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2021 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九年级上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期末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1. 下列事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冰雪融化 B. 铁水铸成铁锅 C. 动植物呼吸 D. 石油分馏 2. 以下实验操作或设计正确的是() A. 收集氢气 B. 闻气味 C. 连接仪器 D. 铁丝燃烧 3. “清波绿林抱重城、锦城花都入画图”。以下做法与此不相符的是() A. 垃圾分类投放并回收处理 B. 燃放烟花爆竹以增添气氛 C. 秸秆回收利用,不露天焚烧 D. 推广使用氢燃料电池公交车 4. 关于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3”的意义,说法不正确的是() 3 3+
2、3 3H 32 3 A. 表示 1 个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 B. 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 C. 表示离子个数的是 D. 表示分子个数的是 5. 下列有关空气和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为78% B.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C. 2、CO、3均为空气污染物 D. 氧气具有可燃性,能用于气焊、气割 6. 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合理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水凝结成冰 温度降低,分子停止运动 B 金刚石不导电、石墨能导电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 气体容易被压缩 被压缩时气体分子变小 D 氧气液化后变为淡蓝色 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A. A B. B C. C
3、D. D 7.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 石墨可用于制铅笔芯 B. 稀有气体用于多种电光源 C.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 灯泡中充氮气以延长使用寿命 8. 如图是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属于不同种元素 B. 属于金属元素 C. 为阴离子、为阳离子 D. 四种微粒均有 3个电子层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用天然气代替煤作燃料可减少酸雨的形成 B. 实验桌上酒精着火,迅速用水冲灭 C. 煤炉上放一壶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D. 电器短路着火,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10. 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横线处的微粒是
4、B. 乙属于氧化物 C. 反应后分子数目增加 D. 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不变 11. 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不正确的是() 序号 物质 鉴别方法 A 二氧化碳和氮气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入两种气体中 B 硬水和软水 取样,分别加入肥皂水 C 空气和氧气 将红热的木炭分别放入两种气体中 D 高锰酸钾和二氧化锰 分别取样加热,伸入带火星木条 A. A B. B C. C D. D 12. 为探究物质燃烧条件,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说明白磷着火点比红磷低 B. 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达到一定温度 C. 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 D. 说明白磷不是可燃物 13. 下列实验
5、设计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A. 探究甲烷的组成 B.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C.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 比较呼出气体和空气中2含量 14. 某密闭容器中有 X、2、2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请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X 2 2 2 反应前的质量/ 14 60 3 0 反应后的质量/ 0 待测 47 18 A. 表中“待测”的值为 9 B. 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C. X 中不含氧元素 D. 生成的2和2的质量比为 47:18 二、填空题二、填空题 15. 根据图文回答问题。 (1)请在 A、B处填入合适的物质的化学式,C、D 处填入粒
6、子类型(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A _ ;B _ ;C _ ;D _ 。 (2)“Si”属于 _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图中的 X 是 _ ,X 与 Y 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为 _ 。 (3)、b管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 _ ,该实验证明水是由 _ 组成。 (4)汽油 _ (填“是”或“不是”)石油加工的产品。乙醇(25)俗称酒精,属于 _ (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其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_ 。 16. 新冠病毒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疫情期间,人们常用 84 消毒液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过氧乙酸(3)等消毒液对环境进行杀菌、消毒。 (1)工业上制备 NaClO
7、的反应原理为2+ 2= + + 2,请推测方框内物质的化学式为 _ 。 (2)过氧乙酸(3)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_ ,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_ (精确到0.1%);1个过氧乙酸分子中共含 _ 个原子。 (3)84消毒液与洁厕灵不能混合使用,其反应原理为: + 2 = + 2 + 2,请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36.5克 HCl 与足量次氯酸钠反应产生氯气的质量为多少? 17. 实验室现有锌、石灰石、高锰酸钾、稀硫酸、稀盐酸及下列仪器: (1)仪器的名称是 _ ;判断仪器是否洗净的标准是 _ 。 (2)若补充一种仪器 _ (填名称),再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一次性制取较多量的二氧化碳,应选择的仪器是
8、_ (填序号),药品是 _ 。 (3)若利用棉花及上述仪器和药品制取氧气,应选择的仪器有 _ (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 (4)如图为某同学设计的制取2的发生装置。 其中, 能“控制反应速率”的是 _ (填序号, 下同),能“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的是 _ 。 18. 某兴趣小组欲在实验室对一瓶浑浊的河水进行净化,其流程如图: (1)物质的名称是 _ ;操作的名称是 _ 。 (2)操作所需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外,还有 _ 。 (3)消毒剂2读作 _ ,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_ 价。 (4)操作中,单一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_ (填操作名称)。 19. 如图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
