焚木,灌之则恐涂阤 ,此社鼠之所以不 得也。今人君之左右,出则为势重而收利于民,入则比周而蔽恶于君,内间主之情以告外,外内为重,诸 臣百吏以为富。吏不诛则乱法,诛之则君不安。据而有之,此亦国之社鼠也。” 夫大臣为猛狗而龁有道之士矣,左右又为社鼠而间主之情,人主不觉,如此,主焉得无壅 ,国焉得无 亡乎? -韩非子猛狗与社鼠 注:升概,这里是指用器具量酒。
10、县,通“悬”。迓(y),迎接。社鼠,在社坛下掘穴而居 的老鼠。涂阤(zh),(木板周围的)泥崩塌。壅,堵塞、蒙蔽。 12. 简要说明两文在写法上的不同之处。 【答案】 12. 示例一:(体式功用方面)甲文为诸葛亮出征前对刘禅进行劝诫和表达忠诚决心的表文,思想意愿 的表达切合人物身份、地位,循循善诱而不卑不亢,不失分寸,有利于取得理想效果。乙文为战国法家代 表人物的政论文,虽有警醒国君目的,但读者对象十分广泛,态度旗帜鲜明,言辞尖锐犀利,对统治阶层 习见的丑恶现象给予无情揭露与鞭挞,以达振聋发聩之功效。 示例二:(选用材料方面)甲文作为呈上表文内容表达讲究“真实”阐述主张以朝政现实为依据,有的
11、放矢,言简意尽,说服力强。乙文作为揭露时弊警醒世人的政论文,追求观点和表达的“创新”从虚拟或 假托的故事中找到社会现象的喻体,通过相似比较使抽象深刻的事物道理变得形象浅显,又十分具有典型 性。 示例三:(行文技巧方面)甲文层层铺垫,因果相承。由天下大势到国至“危急存亡之秋”,再到忠志 之士奋发有为转危为安大有希望,再到顺势提出诚恳建议。前后勾连,水到渠成。(或议论说理由主而次, 肌理缜密。首提“开张圣听”,再谈执法公平,后说亲贤远佞,使前提、关键、核心三者主次阐述得清楚 分明)乙文先喻体后本体,喻体、本体密切相关。作者从性质和逻辑上在寓言和现实丑恶行径之间建立起高 度相似的关系。(或借悬念令文
12、章跌宕曲折,又不断使人顿悟。如首则寓言先设矛盾,酒好却卖不出去;请 教老人,竟然问他家的狗是否凶猛;疑团冰释又突然转谈国之猛狗。悬念迭生,行文曲折起伏) 示例四:(表达方式方面)甲文寓情于理,融议论叙述、抒情于一炉。以大量谦辞敬称显情于外,以深 挚感人的议论使情寓文内,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乙文叙议结合。先叙寓言,再揭寓意。前一寓言后紧跟 议论,后一故事寓意则由文中人物对话揭示,叙议融为一体。而作者嘲讽、贬斥、憎恶之情溢于言外。 意 思对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亦可。 【解析】 本题考查文章写法。可从体式功用方面、选用材料方面、行文技巧方面、表达方式方面辨析两篇文章 写法的不同。如,体式功用方面,
13、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决定北上伐魏、夺取长安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 表文。以恳切委婉的言辞劝勉后主要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此兴复汉室 还于旧都;同时也表 达自己以身许国,忠贞不二的思想。猛狗与社鼠是韩非子表达自己治国观点的一篇政论文,运用类比 说理的方法,提出君主应明辨忠奸,接纳忠谏,严明法度的观点。1-4 段采用了讲寓言的方式,最后一段议 论,表明观点,把奸佞之权臣比作“猛狗”“社鼠”,写他们对国家的危害,文章态度旗帜鲜明,言辞尖 锐犀利。 【点睛】参考译文: 甲:先帝创业还没有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了。如今天下分为三国,我们蜀汉国立困弊,这真是危急 存亡的时刻啊。然而侍卫臣僚在内勤劳不懈,
14、忠心的将士在外舍身忘死,这是因为他们追念先帝的特殊恩 遇。想在您的身上进行报答。您应该广泛听取臣下的意见,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的美德。激发志士的勇 气,不应当妄自菲薄。援引不恰当的譬喻,以堵塞忠言进谏的道路。 宫禁中的侍卫、各府署的臣僚都是一个整体,赏罚褒贬,不应有所不同。如有作恶违法的人,或行为 忠善的人,都应该交给主管官吏评定对他们的惩奖,以显示陛下处理国事的公正严明。不应该有所偏爱, 使宫内宫外执法不同。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所以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之所以衰败的原因。 乙:宋国有个卖酒的人,每次卖酒都量得很公平,对客人殷勤周到,酿的酒又香又醇,店外酒旗迎风 招
15、展高高飘扬。然而却没有人来买酒。时间一长,酒都变酸了。卖酒者感到迷惑不解,于是请教住在同一 条巷子里的长者杨倩。杨倩问:“你养的狗很凶吧?”卖酒者说:“狗凶,为甚么酒就卖不出去呢?”杨 倩回答:“人们怕狗啊。大人让孩子揣著钱提着壶来买酒,而你的狗却扑上去咬人,这就是酒变酸了、卖 不出去的原因啊。” 国家也有恶狗。身怀治国之术的贤人,想让统治万人的大国君主了解他们的高技良策,而奸邪的大臣 却像恶狗一样扑上去咬他们,这就是君王被蒙蔽挟持,而有治国之术的贤人不被任用的原因啊! 所以齐桓公问管仲:“治理国家最担心什么?”管仲回答说:“最担心社鼠啦!”齐桓公说:“为什么 担心社鼠呢?”管仲回答说:“您可
16、见过那建筑社坛的情形吗?立起木头做成塑像的架子,再给它涂抹上泥 灰塑成社神,老鼠穿行在里面,挖个洞托身其中。用烟火熏它却恐怕烧坏了木板,用水灌它却恐怕泥土崩 塌,这就是社鼠不能抓获的缘故。现在国君左右的人,在朝廷外谋求尊权重势而从人民中搜刮财富,在朝 廷内互相勾结而对国君隐瞒他们的罪恶,对内窥探国君的情况而告诉在外的权臣。内外都有控制,造成厚 重的权势,靠诸臣百吏的贿赂而变得富有。官吏不诛罚,他们就会破坏法令制度,诛罚他们就会使国君不 安。国君左右的人依靠国君握有重要的权势,这也是国家的社鼠啊!” 那权臣成了猛狗来咬有才能的士人,身边的奸人又成了社鼠来窥探君王的心思,国君还不察觉,像这 样,国
17、君怎么能不被蒙蔽,国家怎么能不遭灭亡呢? 【三、【三、20202020 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语文】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公权字诚悬。幼嗜学,十二能为辞赋。元和初,进士擢第。穆宗即位,入奏事,帝召见,谓公权曰: “我于佛寺见卿芼迹,恩之久矣。”即日拜右拾遗 。穆宗政僻,尝问公权笔何尽善,对曰:“用笔在心, 心正则笔正。”上改容,知其笔谏也。历穆、敬、文三朝。文宗思之,复召为侍书,后充翰林书诏学士。 便殿对六学士,语及汉文恭俭,帝举袂曰 :“此澣濯者三矣。”学士皆赞咏帝之俭德,唯公权无言。帝 留而问之,对曰:“人主当进贤良退不肖纳谏诤明赏罚。服澣濯之衣,乃小节耳。”时周墀同对 ,为之股
