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21年山东省中考物理一模试题分类汇编:热学(含答案解析)

    • 资源ID:195388       资源大小:645.10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1年山东省中考物理一模试题分类汇编:热学(含答案解析)

    1、 1 2021 年山东省中考一模试题分类汇编年山东省中考一模试题分类汇编 1 .沿海地区昼夜温差较小,而内陆沙漠地区昼夜温差较大,这主要是因为( ) A海水的内能大,砂石的内能小 B海水吸收的热量多,砂石吸收的热量少 C海水的比热容大,砂石的比热容小 D海水吸收的热量少,砂石吸收的热量多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沿海地区水多,内陆沙漠地区水少、沙石多,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白天,相同质量的水和 沙石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的少;夜晚,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的 少,使得沿海地区昼夜的温差小,故 ABD 不符合题意,C 符合题意。 故选 C。 2 .下列现象中,不属

    2、于分子运动的是 A墙内开花墙外香 B寒冬雪花飞舞 C八月丹桂飘香 D向开水内加糖,水变甜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墙内开花墙外香、 八月丹桂飘香、 向开水内加糖, 水变甜, 都是分子无规则运动形成的现象; 雪花的运动是宏观物体的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 故选 B 3 .下列生活现象能体现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粉尘飘落 B桂花飘香 C雪花纷飞 D树叶凋零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粉尘飘落,粉尘是宏观的物质,不能说明分子不断运动的,故 A 不符合题意; B桂花飘香,是因为桂花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香 味,能说明分子不

    3、断运动的,故 B 符合题意; 2 C雪花纷飞,雪花是宏观的物质,不能说明分子不断运动的,故 C 不符合题意; D树叶凋零,树叶是宏观的物质,不能说明分子不断运动的,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4 .如图所示,甲图中活塞迅速下压后棉花燃烧,乙图中点火后盒盖飞出。“活塞压缩空气” 和“使盒盖飞出”的两个过程中,对比能量转化情况、改变筒内气体内能的方式和筒内气体内 能的变化三个方面,它们( ) A有一个方面相同,两个方面不同 B三个方面都相同 C有两个方面相同,一个方面不同 D三个方面都不相同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活塞压缩空气时,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改变筒内气体内能的方

    4、式是做功, 筒内气体内能增大; 使盒盖飞出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改变筒内气体内能的方式也是做功,筒内气体的内能减 小。所以三个方面有一个方面相同,两个方面不同,故 A 符合题意,BC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5 .舌尖上的中国 ,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了中华饮食之美。煎、炒、蒸、拌的四种烹调方式 中包含着很多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煎:煎锅一般用铁制造,主要是利用了铁的比热容大 B炒: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菜的内能增加 C蒸:是通过热传递和高温水蒸气液化放热,把菜蒸熟 D拌:将调味品拌入菜中入味,分子没有做无规则运动 【答案】C 【解析】 3 【分析】 【详解】 A煎锅一般用铁制造

    5、,主要是利用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故 A 错误; B炒主要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菜的内能增加,故 B 错误; C蒸是通过热传递和高温水蒸气液化放热,使菜蒸熟,故 C 正确; D将调味品拌入菜中入味,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 D 错误。 故选 C。 6 .关于生活中的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雪在客厅中能闻到厨房飘来的米饭香味是由于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 B晓彤夏天在松花江边感觉沙子比水热,是因为沙子的比热容比水小 C小雪在冬天的室外搓手感觉暖和,是用热传递方式使手升温的 D晓彤观察到烧开水时壶盖被顶起,是由于水蒸气和壶盖间发生热传递的结果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在客厅里也

    6、能闻到厨房米饭的香味是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缘故,故 A 错误; B由于沙子的比热容比水小,在质量相同、吸收的热量相同时,沙子升高的温度更高,所 以感觉沙子比水热,故 B 正确; C小雪在冬天的室外搓手感觉暖和,是用做功的方式使手升温的,故 C 错误; D晓彤观察到烧开水时壶盖被顶起,是由于水蒸气对壶盖做功的结果,故 D 错误。 故选 B。 7 .2020 年 2 月 25 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捷龙一号运载火箭,以“一箭三星”的方式 成功将“千乘一号 01 星”、“星时代-5”卫星和“天启二号”卫星发射升空,如图。对此,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A火箭加速上升时机械能不断增大 B火

