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物质及其变化 (时间:75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5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 1 我国科技创新成果斐然, 屠呦呦因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分子式为 C15H22O5)获得诺贝尔奖。 按物质的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青蒿素属于( ) A有机物 B单质 C氧化物 D盐 答案 A 解析 依据青蒿素分子式 C15H22O5可知,青蒿素含有 C、H、O 元素,不是单质和氧化物,也 不是盐,属于有机物。 2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 A醋酸溶液 B蔗糖溶液 CH2SO4溶液 D豆浆 答案 D 解
2、析 醋酸溶液、 蔗糖溶液、 硫酸溶液都是溶液分散系, 无丁达尔效应, 豆浆属于胶体分散系, 光线通过时出现光亮的通路,有丁达尔效应。 3下列反应属于离子反应的是( ) A实验室用锌与稀硫酸制取氢气 B高温下碳酸钙的分解 C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DN2和 H2反应生成 NH3 答案 A 解析 A实验室用锌与稀硫酸制取氢气,有氢离子参加反应,属于离子反应,故 A 正确; B.固体煅烧碳酸钙生成生石灰,没有离子参加反应,故 B 错误;C.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为气体之 间的反应,不存在离子,不属于离子反应,故 C 错误;D.N2和 H2反应生成 NH3,没有离子参 加反应,故 D 错误。 4下列不属于氧化还原
3、反应的是( ) ACl2Cl BSO2SO2 3 CI I 2 DCuOCu 答案 B 解析 ACl2Cl 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 不选;B.SO 2SO2 3元素化合价 没有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B 选;C.I I 2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 不 选;D.CuOCu 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 不选。 5物质的分类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化学工作者经常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 研究。近年来发现,在金星的大气层中存在三氧化二碳(C2O3)。下列物质与它属于同类的是 ( ) A石墨、氧气 BH2O、N2O4 CH2SO4、HClO DNaCl、N
4、a2CO3 答案 B 解析 三氧化二碳属于氧化物,B 中 H2O、N2O4均属于氧化物,B 项正确。 6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Mg2 、SO2 4、OH BNa 、NO 3、Cl CK 、H、CO2 2 DNH 4、Ca2 、CO2 3 答案 B 解析 Mg2 与 OH结合生成 Mg(OH) 2沉淀;H 与 CO2 3反应生成 CO2气体;Ca2 与 CO2 3结合 生成 CaCO3沉淀。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为 Na 失电子能力强,所以其还原性强 B因为 Al 失电子数目多,所以其还原性强 CCa2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DFe2 只有氧化性 答案 A 解析
5、Na 易失去电子,说明 Na 的还原性强,故 A 正确;还原性的强弱与失电子数目的多少 无关,故 B 错误;Ca2 中 Ca 元素的化合价为最高价态,只具有氧化性,没有还原性,故 C 错 误;Fe2 中 Fe 元素的化合价为中间价态,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故 D 错误。 8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过氧化钠投入水中:Na2O22H2O=O22OH 2Na B氯气通入石灰乳中制漂白粉:Cl22OH =ClClOH 2O C在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少量苛性钠溶液:Ca2 HCO 3OH =CaCO 3H2O D食醋除水垢:CaCO32H =Ca2CO 2H2O 答案 C 解析 方程式 Na
6、2O22H2O=O22OH 2Na,H 原子不守恒,A 项错误;将氯气通入 石灰乳中制得漂白粉,石灰乳不拆成离子,离子方程式:Ca(OH)2Cl2=Cl ClOH 2O Ca2 ,B 项错误;在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少量苛性钠溶液,则 Ca2与 HCO 3都过量,由 OH 的量确定 Ca2 与 HCO 3的用量, C 项正确; 食醋除水垢为醋酸和碳酸钙的反应, 离子方程式为: CaCO32CH3COOH=Ca2 2CH 3COO CO2H2O,D 项错误。 9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Fe(OH)3胶体和 FeCl3溶液的外观相同,所以要用丁达尔效应进行区分 B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