18、 栗 ,公权辞气不可夺。 选自旧唐书柳公权传(有删改) 【注释】拜右拾遗:被封为右拾遗。右拾遗,官名。下文的“侍书”“翰林书诏学士”也是官名。 僻:不正,偏离正轨。袂:衣袖。澣hun濯:洗。同对:一同答对。股栗:害怕。 14. 文中柳公杈两次劝谏皇上,一次是借用笔的方法规劝,另一次是借_进谏。文末通过周 墀来突出柳公权的形象,这和爱莲说中用牡丹突出莲花的形象一样,都用了_的写作手法。 【答案】 14. 穿洗过的衣服 衬托 【解析】 第一问考查内容理解。第一次,“对曰: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上改容,知其笔谏也”,概括 为:借用笔的方法规劝。第二次,“人主当进贤良退不肖纳谏诤明赏罚。服澣濯之衣,乃
19、小节耳”,概括 为:借穿洗过的衣服进谏。 第二问考查写法。衬托,指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文中 “时周墀同对,为之股栗,公权辞气不可夺”,将周墀与柳公权进行对比,突出柳公权的“辞气不可夺”, 衬托的写法。爱莲说为了突出莲花的高洁形象,以牡丹追求富贵进行反衬。二者都运用了衬托的写法。 【点睛】参考译文:柳公权,字诚悬,从小就喜欢学习,十二岁能作辞赋。元和初年中进士。唐穆宗 即位,柳公权入朝禀奏事情,穆宗召见,对他说:“我在佛寺中看到你的笔迹,很久就想见见你。”当天 就升任他为右拾遗。唐穆宗处理政事乖僻,他曾向柳公权问怎样用笔才能尽善尽美,柳公权回答说:“用 笔
20、的方法,全在于用心,心正则笔法自然尽善尽美。”皇帝改变仪容,知道他是借用笔法来进行劝诫。柳 公权经历穆宗、敬宗、文宗三朝。文宗思念他,又召他为侍书,后来充任翰林书诏学士。文宗在便殿召见六 位学士,文宗说起汉文帝的节俭,便举起自己的衣袖说:“这件衣服已经洗过多次了。”学士们都纷纷颂 扬文宗的节俭品德,只有柳公权闭口不说话,文宗留下他,问他为什么不说话,柳公权回答说:“君主应 该注意起用贤良的人才,黜退那些不正派的佞臣,听取忠言劝戒,分明赏罚。至于穿洗过的衣服,那只不 过是无足轻重的小节。”当时周墀也在场,听了他的言论,吓得浑身发抖,但柳公权却理直气壮。 【四、四、20202020 年内蒙古鄂尔多
21、斯市中考语文】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考语文】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 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 柏?但 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元丰二年,中秋后一日,余自吴兴来杭,东还会稽。龙井有辨才 大师,以书 邀余入山。比出郭, 日已夕,航湖至普宁,遇道人参寥,问龙井所遣篮舆 ,则曰:“以不时至,去矣。” 是夕,天宇开霁 ,林间月明,可数毫发。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出雷峰,度南屏,濯足于 惠因涧,入灵石坞,得支径
22、上 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 声。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 境。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 辨才于朝 音堂,明日乃 还。 (秦观龙井题名记) 【注释】辨才:法号元静,曾在灵隐山讲经,与下文的参寥都是苏轼的朋友。 篮舆(y):竹轿。天宇开霁:天空晴朗,雷峰:雷峰塔,位于西湖风景区南岸夕照山上。 8. 甲、乙两文都写了月夜之景,但写景观察的角度不同 ,请作具体 分析。 【答案】 8. 答题角度一:甲文运用定点观察,写出月色空明空灵澄澈,疏影摇曳的美妙境界。乙文采用移步换 景,交代行踪游踪,写从普宁到寿圣院沿途的景色。 答题角度二:
23、甲文从视觉角度写出月色空明空灵澄澈,疏影摇曳的美妙境界。乙文从听觉角度写出夜晚 环境的幽寂/幽静。 【解析】 本题考查写作手法和内容分析。 (1)感官角度。结合甲文“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可知,这句具体描绘了庭 中的月色,运用比喻手法,写出了月色的空明澄澈,描绘了疏影摇曳的美妙境界。是眼前所见,视觉角度 的描写。结合乙文“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可知,有视觉角度的描写,突出月色的清澈;结合 “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 可知,也有听觉角度的描写,用流水的声音侧面烘托了夜晚环境的幽静。 (2)观察角度。
24、结合甲文“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可知,作者描绘的只有庭 院中的月夜景色,属于定点观察。结合乙文“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道旁庐舍,灯火隐显, 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可知,作者一路前行,所感知到的景色是不断变化的,庐舍、 灯火、草木、流水、佛寺十五座等,属于移步换景,通过交代游踪,展现了从普宁到寿圣院沿途的景色。 【点睛】译文: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恰好看到这时月光从门户射进来,不由得生 出夜游的兴致,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 没有睡觉,我俩就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25、庭院中的月光宛如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 那是庭院里的竹子和松柏树枝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 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乙)元丰二年,中秋节第二天,我从吴兴去杭州,(然后)再向东赶回会稽。龙井有位辨才大师,用书 信的方式邀请我到山中去。等到出了城,太阳已经西沉,(我)取水道航行到普宁,碰到了道人参寥,问(他) 龙井是否有可供遣使、雇佣的竹轿,(参寥)说:“(你)来的不是时候,(轿子)已经离开了。” 这天晚上,雨后的天空格外晴朗,树林间月光很明亮,(甚至连)头发都能数清。于是(我)离开船,跟 着参寥拄着拐杖沿着湖边慢走。(我们)过了雷
