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专题15 古诗词观点态度分析评价-2021年中考语文考前抓大分技法之古诗词鉴赏(教师版含解析)

    • 资源ID:192280       资源大小:227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3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专题15 古诗词观点态度分析评价-2021年中考语文考前抓大分技法之古诗词鉴赏(教师版含解析)

    1、专题专题 15 15 古诗词观点态度分析评价古诗词观点态度分析评价( (解析版解析版) ) 考点穿透考点穿透 【考向阐释】 作者的态度包括:对事物、人物的态度,对社会现实的态度,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态度,对人生感 悟的倾吐,等等。 所谓“评价”,是指在把握文中观点和作者态度的基础上,对作者的观点和态度作出评价。如文章的 观点是否正确,认识是否全面,论述是否透彻,感情是否健康,对读者有什么有益的启示,在今天有什么 现实意义,等等。有时还需要对别人的评价进行分析比较,作出判断。 【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方法】 1.了解诗歌创作的特定背景,结合诗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与态度。 诗是现实生活的写照,一

    2、首诗的形成总是与作者对特定的历史事实的感悟有关。诗中所表现出来的作 者对社会、对生活中某人、某事或某种现象的或褒或贬,或肯定或否定,分析诗中抒作者的观点或态度, 我们应尽可能多地联系诗歌创作的特定的历史背景,结合诗的内容作细致、全面的分析。 2.把握诗歌的情感,领悟作者的观点与态度。 读诗要把握诗情,把握了诗情,才能走进诗作者的心灵,能正确地领悟诗作者的态度观点。如怀古 咏史诗,从情感的表现方式上来说,大致上就有两种:一是对历史作冷静、理性的思考,表达诗人仰幕或惋 惜之情。如杜牧和王安石都写过题乌江亭,但由于两人对项羽的自刎都从自身的处境出发,因此,对 历史的思考、表达出来的情感显然是不一样的

    3、。杜牧为项羽自刎而惋惜:“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 知”,表达了对生活百折不挠的态度;而王安石却感到项羽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 君王卷土来?”表达客观地面对现实的生活态度。二是把史实与现实结合在一起,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 抨击社会现实。对这样的诗我们就应从历史与现实结合的角度,分析出作者在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感情切入 点,由此去分析诗作者对生活的态度与观点。 3.分析诗句的含蓄义或理趣义,分析出作者的观点与态度。 大多古诗词的作者并不是直接地在诗中表达自己的态度或观点的,而是通过写景或写事来含蓄地表达 自己对人生、对生活、对社会现实的情绪态度。对这样的诗,鉴赏时要注意分析

    4、景物或人物的特点,把握 其含蓄意,由此入手分析出作者的观点或态度。 典例在线典例在线 【一、【一、20202020 年年甘肃省兰州市甘肃省兰州市中考语文】中考语文】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望江南超然台 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 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 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由杭州通判迁为密州知州。壕:护城河。寒 食:清明节前一日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咨嗟:叹息、慨叹。 7. 你如何感受到词中作者面对人生失意时的积极心态?结合词作内容,简要分析。 【答

    5、案】 他阐述的心态是:表达了作者难以解脱的苦闷,又表达出词人解脱苦闷的自我心理调适。“诗酒趁年 华”,可谓是全词的点睛之笔,表明作者要趁年华尚在,在自己感兴趣的事业中要有所建树的积极心态。 【解析】 本题考查作者的观点态度。这首豪迈与婉约相兼的词,通过春日景象和作者感情、神态的复杂变化, 表达了词人豁达超脱的襟怀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人生态度。词的上片写登台时所见暮春时节的郊 外景色。词中浑然一体的斜柳、楼台、春水、城花、烟雨等暮春景象,有“以乐景衬哀情”的成分,寄寓 作者对有家难回、有志难酬的无奈与怅惘。“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写作者为摆脱思乡之苦, 借煮茶来作为对故国思念之情