7、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 1100 nm 之间 C用激光笔照射 NaCl 溶液和 Fe(OH)3胶体时,产生的现象不相同 D用放大镜无法观察到溶液中的溶质粒子,也无法观察到胶体粒子 答案 A 解析 Fe(OH)3胶体为红褐色,FeCl3溶液为棕黄色,外观不相同,可直接区分,A 项错误;胶 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 1100 nm 之间,B 项正确;胶体具有丁达 尔效应,而溶液没有,故用激光笔照射 NaCl 溶液和 Fe(OH)3胶体时,产生的现象不相同,C 项正确;胶体粒子和溶液中的溶质粒子都很小,用放大镜无法观察到,D 项正确。 10重金属离子有毒性。实验室有甲、乙两种
8、废液,均有一定毒性。甲废液经化验呈碱性主 要有毒离子为 Ba2 ,若将甲、乙两废液按一定比例混合,毒性明显降低。乙废液中可能含有 的离子是( ) ACu2 和 SO2 4 BCu2 和 Cl CK 和 SO2 4 DAg 和 NO 3 答案 A 解析 甲废液中主要毒性物质可看作是 Ba(OH)2,乙废液有一定毒性且与甲废液按一定比例混 合后毒性明显降低,可推知乙废液中的重金属离子可与甲中的 OH 结合形成沉淀,同时乙中 含有能沉淀甲中 Ba2 的 SO2 4或 CO2 3,A 正确。 11氢化钠(NaH)可在野外用作生氢剂,有关的化学反应原理为 NaHH2O=NaOHH2。 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
9、法中正确的是( ) ANaH 中 H 的化合价为1 BH2O 是氧化剂,其中的氧元素被还原 CNaH 是还原剂,得到电子 D转移 1 个电子时生成 1 个 H2 答案 D 解析 A金属元素无负价态,因此 NaH 中 Na 元素的化合价为1 价,则 NaH 中 H 的化合 价为1,故 A 错误;B.反应过程中 NaH 中 H 元素化合价升高而被氧化,H2O 中 H 元素部分 降低而还原,故 B 错误;C.反应中,NaH 中 H 的化合价由1 价升高为 0 价,则 NaH 是还原 剂,失去电子,故 C 错误;D.该反应中每生成 1 个 H2时转移 1 个电子,故 D 正确。 12某溶液中只含有 N
10、a 、Al3、Cl、SO2 4四种离子,已知前三种离子的个数比为 321, 则溶液中 Al3 和 SO2 4的个数比为( ) A12 B14 C34 D32 答案 A 解析 设溶液中 Cl 的个数为 a,Na、Al3、Cl的个数比为 321,则 Na的个数为 3a, Al3 的个数为 2a;设溶液中 SO2 4的个数为 b,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即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 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相等,得 3a2a3ab2,即 ab14,则溶液中 Al3 和 SO2 4的个数比为 12。 13离子方程式 BaCO32H =CO 2H2OBa2 中的 H不能代表的物质是( ) HCl H2SO4 H
11、NO3 NaHSO4 CH3COOH A B C D 答案 C 解析 CH3COOH 是弱酸,不能拆写,不能代表 H ;BaCO 3与 H2SO4、NaHSO4溶液反应时 会生成 BaSO4沉淀,故、也不符合题目要求。 14被称为万能还原剂的 NaBH4(NaBH4中 H 为1 价)能溶于水并和水发生反应:NaBH4 2H2O=NaBO24H2,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NaBH4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NaBH4是还原剂,H2O 是氧化剂 C硼元素被氧化,氢元素被还原 D被氧化的元素与被还原的元素质量之比为 12 答案 B 解析 NaBH4中氢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故 NaBH4是还
12、原剂,水中氢元素化合价降低,水是氧 化剂,故 A 错误、B 正确;NaBH4中硼元素化合价不变,故 C 错误;NaBH4中的氢元素化合 价升高,被氧化,水中的氢元素被还原,氧化剂和还原剂中氢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数值相同,被 氧化的元素与被还原的元素质量之比为 11,故 D 错误。 15下列各组的两种物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 A氢氧化钠与硫酸;氢氧化钾与醋酸 BBaCl2溶液与 Na2SO4溶液;Ba(OH)2溶液与 CuSO4溶液 C氢氧化钠与硝酸;氢氧化钡与盐酸 DNa2CO3溶液与硝酸溶液;NaHCO3溶液与硝酸溶液 答案 C 解析 A项, 前者离子方程式为H OH
