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21秋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全册教案

    • 资源ID:194075       资源大小:1.22MB        全文页数:14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2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2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1秋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全册教案

    1、第一单元1.放大镜【教材简析】“微小世界”单元,将引领学生经历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使他们既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又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部分成果进行梳理,扩大视野,提高认识。本课是该单元的起始课,将让学生通过讨论和体验,对放大镜的构造和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教材共分3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第二部分:放大镜下的新发现;第三部分:放大镜的特点。【学情分析】学生对放大镜并不陌生,从三年级起放大镜就伴随着孩子们的科学学习。但是他们对人类发明放大镜的意义,以及放大镜的结构和功能不一定很了解。本课鼓励学生在带着新的问题用放大镜进行观察的过程中,有新的发现。同时

    2、学习和了解一些关于放大镜的简单光学知识。【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2.知道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3.了解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4.知道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科学探究目标1.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3.能运用比较和归纳的方法从实验证据中发现放大镜的特点。科学态度目标1.乐于合作、交流、反思和改进。2.增强对探索微小世界的兴趣。3.体会到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体会使用放

    3、大镜观察的意义,在探索微小世界的中的应用。2.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的过程中发现放大镜的作用及特点。难点:探究放大镜的特点,知道放大倍数与凸度有关。【教学准备】教师: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保鲜袋、水等。小组:1号袋、2号袋中的放大镜、通用包中的滴管。【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这个单元我们研究微小世界。(板书:微小世界)它是什么样的呢?人类的最高视力只能观察到1/5毫米大小的物体。那又该怎么观察呢?(预设:放大镜、显微镜等。)2.介绍:通常我们都是借用放大镜和显微镜等这样的观察工具来帮助我们了解微小世界的有关信

    4、息的。本单元我们就重点研究放大镜,显微镜,这节课我们先来研究放大镜。(板书课题:放大镜)二、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1.放大镜是人们常用的观察工具之一。关于放大镜你知道些什么?(1)放大镜的结构镜片、镜架。(2)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3)放大镜的用途提问:有哪些工作需要经常使用放大镜?学生交流,发表观点,记录于网状图中。小结:放大镜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公安、考古、鉴定等。三、放大镜下的新发现1.放大镜的使用方法(1)放大镜广泛被应用于各个工作领域,怎么使用呢? 请学生演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2)根据学生的演示,请其他学生评价。(3)课件出

    5、示放大镜2种使用方法。2.活动:分别用2种方法使用放大镜进行观察,比较用放大镜与肉眼观察同一物体的不同。学生开始探究,将结果记录在作业本上。教师巡视指导。3.交流研讨放大镜的作用通过刚才的观察,你知道放大镜有什么作用吗?(预设:适时板书)(1)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2)能看到许多肉眼看不到的细节。用放大镜观察印刷物上的照片和电视机屏幕、计算机屏幕,我们还发现:图像是由色彩点组成的。 四、放大镜的特点1.探究一: 放大镜有什么特点(1)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 这些材料有什么特点,哪些材料具有放大功能? (2)学生领材料,开始探究,教师巡视指导。(3

    6、)交流研讨放大镜的特点。它能“放大”物体图像的秘密在哪里呢?我们注意到它的特点了吗?(根据学生回答,适时板书,并点出:根据它这样的特点,放大镜也叫凸透镜。)总结: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有凸度(中间较厚,边缘薄)2.探究二: 放大镜的放大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1)留下1号、2号、3号放大镜片,其它材料放回材料盒。(2)每个同学通过看一看、摸一摸等方法,找到放大镜放大倍数的秘密。(3)学生观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4)交流研讨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什么因素有关。 提问:你们组里3个放大镜的放大倍数相同吗?它和什么因素有关?你是怎么发现的? 请个小组发表自己的意见,其他小组补充。形成共识:与凸度有关,凸