    7、箭加速上升时将动能不断转化为势能 C火箭加速上升,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卫星入轨后绕地球高速旋转,是将光能转化为动能 【答案】A 4 【解析】 【分析】 【详解】 AC火箭加速上升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机械能不断增大,故 A 正确,C 错误; B火箭加速上升时,将内能转化为动能和重力势能,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在不断增大,故 B 错误; D卫星入轨和绕地球高速旋转,动能和重力势能不断相互转化,故 D 错误。 故选 A。 8 .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的熔化图像,由此可知 A乙是晶体 B加热到 10min 时,丙是液态 C温度为 60时,甲是液态 D甲的熔点比丙高 【答案】D 【解析】 【分析】

    8、【详解】 A乙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非晶体,故不符合题意; B加热到 10min 时,丙还没有熔化,是固态,故不符合题意; C温度为 60时,还没有达到甲的熔点,因此是固态,故不符合题 D由图像可知甲的熔化温度高于丙,因此甲的熔点比丙高,故符合题意。 9 .如图是 2021 年 4 月 68 日青岛和济南两地的气象信息。 由图可知沿海的青岛比内陆的济南昼夜温差小。 这主要是因为海水和砂石具有不同的 ( ) 5 A温度 B热量 C内能 D比热容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沿海地区水多,内陆地区水少、砂石多,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白天,相同质量的水和砂石 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

    9、度升高的少;夜晚,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的少, 使得沿海地区昼夜的温差小, 所以沿海城市青岛的昼夜温差较小, 而内陆城市济南的昼夜温 差较大,故 D 符合题意,ABC 不符合题意。 故选 D。 10 .我国有着灿烂的诗词文化,很多诗词中蕴含着物理知识。下列关于“掬水月在手,弄花香 满衣”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月在手”是月亮通过手中的水面反射形成的像 B“月在手”是月亮在手中的水面形成的影子 C“香满衣”是因为花香分子扩散到衣服上 D“香满衣”是因为花香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B“月在手”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是月亮通过手中的水面反射形成的虚

    10、像,不是影子,故 A 正确,不符合题意;B 错误,符合题意。 CD“香满衣”意思是衣服上满是香味,是扩散现象,原因是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 CD 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11 .用电加热杯给水加热, 要使 1L 的水从 20升高到 100, 则水需要吸收的热量为 ( ) A3.36108J B3.36105J C8107J D8104J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1L 水的质量为 6 水需要吸收的热量为 故 B 符合题意,AC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12 .下面四个有关生活实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北方寒冷的冬季玻璃窗上会产生冰花,是凝固现象 B晾晒在太阳

    11、光下的湿衣服不久会变干,是沸腾现象 C炒菜前滴入热锅的小水滴很快不见了,是升华现象 D医务工作者戴的护目镜内侧产生水珠,是液化现象 【答案】D 【解析】 【详解】 A北方寒冷的冬季玻璃上产生的冰花,是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直接形 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 A 错误; B晾晒在太阳光下的湿衣服变干,是衣服上的水变成了水蒸气跑掉了,是蒸发现象,故 B 错误; C炒菜前滴入热锅的小水滴不见了,是小水滴变成了水蒸气,是蒸发现象,故 C 错误; D 医务工作者戴的护目镜内侧产生的水珠, 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形成的小水珠, 是液化现象,故 D 正确。 故选 D。 13 .生物体内水

    12、的比例很高,这有助于生物体调节自身的体温,以免因温度变化太快对生物 体造成损害,其主要原因是水的( ) A比热容大 B沸点高 C密度小 D凝固点低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因为水的比热容比较大,在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时,水的温度变化小,因此生物体内水的 比例很高,有助于调节生物体自身的温度,以免温度变化太快对生物体造成损害,故 A 正 确。 故选 A。 14 .水无常形, 变化万千, 无处不在。 水在自然界中是循环的, 早在公元 1 世纪王允就在 论 7 衡提出:“云雾,雨之征也,夏则为露,冬则为霜,温则为雨,寒则为雪。”下列说法中正 确的是( ) A雾是水汽化形成的 B露是

