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21-2022学年中图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期末复习知识清单

    • 资源ID:204710       资源大小:910.01KB        全文页数:2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1-2022学年中图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期末复习知识清单

    1、20212021- -20222022 学年中图版(学年中图版(2019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地理选择性必修 1 1 期末复习知识清单期末复习知识清单 第一章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运动 1.1 1.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一、地球的自转 1概念:地球始终围绕其自转轴旋转的运动。 2地轴:地球的自转轴叫地轴,是一根假想的轴线。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3方向 自西向东北极俯视:逆时针方向南极俯视:顺时针方向 4速度 (1)角速度:除南北极点为 0 外,其余各地为每小时 15 。 (2)线速度:赤道上为最大,由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点为 0。 5周期 (1)恒星日:23 时

    2、 56 分 4 秒,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2)太阳日:24 时,昼夜更替周期。 二、地球的公转 1定义: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 2方向:自西向东,如图中箭头所示。 3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形轨道,椭圆有两个焦点,太阳位于其中的一个焦点上。 4速度 图中位置 时间 速度 公转位置 A 点 1 月初 较快 近日点 B 点 7 月初 较慢 远日点 5.周期 (1)恒星年:365 天 6 时 9 分 10 秒,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 (2)回归年:365 天 5 时 48 分 46 秒,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周期。 6黄赤交角 (1)概念:黄道面与赤道面之间的夹角,即上图中 B。 (2)大小:目前黄赤交角为

    3、2326。 7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1)轨迹(以北半球为例) (2)周期:1 回归年。 1.2.2 1.2.2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一、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1概念 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一天中,太阳高度角的最大值出现在正午。 2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 (1)空间(纬度)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大小是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变化的。距直射点所在纬度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距直射点所在纬度越远,正午太阳角度越小。以北半球为例,总结如下: 春、秋分 由赤道向南北两极正午太阳高度角递减 夏至 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正午太阳高度角递减 冬至 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

    4、正午太阳高度角递减 (2)季节(时间)变化规律。以北半球为例,总结如下: 节气 最大值 最小值 二分日 赤道 两极点 夏至日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南半球 冬至日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 北半球 (3)影响: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差异和变化造成地球表面不同地区太阳辐射的强度不同。 二、昼夜长短的变化 1昼夜长短取决于昼弧和夜弧的长度 2变化规律 (1)纬度(空间)变化规律 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 从赤道向南北两侧:随纬度的增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加大。 极圈之内:出现极昼、极夜的现象。 (2)季节(时间)变化规律 北半球 时间 昼夜长短 分布规律 特殊节气 夏半年(3 月 21 日前后至 9月 23 日

    5、前后) 昼长 夜短 纬度越高,昼越长,北极附近出现极昼现象 夏至日, 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 极昼范围达最大 冬半年(9 月 23 日前后至来年 3 月 21 日前后) 昼短 夜长 纬度越高,昼越短,北极附近出现极夜现象 冬至日, 北半球各地夜长达一年中最大值, 极夜范围达最大 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正好相反。 每年 3 月 21 日前后和 9 月 23 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 3影响 昼夜长短的差异和变化导致地球表面不同地区接受太阳辐射的时间长短不同。 三、季节更替 1成因 2不同纬度地区季节变化的不同 (1)赤道附近的低纬度地区:季节更替现象不明显。 (2)极地附近的高