    7、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小结:通过比较,我们发现: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跟 有关,它们的关系是:放大镜的 越大,放大倍数也越大。 五、总结拓展1.寻找生活中的放大镜。 2.放大镜的历史 (1)放大镜的发展历史 (2)在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培根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3.课外你可以尝试着用一些简易的材料自己制作一面放大镜,或者用你的放大镜去仔细观察身边的物品,看看还会有什么新的发现。【板书设计】放大镜 作用: 1.放大物体的图像 2.观察到更多细节 特点: 1.中间厚,边缘薄 2.透明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2.怎样放得更大【教材简析

    8、】本课是六年级上册微小世界单元的第2课。在上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已经知道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镜片的凸度有关,凸度越大,其放大倍数也越大。但是一个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聚焦部分引导学生提出“怎样才能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呢?”的问题。探索部分分为三个环节:一是引导学生操作显微镜,将两个放大镜组合起来,调节合适的距离并固定,让学生在其过程中发现两个放大镜组合能使图像放得更大;二是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周围的微小物体,比较和肉眼观察的不同之处,并记录新的发现;三是认识实验室常用光学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包括目镜、物镜、调节旋钮、载物台和反光镜。本课中不涉及实验室显微镜的使用,这就需要学生通过比较自制显微镜和光

    9、学显微镜的异同,来了解光学显微镜每个结构的功能。拓展部分主要是介绍显微镜的发展历史,了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及其在观察对象上的变更,在比较中体会到技术的改进为科学研究的发展所带来的巨大作用。【学生分析】在第1课中,学生已经认识了放大镜的基本特点,掌握了利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知道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凸度有关。本课需要学生在观察的同时用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对观察所得进行记录。学生在之前的科学学习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并能用简单的词句进行记录。这些知识和技能储备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 两个凸透镜平行组合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2. 两个凸透镜平行组合之间的距离会

    10、影响图像的放大倍数和清晰度。3. 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它的发明拓宽了观察领域。科学探究目标1. 能利用两个凸透镜制作一个简易显微镜。2. 在观察过程中,能通过调节两个凸透镜之间的距离找到大而清晰的图像。科学态度目标1. 乐于参与自制显微镜的活动。2. 体会科学家对科学执着的追求和不懈的探索精神。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 认识到人类发明显微镜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2. 认识到科学的不断发展会促进技术的不断改进,而技术的改进又会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教学重难点】重点、难点:用两个放大镜组装成一个简易显微镜,并用它进行观察记录。【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凸透镜片2#,凸透镜片3

    11、#,印有小字的纸片、A4白纸、剪刀、透明胶带、餐巾纸、供观察的物体(如头发、花蕊、纸纤维、昆虫标本等)、学习表。教师准备:两个放大镜、一架光学显微镜、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聚焦1.每位同学发一张印有小字的纸片,观察上面写了什么内容。提问:(1)用肉眼观察,能看清纸片上的信息吗?(2)用放大镜观察,能看清吗?和肉眼观察有什么区别?2.谈话:用肉眼观察,我们只能勉强辨认纸上写的内容;用放大镜观察,我们发现字放大了一些。可看起来还是比较累,有什么办法能放得更大吗?(板书课题:怎样放得更大)二、探索和研讨(一)自制显微镜提问:提供两个放大镜,把它们组合使用,能不能使物体图像放得更大?1.第一次活动

    12、。(初步尝试)(1)学生两人一组,使用两个放大镜的组合,轮流观察文字的放大效果。(2)研讨:通过尝试,两个放大镜组合能否让图像放得更大?在观察过程中,为什么要不断调节放大镜之间的距离?2.第二次活动。(找准方法)(1)谈话:我们发现调节两个放大镜之间距离会改变放大倍数和清晰度,这两者哪个要优先保证?(板书:清晰度)我们要在保证清晰度的前提下,尽量让图像放更大倍数,这就需要我们找到合适的距离,老师来介绍一种方法(PPT出示)。先用一个放大镜观察,在清晰的前提下,观察到最大的图像。保持第一个放大镜不动,在下面平行增加第二个放大镜。上下移动第二个放大镜,找到最大的清晰图像。保持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不

