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6.2.2化学反应的限度 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学考练(含答案)

    • 资源ID:196961       资源大小:158.26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6.2.2化学反应的限度 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学考练(含答案)

    1、第第 2 2 课时课时 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反应的限度 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学 考 练 1对于可逆反应 2SO2O2 催化剂 加热 2SO3,在混合气体中充入一定量的 18O2,足 够长的时间后,18O 原子( ) A只存在于 O2中 B只存在于 O2和 SO3中 C只存在于 O2和 SO2中 D存在于 SO2、O2和 SO3中 解析 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加入 18O2 后,它与 SO2反应生成 SO3,因此 SO3中会 有 18O 原子,含有18O 原子的 SO3 会部分分解为 SO2和 O2,18O 原子可能进入 O2中,也可能进入 SO2中,因此最后 SO2、O2和 SO3

    2、中都会有 18O 原子。 答案 D 2在一定条件下,向某容器中充入 N2和 H2合成 NH3,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开始反应时,正反应速率最大,逆反应速率为零 B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最后减小为零 C随着反应的进行,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最后保持恒定 D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最后与逆反应速率相等且都保持恒 定 解析 随着反应的进行, 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 一段时间后, 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但此时反应并没有停止,只不过 v(正)v(逆)0,故 B 项错误。 答案 B 3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限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可逆反应达到的平衡状态,就是这个反应在该条件下不再

    3、反应 B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C平衡状态是一种静止的状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已经不再改变 D化学反应的限度不可以通过改变条件而改变 解析 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达到最大 转化率, 这就是这个反应在该条件下所能达到的限度, 不是不再反应, 仍在进行, A 项错误; 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平衡状态时, 正、 逆反应速率相等, B 项正确; 化学平衡状态是一种动态平衡,一旦条件改变,平衡就可能被破坏,化学反应的 限度也就可能随之改变,C、D 两项错误。 答案 B 4假设某化学反应的反应过程如图所示,观察分析,符合图中变化的化学反应 为(

    4、) AA23B22AB3 B2AB2B22AB3 C2A2B5B2=4AB3 D2AB2B2=2AB3 解析 由图可知反应物用 AB2、B2表示,生成物用 AB3表示,反应后反应物与 生成物共存,说明反应不能进行到底,为可逆反应,结合反应前后原子守恒可知 反应方程式为 2AB2B22AB3。 答案 B 5下列哪种说法可以证明反应 N23H22NH3达到平衡状态( ) A1 个 NN 键形成的同时,有 3 个 HH 键形成 B1 个 NN 键断裂的同时,有 3 个 HH 键断裂 C1 个 NN 键断裂的同时,有 6 个 NH 键断裂 D1 个 NN 键断裂的同时,有 6 个 NH 键形成 解析

    5、对于同一种物质, 断裂化学键的物质的量与形成化学键的物质的量相等时, 反应即达平衡。 1个NN键断裂的同时, 应该有3个HH键形成或者6个NH 键断裂才能生成 1 个 NN 键。而不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只要有 1 个 NN 键 断裂,肯定会有 3 个 HH 键断裂、有 6 个 NH 键形成。 答案 C 6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X(g)3Y(g)2Z(g),若 X、Y、Z 的起始浓度分别 为 0.1 mol/L、0.3 mol/L 和 0.2 mol/L,则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不可能是( ) AX 为 0.2 mol/L BY 为 0.1 mol/L CZ 为 0.3 mol/L DZ 为 0.1

    6、 mol/L 时,Y 为 0.45 mol/L 解析 若将 0.2 mol/L 的 Z 完全转化为 X 和 Y。此时,X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2 mol/L,而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故 X 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小于 0.2 mol/L。 答案 A 7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3SiCl4(g)2N2(g)6H2(g) 高温 Si3N4(s)12HCl(g)能表示上述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v逆(N2)3v正(H2) Bv正(HCl)4v正(SiCl4) C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Dc(N2)c(H2)c(HCl)136 解析 v逆(N2)和 v正(H2)表示不同的反应方向, 且速率

    7、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则表明反应处于平衡状态,A 错误。v正(HCl)和 v正(SiCl4)表示同一反应方向,无 论是否平衡,均成立,B 错误。由于生成物中 Si3N4为固体,正反应为气体质量 减少的反应,当气体的密度不变时,表明反应处于平衡状态,C 正确。浓度关系 与平衡与否无关,D 项错误。 答案 C 8如下图,向 A、B 中均充入 1 mol X、1 mol Y,起始时 A、B 的体积相等都等 于 a L。在相同温度、压强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关闭活塞 K,使两容器中各 自发生下述反应:X(g)Y(g)2Z(g)W(g) HvA BA 容器中 X 的转化率为 80% C平衡时的压强:

    8、pBpA D平衡时向 A 容器中充入与反应无关的气体 M,能减慢 A 容器内化学反应的 速率 解析 对于 X(g)Y(g)2Z(g)W(g)来说,正反应是气体物质的量增大的反 应,A、B 容器分别在恒压、恒容下建立平衡。平衡之前,由于 B 的气体压强增 大,根据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可知,每个时刻的反应速率 B 都将大于 A 容器,即反应速率:vBvA,A 正确;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容时,压强 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达平衡后,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是初始时物质的量的 1.4 倍, 即 1.42 mol2.8 mol, 即增加了 0.8 mol,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可知, X(g)Y(g

    9、)2Z(g)W(g) n 1 1 0.8 mol 0.8 mol 即达平衡后,X 反应掉 0.8 mol,A 容器中 X 的转化率为 80%,B 正确;从反应 开始至达到平衡,反应体系的压强 BA,C 错误;由于 A 是恒压条件下进行反 应,平衡时向 A 容器中充入与反应无关的气体 M,使体系的压强增大,则容器 的容积扩大,使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化学反应速率减慢, D 正确。 答案 C 9.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 SO2和 NO2,一定条件下使反应 SO2(g) NO2(g)SO3(g)NO(g)达到平衡, 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如下所示。 由图可得出正确的结论是(

    10、) A反应在 c 点达到平衡状态 B反应物浓度:a 点小于 b 点 C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t1t2时,SO2的转化率:ab 段小于 bc 段 解析 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各物质的浓度不再改变, 其实质是正反应速率等于 逆反应速率,c 点对应的正反应速率显然还在改变,故一定未达平衡,A 错误; a 到 b 时正反应速率增加,反应物浓度随时间不断减小,B 错误;从 a 到 c 正反 应速率增大,之后正反应速率减小,说明反应刚开始时温度升高对正反应速率的 影响大于浓度减小对正反应速率的影响,说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即反应物的总 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C 错误;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

    11、越快,消耗的 二氧化硫就越多,则 SO2的转化率将逐渐增大,D 正确。 答案 D 10在某一容积为 5 L 的密闭容器内,加入 0.2 mol 的 CO 和 0.2 mol 的 H2O,在 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高温加热,发生如下反应:CO(g)H2O(g)CO2(g) H2(g),反应中 CO2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 (1)根据图中数据,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CO 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反 应达平衡时,c(H2)_。 (2)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的依据是_(填序号)。 CO 减少的速率和 CO2减少的速率相等 CO、H2O、CO2、H2的浓度都相等 CO、H2O、CO2、H2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

    12、解析 (1)由图分析 10 min 达到平衡,CO2浓度增加了 0.03 mol/L,则 CO 浓度减 小 0.03 mol/L,所以 v(CO)0.03 mol/L 10 min 0.003 mol/(L min),由于起始时,H2浓 度为 0,所以达到平衡时 c(H2)0.03 mol/L; (2)CO 减少的速率是正反应速率,CO2减小速率是逆反应速率,可作为判断化学 平衡的依据。 答案 (1)0.003 mol/(L min) 0.03 mol L 1 (2) 11.在 2 L 容器中 3 种物质间进行反应,X、Y、Z 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如图。反应在 t 时刻达到平衡,依图所

    13、示: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2)反应起始至 t,Y 的平均反应速率是_。 (3)X 的转化率是_。 (4)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_。 A到达 t 时刻该反应已停止 B在 t 时刻之前 X 的消耗速率大于它的生成速率 C在 t 时刻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 D在 t 时刻达到平衡是因为此时反应物总物质的量与生成物总物质的量相等 解析 (1)由图像知,从 0t,n(X)减小,n(Y)增加,n(Z)增加,可以确定 X 为反 应物, Y、 Z为生成物, 从 0t, n(X)n(Y)n(Z)0.81.20.4231。 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3YZ。 (2)v(Y)c(Y) t n(Y

    14、) Vt 1.2 mol 2 Lt min 0.6 t mol/(L min)。 (3)(X)0.8 2.4100%33.3%。 (4)t 之前,v正v逆;t 时刻为平衡状态,则 v正v逆。 答案 (1)2X3YZ (2)0.6 t mol/(L min) (3)33.3% (4)BC 12 (10分)在2 L密闭容器内, 800 时NO(g)和O2(g)反应生成NO2(g)的体系中, n(NO)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时间/s 0 1 2 3 4 5 n(NO)/mol 0.020 0.010 0.008 0.007 0.007 0.007 (1)上述反应_(填“是”或“不是”)可逆反应,

    15、在第 5 s 时,NO 的转化 率为_。 (2)下图中表示 NO2变化曲线的是_, 用 O2表示从 02 s 内该反应的平均 速率 v_。 (3)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 av(NO2)2v(O2)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v逆(NO)2v正(O2) d容器内密度保持不变 解析 (1)该反应是可逆反应, 5 s 时, NO 转化率为: 0.020 mol0.00 7mol 0.020 mol 100% 65%。 (2)由平衡体系 2NO(g)O2(g)2NO2(g)知, NO2为生成物, 初始状态时, c(NO2) 0,随反应的进行,c(NO2)逐渐增大,当达到平衡时,c(NO2)0