9、、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已知 x、y是常见的金属氧化物,E、G是同种元素组成的气态氧化物;y、D、F含同种金属元素;F是蛋壳、贝壳和大理石的主要成分,C能供给呼吸、支持燃烧,B是常见液体。 (1)、D 物质分别是 _ 、 _ (填化学式)。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任写一个)。 (3)反应会 _ (填“放出”或“吸收”)大量的热。 (4)中反应前后,x的化学性质 _ (填“改变”或“未改变”)。 (5)中,一定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_ (填序号); _ (填“可能”或“不可能”)是分解反应。 20. 已知铁和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某兴趣小组对该反应的产物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
10、料:铁的氧化物有氧化铁、氧化亚铁、四氧化三铁。其中,只有氧化铁是红棕色,其余皆是黑色。铁的氧化物中只有四氧化三铁有磁性。氧化亚铁在空气中会很快被氧化成氧化铁;另外,二氧化碳不与铁反应,也不与铁的氧化物反应。 【提出问题】 铁和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的产物是什么? 【猜想假设】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猜想反应的产物可能是: .只有氧化亚铁; .只有四氧化三铁; ._ 。 【进行实验】 (2)实验步骤如下: 按如图连接好仪器, _ 。 将足量的铁粉与适量的氧化铁粉末混合, 装入玻璃管。 打开旋塞, 通入2。 过一会儿后, 关闭旋塞。 点燃酒精喷灯加热药品2 3min,粉末全部变黑;此时先 _ ,
11、再停止加热;待玻璃管冷却至室温,倒出黑色粉末,然后检验。 (3)检验黑色粉末的操作如下: 序号 操作及现象 结论 黑色粉末暴露在空气中不变色,用磁铁靠近,能完全被吸引。 猜想 _ 错误。 取少量的黑色粉末装入试管,滴加足量4溶液,观察到: _ ,且充分反应后仍残留黑色固体。 黑色粉末中一定含有铁和 _ ,猜想 _ 正确。 【实验结论】 (4)铁和氧化铁会发生化合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_ 。 【反思与交流】 (5)实验步骤,通入2目的是 _ 。 (6)实验中盛水的试管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 答案和解析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冰雪融化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
12、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铁水铸成铁锅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动植物呼吸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D、石油分馏,是利用了石油中各成分沸点的不同,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C。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
13、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答案】A 【解析】 解: A、 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 氢气应从短导管通入, 将空气从长导管排出, 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为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使瓶底炸裂,集气瓶的底部应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图中集气瓶的底部没有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所示装置错误。 故选:A。 A、根据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
14、小,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闻气体的气味时的方法(招气入鼻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把橡皮塞塞进试管口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3.【答案】B 【解析】解:.垃圾分类投放并回收处理既能节约资源,又能保护环境,不合题意; B.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大量烟尘和有害气体而造成空气污染,符合题意; C.秸秆回收利用,不露天焚烧可以减少烟尘和有害气体的排放,保护了空气质量,不合题意; D.推广使用氢燃料电池公交车既能节约化石燃料,又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有
15、利于环境保护,不合题意。 故选:B。 根据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以及防治环境污染的措施来分析。 本题的难度不大,了解防止环境污染的措施即可分析判断。 4.【答案】D 【解析】 解: A、 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 3、 3中的“3”分别表示 1 个三氧化硫分子中含有 3 个氧原子、1 个氨分子中含有 3 个氢原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 1 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3+中的“3”表示一个亚铁离子带有 3个单位的正电荷,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标在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3中的“3”表示氢氧根离子的个数为 3,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标
16、在分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32中的“3”表示水分子的个数为 3;3H 中“3”表示氢原子的个数为 3,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A、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 B、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 1 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C、标在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 D、标在分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元素符号不同位置的数字表示的意义,掌握标在元素符号不同位置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5.【答案】C 【解析】解:A、空气中氮气的体积(而不是质量)分数为78%,故选项说法错误。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