    13、变,反复移进和移出第二个放大镜,比较所观察到的图像。(2)学生用上述方法边观察边调节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找到大而清晰的图像,并比较两个放大镜组合观察所得的放大倍数和一个放大镜观察的放大倍数之间的差异。(3)保持两个放大镜之间的最佳距离不变,另一名同学用尺子测量出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并记录。(4)研讨:怎样组合放大镜,才能使图像放得更大?在这个过程中,你还发现了什么?3.固定放大镜的组合。(1)谈话:我们发现两个放大镜组合放大倍数比一个放大镜更高,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解脱不了双手,一旦手动了,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导致图像清晰度和放大倍数发生变化。怎样固定两个放大镜?(2)提供

    14、材料:A4纸、剪刀和胶带(或者直径和放大镜相当的塑料管、透明亚克力管等),做一个纸筒将两个放大镜固定好,这样一个简易的显微镜就做好了。提示:提供的A4纸尺寸要事先裁好,长度大于刚才测量的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宽度和放大镜周长相同。如果是塑料管和透明亚克力管等硬质材料,应课前进行处理,割出一条纵缝,保证放大镜镜柄放得下去。(二)用自制简易显微镜观察周围的物体1.明确活动要求:用自制的简易显微镜来观察餐巾纸和自己选择的其他物体,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自制显微镜观察的区别,并将观察结果记录在学习表上。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并记录观察所得。3.研讨:用肉眼和自制显微镜观察在放大倍数上有什么不同?还

    15、有什么新的发现?(三)认识实验室显微镜的结构1.谈话:早在16世纪,来自荷兰的詹森父子就已经发现,两个放大镜组合在一起,能使图像放得更大,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根据这个发现,他们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个显微镜(出示PPT图片),它和我们做的显微镜有什么相似之处?2.出示光学显微镜,用课件介绍光学显微镜主要有目镜、物镜、反光镜、载物台和调节旋钮等结构。3.学生观察比较光学显微镜和自制显微镜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了解光学显微镜的几个主要结构的功能。三、拓展1.了解电子显微镜:呈现电子显微镜图片,介绍它的放大倍数和所能观察到的微小物体。2.研讨:放大倍数的不断提高能给我们带来什么?设计意图:通过对电子显微镜

    16、放大倍数以及所能观察到的微小物体的了解,认识到放大倍数的不断提高能使观察内容变得越来越清晰,体会技术的进步给科学发展带来的促进作用。四、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两个放大镜组合能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利用放大镜能使我们发现更多微小物体的特征,这也是光学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还将利用光学显微镜来进行观察,发现更多微小事物的特征。【板书设计】怎样放得更大放大倍数清晰度优先保证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放大倍数清晰度(优先保证)两个放大镜组合:放得更大显微镜3.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教材简析】本课是六年级上册微小世界单元的第3课。本课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利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

    17、身边微小的动物,了解人肉眼看不清的物体结构。教科书提供了一张用放大镜观察蚱蜢的图片,提示学生可以以昆虫为例来进行观察研究。第二部分探索,在学习正确使用显微镜的基础上,让学生用肉眼、放大镜和显微镜三种不同方式观察身边的微小物体,并用示意图和文字记录自己的发现,通过对三者的比较来体会观察工具的重要性。第三部分研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展示自己的观察结果,并通过交流,知道观察工具的放大倍数越大,物体的图像越大,视野越小。第四部分拓展,通过资料阅读,让学生明白人类的很多发明都可以在自然界中找到原型,从而建立起人类的生产、生活与大自然之间的关联。【学生分析】六年级学生虽然对身边常见的微小物体有所了解,但大多

    18、学生没有亲自观察过这些物体的微小结构,利用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进行观察的机会就更少了。他们对物体微小结构的探索充满兴趣,教师要利用好学生的这份求知欲,引导他们自主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同时,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所以,教师可以在小组合作的同时,提供更多的独立探究的机会,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同一个微小的物体在肉眼、放大镜和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大小及视野是不同的。科学探究目标1. 能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的物体。2. 能够利用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自主地观察身边的微小物体,并能用示意图和文字将自己的发现记录和描述出来。3. 知道人类的很多发明可以在自然界中找到