    6、的自我排遣,既隐含着词人难以解脱的苦闷,又表达出词人解脱苦闷的自我 心理调适。“诗酒趁年华”,进一步申明:必须超然物外,忘却尘世间一切,而抓紧时机,借诗酒以自娱。 词间有淡淡的惆怅,更多的是一股卓立于人间的“超然”。据此作答。 【二、【二、20202020 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责子 陶渊明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 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 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 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 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 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注】陶渊明有五个儿子,小名分别叫舒、宣、雍、端、通。 9. 对于本首诗,杜

    7、甫认为是批评儿子,黄庭坚认为是舐犊情深,你怎么看? 【答案】 9. 我认为是舐犊情深,夸张诙谐写法,表面是责其不争,实则爱之甚切。(或:我认为是批评众子不 求上进,不学无术,深感忧虑。) 【解析】 对于杜甫和黄庭坚的看法,可任选一种合理阐述理由即可。同意杜甫的说法。杜甫的意见是认为责 子此诗是在批评儿子不求上进,诗题为“责子”,诗中确实有对诸子责备的意思,作者另有命子诗 及与子俨等疏,对诸子为学、为人是有着严格的要求的。陶渊明虽弃绝仕途,但并不意味着脱离社会、 脱离文明、放弃对子女教育的责任,他还有种种常人之情,对子女成器与否的挂虑,就是常情之一。杜甫 是从这个意义上理解此诗的。 同意黄庭坚的

    8、看法。杜甫的理解又未免太认真、太着实了些。批评是有的,但诗的语句是诙谐的,作 者不是板着面孔在教训,而是出以戏谑之笔,又显出一种慈祥、爱怜的神情。可以说,儿子的缺点都是被 夸大了的,漫画化了的,在叙说中又采用了一些有趣的修辞手法,体现出作者下笔时的那种又好气、又好 笑的心情。这是带着笑意的批评,是老人的舐犊情深。这样看来,黄庭坚的体会又是颇为精妙的。 【三、【三、20202020 年辽宁省营口市中考】年辽宁省营口市中考】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社日 王驾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14. 古代祭祀土神的日子叫“社日”,整首诗没有一字描写社日祭祀的

    9、情景,但我们却能感受到祭祀 的气氛,这是运用了_写法。“家家扶得醉人归”中“醉”是表象,_ 才是村民的真正心境。 【答案】 14. (1) 侧面描写; (2) 乐 【解析】 考查对诗歌写作手法的理解。侧面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 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由题目“整首诗没有一字描写社 日祭祀的情景,但我们却能感受到祭祀的气氛”可知是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通过富有典型意义和形象暗 示作用的生活细节写社日景象,笔墨极省,反映的内容却极为丰富。 春社散后,人声渐少,到处都可以看到喝得醉醺醺的村民,被家人邻里搀扶着回家。“家家”是夸

    10、张 说法,说明醉倒情形之普遍。诗未写社日的热闹与欢乐场面,却选取高潮之后渐归宁静的这样一个尾声来 表现它,它的暗示性很强,读者通过这个尾声,会自然联想到作社、观社的全过程。“醉人”这个细节可 以使人联想到村民观社的兴高采烈,畅怀大饮,而这种欣喜之情又是与丰收分不开的。可知最后一句中的 “醉”是表象,“乐”才是村民真正的心境。 【四、四、20192019 淄博】淄博】8.阅读下面的唐诗,选出鉴赏有误的一项( ) 赤 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A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中的“前朝”,指东汉末年的战乱时代;“铜雀”即铜雀台,是曹操的休闲行 乐之处。 B

    11、诗歌由“折戟”这一小物引发思古之幽情, 用“二乔”的命运来折射东吴命运, 体现了“大中取小, 小中见大”的写法。 C三、四句假设东风不助周瑜,二乔定会被曹操锁进铜雀台,由此表达了作者的历史兴亡之感。 D整首诗尺幅之中有历史的大气象,形象中又寓哲理,同时还蕴含着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答案】8.A 【解析】8.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通读全诗,把握诗意,揣摩选项正误。A有误,诗中的“前朝” 指东吴破曹赤壁之战的时代; BCD正确。 故选:A。本诗是唐代诗人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开头二 句,借物起兴,慨叹前朝人物事迹,后二句议论:赤壁大战,周瑜火攻,倘无东风,东吴早灭,二乔将被 虏去,历史就要改