17、淡蓝紫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 C、2、CO、3均为空气污染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氧气能支持燃烧,不具有可燃性,能用于气焊、气割,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A、根据空气的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常见的空气污染物,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氧气能支持燃烧,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氧气能支持燃烧、空气的组成成分、常见的空气污染物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答案】B 【解析】解:A、水凝结成冰,温度降低,水分子仍是在不断地运动的,故选项解释错误。 B、金刚石不导电、石墨能导电,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C
18、、气体容易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的间隔变小,故选项解释错误。 D、氧气液化后变为淡蓝色,是分子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 故选:B。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7.【答案】D 【解析】解:A、石墨可用于制铅笔芯,是利用了石墨质软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
19、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稀有气体用于电光源,是利用了通电时它们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干冰用作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时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灯泡中充氮气以延长使用寿命,是利用了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
20、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 8.【答案】C 【解析】解:A、的核内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B、的核内质子数分别是 11、17,为钠元素、氯元素,分别属于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C、质子数= 17,核外电子数= 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D、 粒子结构示意图中, 弧线表示电子层, 均有 3个电子层, 核外有 2个电子层, 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A、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同种元素的粒子是质子数相同,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钅”字旁,进行分析判断。 C、原子中,质子数=核外
21、电子数;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 D、根据粒子结构示意图中,弧线表示电子层,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9.【答案】A 【解析】解:A、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用天然气代替煤作燃料可减少酸雨的形成,故选项说法正确。 B、实验桌上酒精着火,不能用水冲灭,因为酒精易溶于水,着火面积会更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C、一氧化碳难溶于水,煤炉上放一壶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电器着火,为防止触电,先应切断电源,为防止触电,不
22、能泡沫灭火器扑灭,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A、根据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酒精易溶于水,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一氧化碳难溶于水,进行分析判断。 D、电器着火,为防止触电,先应切断电源。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防治酸雨的措施、灭火的原理、一氧化碳难溶于水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答案】D 【解析】解: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反应是由甲烷和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A.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丁处填写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其分子结构模型为,选项说法正确; B.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乙的化学式为2,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其中一种元
23、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选项说法正确; 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后分子数目增加,选项说法正确; D.在反应物中, 氢元素显+1价, 碳元素显4价, 在生成物中, 氢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根据微观反应示意图,确定该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化学式以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从而根据微粒的构成、化学方程式的意义进行解答。 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图示结合物质间的反应进行。 11.【答案】A 【解析】解:A、二氧化碳和氮气均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入两种气体中,均会熄灭,不能鉴别,故选项正确。 B、取样,分
24、别加入肥皂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较少的是硬水,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C、将红热的木炭分别放入两种气体中,能发出白光的是氧气,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D、分别取样加热,伸入带火星木条,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是氧气,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故选:A。 鉴别物质时, 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 再根据性质的不同, 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 本题有一定难度,解答物质的鉴别题时要熟练掌握鉴别的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或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 12.【答案】B 【解析】解:A、处白磷可以燃烧,处白磷不能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氧气,故选项说法错误。 B、