    19、原型,能说出工程师利用科学原理发明创造的实例。科学态度目标1. 对探索微小世界产生浓厚的兴趣。2. 能够主动与他人交流、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和想法,积极参与小组讨论。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 了解当前微小世界的研究成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2. 体会到科学知识可以应用于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利用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自主地观察身边的微小物体,并能用示意图和文字将自己的发现记录和描述出来。难点:能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的物体。【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蝴蝶标本(自备)、红色卡纸(自备)、放大镜、手持式显微镜、光学显微镜(自备)、观察记录表。教师准备:光学显微镜、教学课件

    20、等。【教学过程】一、聚焦问题1. 图片导入。(1)出示身边常见的微小物体的图片(2)学生欣赏图片后,组内讨论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之处。(板书:微小的物体)(3)揭示课题: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板书补充课题)2. 提问:要看清楚这些微小物体,我们可以借助什么工具呢?(板书:肉眼、放大镜、显微镜)3. 聚焦问题:这些微小物体在放大镜和显微镜下是怎样的呢?设计意图:以身边各种微小的物体图片导入,引出本课的研究对象微小物体。二、探索(一)学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引言: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显微镜的基本结构,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分为五个步骤: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板书:安放

    21、对光上片调焦观察)光学显微镜。1. 出示光学显微镜及其操作步骤图文,教师边讲解边演示操作。(1)安放:右手握住显微镜的镜臂,左手托着镜座,将显微镜向着光摆放在平坦的桌面上,略偏左,镜座离桌子边缘大约7厘米。 (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从目镜往下看,能看见白亮的视野。 (3)上片:将要观察的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要使标本正对载物台通光孔的中央。 (4)调焦:眼睛看着物镜,转动调节旋钮(或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用左眼从目镜往下看,同时反方向转动调节旋钮(或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

    22、升,升到标本出现在视野里为止,再略微转动调节旋钮(或细准焦螺旋),直到看到清晰的图像。 (5)观察:慢慢移动载玻片,用左眼观察标本的各个部分。注意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正好相反。一边观察一边将观察到的图像画在学习单上。2. 学生亲手操作,学习使用光学显微镜,教师巡视指导。手持式显微镜。1. 谈话:实验室还有一种简易的显微镜手持式显微镜。(板书:手持式显微镜)2. 出示手持式显微镜及其操作步骤,教师边介绍边演示操作。(1)掰开镜筒,打开灯泡。(2)透明罩对准、紧贴被观察物体。(3)眼睛对准目镜观察。(4)转动调焦旋钮进行调焦,直到看到清晰的图像。(5)观察并将图像画在学习表上。3. 出示

    23、红色卡纸和显微镜下的卡纸图像,学生使用手持式显微镜观察红色卡纸,直到观察到目标图像,教师巡视指导。(二)观察蝴蝶1. 谈话:今天,我们用手持式显微镜来观察一种我们比较熟悉的昆虫蝴蝶。2. 出示蝴蝶标本图片。(1)布置观察任务:分别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观察,选择蝴蝶身体上的一个部位进行观察,把我们观察到的图像画下来,并用文字记录我们的发现。(2)出示学习表1,介绍学习表及记录方法,可以参考教科书第7页上方的内容。3. 蝴蝶标本观察结束后,再任选两样微小物体,用手持式显微镜进行观察,并画出示意图,记录在学习表2中。4. 学生两人一组进行观察,教师巡视指导。重点关注显微镜的使用步骤以及观察内容的描

    24、述。三、研讨交流1. 学生在实物投影上汇报观察结果。2. 重点研讨问题。(1)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观察蝴蝶的某个部位,各发现了什么?(2)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观察蝴蝶这个部位时,图像大小和视野大小有什么不同?(3)你用手持式显微镜观察到了什么微小物体?有什么新发现?图像大小和视野大小与用肉眼观察有什么不同?(4)观察中,让你最惊奇的是什么?3. 出示肉眼、放大镜、高倍显微镜下的植物叶片照片。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观察结果,说一说使用不同观察工具,图像大小和视野大小各有什么特点。4. 小结: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物体的图像越大,视野反而越小。(板书:图像越大,视野越小)四、拓展1. 资料学习:昆