26、峰塔,渡过南屏一带,在惠因涧(注:山沟)洗脚(注:意为赤 脚涉过惠因涧),进入灵石坞,发现一条小路(就沿着它)爬到了风篁岭,在龙井亭休息,斟起泉水,(背)靠 着山石便喝了起来。从普宁到龙井亭总共经过了十五座佛寺,都十分寂静,听不到人的声音,路边的屋舍, 灯火若隐若现,草木长得葱葱郁郁,水流得很急,发出悲怆的声响,这大概不是人间有的地方。(我们继续) 前行(到了)二更天,才到寿圣院,在朝音堂拜见辨才大师,第二天便回去了。 【五、【五、20202020 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语文】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语文】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一】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
27、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 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二】 门子路见孔子,子曰:“汝何好乐?”对曰:“好长剑。”孔子曰:“吾非此之问也,徒谓以子之所 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乎?”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揉自直 ,斩而射之,通于犀革;以此言 之,何学之有?”孔子曰:“栝而羽之 ,镞而砥砺之,其入不益深乎?”子路拜曰:“敬受教。” (选自孔子家语) 注释:不揉自直:不须人力加工,它就是挺直的。斩:用刀砍下来。革:兽皮栝(gu,箭尾) 而羽之:(如果)把箭尾削得尖一点,再在它上面安上羽毛。镞(箭头)而砥砺之:安上箭头,再把它打磨 打磨。 10. 下
28、面两个句子在文中各比喻什么? (1)南山有竹,不揉自直。 (2)栝而羽之,镞而砥砺之,其入不益深乎? 【答案】 10. (1)比喻只要素质(天赋)好,不学习也照样优秀(能干)。(2)比喻学习可以使人有更大的发展(或学 习可以使人获得更多的知识与才能)。 【解析】 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理解。 (1)句意思是:南山有竹子,不矫正自然就是直的;这里用南山竹子的生长来比喻只要自身的天赋条件 好,不需要后天的的辅佐,自然就能很优秀; (2)句意思是:做好箭栝还要装上羽毛,做好箭头还要打磨锋利,这样射出的箭不是射得更深吗?这里 用弓箭需要经过打磨才能射的更深来比喻学习可以使有先天优势的人有更大的收获。 【
29、点睛】参考译文: (甲文)即使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味道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习,就不知道 它的好处。所以学习这样以后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导人以后才知道困惑不通。知道自己不足之处,这 样以后能够反省自己;知道自己困惑的地方,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教别 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乙文)子路初次拜见孔子,孔子说:“你有什么爱好?”子路回答说:“我喜欢长剑。”孔子说:“我 不是问你这个。我是说以你的能力,再加上努力学习,谁能赶得上你呢!” 子路说:“南山有竹子, 不矫正自然就是直的,砍下来用作箭杆,可以射穿犀牛皮。以此说来,哪用学习呢?”孔子说:“做好
30、箭 栝还要装上羽毛,做好箭头还要打磨锋利,这样射出的箭不是射得更深吗?”子路再次拜谢说:“恭敬地 接受您的教诲。” 【六、【六、20202020 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 完成 6-10 题。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 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 异乎 ?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 , 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揖摧,薄暮 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31、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 ,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 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 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之乐而乐”乎 ! 噫! 微斯人 , 吾谁与归 ? 【乙】过广陵,入洞庭,浩浩荡荡,四无涯诶。晚见红日落干水内,次早见炬火然灼水面,渐望渐高, 乃明星也。吾游行天下,山吾皆以为卑,水吾皆以为狭。非果卑果狭也目能穷