25、处白磷可以燃烧,处红磷不能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达到一定温度,故选项说法正确。 C、处,红磷、白磷均不能燃烧,不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故选项说法错误。 D、白磷不能燃烧,是因为没有氧气接触,而不是白磷不是可燃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根据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温度要达到着火点,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燃烧的条件,掌握燃烧的条件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3.【答案】D 【解析】解:A、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生成了水,反应物氧气中只含有氧元素,说明某可燃物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无法确定是否含有碳元素,故选项实验设
26、计不能达到相应目的。 B、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虽除去氧气,而增加了新的气体,没有形成压强差,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故选项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相应目的。 C、 白磷在瓶内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 通过玻璃管与空气相通, 有物质逸出, 反应后烧杯中的物质质量减少,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相应目的。 D、图示实验,根据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可比较呼出气体和空气中2含量,故选项实验设计能达到相应目的。 故选:D。 A、根据干而冷的烧杯能检验水蒸气的存在,进行分析判断。 B、 所选除氧剂要具备以下特征: 本身能够在空气中燃烧(只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本身的状态为非气
27、体;生成的物质为非气态;。 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时,选用药品和装置应考虑:只有质量没有变化的化学变化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如果反应物中有气体参加反应,或生成物中有气体生成,应该选用密闭装置。 D、根据检验二氧化碳使用澄清石灰水,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14.【答案】C 【解析】解:A、待测值= 14 + 60 + 3 18 47 = 12,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反应后 X、氧气质量减小,是反应物,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增
28、大,是生成物,即 X 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是分解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X中氧元素质量:(47 3) 3244+ 18 1618 (60 12) = 0,即 X 中不含有氧元素,该选项说法正确; D、生成的2和2的质量比为:(47 3):18 = 44:18,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
29、方面计算的基础。 15.【答案】(或其他合理答案)(或其他合理答案)分子 离子 非金属 氧元素(或)23 2:1 氢元素和氧元素 是 可 【解析】解:(1)分子能分成原子,原子能结合成分子,故 C是分子,A 可以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比如金属,稀有气体,固态非金属,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的是离子,故 D 是离子,B可以是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比如氯化钠,故填:(或其他合理答案);(或其他合理答案);分子;离子; (2)元素分为金属、 非金属, 稀有气体元素三类, 一般可根据汉字偏旁来判断, 根据金属元素的名称带有“金”字旁,固态非金属元素名称有“石”字旁,所以硅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地壳中元素的含量前五位是
30、氧、硅、 铝、 铁、 钙, 从图(2)看出图中的X最多是氧元素, Y是铝元素; 因此 X与Y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为 23;故填:非金属;氧元素(或);23。 点燃 (3)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气体,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是氧气, 负极产生气体能燃烧是氢气, 体积比为 1: 2,图(3)中 a 连负极是氢气,b 连正极是氧气;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所以电解水的实验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填:2:1;氢元素和氧元素; (4)汽油是石油分馏的产品之一;乙醇(25)是可利用化学方法制造的,属可再生能源,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故填:
31、是;可;。 (1)根据物质的构成分析; (2)根据元素的分类分析; (3)根据电解水实验的现象分析; (4)根据能源的分类,石油的分馏和酒精的性质解答。 本题考查的是物质的微观构成粒子的知识,元素的分类、电解水实验的现象和结论和能源问题,解题时要依据所学知识和实验经验来解答完成此题。 16.【答案】NaOH 6:163.2%9 【解析】解:(1)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分析2+ 2= + + 2可知,反应后Na、O、Cl、H 的个数分别为 2、2、2、2,反应前 Na、O、Cl、H 的个数分别为 0、0、2、0,则测方框内物质的化学式为 NaOH,故填:NaOH; (2)过氧乙酸的化
32、学式为3,则过氧乙酸(3)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 2):(1 4) = 6:1;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6376 100% 63.2%;1个过氧乙酸分子中共含 9个原子,故填:6:1;63.2%;9; (3)设产生氯气的质量为 x + 2 = + 2 + 2 73 71 36.5 7371=36.5 = 35.5 答:产生氯气的质量为 35.5。 (1)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分析; (2)依据过氧乙酸的化学式分析; (3)依据 + 2 = + 2 + 2,结合题中数据分析。 此题是关于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主要是利用化学式及反应方程式来分析和解决化学计算中的有关问题,结合
33、各方面的条件得出正确结论。 17.【答案】锥形瓶 试管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 石灰石和稀盐酸 2424+ 2+ 2 、D 【解析】解:(1)仪器的名称是锥形瓶;判断仪器是否洗净的标准是试管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故填:锥形瓶;试管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2)若补充分液漏斗或长颈漏斗,再利用上述仪器中的和石灰石与稀盐酸可一次性制取较多量的二氧化碳,故填: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石灰石和稀盐酸; (3)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424+ 2+2, 该反应属于固体加热型, 氧气不易溶