    6、纬度地区:季节更替现象也不明显。 (3)中纬度地区:四季更替明显。 3四季划分 (1)天文四季和气候四季(北温带地区) 类型 天文四季 气候四季 范围 春季 过渡季节 3、4、5 月 夏季 白昼最长、太阳高度角最大的季节 6、7、8 月 秋季 过渡季节 9、10、11 月 冬季 白昼最短、太阳高度角最小的季节 12、1、2 月 (2)我国传统四季:以四立为起点划分四季。 四、五带的划分 1成因 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各纬度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各不相同五带 2划分 第二章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变化地表形态的变化 2.1.1 2.1.1 内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内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7、 一、地质作用 1概念:由自然力引起的地壳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各种作用。 2分类 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能量来源 地球内能 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 对地貌影响 造成地球表面的巨大起伏 削平山岭、填塞低地 作用过程 除火山和地震之外都非常缓慢 一般较为迅速、明显 二者关系 共同作用,塑造地表多种多样形态 二、内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1岩浆活动 2地壳运动 分类 类别 示意图 运动方向 岩层变化 二者关系 水平运动 平行于地球表面 受力变形, 岩层发生褶皱 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二者常常相伴存在 垂直运动 沿地球半径方向上升或下降 受力超过岩石承受力,岩层破裂断

    8、开 3.褶皱 (1)两个概念 褶曲:岩层因受力而发生弯曲。 褶皱:岩层受力发生的一系列褶曲。 (2)两种基本形态 分类背斜:岩层向上突出的弯曲。向斜:岩层向下凹陷的弯曲。 地貌一般情况:背斜成山,向斜成谷。地形倒置: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4断层 (1)两个概念 断裂构造:岩层受到的强大压力或张力超过岩石的承受力,岩层就会破裂断开,形成断裂构造。 断层:断裂面两侧岩块有明显相对位移的叫断层。 (2)断层的组合及地貌 地垒:中间岩块相对上升,断层面相背倾斜的组合形式,常形成块状山地。 地堑:中间岩块相对下降,断层面相向倾斜的组合形式,常形成狭长的凹陷地带。 5地震 (1)概念:是地球内部能量急剧释

    9、放的表现,是地球内部变动引起的地壳震动。 (2)成因分类构造地震:由地壳的构造运动特别是断裂构造 运动产生的地震火山地震:火山活动产生的地震 (3)震级与烈度 震级:表示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 烈度:表示地面受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 6变质作用 (1)概念:地壳中原有的岩石,由于经受构造运动、岩浆活动或地壳内的热流变化等内动力的影响,使其矿物成分、结构和构造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2)对地貌影响:不直接参与地表形态的塑造。 2.1.2 2.1.2 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一、岩石圈的物质组成 1岩石圈的组成 (1)岩石圈的概念:是由岩石组成的,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10、。 (2)岩石的概念:是矿物的集合体,是由造岩矿物按一定的结构结合而成的。 2岩石的分类 (1)岩浆岩 概念:岩浆顺着某些地壳软弱地带或地壳裂隙运移和聚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最后冷凝形成的岩石。 分类及常见岩石:侵入岩,如花岗岩;喷出岩,如玄武岩。 (2)沉积岩 概念:经由水、空气或冰的搬运,沉积在河、海、湖水盆地或陆地上的沉积物质经固结而形成的岩石。 特点具有层理富含次生矿物、有机质含有生物化石 常见的沉积岩:砾岩、砂岩、页岩和石灰岩。 (3)变质岩 概念: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 常见的变质岩:石英岩、片麻岩、大理岩等。 二、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地质作用:A.重熔再生、B.变质作用、C.风化

    11、、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 三、人类对岩石的开发利用 1岩石的开发和利用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 2岩石和矿物是人类生产和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 3岩石还形成了许多秀丽的自然景观,成为享誉世界的风景游览区。 2.2 2.2 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及循环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及循环 一、岩石圈的物质组成 1岩石圈的组成 (1)岩石圈的概念:是由岩石组成的,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2)岩石的概念:是矿物的集合体,是由造岩矿物按一定的结构结合而成的。 2岩石的分类 (1)岩浆岩 概念:岩浆顺着某些地壳软弱地带或地壳裂隙运移和聚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最后冷凝形成的岩石。 分类及常见岩石:侵入岩,如花