    25、虫给人类发明的启发。(1)谈话: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的应用使得人类对微小物体的研究更加深入、透彻,人类还从一些昆虫的身体结构上得到启发,发明了先进的产品,让我们来看一看。(2)学生阅读教科书第8页受昆虫启发的发明创造,找一找,资料中人类是受到昆虫身体结构的哪些启发,发明了有益于人类的探测仪器?2. 集体交流。3. 说一说,人类还有哪些发明也是受到自然界生物的启发的?(例如,鱼鳔潜水艇、蝙蝠雷达、萤火虫人工冷光、电鱼伏特电池、蛙眼电子蛙眼、鱼鳍船桨、锯齿草锯子、苍耳尼龙搭扣等)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主阅读资料找重点的学习方式,来了解人类的很多发明可以在自然界中找到原型,培养学生阅读科学资料的能力

    26、。【板书设计】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一、肉眼 放大镜 显微镜二、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三、手持式显微镜四、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物体的图像越大,视野反而越小。4.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教材简析】本课是六年级上册微小世界单元的第4课。本课是在前面学生用显微镜观察身边微小物体的基础上,尝试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认识洋葱表皮细胞的结构。这是对生物细胞的初次探索,以此促使学生去观察更多的生物细胞,了解生命的多姿多彩。当然,课堂上还要继续巩固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加强技能训练。本课主要有两个活动和一个研讨组成: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这两个活动之间属于递进关系。第一个活动是

    27、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学生根据教科书呈现的步骤动手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这是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基础;第二个活动是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旨在使学生通过观察,认识细胞的基本结构。第三部分研讨我们看到的洋葱表皮细胞与罗伯特胡克观察到的细胞有什么相同与不同。【学生分析】学生在五年多的科学学习中,通过大量的观察活动已经认识了许多生物的共同特征:都有生命,都有各自独特的结构,都要适应环境对于细胞,学生通过科普书籍、科学视频等有一定的了解,他们认为细胞能治疗疾病,克隆羊与细胞有关,细胞很小但是亲眼观察细胞,绝大多数学生没有经历过,对于细胞结构的认识更是知之甚少,更不用说亲手制作玻片标本,观察细胞了。亲手制作洋葱

    28、表皮玻片标本,亲眼观察自己制作的标本,学生兴趣异常浓厚。【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科学探究目标1. 学习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2. 会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用图画和文字记录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3. 能够对比洋葱表皮细胞与死亡的软木细胞,认识植物细胞的特点。科学态度目标1. 认识到细致观察、详尽记录是科学研究的重要过程。2. 发展观察生物细胞、研究生物标本的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懂得工具的发明和进步,使人类的视野不断扩大和深入,发现了更多的自然奥秘。【教学重难点】重点、难点: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用图画和文字记录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教学准备】为学

    29、生准备:洋葱、小刀、清水、滴管、镊子、碘酒、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教师准备: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和正确使用光学显微镜的微课、教学课件等。【教学过程】一、聚焦1. 谈话: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细胞吗?(板书:细胞)2. 学生说说自己对细胞的了解。3. 你想不想亲眼看一下细胞?今天我们就利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设计意图:首先让学生说一说对细胞的初步认识,便于教师了解学生对细胞认识的前概念,视情况进行后续教学。然后顺势提出“你想不想亲眼看一下细胞”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二、探索(一)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1. 谈话:怎样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呢?我们不能直接拿洋葱来观察,要先

    30、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明确制作要求。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需要把洋葱表皮做成薄而透明的玻片标本。2. 认识制作材料。清水:滴在载玻片上,使标本舒展。碘酒:染色。滴灌:吸取清水,吸取碘酒。载玻片:放置标本。盖玻片:盖住标本。吸水纸:吸取多余水分。镊子:撕下洋葱表皮,夹取盖玻片。小刀:切洋葱,划“井”字。3. 学习制作方法。教师演示或观看制作视频,分步骤讲解制作要求及要点,具体制作方法如下:(1)撕下一小块洋葱表皮。(2)在一块干净的载玻片中间滴一滴清水。(3)用镊子把取下的洋葱表皮放到载玻片的水滴中央。注意标本要平展开,不能折叠。(4)用镊子夹取盖玻片盖到标本上面;放盖玻片时,先放一端,