34、于水, 所以可用排水法来收集氧气, 需要的仪器有;故填:;2424+ 2+ 2; (4)装置挤压软塑料管可以实现固液的接触与分离, 所以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B 利用注射器加入液体试剂的速率从而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C 既不能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也不能控制反应的速率;D可以通过将球形容器取出或放入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故填:B;A、D。 (1)熟记仪器的名称;根据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来分析; (2)根据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所需仪器来分析; (3)根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以及所需仪器来分析; (4)根据装置的特点来分析。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
35、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18.【答案】明矾 吸附 玻璃棒、漏斗 二氧化氯 +4蒸馏 【解析】解:(1)明矾溶于水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而加速其沉降,所以 A物质是明矾;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所以操作是吸附;故填:明矾;吸附; (2)操作是分离难溶性固体与液体的方法,即过滤操作, 所需仪器有漏斗、 玻璃棒和烧杯;故填: 玻璃棒、漏斗; (3)2读作二氧化氯,其中氧元素显2价,由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知,其中氯元素显+4价;故填:二氧化氯;+4; (4)静置沉淀可以除去水中较大的难溶性杂质,过滤可以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吸附可以除
36、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能获得蒸馏水,所以该操作是蒸馏,蒸馏可以除去水中的所有杂质,是净化程度最高的净化水的方法;故填:蒸馏。 (1)根据净化水的方法与原理来分析; (2)根据过滤所需仪器来分析; (3)根据氧化物的化学式读法以及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4)根据净化水的方法与原理来分析。 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熟记水的净化方法、原理和相关操作等然后结合实验情景和问题情景,细致地分析题意和实验信息,并根据所学的相关知识,选择好净化的方法,进行净化实验操作,或者是通过细心地思考、探究,来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等 19.【答案】22 ()2 放出 未改变 可能 【解析】解:F是蛋壳、贝
37、壳和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推出 F为碳酸钙,C 能供给呼吸、支持燃烧,推出 C为氧气,B是常见液体,推出 B 为水,E、G是同种元素组成的气态氧化物,碳酸钙能生成 G,E 在高温的条件下能生产 G,推出 E 为一氧化碳、G为二氧化碳,y是常见的金属氧化物,y、D、F含同种金属元素,水和 y反应生成 D,D 能生成碳酸钙,推出 y为氧化钙,D为氢氧化钙,x 是常见的金属氧化物,A在 x的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推出 x为二氧化锰,A为过氧化氢,将推出的物质带回框图验证符合。 (1)推出的 A 为过氧化氢,化学式为22,D为氢氧化钙,化学式为()2,故填:22;()2; (2)推出 E为一氧化碳, G为
38、二氧化碳, 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合理即可),故填:; (3)推出 B为水,y为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反应是放热反应,则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故填:放出; (4)推出 A为过氧化氢,x为二氧化锰,C为氧气,B为水,在中二氧化锰为催化剂,则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反应前后不改变,故填:未改变; (5)分析框图中的反应原理可知,为分解反应,为化合反应,为复分解反应,可能为化合反应,也可能为置换反应,可能为化合反应,也可能为非基本反应类型的反应,可能为分解反应,也可能为复分解反应,则中,一定属于化合反应的是,可能为分解反应,故填:;可能。 依据 F是蛋壳、贝壳和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推出 F,C能供给呼吸、支持燃烧,
39、推出 C,B 是常见液体,推出 B,E、G是同种元素组成的气态氧化物,F能生成 G,E在高温的条件下能生产 G,推出 E和 G,y是常见的金属氧化物,y、D、F含同种金属元素,B 和 y反应生成 D,D能生成 F,推出 y和 D,x 是常见的金属氧化物,A在 x的作用下,生成 B和 C,推出 x和 A,将推出的物质带回框图验证。 (1)依据推出的 A、D分析; (2)依据推出的 E 和 G分析; (3)依据推出的 B 和 y分析; (4)依据催化剂的特点分析; (5)依据框图中的反应原理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常见物质的性质,主要利用转化图及物质的性质来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结合各方面的条件得出正确
40、结论。 20.【答案】氧化亚铁和四氧化三铁 检查装置气密性 将弹簧夹夹在橡皮管上 a 和 c 黑色固体减少,出现红色固体、溶液变为浅绿色 四氧化三铁 排尽玻璃管内空气,避免对产物判断的干扰 2+ 2 = 23 【解析】解:【猜想与假设】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该反应的产物可能只有氧化亚铁;可能只有四氧化三铁;可能是氧化亚铁和四氧化三铁 【进行实验】 (2)实验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实验结束后,防止液体倒吸,炸裂试管,应先将弹簧夹夹在橡皮管上,再停止加热; (3)黑色粉末暴露在空气中不变色,用磁铁靠近,能完全被吸引,说明黑色粉末中一定没有氧化亚铁,猜想a 和 c 错误; 铁能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
41、亚铁和铜,取少量的黑色粉末装入试管,滴加足量硫酸铜溶液,出现黑色固体减少,出现红色固体、溶液变为浅绿色,充分反应后仍残留黑色固体,所以黑色粉末中一定含有铁和四氧化三铁,猜想正确; 【实验结论】 (4)铁和氧化铁会发生化合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方程式是: 【反思与交流】 (5)在实验操作第(2)步,通入2的目的是排出玻璃管中的空气,防止高温时铁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6)实验中盛水的试管里,二氧化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 2 = 23. 故答案为:(1)氧化亚铁和四氧化三铁; (2)检查装置气密性; 将弹簧夹夹在橡皮管上; :a和 c; :黑色固体减少,出现红色固体、溶液变
42、为浅绿色;四氧化三铁;b; ; (5)排尽玻璃管内空气,避免对产物判断的干扰; (6)2+ 2 = 23。 【猜想与假设】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该反应的产物可能只有氧化亚铁;可能只有四氧化三铁;可能是氧化亚铁和四氧化三铁; 【进行实验】 (2)做有关气体的实验前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根据防止倒吸分析; (3)根据资料信息和铁能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分析; 【实验结论】 (4)铁和氧化铁会发生化合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 【反思与交流】 (5)高温条件下,铁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6)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 实验现象是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外在表现,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为揭示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实质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