    13、水蒸气汽化形成的 C霜是水凝固形成的 D雾、露、霜的形成过程都要放热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 A 错误; B露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 B 错误; C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故 C 错误; D雾、露、霜分别是水蒸气液化、液化、凝华形成的,这些过程都要放热,故 D 正确。 故选 D。 15 .1911 年,卢瑟福在 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图中与卢瑟 福提出的原子的核式结构最相似的是( ) A西红柿 B西瓜 C面包 D 太阳系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是指原子中心有质量很大的核,电子在核外绕核

    14、旋转,分布不均匀, 与太阳系结构相似,故 ABC 不符合题意,D 符合题意。 故选 D。 16 .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对下图中的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 8 A图甲中北方地区沙尘暴天气时空气中弥漫着沙尘,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图乙中 50mL 酒精和 50mL 水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 100mL,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C图丙中注射器中一定体积的水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 D图丁中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很难拉开,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北方地区沙尘暴天气时空气中弥漫着沙尘,沙尘的运动属于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热运 动,故 A 错误,符合

    15、题意; B50mL 的酒精和 50mL 的水混合之后,总体积小于 100mL,这是由于分子间存在间隙,水 分子与酒精分子相互进入对方分子间的空隙,从而使总体积变小,故 B 正确,不符合题意; C注射器中的水之所以很难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故 C 正确,不符合题意; D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结合起来,很难拉 开,这是分子间存在引力的结果,故 D 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17 .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示海波液体凝固过程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9 海波是晶体,有固定的凝固点,凝固过程中温度不变,整个过程温

    16、度下降,故 ABC 不符合 题意,D 符合题意。 故选 D。 18 .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 A衣橱里的樟脑球慢慢变小 B冬天室外盆中的水结成冰 C从冰箱中拿出的冰糕冒“白气” D深秋的草地上出现一层白霜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樟脑球慢慢变小,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了,属于升华现象,该过程吸收热量,故 A 符 合题意; B水结成冰,是由液态变为固态,属于凝固现象,该过程放出热量,故 B 不符合题意; C冰糕冒“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该过程放出热量,故 C 不符 合题意; D白霜是在低温下,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固体小颗粒,该

    17、过程放出热量,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19 .中医博大精深,抗疫期间,熬制的中药汤剂在预防、治疗和康复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 用。下列有关中药汤剂在熬制过程中涉及的物理知识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汤剂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B闻到浓浓的中药味是因为分子的热运动 C熬制过程是通过热传递改变汤剂内能的 D汤剂上冒的“热气”是一种汽化现象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汤剂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沸点不变,故 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闻到浓浓的中药味是因为分子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故 B 正确,不符合题意; C熬制过程需要加热,是通过热传递改变汤剂内能,故 C 正确,不符合题

    18、意; D汤剂上冒的“热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 D 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 D。 20 .中国古诗词中涉及很多与物理有关的知识。“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中霜的 形成所涉及的物态变化是( ) A升华 B凝固 C凝华 D汽化 10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水蒸气遇冷凝华放热形成的小冰晶,凝华放 热,故 C 符合题意,AB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21 .如图所示是一新款跑车,当跑车在水平路面上疾驰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给跑车提供动力的是压缩冲程 B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夏天在户外的车身较热,这是通过热传

    19、递增加车身的内能 D跑车用水作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小 【答案】BC 【解析】 【分析】 【详解】 AB做功冲程中,将燃料燃烧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从而为汽车提供动力,故 A 错误,B 正确; C夏天户外的车辆,吸收了太阳辐射过来的热量,从而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此过程属于 热传递,故 C 正确; D跑车用水做冷却剂,利用水的比热容大,能够吸收更多的热量,从而达到给车降温的目 的,故 D 错误。 故选 BC。 22 .关于下列各图中所涉及到的能量转化进程,描述正确的是( ) 11 A图甲中水力发电时,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B图乙中搓手取暖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图丙中给手机充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20、 D图丁中电水壶给水加热时,电能转化为内能 【答案】AB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水力发电时,消耗机械能获得电能,将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 A 正确; B搓手取暖时,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手的内能,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 B 正确; C手机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 C 错误; D在给水加热时消耗了电能,而增加的能量是水的内能,电能转化为内能,故 D 正确。 故选 ABD。 23 .在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进入千家万户。ABS 刹车辅助系统是一种 先进的汽车制动装置,在紧急制动时增加刹车力度,从而将制动距离缩短。汽车制动时所产 生的热不能再次用来发动汽车, 说明能量转化