32、其所至则小之矣。物何大何 小?苏子瞻曰:“覆杯水于地,芥浮子水,蚁附于芥,茫然不知其所济。少焉水涸,蚁即径去,见其类,出 涕曰 : 几不复与子相见,岂知俯仰 中之间 , 有方轨 四八达之路乎 ?”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犹 杯水也。舟犹芥也,人犹蚁也。吾乌知蚁之附芥,不以为是乘桴浮海耶 ?其水涸而去,不以为是海变 桑田耶 ?四海虽广,应亦有涯。目力不至,则望洋而叹,因所大而大之耳,今在洞庭,吾目力穷焉,即以 为洞庭为吾之海可也。 (选自虞初新志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2 年版,有删改) 【注】俯仰:表示时间短暂。方轨 : 两车并行。乌:怎么。桴:小竹筏。 8. 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解释和分析,正确
33、的一项是 (2 分) A.甲文选自岳阳楼记,其作者是范仲淹,范仲淹字希文,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B.两文都大量运用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读起来朗朗上口, 铿锵有力,富有音乐美。 C.乙文引用苏轼讲的故事,意在表明虽然洞庭浩瀚,但不能因为认识有限而感叹自身渺小。 D.两文在写法上都是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 甲文重在劝勉言志 , 乙文重在阐发哲理。 【答案】 8.D 【解析】 8.此题考查对选文内容、手法的理解。A解释和分析不正确,范仲淹字希文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唐宋八大家”是唐代和宋代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分别为唐代柳宗元、韩愈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 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B解释
34、和分析不正确,两文都没有大量运用排比;C解释和分析不正确,“意在 表明虽然洞庭浩瀚,但不能因为认识有限而感叹自身渺小”表述有误,应是“意在表明人人都是有限的,人 人都有他的无奈之处的哲理”;D解释和分析正确,两文都是灵活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写景、议论、抒情相 结合, 甲文重在劝勉朋友、自己和读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表达“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远大理想, 乙文重在阐发人人都是有限的,人人都有无奈之处的哲理。 参考译文: 【甲文】 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它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无边无 际,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
35、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虽然如此, 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峡,向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水,降职的官吏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自 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寒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 了形体;商人和旅客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悲啼,这时登上这 座楼啊,就会有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 感慨到了极点而悲伤的心情。 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 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
36、的鱼游来游去,岸上的香草和小洲上的兰花,草木茂盛,青翠欲 滴。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地响起来,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啊!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 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真是快乐高兴极了。 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什么呢?是由于 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百姓担忧;处在僻远的地方做官则为君主担 忧。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 他们一
37、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乙文】 过了广陵,进入洞庭湖,广阔的湖面一望无边。傍晚,一轮红日落到湖水里;早晨,一轮朝阳像火炬一 般炙烤着湖面,冉冉升起,是明亮的星星。我游览天下,那些山我觉得有些矮小,那些河我觉得有些狭窄。 并不是这些山真的矮小,也不是这些河真的狭窄,是因为它们一眼就能看到尽头,所以才觉得小罢了。事 物如何区别大与小?苏子瞻说:“把一杯水倒在地上,一颗芥子浮在水面上,一只蚂蚁浮在芥子上,蚂蚁 四顾茫然,不知要到何处去。一会儿,水干了,蚂蚁径直爬走了,遇见其他蚂蚁,大哭说:我差一点看 不到你了!哪里知道片刻之间,蚂蚁所
38、到的地方有并行两辆马车、四通八达的路吗?”揣摩一下,四海 之内都在天地之间,就和那杯水一样。船就像那颗芥子,人就是那个蚂蚁。我们只知道蚂蚁依附芥子可笑, 不知道自己乘着船儿出海也和蚂蚁一样吗?水干而去,不就觉得这是沧海变桑田吗?天地虽然广阔,也有 边际。眼睛看不到的地方,就会看着这样广阔的景象而慨叹,因为看不到边际就觉得很大,现在,我在洞 庭湖,极目四望,不见边际,我觉得洞庭湖就是我的海呀! 【七、【七、20202020 年山东省秦安市中考】年山东省秦安市中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