    12、观。 诗人即物感兴,托物咏史,点明赤壁之战关系到国家存亡,社稷安危;同时暗指自 己胸怀大志不被重用,以小见大。 【五、五、20182018 年江苏省镇江市】年江苏省镇江市】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酬乐天三月三日见寄 元稹 当年此日花前醉,今日花前病里销。 独倚破帘闲怅望,可怜虚度好春朝。 8. 作者感到“虚度好春朝”。结合全诗,分析原因。 【答案】8. 帘外花开依旧,景色宜人,可自己独卧病榻,心情失落,身边也无朋友相伴,这样的美好 时光白白的浪费了。 【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歌中重要诗句的理解。也就是解释“虚度好春朝”的原因。“今日花前病里销” 是说花开依旧但自己独卧病榻,“独倚破帘闲怅望

    13、”是说因身边无朋友相伴而孤独寂寞难耐。将这几个意 思综合起来就是答案。 【六、【六、20172017 年河北省中考语文】年河北省中考语文】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各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唐代)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7. 这首诗尾联中的“长精神”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答案】 表示要振作精神,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表达自我振奋精神的决心。 【解析】 7.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 就分析诗可词中的画面,看

    14、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长”意为振作,“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 杯酒长精神.”意为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怀美酒振奋精神。“暂凭杯酒长精神”流露出 的不是忧愤不平之情,而是一改前面伤感低沉的情调,表示要振作精神,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考点:评 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名师点睛 怎样归纳议论文的中心论点 判断一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必须从论点的本质、特点,以及它和其他内容的关系等方面去考虑,从 考点通关考点通关 一、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题。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 ,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15、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 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 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注释】定风波:词牌名。三月七日: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 年)的三月七日,这时苏轼被贬居黄 州(今湖北黄冈)。沙湖:在黄州东南三十里处。雨具先去:有人带雨具先走了。吟啸:高声吟咏。 芒鞋:草鞋。料峭:料峭:形容微寒。萧瑟:指风雨吹打树木的声音。 苏轼这首词的风格是风趣幽默。词中的哪些词句体现了这种风格?(两句即可)我们从中应学习苏轼怎 样的人生态度? 【答案】体现风趣幽默风格的词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或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16、 一蓑烟雨任平生。或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或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 晴。我们应学习作者旷达、豁达的人生态度。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词风格的鉴赏能力和作者情感的理解,选择符合要求的句子分析作答即可。“莫听 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当自己拥有平静悠闲的心态时,即使是竹杖芒鞋行走在泥泞之中,也胜过 骑马扬鞭疾驰而去,体现了诗词的风趣幽默。“莫听穿林打叶声”表现了作者在风雨面前毫不在乎的态度, 从而反映出作者旷达的处世态度;“何妨吟啸且徐行”写出了作者在风雨面前还要吟咏着诗句悠然信步, 表现了作者对自然风雨和生活厄运的挑战。这些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二、阅读下面诗歌

    17、,完成下面小题。 浪淘沙 刘禹锡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 【注】三四句:表面写淘金的辛苦,实质表明自己的心志。 16. 从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来看,你认为刘禹锡是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说的“古仁人”吗? 请简述理由。 【答案】 16. 示例 1:刘禹锡是“古仁人”。尽管谗言诽谤,小人诬陷,使诗人蒙受不白之冤,但是他并不会因 此而沉沦于现实的泥沙之中,也不会改变自己的初衷。正体现了“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精 神品质,所以他可以算得上是“古仁人”。 示例 2:从本诗中并不能看出刘禹锡就是“古仁人”。范仲淹笔下的“古仁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8、” 的思想根源在于,无论“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忧国忧民之心未尝废替。本诗中诗人不为 谗言诽谤、小人诬陷所困扰,不因遭贬谪而沉沦,只能看出诗人有着正义必定战胜邪恶的豪迈信念,并不 能看出他的忧国忧民的情怀。 【解析】 本题考查个性化理解与表达。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说的“古仁人”之心应该是“不以物喜,不 以己悲”的。本首诗中诗人屡遭贬谪,坎坷备历,但斗志不衰,精神乐观,胸怀旷达,气概豪迈,在边远 的贬所虽然经了千辛万苦,到最后终能显示出自己不是无用的废沙,而是光亮的黄金。诗句通过具体的形 象,概括了从自我经历获得的深刻感受,予人以哲理的启示。比喻清白正直的人虽然一时被小人陷害,历 尽