    31、再慢慢放下另一端。注意不要有气泡。(5)从标本的边缘滴一滴稀释的碘酒,并把玻片微微倾斜,让碘酒尽量渗透到洋葱表皮细胞。(6)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掉多余的水和碘酒。简单概括为:撕滴展盖染吸。(板书)4. 领取材料,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玻片标本。条件允许的可以每人一套材料,每人动手操作。(在制作过程中,部分学生撕的表皮不够理想,需要教师巡视指导;部分学生的盖玻片容易碎裂,要多准备一些。)(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1. 谈话:完成了洋葱表皮玻片标本的制作,接下来我们就要用显微镜来观察了。还记得怎样使用光学显微镜吗?下面来复习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使用步骤: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注意事项:先对光再上片;先用低倍

    32、物镜,再用高倍物镜;镜筒先下降,再上升;观察时双眼睁开,用左眼看目镜;显微镜中看到的图像与真实物体方向相反。2. 利用显微镜观察自己制作的洋葱表皮玻片标本,并记录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四人小组一台显微镜,条件允许的也可以两人一台)要求一边观察一边记录。因为没见过洋葱表皮细胞,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会出现误认,最好在大屏幕或黑板上呈现洋葱表皮细胞的图片,便于学生比对观察。(三)认识洋葱表皮细胞1. 谈话:观察了洋葱表皮细胞,下面请大家拿着自己的观察记录,向同学们介绍你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是什么样子。交流观察、记录的洋葱表皮细胞。学生将自己记录的洋葱表皮细胞向全班进行展示,描述自己的发现。2. 讨论:

    33、同学们展示的洋葱表皮细胞有哪些共同点?学生会比较集中于细胞的形状、细胞的外壁、细胞的大小、细胞核等结构。教师需要在学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加以引导,特别需要强调看到的颜色不是洋葱表皮细胞原本的颜色。3. 小结:洋葱表皮细胞结构。如果条件允许,老师可以利用电子显微设备在白板屏幕上展示洋葱表皮细胞,然后再介绍细胞的特点;如果条件不允许,可以利用课件中的洋葱表皮细胞图片进行介绍。洋葱表皮细胞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核等。三、研讨过渡:世界上第一个发现细胞的人是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我们来了解一下他发现细胞的过程。1. 出示胡克发现细胞的资料(也可以阅读教科书第10页的资料),学生阅读。2. 讨论:胡克发现

    34、的软木细胞与我们观察的洋葱表皮细胞有哪些相同?有哪些不同?相同:都有细胞壁。不同:胡克发现的是死亡的细胞,没有细胞核;它们的形状、大小也不相同。四、总结1. 请说一说,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1)学习并制作了洋葱表皮玻片标本。(2)观察了洋葱表皮细胞,认识了洋葱表皮细胞的结构。2. 拓展:认识了解更多的植物细胞。【板书设计】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制作方法:撕滴展盖染吸死亡软木细胞 洋葱表皮细胞没有细胞膜 有细胞核没有细胞核小格子形状 长格子形 有细胞膜都有细胞壁 5.观察更多的生物细胞【教材简析】本课是六年级上册微小世界单元的第5课。本课旨在让学生在观察多种生物细胞的过程中,了解生物体与细胞的关系及细

    35、胞在生物体中的作用。本课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生物是否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第二部分探索,观察比较动物、植物、人体等几类典型生物体的细胞结构。第三部分研讨,发现绝大多数生物体是由细胞组成的,不同生物、不同部位的细胞形态结构各不相同。第四部分拓展,细胞不仅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单位,还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生物体的生命活动都是通过细胞进行的。【学生分析】本课是学生在学习了利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后,探索细胞的第二课。学生已经初步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但还需要进一步熟练使用显微镜。学生探索微小世界的欲望已经被打开,渴望观察更多的生物体是否也有细胞结构,对不同生物的细胞形态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教师需

