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北省沧州市河北省沧州市 2021-2022 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司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人生几何(多少)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断绝) 少无适俗韵(气质,情致) 羁鸟恋旧林(束缚) B契阔谈讌(通“宴”) 悠悠我心(悠闲) 方宅十余亩(四周围绕) 榆柳荫后檐(遮蔽) C烟涛微茫信难求(实在) 枉用相存(问候,探望) 暖暖远人村(迷蒙隐约的样子) 但为君故(只是) D山不厌高(厌恶) 绕树三匝(周,围) 周公吐哺(食物) 须行即骑访名山(等待)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嘉宾 渌水荡漾 剡溪
2、樊笼 鸡鸣桑树颠 B列缺 丘峦崩摧 石扉 澹澹 栗深林兮惊层颠 C墟里 青冥浩荡 呦呦 魂悸 榆柳阴后檐 D訇然 何时可辍 霹雳 灜洲 脚著谢公屐 3下列加点字活用类型与例句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例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A孔子师郯子 B是故圣益圣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D上食埃土 下饮黄泉 4下列加点字古今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 D其贤不及孔子 5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君子生非异也 C或师焉,或不焉 D君子不齿 6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其
3、闻道也固先乎吾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不拘于时 7下列句中的“而”字,与例句中的“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A吾尝终日而思矣 B蟹六跪而二螯 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8对下列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格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来万事东流水。(比喻)B秦时明月汉时关(互文) C无丝竹之乱耳(比喻)D天台四万八千丈。(夸张) 9下列对联,不是评价曹操的一项是( ) A豪气万古观沧海,漫漫长路短歌行。B少时聪慧心计深,一心扶汉思报国。 C青山绕郭宣龙卧,翠柏参天有鹤来。D功首罪魁非两人,遗臭流芳本
4、一身。 10下列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句读,句末的停顿叫“句”,句子中间需要稍稍停顿的地方叫“读”。古代的文章是没有标点的,所以 要学习句读。 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汉乐府子衿,原是一首姑娘思念情人的诗,曹操用来表达自己对贤 才的渴求。 C六艺经传,是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儒家经书。 D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是唐代形成的新诗体,严格讲究格律,分为绝句、律诗、排律三种。讲究平仄 和押韵。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三、文言文阅读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苏秦者,东周雒阳人也。东事师于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出游数岁,大
5、困而归。兄弟嫂妹妻妾窃皆 笑之,曰: “周人之俗治产当力工商逐什二以为务今子释本而事口舌困不亦宜乎!”苏秦闻之而惭,自伤, 乃闭室不出,出鬼谷子阴符遍观之,期年,曰:“此可以说当世之君矣。”求说周显王,显王左右素 习知苏秦,皆少之。弗信。 乃西至秦,说惠王曰:“秦四塞之国,被山带渭,东有关河,西有汉中,南有巴蜀,北有代马,此天 府也。以秦士民之众,兵法之教,可以吞天下,称帝而治。”秦王曰:“毛羽未成,不可以高;文理未明, 不可以并兼。”方诛商鞅,疾辩士,弗用。乃东之赵。赵肃侯令其弟成为相,号奉阳君。奉阳君弗说之。 去游燕,说燕文侯,于是资苏秦车马金帛以至赵。而奉阳君已死,即因说赵肃侯。赵王曰:
6、“寡人年 少,立国日浅,未尝得闻社稷之长计也。今上客有意存天下,安诸侯,寡人敬以国从。”乃饰车百乘,黄 金千镒,白璧百双,锦绣千匹,以约诸侯。于是说韩宣王,又说魏襄王,东说齐宣王,西南说楚威王,于 是六国从合而并力焉。苏秦为从约长,并相六国。 北报赵王,乃行过雒阳,苏秦之昆弟妻嫂侧目不敢仰视,俯伏侍取食。苏秦笑谓其嫂曰:“何前锯而 后恭也?”嫂委蛇蒲服,以面掩地而谢曰:“见季子位高金多也。”苏秦喟然叹曰“此一人之身,富贵则 亲威畏惧之,贫贱则轻易之,况众人乎!且使我有洛阳负郭田二项,吾岂能佩六国相印乎!”于是散千金 以赐宗族朋友。 苏秦既约六国从亲,归赵,赵肃侯封为武安君,乃投从约书于秦。秦兵
7、不敢窥函谷关十五年。 1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逐仕二以为务/今子释本而事/口舌困/不亦宜乎 B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逐什二以为务/今子释本而事口舌/困/不亦宜乎 C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逐什二/以为务/今子释本而事/口舌困/不亦宜乎 D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逐什二/以为务/今子释本而事口舌/困不亦宜乎 1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辩士是指以辩才出众之士,比如春秋时期的晏子、战国时期的邹忌,专门为君王出谋划策,以卓越 的辩才为国家的内政外交作出贡献。 B春秋末齐景公置左、右相,相为官名始于此,
8、后来相成为齐国卿大夫的世袭官职。以后其他诸侯国也有 设置,或称“相国”,或称“相邦”,或称“相”。 C合纵与连横是古代的外交政策,合纵是苏秦提倡的,连横是张仪提倡的。合纵策略对秦国有利,连横策 略则对六国有利。 D“昆弟”意思与“昆仲”相同,指兄和弟;也可以比喻两人关系亲密友好,还可以指同辈的人。文中指 苏秦的兄弟。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秦在受到家人的嘲笑后,知耻后勇,闭门不出,满一年后,认为自己已经可以游说各国君主了。 B苏秦极有辩才,善于游说。他师从鬼谷子,后来在赵肃侯的支持下,带着各种贵重物品成功游说诸侯, 并最终成为六国的国相。 C苏秦先后游说
9、秦、赵、燕等国,都未获支持,但他锲而不舍,最终成功地游说了赵肃侯。 D苏秦从兄弟、妻嫂等亲人在他穷困潦倒时和后来风光时的变化中,感受到了世态炎凉,感慨万分。 1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寡人年少,立国日浅,未尝得闻社稷之长计也。 此一人之身,富贵则亲戚畏惧之,贫贱则轻易之,况众人乎! 20兄弟嫂妹笑话苏秦的原因是什么? 四、古代诗歌阅读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苏秀道中 (南宋)曾几 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
10、,何况田间望岁心! (注)苏秀道中:从苏州到秀州(令浙江嘉兴)的路上。诗人时为浙西提刑。 21下列对这首宋诗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从夜感霖雨突降写起,人们盼望久已的甘霖突然降下,仿佛将诗人的心田也滋润得复苏了。 B颔联写对雨的感受。运用了视觉、触觉相结合的手法,通过屋漏床湿、溪流岸深表现出雨大的特点 。 C颈联“千里稻花应秀色”,真实地展现了千里平野,喝足水的稻子一派青绿,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 诗人久旱逢甘霖,秋天将以苏的欣喜之情。 D尾联用了衬托手法,写无田者尚且欣舞,况有田者乎,将喜渲染到极致,进一步表现诗人与农民同喜悦 之心。 22有人评价,“喜”
11、字涵盖全文,又最能体现作者形象。请用一句话概括诗人形象,并结合全诗分析作 者“喜”从何来。 五、情景默写五、情景默写 2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高自己的句子是“_, _”。 2归园田居中,陶潜自比为鸟,误落尘网三十年时,慨叹“_, _”。 3 韩愈在师说中用“_,_”这组对偶句指出士大夫 之族不愿互相学习的借口。 4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_,_”。 5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直接表现李白蔑视权贵不卑不屈的诗句是:“_, _?” 六、语言表达六、语言表达 24下面是某中学学生会向各班级班长所发通知的正文,请阅读并