39、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 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 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3. 下列对选文写景特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描述作者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移步换景,逐一显现。 B. 描写小石潭以及周围的景物由远及近,定点观察。 C. 描写露出小石潭水面石头抓住特征,细
40、致描绘。 D. 描述小石潭环境的清冷幽寂景中传情,情景交融。 14. 下列对本文内容和写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明写了游鱼活泼,暗写潭水清澈,这些都给作者带来了暂时的快乐。 B. “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既状写了青树翠蔓的奇特之美,也突出其生机盎然。 C. “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写出了作者被贬谪后内心的落寞也随之而去。 D. 选文句式灵活多样,有参差错落的变化美,读起来和谐流畅,富有韵味。 【答案】13. B 14. C 【解析】 【13 题详解】 考查对文言文中景物描写的赏析。B项表述错误。文中第一、二段是描写发现小石潭以及周围的景物描 写,写了潭中的水、石、树、鱼,这些都是
41、作者近观所看到的,然后“潭西南而望”,这是 “远望”小潭 的水源,采用由近及远的顺序,不是由远及近的顺序,故B错误。 【14 题详解】 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正确理解与分析。C项表述错误。作者寄情山水,也是为了摆脱抑郁心情。“坐潭 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过于清冷的环境更容易激起他“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情感。小石潭 景物的幽清美与作者心境的凄清美形成了强烈的比衬,有力反衬出作者那种无法摆脱的压抑心情,也含蓄 地表露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不满。“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作者被贬谪后内心的落寞之感并没有随之 而去,而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小石潭的凄清环境触发了作者谪居荒原之地的孤寂、落寞、凄苦忧伤的
42、感 情。故C错误。 【点睛】参考译文: 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水声,就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 心里为之高兴。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小潭以 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了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和石岩 等各种不同的形状。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 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 互相
43、取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水)曲曲折折,(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两岸的地势像狗的 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我坐在潭边,四面环绕合抱着竹林和树林,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幽 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 一起去游玩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跟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叫做恕己,一个 叫做奉壹 【八、【八、20202020 年天津市中考语文】年天津市中考语文】阅读岳阳楼记的节选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
44、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 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 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 夕阴,气象万千,此 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 楫摧,薄 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 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