    36、要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生物体细胞的共同点与不同点,让学生建构起“绝大多数生物体是由细胞组成的”这一概念,以及认识到不同生物、不同部位的细胞形态结构也都不一样,而且生物体的生命活动都是通过细胞进行的。【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 自然界中的大多数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2. 生物细胞的形态多种多样,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组织或器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3. 细胞是生物体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科学探究目标1. 观察几种植物、动物及人体的细胞。2. 画图记录显微镜下的生物细胞。3. 阅读资料,了解细胞对生物的作用。科学态度目标1. 认识到细致观察和详尽记录的重要性2. 发展观察研究生物细胞

    37、的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懂得由于观察工具的改进,人们才能观察到许多自然界的秘密。【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到绝大多数生物体是由细胞组成的。难点:初步了解细胞是生物体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简易显微镜、细胞装片教师准备:学生活动手册、学习表、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聚焦1. 提问:洋葱表皮是由一个个细胞组成的,那么,其它生物是否也是由细胞组成的?如果是,这些细胞的形状会是怎样的?2. 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进微小世界,观察更多的生物细胞。二、探索1. 出示观察的装片2. 介绍实验要求。(1)有条件的情况下,两人一组,轮流观察。(2)边看边画。用图和简单的

    38、文字记录细胞的形态结构。(3)依据表现,获取更多装片。如果提前完成,可以向老师要其它生物装片。3. 简单回顾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提醒注意事项。(1)步骤:取镜对光上片调焦观察记录。(2)注意:切片标本轻拿轻放。4. 学生开始观察记录,将结果记录在活动手册上。5. 教师巡视指导。(1)关注学生操作显微镜是否准确。(2)关注是否做到边观察边记录。若存在困难,可以适当放宽要求,但务必要求画图要真实客观,不能凭空想象。(3)关注如叶片表皮的气孔、植物花粉、人血细胞、蛙卵等单个细胞形态较为清楚的记录单,并让学生将这些细胞形态在黑板上进行板画。三、研讨1. 请学生上台描述黑板上所画的生物细胞名称并指认单

    39、个细胞的形状特点。可以用句式引导:我观察的是 细胞,它的形状有点像 。2. 请学生观察比较黑板上的这几种生物细胞,以及自己在小组里观察的细胞,你有哪些发现?植物和动物的细胞形态一样吗?在同一株植物或同一种动物中,不同部位的细胞形态一样吗? 得出结论:(1)不同生物的细胞形态结构是不一样的。(2)同一生物,不同部位、不同组织的细胞形态结构也是不一样的。3. 以人体中的细胞为例:利用课件出示各种组织的单个细胞,以及由单个细胞组合成的整个组织,引导学生认识到人体各部位其实都是以细胞为单位组成的,进而引导学生明白,我们人类的身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4. 小结:动物、植物也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也就是说,生物

    40、是由细胞组成的。四、拓展1. 我们知道,生物体不同部位有其不同的功能与作用。而不同的部位都是由不同形态的细胞组成的,那是不是意味着不同形态的细胞,也有着不同的功能呢?2. 以植物的叶表皮细胞和叶肉细胞为例,半月形的保卫细胞组成了气孔,是气体、水分进出的通道;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3. 向学生简单介绍细胞的其它作用,如细胞在生物体中具有呼吸、消化、运动、遗传、排泄、生长等作用,不同部位的细胞承担着不同的作用。【板书设计】 细胞 细胞 细胞 细胞观察更多的生物细胞6.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教材简析】本课是六年级上册微小世界单元的第6课。在学生已经能使用显微镜观察生物细胞的基础上,指

    41、导学生利用显微镜观察水中微小生物,了解这些微小的生物也具有生命的特征,进一步认识生物体是由细胞组成的,同时了解人类用显微镜探索生命世界的成果。本课聚焦部分在明确了“显微镜使我们发现了许多微小生物”之后,提出了“在水中,就有许多微小的生物,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前认知。探索部分由三个活动组成:第一个活动是水中微小生物的玻片制作。第二个活动是在显微镜下观察水中微小生物的形态和运动情况,并进行绘制记录。第三个活动是借助资料,了解水中微小生物的名称及它们是怎样生活和繁殖的。请注意本环节明确出现的科学词汇“微生物”。我们所观察到的水中的具有生命特征的微小个体都是微生物。在研讨环节,“我