    12、岗岩;喷出岩,如玄武岩。 (2)沉积岩 概念:经由水、空气或冰的搬运,沉积在河、海、湖水盆地或陆地上的沉积物质经固结而形成的岩石。 特点具有层理富含次生矿物、有机质含有生物化石 常见的沉积岩:砾岩、砂岩、页岩和石灰岩。 (3)变质岩 概念: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 常见的变质岩:石英岩、片麻岩、大理岩等。 二、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地质作用:A.重熔再生、B.变质作用、C.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 三、人类对岩石的开发利用 1岩石的开发和利用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 2岩石和矿物是人类生产和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 3岩石还形成了许多秀丽的自然景观,成为享誉世界的风景游览区。 第三章第

    13、三章 天气的成因与气候的形成天气的成因与气候的形成 3.1 3.1 常见天气现象及成因常见天气现象及成因 一、常见天气系统 1气团 (1)概念:温度、湿度、气压等物理属性比较均匀、相似的大团空气。 (2)分类 根据气团的温度特征冷气团暖气团 根据气团的湿度特征海洋性气团大陆性气团 2锋 (1)概念:冷暖性质不同的气团相遇,它们之间的过渡带称为锋。 (2)分类 冷锋 暖锋 准静止锋 3气旋和反气旋 类别 气旋(低压) 反气旋(高压) 气压状况 低气压: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 高气压: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 气流 状况 水平 辐合;北半球 逆时针,南半球顺时针 辐散;北半球顺时

    14、针,南半球逆时针 垂直 以上升为主 以下沉为主 天气情况 易带来阴雨天气 多晴朗、干燥天气 二、天气图 1概念、分类及应用 (1)概念:填有各地同一时间气象要素的特制地图。 (2)分类:地面天气图和高空天气图。 (3)应用: 揭示主要的天气系统和天气现象分布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 目前气象部门分析和预报天气的一种重要工具。 2地面天气图的应用及表示方法 (1)应用:分析某地区某时的地面天气系统和大气状况。 (2)表示方法红色数字代表气温黑色曲线为等压线 三、利用天气图分析常见天气现象 1高压控制区域 (1)天气:多晴朗干燥天气。 (2)成因:空气下沉,温度升高,水汽不易凝结。 2低压控制区域天气

    15、:多阴雨天气。 3等压线疏密与风力大小 (1)等压线分布密集的地区,气压梯度力较大,风速较大。 (2)等压线分布稀疏的地区,气压梯度力较小,风速较小。 3.2 3.2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一、大气环流 1概念: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2影响因素:太阳辐射、地球自转、地面性质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太阳辐射是大气环流的根本原因。 3形成 (1)地球表面性质均匀且不自转:形成单一的闭合环流。 (2)地球自转:形成三圈环流。 4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 (1)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A副热带高气压带:B、E副极地低气压带:C、F极地高气压带:D、G (2)风带H、K信风

    16、带:位于赤道低气压带和副热带 高气压带之间I、K西风带: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 气压带之间J、M极地东风带:位于副极地低气压带 和极地高气压带之间 (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原因:太阳直射点的位置随季节变化而呈规律性的南北移动。 规律(北半球,与二分日相比):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5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1)南半球 特点:气压带基本上是连贯的。 原因:南半球陆地面积较小,海洋占绝对优势,地表相对均匀。 (2)北半球 特点:气压带相对破碎。 原因:陆地面积较大,且海陆相间分布,海陆热力差异明显。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表现 夏季:陆地升温快,气温高,形成热低压区。 冬季:陆地降温快,

    17、气温低,形成冷高压区。 (3)季风环流成因 海陆热力差异,在东亚地区形成了世界最典型的季风环流。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也是形成季风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 大气环流 气候特征 气候类型 分布 赤道低气 压带 终年高温多雨 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两侧南北纬 10 之间 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热带草原气候 南北纬 10 至南北回归线之间 副热带高气压带 终年炎热干燥 热带沙漠气候 南北回归线至纬度 30之间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夏季炎热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地中海气候 纬度30 40 的大陆西岸 西风带 终年温和多雨 温带海洋性气

