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21年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期中检测试卷(含答案)

    • 资源ID:196110       资源大小:2.47M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1年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期中检测试卷(含答案)

    1、期中检测试卷期中检测试卷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2021 湖北宜昌高二期末)读“我国部分防护林分布示意图”,完成 12 题。 1图中防护林提供的主要服务是( ) A供给服务 B调节服务 C文化服务 D支撑服务 2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的主要生态作用是( )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 C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D净化空气、吸烟除尘 答案 1.B 2.A 解析 第 1 题,图中“三北”防护林的主要作用是防风固沙,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的主要作用 是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沿海防护林的主要作用是保持水土、抵御风暴潮。它们提供的主要 服务是调节服务

    2、。第 2 题,长江中上游地区地势起伏大,加上处于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集 中,易引发水土流失。因此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的主要生态作用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2021 山东济南高二期末)2018 年, 中国与柬埔寨最大水电合作项目桑河二级水电站 竣工发电。该项目大坝全长 6 500 米,是亚洲第一长坝。为满足鱼类洄游需求,减轻工程对 河流生态的影响,相关公司主动修建了鱼道工程(见下图)。据此完成 34 题。 3鱼道内设置不同间距的石坎,其目的是( ) 设置人类过河通道 减缓水速 增加水深 截水捕鱼 A B C D 4鱼道工程反映出人们改造自然时重视的自然环境服务是( ) A供给服务 B调节服务 C文

    3、化服务 D支撑服务 答案 3.B 4.D 解析 第 3 题,修建鱼道是为了满足鱼类洄游的需求,错误;石坎可以减缓水速,利于 鱼类洄游,正确;石坎可以起到拦水、蓄水的作用,增加水深,有利于鱼类洄游,正确。 选 B。第 4 题,修建鱼道是为了满足鱼类洄游的需求,利于鱼类繁衍,保护了生物多样性。 这反映出人们改造自然时重视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D 项正确。 2019 年 12 月 8 日,在舟山大渔山岛北部海域,岱山 4 号海上风电场 220 千伏海底电缆 顺利完工。据此完成 56 题。 5根据自然资源的自然属性,风能资源属于( ) A可再生资源 B非可再生资源 C气候资源 D矿产资源 6与西北地区的

    4、风电开发相比,海上风电开发的有利条件是( ) 建设成本较低 海面可利用面积广阔 建设难度较小 距离主要用电市场近 A B C D 答案 5.C 6.D 解析 第 5 题,风属于气候和天气现象,风能资源属于气候资源, C 正确、D 错误。风能资 源也属于可再生资源,但可再生资源不属于按自然资源的自然属性的分类,排除 A、B。第 6 题,与西北地区的风电开发相比,海上风电场建在海上,施工条件更差,建设难度更大,建 设技术要求更高,建设成本更高,错误。图中显示,海上风电设备建设在广阔的近海海 域,海面可利用面积广阔,符合题意。与西北地区的风电开发相比,海上风电开发距离东 部主要用电市场近,符合题意。

    5、故选 D。 读“我国某地开荒引起的恶性循环示意图”,回答 79 题。 7图中显示,扩大耕地的主要目的是( ) A保护土地资源 B保护生态环境 C提高粮食总量 D提高粮食单产 8我国黄土高原地区扩大耕地面积的合理方式是( ) A开垦草场 B毁林开荒 C陡坡开荒 D缓坡修梯田 9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盲目扩大耕地的直接后果是( ) A水土流失 B土地盐渍化 C土地沙漠化 D气候变暖 答案 7.C 8.D 9.C 解析 第 7 题,从图中看,粮食不足是扩大耕地面积的直接原因,故扩大耕地的主要目的是 提高粮食总量,C 正确。第 8 题,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地表土质疏松,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水 土流失严重, 开垦草