    19、辛苦之后,他的价值还是会被发现的。如果认为刘禹锡是“古仁人”,可从“尽管刘禹锡蒙受不白之冤, 但是他并不会因此而沉沦”的角度谈论;如果认为不能看出刘禹锡就是“古仁人”。可结合范仲淹笔下的 “古仁人”忧国忧民之心来谈,本首诗中并不能看出他的忧国忧民情怀。 三、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 11 题。(4 分)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注释】左迁:贬官。唐宪宗元和 14 年(819)正月,宪宗命人从凤翔法门寺迎佛骨入宫供奉,诗人 视为刑部侍郎,上书极言其弊,触怒宪宗

    20、,被贬潮州刺史。此诗是在被贬途中所作。蓝关:现在陕西蓝田 东南。湘:韩愈之侄韩老成的儿子。九重天:皇帝的宫阙,这里代指皇帝。潮阳:潮州下辖的一个县。 云横秦岭家何在:回顾长安,云横而不见家。瘴江:泛指岭南河流,旧时说岭南多瘴气,人碰上就要 生病,潮州在岭南,所以作者这样说。 11这首诗在叙事上借助时间与空间的跨度,使人深切的感受到诗人的一腔悲愤。请结合诗句具体赏 析。(4 分) 【答案】这首诗在时间上,先回顾当初,“朝奏”,“夕贬”;再写当下,立马蓝关;最后设想局, 死于他乡,侄孙“好收吾骨”。可谓时时生悲,满腔悲愤。在空间上,作者立马蓝关,回望长安,家已不 在,前瞻潮阳,前路艰危。真实处处见

    21、悲,一路悲愤。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表达思想感情的理解,解题时注意结合写作背景和作者的经历来理解。韩愈一生,以 辟佛为己任,晚年上谏佛骨表力谏宪宗“迎佛骨入大内”,触犯“人主之怒”,差点被定为死罪,经 装度等人说情,才由刑部侍郎贬为潮州刺史。诗人为国事献计献策,却“朝奏”而“夕贬”,怨愤之情溢 于言表。但诗人只想替皇帝“除弊”,毫不吝惜残余的生命,表现了老而弥坚的瞅耿忠心。第三联“家何 在”,“马不前”将思家念国的忠贞和英雄失路的悲怨交织在一起。尾联“收骨痒江”,进一步吐露了凄 楚难言的愤激之情。全诗感情沉郁,动人肺腑。 【考点定位】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2、。 四、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下面小题。 牡 丹 徐凝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注释】占断:独占。破:超出、胜过。 5. 诗人写牡丹为什么要联系洛川神女? 【答案】 5. 将牡丹与传说中的洛川神女类比,牡丹花放射着洛神的灵气,千娇百媚,胜过灿烂的朝霞。诗人以 洛神喻牡丹,运用了衬托的艺术手法,其诗法之精妙,自不待言。 【解析】 本题考查对写作手法的分析。诗人写牡丹,却联系洛川女神,“千娇万态破朝霞”,即取意于洛神赋, 将牡丹之形、态、色以一“破”字托出。洛神是“皎若太阳升朝霞”,而牡丹是“千娇万态破朝霞”,诗人将牡丹 与传说中的洛川神女类比,以洛神