    21、与转移具有_; 人类可利用的能量不断减 少,因此,开发利用新能源是当务之急。太阳能是一种新能源,它属于_(选填“可再 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答案】方向性 可再生 【解析】 【分析】 【详解】 1因为能量转化和转移具有方向性,所以汽车制动时所产生的热不能再次用来发动汽车。 2太阳能对于人类来说是取之不尽的,所以属于可再生能源。 24 .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相同的物质甲和水分别加热,它们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 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物质甲的比热容为_J/(kg?)。如果甲的质量为 5kg,加 热 10 分钟,甲吸收的热量为_J。 12 【答案】2.1103 6.3105 【解析】 【分

    22、析】 【详解】 1因为所用的电加热器相同,即在相同的时间内两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甲物质和水的质 量相同,由图像可知甲升高 60加热时间是 10min,水升高 60加热时间是 20min,升高 相同温度甲吸收的热量是水的一半,由可知甲物质的比热容是水的一半,即 2.1103J/(kg?)。 2加热 10 分钟,甲吸收的热量为 25 .天气渐暖,民丰湖畔成了市民喜欢的假日休闲活动之一,小兵周末随父母到湖边游玩, 他发现沙滩很热湖水却很凉,这是因为:_。 【答案】见详解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可知,在吸热、质量一定时,沙石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小,所以升温高,从 而感觉沙滩很热水却很凉。 2

    23、6 .中国的茶文化在宋朝时已借助“海上丝绸之路”名扬世界用热水泡茶时,茶杯温度会升 高,其内能是通过_的方式改变的:茶水散发出清香,这是_现象 【答案】热传递 扩散 【解析】 【详解】 用热水泡茶时,茶杯接触热水,热量从水传递给茶杯,茶杯温度会升高,其内能是通过热传 递的方式改变的; 茶水散发出清香, 是因为茶叶的香味分子在空气中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 13 动,这属于扩散现象 27 .在探究“海波熔化和凝固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在试管中放入海波,利用如图甲所 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试管内的海波在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 等海波完全熔化后继续 加热一段时间,然后撤去烧杯和酒精灯,继续观察海

    24、波凝固时温度变化的规律,实验过程中 温度计的示数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1)实验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温度计示数为_; (2)通过分析图象可知,海波凝固过程大约用了_min,海波在 AB 段吸收的热量 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C 段吸收的热量,第 10 min 海波处于_态; (3)分析图象可知液态海波在凝固的过程中温度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 【答案】34 6 小于 液 不变 【解析】 【分析】 【详解】 (1)1温度计的分度值为,所以该温度计的示数为。 (2)2由图象可知,海波在第 12min 开始凝固,第 18min 凝固结束,

    25、故海波凝固过程大约用 了 6min。 3AB 段经历时间为 2min,BC 段经历时间为 4min,因为海波在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 同,所以海波在 AB 段吸收的热量小于 BC 段吸收的热量。 4海波在第 6min 熔化结束,在第 12min 才开始凝固,所以第 10min 海波为液态。 (3)5分析图象可知液态海波在凝固的过程中温度不变。 28 .小枫同学做了“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 实验时,用“水浴法加热”,试管里装有适量的_(选填“冰块”或“碎冰”) ,这样做的 目的是_;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如图乙图象,由图象_段可以推知冰是晶体;图甲 中还有

    26、实验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此时的温度为_; (2) 试管中的冰完全熔化后,若持续加热得到图象中的 DE 段,DE 段对应的温度叫做水的 _,这段时间内图甲试管中的水_(选填“能”或“不能”)沸腾; 14 (3) 结合两次实验图象可知:冰的熔化过程和水的沸腾过程具有的共同特点是_。 【答案】碎冰 使冰受热均匀,并且温度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 BC 2 沸点 不 能 继续吸热,温度不变 【解析】 【分析】 【详解】 (1)1234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时, 用“水浴法加热”, 且试管里装有适量的碎冰, 在加热过程中,碎冰受热均匀;并且温度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晶体熔化过程温

    27、度不变,故对应 BC 段;温度计分度值为 1,且为零下,故读数为2。 (2)56DE 段对应温度为 98,此时烧杯中的水已经沸腾,烧杯和试管中的水温相同,故 DE 段对应的温度叫做水的沸点;由于烧杯内的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试管内的水虽达到 沸点,但不能继续吸热,所以不能沸腾。 (3)7冰的熔化过程和水的沸腾过程具有的共同特点为:继续吸热,温度不变。 29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如表是某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图乙是根据数据画出的 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时间 0 1 2 3 4 5 6 7 温度 90 92 94 96 98 100 100 100 (1)根据上述信息判断,实验中