    6、场、 毁林开荒和陡坡开荒会引起水土流失; 较合理的方式是缓坡修梯田, 不仅可以增加粮食产量,还可以防治水土流失,D 正确。第 9 题,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 盲目扩大耕地的直接后果是土地沙漠化,C 正确;水土流失一般出现在降水集中且多暴雨的 地区,土地盐渍化是因为不合理灌溉引起的;气候变暖是因为毁林和矿物燃料的大量使用, 温室气体排放增多引起的。 (2020 山东省枣庄市期末)碳排放是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的简称,碳排放结构与产业结构密 切相关。下图反映了 20102018 年江苏省碳排放数量和结构变化。读图完成 1011 题。 10关于 20102018 年江苏省碳排放数量和结构变化的叙述,正确的

    7、有( ) 第一产业碳排放量所占比重下降 第二产业碳排放量所占比重持续上升 第三产业碳 排放量总体呈下降趋势 碳排放总量不断增大 A B C D 11为减少碳排放总量,江苏省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积极发展绿色交通 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向青海省购买碳排放权 限制第二产业的 发展 A B C D 答案 10.D 11.A 解析 第 10 题,读图可知,第一产业碳排放量增加很少,但碳排放总量增加很多,因此第一 产业的碳排放所占比重下降,正确。第二产业碳排放总量总体上升,但所占比例在 2016 年有所下降,错误。第三产业碳排放总量呈上升趋势,错误。20102018 年,江苏碳排 放总量不断增大,正确。

    8、故选 D。第 11 题,积极发展绿色交通可以减少碳排放总量,正 确。 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减少火电比例, 增加清洁能源和新能源比例, 可以减少碳排放总量, 正确。向青海省购买碳排放权,并不能减少江苏的碳排放总量,错误。第二产业为国民 经济的基础,限制第二产业的发展会影响经济的发展,错误。故选 A。 目前我国钢铁年产量 6.6 亿吨,市场需求 4.7 亿吨。下图为“19902008 年我国钢铁工 业原料对外依存度统计图”。据此完成 1213 题。 12针对我国钢铁原料对外依存度的变化,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 A扩大铁矿石进口量,拓展进口渠道 B加大投资,鼓励国内低品位矿开采 C建立矿石储备机制

    9、与储备基地 D技术革新,提高铁矿石的利用率 13针对上述问题,我国优化钢铁产业布局应( ) A提高产业集中度 B建设沿海钢铁基地 C推进城市钢厂搬迁 D到海外投资建厂 答案 12.A 13.B 解析 第 12 题,从图中可以看出,19902008 年我国钢铁原料对外依存度越来越大,而扩 大铁矿石进口量, 拓展进口渠道会使我国钢铁原料对外依存度继续加大, 所以该措施不合理, 故选 A。第 13 题,我国钢铁工业对外依存度大,需要进口大量的铁矿石,所以钢铁工业应布 局在对外交通便捷的沿海港口,故选 B。 舟山国家石油储备基地位于岙山岛(面积 5.4 km2),其石油储备主要来源于中东、拉美和 俄罗

    10、斯。下图为“岙山岛位置图”。据此完成 1415 题。 14按自然属性分,岙山岛储备的资源属于( ) A生物资源 B后天性资源 C矿产资源 D非可再生资源 15岙山建设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基地的有利条件是( ) A周边地区原油产量大 B靠近深水良港,海运便利 C建设用地多,地价低 D地理位置隐秘,安全性高 答案 14.C 15.B 解析 第 14 题,舟山国家石油储备基地位于岙山岛,按自然属性分,岙山岛储备的石油资源 属于矿产资源,C 对。第 15 题,该地石油储备主要来源于中东、拉美和俄罗斯,通过海运方 式运输。岙山建设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基地的有利条件是靠近深水良港,海运便利,B 对。以 进口石油为

    11、主,周边地区原油产量小,A 错。岛屿面积较小,建设用地少,C 错。地理位置 位于沿海,安全性差,D 错。 目前,浙江三门核电站、辽宁红沿河核电站、广东阳江核电站和山东红石顶核电站等工 程全面展开。读图,回答 1617 题。 16我国在图示区域建核电站的主要原因或目的是( ) A经济发达,科技领先,建站优势明显 B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 C人口稠密,交通便利,建站优势明显 D解决矿产资源贫乏的问题 17能源安全是我国目前一个紧迫而重大的问题。下列措施能保证我国能源安全的有( ) 参与国际能源开发,实现能源进口多元化 加大能源战略储备,减少对进口能源的依赖 全面禁止采挖煤炭,使用新能源替代煤炭资源