12、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为了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加同学们的国学素养,校学生会定于 4 月 18 日下午 4 点,在报告厅 举办“走近孔子”读书交流会。届时在孔子研究领域享有极高盛誉的孙荣教授将莅临指导,并向各班奉送 其最新研究著作。请各班班委拨冗推荐两名发言的同学,并告知他们一定务必按时出席。 (1) 在不改变语意的前提下, 为了表达简明, 文中必须删掉两个词语, 分别是_和_ (2)文中四处用语不恰当,请找出来并修改。 将_改为_ 将_改为_ 将_改为_ 将_改为_ 25近日,“中国教育:从传统文化寻找突围之道”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国学新青年”成为此次论坛 上的热门话题,请根据以下调
13、查信息图提炼“国学新青年”的三大特征。要求:语言简明,不超过 50 字。 (图 2 注)词云图中,字号越大,表示该词出现的频率越高,关注度就越高。 七、材料作文七、材料作文 26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管仲(春秋)首在管子八观说:“国奢则用费,用费则民贫。”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引用过这句 话,并提出了“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要求。中国人“舌尖上的浪费”一年高达 2000 亿元,与 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国还有一亿多农村扶贫对象、几千万城市贫困人 请结合上述材料内容,谈谈你的感受,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参考答
14、案参考答案 1C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句意:不是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绝”解释为“断绝”错误,正确 的解释应为:横渡。 B “悠悠我心”,句意:是我深深的牵挂。 “悠悠”解释为“悠闲”错误,正确的解释应为:长久的样子, 形容思虑连绵不断。“方宅十余亩”,句意:绕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方”解释为“四周围绕”错误, 正确的解释应为:方圆。 D“山不厌高”,句意:山不嫌其高。“厌”解释为“厌恶”错误,正确的解释应为:满足。 故选 C。 2A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 B.“栗深林兮惊层颠”的
15、“颠“”应写作“巅”。 C.“榆柳阴后檐”的“阴”应写作“荫”。 D.“何时可辍”的“辍”应写作“掇”。 故选 A。 3D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 例句中“日”是名词作状语,每日、每天之意。 A“师”,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B“圣”,形容词作名词 圣明的人; C“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泳; D“上”,名词作状语,向上。 故选 D。 4D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众人:古义,一般人。今义,很多人。 B.所以:古义,用来的。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C.爪牙: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坏人的帮凶。 D.不及:古义今