    23、喻牡丹,以洛神衬牡丹,描绘了牡丹千娇百媚的姿态,抒发了对牡丹的 喜爱之情。 五、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得宿照亭山寺 宋李弥逊 山寒六月飞霜雪,楼殿夜深钟鼓歇。 琅玕 无风万戟闲,屋角明河挂天阙。 龙牙七尺玉壶 冰,炯炯神清梦不成。 可怜幽绝无人共,卧看云头璧月生。 (选自筠溪集) 【注释】李弥逊,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 建)西山。琅玕(gn):翠竹的美称。明河:银河。玉壶:滴漏的美称。 9. 下列诗句中的“卧”字与“卧看云头璧月生”中“卧”字所含情味最为接近的一项是( ) A. 醉卧 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二首其一)

    24、 B.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 踏里裂。(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C. 夜阑卧 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D.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 剥莲蓬。(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答案】 C 【解析】 考查对诗句的理解。结合注释理解作者的身世,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诗人情感。李弥逊,以反 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居连江西山,这是作者归隐时作品。 “可怜幽绝无人共,卧看云头璧月生”, 抒发了诗人虽不在朝廷,依然忧虑国事。 A.“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是写筵席上的畅饮和劝酒。“卧”字写出了将士们喝酒 尽兴,与“卧看云头璧月生”中“卧”字所含情味不同; B.

    25、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两句,写出了作者生活穷困,“娇儿恶卧”,指孩子睡相不 好,把被里蹬破了。与“卧看云头璧月生”中“卧”字所含情味不同; C.“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卧听”写出诗人晚上因有心事,无法入眠,诗人在风雨 洒落的夜晚,做梦都在想着,一身戎装,骑着战马,跨越北国冰封的河流,同敌人在疆场厮杀。眼看家国 飘摇,山河破碎,虽已病痛缠身,保家卫国的理想不渝,爱国激情始终在胸膛内涌荡,与“卧看云头璧月 生”中“卧”字所含情味接近; D.“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意思是只有那最顽皮又惹人爱的小儿,一个人偷偷地跑到溪边去 剥莲子吃。写出了小孩悠然自得其乐,表现了生活

    26、之美和人情之美,体现了作者对田园安宁、平静生活的 羡慕与向往。与“卧看云头璧月生”中“卧”字所含情味不同; 故选C。 六、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诗句“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请简要分析。(3 分) 【答案】 (2)“像姜尚垂钓碧溪,闲待东山再起,又像伊尹做梦,乘船经过日边。”诗人借用吕尚和伊尹的典故, 表达了希望得到统

    27、治阶级的重视和任用,施展才华和抱负的思想感情。 【解析】 (2)考查诗词中表现手法及其作用。古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对比 映衬、借古讽今、虚实相生、点面结合、动静结合、联想与想象、引用典故等。此外还有夸张、烘托和反 衬等。作答时要根据诗句内容判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再结合语境进行分析。本题“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运用了两个典故:前一句是说姜尚九十岁在磻溪钓鱼,得遇文王受到重用;后一句 运用的典故,是说伊尹在受商汤重用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诗人与姜尚、伊尹自比,委婉储蓄 地表达了期望得到明主赏识,实现自己的人生愿望和理想。据此理解作答。 真题

    28、在线真题在线 【一、【一、20202020 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语文】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语文】阅读以下甲乙两首词,完成第 14、15 题。 (甲)水调歌头 苏 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A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 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乙)定风波 苏 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B

    29、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5甲乙两词共同体现了苏轼哪种可贵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词中划波浪线的 A、B 两句具体阐述。 【答案】 15两词都表现了词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A句体现出词人感悟到: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 合,自古皆然。表现了词人达观超然的生活态度。B句写词人在雨中潇洒徐行,不惧困难,表现了他顺应自 然、乐观旷达的心态。 【解析】 15.本题考查作者情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意为: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 也有阴晴圆缺。她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有亏损残缺的时候,她也有她的遗憾,自古以来世上就