    12、 倡导绿色消费,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A B C D 答案 16.B 17.C 解析 第 16 题, 图中核电站都分布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 东部沿海地区人口稠密、 经济发达, 能源需求量大,而常规能源短缺,能源供应紧张,因此核电站建设的目的是缓解当地能源供 应紧张的状况,B 正确。故选 B。第 17 题,能源安全是我国目前的一个紧迫而重大的问题, 为保证我国能源安全,措施主要从开源、节流两个方面分析。参与国际能源开发,实现能源 进口多元化;加大能源战略储备,减少对进口能源的依赖;倡导绿色消费,提高能源使用效 率,正确。而全面禁止采挖煤炭不符合现实,排除。故选 C。 中国已有 5 000 万亩耕地因

    13、污染严重而无法耕种,随着污染的加剧,18 亿亩耕地红线面 临失守的窘境。 中国是人口大国, 坚守 18 亿亩耕地红线是保证大部分粮食自足的基础。 读表, 完成 1820 题。 我国 19882008 年耕地变化表(单位:亿亩) 年份 (年) 1988 198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面积 19.45 19.38 19.24 19.14 18.89 18.51 18.37 18.31 18.27 18.26 18.25 18.上表所示,我国耕地( ) A利用率低 B面积减少仍在加速 C人均面积不断提高 D面积减少速度趋缓 19下

    14、列现象的发生对耕地造成直接危害的是( ) 全球变暖 水土流失 沙尘暴 厄尔尼诺现象 A B C D 20“18 亿亩红线”不仅要保证粮食的数量,更要保证粮食的质量。从生产角度看,保证粮 食质量的主要原因是我国( ) A转基因粮食生产量大 B高度机械化导致生态破坏 C工农业发展导致土壤污染 D生产规模大,质量意识差 答案 18.D 19.C 20.C 解析 第 18 题,根据表格信息可知,我国耕地面积在逐年下降,但下降幅度在减缓。第 19 题,对耕地直接的影响就是肥力下降,而肥力下降的主要方式就是水土流失、荒漠化、盐碱 化、 土壤板结等; 沙尘暴能够掩埋耕地, 吹走表层土壤并使沙尘落在农田上,

    15、破坏土壤结构。 第 20 题,根据题意“保证粮食质量”可知,从生产过程来看就是不要受到污染,而粮食生产 受到污染的最直接原因就是工农业生产中对土壤的污染。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 提升耕地质量, 突出粮食优势产区,持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是保障粮食供给的基础原则。2019 年,华中农 业大学研究人员完成对湖北省所有县区土地利用状况的综合调查,对粮食安全保障功能进行 了等级划分(下图)。据此完成 2122 题。 21湖北省粮食安全保障功能等级划分的首要依据是( ) A气候资源 B耕地条件 C灌溉水源 D人口密度 22鄂东地区农业生产条件优越,但粮食保障功

    16、能较二十年前大幅降低,主要原因是( ) A长江黄金水道地位下降 B农业受灾面积增多 C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提高 D农业科技水平落后 答案 21.B 22.C 解析 第 21 题,读图可知,图中平原地区耕地面积大,粮食安全保障功能高,山区耕地面积 小,粮食安全保障功能低,所以湖北省粮食安全保障功能等级划分的首要依据是耕地条件,B 正确。第 22 题,鄂东地区农业生产条件优越,但粮食保障功能较二十年前大幅降低,主要原 因是鄂东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迅速提高, 占用耕地, 导致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 C 正确。 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是中国引以为豪的“超级工程”。大桥连接香港 大屿山、澳门半

    17、岛和广东省珠海市,全长 50 千米,其中海底隧道长约 7 千米。海底隧道两端 各建了一个人工岛,为减少大自然或人为的影响,两个人工岛周围排放了石墩形成陡坡,坡 面延伸至海面下,海面下坡度减小形成浅滩。完成 2325 题。 23人工岛周围堤岸修筑成陡坡的主要目的是( ) A减弱海浪侵蚀 B避免船只撞击 C防止海水倒灌 D减小隧口风速 24人工岛附近设置浅滩的主要目的是( ) A减弱海浪大小 B避免船只撞击 C利于生物栖息 D防止潮涌深入 25港珠澳大桥建成后( ) A使各城市职能完善并趋同 B加快沿途地区的经济发展 C促进区域经济政策一体化 D为产业转移提供更多便利 答案 23.A 24.B 2