    28、水的沸点为_; (2)水的沸腾是一种剧烈的_现象,形成的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变大,这个过程中气 泡受到水的压强越来越_; (3)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图象,可以很直观地看出一个物理量随另一个物理量的变化情况, 15 这种方法除了在此实验中使用以外,还在_实验中用到(写出一个即可) 。 【答案】100 汽化 小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解析】 【分析】 【详解】 (1)1由表格或图像信息可知,水加热到 100后开始沸腾,温度保持不变,故实验中水 的沸点为 100。 (2)23水的沸腾是发生在水表面和内部的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时气泡上升过程中 不断变大,这是因为气泡深度变小,受到水的压强变小的缘故。 (

    29、3)4除了在此实验中使用了绘制图像的方法以外,在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时也使用了此 方法,通过物体运动的路程-时间图像来分析物体运动特点。 30 .(1)学习小组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某种晶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 实验中将试管放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热,这样做是为了_; 从温度升高到 60开始,每隔 1min 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根据记录的数据得到如图 乙所示的图像, 则该晶体的熔点是_。 在第 6min 时此物质处于_ (选填“固态”“液 态”或“固液共存态”) 。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 完成器材组装后,小明发现只能在光屏的边缘

    30、看到一小部分烛焰的像(如图乙) ,产生这 16 一现象的原因是_; 在进一步调整后,小明移动蜡烛和光屏,当处于图丙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恰好能得到 清晰的像(因考察需要,图中未给出像) 。根据这一成像特点,人们可以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_(选填“照相机”、“放大镜”或“投影仪”) 。 【答案】使物质受热均匀 80 固液共存态 10.0 凸透镜中心、烛焰中心和光屏中心没有在 同一高度 照相机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实验中将试管放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热,采用了水浴法给试管内物质加热,这样 做的好处是可以使物质受热均匀。 23晶体在熔化时不变的温度即为该晶体的熔点,如图乙可知该晶体的熔点是

    31、80,熔 化从第 3min 开始到第 7min 结束,在第 6min 时此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2) 4如图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 光屏上的光点是 凸透镜的焦点,光心到焦点的距离叫凸透镜的焦距,焦距是 20.0cm-10.0cm=10.0cm 5发现只能在光屏的边缘看到一小部分烛焰的像,可能是凸透镜中心、烛焰中心和光屏 中心没有在同一高度。 6由图丙可知,物距是 50.0cm-20.0cm=30.0cm 物距大于 2 倍焦距,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应用此原理制成的。 31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对水进行加热,探究水沸腾时的特点。 (1)烧杯中热水最初的

    32、水温如图所示,此时水的温度是_; (2)在水温升高到 90后,每隔 1min 观察 1 次温度计的示数,记录在表中,直至水沸腾, 17 获得实验数据如下表请你在图坐标系中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_)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温度/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3)物理老师建议在烧杯口加盖一片硬纸片,这样做是为了_; (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在交流时,发现各自测出的水的沸点都没有达到 100,出现这 种情况的原因为:_(写出一条) 。 【答案】68 缩短加热时间 见解析 【解析】 【分析】 【详解】 (1)1由图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

    33、1,温度计的示数是 68,此时水的温度是 68。 ( 2 ) 2 根 据 表 格 中 的 数 据 , 描 点 并 用 平 滑 的 曲 线 连 接 起 来 。 图 象 如 下 : (3)3实验中为了缩短加热时间,在烧杯口加盖一片硬纸片。 (4)4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低,水的沸点低,所以可能当时的气压低于 1 标准大气 压。还有可能是温度计不准确或读数时有误差等。 32 .小明用如图 A 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他将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分别 装入相同的烧杯内,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用秒表记录加热时间,并用温度计测量液体吸 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值,实验结束后,他绘制了液体温度随时间变