    18、候 纬度40 60 的大陆西岸 3.3 3.3 气候的形成及其对自然地理景观的影响气候的形成及其对自然地理景观的影响 一、陆地水体的类型 1概念及分类 (1)概念: 是陆地上各种水体的总称。 (2)分类: 按空间分布:河流、湖泊、沼泽、冰川和地下水等。 按性质:咸水和淡水。 2河流:在灌溉、航运和城市供水等方面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有时也会给人类带来洪涝灾害。 3冰川 (1)分布:高纬度和高山地区。 (2)按照成因、形态和存在地区分类: 分类 主要分布地区 大陆冰川 南极大陆和北极圈内的格陵兰岛 山岳冰川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一些高山地区 4湖泊 (1)概念:是指地面洼地积水形成的较为宽广的水

    19、域,是陆地表面仅次于冰川的第二大水体类型。 (2)作用: 具有拦蓄本流域上游来水,减轻下游洪水,分蓄江河洪水,降低干流河段的洪峰流量,滞缓洪峰发生的时间等。 影响临近地区气候。 (3)主要分布地区 世界:北欧和北美。 我国:青藏高原和东部平原。 5沼泽 (1)概念:是较平坦或稍低洼而过度湿润的地面。 (2)主要分布地区 世界: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温带地区。 我国:若尔盖高原、三江平原、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等地。 (3)形成的自然条件: 地势: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气候:蒸发量小于降水量。 物质:地面组成物质黏重不易渗透等。 6地下水 (1)概念:储存在岩石裂隙和土壤空隙中的水统称为地下水

    20、。 (2)作用:是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用水的重要水源。 (3)不合理利用影响: 地下水位下降,也易形成地面沉降。 沿海地区地下水的过分开采,易引发海水倒灌,导致地下水质发生改变。 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渗入会造成地下水污染。 二、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 1河流的补给类型 (1)概念:河流水的来源称为河流补给。 (2)雨水补给: 雨水是世界大多数河流最重要也是自然界最普遍的补给来源。 世界大多数河流、我国绝大多数河流都属于雨水补给。 特点: 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其径流量及其变化与流域内降雨量及其变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3)冰雪融水补给: 补给水源:积雪融水和冰川融水。 我国主要分布地区:西北地

    21、区和青藏高原地区的河流。 特点: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河流的水量及其变化主要随流域内气温的变化而变化。 (4)湖泊与沼泽水补给 作用: 对河流径流量起调节作用,以湖泊水和沼泽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的变化相对缓慢而稳定。 影响因素:湖泊和沼泽的面积和水量。 (5)地下水补给特点 是河流最常见的水源。 是河流最稳定的补给水源。 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变化更为平缓,径流量年内分配均匀,年际变化小。 2陆地水体间的补给关系 (1)地下水和河流:一般来说,地下水与地表水特别是河流之间是可以相互补给的。 (2)湖泊、沼泽与地下水: 湖泊水与地下水:可以相互补给。 湖泊和地下水与沼泽:比较而言,湖泊和地下水

    22、对沼泽的补给相对多一些。 (3)湖泊和河流:相互补给。 第四章第四章 地球上水的运动与能量交换地球上水的运动与能量交换 4.1 4.1 陆地水体及其关系陆地水体及其关系 一、陆地水体的类型 1概念及分类 (1)概念: 是陆地上各种水体的总称。 (2)分类: 按空间分布:河流、湖泊、沼泽、冰川和地下水等。 按性质:咸水和淡水。 2河流:在灌溉、航运和城市供水等方面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有时也会给人类带来洪涝灾害。 3冰川 (1)分布:高纬度和高山地区。 (2)按照成因、形态和存在地区分类: 分类 主要分布地区 大陆冰川 南极大陆和北极圈内的格陵兰岛 山岳冰川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一些高山地区 4