13、=H 2O, 后者离子方程式为CH3COOHOH =H 2O CH3COO ,二者不能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故错误;B 项,前者离子方程式为 Ba2 SO2 4=BaSO4, 后者离子方程式为 2OH Cu2Ba2SO2 4=BaSO4Cu(OH)2, 二 者不能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故错误;C 项,氢氧化钠与硝酸、氢氧化钡与盐酸反应的实 质都是 OH 与 H反应生成水,离子方程式都是 HOH=H 2O,故正确;D 项,前者离子 方程式为 2H CO2 3=H2OCO2,后者离子方程式为 H HCO 3=H2OCO2,二者 不能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故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5
14、小题,共 55 分) 16(11 分)已知反应: SO3H2O=H2SO4 3NO2H2O=2HNO3NO 2F22H2O=4HFO2 2Na 2H2O=2NaOHH2 Na2O2HCl=2NaClH2O Al2O32NaOH=2NaAlO2H2O (1)上述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_(填序号, 下同)。 H2O 被氧化的是_, H2O 被还原的是_, 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但其中的H2O既不被氧化又不被还原的是_。 (2)用双线桥法表示反应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_。 (3)用单线桥法表示反应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_。 (4)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 答案 (1) (2) (3) (4)
15、2Na2H2O=2Na 2OHH 2 解析 (1)反应中无元素化合价的改变,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 H2O 中 O 元素 被氧化为 O2时,H2O 作还原剂;反应中 H2O 中 H 元素被还原为 H2时,H2O 作氧化剂;反 应中仅 N 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因此 N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H2O 既不是氧化剂又 不是还原剂。 17(11 分)如图所示为一“铁链”图案,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图案上分别写了 H2、CO2、 Na2O、NaCl、FeCl3五种物质,图中相连的两种物质均可归属为一类,相交部分 A、B、C、D 为其相应的分类依据代号。 (1)将分类依据代号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
16、 )两种物质都不是电解质 ( )两种物质都是钠的化合物 ( )两种物质都是氧化物 ( )两种物质都是盐 (2)用洁净的烧杯取少量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烧杯中逐滴加入图中某物质的饱和溶液,继 续煮沸可制得一种红褐色胶体。 该物质的化学式为_。 证明有胶体生成的实验原理是_。 向该胶体中逐滴加入稀盐酸,会发生一系列变化: a先产生红褐色沉淀,原因是_。 b随后红褐色沉淀溶解,此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 答案 (1)A C B D (2)FeCl3 丁达尔效应 a.Fe(OH)3胶体发生聚沉产生 Fe(OH)3 沉淀 bFe(OH)33H =Fe33H 2O 解析 (1)H2和 CO2都不是电
17、解质, CO2和 Na2O 都是氧化物, Na2O 和 NaCl 都是钠的化合物, NaCl 和 FeCl3都是盐。(2)将饱和 FeCl3溶液加入煮沸的蒸馏水中,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可 制得 Fe(OH)3胶体。证明有胶体生成的实验原理是丁达尔效应。胶体遇可溶性电解质会发生聚 沉。 18(11 分)某同学称取一定质量的 MgCl2固体配成溶液,在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然 后向此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 NaOH 溶液(如图甲所示)。滴加过程中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 NaOH 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溶解 MgCl2固体所用的玻璃仪器有_(填字母)。 A天平 B烧杯
18、 C漏斗 D玻璃棒 (2)OA 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3)AB 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4) 在B点 对 应 的 溶 液 中 滴 加AgNO3溶 液 , 观 察 到 的 现 象 是 _,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答案 (1)BD (2)H OH=H 2O (3)Mg2 2OH=Mg(OH) 2 (4)有白色沉淀生成 Ag Cl=AgCl 解析 乙图中 OA 段表明 OH 先与 H反应,H反应完全后,OH与 Mg2反应,AB 段为 OH 与 Mg2的反应,B 点时 Mg2沉淀完全,对应的溶液为 NaCl 溶液,加入 AgNO 3溶液发生反 应 Ag Cl=AgCl,现象为有白色沉淀生成