    18、5.D 解析 第 23 题,港珠澳大桥两个人工岛之间是海底隧道,作为大桥与隧道的连接口,周围堤 岸设置成陡坡属于隔离设置,缓坡会促进海浪的叠加而加大破坏力度,而陡坡能最大限度减 少海浪活动的影响及破坏。 故选 A。 第 24 题, 人工岛附近水下设置的浅滩, 不可能减弱海浪, 大部分情况下反而会助推加大浪高;设置浅滩,不是为了利于生物栖息;浅滩未高于海面, 无法防止潮涌深入;作为设置于航道上的“超级工程”,浅滩主要用于避免航运船只的碰撞 干扰。故选 B。第 25 题,交通运输的发展会促进区域的城市职能完善和分工协作,但不会造 成趋同;作为跨海大桥,沿途为岛屿和海洋,并非产业活动的主要区域;交通

    19、会促进区域经 济一体化, 而非政策一体化; 港珠澳三地存在社会经济的差异, 为寻求最佳区位的产业转移,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为其提供便利。故选 D。 二、综合题(共 50 分) 26(2020 浙江温州选考适应性测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 分) 材料一 近 70 年来,长江中下游湖泊面积萎缩严重,绝大多数湖泊失去了与长江的连通。图 1 为我国部分区域略图。 材料二 自 2020 年 1 月开始, 我国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 禁止长江流域天然鱼类资源的生 产性捕捞,引导渔民退捕转产。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区域之一,包括上海、 江苏、浙江和安徽等四省(市)全域。下表为 2018

    20、年长三角地区淡水渔业产值统计表。 省(市) 捕捞产值(亿元) 养殖产值(亿元) 捕捞/养殖 安徽 69.5 421.6 0.16 江苏 130.2 1 055.0 0.12 上海 0.5 26.6 0.02 浙江 26.2 228.2 0.11 材料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耕地集约水平不断提升。图 2 为各因素对 该区域耕地集约水平影响强度的变化统计图。 (1)分析湖泊变化对长江流域天然鱼类资源的不利影响。(3 分) (2)在长江十年禁渔背景下,长三角地区引导渔民退捕转产所面临的困难较小,分析其原因。 (3 分) (3)气候因素对长江中下游地区耕地集约水平的影响强度呈下降趋势,

    21、从农业区位变化角度分 析其原因。(4 分) 答案 (1)栖息地缩小;湖泊水污染加剧,栖息地被污染;鱼类洄游受阻;饵料(营养物质)交 换减少。 (2)淡水捕捞占比较小(水产养殖比重大);经济发展速度快(城镇化推进速度快,第二、第三产 业发展快),渔民转业容易;属于长江流域的面积小(渔业对长江依赖性弱)。 (3)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交通发展、 信息流通加快); 耕地减少, 农业生产资料(设备、 资金、 化肥、农药)投入增加;市场影响加强(市场扩大),经济效益提高;气候变化小。 解析 (1)湖泊变化对长江流域天然鱼类资源的不利影响主要从湖泊面积缩小对鱼类产卵、洄 游、水体污染等角度分析。(2)长三

    22、角地区引导渔民退捕转产所面临的困难较小的原因主要结 合图表材料进行分析。(3)气候因素对长江中下游地区耕地集约水平的影响强度呈下降趋势, 主要与农业区位因素变化有关,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气候(热量、光照、降水)等对农 业的影响减弱。同时由于农业生产资料投入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气候因素对农业 生产的影响。由于经济效益的提高,市场影响增大,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对于不利于农业生 产的气候条件进行改造。 27(2021 江苏扬州期中)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 分) 耕地撂荒是指在耕地利用过程中,生产经营者由于主观原因放弃耕种而造成的耕地处于 闲置或未充分利用的状态。 通过对 201