16、义均为“比不上”。 故选 D。 5D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通假字现象的理解能力。 A.受:通“授”,传授。 B.生:通“性”,天性,资质。 C.不:通“否”,指不从师学习。 D.没有通假字。 故选 D。 6B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例句是状语后置句,“乎”相当于介词“于”,在此译为“比”,正常语序为:其闻道也固乎(于)吾先。 A宾语前置句,“之”,提宾标志词,正常语序为:不知句读,不解惑。 B状语后置句,“于”,介词,正常语序为:冰,水为之,而于水寒。 C定语后置句,“之”为标志词,正常语序为:蚓无利之爪牙,强之筋骨。 D被动句,“于”,
17、介词,表被动。 故选 B。 7C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例句“非利足也,而致千里”中的“而”是连词,表转折。 A“吾尝终日而思矣”中的“而”,连词,表修饰。 B“蟹六跪而二螯”中的“而”,连词,表并列。 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中的“而”,连词,表转折,却,但是。 D“锲而舍之,朽木不折”中的“而”,连词,表假设,如果。 可见,例句与 C 项中的“而”都作连词,表转折,但是。 故选 C。 8C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C.“比喻”错,句中“ 丝竹”为借代修辞,代指音乐。 故选 C。 9C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对联的
18、内容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A“豪气万古观沧海,漫漫长路短歌行”中的观沧海短歌行是曹操的诗歌,所以,该联写的是曹 操。 B“少时聪慧心计深,一心扶汉思报国”中的“扶汉报国”指的是曹操。 C“青山绕郭宜龙卧,翠柏参天有鹤来”评语的是诸葛亮,“卧龙”乃诸葛亮自指。 D“功首罪魁非两人,遗臭流芳本一身”中“功罪一身”的评判指向曹操。 故选 C。 10B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汉乐府子衿”解错误,正确的理解应为:“青青子衿,悠我心” 出处诗经郑风子衿。 故选 B。 16B 17C 18C 19我年轻,即位时间短,不曾听到过(使)国家长治久安
19、的策略。 同样是我这个人,(如果)富贵了,内外亲属就敬畏我,(如果)贫贱了,(它们)就轻视我。何况一 般人呢! 20(1)苏秦出游很多年,大受困顿而回。 (2)人们都治理产业做工商这类根本之事,苏秦却放弃根本,做以口舌为劳的事情。 【分析】 16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治产业”“力工商”结构相同,应分别在“业”“商”后断句,排除 A 项: “事口舌”是完整的动宾结构,中间不能断开,排除 C 项; “逐什二”是“务”的具体内容,不能断开;“不亦宜乎”是固定结构结构,“困”是其主语,为了强调 可以在主语后停顿,排除 D 项。 句子大意:周国人的习俗,人们都治理产业,努力从事工商,追求那
20、十分之二的盈利为事业。如今您丢掉 本行而去干耍嘴皮子的事,穷困潦倒,不也应该嘛! 故选 B。 17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C“合纵策略对秦国有利,连横策略则对六国有利”错误,合纵是苏秦游说六国诸侯联合拒秦的联盟,对 六国有利:连横主要指秦国联络齐国的连横活动,目的是为了破坏五国间的合纵,以便孤立各国,各个击 破,连横策略则对秦国有利。 故选 C。 18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筛选重要信息的能力。 C“苏秦先后游说秦、赵、蒸等国,都未获支持”说法错误。从原文看,苏秦到燕国后,燕文侯“资苏秦 车马金扁以至赵”,说明苏秦在燕国是受到燕国的支持重新出使赵国的:赵国“乃
21、饰车百乘,黄金千镒, 白璧百双,铺绣干匹,以约诸侯”,说明赵王也是很认可苏秦的。 故选 C。 19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第(1)句得分点为:“立国”,即位;“日浅”,时间短;“社稷”,国家;“长计”,长治久安的策略。 第(2)句得分点为:“此一人之身”,“同样是我这个人”或“我这样一个人”;“亲戚”,指包括父母 兄弟在内的内外亲属;“轻易”,轻视、小看;“之”,第一人称代词,我;“众人”,一般人、普通人。 20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相关内容的能力。 (1)根据“出游数岁,大困而归”分析概括:苏秦出游很多年,大受困顿而回。这是兄弟嫂妹笑话苏秦的 原因之一。 (2)根据