    34、化图像,如图 B 所示。 18 (1) 小明实验探究时, 装入烧杯中的甲、 乙两种液体必须是相同的_ (选填“质量”或“体 积”) 。 (2)分析图 B 可知,温度变化相同时,_液体需要吸收的热量更多,_液体 比热容大,_液体更适合作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液。 (3)电加热器工作时,利用了电流的_效应。 【答案】质量 乙 乙 乙 热 【解析】 【分析】 【详解】 (1) 1要研究两种液体的吸热本领, 应控制两个烧杯中所装的甲、 乙两种液体的初温相同、 质量相等。 (2)234分析图 B 可知,温度变化相同时,乙加热时间长,吸热多,所以比热容大,比 热容越大相等质量升高相同温度能吸收的热越多,故乙液体

    35、更适合作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液。 (3)5电加热器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内能,利用了电流的热效应。 33 .在比较水和煤油比热容大小的实验中,小明取了两只相同的烧杯,且在烧杯里分别装入 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水和煤油。他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热得快”给它们加热,并记录得到了下 表中的实验数据,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加 热 时 间/min 0 1 2 3 4 5 6 7 水 的 温 度/ 20 22 24 26 28 30 32 34 煤 油 的 温度/ 20 24 28 32 36 40 44 48 19 (1)两种液体相比较,温度升高比较快的是_; (2)它们在相同时间内升温不同的原因是它们的_不同。 (3)图

    36、是小明跟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线,其中_表示的是水吸热升温情况。 (4)小明给水和煤油加热,选用两个同样的“热得快”的目的是什么?_。 【答案】煤油 比热容 B 使水和煤油在相同的时间内,吸热相同 【解析】 【分析】 (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温度变化的快慢; (2)由于水的比热容大于煤油的比热容,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煤油升高 的温度高; (3)选同样的加热时间,水和煤油吸热相同,根据温度变化的多少判断,温度变化多的是煤 油,温度变化少的是水; (4)实验中用两只相同的烧杯和两个同样的“热得快”目的是在相同的时间内供给水和煤油相 同的热量,使水和煤油在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 【详

    37、解】 (1)1由表中数据可知,加热相同的时间,煤油温度升高的快; (2)2它们在相同时间内升温不同的原因是水的比热容大于煤油的比热容; (3)3选同样的加热时间(水和煤油吸热相同) ,如时间 t=3min,温度变化 tAtB,所以 B 表示的是水吸热升温情况; (4)4实验中两个同样的“热得快”加热,目的是使水和煤油在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 34 .生物质颗粒是利用农林废弃物为原材料,经过粉碎、混合、挤压、烘干等工艺,制成各 种成型的可直接燃烧的一种新型清洁燃料。 它的密度可达 0.8-1.4g/cm3, 热值为 1.68107J/kg。 燃烧一吨无烟煤可以产生 8.5kg 的二氧化硫,

    38、生物质颗粒燃料中不含硫,燃烧时不产生二氧 化硫,因而可以减少对大气的污染以及酸雨的产生。 (水的比热容为 4.2103 J/(kg ),无烟 煤的热值为 3.36107J/kg)求: (1)完全燃烧 1 吨生物质颗粒可以释放的热量; (2)现需把 1104kg 水烧开,如果用生物质颗粒代替无烟煤可以减少排放二氧化硫的质量 是多少(水的初温为 20,不考虑热量的散失) 。 20 【答案】 (1)1.681010J; (2)0.85kg 【解析】 【分析】 【详解】 (1)完全燃烧 1 吨生物质颗粒可以释放的热量 (2)把 1104kg 水烧开需要吸收的热量 不考虑热量的散失,烧水用无烟煤的质量

    39、可以减少排放二氧化硫的质量 答: (1)完全燃烧 1 吨生物质颗粒可以释放的热量是 1.681010J; (2)可以减少排放二氧化硫的质量是 0.85kg。 35 .下面是老师课堂上所做的四个实验,关于这四个实验的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是( ) 21 A甲图实验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B乙图实验说明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大 C丙图实验说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D丁图实验说明短路的小灯泡会被烧坏 【答案】B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说明水分子和玻璃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故 A 错 误; B图乙中,活塞对筒内空气做功,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说 明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大,故 B 正确; C两根玻璃棒带相同的电荷,放在一起会相互排斥,说明同种电荷相互相斥,故 C 正确; D把导线接到用电器的两端,用电器短路,不会发光,小灯泡不会被烧坏,故 D 错误。 故选 BC。


    注意事项

    本文(2021年山东省中考物理一模试题分类汇编:热学(含答案解析))为本站会员(花好****3)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