    23、6 年重庆东南部的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和武隆区以及 重庆东北部的巫山县等 3 个县区的 12 个比较典型的村庄调查发现, 劳动力外出务工较多, 耕 地撂荒情况严重。 巫山县、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和武隆区地处四川盆地东部, 都是以丘陵、 山地为主,喀斯特地貌发育,生态脆弱,土地利用效率普遍偏低。下图分别为巫山县、酉阳 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和武隆区分布示意图和四川盆地东部地貌景观图。 (1)从耕地资源的角度分析三县区耕地撂荒的原因。(6 分) (2)说明三县区耕地撂荒产生的影响。(4 分) (3)为缓解三县区的耕地撂荒现象,请你为当地政府提出合理化建议。(4 分) 答案 (1)耕地破碎,各地块分布较

    24、远,交通不便;耕地地块面积小,难以实现机械化操作; 以丘陵、山地为主,耕地坡度大,不利于耕作;多喀斯特地貌,耕地土壤肥力低。(任答三点 即可) (2)有利影响:耕地撂荒可减少对植被的破坏,恢复当地的生物多样性;有利于当地的水土保 持,减少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有利于改善当地的气候;减轻石漠化的现象。 不利影响:农 作物播种面积减少,粮食产量降低。 (3)探索丘陵山区特色农业发展模式,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如生态农业、生态 旅游等;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在给予合理经济补偿情况下,由集体收回土地承包经营权; 开 展土地整理、道路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任答两点即可) 解析 (1

    25、)根据材料分析,三县区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说明耕地资源坡度大,地形崎岖, 不利于耕种;喀斯特地貌发育,说明土壤肥力低,耕地破碎;地块之间距离远,交通不便; 从图中可看出,耕地面积狭小,不利于机械化种植等。(2)说明三县区耕地撂荒产生的影响, 可从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两个方面展开。有利影响方面,植被破坏减少有利于涵养水源,保 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减轻自然灾害;有利于改善当地的气候;增加当地生物的多样性; 减轻石漠化的现象。不利影响方面,会减少农作物播种面积,降低粮食产量。(3)根据材料并 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回答即可。探索丘陵山区特色农业发展模式,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发展特 色农业,如生态农业、生态

    26、旅游等;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在给予合理经济补偿情况下,由集 体收回土地承包经营权; 开展土地整理、道路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 分) 材料一 “一带一路”沿线的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国石油资源储量丰富,是中国海外石油 进口的主要源地。20102015 年哈萨克斯坦、蒙古、俄罗斯三国对中国的石油进口保障度分 别为 3.39%、0.22%、9.19%;三国对中国的石油出口依赖度分别为 13.39%、 88.24%、6.83%。 蒙古与上述国家相比,经济相对落后,工业基础薄弱。 材料二 下图为亚洲部分国家位置示意图。 (1)分析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对中国的

    27、石油进口保障度高的原因。(3 分) (2)分析蒙古对中国的石油出口依赖度高的原因及蒙古发展石油加工业的不利条件。(6 分) (3)结合蒙古对中国的石油出口依赖度特征,为蒙古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性建议。(3 分) 答案 (1)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石油资源较蒙古更丰富;中俄、中哈油气管道开通,管道运输 运量大、连续性好,方便石油输出;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与中国政治、经济合作关系密切。 (2)原因:蒙古只有中、俄两个邻国,而俄罗斯石油资源丰富,是石油主要出口国,不需要进 口蒙古石油资源;中国是蒙古石油出口最主要的市场;蒙古经济落后,对石油加工利用能力 较弱。 不利条件:蒙古经济落后,石油加工业基础薄弱

    28、;资金不足,石油加工技术落后;国内对石 油需求量少,市场狭小。 (3)加强管道等石油输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同中国的睦邻友好关系,与中国建立长期合作机 制;加强国内以石油为原料的工业的发展,促进石油的综合利用,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和经济效益。 解析 (1)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两国均是石油生产大国,石油资源丰富,且与中国在政治、经 济等方面有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中俄、中哈油气管道的建设也使两国向中国出口石油运输 极为方便,故对中国的石油出口保障度较高。(2)蒙古是一个内陆国,只有中国和俄罗斯两个 邻国,而俄罗斯石油资源丰富,是石油主要出口国,中国是世界石油进口大国,故蒙古的石 油出口只能选择中国