    23、湖泊 (1)概念:是指地面洼地积水形成的较为宽广的水域,是陆地表面仅次于冰川的第二大水体类型。 (2)作用: 具有拦蓄本流域上游来水,减轻下游洪水,分蓄江河洪水,降低干流河段的洪峰流量,滞缓洪峰发生的时间等。 影响临近地区气候。 (3)主要分布地区 世界:北欧和北美。 我国:青藏高原和东部平原。 5沼泽 (1)概念:是较平坦或稍低洼而过度湿润的地面。 (2)主要分布地区 世界: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温带地区。 我国:若尔盖高原、三江平原、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等地。 (3)形成的自然条件: 地势: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气候:蒸发量小于降水量。 物质:地面组成物质黏重不易渗透等。 6地下水 (

    24、1)概念:储存在岩石裂隙和土壤空隙中的水统称为地下水。 (2)作用:是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用水的重要水源。 (3)不合理利用影响: 地下水位下降,也易形成地面沉降。 沿海地区地下水的过分开采,易引发海水倒灌,导致地下水质发生改变。 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渗入会造成地下水污染。 二、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 1河流的补给类型 (1)概念:河流水的来源称为河流补给。 (2)雨水补给: 雨水是世界大多数河流最重要也是自然界最普遍的补给来源。 世界大多数河流、我国绝大多数河流都属于雨水补给。 特点: 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其径流量及其变化与流域内降雨量及其变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3)冰雪融水补给: 补给

    25、水源:积雪融水和冰川融水。 我国主要分布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高原地区的河流。 特点: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河流的水量及其变化主要随流域内气温的变化而变化。 (4)湖泊与沼泽水补给 作用: 对河流径流量起调节作用,以湖泊水和沼泽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的变化相对缓慢而稳定。 影响因素:湖泊和沼泽的面积和水量。 (5)地下水补给特点 是河流最常见的水源。 是河流最稳定的补给水源。 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变化更为平缓,径流量年内分配均匀,年际变化小。 2陆地水体间的补给关系 (1)地下水和河流:一般来说,地下水与地表水特别是河流之间是可以相互补给的。 (2)湖泊、沼泽与地下水: 湖泊水与地下水:可以相

    26、互补给。 湖泊和地下水与沼泽:比较而言,湖泊和地下水对沼泽的补给相对多一些。 (3)湖泊和河流:相互补给。 4.2 4.2 世界洋流的分布与影响世界洋流的分布与影响 一、洋流的分类 1概念:在盛行风的作用下,表层海水随风漂动,并带动其下层海水流动,在广阔的海洋中形成大规模的洋流。 2影响因素:大气运动、陆地形状和地转偏向力。其中盛行风是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 3按成因分类 (1)风海流:盛行风吹拂海面,推动海水随风漂流,并且使上层海水带动下层海水流动,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 (2)密度流:不同海域海水温度和盐度的不同会使海水密度产生差异,在海水密度不同的两个海域之间便产生了海面的倾斜,造成海水的流

    27、动,这样形成的洋流称为密度流。 (3)补偿流:当某一海区的海水减少时,相邻海区的海水便来补充,这样形成的洋流称补偿流。 二、世界洋流的分布 1分布(北半球冬季) (1)洋流名称 区域 洋流 共有洋流 太平洋 D 日本暖流、E 北太平洋暖流、F 加利福尼亚寒流、G 东澳大利亚暖流、H 秘鲁寒流、I 千岛寒流 A 北赤道暖流、B 南赤道暖流、C 西风漂流 大西洋 J 墨西哥湾暖流、K 北大西洋暖流、L 拉布拉多寒流、M 加那利寒流、N 巴西暖流、P 本格拉寒流 印度洋 Q 厄加勒斯暖流、R 西澳大利亚寒流 (2)分布规律 热带和副热带海区:形成了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反气旋型大洋环流,在北半球呈顺时