    42、们观察到了几种微小的生物,它们是什么样的?”“我们根据什么辨认出它们是生物的?”这两个问题引发学生对观察对象的思考,激发学生对探究水中微小生物的兴趣,同时也为微小生物与生物之间的联系架起了认知的通道。最后的资料告诉我们,从荷兰的安东尼范列文虎克开始,科学家不断地用显微镜发现我们周围的微生物。还有蘑菇、木耳等眼睛能直接看到的生物,也是微生物的一类。微生物的种类、数量以及分布范围,正是随着我们的探究在不断地被发现和认知。当然,认识水中微小的生物也必须借助显微镜,学生需要进一步熟练显微镜的使用技巧,明确先进的工具能够帮助我们认识新的科学世界。【学生分析】六年级学生对水中存在微小的生物都是认可的,这种

    43、认可主要来自学生对眼睛能看到的微小生物的认知,以及平时的文字、视频资料。课堂上为学生提供显微镜下直接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的机会,亲眼观察微生物的生活习性,对学生了解“生命”的含义是非常有意义的。本课之前,学生在显微镜下主要是对生物体细胞的观察,本课要让学生的认知水平从细胞上升到微小生物的完整个体,这对学生来说又是一次提升。虽然通过显微镜看到了活生生的、直观的微小生物,但是要在短时间内对微小生物所具有的生命特征有较为完整的认识,形成微生物的概念,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需要他们在不断地观察学习中完善对微生物的认识。【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 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的生物。2. 在水中生活着

    44、形态各异的微小的生物,它们也具有生物的特征: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会运动,能繁殖等。科学探究目标1. 在显微镜下观察水中活着的微小的生物,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记录它们的形态和行为特征。2. 对照资料识别水中常见的微小生物名称。科学态度目标发展研究微小的生物的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观察工具的进步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教学重难点】重点:能用显微镜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并记录下来。难点:知道水中微小的生物也具有生物的特征,如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会运动,能繁殖等。【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简易显微镜,观察用的草履虫(自备)、绿藻等的培养液(自备)、

    45、烧杯、滴管、载玻片、盖玻片、脱脂棉纤维(自备)、吸水纸、镊子、学习单。教师准备:常见水中微小的生物卡片、教学课件等。【教学过程】 这节课需要的水样,教师要提前准备好,可以是河沟里的水,也可以是鱼缸里的水,还可以是提前培育过微生物的水。一、聚焦1. 回顾显微镜的作用。说一说使用显微镜的操作步骤,以及镜头下所能看到的物体情况。逐步引导学生扩展认识,显微镜不仅能看到细胞,还能看到微小的物体,甚至能发现我们周围许多微小的生物。2. 出示课题:在我们身边有鱼和水草的池塘里,也有许多微小的生物。它们又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板书课题)。二、探索1. 引言:对于微小的生物来

    46、说,一滴水就是一个世界,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个“被忽视”的世界。2. 布置观察内容。(1) 出示除了显微镜之外所需的实验器材:烧杯、滴管、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吸水纸、脱脂棉纤维。(2)教师取出准备好的水,根据实际情况向学生介绍水的来源,是取自池塘、鱼缸,还是提前培育的。(3)提醒:“我们拿起杯子,能用眼睛直接看到水中有什么东西吗?”可以让学生拿起装水的容器,用肉眼直接观察一下水中是否有一些微小的物体。试着请学生说说这些微小的物体有什么特征,如有些是漂浮不动的,有些是会运动的,有些是颗粒状或者团状、带状的如果有,就描述一下;没有,也不强求。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微小的物体不一定都是微生物,有些可能只是灰尘微粒或者杂质等。3. 学生利用显微镜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1)制作微小的生物的装片。 演示“制作微小的生物的装片


    注意事项

    本文(2021秋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全册教案)为本站会员(花好****3)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