    29、作为主要市场,并且蒙古国内经济比较落后,以农牧业为主,对石油的 需求量较少,这样就导致其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度极高。蒙古是一个内陆国,长期以来一直以 畜牧业和采矿业等为主,经济落后,工业基础薄弱,故其发展石油加工业资金不足、技术落 后,且由于国内经济落后,对石油产品需求量较小,市场较小。(3)由于蒙古对中国石油的出 口依赖度极高, 所以一方面, 要同中国保持良好的经贸合作关系, 建设通畅的石油出口通道, 从而保证对中国石油的稳定出口,获得石油外汇,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要不断 发展本国经济,加强对石油的综合利用,从而减轻对中国出口石油的依赖。 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 分)

    30、荷兰国土总面积 4 万多 km2,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是世界著名的“低地之国”和“风 车之国”。沿海有 1 800 多 km2的海坝和岸堤,海岸线长 1 075 km。13 世纪以来共围垦 7 100 多 km2的土地,如今荷兰国土的 18%是人工填海造出来的。 荷兰须德海分为外须德海和内须德海两部分。沿岸为荷兰重要的鲜切花出口生产区和海 洋渔业生产区, 但风暴潮多发, 1931 年荷兰建设海堤将内须德海与外须德海隔开, 大堤长 32.5 km,堤顶平均宽度 90 m,设有 4 车道高速公路,堤间设有 5 座 5 孔泄水闸,600 t 和 200 t 船闸各一座。内须德海变为艾瑟尔湖,通过排咸

    31、纳淡,使内湖逐渐变成淡水湖。21 世纪,荷 兰启动退耕还海、退滩还水计划。下图示意荷兰的位置和范围。 (1)分析荷兰进行围海造地的有利自然条件。(4 分) (2)分析须德海海堤建成后对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6 分) (3)分析荷兰围海造地对沿海海洋生物的不利影响。(4 分) 答案 (1)海岸线长且曲折, 多海湾(围海工程量较小); 地势低平, 沿海多浅滩(水浅, 坡度小); 海底出露速度快,利于围海造陆;位于河流入海口,泥沙较多,造地成本低;内须德海出口 小,便于修建防潮海堤,有效地阻止海水涌入;盛行西风,风力较大,可利用风车排水。 (2)建堤排水后新增了大量工农业用地;海堤建成后,可有

    32、效地减少风暴潮灾害;海堤改善了 农田灌溉和排水条件,并可防止土地盐碱化;湖水淡化,可提供淡水,促进了工农业和养殖 业的发展;海堤完善了区域内的陆地交通网络,大大缩短了荷兰西南部和北部的交通联系; 利用垦区水网,可发展旅游。 (3)沿海湿地面积减少, 影响海洋生物的繁殖, 挤压海洋生物的生存空间; 入海营养物质减少, 影响浮游生物的生长,填海造陆使人类活动增多,入海污染物增多,污染加重,严重影响海 洋生物的生存条件;影响鱼类洄游、栖息环境、产卵环境,导致海洋生物多样性明显减少。 解析 (1)围海造地的自然条件可从地形、海岸线、气候、水文、泥沙来源等方面分析。 (2)由材料中可看出该地多风暴潮,海堤建成后,可有效地减少风暴潮灾害;建堤排水后新增 了大量工农业用地;湖水淡化,可提供淡水,促进了工农业和养殖业的发展;海堤改善了农 田灌溉和排水条件,并可防止土地盐碱化;海堤完善了区域内的陆地交通网络,大大缩短了 荷兰西南部和北部的交通联系;利用垦区水网,可发展旅游。(3)围海造地使沿海湿地面积减 少,影响海洋生物的繁殖,挤压海洋生物的生存空间;入海营养物质减少,影响浮游生物的 生长,填海造陆使人类活动增多,入海污染物增多,污染加重,严重影响海洋生物的生存条 件;影响鱼类洄游、栖息环境、产卵环境,导致海洋生物多样性明显减少。


    注意事项

    本文(2021年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期中检测试卷(含答案))为本站会员(小**)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