    28、针方向流动,在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北半球 45 70 海区:分布着呈逆时针方向流动的气旋型大洋环流。 南极大陆外围海域:分布着绕地球一周的绕极环流。包括南极环流与西风漂流。 北印度洋海区冬季: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夏季: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三、洋流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 (1)暖流使所经地区空气变暖、变湿,给其流经的地区带来温暖、湿润的气候,如北大西洋暖流是欧洲西部形成温暖多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的重要原因之一。 (2)寒流使所经地区空气变冷、变干,给其流经的地区带来低温、干燥的气候,如澳大利亚西海岸和秘鲁太平洋沿岸荒漠环境的形成,与沿岸寒流的影响密不可分。 2对海洋生物

    29、资源分布的影响 (1)寒暖流交汇的海区,形成较大的渔场。如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纽芬兰渔场都是因为寒暖流交汇形成的。 (2)上升流海区亦可形成大渔场,如秘鲁渔场。 3对航海的影响 (1)海轮顺着洋流航行比逆着洋流航行速度要快得多。 (2)寒暖流相遇,容易形成海雾,影响海上航行。 (3)洋流每年从格陵兰或北冰洋带来的冰山,威胁海上航运安全。 4对污染的影响:有利于近海污染物的扩散、稀释和净化,但也使污染范围扩大。 4.3 4.3 海一气相互作用及其影响海一气相互作用及其影响 一、海气相互作用 1概念:海洋与大气边界上的动量、热量、物质的交换,以及这些交换对大气、海洋各种特性的影响。 2海气间的物

    30、质交换 (1)液态的物质交换 影响:海水的温度、盐度和密度。 (2)气态的物质交换 形式:海洋 吸收藻类植物光合作用大气中二氧化碳。 影响: 对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可减缓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的速率。 (3)固态物质的交换 3海气间的能量交换 。 (2)大气的主要热源:海洋。 (3)海水运动的主要动力:大气环流及其所形成的行星风系和热带气旋。 二、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 1影响 (1)影响:维持全球水热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2)形成的基础:海气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大气环流与大洋环流。 2对水量平衡的影响 (1)大气中水汽的主要来源:海洋。 (2)过程:大气环流水循环。 3

    31、对热量平衡的影响 (1)太阳辐射是地球表面热量的主要来源,不同纬度地区接受的太阳辐射量是不同的。 (2)热量收支状况 低纬度地区所获得太阳辐射较多,收入大于支出,热量盈余。 高纬度地区所获得太阳辐射较少,收入小于支出,热量亏损。 实现热量平衡方式: 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将热量从低纬地区源源不断输送到高纬地区的结果。 三、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及其影响 1. 厄尔尼诺现象及其影响 (1)概念:赤道中、东部太平洋海域发生的大范围、持续性表层海水温度异常偏高的现象。 (2)影响 正常年份 a赤道太平洋东西部气候: 赤道东 表层海水温度低,空气稳定降水偏少,气候偏干 太平洋 赤道西 太平洋 表层海水温度高

    32、,空气对流强烈降水较多,气候较湿润 b.赤道太平洋东部生物分布:冷海水上涌营养物质丰富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鱼类繁盛鸟类丰富。 厄尔尼诺年 a赤道太平洋东西部气候: 赤道东 太平洋 表层海水温度升高,空气对流运动增强降水增多洪涝灾害 赤道西 太平洋 表层海水温度下降,空气对流运动减弱降水减少气候严重干旱 b.赤道太平洋东部生物分布:信风减弱冷海水不上涌海水营养物质减少鱼类大量减少。 c厄尔尼诺影响不仅仅局限在赤道太平洋地区,而是全球性的。 四、拉尼娜现象及其影响 1概念:指赤道东太平洋表层海水温度异常下降的现象,其特征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 2影响 (1)赤道西太平洋地区降水较正常年份偏多,印度尼西亚