19、。 19(11 分)(1)已知实验室制备氧气可以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实现,其发生的反应为 2KMnO4= K2MnO4MnO2O2,其中被氧化的元素是_(填元素符号),还原产物 是_(填化学式)。 (2)查阅资料可知, 铜和浓 H2SO4共热, 发生反应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个数之比为_,其中 H2SO4在反应中表现_。 (3)请配平下列反应方程式: _K2Cr2O7 _HCl = _KCl _CrCl3 _Cl2 _H2O, 若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的 HCl 个数为 12, 则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_。 答案 (1)O K2MnO4、MnO
20、2 (2)11 氧化性、酸性 (3)1 14 2 2 3 7 12 解析 (1)反应中 Mn 元素化合价由7 分别降低为6、 4, KMnO4为氧化剂, K2MnO4、 MnO2 为还原产物, O 元素化合价升高, 被氧化。 (2)反应中 Cu 为还原剂, H2SO4为氧化剂, 2 个 H2SO4 中只有 1 个作氧化剂, 则氧化剂与还原剂的个数之比为 11, H2SO4在反应中表现氧化性和酸 性。(3)根据逆向配平法先确定 CrCl3和 Cl2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 2、3,然后根据原子守恒确定 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配平后的反应方程式为 K2Cr2O714HCl= 2KCl2CrCl33Cl2
21、 7H2O;若反应中有 14 个 HCl 参加反应,则有 6 个 HCl 被氧化,此时失去的电子数是 6,所 以若发生氧化反应的 HCl 个数为 12 时,转移的电子数是 12。 20(11 分)有一包白色固体粉末,其中可能含有 NaCl、Ba(NO3)2、CuSO4、Na2CO3中的一种 或几种,现做以下实验: 取少量白色固体粉末于烧杯中,加水搅拌,有白色不溶物生成,过滤,滤液无色透明。 取的白色不溶物少量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固体完全溶解,并有无色气泡产生。 取所得的滤液 2 mL 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稀硫酸,有白色沉淀产生。 另取得到的无色透明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足量 AgNO3溶液
22、,产生白色沉淀。 根据上述实验事实,回答下列问题: (1)原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写化学式,下同),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 _。 (2)写出各步变化的离子方程式。 _; _; _; _。 答案 (1)Ba(NO3)2、Na2CO3、NaCl CuSO4 (2)Ba2 CO2 3 =BaCO3 BaCO32H =Ba2 H 2OCO2 Ba2 SO2 4 =BaSO4 Ag Cl=AgCl 解析 取少量白色固体粉末于烧杯中, 加水搅拌, 有白色不溶物生成, 说明一定含有 Ba(NO3)2、 Na2CO3,二者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过滤,滤液无色透明,说明一定不含有 CuSO4; 向的白色不
23、溶物中加入足量稀硝酸, 固体完全溶解, 并有无色气泡产生, 证明是碳酸钡沉淀; 取少量的滤液,滴入稀硫酸,有白色沉淀产生,生成的是硫酸钡沉淀,说明滤液中含有 Ba2 ,则一定不含 CO2 3;另取中过滤后的溶液加入足量 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 沉淀一定是氯化银沉淀,说明一定含有 NaCl。 (1)根据以上分析,原白色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Ba(NO3)2、Na2CO3、NaCl,一定不含 的物质是 CuSO4。 (2)步骤中Ba(NO3)2和Na2CO3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 离子方程式是Ba2 CO2 3=BaCO3; 步骤中碳酸钡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钡、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BaCO32H =Ba2 CO 2H2O; 步骤中Ba2 和SO2 4反应生成BaSO4沉淀, 离子方程式为Ba2 SO2 4 =BaSO4;步骤中 Ag 和 Cl反应生成 AgCl 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gCl =Ag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