    30、难有十全 十美的事。这三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从语气上,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的提问;从结 构上,又是推开一层,从人、月对立过渡到人、月融合。为月亮开脱,实质上还是为了强调对人事的达观, 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意为:这都是小事情又有什么可怕?披一蓑衣任凭湖 海中度平生。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 超然情怀。两句都表达出一种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二、【二、20202020 年年湖南省长沙市湖南省长沙市中考语文】中考语文】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兰叶春葳蕤 ,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31、 谁知林栖者 ,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注释】此诗为张九龄遭谗被贬后所作。葳蕤:茂盛。皎洁:皎明洁净。自尔为佳节:指兰、 桂备自适应季节的特性。林栖者:指隐居者。闻风:借用典故。指林栖者由于闻到了兰、桂的芬春, 国而对兰、桂产生了爱慕之情。 9. 诗人借“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表达了怎样的志趣? 【答案】 草木散发香气源于天性,怎么会求观赏者攀折呢!运用反问和借物喻人的手法,淋漓尽致地写出了兰 逢春而葳蕤,桂遇秋而皎洁,这是它们的本性,而并非为了博得美人的折取欣赏。诗人以此来比喻贤人君 子的洁身自好,进德修业,也只是尽他作为一个人的本份,而并非借此来博得外界的称誉提拔,以求

    32、富贵 利达。表现了诗人不肯廉价赢得美名的清高志趣。 【解析】 本题考查诗句表达的情感。最后两句“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承上句“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林栖者既然闻风相悦,那末,兰桂若有知觉,应该很乐意接受美人折花欣赏了,然而诗意却又一转折,另 辟蹊径,忽开新意:草木散发香气源于天性,怎么会求观赏者攀折呢!运用反问和借物喻人的手法,淋漓 尽致地写出了兰逢春而葳蕤,桂遇秋而皎洁,兰、桂散发芳香并非有意希求人们来折取它,欣赏它,而是 纯粹出于它们的本性。诗人借草木来比喻贤人君子的洁身自好,进德修业,而并非借此来博得外界的称誉 提拔,以求富贵利达。当然,不求人知,并不等于拒绝人家赏识;不求人折,

    33、更不等于反对人家采择。从 “何求美人折”的语气来看,从作者遭谗被贬的身世看,这正是针对不被人知、不被人折的情况而发的。 “不以无人而不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乃是全诗的命意之所在。全诗句句写兰桂, 都没有写人,但从诗歌的完整意象里,读者便不难看见人,看到封建社会里某些自励名节、洁身自好之士 的品德。“何求”二字用得斩截有力,它淋漓尽致地将诗人不肯廉价赢得美名的清高志趣给表现出来了。 【点睛】译文:春天里的幽兰翠叶纷披,秋天里的桂花皎洁清新。世间的草木勃勃的生机,自然顺应 了美好的季节。谁想到山林隐逸的高人,闻到芬芳因而满怀喜悦。草木散发香气源于天性,怎么会求观赏 者攀折呢! 【

    34、三、【三、20202020 年广西柳州市中考语文】年广西柳州市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5. “九万里风鹏正举”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你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引用它?请结合此句内容简要分 析? 【答案】 15. 我会在遇到困难(或希望自己有所作为,遭遇变故,孤独无依,奋力挣扎,感觉前路迷茫等意对即 可)的时候引用这句话。我要像大鹏鸟那样乘风高飞,鼓励自己不被现实打到,要执着于对美好境界的追求。 【解析】 本题考查句

    35、意理解与赏析。“九万里风鹏正举”回答了天帝询问词人归于何处的问题;看大鹏已高翔 于九万里之上。风啊,你千万别停下来,把我乘坐的船儿吹送到海中的仙岛上去吧。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 入梦境,凸显出心中之块垒,同时展现了自己的理想与抱负。从而构成了这首诗具有浪漫情调而又气魄宏 伟的豪放之美。如:我会在感觉前路迷茫的时候引用这句话。我要像大鹏鸟那样展翅飞翔,努力战胜困难, 勇敢地朝着我的目标奋进! 【点睛】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此词写梦中海天溟蒙的景象及与天 帝的问答,隐寓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失望,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作者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 以浪漫主义的艺术构思,梦游的方