    33、、澳大利亚等地洪涝灾害严重。 (2)赤道东、中太平洋地区降水偏少,易出现旱灾。 3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间隔周期 (1)历史上,大约 7 年。 (2)近年来,其时间间隔在缩短。 第五章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 5.1 5.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自然地理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要素。 2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3自然地理要素间相互联系的表现形式:物质交换和能量转化。 二、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表现 (1)自然地理要素之

    34、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要素 相互关系 实例 气候与 地貌 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形成不同的地貌; 不同地貌条件下形成不同的气候特点 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是在湿热气候条件下形成的,西北内陆的风沙地貌是在干旱气候条件下形成的;横断山区“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状况与那里山高谷深、气温垂直变化大有关系 气候与 水文 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形成不同的水文特征;水文条件不同的地方,气候也有差异 我国北方河流大多有结冰期,是因为北方最冷月气温在 0 以下; 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是因为流域内降水均匀。在湖泊、水库的周围,空气湿度大,昼夜温差小 气候与 生物 一定气候条件

    35、下, 生长着相应的植物,活动着相应的动物;植物的分布对气候有调节作用 赤道附近为热带植物,而亚寒带地区则为耐寒植物;森林茂盛的地方,周围的气候要湿润得多 气候与 土壤 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形成不同的土壤类型;土壤的干湿状况,对空气的湿度、温度有一定的影响 东北平原气候冷湿,土壤有机质分解慢,形成肥沃的黑土;江南丘陵地区,由于气候湿热,土壤有机质分解速度快,形成贫瘠的红壤;内陆干旱地区,由于矿物质流失速度慢,形成钙质土 地貌与 水文 不同地貌条件下水文状况不同; 水文条件对地貌的影响也非常深刻 刚果河的向心状水系与盆地地形有直接关系;黄土高原的沟壑地形、长江三峡的峡谷地形都是流水切割的结果;一望无际

    36、的华北平原、河网密布的恒河三角洲,都是河流堆积作用形成的 地貌与 生物 地貌影响生物,生物也影响地貌 阴坡和阳坡的植物分布是不同的,马尾松分布在阳坡,冷杉分布在阴坡。生物对地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加快岩石的风化过程,改变地貌形态;另一方面又具有保持水土、减少侵蚀的作用,保护了原始地貌形态 水文与生物 不同水文条件下, 生存着不同类型的生物; 生物的出现也改变着水文状况 骆驼刺生长在干旱环境,芦苇生长在水湿环境;水生生物通过生命活动,不断改变着水的化学成分 土壤与生物 生物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土壤也影响生物的分布 没有生物就没有土壤,生物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一是有机质

    37、的积累过程,二是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南方低山丘陵的酸性红壤就非常适宜茶树的生长 (2)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制约的,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甚至整个自然地理环境整体的变化,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 (3)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产生了单个自然地理环境所不具备的新功能,如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 2意义:对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自然地理环境变化的预测、自然区划、生态环境保护和区域开发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5.2 5.2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和自然带 1差异性:地球表面不存在两个完全一样的区域。 2自然带 二、地域分异规

    38、律 1概念:自然地理环境组成要素及整体在某个确定方向上(如南北方向或东西方向)保持特征的相对一致性,而在另一确定方向上(如南北方向或东西方向)表现出差异性,因而发生更替的规律。 2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 分布特点 形成原因 典型地区 纬度 地带性 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 以热量的变化为基础,水分条件的差异也起一定的作用 在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带表现得更为明显 陆地干 湿度 地带性 自然带从沿海到内陆作有规律的更替 受水分的影响较大,同时也受一定温度条件的影响 在中纬度大陆表现明显 垂直 地带性 自然带沿着海拔高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 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的变化 高山地区,纬度越低,山体海拔越高,垂直自然带越丰富 3.非地带性分异影响因素: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 4实践意义:因地制宜地合理安排农业生产的布局。


    注意事项

    本文(2021-2022学年中图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期末复习知识清单)为本站会员(花***)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