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2.昼夜交替现象昼夜交替现象 【教材简析】【教材简析】 本课是六年级上册 地球的运动 单元的第 2 课。 昼夜交替现象的形成与 “太阳光的照射, 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地球自转”三个因素有关。“太阳光照射”和“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 这两个因素会被学生作为一种常识快速地接受并理解。而学生对于“地球自转”这个关键因素 常常表现出不理解或不确定。正是基于学生前概念的多样性与现象本身的复杂性,本课希望让 学生能自主展示各种解释方案,暴露自己的原有认知,然后对自己的假设进行模拟实验,通过 讨论交流、思维碰撞发现问题、修正解释,最终推动学生的认知向前发展。 本课从认识昼夜交替现象引导学生进入学习,随即
2、用一个问题“昼夜交替现象是地球上最 常见的现象, 它是如何产生的呢?”聚焦到探究主题上来。然后学生在活动手册上把自己的假 设用图画形式表达出来;交流假设;模拟实验验证假设;交流实验结果;集体研讨各种假设的 不同与相同; 思考如何进一步探究。最后总结得出我们需要确定地球与太阳的运动状态才能确 定哪一种假设与事实相符。 【学生分析】 昼夜交替现象是地球最常见的天文现象,每天都在循环往复,也是学生非常熟悉的自然现 象。 但是学生熟悉的是现象的特征, 对现象的成因却比较模糊, 有过探究经历的学生就更少了。 在前概念调查中, 我们发现, 学生对于 “地球自转” 这个关键因素常常表现出不理解或不确定。 当
3、然,也有部分学生会提及地球自转因素,但并不等于他们能合理解释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 如果同时考虑地球的公转, 他们有的甚至会改变原有的解释或给出更多的假设。 调查中还发现, 有的学生会把月球与地球的关系作为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 【教学目标】 科科学概念目标学概念目标 1. 昼夜交替是地球常见的天文现象。 2. 昼夜交替现象的解释可以有多种方案,但与事实相符的是昼夜交替与地球自转有关。 科科学探究目标学探究目标 1. 能根据已有知识,对昼夜交替现象成因提出有依据的假设。 2. 能基于假设,制订可行的探究方案,并通过模拟实验验证昼夜交替成因的假设。 科科学学态态度目标度目标 能用批判性思维大胆质疑,
4、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追求创新。 科学、技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目标 认识到身边许多常见的自然现象是有科学解释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模拟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并了解他人的假设。 难点:在认真聆听其他小组汇报后,思考并归纳出各种假设的本质区别是地球运动状态不 同。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手电筒、海陆分布模型、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班级大记录表、彩色笔(记录学生假设)、学生实验材料一套、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聚焦一、聚焦 1看图引入。 观察一棵树的白天与黑夜的图片,让学生说出哪一部分表达的是白昼和哪一部分表达的是 黑夜。 观察一张昼夜交替的动态图片,让学生
5、说出这种现象是昼夜交替现象。 2过渡。 谈话:昼夜交替现象每天都在上演,是地球上最常见的自然现象,那么这种现象是如何产 生的呢? 设设计意图:计意图:出示图片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白昼和黑夜的特征,出示动态图是为了让学生直观 观察昼夜交替现象。这两幅图片都是为了探究昼夜交替现象成因铺垫基础知识。 二、二、探探索索 活动活动一一:学学生表达自己的生表达自己的解释解释 1. 谈话:如果没有太阳光的照射,会有昼夜交替现象吗?如果地球是个透明的球体,能产 生昼夜交替现象吗?这些都是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必要条件,它还跟什么因素有关?请把你的 观点用图画的形式记录在活动手册中。 2. 学生在活动手册上把自己的假设
6、用图画表达出来。 暂时没有想法的学生, 提示其阅读教 科书上的常见假设。 3. 交流我们的想法。 学生在交流过程中认真聆听他人的观点, 并就他人的观点开展研讨, 在思考他人的观点后, 修改和补充自己的想法。 设计设计意图:意图:在问题抛出后,不让学生直接在全班说出自己的观点,而是让学生把自己的想 法画下来, 这是为了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交流观点的环节能让学生在与他人观点碰撞中, 产生新认知。有了新的认知,才能让学生产生亲自做模拟实验去验证哪种假设才是真正的形成 昼夜交替现象的因素以及哪种假设才是与事实相符的动力。 活活动二:动二:模拟实验验证我们的假设模拟实验验证我们的假设 1. 明确实
7、验要求。 (1)实验目标是验证我们的假设是否能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2)昼夜交替现象出现的判断标准。 (3)了解实验材料,思考实验操作步骤。 2. 模拟实验验证假设。 3. 交流我们实验的结果。 4. 提问并总结。 提问:你的假设成立吗?你观察到什么现象可以证明地球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小组内统计能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各种假设,并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最后分析它们有 什么不同。 设设计意图:计意图:每位学生不仅要独立完成验证自己的假设的模拟实验,还要认真观察他人的实 验,聆听他人的观点,让学生对每一个观点都有充分的认识,最后在研讨环节分析出它们的本 质不同是因为地球的运动状态不同。 活活动三动三:
8、集集体研讨体研讨 1. 小组代表展示我们的假设。 按假设类别,分别请学生展示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教师统计每一个假设是否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2. 全班分析班级大记录表,找出能解释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设的不同之处。 学生观察班级大记录表,小组讨论,汇报不同之处。 教师小结:每种假设本质的不同就是地球与太阳的相对运动状态不同。 3. 谈话:我们该如何进一步确认哪种假设是正确的? 研究确定地球的运动状态,才能确认哪种假设是正确的。 设设计意图:计意图:学生通过展示与交流充分了解每种假设的特点,在对比中发现每种假设的本质 不同,进而才能找到昼夜交替现象形成的本质原因。学生也会在这一系列的探究过
9、程中,不断 地修正认识,昼夜交替成因的解释逐渐明朗起来。 四、四、课堂课堂小小结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昼夜交替现象,昼夜交替现象每天都在循环往复,是 地球上最常见的自然现象。 经过探究, 我们发现有多种假设都能解释它的形成原因。 经过研讨, 我们发现必须先研究、确定地球的运动状态,才能确定哪一种假设与事实相符。 【板书设计】 昼夜交替现象模拟实验记录表昼夜交替现象模拟实验记录表 运动方式运动方式 是否产生昼夜交替(是“”否“”)是否产生昼夜交替(是“”否“”) 1. 2. 3. 4. 5. 我的发现我的发现:有( )种情况可以产生昼夜交替现象,我最认可的假设是( )号。 能模拟出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设之间有什么不同之处?能模拟出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设之间有什么不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