    36、式,奇妙的设想,倾述隐衷,寄托情思。全词打破了上片写景下片抒情 或情景交错的惯常格局,以故事性情节为主干,以人神对话为内容,实现了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的有 机结合,用典巧妙,景象壮阔,气势磅礴,音调豪迈,充分显示了作者性情中豪放不羁的一面。 译文:水天相接,天蒙蒙,晨雾蒙蒙笼云涛。银河欲转,千帆如梭逐浪飘。梦魂仿佛又回到了天庭, 天帝传话善意地相邀。殷勤地问道:你可有归宿之处?我回报天帝说:路途漫长又叹日暮时不早。学作诗, 枉有妙句人称道,却是空无用。长空九万里,大鹏冲天飞正高。风啊!请千万别停息,将这一叶轻舟,载 着我直送往蓬莱三仙岛。 【四、【四、20202020 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年

    37、山东省日照市中考】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4. “拣尽寒枝不肯栖”表现出词人怎样的品质? 【答案】 14. 这句词的意思是孤鸿找遍所有寒枝也不肯栖息,表现出词人志趣高洁、坚守理想的品质。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对诗句的理解和诗人感情的揣摩。“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写孤鸿遭遇不幸, 心怀幽恨,惊恐不已,在寒枝间飞来飞去,拣尽寒枝不肯栖息,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度过这样寒 冷的夜晚。这里词人以象征手法,匠心独运地通过鸿的孤独缥

    38、缈,惊起回头、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 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 【点睛】译文: 弯弯月亮挂在梧桐树梢,漏尽夜深人声已静。有时见到幽居人独自往来,仿佛那缥缈的孤雁身影。 突然惊起又回过头来,心有怨恨却无人知情。挑遍了寒枝也不肯栖息,甘愿在沙洲忍受寂寞凄冷。 【五、【五、20202020 年陕西省中考语文】年陕西省中考语文】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

    39、窕淑女,钟鼓乐之。 21. 诗中的女子,为何会让君子“寤寐思服”?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答案】 她文静、美好,善良;劳作姿态优美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人物形象的分析。“窈窕”意思是文静美好的样子,“淑女”指善 良美好的女子,“窈窕淑女”表现了女子的文静、美好,善良;“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 右芼之”表现了女子的勤劳和劳作时姿态的优美;这些都是君子“寤寐思服”的原因。 【六、【六、20202020 年年甘肃省天水市甘肃省天水市中考语文】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 【甲】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

    40、,都护在燕然。 【乙】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4. 【甲】诗和【乙】词都借用了“勒石燕然”的典故抒发感情,有什么异同? 【答案】 24. 相同点:都表现了边关战事吃紧。都含蓄地表达出慷慨雄壮的思想感情。不同点:【甲】诗作 者借此典故,将镇守边关的节度使崔希逸比之为窦宪,有称颂其战功之意。【乙】词作者借此典故,写 了将士们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和壮志难酬的悲愤。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诗词情感的理解。解答此题需结合典故的来历和主题,“勒石燕然”的典故指后

    41、汉书 窦宪传记载,“宪率军大破单于军”,“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纪汉威德,令班固作 铭”,【甲】诗中,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春,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战胜吐蕃,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 份奉使出塞巡视宣慰,“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两句意思是诗人在途中遇到候骑,得知主帅破敌后尚 在前线未归, 诗人在此引用 “勒石燕然” 典故, 表达了诗人对戍边将士的赞美和报效国家的思想感情。 【乙】 词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的意思是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家乡,未能像窦 宪那样战胜敌人,刻石燕然,不能早作归计,表达了将士们思乡心切而不得归,渴望建功立业而功业未成 的愁苦的之情。二者的相同点:都表现了边关战事紧迫,守边将士的爱国情怀以及慷慨雄壮之情。


    注意事项

    本文(专题15 古诗词观点态度分析评价-2021年中考语文考前抓大分技法之古诗词鉴赏(教师版含解析))为本站会员(hua****011)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