45、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11. 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 第段交代作记的缘由,其中“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八个字,高度地概括了滕子京的政绩。 B. “衔远山,吞长江”描写了洞庭湖的大观胜览,“衔”和“吞”极表现力,写出了洞庭湖水气势磅 礴的特点。 C. 第段写作者在连绵阴雨中登上岳阳楼,看到满眼的萧条景象,触景伤情,感伤到极点。 D. 第两段运用对比的写法,一暗一明,一悲一喜,情景交融,写出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境界。 【答案】11. C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分析。文章第两段,作者用对比的手法,写迁客骚人在不同的情境下登上 岳阳楼的不同心境,因此,本题C项“
46、第段写作者在连绵阴雨中登上岳阳楼”的表述是错误的,不是作者, 是迁客骚人。故本题选C。 参考译文: 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降职到岳州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务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 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展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人家和今人的诗赋刻在上面。嘱咐我写 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景,全在洞庭湖上。洞庭湖包含远方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流水,浩浩荡荡,宽阔 无边,清晨湖面上撒满阳光、傍晚又是一片阴暗,景物的变化无穷无尽。这就是岳阳楼雄伟壮丽的景象。 前人对这些景象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虽然这样,那么这里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到潇水、湘江,被降职 远调的人员和吟
47、诗作赋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观赏这里的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像那连绵细雨纷纷而下,整月不放晴的时候,阴冷的风怒吼着,浑浊的波浪冲向天空;日月星辰隐藏 起光辉,山岳也隐没了形迹;商人和旅客无法通行,桅杆倒下,船桨折断;傍晚时分天色昏暗,只听到老 虎的吼叫和猿猴的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被贬官离开京城,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 人家讥讽的心情,再抬眼望去尽是萧条冷落的景象,一定会感慨万千而十分悲伤了。 至于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时,湖面波平浪静,天色与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白鸥, 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或浮或沉;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
48、,颜色青翠。有时湖面 上的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有时湖面上微波荡漾,浮动的月光闪着金色;有时湖面波 澜不起,静静的月影像沉在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响起了,一唱一和,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这时登 上这座楼,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在清风吹拂中端起酒杯痛饮,那心情真 是高兴极了。 【九、九、2020 年重庆市年重庆市B卷】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 以疾也。 春冬之时
49、,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 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1. 下列对本文内容和写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本文展现了三峡独具特色的山水美景,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赞叹之情。 B. 文中“或王命急宣不以疾也”一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回环曲折的特点。 C. 第段从俯视、仰视的角度描绘出三峡春冬之时清幽秀美的景象。 D. 本文语言凝练生动,句式骈散结合,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 12. 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点,请说出“链接材料”与选文第段分别表现了景物的什
50、么特点。 【链接材料】 滟滪 大如马,瞿塘不可下;滟滪大如牛,瞿塘不可留;滟滪大如襆,瞿塘不可触 (节选自乐府诗集) 注 滟(yn) 滪(y)瞿塘峡口的一个巨大礁石,枯水期露出水面时如牛马般高大。瞿(q) 塘瞿塘峡,长江三峡之一。噗(f)古代男子束发用的头巾。 【答案】 11. B 12. 链接材料表现瞿塘峡的凶险;选文第段表现三峡秋景的肃杀,凄异。 【解析】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分析。文中“或王命急宣不以疾也”一句运用夸张、对比的手法,突出了夏天三峡 水流的急,并非突出三峡山高水长、回环曲折的特点,故B错误,选B。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分析。(1)选文第四段。结合“林寒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