    16、.020 mol 2 L 0.007 mol 2 L 0.006 5 mol/L,故表示 NO2变化曲线的为 b。 v(NO) c(NO) t n(NO) Vt 0.020 mol0.008 mol 2 L2 s 0.003 mol/(L s),则 v(O2)1 2v(NO)0.001 5 mol/(L s)。 (3)a 项中未指明正、逆反应速率,故无法说明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由于该 反应是前后气体体积不相等的反应,当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时,说明该反应已达 到平衡状态,故 b 项正确;c 项中已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故说明该反应已 达到平衡状态;由于气体总质量不变,气体总体积也不变,因此,

    17、无论该反应是 否达到平衡,容器内气体密度总保持不变,故 d 项无法说明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 状态。 答案 (1)是 65% (2)b 0.001 5 mol/(L s) (3)bc 能 力 练 13 .某实验小组对 H2O2的分解做了如下探究: 将质量相同但状态不同的 MnO2 分别加入盛有 15 mL 5%的 H2O2溶液的大试管中,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测试。下表 是该实验小组研究影响 H2O2分解速率的因素时记录的一组数据: MnO2 触摸试管情况 观察结果 反应完成所 需的时间 粉末状 很烫 剧烈反应,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3.5min 块状 微热 反应较慢, 火星红亮但木条未30 min 复燃

    18、 (1)写出大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_, 该反应是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2)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的催化效果与_有关。 .某可逆反应在体积为 5 L 的密闭容器中进行,03 min 内各物质的物质的量 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A、B、C 均为气体)。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_。 (4)反应开始至 2 min 时,B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 (5)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填字母)。 av(A)2v(B)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2v逆(A)v正(B) d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6)在密闭容器里,通入 a mol A(g)、b mol B(g)、c mol

    19、 C(g),发生上述反应,当 改变下列条件时,反应速率会减小的是_(填序号)。 降低温度 加入催化剂 增大容器体积 解析 (1)大试管中的反应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水 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2H2O2= MnO22H 2OO2;试管很烫,说明反应放热。 (2)催化剂的形状不同,催化效果不同,说明催化剂的催化效果和催化剂接触面 积的大小有关。 (3)从图像分析, 在相同时间内, A 减少了 2 mol, B 减少了 1 mol, C 增加了 2 mol, 所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B2C。 (4)2 min 内 B 减少了 1 mol,所以 v(B)1 mol 5 L

    20、2 min0.1 mol L 1 min1。 (5)a.没有说明正、逆反应方向,不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b.压强不变说明反应达 到平衡状态;c.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A 的逆反应速率应该是 B 的正反应速率的 2 倍,表示为 v逆(A)2v正(B),所以错误;d.容器内的密度始终不变。 (6)降温,反应速率减小;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加快;增大容器的体积, 物质的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所以选。 答案 (1)2H2O2= MnO22H 2OO2 放热 (2)催化剂接触面积的大小 (3)2AB2C (4)0.1 mol L 1 min1 (5)b (6) 14 恒温下, 将 a mol N2与 b m

    21、ol H2的混合气体通入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 发生如下反应:N2(g)3H2(g)2NH3(g)。 (1)若反应进行到某时刻 t 时,nt(N2)13 mol,nt(NH3)6 mol,计算 a 的值: _。 (2)反应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的体积为 716.8 L(标况下),其中 NH3的含量(体积 分数)为 25%。计算平衡时 NH3的物质的量:_。 (3)原混合气体与平衡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之比 (写最简整数比,下 同)n(始)n(平)_。 (4)原混合气体中,ab_。 (5)达到平衡时,N2和 H2的转化率之比 (N2)(H2)_。 解析 反应方程式: 错误错误! ! (1)在 t

    22、 时刻生成了 6 mol NH3,消耗了 3 mol N2,所以 a13316。 (2)分析题意知,n(NH3)平 716.8 L 22.4 L mol 125%8 mol。 (3)平衡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 n 平n(N2)平n(H2)平n(NH3)平 716.8 L 22.4 L mol 1 32 mol。 由方程式知 错误错误! ! 起始/mol a b 0 变化/mol 4 12 8 平衡/mol a4 b12 8 分析题意:a4b12832,ab40。 因 a16,故 b24。n(始)n(平)54。 (4)原混合气体中,ab162423。 (5)平衡时,N2的转化率为 4 mol 16 mol100%25%,H2 的转化率为12 mol 24 mol100% 50%,故 (N2)(H2)12。 答案 (1)16 (2)8 mol (3)54 (4)23 (5)12


    注意事项

    本文(6.2.2化学反应的限度 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学考练(含答案))为本站会员(小**)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