22、“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逐什二以为务。今子释本而事口舌,困,不亦宜乎”分析概括: 人们都治理产业做工商这类根本之事,苏秦却放弃根本,做以口舌为劳的事情。这是兄弟嫂妹笑话苏秦的 原因之二。 参考译文: 苏秦,是东周雒阳人。他曾向东到齐国拜师求学,在鬼谷子先生门下学习。外出游历多年,弄得穷困 潦倒,狼狈地回到家里。兄嫂、弟妹、妻妾都私下讥笑他,说:“周国人的习俗,人们都治理产业,努力 从事工商, 追求那十分之二的盈利为事业。 如今您丢掉本行而去干耍嘴皮子的事, 穷困潦倒, 不也应该嘛! ” 苏秦听了这些话,暗自惭愧、伤感,就闭门不出,拿出鬼谷子的阴符全部阅读了一遍,下了一整年的 功夫,说:“就
23、凭这些足可以游说当代的国君了。”他求见并游说周显王,可是显王周围的臣子一向了解 苏秦的为人,都瞧不起他。因而周显王也不信任他。 子是,他向西到了秦国,游说惠王说: “秦是个四面山关险固的国家,为群山所环抱,渭水如带横流, 东有关河,西有汉中,南有巴蜀,北有代马,这真是个险要、肥沃、丰饶的天然府库啊。凭着秦国众多的 百姓,训练有素的士兵,足以用来吞并天下,建立帝业而统治四方。”秦惠王说:“鸟儿的羽毛还没长丰 满,不可能凌空飞翔;国家的政教还没有正轨,不可能兼并天下。”秦国刚刚处死商鞅,痛恨游说的人, 因而不任用苏秦。于是,他向东到了赵国。赵肃侯让自己的弟弟赵成出任国相,封号叫奉阳君。奉阳君不 喜
24、欢苏秦。 苏秦又去燕国游说,劝燕文候,于是就赞助苏秦车马钱财到赵国。奉阳君已经死了,就趁机劝赵肃侯。 赵王说:“我还年轻,即位时间又短,不曾听到过使国家长治久安的策略。如今您有意使天下得以生存, 使各诸侯国得以安定,我愿诚恳地倾国相从。”于是装饰车子一百辆,载上黄金一千,白璧一百双,绸缎 一千匹,用来游说各诸侯国加盟。于是苏秦游说了韩宣王,又游说了魏襄王,到东边游说齐宣王,到西南 方游说楚威王,于是六国合纵成功,同心协力。苏秦当了合纵联盟的盟长,并且担任了六国的国相。 苏秦北上向赵王复命,途中经过洛阳,苏秦的兄弟、妻子、嫂子斜着眼不敢抬头看他,都俯伏在地上, 非常恭敬地服侍他用饭。苏秦笑着对嫂
25、子说:“你以前为什么对我那么傲慢,现在却对我这么恭顺呢?” 他的嫂子赶紧伏俯在地上,弯曲着身子,匍匐到他面前,脸贴着地面请罪说:“因为我看到小叔您地位显 贵,钱财多啊。”苏秦感慨地叹息说:“同样是我这个人,富贵了,内外亲属就敬畏我,贫贱时,就轻视 我。何况一般人呢!假使我当初在洛阳近郊有二顷良田,如今,我难道还佩戴得上六个国家的相印吗?” 当时他就散发了千金,赏赐给亲戚朋友。 苏秦约定六国联盟之后,回到赵国,赵肃侯封他为武安君,于是,苏秦把合纵盟约送交秦国。从此秦 国不敢窥伺函谷关以外的国家,长达十五年之久。 21C 22表现了一位不以小我为念,关心国计民生的诗人形象。 “喜”字是全诗的中心,
26、诗人发觉凉冷,知久旱雨落之喜,是一喜;看到溪流涨水,感雨水之大,是二喜; 设想稻花秀色、桐叶佳音,觉雨之及时,是三喜;百姓收成有了保证,愿与民同乐,是四喜。 【解析】 21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 C 项,“颈联千里稻花应秀色,真实地展现了千里平野”理解错误。“千里稻花应秀色”用了虚写, 想象千里稻花应是一派青绿,生机勃勃,抒发了诗人久旱逢甘霖,秋天将以苏的欣喜之情。 2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 谀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默
27、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以下词语的书写:己、知(通假字)、羁、渊、谀、繁、鬓、摧。 24“极高”和“一定”(或“务必”);“增加”改为“提高”;“奉送”改为“赠送”;“拨冗”改 为“抽空”;“出席”改为“参加”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运用之准确、简明、得体的能力。 (1)“盛誉”意为极高的荣誉,已经包含程度副词“极高”的意思,语义重复,应删掉“极高”。 “务必”就是“一定要”的意思,其前不必再加“一定”。 (2)“增加”与“素养”搭配不当,应改为“提高”。 “奉送”是敬辞,此处用给孙教授研究著作,不合适,应改为“赠送”。 “拨冗”是客套话,“推开繁忙事务,抽出时间”的意思。此处是学生会向各班班长发的通知,地位平 等,不宜使用客套用语。 “出席”是指在会议中拥有发言、表决等能够影响会议结果的权力,此处不合语境,其它同学是观众, 应该为“参加”。 25(1)以 80、90 后男青年为主;(2)既关注传统文化又关注现代文化;(3)从儒释道三家获取人生 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